- 相關推薦
證券電子商務發展研究
證券電子商務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1.利用互聯網進行委托下單的第一階段。大約在1997年,國內首次出現了“證券網上交易”的概念,少數券商與一些IT廠商合作,推出了基于互聯網的新的委托下單手段。這個時期的“網上交易”都是以營業部為中心,以IT廠商的軟件產品為依托,網上交易軟件也是以實時行情和委托交易為主,沒有服務的概念,純粹是一種新型通道服務的嘗試。本階段的特點是:“網上交易”的客戶量很少,交易量微不足道,沒有任何的增值服務。這是一個中國證券行業開始認識和接觸互聯網的初始階段,券商看待網上交易和當初看待電話委托一樣并沒有什么本質區別,不過是多了一種場外交易的手段而已。
2.通過大規模建立以網站為表現形式的電子商務平臺提供多方位信息服務的第二階段。1999年~2000年是互聯網最熱的時期,E-trade在美國證券業以其獨特的電子商務服務手段成為行業內的新秀。這些新事物促使國內證券行業對網上交易進行重新認識,“證券電子商務”概念開始出現,并逐漸代替了“網上交易”概念。E-trade模式證明:以互聯網為交易通道的方式可以極大地降低渠道成本,迅速形成價格優勢。當時的中國,不僅很多證券公司對這種新的商務模式躍躍欲試,甚至有眾多的IT廠商也想依靠自身的技術優勢成為中國的E-trade。這兩年間證券網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除了傳統的以營業部為中心的網上交易軟件得到進一步發展,出現了總部集中式的網上交易系統,能夠實現客戶資料的集中管理、透明的業務委托轉發和業務功能以外,券商更對以網站為表現形式的電子商務平臺寄予了厚望,希望通過這個窗口建立以客戶服務為中心的體系,以服務促交易,一方面依靠技術進步降低渠道成本,另一方面引進新的服務內容,如信息服務、在線咨詢服務等。但是,如此眾多的證券類網站提供的功能和服務內容卻基本上是雷同的。從欄目設置上看,財經新聞、實時行情、在線交易、基本面信息查詢、專家咨詢、智能選股等是網站的基本要素;從服務內容上看,絕大多數網站提供的信息都是從有限的幾家專業信息供應商處購買來的,少數實力較強的證券公司將自己研究機構的一些成果通過網站發布出來,總算在千篇一律的證券網站中增添了少許具有增值價值的內容。本時期是“證券電子商務”概念形成時期,客戶對系統的要求不高。券商從開始的“一定要上、越早上越好”的投資沖動中慢慢體會到這種毫無增值潛力的電子商務給增加客戶、增加交易量帶來的好處實在有限。因此,在大多數券商都經過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后,2001年證券網站建設的熱潮逐漸淡了下來。
3.以電子商務平臺為依托,逐步開展咨詢服務、個性化服務,注重不同客戶的不同服務訴求的第三階段。從2001年開始,整個行業都在對曾經風光一時的電子商務進行反省,并試圖探索進入經紀業務轉型時期的合理商業模式。隨著前一年對集中交易的大規模討論,業務集中化、服務個性化的口號逐漸得到了業內大多數人的認同。本階段的證券網站有了一些根本性的改變,如將電子商務平臺與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如CRM等)結合起來,在平臺中引入經紀人、客戶經理、投資顧問業務,力爭做到了解客戶需求,對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級別、不同內容的服務,從原來簡單地將大量信息無目的地塞給客戶到提倡服務的個性化,甚至通過論壇、即時聊天等技術手段提供一對一的服務等。我們可以看到,轉變是根本性的,但也是艱難的。首先,要達到個性化增值服務的要求,必須有一個整合的系統來支撐。傳統的柜臺系統、總部級的數據倉庫應用、CRM應用、辦公自動化系統、網上交易、網站和還基本上是空白的經紀人服務系統等必須能夠協調工作。但大多數券商在建設這些系統時是按照獨立項目、獨立應用的方式來進行的,要求它們能夠協作就變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其次
[1] [2] [3] [4] [5]
【證券電子商務發展研究】相關文章:
鐵路發展電子商務物流的研究04-29
當前我國BtoB電子商務發展對策研究04-28
發展電子商務加快經濟發展04-27
淺談當今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發展影響及對策研究論文04-29
電子商務發展調研報告08-24
電子商務發展的調研報告03-26
電子商務發展調研報告06-11
電子商務稅收問題研究04-28
電子商務未來發展前景12-09
大力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