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對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探索論文

時間:2021-09-07 19:17:16 化學論文 我要投稿

對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探索論文

  1改革實驗教學內容

對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探索論文

  從培養學生能力的角度出發,改革教學內容,優化實驗教學,增加基本操作實驗,壓縮性質驗證實驗,開設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等內容,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基本操作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基礎,是進行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基礎,必須保證合理的課時比例,即可安排集中訓練,也可穿插在有機合成實驗中進行,如洗滌、蒸餾、萃取、重結晶、常用儀器操作方法、常見有機反應裝置安裝和使用等等,教師要強化各種基本操作的要點和使用范圍,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必要時可進行考核,實現人人達標。性質驗證實驗要適當減少,對必要的驗證性實驗,要盡量與專業性質聯系起來,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不斷改進,以提高實驗的應用性和趣味性,更好的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如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學生做“糖類物質的性質實驗”,可把這個實驗改成不同糖類物質未知樣品的鑒別實驗,教師提供未知糖類樣品,學生通過實驗加以區分鑒別,既驗證和鞏固了基礎理論知識,又從實驗結果中獲得了成就感,學生對實驗越感興趣,收獲就越大。在經過基本操作實驗和基本有機合成實驗的訓練后,可開設綜合性實驗,就是把物質的制備、分離、提純、化學性質鑒定、組成確定、有關物理常數的測定等內容結合在一起的實驗。這種實驗內容多、操作繁瑣、所需時間長,要求學生要全面掌握實驗過程,合理安排實驗時間和各個操作的銜接,對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動手能力是很好的鍛煉。如“乙酰苯胺的制備”實驗,通過苯胺和冰醋酸的加熱回流反應制備乙酰苯胺,減壓過濾后得到粗品,再經重結晶制得純品,烘干,測定純品的熔點,計算產品的純度。通過完成這一綜合性實驗,學生練習了合成、減壓過濾、重結晶、測熔點等基本操作,掌握了苯胺乙酰化反應的原理和乙酰苯胺的制備方法。學生觀察、分析、聯想思維和歸納總結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獨立工作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上了一個新的臺階[3]。在扎實的理論學習和嚴格的基本操作訓練后,可以有目的、有計劃的安排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根據教材或者科研課題的部分內容,選取實驗題目,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去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確定實驗方案。實驗中儀器、設備的選用及組裝,藥品選用及配制,實驗步驟的組織實施,實驗結果的整理、分析、計算,實驗報告的完成等一系列的內容,都由學生獨立來完成。教師則要對實驗方案、實驗過程進行監督、把關和指導,以保證實驗順利完成,這是一個比較系統的訓練和培養過程。如合成苯甲酸的實驗中,就可設計兩條合成路線,或選用甲苯為原料,采用高錳酸鉀氧化法;或選用苯為原料,采用格氏試劑法,選擇哪條合成路線更合理,更簡便易行,以及如何進行實驗操作,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行完成,實驗中得到的經驗與教訓反過來也可以讓學生進行思考。這種實驗費事、費力,但是實驗效果較好,強化了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改革實驗教學方法

  改革實驗教學方式,確立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4]。改革實驗講授方式,要求學生實驗前做好預習工作,查閱資料,撰寫預習報告,對實驗目的、原理、過程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上實驗課時,教師或采用問題教學法,就相關實驗內容向學生提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或采用討論法,與學生共同討論實驗的原理、實驗的關鍵點和注意事項,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驗過程中,教師要督促學生嚴格操作規范,注重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記錄好數據,遇到問題,及時與教師交流討論,在教師的啟發下,立足于獨立思考來解決問題,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完成實驗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科研能力。將多媒體教學引入實驗教學中,配合教師的講解和操作演示,使得教學效果明顯提高。通過多媒體實驗演示,可以在學生面前呈現出全面、具體的實驗過程,實驗演示效果清晰真實,學生可以很好的了解實驗步驟、實驗所用儀器、操作注意事項等,對實驗有了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對實驗過程的思考和探索。對于一些在目前條件下不能開設的實驗項目,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了解這些實驗的現象和過程,變抽象為形象,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開拓了思路。開放式教學,定期施行實驗室對學生開放的制度,鼓勵學生或主動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或根據專業特點或興趣愛好自選課題,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設計實驗方案,與教師一起討論研究后,獨立完成實驗操作,撰寫相關實驗報告,對于其中有創新價值的`研究成果,可以鼓勵學生發表論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潛力和創造力。

  3改革實驗教學評價方式

  改革實驗教學評價方式,引導學生注重能力培養,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成為社會所需的應用型人才。實驗教學評價的目的是要考核學生掌握了基礎有機化學實驗知識、技能的基礎上,是否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對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中所表現出的綜合能力的評定,從而引導學生由過去只重視實驗技能的熟練程度向重視培養綜合能力的方向發展。因而,針對有機化學實驗課程特點,為客觀真實的反映學生的實驗水平與能力,要對學生的實驗成績實行綜合評定,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主要包括實驗預習占20%、實驗操作及方案設計占30%、實驗報告占10%、期末考試由操作考核和筆試考核組成,各占20%,共同組成實驗成績[4—5]。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綜合評定的考核方案確實可以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實驗水平。

  4結語

  總之,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的改革,為實驗教學拓展了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實現與工作崗位的零對接,成為企業發展所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一改革具有重要意義,需不斷地努力和探索。

【對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有機化學及實驗教學思考教育論文12-12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分析論文12-25

中職衛校生物實驗教學探索論文12-06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探索論文12-25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探索與改進論文10-25

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探索論文11-01

有效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效率的探索論文12-02

采礦工程的實驗教學探索論文06-19

加強實驗教學管理的探索與實踐論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