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開放式“自學探究”教學初探
開放式“自學探究”教學初探
小學數學開放式自學探究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潛能,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學、探討等活動,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讓學生“會學”的目的。
一、精心設計問題,提高預習效果。
“預習”乃是“學生預先學習”之意,是課堂教學前的準備,是課外到課內的橋梁和紐帶,也是初步發現問題的階段。如果教師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讓學生在教師未講新知之前即已了解內容,自己發現問題并自行解決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問題,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減輕了課堂壓力。
教學中我通常采用這樣的四步驟來設計預習題:做什么——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做什么:告訴學生預習的內容,也就是即將學習的新知。
怎樣做: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為什么這樣做:反映學生的思維角度和方向。
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讓學生預習后發現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
上述幾個步驟是就設計預習作業的整體而言的,具體到某一堂課,應根據教材特點靈活設計。在四個步驟中“為什么這樣做”是基礎,它可以開拓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如教六年制小數第六冊(蘇教版)第70頁“歸總應用題”時,我設計了這樣的預習題:
1、預習第70頁例3,完成書上填空。
2、這道題分幾步來算?每步求的是什么?
3、為什么要先求出水渠的總長?
4、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二、充分設置空間,提供探究時空
作為實施素質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要讓學生有自主自由活動的“空間”。自己學,自己探索,自己去粗取精,提高自己素質,培養能力。
1、“自學”空間
學生積極自學是重要的學習方法。研究表明,通過教學而獲得的知識只有10%—20%。人的知識絕大部分是靠自學獲得的。數學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更是靠自學自練。因此,教學時教師對新知識不要急于分析解釋,而應提供學生自學的空間,以便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學習新知,也學會學習。
2、“探學”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就是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并使學習成為一種思索的活動。”要使全體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上要留出“空間”讓學生去動腦、動手、動口。這種“空間”的設置不僅能滿足孩子探索知識的欲望,而且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意識,真正體現出學生的主體
[1] [2]
【開放式“自學探究”教學初探】相關文章:
探究式教學實踐與初探04-30
探究性作文教學初探04-30
任務型探究式教學模式初探04-29
中學數學“自學探究式”教學及體會04-30
探究式教學在《歷史與社會》課中的運用初探04-29
小學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模式初探04-29
小班主題探究活動初探04-29
新課程物理課堂探究式教學模式初探04-28
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探究和學習效果評價04-29
初探新課標下高中生物的探究性教學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