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對農廣校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考論文

時間:2023-05-04 22:55:57 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對農廣校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考論文

  摘要闡述了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性,指出農廣校應創新培訓模式,精心組織實施農民教育培訓工作。

對農廣校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考論文

  關鍵詞農廣校;農民教育培訓;重要性;培訓模式 —01

  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農民教育培訓是基礎。農民教育培訓,只有為農村培養、造就一大批 “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新型農民,才能為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1—2]。作為長期從事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農廣校,具有了解農村、熟悉農業、貼近農民的顯著優勢,在農民教育培訓中正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近年來,輝南縣農廣校以組織實施“三項工程”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三進村”為重點,在挖掘、整合農民教育培訓資源并充分發揮作用的前提下,不斷創新培訓工作機制,有力地促進了輝南縣農民教育培訓的快速發展。

  1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性

  1。1農民教育培訓事關社會經濟發展全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建設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實現小康社會,最終要靠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當前,農村勞動者科技素質較低,嚴重制約農業的發展,導致農民收入長期增長緩慢。大力開展與普及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培養出大批的掌握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和知識的農業人才,才能實現農業的增產增效和農民的增收致富。因此,要充分認識到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大力培養新型農民、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對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的重要性。而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更是擺在農廣校全體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務。

  1。2農民教育培訓已成為勞動者掌握新科學技術并通過培訓進行吸收和消化的關鍵途徑

  新農業科學技術的掌握和應用推廣需要農廣校對勞動者進行培訓和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幫助他們用新的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來武裝頭腦,更新傳統生產觀念,提高他們接受新信息、新技術和新事物的能力,提高勞動效率和增加他們的收入,加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農廣校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起著主導作用,肩負著了解需求、傳遞知識、推廣技能、接受反饋、答疑解惑等重要責任。近年來,輝南縣農廣校對農民開展的科技教育培訓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先后實施了旨在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幾大培訓工程,如:綠色證書培訓工程、新型農民培訓工程、陽光工程培訓工程、實用技術培訓“三進村”。這幾大工程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對于提高當地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做出了一定貢獻,但仍存在一系列不可忽視的問題,比如受經費、農民時間、硬件設備等條件所限,培訓時間相對較短,以1~4個月的培訓居多。這些培訓雖然可以使部分農民“有了點文化、懂了點技術,會了點經營”,但是這種膚淺的認識與政策中所隱含的深層次內涵相去甚遠。其實質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行為,并未從根本上培養農民自發學習的能力,引導其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

  2創新培訓模式,精心組織實施農民教育培訓工作

  (1)要采取普遍培訓與個別培訓相結合,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應該設定不同的培訓模式,并著力強化種植養殖大戶、科技示范戶、科技帶頭人等人員的培訓。在技術推廣與應用、生產管理與經營方面起到輻射帶動作用。形成示范戶帶動輻射戶,輻射戶影響一般戶,戶戶都有科技明白人的良好局面。增強農民主動學科技、用科技的欲望,主動參與到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來[3]。   (2)培訓時間要科學合理、靈活安排。要順應農時、季節特點,在不同的農時季節,深入鄉村、農戶和田間地頭巡回培訓。如:農民冬閑、夏季掛鋤時進行集中辦大班培訓,農忙時深入農戶、田間地頭開展現場生產實踐指導工作,拓寬受訓者的范圍,尤其應著重對農民進行“反復性”地培訓。

  (3)進行科學調查摸底,培訓內容必須符合實際。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農村的現狀是什么,農民迫切需要什么樣的培訓,只有抓住了這些,才能根據調研情況,針對不同村、不同產業具體制定有效的培訓,實施培訓,指導計劃,并按照所從事的主導產業和農民所需,設置培訓、指導內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不使培訓流于形式,確保實效。

  (4)聘請專家與本校教師相結合的培訓、指導方式。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進村入田”進行理論培訓和現場生產實踐指導,逐漸形成專家與教師、農民三方互動的培訓模式。教師將廣大農民對于養殖種植技術、病蟲防治管理技術、傳統耕作制度改革、農產品安全檢驗、植保技術等相關技術問題予以匯總,然后定期聘請專家有針對性地予以解答,滿足廣大農民對種養等技術的需求[4]。

  (5)印發技術資料與發放技術光盤相結合。一方面,將專家教授技術講座刻錄成光盤,發至示范村,組織科技培訓示范戶和輻射戶集中播放;另一方面,將技術資料發放到示范戶,做到村村有技術光盤、戶戶有技術明白紙。

  (6)統一教材和鄉土教材相結合。組織教師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自編鄉土教材、通俗易懂的實用科技小冊子、光盤,并達到“四性一強”,即科學性、實用性、實效性、專業性,地域性強。使學員一看就懂、一學就會,農民容易掌握,也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農民和農業生產實際。

  (7)電波入戶與媒體資源相結合。一是充分利用衛星小站,開辦媒體專欄,擴大教育培訓的覆蓋面。輝南縣農廣校通過縣電視臺《鄉音鄉情》和廣播電臺《快樂農家》開辦專題培訓欄目,將中央校的農業節目送入千家萬戶。二是通過各鄉鎮有線電視插轉臺,村級的“大喇叭”,村科技書屋、農民夜校等播放設施,轉放中央電視臺“農廣天地”欄目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致富早班車”欄目,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受眾面大、覆蓋范圍廣、傳播快捷的獨特功能,努力提高廣播電視為“三農”服務的能力和效果。三是結合農民培訓深入基層,利用農廣校的電教設備播放農村實用技術,以及中央七臺播放的農業科技節目,擴大農業科技知識的普及面,提高農民培訓的效果。

  (8)結合村級文化大院建設,扶持建設村科技書屋和農民夜校,方便農民借閱和學習,激發和引導農民學習文化科技知識的熱情,繁榮農村經濟。

  3小結

  開展好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無論在培訓內容上還是在培訓形式上,只有不拘一格、靈活多樣,切實符合農民需要、貼近農民生產實際、貼近農民,才能開展得扎實有效,有特色,事半功倍。培訓中還要隨時捕捉亮點,總結典型經驗,不走彎路,確保培訓、指導工作有條不紊地向前發展。農民培訓關系到千家萬戶,是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也是農廣校的責任,任重道遠,要常常辦,時時新。

  4參考文獻

  [1] 方喆洙。淺談縣級職業高中、農廣中專搞好農民培訓工作的思考[J]。商情,2009(29):80。

  [2] 曾增河。參與式新型農民培訓模式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08(20):314。

  [3] 王林玉。開展農民技術培訓的實踐與探討[J]。河南農業,2010(4):62。

  [4] 周海納。創業型農民培訓對促進海西新農村建設的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0(2):390—392。

【對農廣校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農廣校成人教育教學策略探討的論文05-01

辛集市農廣校開展三大春季活動04-26

辛集市農廣校有的放矢開展技術指導04-27

石家莊農廣校到行唐縣進行科技培訓04-29

農民工教育培訓論文04-29

開展學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思考論文05-03

關于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思考論文05-03

農廣校先進個人工作總結(通用10篇)03-23

中職衛校開展入學專業教育的思考論文05-02

廣校學知識興農展風采-記安徽省肥西縣農廣校學員夏倫琴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