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素質教育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1
摘要:
隨著現(xiàn)在教學模式的改變,在小學數學中提高學生的素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事情,同時也是擺在現(xiàn)在廣大教師面前的一項極為緊迫的任務。現(xiàn)在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將素質教育真正地貫穿到教學中。當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愛好成為關鍵的部分。本文中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提供了一些對策,希望能給相關教師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
小學數學,素質教育,課堂
在新的課程改革的前提下,現(xiàn)在的教學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普遍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fā)展。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素質教育尤其重要,怎樣才能把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發(fā)揮學生的作用是每個教師都應該做到的。小學數學課堂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有著一定的要求,將素質教育貫徹到每一堂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素質教育概述
(一)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內容
素質教育,通常是指,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主要包括學生在數學素質以及專業(yè)素質等方面的表現(xiàn)。通常包括,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以及生理和心理的素質等方面。
(二)小學數學在提高學生素質教育中發(fā)揮的作用和地位
小學數學作為數學學科的基礎,是小學生能夠學好數學的保障,是提高小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前提。可以說,在小學數學階段,主要是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另外,小學數學和實際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數學和生活是分不開的,數學知識也是為生活服務的。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中,素質教育是開發(fā)學生智力的關鍵所在,素質教育的提升對于學生的抽象思維有著重要的關系,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通常可以觀察數學中存在的現(xiàn)象以及出現(xiàn)的規(guī)律,找到問題的所在,從而發(fā)揮學生的思維。并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只有抓住學生對學科的特點就能夠使他們的思維得到鍛煉,從而達到開發(fā)他們智力的目的。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素質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一)注重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提高參與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在整個教學中起著關鍵作用。如果教師能夠轉變教學思想,真正地還學生一個課堂,給他們一定的空間,展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就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到實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不能阻礙學生對問題的參與,當他們回答問題時,應該給予積極的答復,從而獲得新的體驗和感受。并且,教師還要利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這種教學方式應該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有針對性地完成教學。
(二)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發(fā)揮主體作用。要想讓學生能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就應該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做好課前的教學準備,并在課后能夠進行教學延伸。當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發(fā)揮良好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只有學習方法正確,就可以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還應該給學生制定明確的任務,讓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認真研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能更加積極地學習。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并提高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回答給于贊許,并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三)提高有效思考能力,促進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在教師的設計學習活動中形成的,應該能為學生的思維性學習找到比較好的出發(fā)點。從以往的學習和生活經驗中,應該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同思維,教師一定要給予肯定和鼓勵性的評價。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給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能得到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同時,教師還應該注意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并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改進教學評價,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學生數學學習標準通常都是以分數來論高低的,教師在教學過程實施素質教育存在一定的困難,同時也給小學數學的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如果能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改進教學評價,就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應該把握學生的素質教育,給予學生一定的保障。不管是作為教師還是作為學生,都應該充分地認識到,學生的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習的基礎上,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訓練。可以說,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不能只從單一的方面對學生加強訓練,而是應該轉變學生的全面思考能力,在這樣的發(fā)展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以分數作為標準,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問題,對于學生的全面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將其貫徹到其中,采用各種教學方法,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并且創(chuàng)新教學組織形式。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盡力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和諧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促使學生在這種學習過程中互相交流,提高學生在學習上的合作意識和能力。相信在提高學生數學水平和數學能力的同時,及時總結教學實踐中的得失,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促進全面發(fā)展。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2
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fā)展,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健康地發(fā)展。具體在小學語文學科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這是對小語教師提出的新課題、新要求。筆者認為,素質教育要求小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教師備課時,既重知識,又重學生,以重學生為主。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在教學中,既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對象千差萬別,教學最終目的要讓學生會學,可見,吃透學生尤為重要。在備課中,既要吃透“大綱”、教材、課文,又要摸準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搞清楚學生的接受能力,調查清楚學生的知識缺漏。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的起點站在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高度。
教師講課時,既重教法,又重學法,以重學法為主,對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研究教法當然重要,但最終要通過教師的引和導,讓學生學會和會學(掌握學習方法)。重要的不是授之以魚,而是授之以漁,所以我們必須重視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例如講《小馬過河》一課,第2自然段有一提示語:小馬“連蹦帶跳”地說。教師讓學生理解“連蹦帶跳”一詞在這一段所起的作用。一般的講授都是這樣,先讓學生在朗讀時省略和讀出“連蹦帶跳”,比較二者的效果,學生認為有“連蹦帶跳”這個詞好,但這只是孤立地理解詞。如果能夠繼續(xù)引導學生的思考將是對學生思維品質的有益引導和培養(yǎng)。教師繼續(xù)提問小馬為什么“連蹦帶跳”地對媽媽說?學生會答:小馬很高興接受媽媽給的任務。教師繼續(xù)問:小馬為什么那么高興呢?這時學生答不出。這時教師指導學生再讀老馬對小馬說的話:“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助媽媽做點事嗎?”這一讀,學生明白了:小馬想到自己已經長大了,能幫助媽媽做點事,心中非常高興!這樣的講授和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生不但真正理解了“連蹦帶跳”這個詞及這段話的含義,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思維活躍,帶著問題學,從小培養(yǎng)探究問題、周密思考的良好學習品質。
教師在輔導學生學習時,既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又重視學生能力的提高,以重能力提高為主。知識是人們學習的入門和向導,而能力是人們在完成活動后可能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征,它直接制約著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快慢、難易、靈活性和鞏固程度。知識為方法墊底,為能力鋪路,而能力又是學習知識,改進方法的根本。所以,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的程度要重視,另一方面更應該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要有意識地輔導學生把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結合在一起。
教師既要重視課內教學,又要重視課外活動,以學生生動活潑,全面發(fā)展為主。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內容,而課外活動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課堂教學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有了課內外語文活動的有機結合,就會使學生全面提高和獲得個性的發(fā)展,語文教學就能在靈活、自動的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增長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個性。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3
新課程改革改善了傳統(tǒng)教育方法的枯燥和落后,為學生開辟了一種新的學習模式。素質教育的提出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尊重他們不同的個性和潛力。小學教育是學生奠定基礎和養(yǎng)成習慣的重要時期。它也是學生未來學習的燈塔。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熱愛,積極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使學生獲得更好的語文教育和文化熏陶。
一、素質教育下小學高效語文課堂建設的必要性
小學教育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整個教學生涯的開始。漢語是一門工具學科。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對其他學科的輔助學習能力都需要學好漢語。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國,學好漢語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精神,深刻理解中華文明的廣度和深度。因此,在小學建設高效的語文課堂,不僅是對尊重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素質教育的回應,也希望學生能夠重視傳統(tǒng)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從小成為合格的中國文化接班人。
二、素質教育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的重要因素
(一)課前準備應足以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
素質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尊重學生。為了真正建設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首先要做的是轉變觀念,課前做好充分準備,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
例如,四年級有一篇課文“誠實和信任”。在談論這篇課文之前,老師應該首先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誠實和信任”,“為什么要誠實和信任”,“在什么情況下才能實現(xiàn)誠實和信任”這對無知的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一篇課文或一個故事給學生留下的印象遠不如個人實踐的印象。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情境。通過課文中主人公的故事,幫助學生真正理解符合這種社會狀況的誠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中,他們不僅要獲得正確的誠實和信任,還要學會保護自己,避免陷入危險。這種教育是立體的、有思想的,為學生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點亮了一盞明燈。
(二)教學方法要豐富,營造充滿激情的課堂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很年輕,他們的耐心和接受能力有限。要真正建設一個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必須想方設法豐富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每一堂語文課富有感染力和激情。這就要求教師提前了解課堂上學生的特點和愛好,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例如,當學習課文“讓我們搖擺雙槳”時,我們可以用歌曲代替,讓學生從閱讀課文變成“唱課文”。學生們的興趣很容易被一首熟悉的歌曲點燃,然后老師們趁熱打鐵。結合相關圖片,我們可以為學生解讀歌曲(文本)中的意境,寓教于樂。學生們會更加活躍。另一個例子是學習課文“春聯(lián)”。老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從他們家和鄰居那里抄對聯(lián)。他們可以在課堂上討論對聯(lián),讓學生發(fā)現(xiàn)對聯(lián)有什么特點。春聯(lián)寫的是什么?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課文,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中文知識一直在變化。無論是古詩的`山流水,散文的解說,還是生動有趣的寓言,每一個中國階級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小王國”。優(yōu)秀高效的課堂是學生打開文學寶庫的金鑰匙。建設一個充滿激情和趣味的小學語文課堂,一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建設一個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需要新的教學理念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花更多的時間聽和說,學習過程的實際操作較少,教師工作量大,但效果不高。為了真正建設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應該始終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學會恰當地“放手”,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自覺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課文之前,老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預習和討論,然后每個小組都會問一些關于新課程的問題。學生自己閱讀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將逐漸形成習慣和良性循環(huán)。這種教學理念被稱為“先學習,后指導,問題評價”。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后,教師應及時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據此回答問題,然后根據學生的總體掌握情況和重點難點安排相應的練習和作業(yè),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這種教學理念似乎是“不可靠的”,但通過實驗,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先學后導——問題評價”的新概念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參與思考和解決問題,從而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掌握情況“進行分層有針對性的教育”,從而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
素質教育是為了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而提出的。素質教育下的小學教育應該更加以人為本,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努力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它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奠定了基礎。它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式面對和處理他們遇到的情況。它是教學不斷正確改革和良好發(fā)展的最好體現(xiàn)。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4
【內容摘要】目前,藝術素質教育在我國中小學教學中的地位正在日漸提高,適當地在中小學校中普及戲劇藝術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藝術審美、藝術素養(yǎng),以及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都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形體教學是戲劇藝術的重要內容,通過合理的目標制訂、設計教學內容,能讓戲劇藝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并從中取得更多收獲。
【關鍵詞】中小學藝術素質教育戲劇形體教學
當前,教育部非常重視藝術素質教育在各中小學校的普及和推廣,在這種大趨勢下,北京市教委按照教育部要求,特邀中央戲劇學院參與支持中小學校藝術素質普及教育。為了能更好地完成北京市教委布置的藝術院校走進校園扶持中小學素質教育工作任務,中央戲劇學院與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未來科技城學校聯(lián)合實施藝術拓展課程,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素質,設立了戲劇試驗基地。中央戲劇學院相關工作人員于20xx年9月正式走進未來科技城學校,開始了在中學的教學工作。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形體教研室教師擔任起了高一五個班的形體教學。作為一名大學的形體教師,這是筆者第一次在普通中學面對中學生教授形體課。
一、中小學藝術素質教育現(xiàn)狀
筆者認為,藝術素質教育課在我國中小學校還沒有真正全方位普及推廣,只是局限于部分學校,更不要說邊遠地區(qū)或鄉(xiāng)村學校。學生平時學習壓力大,有些學校缺乏藝術教育氛圍。很多學校只看重學生的成績和升學率,忽略了藝術素質教育。學生缺乏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課上課下負重很大,沒有精氣神和朝氣,更缺乏藝術審美能力及藝術氣質。盡管有些中小學校開設有美術班,但大部分美術班只是興趣班,并沒有真正普及到班級。學校的合唱團、舞蹈團、管弦樂團和交響樂團,大部分都分布在市重點學校或區(qū)重點學校。而舞蹈團、合唱團還有管弦樂團基本上也都是在升學時,以藝術特長生考試后錄取的。中小學校里的藝術特長生也只是參加本校藝術團或樂團、舞蹈團,只局限于訓練和藝術節(jié)比賽的演出,素質教育課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在各個學校普及。在普及藝術素質教育這一點上,國外的中小學校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比如,美國的小學生升入中學必須要學會兩種樂器(其中必須選擇一種管樂器),這就說明他們對藝術素質教育的重視態(tài)度,并帶有強制性。所以,國外的中學生交響樂團、合唱團水平也都比我們的水平高很多。法國比較注重學生對藝術的感悟,主要偏重在音樂和美術上。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學校會很重視參觀和旅行,讓學生在參觀旅游中用語言描述、畫筆記錄他們所見所聞。這既打開了學生的視野,也培養(yǎng)了他們在藝術方面的能力,同時提高了他們對藝術的興趣。
二、藝術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藝術素質教育勢在必行,應該受到各中小學校的重視,并積極推廣開來。浪漫主義作家雨果說過:開啟人類智慧的鑰匙有三把,即字母、數學、音符。藝術和科學具有相通性和互補性,這一點在科學家身上就能證明,例如,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就是科學家和畫家;愛因斯坦不僅是偉大的物理學家,還擅長拉小提琴;我國科學家錢學森不僅會彈奏鋼琴,還能吹圓號。藝術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對中小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提高審美藝術修養(yǎng)、豐富精神世界有著重要的影響,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還能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對美的認識和對事物的理解、感受能力,培養(yǎng)藝術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能力;藝術素質教育不僅提高審美水平,同時還對提高中小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養(yǎng)都有著深遠意義。
三、舞蹈基本功與戲劇形體基本功訓練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舞蹈基本功訓練是從多個角度訓練舞蹈演員的綜合素質能力,主要是為了演員能更好地完成舞蹈劇目中的技術、技巧而能達到一定的高度而訓練的。包括身體的肌肉能力、柔韌性、舞姿的姿態(tài)、身體的控制力、彈跳力、爆發(fā)力和跳躍翻轉能力,以及對音樂節(jié)奏感和動作中身體與氣息配合的能力。舞蹈基本功訓練在每個組合訓練中基本都是要按照固定的動作順序編排的,課堂中從簡入深、逐漸加大動作的技巧和難度訓練,講究動作的規(guī)范,完成動作技巧要到位。舞蹈基本功訓練主要有兩種訓練形式:一種是芭蕾基訓訓練;另一種是古典舞基訓訓練。舞蹈基本功訓練是舞蹈學校必修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專業(yè)課。戲劇表演是一門形象藝術,形體語言是演員通過形體動作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演員通過形體基本功訓練提高身體肌肉素質能力,訓練身體的控制力、協(xié)調性、爆發(fā)力,培養(yǎng)音樂節(jié)奏感,提升身體靈活性、柔韌性、感受力、創(chuàng)造力和身體表現(xiàn)力。形體基本功是戲劇表演專業(yè)很重要的一門必修專業(yè)課。舞蹈基本功訓練與戲劇形體基本功訓練的相同點都是訓練身體肌肉的能力、柔韌性、爆發(fā)力、彈跳力,以及音樂節(jié)奏感、氣息和身體控制力。在戲劇形體基本功訓練過程中,有一部分是借鑒了舞蹈基本功的訓練元素和方法,比如,把桿上的芭蕾基訓動作訓練、小跳動作練習、柔韌性練習、氣息與動作配合練習等都是有相同點的。不同之處就是,戲劇形體基本功訓練主要是為表演塑造角色形象打基礎的。扮演角色人物形象時的舉手投足、行走站立、氣憤與開心等都離不開形體動作。在訓練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影視表演專業(yè)的學生身體基本條件大多比學習舞蹈專業(yè)的學生基礎要差,尤其在柔韌性上相差較大。在訓練中,除了要求學生盡量做到規(guī)格、規(guī)范外,更主要的是強調完成動作的感覺和身體的表現(xiàn)力。因為舞蹈基本功和戲劇形體基本功兩者訓練目的不同,所以,要求點也就不同。比如:芭蕾基訓課訓練是從雙手扶把一位擦地開始的;然后是單手扶把(蹲)練習,或者單手扶把一位、五位擦地;再就是小踢腿練習,循序漸進到后面的一系列練習。也就是說,從把桿到中間動作、從中間動作再到所有的跳、轉練習等才完成一堂課的訓練。而在影視表演專業(yè)形體課教學中,每個教師編排的課堂教學內容會有所不同,都需要按照教學大綱要求編排組織課程,沒有規(guī)定的統(tǒng)一動作。但是,訓練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在這一點上,戲劇形體基本功與舞蹈基本功不同點也是很明顯的。
四、中小學課堂教學目的和內容
(一)教學目的
在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學20多年,盡管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但是,給中學生教形體課這還是筆者從事教學工作以來的第一次。畢竟要面對的都是些普通中學生,并且也不熟悉這些學生和他們的學習環(huán)境,這對于筆者來講還是增添了一定難度。在教學之前,筆者思考的是,中學生是否對形體基本功課感興趣?北京師范大學二附中未來科技城學校藝術素質課的主要方向是戲劇表演,于是筆者想從教學內容上找適合他們的內容,不能照搬以往教學的內容,也不能按照純舞蹈基本功去教他們。藝術素質教育課的主要目的是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熏陶、培養(yǎng)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和對藝術的審美,并開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訓練培養(yǎng)鍛煉學生在肢體方面的素質及舞蹈能力,陶冶他們藝術情操,使他們在身心上得到鍛煉,德、智、體能全面發(fā)展。所以,在教學內容上就不能單一化,內容要豐富,動作上也不能太難,需要綜合性。
(二)教學內容
在明確教學目的后,第一步,從學生的基本站姿開始訓練。因為學生長期伏案學習,加上隨身攜帶的書包又沉重,長期下來身體容易形成高低肩、駝背、塌腰、伸脖、歪頭、縮脖、身體歪斜等不良自然體態(tài)。因此,糾正調整身體的基本體態(tài)是最初教學的重點。學生分男、女生前后依次站好位置,要求他們每個人身體要挺拔直立、眼睛平視前方、收腹提臀、呼吸自如,在訓練行走中也要保持挺拔直立的身體,并在訓練過程中告訴他們正確站姿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訓練的目的和學習意義。第二步,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比如,身體的變換移動,前即向后、后即向前、左即向右、右即向左、高即低、低即高等。第三步,訓練學生的柔韌性。一個人要想做到姿態(tài)的優(yōu)美就需要身體柔韌性好,柔韌性不好必然影響形體姿態(tài)。在柔韌性訓練上不會占用太多時間,主要是在感覺上去多要求他們,因為藝術感覺對審美認知是很重要的。第四步,訓練學生在地面上做一些基礎動作。有些動作是和舞蹈訓練相同的,主要訓練身體與氣息的配合,手臂與身體及氣息的配合,以及腿、腳部肌肉練習,身體素質能力練習,身體控制與爆發(fā)力練習等。第五步,對身體關節(jié)、協(xié)調性的訓練。主要是訓練頭、肩部、身體軀干等部位,可以借用爵士舞單一動作來訓練身體協(xié)調性、靈活性、節(jié)奏感,這部分訓練有助于解決學生身體的僵硬、不靈活、笨拙等問題,對提高自信心有很大的幫助。第六步,訓練學生的空間感和身體感受力。表演需要塑造人物角色,需要用形體動作表達內心,表演離不開形體,形體是表演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翅膀。這方面的訓練完全是即興的。比如,行走中找空間感,感受位置的移動,放風箏、擁抱太陽,迎著太陽奔跑,在規(guī)定的停住步法后,同時肢體要迅速做出有爆發(fā)力或是非常松弛放松的形體動作。主要目的是訓練他們的身體感受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第七步,訓練舞蹈步法,然后組合起來練習。這不是訓練成品舞蹈,主要是訓練學生群體合作、整體意識,同時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舞蹈的感受力。
結語
一年多的中學教學,使筆者認識到這群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藝術素質修養(yǎng)缺乏,需要提高審美、感知力等。這些都會束縛、影響他們的身心成長,不利于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所以,藝術素質課走進校園這一決定非常正確,中小學校的藝術素質教育課推廣與普及非常重要,學校不光有義務教書,更要重視育人。筆者相信,校園教育不斷發(fā)展,越辦越好,能培養(yǎng)出更多具有全方面素質能力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趙靜.綜合性院校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研究初探[J].藝術教育,20xx(4).
[2]吳建華.藝術教育是開啟人類智慧的要鑰[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xx(12).
[3]文燕.淺談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現(xiàn)代交際,20xx(11).
[4]于強.人體科學觀對戲劇形體基本功訓練的啟示[J].大家,20xx(1).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5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突飛猛進,小學教育正在由應試教育轉變?yōu)樗刭|教育。各門學科的教學也在素質教育的大花園里競相開放,探索最優(yōu)途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也成為當前體育科教學的當務之急。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來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轉型。
關鍵詞:素質教育;體育;興趣;交往
在素質教育背景之下,對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有了新的要求。不僅體育教師在教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提高學生全面發(fā)展。
1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
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教育工作多是采用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小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只能從表面了解體育課程教育工作的知識,根本不能從深層次的角度去理解。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人們對體育課程教育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因此這對教育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需求,因此學校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使教學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當前的教學形態(tài)下,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是比較差的。教師不僅沒有一個高的學歷,而且在專業(yè)技能方面,也是比較欠缺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問題,例如講課中經常出現(xiàn)教學錯誤,管理方式不當造成了學生的厭學情緒,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因為教師的師資力量差造成的,因此解決好這個問題,才能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教師作為學校的代表,如果沒有較強的師資力量會影響學校的聲譽的,因此在對教師的師資力量提高方面,學校應該經過認真的研究后制定出培養(yǎng)教師能力的計劃,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小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社會的有用之才。因此教育工作者們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不斷地參加一些專業(yè)的培訓,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可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改進之后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本知識,并且在講課過程中可以融入其一些創(chuàng)新的觀念,這樣課堂才會更加的有創(chuàng)意,學生們才會更加喜歡學習體育課程。
2素質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體育教學中動機和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學生只有具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才能在學習中有學習的動力。因此,體育課的教學也是需要一定的學習興趣的。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機和興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喜愛,會引發(fā)學生對體育的關注。學生對體育這門課程有了一定的喜愛之后,就能夠更好地學習一些體育知識,也能夠激發(fā)自己的學習潛力。體育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根據體育教學的內容,充分利用電化教學,讓學生該唱時就唱,該跳時就盡情的跳,給學生進行一個人性化的教學管理。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學習很容易產生學習動機的。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時候,除了要靠在課上設置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之外,還應該注意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的結合,教師在理論課上可以給學生講解體育的理論知識,應該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對體育項目進行訓練。學生在進行體育項目的實際訓練之后,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自己的體育能力,也可以促進自己身體的健康成長。體育教學通過這種理論加實踐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
2.2體育教學中應注意教給學生方法:體育課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指導,只有讓學生對體育的教學方法有一個了解之后,才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原地單手投籃”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示范的時候把具體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對該體育項目的步驟有一個大體的了解,然后再讓學生自己進行練習,不斷的重復訓練。學生在重復訓練之中,就會慢慢的摸索出科學的方法,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體育技能。
2.3體育教學中交往素質的培養(yǎng):在體育教學中無時不體現(xiàn)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團結協(xié)作,取長補短,例如,靠墻手倒立、接力等。這些項目的進行都是需要同學之間的互相協(xié)作的。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交往素質的培養(yǎng),讓學生認識到同學之間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只有培養(yǎng)了自己的交往素質才能夠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團結合作能力,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3結束語
素質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重要的,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開展素質教育,實現(xiàn)培養(yǎng)體育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盛朋玉.淺談放松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3年09期.
[2]袁貴仁.創(chuàng)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J].北京教育,1999年01期.
[3]王健.運動技能與體育教學[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6
一、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是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
數學知識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構成了數學的系統(tǒng)性,因此教學中不能讓學生單一接受課本中某一結論、公式,而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導出這些結論、公式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并積極思索探求,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的結論,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這對提高他們的數學素質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非智力因素是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部分
非智力因素,是由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組成的。在教學中我非常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多鼓勵,培養(yǎng)興趣
教學中我尤其注重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激發(fā)其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挖潛力,教會方法
教學中,我利用課本中“讀一讀”“想一想”等閱讀教材,教會學生閱讀課本,培養(yǎng)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如課前預習課后及時復習,解題時善于用好的解題方法。
3.善引導,增強毅力
教學中,從發(fā)展的要求來看,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數學,更要讓學生“會學”數學。要善于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提問。在探索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探索的喜悅。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毅力,增強其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念。
4.重習慣,培養(yǎng)自信
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向學生提出具體的行為要求,如按時完成作業(yè),不抄襲他人作業(yè),預習新課內容,經常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審查學習態(tài)度,經常在復習中補缺陷、堵漏洞等。讓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并堅信自己的力量。
5.重設計,誘發(fā)好奇
設計懸念,引發(fā)學生好奇心。懸念可在課始,也可在課尾。課始懸念必須是中心,但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學生會厭煩,精神不集中,就不能引起學生好奇,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課尾懸念是下堂課的中心,既打下伏筆,又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
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
創(chuàng)造力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因此,強化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
1.一題多解,舉一反三
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于發(fā)散思維之后的收斂思維中,可見發(fā)散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核心。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問題解決”為中心,啟迪學生多層次觀察,多角度探索,多途徑獲得。
2.猜想探索,發(fā)現(xiàn)真理
在教學中,我采用“發(fā)現(xiàn)法”教給學生自覺鉆研的方法,引導其發(fā)現(xiàn)探索問題的方法。同時出示一些典型的問題并交給學生一些感性的材料,提出探索要求。在學生熟悉這些材料的基礎上加以點撥,使規(guī)律的東西時隱時現(xiàn),非本質的東西時有時無,構織思維的疑團,激起學生疑問。然后,讓學生對這些材料進行分析、研究、歸納和整理,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規(guī)律。
3.標新立異,思維簡縮
思維簡縮即思維跨越,它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一種常見形式,在簡縮思維過程中思維迅速摒棄那些非本質、次要的東西,而直接抓住問題的本質,向思維目標大跨度邁進。
4.巧用構造,勇于創(chuàng)新
教學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好的教學方法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啟發(fā)學生的心智。構造法解題是小學數學中比較難的.一種方法,但它卻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強化學生創(chuàng)造力思維的途徑之一。巧妙地運用此法,能使得解題方法最優(yōu),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創(chuàng)造性勞動中使思維品質、解決能力更上一層樓。因此,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巧用構造法,引導同學們勇于創(chuàng)新。
5.注重積累,靈活運用
在教學中,我們應教育學生注意積累。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學生進行“題海戰(zhàn)術”,而是提倡“少而精”。積累不是積累數學題型,而是積累數學經驗。題目很多,而經驗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要教育學生每做完一道題都有意識地回頭看看為什么這樣做,這種解法與已知條件有什么關系,自己開始是怎么想的,是否走了彎路,為什么會這樣。這種回顧是很有價值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第一感覺,日積月累,就能豐富學生的解題經驗。
四、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以前上數學課,主要是我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牽著學生鼻子走,留給學生自己思考的時間很少。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抑制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容易使學生產生依賴心理,不利于學生主動探求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于是我就轉變了數學觀念,有意少講、精講,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動手、動腦,主動探求,學會知識。另外,加強課堂討論。在課堂討論中改變傳統(tǒng)的、整齊呆板的座次排列,讓每個學生都暢所欲言。學生之間互相傾聽,互相質疑,互相評價,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造力得到長足發(fā)展。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7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已被賦予新的使命。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對素質教育的實質引起高度的重視,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轉變師生角色,充分凸顯學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協(xié)助者的角色,改變課堂教學現(xiàn)狀,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素質教育;思想因素;年齡特征
在新時代下,“放羊式”“鴨填式”傳統(tǒng)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標的客觀要求,各方面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在新課標背景下,需要不斷推進素質教育進程,轉變教師已有的教育理念,轉變教師角色,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從小學語文學科性質、教學目的來說,開展素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能夠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等,擁有健全的人格,更好地學習、成長,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目標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也被提出新的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情境的設置,注重學生的感悟,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積極性,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埋下伏筆。就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目標而言,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情感素質。從某種意義上說,語文不僅是我們的母語,也是學生學好眾多學科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分注重學生的分數,忽視了學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而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各種學習方法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引導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主動學習學科知識,使他們處于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二是更加注重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的情感活動。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情感會有所波動,如果是消極被動的情感波動,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使他們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而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情感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有利于幫助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三觀”,客觀地看待各種社會現(xiàn)象,更好地成長。
二、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
1.挖掘語文教材蘊含的思想因素
語文已成為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元素,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思想素質元素,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德育滲透。
(1)借助情感目標來挖掘
以“桂林山水”為例,整篇文章呈現(xiàn)給學生的是一幅秀麗多姿的畫卷,充分展現(xiàn)了桂林山水的特別之處,從字里行間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愉快。而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思想素質因素,比如,審美教育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文章內容,在理解的過程中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特別之處,它具有的獨特美,并充分利用課文已有的思想性,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用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去生活、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此過程中,學生也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不斷提高他們的審美素養(yǎng)。
(2)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挖掘
兒童的認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漸提高的,在挖掘教材具有的思想素質時,需要全面考慮學生已有的`接受能力。就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感性認識階段,需要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挖掘已有的思想因素。以“倔強的小紅軍”為例,要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夠體會小紅軍具有的可貴精神,“自我犧牲、互相關愛”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更多的優(yōu)秀品質。
2.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方法,把新課標中提出的各種新教學方法應用到實踐中,比如,情境教學法、導讀教學法。以此為基礎,要勇于突破,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優(yōu)化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凸顯學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扮演好雙重身份,即“引導者、參與者”等,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要給學生留下適當的時間進行自學、讀書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此基礎上,要注重各種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整合,不斷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優(yōu)化利用已有的教學方法,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加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增進他們之間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的實施是非常必要的,能夠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改變語文教學已有的現(xiàn)狀,通過強化朗讀訓練、發(fā)展學生智能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而不斷推動新時期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劉興勝.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xx(3):56.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8
摘要:本文在探討小學美術教育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小學美術教育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內容進行分析,以及對小學美術教育課堂實踐進行研究。通過本文的研究,在新課標和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一方面,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另一方面,豐富美術課堂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創(chuàng)新思維;小學美術教育;應用
美術教育對與學生的思想、智力、氣質等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中有的意義。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對美的追求。對于小學生來說,美術打開了他們心中的另一個世界,通過畫筆展現(xiàn)了心中綺麗斑斕的世界。在繪畫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它們的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和感知力等。在當今教育中如何教授小學生認識美術、理解美術、并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心中的美,從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小學美術教育的關注重點。
一、我國小學美術教育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水平的逐步提高,政府、學校和其他機構在改革美術教育方面推行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較大程度的提高了廣大青少年的藝術素養(yǎng)。但是仍然存在問題,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學校教育相對失衡,美術教育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fā)點。然而目前,還是主要以教師講授美術理論為主,老師和學生缺乏溝通,無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第二,家庭教育重點偏向應試教育,不注重學生的審美品味和藝術品味的培養(yǎng)。第三,城鄉(xiāng)教育失衡。地域差別較大,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有很多的美術博物館、畫展。而經濟發(fā)展較差的地方,只有少量的美術博物館。校內教育資源匱乏,部分學校的美術課堂會被其他科目占用[1]。
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研究
基于我國小學美術教育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當前的小學美術教育形成的問題需要落實到實際的課堂教育中去,通過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增強課堂效果。簡言之,就是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大部分的小學美術教育可以較好的對小學生進行美術教育。所以當前小學美術教育應注重美術教育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通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來更好的理解美術,使得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發(fā)散性學習的能力。在探究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之前,首先弄清什么是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是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和新穎性。具體體現(xiàn)在思維的靈活性、流暢性、精致性和敏捷性四個方面。靈活性是指能夠為一個美術問題提供多個解決方案。流暢性是指在美術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有多種想法。精致性是指看到一個美術作品,能夠針對性的改進。敏捷性指能夠積極的審視創(chuàng)作中遇到的各種方法[2]。也就是說,創(chuàng)新思維就是在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在短暫的時間里有多種想法,并且能夠甄別出獨創(chuàng)的想法。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呢?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去否定學生的任何想法,引導學生思考更好的美術問題解決方案。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技能,技能是載體,承載著思想,最后形成作品。僅僅就小學生美術教育而言,看到一個美術作品要怎么看待?最直觀的感受是什么?通過讓學生說出來,并自己模仿等方式學習技能。隨后,根據經驗提高技能改善作品。最后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底蘊,即創(chuàng)新情感和創(chuàng)新人格。創(chuàng)新情感是培養(yǎng)學生樂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創(chuàng)新人格是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有堅定的信念,遠大的目標。在美術技能和美術情感的雙重能力驅動下,學生才能有意識的主動在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進行創(chuàng)新。
三、小學美術教育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的應用實踐
小學美術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智力教育,意在開發(fā)小學生的想象力。在筆者多年教學中發(fā)現(xiàn),如果教師首先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圖像,讓學生模仿黑板上的圖像畫,之后再讓他們畫同類意向的作品,很多學生就畫不出來,也就無法達到發(fā)開學生想象力的目的.。但是,假設告訴學生畫一個蘋果,但是不給學生在黑板示范,學生們就會畫出很多不同蘋果的樣子。因此,筆者認為教師不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臨摹,美術和書法不同,應該以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為主。在教學模式上,可以采用分組畫不同的意向,多組競賽的方式。如果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學生去郊游寫生。若僅僅限于課堂教育,采用先講后畫,或者是邊講邊畫。在培養(yǎng)學生繪畫的基礎技能同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3]。也可以采用交叉學科教學的方式,例如在課堂上播放《我是一個粉刷匠》請學生們邊聽歌,邊畫出歌里出現(xiàn)的物品,比如刷子、粉刷匠等。最后,請畫出物品最多的同學上臺展示。才培養(yǎng)學生繪畫能力的同時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
四、結束語
美術教育是社會物質文明的結晶,極大的豐富了人民的生活。小學美術教育對人的一生有啟蒙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美術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基本課堂教育質量逐步提高,需要進一步加強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充分響應新課標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胡劍雄。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美術改革與創(chuàng)新[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xx,(9):46—47。
[2]徐利芳。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小學美術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xx,(7):178。
[3]陳衛(wèi)和著。小學美術新課程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8—9。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9
一、小學素質教育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實施素質教育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看重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校園文化和校園實踐活動的開展。小學校園實施素質教育除了要求我們的教師要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文化知識的學習,還應該注重他們的實踐性的活動的參與。學校是我們學生學習、活動的中心,校園文化關系著一個學校的品位和格調,也關系著我們的學生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所受到的影響。因此,我們的小學校園需要設置合理的校園環(huán)境。形成校園所具備的文化特征,校園文化的建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僅僅需要我們的教師的努力,還需要我們學校的校領導及學生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學校及教師還應該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性的活動,才能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我們在評價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效果的時候也要注重小學校園的校園文化和實踐活動的開展。
二、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具體的辦法
建立小學素質教學實施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xiàn),如果我們的小學院校不實施素質教育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就沒法進一步的拓展素質教育的實施力度。所以,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大素質教育實施的宣傳力度,能夠讓我們的各個小學院校及家長等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及受教育觀念,能夠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認同,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能夠更順利的開展下去。
我們還可以專門設立素質教育效果的評價機構,能夠逐漸健全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我們的小學校園內就可以設置評價機構,時效的反應校園內實施素質教育的效果,這樣更方便我們的校園領導及教師實施更好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手段。我們的學校還應該注重階段性的評價,不能堆到期末的時候進行總的評價,應該隔一段時間進行評價總結一次,這樣才能使得我們的素質教育實施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更加的完善。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10
【摘要】對學生而言,審美素質是他們所應具備的基礎素質之一,而兒童文學作品對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點探討了在兒童文學教學中提升小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兒童文學作品;審美素質;教育
如果對孩子減少閱讀數量,就會對孩子的語言造成一定的缺失,而語言的缺失又會影響到他們對認識世界、人際交流、情感交流等各個方面,甚至也會造成他們情感方面的缺失。而情感的缺失容易使人變得憤怒、固執(zhí)等等。因此,只有不斷地讓學生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而豐富多彩的文學作品可以幫助學生打造一個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可以對學生的心靈進行美的熏陶,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
一、體會兒童文學作品審美因素,提高學生審美趣味
兒童文學作品可以幫助孩子打造一個豐富的語言世界,但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需要依靠教師或家長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進入到這個語言世界中。作為教師來說,其最主要的責任就是引導學生分析、發(fā)現(xiàn)兒童文學作品中的審美因素,讓他們切實的感受到兒童文學作品中的美[1]。兒童文學作品本身具有一種自然美、藝術美等,可以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一個豐富多彩的童話世界,利用兒童文學作品不同的美對學生心靈進行熏陶。而兒童作品中的自然美,是在人們各種各樣的審美方式下,把具有豐富的文化或具有生活意義的內容全部融入到自然中,從而形成一種審美對象。對于自然美,要求欣賞者具有豐厚文化的積累以及豐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賞《海的女兒》這部作品,開頭部分就有一段對海底世界美的描述:那兒還生長著最奇異的樹木和植物,它們就要動起來,好像活的一樣。所有的大魚小魚在這些葉子中間游來游去,就像天空的飛鳥。海里最深的`地方就是海王宮殿所在的住所。它的墻壁都是用珊瑚做的.....一開始就把海底世界描述成一幅美麗的海景圖,可以直接把讀者帶入到海底童話世界中,在美麗海底世界的襯托下,吸引讀者繼續(xù)往后閱讀,我們就可以逐漸地看到海的女兒為了愛情,換取人的靈魂,毅然放棄海宮幸福快樂的生活,甚至還不怕犧牲自己的生命,勇敢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2]。兒童文學作品中還包含一種社會美,如:尊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等等,通過兒童文學作品把一個個非常生動的故事展現(xiàn)出來。學生在閱讀以后,逐漸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美、社會美。而對于不同的兒童文學作品,所展現(xiàn)的美學風格都是不一樣的,這些美學都會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產生積極的影響,對兒童文學作品教學中實施審美素質教育非常有利。如果想要真正地實現(xiàn)審美目標,教師不僅要能發(fā)現(xiàn)美,還要充分挖掘兒童文學教學中的審美因素,并根據這些審美因素的基本特點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個人審美素養(yǎng)。
二、通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提高審美能力
通過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其在教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這也是在課堂教學中無法實現(xiàn)的一種教學效果。而審美能力的提高需要依靠實踐。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好動的年齡,對未來世界充滿好奇的心理。通過實踐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一同參與,這樣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控制,由于兒童文學作品都是由成人創(chuàng)作的,兒童在進行閱讀和欣賞的過程中,需要與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正確引導十分重要。另外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fā)揮平臺,例如:在班會中、早讀中讓一些學生對自己所喜歡的作品在閱讀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或者喜歡的片段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等等。通過具體的活動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兒童文學作品。這樣可以為學生積極閱讀兒童文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在閱讀后可以進行讀后感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不能以學習的方式要求學生,容易使學生失去閱讀興趣。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調動學生審美情趣
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最主要的就是要充分的調動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學生只有自己親身參與到審美活動中,才能真正地發(fā)現(xiàn)自然美和感受美。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可以借助一些小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影視作品的感染、利用學生之間的評比等等;對于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可以根據作品的需要,適當的在教室內布置一些鮮花、書法等等,還可以通過播放音樂幫助學生營造一種審美環(huán)境。在此過程中,創(chuàng)設審美情境和營造審美環(huán)境十分有必要。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我們充分認識兒童文學特點,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興趣、教會學生如何體會兒童文學作品中的審美因素等等,就可以通過兒童文學教學逐漸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養(yǎng)性人格,同時,可以提升提高中小學語文教育地位。
參考文獻:
[1]于家靜.小學語文教材兒童文學作品選文研究[D].濟寧:曲阜師范大學,20xx.
[2]范風云.兒童文學與審美素質教育初探[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xx.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11
一、構建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素質教育常規(guī)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出發(fā)點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中明確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主動活潑的發(fā)展,辦出各自的特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最終取決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yǎng)。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是落實“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重要步驟。在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改革實踐中,積極探索建立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從轉變教育思想,確立素質教育目標入手,突破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管理模式,構建以素質發(fā)展為中心的學校管理新模式,從擴充教育本身創(chuàng)造性功能,最大限度地促進人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出發(fā),建立科學的評估、評價體系,在全省中小學實行規(guī)范化學校建設,對學校、教師、學生進行科學評價。
當前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的影響下,從學校與社會發(fā)展的適應性、學校與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適應性、學校與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性出發(fā),不斷地探索新形勢對學校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使學校素質教育常規(guī)管理系統(tǒng)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提高素質教育常規(guī)管理的'效率,增強素質教育運行機制的活力,這是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帶有根本性的必須解決的大問題。
在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它的運行機制,其系統(tǒng)內部應不斷地進行協(xié)調,使之從無序向有序轉化。其轉化的直接成果表現(xiàn)為:學生整體優(yōu)良素質的養(yǎng)成,教師素質的提高。對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常規(guī)管理,只是學校管理的一部分,是一種基礎管理,要提高素質教育的水平、質量和效益,還應使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不斷完善,真正建立起素質教育正常的工作秩序和正常的教學秩序,這是學校常規(guī)管理的基本使命。
通過實驗研究,總結出中小學素質教育常規(guī)管理規(guī)范化的典型,以推動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創(chuàng)造出較高水平的有代表性的中小學素質教育常規(guī)管理規(guī)范化的新模式。
二、素質教育實驗研究的設想和基本原則
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是教育領域內一場深刻的革命,也是一項復雜而艱難的系統(tǒng)工程。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實踐中探索、補充、完善素質教育內涵、任務、目標、運行機制等理論與實踐問題。同時要把素質教育的理論轉化為學校的辦學和改革的機制,這就要以常規(guī)管理的改革為突破口,構建以學生素質發(fā)展為中心的新型的管理模式,從管理方式、方法、內容、機制等諸多方面進行綜合改革。具體說從以下五方面實行突破:一要轉變教育觀念,充分認識應試教育的片面性弊端,堅持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和全面性;重視基礎教育的育人功能,通過每個人的個性發(fā)展的培育實現(xiàn)基礎教育的社會功能;重視基礎教育對提高整個民族素質的作用。二要從素質教育常規(guī)管理和各種制度建設入手,完善保證素質教育的落實。三要改革和完善基礎教育的評估標準、方式和運行機制。四要改變教學方式和教師的行為模式,提高教師的素質。五要重視基礎教育教學內容的基礎性,真正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常規(guī)管理規(guī)范化實驗研究要遵循下列原則:
(一)社會主義方向性原則
學校管理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根據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實施素質教育,改革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不相適應的教育思想、內容、方法,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fā)展的一代新人。
(二)整體性原則
把學校視為整體,堅持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指揮,合理組合,爭取最佳效果。做到把總目標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層次和個人;機構設置要合理,做到統(tǒng)一指揮,分工明確,協(xié)調運作;做到以學生素質發(fā)展為中心全面安排,領導統(tǒng)籌全局,做好協(xié)調工作。
(三)全面性原則
面向所有學校,面向所有的學校領導和教師,面向所有學生,面向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以學生素質發(fā)展為中心來研究常規(guī)管理工作。
(四)基礎性原則
即從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具體基本能力,培養(yǎng)基本修養(yǎng)出發(fā),來構建常規(guī)管理的評估體系和標準。
(五)社會性原則
學校與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校管理要貫徹社會性原則。學校通過溝通與協(xié)調同社會的關系,把社會上各種有利于學校教育的因素都調動起來,進行整體研究;建立家庭、社會和學校互相聯(lián)系的網絡,形成正合力;不斷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贏得社會的信譽。
(六)發(fā)展性原則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全體學生諸方面素質與個性的充分發(fā)展,只有堅持發(fā)展性原則,才能真正實現(xiàn)素質教育。
三、實驗研究的內容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學校管理模式,沒有把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智能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勞動素質、審美素質等進行全面管理,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全面發(fā)展上,這嚴重阻礙著素質教育的實施。為此,要構建一個以素質發(fā)展為中心的學校管理新模式,在實施管理過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分析、研究和評價上,對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進行系統(tǒng)管理,建立一個綜合的、全面的、開放的、多元的管理系統(tǒng),從而對學生的素質情況進行學校的、家庭的、思想的、道德的、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體力的全面管理。
一是以學生素質發(fā)展為中心建立對學生的科學評價標準,并以此標準為基準,建立和完善各層次的管理職能。對學生的評價主要包括科學文化素質評價(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學習情況等),身體心理素質評價(包括體質發(fā)展情況和心理狀況等),思想道德素質評價(包括思想觀念、道德認識、行為習慣、生活能力),勞動素質評價(包括勞動觀念、態(tài)度、習慣和勞動技能等)。
二是為進行素質教育而設立相應的管理機構。要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制訂相關的管理目標和管理制度,以及獎懲辦法方面的管理。
三是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管理方式、方法。制定圍繞學生素質發(fā)展的教師素質新的評價標準,并以此為評價標準來對教師實施管理。
四是學校領導從觀念到行為要實行全方位轉軌。學校領導要從重分數轉到重素質的管理上來,研究與學生素質發(fā)展相適應的管理途徑、辦法和措施,打破學校常規(guī)管理,落實具體實施素質教育管理的機構人員,制訂有關素質教育管理試行辦法和有關制度,對學生素質發(fā)展情況進行管理。
五是改革不適應素質教育的管理辦法。如建立學生素質發(fā)展檔案,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代替班主任評語,以素質發(fā)展情況代替分數通知單,取消分數制,實行等級制等。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12
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深化學科改革的緊迫任務,九年義務教育從根本上來說是國民最基礎的素質教育,語文課更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一切素質教育都源于語文的學習。因此,學生的語文水平如何,就是素質水平的體現(xiàn)。
1.提高認識,轉變教育理念
實施素質教育使每一個學生得到了全面發(fā)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質。小學語文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門主要學科,理應堅持聯(lián)系教學實際,要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全面發(fā)展,堅持學生的主動性,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思維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作為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教育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我國語言文字,這是語文課素質教育的核心。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語文學科貫穿始終,位置最重要,課時最多。同時語文又是其它學科學習的工具,其它學科的學習,表達和交流都離不開這個工具,因此怎樣掌握和利用語文這個工具就成為我們現(xiàn)在語文課素質教育的關鍵。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在不斷提高,想象力更加豐富,為了適應以及有利地跟上他們的發(fā)展節(jié)奏,首先素質教育最為重要,是一種研究性學習的開設,是課程改革的趨勢。其次它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目的,強調一種主動探究和創(chuàng)新實踐,著眼于給學生終身受用的知識和能力的提高。最后素質教育,既是教育的需求,又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必然選擇。
2.夯實基礎,全面發(fā)展
切實抓好基礎知識教學,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與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并不矛盾,而且基礎的語文知識和基礎的語文技能是我國公民應當具備的最基本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必須扎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語文課就是強調字、詞、句、篇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因此把語文課真正上成語言文字課,使學生通過學習訓練,切實掌握好基本的字、詞、句和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并能通過掌握和運用語文這個工具去拓寬視野,獲取知識,進行思想交流和社會交際,并為將來進入社會打下良的好基礎。所以,現(xiàn)階段的課文要根據學生學習語文的實際需要重新組合,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
3.重視學習興趣和習慣的培養(yǎng)
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有直接的關系,是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因此,堅持啟發(fā)式教學,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新知識,是教學的關鍵。特別是小學生,對學習語文是喜歡還是厭倦,直接影響知識的掌握。在教學中,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①以教師愉快情感影響學生;②以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③以鼓勵、表揚的方式激勵學生;④以啟發(fā)學生的求知需要,來激發(fā)學生的動力。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方法關鍵,小學階段是兒童各種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學中,教師除嚴格要求外還要科學引導,正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小學階段主要培養(yǎng)以下習慣:①上課認真,注意力集中;②認真閱讀;③主動參與動口、動手、動腦的訓練;④敢于大膽發(fā)言,勇于質疑問難;⑤互相合作,知識互補。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生的腦、眼、耳、口、手并用,在身心的整體活動中協(xié)調其身體器官的和諧發(fā)展,以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4.教育學生自主學習
在教學中,課堂是活躍學生學習氣氛的場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搞好學習的必要條件。從語文課的特點來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第一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有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理想前途教育、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通過這些教育幫助他們明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逐步樹立為祖國為人民而學習的遠大抱負,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第二是要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有趣的問題,推動他們自己查資料、看書、討論、觀察和思考,主動地解決問題,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學生產生“只要自己認真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就能成功”的'思想,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逐步形成“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也不會再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從而產生正確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的自覺性。第三教師要從應試教育的誤區(qū)中走出來,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負擔,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課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的體魄。教師應該做到:①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差生。②要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③上語文課,要合理安排學生的活動時間,要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思考和表現(xiàn)的機會。
從教育和教學的實踐,我們也清楚地看到,單靠課堂教學一種渠道,難以完成教育、教學和培養(yǎng)的任務。隨著我縣課改工程的“再啟航”,“大課間”和“3+N”活動的開展,積極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被動的學習變成主動的學習。因此,根據各學科教材特點,各年級學生特點和學校具體情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已成為落實素質教育必然。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個性的重要途徑,對提高學生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13
論文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基本原則 創(chuàng)新策略
論文摘要:新世紀的教育是全面創(chuàng)新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已經成為時代對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創(chuàng)新教學需要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小學語文學科也不例外。素質教育背景下對當代小學語文教學策略進行創(chuàng)新,不僅對于學生學習語文有積極影響,而且對于小學老師提高語文教學策略有重要意義。盡管小學語文老師在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積累了豐富經驗,但仍有些問題學要提出與解決。本文旨在研究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小學既是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鞏固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的興趣,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學生放在教育教學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旨在研究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提供借鑒。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1、堅持與時俱進的教學原則。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狀況瞬息萬變,教師的教學思想也應該緊跟時代的發(fā)展步伐,適時地作出調整,堅持與時俱進的教學原則,不斷吸收先進的教學手段,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的先進教學方式,為學生的課堂學習營造生動的情境氛圍,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愉悅,在良好的情境氛圍中加強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增強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不斷得到提高。
2、堅持教學方式多樣化的原則。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大都非常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忽視了對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只會學習死知識,而無法將學到的語文知識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實踐當中,這樣的語文教學方法本身就存在著很大的弊端,更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豐富語文教學的課堂內容,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和強大魅力,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水平。
3、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將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絕對的權威,使學生的管理者,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個性能力的發(fā)揮,對于學生的個性成長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現(xiàn)代教育應該積極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指導學生掌握正確學習語文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原則,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揮,充分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教育的價值,鼓勵學生自主性的'學習,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改進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
1、積極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秉承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及時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方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也符合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例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給了學生課堂參與發(fā)言的機會,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發(fā)揮了主體地位。教師布置學習任務,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讓大家進行討論學習,這是區(qū)別于學生個體學習的集體學習方式。
2、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逐漸被應用到了現(xiàn)實的教學過程當中,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引進多媒體的教學技術,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擺脫原來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還能使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多媒體技術將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元素相融合,使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有效地改善了語文教學的環(huán)境,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3、采用提問式與鼓勵式教學方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提問式的教學策略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重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合理地設置問題,使所提出的問題符合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提問,能夠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并且對教師講解的知識能夠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理解。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學生都渴望得到別人特別是老師的尊重和欣賞。賞識與鼓勵能讓學生信心百倍,導致成功,而抱怨往往會讓學生自暴自棄,導致失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肯定少批評,多鼓勵少抱怨。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采用多種方法和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材的具體特點,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興趣,發(fā)散其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 從而更加有效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素質教育背景下對當代小學語文教學策略進行創(chuàng)新,不僅對于學生學習語文有積極影響,而且對于小學老師提高語文教學策略有重要意義。小學語文老師在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積累了豐富經驗,但仍有些問題學要提出與解決。本文旨在研究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 房貞政. 更新教育觀念 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J].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xx(S1)
[2] 段昌杰. 漫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點滴體會[J]. 科教新報(教育科研), 20xx(12)
[3] 齊書紅.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改革[J]. 教育教學論壇, 20xx(13)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14
社區(qū)教育在滿足社區(qū)居民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提高社區(qū)居民思想文化素質、促進社區(qū)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當今社會,知識日新月異,知識信息、知識產業(yè)、知識經濟正向一體化、國際化、全球化迅猛發(fā)展。這些日新月異的新知識,直接影響到人們思維、生活、工作和學習的變革。一個人如果不善于學習,不注重不間斷地終身學習,就很難適應現(xiàn)代生活,就會成為新的現(xiàn)代“文盲”。只有不斷學習,追求新知,善于創(chuàng)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當人們都有了這種學習求知欲望,那么,終身教育體系就應運而生了。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認為:“成人教育對于今天世界上許多成人來說,是代替他們失去的基礎教育;對于那些需要應付環(huán)境新要求的人們來說,是延長他們現(xiàn)有的教育;對于那些已經受到高級訓練的人們來說,是給他們提供了進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應奉行終身教育思想,促使人們走向成熟,幫助人們提高生活質量,追求美好理想,實現(xiàn)人生價值。而擔負成人教育使命的成人教育中心校,就要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適應群眾終身教育需求,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各類培訓,服務地方經濟,提升成人教育的活力和魅力。
目前,社區(qū)教育的發(fā)展總體還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區(qū)域之間的社區(qū)教育發(fā)展還不平衡,農村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教育比較薄弱,這與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促進學習型社會和和諧社會建設的要求還有相當的差距。因此,鄉(xiāng)鎮(zhèn)成人教育中心校要廣泛開展學習型社區(qū)、學習型企業(yè)、學習型村居、學習型家庭等的創(chuàng)建工作,面向各類成人舉辦各類學歷、非學歷教育和職業(yè)技能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積極實施“教育富民工程”、“兩后雙百工程”、“現(xiàn)代農民教育工程”、“新市民培訓工程”等,在終身教育的戰(zhàn)略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1.以農村鄉(xiāng)鎮(zhèn)成人教育中心校為基礎,構建農村終身教育的網絡體系
當前農民的終身教育問題雖然得到各級部門的重視,但要真正落到實處,還存在許多障礙:一是受廣大居民自身主觀意識的限制。終身教育、社區(qū)教育要以人為本,除了政府部門的積極倡導,成人教育中心校和社區(qū)教育工作者及有識之士的努力外,還需要鄉(xiāng)鎮(zhèn)全體人員的共同參與。由于農村正處于工業(yè)化、城市化的初始進程中,村居一線的干部和廣大公民還普遍存在對終身教育、社區(qū)教育認識不到位的現(xiàn)象,鄉(xiāng)鎮(zhèn)內的各類組織對終身教育、社區(qū)教育支持度還不夠,廣大民眾的參與熱情不夠高。二是受終身教育、社區(qū)教育制度的限制。鄉(xiāng)鎮(zhèn)農村人們的思想觀念滯后于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水平,在制度的制定和執(zhí)行過程中,往往人治的成分大于法治,制度的不完善使終身教育、社區(qū)教育難以開展。三是受管理體制的限制。涉及社區(qū)教育的部門較多,每個部門都從自身的角度來認識和開展工作,政出多門,比較混亂。針對上述情況,我們覺得應以農村鄉(xiāng)鎮(zhèn)成人教育中心校為基礎,構建農村終身教育的'網絡體系。加快推進鄉(xiāng)鎮(zhèn)成人教育中心校向社區(qū)教育中心轉型。成人教育中心校要深入村居、田頭,廣泛宣傳終身教育的思想和內涵,積極營造“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的學習型社會氛圍。沉入基層,貼近農民,調查研究,了解當地農民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以及本地條件適合做什么。通過宣傳發(fā)動和調查研究,配合有關部門定期開展各類培訓,使鄉(xiāng)鎮(zhèn)成人教育中心校成為農村鄉(xiāng)鎮(zhèn)終身教育、社區(qū)教育的主陣地。
2.以專業(yè)教師為骨干,構建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
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推進社區(qū)教育發(fā)展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素質的高低是農村成人教育的根本之所在,沒有高水平的教師,就不可能開展各類農民教育培訓,師資隊伍的建設已成為制約農民教育的關鍵問題。
從目前情況看,鄉(xiāng)鎮(zhèn)成人教育中心校師資水平偏低,教師數量嚴重不足,相當一部分學校無專職教師,大部分教師是從中小學校調進,他們年齡偏高,繼續(xù)深造學習的機會又微乎其微,這些教師對農業(yè)新知識、新技術知之甚少,無力去指導和培訓農民,更談不上為農民終 身教育服務了。要切實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吸引人才入手,引進新畢業(yè)的各類專業(yè)畢業(yè)生到成人校,并在職務評聘、福利待遇、評優(yōu)晉級等方面與中小學教師實行同等待遇,使這些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從而改變現(xiàn)有鄉(xiāng)鎮(zhèn)成人教育中心校教師隊伍不合理的狀況。另外,農村終身教育的教師隊伍只靠專職教師是遠遠不夠的,選拔和配備一支學科齊全、專業(yè)技能過硬、數量足夠的兼職教師隊伍是改善農民終身教育現(xiàn)狀,提升農村各類教育培訓質量的當務之急。成人校還可以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依靠遠程教育的優(yōu)勢,借助國內外名師的力量開展農民終身教育。
3.以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為核心,積極開展各級各類農村成人教育培訓活動
鄉(xiāng)鎮(zhèn)成人教育中心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發(fā)揮農村成人教育主陣地的作用,積極開展各級各類農村成人教育培訓。在培訓之前,要認真制訂培訓計劃,選擇適合本地使用的教材,因地因時制宜,采用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如“科技大篷車”、辦培訓班、現(xiàn)場指導、巡回講學、廣播式講座、科技小報、放映錄像、科技集市、農民讀書節(jié)等,做到定期培訓與開放培訓相結合,專家指導與致富能人現(xiàn)身說法相結合,室內培訓與田頭地邊工地現(xiàn)場指導相結合,從而使培訓方式多元化,培訓內容多樣化、適用性。
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推進社區(qū)教育發(fā)展是一個長期系統(tǒng)的工程,農村鄉(xiāng)鎮(zhèn)成人教育中心校要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發(fā)揮主陣地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為推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15
1農村小學教育的認識障礙
農村小學教育的思想障礙除了來自家長,還來自學校,來自教育體系。我國歷來都是通過考試的途徑來選拔人才,實行科舉制度的封建制度有幾千年,這種傳統(tǒng)觀念在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新中國恢復高考制度也有30多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上大學的應試教育延續(xù)至今,目前的素質教育就是換湯不換藥,教學的成效最終還得看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而教學的成效又直接跟教師的職稱評定、崗位工資的晉升掛鉤,所以,教師們仍然熱衷于“應試”教育,舊的思想觀念難以徹底轉變。總之,“應試”教育嚴重束縛著學生、家長和教師的思想,必須改變目前農村義務教育以及高中教育的辦學方向、目標和任務,農村基礎教育不應主要著眼于讓多少農民子弟考上重點中學、重點高中,重點大學,而應主要著眼于農村人口整體素質的提高,培養(yǎng)適應“三農”發(fā)展需要的各類、各級人才,如此才能讓農村義務教育走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2農村小學教育發(fā)展的設施障礙
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和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發(fā)展,許多農村小學的教育教學設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遠遠落后于新時代向農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當前許多農村學校的教育設施讓人擔憂。許多農村小學基本建設問題十分突出,有的學校校舍過于陳舊,存在安全隱患,各種功能室缺少或嚴重不足。有功能室的,設備也已經陳舊不堪。校園面積普遍偏小,沒有像樣的運動場。農村小學校園環(huán)境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安全設施等需要相應的資金投入,而農村小學的收入只有上級下?lián)艿纳媒涃M,學校所得經費非常有限,遠遠不能適應辦學需要。由于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大部分農村小學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室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多數學校甚至根本沒有圖書室。學校的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由于經費的缺乏,教師無法開展一些教研活動,也無法派老師外出聽課、進修、學習等。近年來,我國在基礎教育方面的投入逐漸加大,有報告指出,20xx年到20xx年,全國財政性義務教育經費從3305億元增長到9739億元,年均增長24.1%;中央財政安排的義務教育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從187.7億元增長到1140.5億元,年均增長43.5%;小學、初中生均公共財政公用經費分別從271元、378元增長到1366元、20xx元,年均增長38.2%、40.1%。改善當前農村小學的教育教學條件,要以政府投入為主,并采取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政策盡可能向薄弱、偏遠的農村小學地區(qū)傾斜。沒有相應的教育教學硬件設施、圖書資料,素質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話。各級財政可依據各農村學校的學生人數將教育經費定額、定時、定量地通過銀行劃撥給學校,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教育經費在中間環(huán)節(jié)截留,還可以保證鄉(xiāng)村教育經費的穩(wěn)定性與公平性。
3農村小學教育發(fā)展的師資障礙
小學教育為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為其腦力和體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小學教育也為孩子今后走向社會打好基礎,教會他們逐步認識社會、認識他人、認識自我。小學教育對少年兒童的影響遠遠超出小學教育的階段而延續(xù)到終身,小學教師對學齡初期階段兒童的個性發(fā)展、心靈塑造起著主導作用。小學教師在傳遞人類精神文明的偉大事業(yè)中,肩負著提高全民族素質、普及初等義務教育、培養(yǎng)合格公民的歷史責任。然而,目前眾多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相當薄弱,已成了農村小學教育的軟肋,制約著農村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首先,教師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由于學校地理位置、待遇條件等原因,沒有新生力量的注入,致使農村小學教師年齡結構極度不合理,老齡化斷層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在社會上有這樣的順口溜“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爺爺奶奶教小學”。據資料顯示,當前農村小學中45歲的老教師超過一半,有些偏遠的農村小學甚至多達2/3。就我們鄉(xiāng)而言,自20xx年開始,除了個別學校補充了新教師外,大部分農村小學極少注入新鮮血液,小學教師嚴重老年化,教師教育觀念陳舊、知識老化、教育教學方法落后、工作缺乏激情,教師隊伍的“青黃不接”成了農村小學教育發(fā)展的`一道無形障礙。其次,專業(yè)師資嚴重不足。在廣大農村小學,英語、美術、音樂、自然、地理等學科的教學都是兼職的,許多學校教師超編但又缺人,教學任務繁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根本無法保證。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條件的落后致使許多農村學生舍近求遠、投親靠友到城市學校上學,以至于鄉(xiāng)村小學生源流失嚴重,城市小學人滿為患。農村小學教師力量薄弱的原因很多,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xiàn)實的原因,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期。首先,政府要確立均衡發(fā)展的教育觀念,科學定編,有效管理,以促進小學教師資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學校要加強教師的進修與培訓,通過選送教師參加培訓,發(fā)揮骨干教師的帶動和輻射作用,逐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最后,還要逐步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工資福利等各項待遇,逐步解決和完善農村教師崗位編制、工資福利、職稱評定等系列問題,并對長期從事農村地區(qū)教育教學和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予以表彰。
4農村小學教育的隱性危機
教育雕琢的是精神產品,是對人性美和心靈美的培育和塑造,教授人們以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堅定不移地追求人生幸福。教育的真諦是讓學生獲得人生幸福,讓學生離開學校走上社會以后,仍然快樂地追求著幸福。一位合格的教師應該也是一位幸福的教師,是一位對教師職業(yè)充滿幸福感的教師,因為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教出幸福的學生。增強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學校要創(chuàng)造有力條件,為教師幸福工作提供良好條件,學校要建立良好的管理體制,營造積極向上、和諧活潑的工作氛圍,以及教師安居樂業(yè)、學生健康成長的和諧校園文化。教育部門應注重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和專業(yè)引領,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實行人本化管理,公平公正地對待老師;實行民主管理,增強教師的主人翁意識;關愛每位教師,激發(fā)教師的工作激情和潛能,增強教師的歸屬感,提高每位教師的幸福指數,讓教師們充滿激情地工作。老師們幸福感增強了,才能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更飽滿的熱情關注自己的專業(yè)成長,從而形成風正氣順、人和業(yè)興的良性發(fā)展局面。
5結語
總之,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與素質教育的起點,小學教育為個人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國民的素質教育和各類人才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當前,農村義務教育蓬勃發(fā)展的同時,面臨封建思想的認識障礙、落后設施、師資薄弱、教師職業(yè)倦怠等諸多困境,農村小學教育要實現(xiàn)長遠的健康蓬勃發(fā)展,就要正確認識小學教育的地位與作用,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教學設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增強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等等。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英語教學中素質教育論文12-05
鋼琴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論文11-28
關于素質教育的論文范文(精選7篇)12-26
小學素質教育方案08-10
愉快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論文09-20
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總結12-01
中小學素質教育心得12-25
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總結(精選17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