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常態化語文研究課的初步實踐
幾種基本做法 幾個原則 作為一種明天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觀念,以培養學生語文素質和基本能力為目的的研究課型,已日益為廣大教師所接受、所認同,但對研究課的理解卻不盡相同。我們認為,研究課不等同于活動課,也不等同于論文答辯交流課。它其實是一種教學觀念,要領會它的精神;而它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只要是撩起了學生求知探索的沖動、滿足了學生釋疑解惑的愿望、體現了學生學習活動的自主性原則,一句話,只要是放手讓學生體驗了發現快樂的課,就是研究課。因此,研究課不能僅僅理解為一種特殊性的課型,它完全可以是一種常態化的課型,完全可以是一種可借鑒、可操作、可在各類學校日常課堂由老師創造性運用的新課型,也只有這種常態化的研究課才更有普遍意義價值。 下面就自主研究性學習在日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所作的初步實踐,談談個人的體會。幾種基本做法 1、變傳統的證明結論式教學方法為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感悟而自己得到結論。依照后現代主義新課程體系的觀點看來,21世紀的課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識體系的載體,而成為一種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發展過程”,因此,研究課的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要讓學生自己求知,自己去感知。任何給出現成答案或定論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多余的。老師此時當“有所為有所不為”,應該把課堂的表現空間讓給學生,而在創設情景或提供比較體驗材料上多動腦筋。比如,學習《詩經》,我們無需大談先秦時代文化如何燦爛,我們只需播放瓊瑤的電視連續劇《在水一方》動聽的主題歌,再把歌詞與兩千年前的《秦風P蒹葭》比照,然后讓學生查查我們先民吟唱《詩經》的時候,世界上其他民族在干什么?學生經過這樣的比較,便會刻骨銘心受到震撼:當世界其他民族還不會說話(還沒有自己的語言)、還在茹毛飲血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已經在朗朗歌唱了!再如,學習《子路、冉有、曾皙、公西華侍坐》一課,應該讓學生從中認識儒家注重禮樂的思想,懂得做人要重禮講禮。我設計了這樣的研究課題:“從孔門師徒五人的言談舉止中,你能看出儒家為人處世崇尚什么嗎?”當學生的發現集中到“禮”字時,再給出第二個研究課題:“四個弟子中,誰在禮讓方面做得最好?”最后擴展一篇《陽貨欲見孔子》,讓學生看看孔子對不喜歡的人是如何做到不失禮的。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如此重禮,學生對“禮儀之邦”的理解自然會更加深刻了。2、讓學生自身的感知實踐和體驗來取代過去老師的條分縷析。語文學習活動本質上來說就是對言語材料的感受活動,學生個體的感知活動旁人是無法替代的,因此老師課堂上苦口婆心喋喋不休的左分析右分析,理論上來說無疑是徒勞的,明智的做法是把課堂的時間與空間交給學生,多創設感知體驗的機會。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一課,傳統的課堂教學一般總要作人物分析。我把這一環節交給學生,轉換成讓學生推薦演員,讓演員談談飾演燭之武、秦穆公、晉文公、鄭伯公應把握怎樣的分寸。通過這樣的內心體驗,學生自然對人物個
[1] [2] [3]
【常態化語文研究課的初步實踐】相關文章:
芫荽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04-27
關于幼兒園課題研究常態化的思考04-30
野艾蒿化感作用初步研究05-03
課證融合項目化課程開發研究與實踐04-30
有趣的實踐研究課04-26
三葉鬼針草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05-02
醫院常態化防控總結04-07
英語小班化教學實踐與研究05-02
富營養化池塘細菌及其解磷特性的初步研究05-02
跑道侵入初步研究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