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實現幼兒園、家庭、社區教育資源共享論文
摘 要:幼兒教育已不僅僅局限在幼兒園,促進幼兒教育的全面發展,單靠幼兒園和教師的作用和影響是遠遠不夠的。對于幼兒教育來說,積極利用大自然,大社會中有利的教育因素來豐富幼教課程內容,使幼兒園、家庭、社區教育三結合,將幼兒園的課程真正與家庭、社區資源整合起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優勢互補,實現幼兒園、家庭、社區教育資源合作共享,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對幼兒合作共育,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有重要的理論支撐。
關鍵詞:幼兒園 家庭 社區教育資源共享
幼兒教育是多方面、多元化的綜合系統的工程,是家庭、幼兒園、社會密切結合的綜合整體。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幼兒教育是一件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就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須要三方面結合方能發揮其充分的功效。”《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家庭、社區合作,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社區的教育環境,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由此可見家園、社區一體化教育模式已成為當代學前教育的大趨勢。
一、幼兒園與社區資源共享,合作共育的策略
社區是社會和自然的縮影,反映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的文明、文化的進步,又具有本地區的特點,包括人文景觀、風俗習慣、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社區設施等。社區環境天天為幼兒所接觸,社區資源就象是一本本精彩的書籍,一幅幅美妙的畫卷,它給幼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現在許多幼兒園所處小區都有中心花園,這使幼兒園周圍優美的環境、完善的綠化設施,各種社會服務機構以及工作人員都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可利用資源。教師應該及時地去發現去挖掘去利用,有目的地選擇幼兒感興趣的題材,適時地將幼兒從“課堂中”帶到“社會情境中”來。我們現行的傳統教學模式過多地禁錮了幼兒創造與想象空間,把幼兒從“課堂中學習”引領到“社會情境中學習”,給幼兒充分、自由想象和發揮的空間,達到家、園、社區共享共育的效果。把幼兒帶入社區,讓幼兒在社會情境中去感知、學習,并且獲得快樂的體驗,絕不是簡單的否定或者替代,而是一種新舉措、新進步。
二、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為家長提供幼教信息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全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有利于輔助幼兒園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又是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合作伙伴和同盟軍,共同肩負著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家長和教師的配合教育更能營造一個積極主動的家園共育氛圍。當前,許多家長對這個問題已經有所認識,但并不真正懂得正確的育兒方法。要取得家長與幼兒園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的盡可能一致,幼兒園必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可以通過舉辦家長學校,針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具有共性的問題和他們對的不同需求,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知識講座,專家咨詢等活動,幫助家長解決實際問題;認真開辟好“家長園地”,及時向家長傳遞新時期幼教信息;并引導家長認真閱讀學習有關育兒的科學知識,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加強家庭教育指導的針對性和合理性,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導的質量,幫助家長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
三、家、園、社區共享、共育的措施
1.走進社區,走向社會,是幼兒教育的必由之路
幼兒教育必須與社區教育相結合,才能在最大范圍內產生影響。首先,幼兒園在與社區交流的過程中,應堅持互利互惠、平等交流的原則。在開發社區教育資源的過程中,幼兒園要了解社區對教育的態度,只有社區重視教育,理解并接受正確的教育觀,幼兒園與社區的共育才能順利進行。其次,幼兒園要致力于改善社區教育環境,協助社區建立和發展社區教育網絡,并發揮幼兒園的教育輻射功能,形成區域性的學前教育中心,達到幼兒園、社區資源共享,互相服務,共同培養幼兒的目的。
2.成立專門的社區教育機構
管理和協調社區教育,家、園、社區共育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權威的管理機構,這使得三方的交流與合作比較隨意,難以形成持久的、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關系。為解決這一問題,可成立專門的社區教育機構,負責管理和協調整個社區教育。專門的社區教育管理機構可以使家、園、社區合作納入政府管理范疇,改變目前比較松散乃至不合作的合作狀態。近年來,人們對學前教育機構功能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即由單一的保教專職機構轉變為社區綜合性服務機構。這一認識的轉變促使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關系也發生轉變。幼兒園與家庭不應只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幼兒園與社區不應是互不干涉的關系,三者應加強聯系,構建共育平臺,共同承擔保教責任,從而保證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姜勇《國外幼兒教育發展的新趨勢》.《教育導刊》,2001年,第2期。
2.桑林《與家長多溝通,讓家長多參與》.《學前教育》,2001年,第6期。
3.黃少霞《構建幼兒園家庭社區三結合的學前教育網絡》.《教育導刊》,2002年11月。
4.張麗瓊《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思考與實踐》.《科教文匯》,2009年6月。
5.李生蘭《英國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特點及啟示》。
【如何實現幼兒園、家庭、社區教育資源共享論文】相關文章:
發展林下經濟實現資源共享05-03
如何實現自主、高效、有趣的學習論文05-01
91%的受訪者支持高校結盟 實現資源共享04-25
幼兒園如何實施愛的教育論文04-27
衛生職業教育資源共享機制探討論文04-07
家庭教育論文06-14
幼兒園園長如何評價教育活動論文04-27
最新關于如何實現人生價值的思修論文03-09
【薦】家庭教育論文06-30
怎樣在教學實現素質教育探求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