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引導學生選擇人生價值取向的建議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機制對各種資源的配置起著客觀上的調節作用,供求的競爭迫使技術和產品迅速更新換代,呈現多樣化趨勢,生活節奏加快,社會信息豐富,社會不再提供給人們現成的、唯一的、凝固不變的評價事物的標準,而是要求人們自己拿出眼光去比較、去鑒別、去求得發展,并由此形成相應的動態的多維的思維方式。面對這樣的社會變化,應該如何引導學生選擇人生價值取向呢?本篇有三點建議:
一、給學生以選擇的余地。美國學者拉思等人在《價值與教學》中提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按他個人的價值觀行事,學校德育的根本任務在于抓住價值觀。發展學生的道德意識,判斷和選擇能力。要讓學生在內部的道德沖突中澄清自己的價值觀,反對公式化的說教和死板的灌輸。他們主張,讓學生從可能多的項目中,不受權威的脅迫作出個人的選擇并對自己的選擇后果負責,從而在選擇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準,確立人生價值觀。學校德育的全部工作,應該是為學生的發展成才提供各種可供選擇的條件和機會。學校、班級、課堂及各種活動應該成為學生施展才能的舞臺,教師的責任在于鼓勵學生表現自己,在表現中得到發展。只要學生在行為上處在法律規范的范圍內,那么在價值觀上,就不必強求一律,允許差異的存在。
二、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觀點。拉思等人代表的價值澄清學派德育理論主要缺陷在于:強調每個人價值的特殊性和多變性,否認了價值評價的客觀標準;同時認為,價值觀是不能教的,教師對學生的選擇只能表示“關注”的態度而不能“贊成”他們的言行。這是不正確。教育和自發環境遺傳素質的影響相比,對人的發展畢竟起主導作用。人是可教的,不僅有知識,技能,而且包括價值觀。給學生以選擇的余地,完全不是教育者責任的放棄,只能是教育科學化、藝術化的增強。學生經過選擇得出的結論,要努力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學校德育工作,需要幫助學生認識社會的共同利益,努力使社會道德和法律規范為學生個體所認同,逐步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價值。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的德育,其目的在于價值的導向上,能正確處理國家、社會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實現道義和功利的統一。在市場經濟多樣化的選擇中,不能忽視主旋律的導向作用,學校德育工作者對此須有清醒的頭腦。
三、在道德沖突中融合成新型價值觀。發展市場經濟對現存學校德育是極大沖擊,會產生各種價值觀念的碰撞。它帶來的是生機還是危機?對此,應該擺脫“非此即彼”的絕對論模式。現實是:挑戰與機遇同在,希望與困難并存,事物的發展具有多種可能性。抓住機遇,努力促成事物向有利方向轉化,才是我們應有的責任。因此學校德育要抓住價值觀這一核心,把功利取向和崇尚道義結合起來,在實現奉獻與索娶競爭與合作、民主與法制、個人與社會統一的基礎上,融合生長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型價值觀,培養出社會主義的一代新人。
【引導學生選擇人生價值取向的建議】相關文章:
人生價值的取向與實現04-28
魏晉時期人性的覺醒及人生價值取向04-28
論人生價值選擇05-02
潮商的文化特質與取向選擇04-29
青年學生人生價值取向的層次--兼論主導人生價值原則的范式轉變05-01
修身,中國文化的人生價值取向05-02
引導幼兒選擇適合的材料04-28
如何引導孩子做適合的選擇04-30
公民道德選擇的價值取向與制度安排05-02
試論大學生價值選擇的誤區及正確引導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