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合訓教育中物理化學課程教學的探索論文
物理化學是我校勤務指揮軍官合訓專業與學歷教育軍用油品工程專業均開設的一門課程。在過去,我校的本科教育主要針對技術軍官的培養,而合訓則是最近幾年內才在我校開始的新的培養模式。為了準確把握人才培養的要求,更好地適應新的培養模式,該專業的物理化學課程教學也應作出相應的調整與改革。
一、培養目標的轉變
學歷教育軍用油品工程專業的總體培養目標是培養政治合格、基礎素質厚、專業口徑寬、適應第一任職崗位需要,精技術、會管理、能指揮,勝任軍用油品、油品添加劑等研究、生產、試驗、技術開發與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新型技術人才。
合訓專業的總體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堅實的軍事體能基礎、厚實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相關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一定領導管理能力,發展潛力強的新型初級指揮人才。
從這兩者總體目標中專業素養要求的對比可知,學歷教育則要求專業基礎扎實、全面,要能夠承擔油品的研究、生產、試驗、技術開發與管理工作,而合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著眼于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合訓學員應懂得基本理論與技術,遇到問題時能做出正確判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向,具有一定的綜合分析能力。
基于此,對于合訓學員而言,在物理化學這門專業課的教學上應當與技術軍官有所區別。
二、課程內容的安排
為達到合訓專業的培養目標,使學員掌握一定的專業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綜合分析能力,在其所學習的課程內容上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知識構架。對物理化學這門課而言,主要是使學員在已學得的數學、物理、化學的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與化學變化相關聯的物理變化的各種基本原理和共同規律,并使學員受到一般科學方法的進一步訓練。為此,在教學內容上,主要安排化學熱力學和化學動力學兩大模塊。其中熱力學部分主要包含熱力學三大定律、多組分系統熱力學、化學平衡與相平衡的相關內容。而電化學部分則轉為在無機化學課程中進行學習。
通過這些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學員能對今后的日常生活和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相關的物理及化學反應現象進行分析解釋與歸納總結。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討論與質疑是培養學員培養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為此,在教學上應逐步從以教師為主體向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觀轉變。在課堂上,教員應更多重視學員質疑,對學員所提出的一些有價值的問題,不僅可以由教員回答,還可以拋給學員,由全班學員共同討論得出答案。
對生活中的物理化學問題,物理化學原理的應用,可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安排討論課進行探討。使學員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觀點結合起來,能用化學的觀點分析、認識、解決工程技術、社會生活中的有關問題。在討論課的組織上,可安排由學員代替教員進行主持。這樣可以使其在學到專業技術的同時,也鍛煉了領導管理能力,符合初級指揮人才這一培養目標。由于課時有限,這樣的討論課不可能太多,安排2~3課時即可。
同時,教員自身也應不斷學習提高,與學員共同進步。每一堂課下來,不僅學員有收獲,教員也有所收獲。
四、考試內容的改進
物理化學的課程目標、內容及要求,除了通過課堂教學來體現,通過教學方式和手段來落實,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及考核也是密切相關的,要達到教學改革的目的,對學員進行考核的內容和形式也應有所改革。
物理化學課程已初步建立了試題庫,下一步,則應該針對合訓專業,對其進行修改和完善。在難易程度上,從簡單、適中到困難,其比例應以適中居多,占60%左右,簡單為25%,困難為15%。由此,既可以充分檢驗學員的普遍學習效果,也能適當拉開優秀學員與學習效果一般者之間的差距,達到選拔人才的目的。
在考核評價的形式上,除了選取試題庫命題作為筆試之外,還應把平時作業、課堂討論及實驗等結合起來。總成績中,筆試部分比例為70%,平時作業和討論為15%,實驗成績為15%。這樣的綜合考核方式,能更好地體現學員對物理化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能更好地激勵與管理學員,使其在平時就重視學習,而不是到了一學期結束考試前才臨時抱佛腳。
五、結論
“合訓”在我校屬于新型專業,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如何設置課程,如何施教,都還存在各種問題。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使其更加合理更加科學。
【合訓教育中物理化學課程教學的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化工原理課程教學中創新教育的探索論文04-30
教育中的政治新課程理念探索論文05-04
《物理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04-29
演示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探索教育論文05-04
項目驅動教學在課程中的運用教育論文05-04
對物理化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初步探索04-29
地方院校物理化學雙語教學實踐與探索論文05-05
電氣測量技術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教育論文05-03
潛在課程中的化學教育論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