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國的校企合作教育論文
摘要:總結美國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特征及其影響,從經濟、文化、及合作教育自身運行體系四個方面分析美國校企合作進行合作教育成功的原因,可以從加強法律保障、完善國家制度、轉變人才培養目標等方面得到啟示。
關鍵詞:美國;校企合作;合作教育
合作教育是美國校企合作中所采取的最為典型、最為成功的一種教育模式。自1906年辛辛那提大學教授漢曼·施奈德首次提出這一教育模式以來,美國的合作教育至今已走過一百多年的歷史。在合作教育模式不斷完善與有效運行的過程中,形成了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和特征,并產生了積極而深刻的影響。
美國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特征及影響
。ㄒ唬┟绹作教育的基本模式
美國合作教育的模式主要是交替模式。交替模式開始于20世紀初,主要是學生的學習與工作時間交替進行,一般以周、月或學期為單位時間,學生平均每周的工作時間大約是40小時。在工作期間,學生與企業達成協議,并取得相應的報酬。到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了“半天交替制”,即學生一般在學校接受半天的理論學習,下午或晚上進入企業進行實踐性的兼職工作,而且可以獲得應有的報酬,這樣學生每周工作的時間大約為20小時。這種“半天交替制”除了適用于全日制學生外,對那些超過傳統入學年齡或有著不同學習要求的學生有著特別的意義,其普適性與方便性大大增強。
(二)美國合作教育的特征
實用性——理論聯系實際開展合作教育的美國職業院校,從招生、專業設置、教學到實習,一切都以企業的需要為中心,培養目標為企業所需的合格實用的專門人才,教學均在企業的參與下開展。對學生而言,一方面,可以認識到學習關系到未來工作的重要性,自覺地將課堂理論知識應用于生產實踐,避免一味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學生在生產實踐中可以把握最新科技動態,跟上科技發展速度,進行具體問題情境分析,研究如何解決問題,從而增強其社會適應性。同時,學生在工作中的責任心與義務感也可以得到培養。對企業而言,參與合作教育的全過程,可以密切關注學生的各項情況并不斷做出調整以便有效錄用,省卻不必要的職前培訓經費及時間成本。
廣泛性——各方緊密聯系、全程參與美國合作教育的開展并非僅僅是學生、學校及企業三方的事情,其所涉及的部門與人員相當廣泛,而各部門與人員之間也并非相互獨立,而是各方互相配合,達到合作教育的有效運行。學生是合作教育的主體,學校必須結合本校及學生的實際,圍繞企業需求進行招生、課程設置、管理方式的選擇等一系列工作。企業更要參與其中,為學生提供資金投入、實習場所、教學設備等。各級及家長進行監督與支持,新聞媒體也進行積極的宣傳,銀行在經費上給予強力保證?梢,各部門各司其職,又有機統一,使得美國的合作教育得以有序進行。
本土性——合作教育服務于本社區美國各社區學院進行的合作教育均以服務本社區經濟為宗旨,學校與當地企業進行合作教育,圍繞當地企業的需求不斷進行各方面調整。學校招生也以本地區學生為主,既幫助其實現就業,又服務于本社區經濟發展。學校同時為企業提供新型研發技術,引導本地企業更好地發展。美國合作教育的這種本土化理念使得合作教育在專業設置、教學、教師要求等方面具有靈活多樣的形式,適用性也更強。
(三)美國合作教育的影響
合作教育這一教育模式在美國取得了顯著成效。統計數字表明,97%的合作教育大學畢業生認為結合工作實際的教育是他們事業成功的源泉;80%的合作教育畢業生表示他們就業的單位就是他們上大學期間實習過的單位;63%的畢業生認為他們的就業機會確實比別的畢業生多,而且所從事的職業大多是在學習期間最后去實習的那些單位提供的;40%的畢業生承認不管工作有何變動,其職業總是與在校期間獲得的工作經歷密切相關;占合作教育項目畢業生總數一半以上的人從事著令人羨慕的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還有15%的畢業生考上了研究生,得以繼續深造。
美國合作教育成功的原因
(一)美國經濟發展的需求
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及市場人才結構不斷變化,要求美國的職業教育必須培養專業知識與技能并重的高素質人才,尤其是美國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以來,各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不再只是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更要求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這樣才能不斷給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增強企業的生命力。在這種情況下,為順應經濟與市場的需求,擔負高技術人才培養重任的職業院校通過與企業緊密聯系進行合作教育,無疑對學生、企業、學校三方都是正確的選擇。
。ǘ┟绹鴮嵱弥髁x的文化價值取向
美國作為一個多種族國家,其文化必定呈現出多樣性特征,各種文化聚集到一塊,雖有沖突,但更多地是相互借鑒與不斷融合。美國文化的最典型特點是實用性,實用主義的文化價值取向左右著美國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美國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杜威將實用主義這一文化意識推向了高潮,直接應用到了教育領域之中。在美國,幾乎每個社區至少擁有一所社區學院,美國人并不為進入社區學院學習,然后成為一名技術人員而感到羞恥,相反,在美國,高級技術工人的待遇往往更高,地位也更突出。美國人的這種強烈的實用主義文化價值觀,使得校企合作教育的開展變得更加容易。
。ㄈ┟绹摪畹姆e極支持與宏觀調控
在美國的校企合作中,聯邦起了積極的引導與協調作用,不僅通過稅收減免、財政補貼、設立專項資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更通過具體立法規定、保障了美國合作教育中各方的權利與職責以及需承擔的后果。1994年5月4日,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了《學校至職場機會法案》,簡稱stwoa。該法案要求各州建立“學校至職場機會”教育體系(stwoa,1994,sec.1)。該體系包括三個核心組成部分:以企業為基地的學習活動(注重實際工作經歷、現場輔導、掌握技能、工作培訓等),以學校為基地的學習活動(注重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教學大綱及內容的融合)和連接性活動(把學生和雇主聯系起來的各種活動,以及幫助學生獲得附加訓練的活動)。該項法案的簽署及實施,對規范、促進美國的校企合作起到了極大的指導作用,也有力地保障了合作教育模式的適用性。
。ㄋ模┟绹献鹘逃陨磉\行體系的有效運轉
合作教育部在每所進行合作教育的學校中均設有自己的合作教育部,在這個部門有兩類人:一是承擔合作教育課程教學的教師;一是溝通學生、學校與企業三者關系,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項目協調人。項目協調人對外代表學校一方與用人單位聯系、談判和簽約,組織校企進行合作教育;對內是學生的顧問和輔導員,根據學生的特長、學校開設的專業及社會勞動力市場需求,為學生選擇專業、確定方向,并安排學生外出實習。項目協調人通過有序地安排學生的課堂教學和外出實習,協調、解決學生學習和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保證合作教育的順利進行。即使在學生上崗后,項目協調人仍要經常去工作單位進行監督與指導,并征求工作單位對學生的意見,不斷協調與改進學生、學校和工作單位三者之間的合作關系。
制度保障對學校而言,每一所開展合作教育的學校都需制定正規的合作教育計劃,包括合作教育的模式、招生標準等,并要做出標準的書面說明。對學生而言,學生在參與合作教育的過程中對應承擔的責任與應享受的權利都要知曉,如學生參與實習工作的正式文件、來自學校及雇主的對學生的評價等均應加以保存。對雇主而言,雇主需要平等地滿足自己的最大利益,學校需向雇主提供書面說明或有利于合作的共同信息材料,雇主還可以獲得評價學生工作的權利等等?梢,完善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美國合作教育的順利進行。
評價體系在美國的合作教育中,對學生的評價并非只由學校一方或學校與學生雙方做出,企業參與到對學生的評價中,更能顯示出合作教育的成功之處。學校與企業對學生的評價不會因學生所在地點分散而受到影響,學生在工作期間,學校依然會進行監督、指導并做出評價,企業同樣會對學生接受課堂教學的過程進行觀察、評價。學校與企業共同從理論知識和實踐兩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判斷其在合作教育中的表現。
對我國校企合作開展合作教育的借鑒
校企合作已越來越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的主要辦學形式和發展趨勢,如何通過合作教育保證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顯得至關重要。美國合作教育的許多地方值得我國借鑒,如對開展合作教育的法律保障、國家制度的保障、培養人才的本土化目標、自身完善的運行體系及評價體系等等,都值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加以借鑒,不斷改善、調整,以形成我國獨特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有觀.美國的合作教育[j].世界文化,2003,(3):16.
[2]徐平.美國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j].外國教育研究,2003,30(8):1-4.
[3]陳國平.美國合作教育的幾個特點[j].職教論壇,1997,(12):48.
[4]顧玉炎.美國大學管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169-172.
【美國的校企合作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地質工程教育與校企合作模式探索的論文04-30
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機制思索論文05-06
高等職教校企合作啟發論文11-07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論文07-14
深化校企合作辦學的思考論文11-01
我校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論文05-02
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論述論文05-06
引導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出路審視教育論文05-03
校企合作產教結合辦的中職教育論文05-03
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現狀及創新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