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銀行管理論文

時間:2024-05-16 13:37:48 管理論文 我要投稿

銀行管理論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銀行管理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銀行管理論文

銀行管理論文1

  農村商業銀行由農村信用社改制而來,改革的本質是通過股權改革,明晰產權,使農村商業銀行在優化金融資源的前提下,繼續更好的為“三農”服務。在農村建立和發展商業銀行就是為了配合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村商業銀行的建立使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逐步過渡到現代的綜合產業發展模式。讓農民也有了金融觀念和信貸意識,讓他們更多的用商業銀行解決在發展過程中遇到資金短缺的問題,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構建良好的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模式百利而無一害。

  一、一個經營效益考核體系

  構建良好的農村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模式,必須建立合理的農村商業銀行經營效益和管理方法的考核體系。農村的存貸具有地域性和產業特色性,建立農村商業銀行經營效益指標考核體系有利于發揮商業銀行在農村特殊地域和特殊產業的作用。尤其是在農產品的收購中更能體現考核體系的重要性,只有加強對農產品收購的貸款比重,才能促進農產品更好地融入資本市場,通過市場的方式促進農產品的流動,而對農產品收購的貸款比重的增強實際上更加考核了整個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農產品收購貸款只是其中考評的一種,建立農村客戶為中心的信貸管理機制、拓展新型產業化重點客戶、對不良用戶進行加息罰息的措施等都是經營效益和管理方法的考評。

  二、一個業務推廣方案

  農村商業銀行在我國是屬于新興的金融機構,既是中小商業銀行,又是農村金融機構。目前農村商務銀行的業務功能總體來講不是太多,因此要構建良好的農村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模式,就要設計農村商務銀行的業務推廣方案。也就是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借鑒城市商業銀行的經驗,逐漸增加一些業務功能。這些功能要突破匯兌業務的局限,努力開拓發展農村個人的金融業務、中間業務、理財投資業務以及諸如金融保險等近年來時興的商業銀行業務。總之要把農村商業銀行這些功能盡量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而且每個相關業務要進行細化,形成一個合理總體的業務方案。

  三、進行企業化管理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國很多商業銀行依然保持者計劃經濟的痕跡,也就是很多商業銀行實際上是一個事業單位性質的',在商務功能、銀行管理上沒能體現商業銀行的性質。但是近年來我國很多商業銀行紛紛改制轉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農村商業銀行也是商業銀行的一種,因此也要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對農村商業銀行進行企業化管理。也就是在業務流程要符合市場經濟的需求,要實行企業化的改造。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上也要實行企業化的招人、用人、管人機制,也就是一定要做到適崗適才,把那些精通銀行業務、具有管理能力、道德素質高的人才聘選進農村商業銀行里去。而且在農村商業銀行的高管選擇是首先要以銀行的業務能力為主,要對高管進行合理配置與管理,總之不管是在業務流程還是在人才選拔上都要實行企業化的管理。

  四、一個統一的監管體系

  隨著十幾年來制度的不斷推進,農村商業銀行取得相當多的成果,在促進支持“三農”方面也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己經成為我國銀行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穩健運行對地區經濟金融的發展和穩定至關重要。雖然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比起城市來要小一些,但是近年來隨著農村貸款業務迅速發展,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也逐步加大,因此為了降低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就要構建統一的內部監管體系。構建統一的內部監管體系就要積極發揮銀行的內部審計和內控機制的作用,也就是通過內部審計可以對風險進行終于基本的防控,及時了解銀行業務的各種情況,從而有步驟的實現農村商業的經營目標。內部審計和內控機制也是對農村商業銀行高管和工作人員的一種監督,對他們的日常行為,從事的具體業務進行有效地監督和管理,總之建立統一的監管體系,對于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五、結語

  農村經濟發展迅速、金融市場廣闊,建立和發展農村商業銀行適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而且要立足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和農村商業銀行的特點努力構建適合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而降低農村商業銀行的風險、塑造良好的農村商業銀行品牌形象,從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穩步推行城鎮化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銀行管理論文2

  1我國商業銀行對于風險管理的不足

  銀行的最基本運營是面對大眾的存取款服務,但是微弱的利息并不足以讓商業銀行盈利,所以商業銀行主要是靠承擔與管理風險來盈利的,因此在最近這些年,我國商業銀行開始越來越重視關于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與鞏固,但是相比西方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這樣的差距限制了我國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的發展。現代的風險管理與傳統的管理是有很多不同點的。商業銀行是金融業,而金融業是眾所周知的高風險行業,我國是一個農業發達國家,在金融行業有著一定的落后與不足,這就造成了我國的商業銀行可以發展的空間較小,在較小的空間內想要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困難性。因為我國的商業銀行目前更加的看中短期利益,不敢在風險中尋求機遇,認為提升風險控制是不適合企業發展的。其次,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剛開始進行風險管理,所以體系不夠完善,知識與技能不夠扎實,這樣的問題導致了進行風險管理的銀行不能盡其所能,風險管理并沒有形成一個整體,而是分散于某一部門。一套合理完整的風險管理是應該對整個企業進行風險識別與評估,是作用于整個企業的,因此現在分散的風險管理模式并不適用于整個企業。第三,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還是比較落后與單一的。這樣的'問題會造成如果存在的風險被識別,那么我們制定的對應風險的計劃也有可能被識破,這并不利于企業的風險管理。但是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又不可能短時間內在這一問題上取得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只能處于初級階段。

  2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問題的解決對策

  雖然我國在金融業的發展并不迅速,但并不是停滯不前的,在近些年中,我國商業銀行也在實行一些改革,面對現在市場上可能出現的越來越多的風險,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在我國現在的金融條件下,商業銀行要面對的風險種類也開始越來越多。所以商業銀行應該更加系統的規范和提升風險管理能力,達到可以為自己的企業保駕護航的目的。第一,商業銀行應該完善自己企業內部的管理模式。明確不同部門所負責的不同職責,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要讓風險管理可以明確分工為風險評估以及風險監察,并且不定期的審查各部門對于風險管理的執行情況,確定商業銀行企業對于可能面臨的風險有對應解決的辦法。第二,要合理的運用風險管理能力。現代金融業是靠信息發展的,隨著信息的高速創新,金融產品被越來越多的開發,所以也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技術開發風險,因此我們要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提高了風險管理能力,才能穩定金融企業的運行。但是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并不能完全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風險能力,所以我國商業銀行企業對于風險管理也應該有創新能力。隨著我國經濟的改革,金融領域的競爭成為了國家間的主要競爭,所以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就是在提高商業銀行在同企業中的競爭能力。我國商業銀行應該在保證短期利益的同時追求長遠利益,實現銀行發展目標。

銀行管理論文3

  一、流動性風險的內涵

  銀監會印發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指引》中將流動性風險定義為:流動性風險指商業銀行雖然有清償能力,但無法及時獲得充足資金或無法以合理成本及時獲得充足資金以應對資產增長或支付到期債務的風險。

  二、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現狀分析

  1、流動性風險管理意識欠缺。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意識欠缺,導致流動性管理只要求良好的流動性監管指標表現,缺乏流動性管理的主動性,沒有重視對流動性管理能力的提高,更沒有完善資產管理策略和負債管理策略。另外,公眾認為商業銀行有政府信用做后盾,認為政府會為銀行的一切行為買單,基本沒有倒閉的可能性,使得管理層沒有流動性危機的擔憂,工作人員對流動性風險管理的認識不夠。此外,信息不對稱的使得公眾對銀行的不良資產缺乏充分地了解,從而當銀行經營效益不高或虧損也不會發生擠兌現象,這加劇了商業銀行的管理層缺乏流動性風險的危機感。

  2、資產負債率較高。銀行業是比較特殊的行業,籠統地講,根據《巴塞爾協議》規定商業銀行的風險資本核心充足率為8%,也就是說,銀行的資產負債率在92%以下是一個正常的水平。目前我國個別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率高達95%以上。負債經營一直是我國商業銀行最大的特點,但是資產負債率一直較高,就會給商業銀行帶來潛在的流動性風險。

  3、不良貸款率偏高。20xx年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達1、64%,提高了0、15%;商業銀行20xx年末不良貸款率1、29%,提高了0、29%,20xx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創20xx年來新高,20xx年和20xx年我國銀行不良貸款率逐年上升。截止20xx年12月末,銀行存款余額同比增長9、6%至117、4萬億元,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3%至86、8萬億元。

  4、存貸款業務期限錯配。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特別是資本市場的活躍,我國居民和企業部門的資產選擇行為和投資偏好發生了較為顯著的'改變,并進一步引起商業銀行資產和負債期限結構發生了一些變化,主要表現在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短期化、資金運用長期化趨勢明顯,存貸款期限錯配問題日益突出。商業銀行在追求高收益的驅動下更愿意發放中長期貸款。近些年來,商業銀行的貸款項目中,短期貸款的比重趨于下降,而中長期貸款的比重呈現不斷上升趨勢。

  5、流動性風險的監管指標的系統性、科學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流動性覆蓋率、存貸比、流動性比率等流動性監管指標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首先這些指標只是針對個體,對整個銀行體系的起不到監管作用。而個體又是存在于整體當中,如果銀行整個體系存在隱患,個體商業銀行又怎么可能健康穩定的發展。離開整體來看局部,指標的監管作用就大大減弱了。對商業銀行的監管應該先從宏觀出發,再到個體,整個銀行體系發生流動性風險,對個體的商業銀行的危害也會很大。其次,當前的流動性風險指標對于實際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指導價值非常有限。盡管當前的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眾多,但是這些指標都是對商業銀行某個角度或者方面進行監管,缺少一個科學的體系來全面的分析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

  三、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對策思考

  1、增強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意識,培養流動性風險管理文化。流動性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應當引起商業銀行管理層和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隨著我國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市場競爭的不斷增強,國家信用的作用已經開始不斷的減弱,因此,我國商業銀行要不斷地增強對流動性風險進行管理意識,并將之提高到戰略管理層面上。同時,還要改變過去被動性管理的方式,提高自覺主動性,在工作的每一個流程中都要把流動性風險管理納入考察當中。商業銀行應當強化流行性風險管理的培訓,提高銀行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

  2、提高流動性風險管理技術和手段。商業銀行應當學習和應用現代風險管理技術,不斷提高自身風險識別、風險計量和風險控制的能力,應用統計技術、數理建模技術等來實現科學量化管理,從過去的經驗性管理提升為標準化科學化的現代管理。商業銀行應當增加對多元化和穩定性融資的管理、日間流動性風險管理、優質流動性資產管理、并表和重要幣種流動性風險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壓力測試、應急計劃等監管要求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引導銀行建設流動性風險管理體系,提高流動性風險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和專業化水平。

  3、優化期限錯配。商業銀行應當嚴格控制中長期貸款的發放規模,加強中長期貸款的審批,并將中長期貸款納入到相關業務部門的績效考核當中。其次,銀行需要進一步優化資產負債聯動管理機制,以風險敞口管理為主線,建立健全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體系。要綜合分析各項資產負債對利率、匯率等重要市場變量的敏感性差異和資產負債流動性敞口,根據銀行自身風險管理能力和風險偏好水平,依據對風險因素變動的預期,積極主動地調整各類風險缺口的規模和結構,實現既定的風險控制和收益目標。

  4、提高主動負債能力,擴大流動性來源。我國目前的金融脫媒,實際上是金融市場化改革深化帶來的資金定價市場化的過程。隨著各類直接金融渠道的發展,在存款利率管制尚未解除的狀況下,銀行存款分流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銀行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逐漸改變目前過度依賴存款的被動負債業務策略,更多發展主動負債業務,拓展從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直接獲取資金的能力。目前我國可供銀行選擇的主動負債形式日趨多樣化,主要包括發行債券、對央行負債、對同業負債和協議存款等。近期,同業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正式推出,進一步豐富了銀行的主動負債工具。

  5、開發和運用金融衍生品。市場從來都不缺資金,缺少的是合適有效的金融產品。當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有合適的金融產品,滯留在商業銀行體系內流行性可以得到有效地轉移。流動性風險可以通過開發期權、期貨等金融衍生品來進行轉移。外國的銀行在金融衍生品的開發和運用上遙遙領先于我國的商業銀行。當前,隨著我國對外資銀行的開放,銀行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為了更好在市場競爭中站立腳跟,我國的商業銀行要不斷加大金融衍生品的開發和運用力度,提高金融衍生品的創新能力。

  6、建立和完善的流動性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和完善的流動性風險管理體系是商業銀行進行流動性風險管理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首先,商業銀行要在尊崇銀行監管層的要求下制訂相關的政策和制度。組建資產負債和流動風險委員會,從各個重要部門的管理層當中選拔成員,委員會要定期地討論、制訂流動性風險管理的方案,從而能夠有效的確保銀行流動性在安全的范圍內。其次,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流動性風險管理體系和組織框架。由監事會負責對流動性風險管理履職情況進行監督,并在其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下設流動性風險管理部門資產。負債和流動風險委員會要反復討論和確認影響流動性的因素是否被全面考慮到位,商業銀行的各個部門和工作人員的責任是否明確,系統能否在第一時間內反映出流行性風險的關鍵信息。最后,風險管理部分要把監管的過程和結果提煉成有效的報告,即使地反饋給高層管理者和監管部門,便于管理者和監管部門在第一時間把握到關鍵信息,從而進行有效的流動性風險管理。

銀行管理論文4

  摘要:零售業務是商業銀行業務的主要構成部分、利潤的主要來源。本文對我國商業銀行當前零售業務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描述,并就經營理念落后、管理方式過時、產品種類過少、品牌意識不強、創新能力較弱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針對上述問題,本文提出應調整運營思路、形成正確的經營理念、創新產品系列、強化客戶體驗感、改進營銷策略等措施,以期對商業銀行的零售業務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商業銀行;零售業務;改進建議

  銀行零售業務一般是指商業銀行向個人提供的金融服務,比如個人存貸、購買理財產品、進行金融咨詢服務等。相對于其他業務而言,零售業務客戶對象主要是個人,具有交易金額小,交易分散,風險系數較低,收益穩定且便于發展各類業務等優點。但是,當前國內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發展狀況總體情況并不樂觀,存在產品單一、創新力差、營銷渠道建設不完善、從業人員素質水平不高等問題。本文在目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金融環境下,結合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發展現狀和出現的各類問題,剖析原因,并提出針對性地改進措施,對于我國商業銀行發展零售業務、提高自身競爭力及緩解來自金融市場的壓力提供一定的借鑒。

  1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發展現狀

  1.1各種業務類型的發展參差不齊,未能針對性地進行深挖和開發

  商業銀行零售業務按類型來分,可以分為零售負債業務、零售資產業務和零售中間業務。負債業務主要指居民儲蓄存款等,這類業務競爭非常激烈,也是市場相對飽和的業務;資產業務主要指居民消費類型,尤其是房貸消費,這類業務當前發展迅猛,在國家拉動內需政策的刺激下,發展空間仍然巨大;中間業務主要指業務,這類業務盈利能力差,很多商業銀行并未予以重視,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專業化分工的進一步細化,這類業務未來將呈現較大的發展空間。

  1.2零售客戶分散、量多,總業務規模巨大,但未進行有效分類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客戶數量龐大,但從年齡、文化層次等來看比較分散,差異程度大。不論哪類客戶均應享受同等質量的服務,然而這樣就會出現同質化的問題。因此,一方面我們應在注重公平的基礎上,考慮效率,讓一些優質客戶享受對應等級的服務,以留住優質的客戶;另一方面應該對客戶群進行市場細分,在渠道改革的基礎上,以低成本、集約化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差異服務,以便確保零售業務規模,滿足各類客戶的需求。

  1.3同一客戶的零售業務被各個部門強行分割,難以提供高質量服務

  同一客戶,尤其是一些高端的個人客戶會有不同的支出類型,有用于消費、購買理財產品、純粹儲蓄等,不同的支出類型對應銀行不同的部門,而每個部門提供的服務方式和質量是不一樣,從而難以為客戶提供一個全面、一站式的服務,因此整合方面做得還不夠。

  1.4零售業務經營渠道分割,各渠道相互獨立

  當前商業銀行的零售業務渠道各自獨立運行,渠道與渠道之間各自為陣,相互獨立,特別是渠道網絡松散,兩兩之間未能相互促進、相互補充,沒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沒有將現金交易轉變為轉賬交易,將柜臺服務轉變為自助服務,以節省人財物時,提高效率。

  1.5金融產品和服務品種較少、單一復制現象嚴重

  當前我國許多商業銀行沒有根據各自銀行自身的特點開發和創新一些針對特定個人階層的新型金融產品,直接表現是居民個人的投融資方式仍然是純粹的存款和貸款,而且業務規模體量很大,但其他基金、國債等理財產品、保險業務、業務以及自己開發的金融產品卻相對較少。

  2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發展問題分析

  2.1經營理念落后,管理方式過時

  第一,將零售業務等同于存貸業務,降低了零售業務的價值地位。把零售業務縮小等價于存貸業務,忽視混淆了銀行零售業務在整個商業銀行發展壯大中的真正價值與重要地位。在目前銀行工作生活中,大部分銀行集中精力發展零售業務中的存貸款業務,特別是存款任務的達成更是成為眾多商業銀行個人業績考核的唯一標準。甚至在銀行招聘過程中,還產生了以招聘人員能否拉到存款或是擁有能夠完成存款任務的家庭社會背景作為一個招錄使用的重要因素。這樣無疑使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模式效率低下,經濟效益難以提升。第二,忽視客戶本身,產生片面追求銀行價值最大化的經營理念。在受到“要提高經濟效益,必須擁有龐大的業務量”的傳統經營觀念的影響下,我國商業銀行只是在不斷地追求存款金額及各類業務總量,卻把為銀行創造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服務)、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經營理念忽視了。以至出現各種問題,如客戶價值未能體現、服務品質沒有改進、員工工作能力難以提升等現象。

  2.2金融產品種類較少,缺乏品牌觀念、自我創新能力較弱

  第一,品種有限,結構不合理。雖然近幾年在全國提倡“科技興國、創新強國”的大環境下,銀行也積極響應了號召,針對零售業務中金融產品不斷進行創新,但是大體上產品內容單一、種類不多。創新也僅僅是第一家通過潛心探究而開發出來,之后其他銀行則進行復制,雷同現象層出不窮,尤其是個性化與差異化的金融產品非常少,傳統產品較多,卻忽視了對消費信貸、理財等高收益業務的開拓。第二,品牌意識薄弱。產品是固化的、不靈活的、同業競爭者易于模仿的東西,但品牌卻是獨一無二的、永不褪色的無形資產。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卻很少創立自己的品牌,而是隨便以業務名稱替代;同時各商業銀行都或多或少不能依靠自身已有的優勢,結合市場需求創新出其他行不能復制的核心產品,形成自己的優秀品牌,讓顧客對金融產品產生高度的品牌認知意識,構成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

  2.3銷售策略不清晰,促銷網絡亟需改善

  第一,營銷策略不清晰。由于“以客戶為中心,實現銀行與客戶的雙贏”經營思路的不明確和市場細分不到位,而且沒有制定全面、恰當的銷售策略,營銷方案沒有特色、專業指向性不強。第二,促銷網絡結構過時,營銷組織不到位。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市場營銷網絡結構基本上是依據政府組織形式來設立的,比如依照專業進行縱向設立、按區域劃分而形成的總分行制等類似結構,這種結構網絡采取分級管理,層層反饋審核、信息反饋損耗大,時效性差,組織損耗成本高,崗位之間易出現互相推卸責任、功能重復或殘缺的情形,最終導致整個網絡渠道流通不暢。

  2.4客戶關系管理和服務滯后

  第一,客戶關系管理不科學。當前國內商業銀行在為客戶提供任一項金融產品和服務后,很少打電話或約見面對客戶進行持續跟蹤服務,并向客戶了解辦理業務后是否想變換業務或是否有不同意見等,根據客戶當時的經濟狀況和抗風險程度及時改變客戶的投資方向,盡量穩定并增加客戶的投資收益。另外,由于沒有形成一套完備的客戶信息收集系統和有效的客戶分析工具,導致客戶結構難以優化,客戶信息不能共享,分工合作服務的策略實施困難等。第二,缺少人性化服務。商業銀行客戶眾多、流動性大,然而銀行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等資源有限,因此必須對客戶進行分類,在充分利用有限的銀行資源下,讓不同級別的客戶享受相配的服務質量,讓所有顧客得到其應有的人性化服務。另外,商業銀行現有從業人員專業水平普遍滿足不了客戶資產增值的需求,提供給客戶的服務仍然只是處在一般的、較低層次的水準,難以滿足高端客戶高層次的服務需求。

  2.5從業人員素質亟需提升

  隨著零售業務金融知識的不斷豐富,當前商業銀行從業人員的素質明顯滯后,具體表現:一方面,專業人員較為缺乏。據了解,我國商業銀行負責零售業務的專業客戶經理人很少,尤其是鄉村偏遠地區網點大堂經理、理財經理嚴重配備不足。另一方面,專業化的培訓不到位。雖然我國部分國有商業銀行精心安排了一些培訓課程,但是專業性不夠強,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再加上受訓人員很少認真對待,培訓成效不大。

  3提升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發展的對策

  3.1調整運營思路,形成正確的經營理念

  第一,強化“客戶價值觀”。要始終貫徹“全心全意為了客戶、服務客戶”的工作原則,并融入銀行組織工作和業務操作流程中,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有針對性的產品和人性化的服務。最終通過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優質的服務與客戶建立穩定和諧的客戶關系,以達到銀行與客戶雙向價值的實現。第二,要在服務客戶的理念基礎上積極提出零售業務營銷策略。在充分了解自身條件優勢,深入進行市場調查分析客戶需求之后,找準市場定位、明晰經營管理理念和分等級實施營銷計劃,并區分客戶價值,據此實行分等級的差異化服務。從而通過明確正確的經營理念和恰當的市場定位,從根本上發展商業銀行零售業務。

  3.2創新金融產品,增強客戶體驗感

  第一,要組織和開展好金融產品創新活動。首先應完善基礎產品體系的內容,包括各類零售業務產品、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產品等;其次要重點研究開發個性化針對性強的新式金融產品和品牌產品,如一對一高端客戶定制服務等;最后要推出不同層次的客戶群產品服務系列,控制產品的風險系數、穩定收益、簡化產品的辦理流程,有針對性地對大客戶或重點客戶群量身研發全新的產品。第二,要提供優質服務,增加客戶體驗感。銀行開發的不僅是金融產品,而且是一種服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過程。所以,既要建立規范化的服務標準包括服務態度、語言、行為、溝通技巧、著裝形象等;還要實施差異化服務管理,對于高端的核心客戶應更加注重為消費帶來精神上的快樂。

  3.3創新營銷方案,加強營銷渠道網絡建設

  營銷渠道是商業銀行經營產品和提供服務的重要媒介和載體。首先,不應僅僅依靠傳統的物理網絡渠道,要盡量為客戶提供便捷的自助服務平臺,如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其次,要不斷開發和挖掘現有渠道的內在價值,創建出集營銷平臺、客戶關系管理平臺、優質服務平臺等于一體的優質渠道。并且將該渠道的價值在銀行零售業務流程和利潤分配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最后,還要加強各類營銷渠道服務的`改善,推出銀行按功能分區,提供更為人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務。

  3.4提升服務水平,優化服務質量

  當今社會同業競爭者越來越多,要想從中戰勝其他競爭者,要么有自己的品牌優勢,要么有獨到的技術優勢,在兩者都欠缺的情況下,只有做好做強服務質量軟實力。一方面要洞察消費者的內在需求,研發出相應的產品,讓客戶了解商業銀行的各類產品及其收益與風險,便于顧客選擇性地購買金融產品。另一方面,要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工作人員應及時向客戶反饋已購買產品的收益與風險狀況,了解客戶需求,幫助不同類別的客戶進行有區別的選擇收益產品,以使客戶享受到穩定的收益。

  3.5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強化風險控制

  第一,要建立完善的風險預測與控制機制。在開展商業銀行的零售業務中,特別是貸款業務,在貸款前,首先應充分分析貸款人的信用等級、經濟水平以及償還能力和可承受的風險水平;其次,在貸款期間,應跟蹤反饋貸款人的各方面信息,評價其償還能力。當償還能力較低時,要及時凍結貸款人抵押物,評估其財產凈值,盡量減少損失。第二,應當增強銀行網上門戶環境的安全性,確保網絡銀行交易的安全。一方面各銀行要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針對網絡交易建立嚴密的安全系數高的防護墻;另一方面應通過工作人員解說、散發銀行單頁、播放防范風險視頻,大力進行宣傳,使廣大客戶能夠安全無憂的使用網絡辦理業務。

  3.6加強理論學習和實操培訓,提高銀行從業人員素質

  第一,要定期對從業人員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提高工作能力。組織員工培訓的課程專業性要強,應注重服務規范的學習來形成服務的優勢;要培養學員敏銳的觀察力,迅速捕捉到陌生客戶的資料信息,并分析獲取其需求,順勢創造出新的市場機會;客戶經理是推動銀行零售業務業績的關鍵人物,應將其重點培訓對象,結合現實工作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技能培訓和整體素質提升。第二,要關心員工,正確評價員工價值。盡量讓員工認真、負責對待每一位客戶,并且給予一定獎勵;要讓每位員工制定工作計劃與目標,設立自身的職業發展規劃,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為營銷工作服務,提高銀行效益;要制定科學、合理、公平的員工升遷制度,提高員工主動工作的積極性,讓員工明白在銀行工作中不僅可以發展業務還可以成就自我,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文湘.發達國家零售銀行業務的發展狀況及對我國商業銀行啟示[J].現代商業,20xx(15).

  [2]王娜娜.我國商業銀行零售銀行業務發展研究[J].當代經濟20xx(11).

  [3]黃建華.新姿態應對新趨勢——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競爭策略分析[J].中國城市金融,20xx(10).

銀行管理論文5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商業銀行管理會計改革也在悄然進行。當前管理會計雖然在國際上得到廣泛的運用,但至今仍沒有統一的模式,實施的內容和效果也有較大的差異。如何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促進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商業銀行迫切需要思考和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發揮管理會計職能作用

  目前,在國內外商業銀行的具體實踐中,管理會計的職能定位也各有不同,其形式主要是將管理會計建設為分析決策系統、績效評價系統和客戶營銷系統。因此,管理會計在傳統商業銀行應用領域上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在新形勢下銀行管理中的作用。在銀行轉型發展的背景下,加強管理會計在銀行經營績效管理中的運用,對增強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力,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降低運行成本,促進銀行發展,有著現實意義。隨著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現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應當引入管理會計的思想、方法,建立起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融合的新會計體系,進一步促進商業銀行效益和現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當前,要引入先進的管理手段,充分發揮管理會計提供管理信息、控制活動風險、評價經營績效的職能作用,致力于開辟新領域,挖掘新潛力,不斷營造新的優勢。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目前實行的是法人領導下的“統一計劃、統負盈虧”的分層經營、分層管理、分層核算的管理體制。在這種體制下,推行管理會計能夠提高商業銀行內部經營管理水平,會帶來良好的經營效益。由于管理會計能夠在掌握大量有關資料的基礎上,分析各種激勵因素,找到激勵與貢獻之間的價值量,通過業績評價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這種機制的運行將會給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注入巨大活力。

  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各商業銀行對推進管理會計應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逐步確立,能運用管理會計工具在加強經營管理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于受到科技水平和人員素質等因素的限制,在管理會計應用的深度、廣度方面受到一定制約,存在許多問題。

  一是會計信息系統基礎落后。目前,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商業銀行信息系統基礎還相當薄弱,銀行內部的金融電子化工作還需完善,亟待加強。許多經營管理中需要的外部市場信息難以收集,銀行內部的金融電子化工作不夠完善,傳統的財務會計核算體系已不能滿足管理會計將財務收支對部門、產品進行分解的需要,費用及產品收支在部門間的分配流程仍有待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支撐,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管理會計工作遲遲得不到有效開展。

  二是金融風險防控體制薄弱。在商業銀行管理具體實踐中,各級銀行離“責、權、利”統一體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距離,雖然層層分解落實計劃和預算,但預算的具體執行人往往不參與預算的編制與平衡,違背了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形成了部門收入分配難以真正與部門績效掛鉤,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現象,風險防控體制較為薄弱。

  三是專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人員素質已成為限制管理會計推廣的客觀因素。有的商業銀行對管理會計認識不足,應用不廣,導致管理會計工作的開展未得到充分的重視。有的財務人員雖然具有較豐富的財務專業知識,但這些人員沒有系統化了解銀行運作過程,無法把握全局以及全行發展趨勢,不能分析業務發展。

  四是管理會計應用缺乏機制。當前,商業銀行實施的管理會計體系雖然已具備規模,但其作用仍是完善經營核算,管理作用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系統雖然能夠生成業績報告,但由于數據量龐大,一套完整的責任中心產品報表數量較多,處理和使用數據方法仍然落后。目前管理會計仍依靠財務數據,缺乏非財務數據的運用。

  五是管理會計運用模式不當。從目前國內外商業銀行管理會計實踐發展分析,管理會計功能應當滿足企業責任會計、全面成本管理、全面預算、監控分析等模式的需求。但目前國內管理會計的模式主要是推行財務集中,將費用核算的層級從支行一級提升到區域核算中心,甚至一個省分行也只有一個財務核算中心,這種模式不能適應現代管理的需求。

  發展建議

  商業銀行的發展是以資本管理為核心,以價值創造為導向,要全面實施管理會計,就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系統平臺與豐富的信息資源,切實提升前、中、后臺管理的成效。

  一是提升管理會計專業人員素質。商業銀行要形成良好的人才隊伍培養機制,加強管理會計業務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嚴格堅持會計職稱考試制度,抓好會計人員的后續職業教育。

  二是健全完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商業銀行要充分發揮管理會計應用在經營管理中的作用,借助現代科技力量,建立以最低交易層級為起始點的全行業務基礎數據管理信息報告系統,滿足管理層對信息的實時需求。

  三是有效運用管理會計防控風險。管理會計職能部門可參加資產負債管理的決策工作,對風險給予分析和評價,并對相關的決策和應對策略提出專業意見。

  四是應用管理會計促進績效考核。根據銀行規模的不同,各級商業銀行的財務負責人分別由總部或者地區性總部的財務領導人垂直管理,實行業務上的專門領導。他們一方面要負責本機構內部所有的財務管理事務,協助本地機構負責人開展工作,參與本地機構的重要決策;另一方面,也要對上級財務領導人負責,貫徹總部或者地區性總部的有關政策,監督本機構的所有業務活動保持在可以控制和可行的范圍之內。

  五是注重經營中會計成本效益的核算。管理會計的基本職能就是通過報表充分反映企業的基本經營狀況,為決策者制定決策時提供參考。商業銀行要滿足會計科目管理的需求,如對資產負債的管理,包括利率、流動性以及資本充足率等等財務指標是否異常進行揭示。通過管理會計分析,正確反映資產與負債的期限結構,作為管理者決策參考,以控制利率風險。管理會計的應用方向不能僅滿足于某個部門的管理需求,要實現機構、客戶、產品等多維度的綜合應用,并力求將日常經營活動與管理會計相結合,多點推進,提升成效。

銀行管理論文6

  摘要: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金融業得到較快發展,但金融業是一個特殊的高風險行業,銀行稽核在強化商業銀行內部約束,以達到穩健經營方面,已顯現出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特別在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各地金融風險進一步顯現情況下,銀行內控管理已越來越重要。文章通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必須性及稽核是商業銀行風險內控重要手段的分析后,就搞好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稽核提出了一些建議,得出了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要以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以完善業務規程為主、稽核審計為輔、市場約束作為重要補充的加壓體系的對策。

  關鍵詞:

  金融風險;稽核條件;建議對策

  銀行稽核在強化商業銀行內部約束,保證各項業務開展按規定的工作程序進行,以達到穩健經營進而保證以最小投入獲取最大產出、以最小風險實現最大效益的目的方面,已顯現出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現就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稽核談點看法和建議。

  一、商業銀行必須重視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金融業是一個特殊的高風險行業,銀行的任何活動都具有一定的風險,同客戶打交道有信用風險,在市場上運作有價格風險、匯率風險,即使不同客戶和資金打交道,只做內務工作,還有操作風險,用人還有道德風險。從某種意義上講,一部金融發展史就是一部金融風險史,只要有金融活動產生,金融風險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我國商業銀行受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矛盾的影響,各地歷史上積累下來的金融風險隱患不同程度的存在;由于法律法規尚待進一步完善,個別企業借轉制之機逃廢銀行債務也時有發生;對金融機構缺乏有力有效的監管,違規經營和金融犯罪還時有發生,20xx年12月發生的齊魯銀行騙貸案涉案金額在10億元以上就是一例。對潛在的金融風險,既不能視而不見,掉以輕心,也不可草木皆兵,談險色變。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和化解金融風險工作,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常規的工作納入商業銀行管理,經常掌握金融運行動態,洞悉各種金融風險發生的苗頭,采取積極、穩妥的對策,進行防范、控制和化解,特別在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各地金融風險進一步顯現情況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已成為目前商業銀行亟待完善的課題。

  二、稽核是商業銀行風險內控的重要手段

  首先,稽核是保證銀行業務健康發展的需要,稽核監督是保證各級行處和個人將金融規章制度落到實處的重要手段。由于實際操作中,存在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個別行處明知故范乃至”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也確實存在。個別行員私欲膨脹,將黑手伸向銀行也時有發生。稽核的職責就是通過組織審計、監督、檢查、促使他們嚴格遵守有關金融法律、法規和制度、從而確保銀行業務的健康發展。

  第二,稽核是不斷提高銀行經濟效益的需要。目前商業銀行工作轉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后,一方面,銀行出現了大量以物抵貸資產;另一方面,由于多種原因個別行仍未杜絕不問貸款效果好壞開展資產業務的壞習慣。因此,商業銀行加強稽核監督,可使有限的資產發揮更大的效益。

  第三,稽核是維護財經紀律和經濟秩序的需要。經濟秩序即經濟運動規則,保持良好的經濟秩序,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市場經濟是配置資源的有效形式,我國過去經濟建設中的最大失誤,就是沒有搞市場經濟。但是,市場經濟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它本身并不能自動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市場經濟如果離開了國家宏觀調控,讓價值規律這只“看不見的手”去調節經濟的所有方面,就難以避免自發性,盲目性,甚至產生破壞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和改善國家金融等宏觀調控,克服和抑制市場經濟的不足及消極因素,防止出現不按規定亂貸款等行為,強化稽核審計在內的各種經濟監督,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第四,稽核是促進廉政建設的需要。克服消極現象是關系改革和經濟建設成敗的一項長期斗爭。要有效地遏制和懲治,腐化墮落等問題,除了建立健全必要規章制度外,還應加大稽核監督的力度,加強對權力運用的制約,并使這項工作法制化,經常化。當前金融現象的最大特點是,權錢交易。光大銀行原董事長朱小華嚴重違法亂紀案件就是一例。這些問題一般能通過稽核審計反映出來。稽核部門應適應反斗爭的需要,發揮精于審計的特長,加強對各職能部門審計監督,重點檢查管錢管物的部門,堅決揭露查處經濟活動中的各種違法亂紀行為,防范和懲治,促進廉政建設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

  第五,稽核是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需要。稽核是基于商業銀行本身的經營管理需要而產生,通過稽核工作開展,針對經營管理和規章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尋求提高商業銀行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的途徑,可不斷提高商業銀行管理水平的科學性,為加強和改善經營管理服務。

  三、商業銀行強化業務風險管理的基礎條件

  第一,加強商業銀行產權制度改革。產權關系從根本上規定著現代商業銀行的管理結構和內在約束機制。因此,要建立現代商業銀行制度,使銀行成為真正的商業銀行,就應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走股份制道路,從而構建產權明晰、產責分明、政企分開的現代商業銀行產權制度。通過資本的重組,使國有股份逐步退出,利用證券市場籌集資本,實現資本多元化。

  第二,商業銀行自主經營。必須真正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所賦予商業銀行的經營自主權,使商業銀行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實體,擁有絕對的經營自主權,能夠按照市場法規自主地配置資金,不受任何行政干預和超經濟強制的左右。

  第三,商業銀行自擔風險。在商業銀行的生存與發展中,承受風險的能力至關重要。從根本上講,商業銀行資本金是銀行承擔經營風險的基本資金,資本金是否充足直接關系到銀行自擔風險的能力。當務之急是要按照巴塞爾委員會《資本充足協議》充實資本,改善資產結構,建立風險準備金等途徑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顯著提高商業銀行自擔風險的'能力。從而使商業銀行做到名符其實的自擔風險、自負盈虧。

  第四,完善分工明確、相互牽制的組織結構。商業銀行在內部組織結構的設計上要形成一種相互制約的機制,必須保證各部門、成員間的權利、責任的劃分既科學合理,又相互制約,通過建立不同崗位之間的制衡體系,從組織結構上減少和防范風險。

  第五,加強授權授信管理。目前,商業銀行實行的是總行一級法人體制。因此,分支機構不具備法人資格,不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總行要實行法人授權授信制度,以增強整體控制能力,防止系統失控。當前應從實際出發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貸款授信審批制度。

  第六,完善內部操作規程。制定內部操作規程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商業銀行首先要分析經營目標和策略,確定整個銀行的風險控制政策,然后由上往下細分,確定各主要的風險控制政策,再擬定各業務的標準流程,流程上的風險控制點、各崗位的責任以及相關內部監控的步驟,最終共同形成商業銀行內部規章制度,使每個員工都明確自己的任務、職責。內部操作規程就是通過業務操作時不同崗位、不同人員的共同參與,時刻將業務置于雙線核算、雙重控制、交叉核對、相互制約的狀態,達到防范風險,提高效率的目的。

  四、商業銀行進一步完善稽核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垂直稽核監督體系。商業銀行應借鑒國際現代銀行業管理模式,實行垂直審計制度。目前可按兩種模式建立稽核體系:一是在總行成立稽核監督部。對各支行稽核人員實行派駐制并定期輪換:二是由總行稽核監督部按地域劃分成立若干個稽核監督組,每一組負責若干支行業務稽核工作。從組織上保證稽核工作的獨立性、權威性和超脫性。

  第二,充實稽核力量、規范稽核工作。要使內部稽核審計工作得到有效開展,必須以保證稽核隊伍的素質和數量為前提,否則稽核工作很難開展。工作中要監管職責明確化并實施獎優罰劣機制,以規范化的制度促進稽核工作的完善。

  第三,加大稽核檢查的力度。要建立全面的、系統的現場與非現場稽核審計體系。業務內控制度要覆蓋商業銀行所有資產負債及中間業務,對所有擬開發新業務也都要預先制定有關內容控制。必須明確業務職能部門的內控職責,把業務管理部門放到內控自律的中心地位。并且要花大力氣對內控制度的建設與完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第四,樹立商業銀行稽核審計的權威性。當前必須樹立內部審計的權威性,主要應從建立嚴厲的處罰及責任追究制度入手,一經發現問題,即對有關責任部門和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同時對整改建議的落實情況進行緊密跟蹤,對那些“故態復萌”者嚴懲不貸。對那些“守法經營”者論功行賞,做到賞罰分明。

  五、提高經營透明度,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金融信息的披露,是強化市場的約束,增強商業銀行經營透明度,保護客戶權益的重要手段。20xx年7月3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就對外發布了《商業銀行信息披露辦法》,要求在國內依法設立的商業銀行按照辦法向社會披露經營信息。這是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金融業對外開放進入一個階段的情況下,加強和改進商業銀行監管、促進商業銀行規范經營的重要舉措。為此,商業銀行應按信息披露辦法規定的內容和時間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在主要營業場所、互聯網上刊登年度報告,中國銀監會還將鼓勵商業銀行通過媒體向公眾披露年度報告的主要信息。借助市場與公眾的約束,實現市場與金融機構之間的良性互動。

  總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要以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以完善業務規程為主、稽核審計為輔、市場約束作為重要補充的加壓體系。

銀行管理論文7

  [摘要]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金融制度和金融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我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也面臨著新的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本文試論述當前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給出一些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商業銀行 財務管理 對策

  一、財務管理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 加強財務管理是實現銀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需要。商業銀行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承擔著巨大的作用,在經濟金融工作中占據著主力軍的地位,然而商業銀行畢竟有著企業的性質,其業務經營能力和水平都關系到商業銀行長遠的發展運作。即從銀行日常業務經營的角度來說,要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和銀行經營管理活動的最優化。

  2 加強財務管理是提高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需要。科學的財務管理體系有利于銀行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于銀行效益的提高和風險控制。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不僅能使商業銀行創造最佳的經濟效益,而且能為商業銀行的發展壯大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提高銀行競爭力。

  二、當前我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方面存在問題

  1 財務決策與約束機制不健全

  某商業銀行在傳統模式的影響下有些投資決策都是在沒有任何成果性研究的基礎上盲目上馬的。當地政府為了追求政績,有時是直接插手于招商引資活動,對銀行施加了巨大的壓力,由此產生了大量的違規貸款及隱患,另外還有少數人從中謀取私利,侵占國家財產。過去工作中,“行長經濟”是業內公認的潛規則,有相當數量的貸款和資金支出行為是在沒有經過任何公議的情況下,由少數中高層管理部門的領導拍板決定的。

  2 信貸風險防范意識不強

  過去很長時間內,某商業銀行與當地企業之間信息不匹配的問題一直存在。銀行對企業所在行業的認知空白、對企業產品的不熟悉和不過問導致了對信貸風險的嚴重失控。銀行這邊只負責將款貸出去,難以保證企業按照事先的承諾來使用貸款資金,而不把資金用到別的方面。而這樣的后果往往是惡劣的,即企業到時不能歸還貸款,銀行只能采取法律等強制手段來處理。縱觀當前信貸市場,商業銀行的信用貸款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主要是經濟環境、信貸人員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監管力度等,非常被動,自身未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風險防范機制,對風險的敏感度極低,由此抵御風險能力較差,這是銀行發生不良貸款的內因之一。總而言之,我國應進一步完善社會信用環境,加大對企業的資金監管,整頓銀行內部徇私舞弊等行為,最大限度的減少欺詐行為的發生,給銀行信貸業務創造良好的環境,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

  3 內部的規章制度不完善

  當前,某商業銀行的財務信息失真問題與目前銀行普遍缺乏完善而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一衣帶水。內部控制是企業所制定的旨在保護資產、保證會計資料可靠性和準確性、提高經營效率、推動管理部門所制定的各項政策貫徹執行的組織計劃和相互配套的各種方法及措施。具體包括但不限于組織計劃以及與管理部門授權辦理經濟業務的決策過程有關的程序及其記錄。由于有些銀行在崗位操作流程方面的漏洞與部分銀行工作人員對對崗位職責的懈怠,造成數據信息的誤差情況,使國有資產造成重大損失。

  4 缺乏有效的監控預警體系

  我國企業財務評價和經濟效益考核的指標體系仍然歸屬于微觀財務分析的范疇,這極大的限制了對相關經濟問題的研究與分析,使銀行難以掌握和比較企業財務經濟狀況和水平;另外,當前某的商業銀行還處于事后監控,缺乏事前預算和事中控制,使整個財務監控缺乏全程性。這種使監控者游離于財務監控之外的實際情況,削弱了整個銀行的“合力效應”,整體優勢和綜合功能都難以得到有效發揮。

  三、對我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方面的對策建議

  1 要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體系

  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三個問題,即做好“縱向管理”、“雙線負責”和“財務管理信息網絡”。前兩項機制能夠有效維護銀行財務管理人員的獨立性操作,保證其職能與職權的發揮,確保管理的到位:與此同時,構建“財務管理信息網絡”能夠有效控制財務信息的準確和完整呈現,從而使信息及時準確的在各級領導層與信息接收方之間順暢傳達;同時,還能夠增加信息管理過程中的.透明化操作,由于銀行的各項財務數據與信息都是相對公開的,便于審計人員與相關督察機構的檢查與核實,從而從根本上控制了財務管理的質量。

  2 整合財務管理流程,改進管理方法

  積極參照國外成熟的財務管理經驗,針對當前我行財務管理的問題對癥下藥。應建立新的“矩陣式”、“扁平化”的財務管理模式,摒棄過去那種壁壘森嚴的上下級模式,充分分配財務管理權限,構建新的監管制度和規章,統一財務管理制度,統一財務預算,統一業績評價標準,統一資金調度等等,實行全員全行資源的最高效配置,實現對財務風險的全面控制。

  3 建立后臺管理信息平臺

  當前某商業銀行已實現工作流程的全面電算化,并開發了財務會計核算系統平臺,可以在信息透明的情況下施行全員管理和全數據的監控。電算化的施行極大的改善了全行的工作效率與質量,使決策者能夠在第一時間預測并判斷財務管理質量情況以及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提高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水平,因此,進一步完善后臺管理信息平臺,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之一。

  我國商業銀行在國民經濟運行中一直充當著領頭羊的作用,面對當前世界經濟格局的不斷聚合化,以及我國當前快速發展的經濟發展態勢,我國商業銀行務必要在財務管理水平上加大力量,因為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體制是否健全,財務管理內容是否完備對銀行的生存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下一步我們的工作重心應該是在不斷吸取西方銀行業的成熟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探索適合于我國經濟發展特征的方法措施,以實踐帶動發展和完善,使我國商業銀行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劉火生 馬健: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現代金融,20xx(1):

  [2]梁開斌:對我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問題的分析及對策[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xx(1)

  [3]周惠:試析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田琺制與社會,20xx(9)

銀行管理論文8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互聯網金融、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金融業態和信息技術不斷涌現,傳統商業銀行的經價模式不斷受到沖擊傳統商業銀行要想在金融自由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不被淘汰,必須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支持力度,以更好的提升對客戶的服務水平在新的時期,客戶面對的金融產品層出不窮,各種金融機構都在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以增加客戶的滿意度,維系客戶關系在這種背景下,商業銀行必須將信息管理與客戶服務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經價水平與管理能力,在激烈的金融競爭中處于不敗的地位。

  關鍵詞:客戶服務;信息技術;大數據;互聯網金融。

  銀行傳統時代,由于資金匱乏,管理人員對信息整合與利用的重視程度不夠,信息支持不到位,信息發展相對落后。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以“客戶導向”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已經在我國金融市場逐漸興起,各金融機構逐步通過信息管理加強對客戶的服務。但是目前,商業銀行還主要以提供產品滿足客戶的基本需求為主,對信息的利用程度不夠高。當前,資本市場、互聯網金融、影子銀行在金融體系中非常活躍,在支持高新技術產業、普惠金融、大眾理財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金融脫媒趨勢越演越烈,金融證券化已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主要金融方式。在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中,加強對客戶關系的管理,進而滿足客戶多元金融需求、提升客戶對銀行的忠誠度,成為商業銀行生存與發展的關鍵。

  從銀行戰略與管理機制角度看,客戶導向包括三個方面的意義:以客戶為中心,客戶關懷,客戶資源整合共享。以客戶為中心是指商業銀行展開的經營管理活動必須以客戶作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由于客戶需求滿意度直接關系著客戶對銀行服務的持續需求,從而直接影響銀行的利潤源泉,因此,必須堅持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不斷提升客戶的滿意度,才能保持維持客戶對銀行的忠誠度,維系銀行與客戶間的良好關系。銀行與客戶甚至還可以進一步結成銀企聯盟,開展產融結合,構建更深層次的戰略伙伴關系。客戶關懷是指銀行期望在與客戶接觸的每個環節均能體現對客戶需求和利益的貼心關懷,使得客戶獲得消費者剩余心理感受客戶資源整合共享是指銀行將其與客戶的互動信息和知識進行系統化管理,從而引導業務部門有針對性地提供金融產品與服務,在提高客戶滿意度的同時,銀行也可獲得更大的增加值。客戶資源整合共享是實現“以客戶為導向”的經營理念的基礎。在信息經濟時代,所有的商業活動都必須依靠信息來驅動,離開了及時、準確、全面的客戶需求信息,商業銀行的產品與服務都是盲目、粗略的,不可能精準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正因為如此,國內各家商業銀行都加大了科技和信息部門建設,將前臺的客戶資源競爭延伸到了后臺的科技信息系統和客戶資源管理的競爭。

  一、以客戶為導向的經營理念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機理。

  銀行是典型的生產性服務業,客戶及客戶關系管理是銀行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基石。在改革開放以來的相當長的時間中,與其他生產要素相比,資本相對稀缺,中國的金融機構長期處于賣方市場。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直接融資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中國的社會融資總額中通過銀行提供的資金只占一半左右,除了證券市場外,信托、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公司、小貸公司、P2P平臺等新興金融機構占據了金融市場近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商業銀行如果按照傳統的等客上門模式進行經營,其市場份額很可能會繼續下跌,生存將成為一個問題。因此,必須轉向“以客戶為導向”的經營理念,加強客戶關系管理,更加尊重和重視客戶的需求和體驗。也就是說,讓客戶在金融市場處于主動地位,銀行不再坐等客戶上門,而是根據收集和挖掘的客戶信息,對客戶信息進行精細化管理,定向尋找潛在客戶,重構銀行與客戶的雙向選擇關系。

  在實際業務經營中,當部分管理流程及其效率未能達到客戶期望時,商業銀行就很難將其在貸款階段突出的優勢持續保持,若干客戶獲取貸款后,為獲得更高的使用效率,將其他服務項目需求轉向其他銀行,使商業銀行對客戶的黏性不足,本來可以獲得的客戶增加值,最終卻不能獲得或較少獲得。在這種形勢下,銀行為了保持自身在金融市場的競爭地位,提升自身的經營水平,更好地承擔開發性金融的責任,不僅要對產品的競爭力給予高度重視,更要加強對客戶關系管理,并且在經營中貫徹“以客戶為導向”的理念。將客戶至于日常經營的首要位置,以客戶為中心,對于商業銀行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推動客戶不斷向著新精英模式方向轉變。

  “二八定律”是銀行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一種規律,百分之二十的客戶對銀行收入以及利潤的貢獻度達到百分之八十。這就要求銀行在對客戶關系的維系過程中更加重視這百分之二十的重點客戶,既要維護高價值客戶在銀行客戶總體中所占的比例,又要提高這些重要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這樣才會增強銀行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根據商業銀行的運營情況來看,當前銀行的經營仍然以信貸作為主營業務。在當前的金融形勢下,利率市場化不斷推進,利率水平不斷降低,由于企業客戶、個人客戶的數量越來越多,金融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和個性化,促使銀行不斷進行金融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日益多樣化發展。在這種形勢下,傳統的'粗放式經營已經很難獲得很好的經營利潤,必須提高員工對客戶關系管理的重視程度,加強客戶關系管理與維系,建立以客戶信息驅動的業務模式,推動銀行的客戶不斷向著新精英模式方向轉變,提升客戶的價值貢獻度。實踐證明,客戶關系管理的合理應用,有利于改善銀行和客戶之間的管理模式,并使銀行內部的各種資源得到最有效利用,在全面、分類和集中管理客戶在各個領域的相關信息的基礎上,有效提高銀行的信息資源效用效率,必將在商業銀行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2.提高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核心競爭力。

  在銀行業不斷開放,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逐步增多,金融競爭愈發激烈的形勢下,如何保持并提升金融業務核心競爭力,是擺在商業銀行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誠然,金融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還是金融產品的多樣化和特色化,但是不能忽略客戶關系的影響。離開了客戶維護、管理和合理運用,商業銀行的綜合競爭實力就要大打折扣。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信貸業務中,商業銀行同商業銀行處于競爭關系,由于商業銀行在客戶管理與客戶關系維護方面處于優勢,商業銀行的部分優質客戶資源正在流失,沖淡了商業銀行的經營業績。因此,高度重視客戶關系管理問題,是增強商業銀行的金融市場影響力,提高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核心競爭力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3.大力拓展客戶資源,有效提升客戶價值。

  綜上所述,商業銀行要適應當前金融市場環境的新變化,全面貫徹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堅持以為客戶為導向的經營模式,就必須對銀行的業務流程、系統架構進行適應性調整,而這種調整必然對商業銀行的信息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創建以客戶為中心的信息管理支持體系,強化信息技術部門的作用,以便實現商業銀行各項業務的信息驅動功能。未來信息管理支持體系的特征是,應該將信息技術的開發與應用貫穿到商業銀行的整個業務流程之中,提高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率,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價值貢獻度。

  4.影響客戶滿意度的主要因素。

  客戶導向、客戶關系管理,其核心就在于,通過商業銀行的產品與服務,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關鍵的問題是,首先應該弄清楚有哪些因素影響客戶的滿意度。要讓客戶滿意,提高客戶的忠誠度,需要銀行的前臺和后臺相互配合,從方方面面完善機制,規范作業。不過,有一點必須強調,建立一個強大的信息管理體系,為銀行的前臺業務提供滿足客戶需要的技術支持體系,是提高銀行客戶滿意度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銀行的理念是否能緊跟時代,業務流程是否足夠流暢,經營系統是否足夠穩健,運行是否持續高效,管理是否足夠精。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一切都取決于信息管理系統的質量和規模,因為,當前的銀行本質上就是信息驅動的企業,資金流是建立在信息流基礎上的,銀行既是金融信息的提供者,又是金融信息的重要需求者。

  二、高效的信息管理支持系統是銀行穩健運營的基礎。

  銀行業務具有以服務為主、產品無形以及負債經營的特點,“服務本質上不具備物理的度量尺度”(蒂娜·哈里森,20xx),這些特點決定了,銀行是一個既生產提供信息又索取需要信息的經濟體,其業務的每一個環節都既產生大量信息又需要若干信息支持,因此銀行本質上一直以信息作為經營的核心與根本驅動力。隨著經濟信息化與金融環境的變化,銀行必須順應技術進步與顧客需求的變化,不斷進行管理創新。管理創新的內在動力又推動著銀行在信息化道路上闊步前進。

  1.銀行業務流與信息流緊密結合,相互轉化。

  銀行的核心業務是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無論資產業務還是負債業務,每筆業務均伴隨著各種信息。負債的來源包括普通客戶的存款以及向其他機構發放金融債等。資產業務,簡單以銀行對客戶的直接貸款以及銀行委托平臺公司發放貸款兩種業務來看,對客戶的普通貸款,流出去的是資金,同時產生了客戶的各種信息。客戶風險相關信息、客戶抵押品相關信息、貸出款項期限、規模等相關信息等,再以負債業務的金融債為例,債券發行成功,對于銀行而言流入的是資金,相伴而生的是相關信息,比如本銀行的信用等級、本次發行債券的規模(融資額)、票面利率、期限、其他若干條款等。

  2.金融信息循環于整個銀行系統,對銀行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由于銀行產品無形,并且負債經營,涉及社會面廣,其外部效應顯著,因此銀行需要作為信息提供方,既要為社會提供遠超一般企業所需提供的關于自身內部經營狀況的信息,以接受社會監督評估,又要向監管者提供必要的監管信息,同時還需要向投資人、向儲蓄者等利益相關各方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供利益相關方作決策支持,同時銀行還作為信息需求方從社會各方搜集必要信息以適應自身風險管理、投資等需要。

  作為信息的提供方,銀行需要將金融信息傳達給相應的角色人員。對于貸款者,銀行需要將銀行的貸款利率、貸款期限以及擔保方面的要求通知給客戶,以便客戶能夠根據銀行提供的信息做出相應的貸款決策。與此同時,銀行還需要將自身的運營狀況以及風險水平按規定向社會及時批露,尤其是上市銀行,必須按規定的范式批露,以便投資者作出準確決策;同時銀行還需要及時向監管部門提供監管必備信息,使監管部門能隨時掌握本行合規狀況,以及時作出指引、約束,保障銀行依法、合規、規范地運營。

  作為信息的需求方,銀行每日需要能夠及時地將各種金融信息進行匯總處理,以對銀行自身的運營狀況做出綜合性判斷,并及時處理各種潛在的風險,對以后的經營戰略方向做出相應的調整。從大的方面來看,銀行對于信息的需求分為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兩個方面。內部信息包括銀行的資產負債信息、支付清算信息以及銀行客戶信息的變更等。外部信息包括金融市場信息、經濟基本面信息、國家重大產業政策信息以及海外市場的重要財經信息等。銀行必須將所有的信息進行篩選分析之后,才能做出正確的戰略規劃,及時適應市場的變化以及客戶的要求。

  三、商業銀行以客戶為導向加強信息管理的原則與方向。

  商業銀行信息化的基本思路本質上沒有太大變化,都是以產品與市場為中心,銀行加大資金投入,集中精力進行產品開發,以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基于這樣的出發點,就使得銀行信息系統在全行組織架構中成為標準的成本中心、完全的業務支持中心,各業務部門間各自為政,以完成本部門工作為重點,銀行各業務部門間的信息交流由信息管理部門提供技術支持,溝通交流并不十分流暢,從而使得客戶與商業銀行業務接觸點超過一個時,會發生客戶在商業銀行的不同部門間奔波,嚴重影響客戶體驗;同時各業務部門基于客戶需要開發新產品時,由于信息管理部門必須在業務部門轉達要求后提供支持,經常發生現有系統與新產品要求不相吻合從而影響產品開發速度等問題。

  1.提升對信息管理的重視程度,建立信息化、流程化銀行。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以及銀行員工信息技術素養的普遍提高,同時國內銀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市場環境,目前商業銀行已經開始出現流程化、信息化運作以最大程度滿足顧客需求的趨勢,這種趨勢也使得銀行業以客戶為中心的時代真正有了實踐的技術基礎,標志著客戶中心時代的真正來臨。

  事實上,理想狀態的以客戶為中心的銀行管理創新,其基本趨勢應該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對業務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從業務需求產生、服務履約、服務產品的提供等,通過對不同業務流程活動的梳理,構建起一個個業務流程,搭建基于流程的銀行運作體系。通過流程的梳理和優化,建立起面向服務的業務整合,通過流程來打破目前銀行部門間的壁壘,實現銀行業務的變革。而要實現這個理念,銀行的每一個服務和活動就必須可以量化,從而可以建立起全信息支持的績效考評機制與風險監控體系。

  2.競爭環境的復雜要求信息管理部門成為服務與創新中心。

  當前,銀行業經營的外部環境急劇變化,互聯網時代的急速發展,技術進步的日益快速,客戶需求日超復雜,監管要求也日益提高,而商業銀行既有著與國際同行相同的目標,如構建現代商業銀行模式,實現國際化跨越式發展,增強資本運作能力與提高銀行純凈以滿足股東與董事會要求等。商業銀行還面臨著中國獨有特征,如經濟的轉型升級、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的降低、監管環境與海外的不同等。面對多變的環境與日益提高的要求,商業銀行應提升自身對周圍金融環境的敏感度。

  銀行業信息管理發展的軌跡,基本都是從提高原有部門的操作效率、復制原有工作流程開始,逐步過渡到信息管理部門主動創新提供價值增值,再逐漸發展到今天重組業務流程,更深入挖掘信息價值的階段,而這個階段的最終理想,應該是以信息流的方向,以信息技術為核心,重新梳理與重組整個銀行的運營組織與工作流程。當然,過于激進的改革不僅不能帶來價值創造,甚至會制造混亂,因此信息管理部門的改革一定是漸進式的改革。只有這樣,商業銀行信息部門才能與業務部門協同發展,共同推進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與戰略轉型。

  參考文獻:

  [1] 姜奇平,馮海超,古福。數據業務主營化大趨勢[J].互聯網周刊,20xx,(7):28-46.

  [2] 杰里米·里夫金。 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模式如何改變世界[M].北京:中信息出版社,20xx.

  [3]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xx.

  [4] 程群。淺談 EVA在商業銀行價值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經濟,20xx,(12)。

  [5] 唐磊。 商業銀行信息科技風險現狀與管理策略分析[J]. 中國金融電腦,20xx,(2):49-52.

  [6] 汪軼。 我國商業銀行信息科技風險監管研究 [D].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學位論文,20xx.

  [7] 李曉東。 商業銀行 IT價值管理模型研究[D].北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xx.

  [8] 吉猛。 商業銀行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研究[D]. 上海:同濟大學學位論文,20xx.

  [9] 陳廣山。 國有商業銀行信息化水平與核心能力的相關性研究[D]. 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學位論文,20xx.

  [10] 李良。 中國電子銀行風險評估研究[D].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學位論文,20xx.

  [11] 尹龍。 網絡銀行與電子貨幣---網絡金融理論初探[D].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學位論文,20xx.

  [12] 黎代福。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D].廈門:廈門大學學位論文,20xx.

  [13] 歐陽勇。 網絡時代銀行中介功能研究[D].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學位論文,20xx.

銀行管理論文9

  一、銀行操作風險概述

  操作風險是指在金融機構內由于工作人員的行為錯誤、不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錯誤,以及不可控制的事件所引起的收入或者現金流的波動。操作風險可以分內部操作風險和外部操作風險。內部操作風險分為員工風險、流程風險和系統風險。員工風險又分為操作失誤、員工內部欺詐和內外勾結、越權行為、違反用工法、關鍵人員流失。本文所研究的操作風險指的是員工操作風險。員工操作風險是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其在商業銀行風險中的比重遠大于國際同行的水平。近幾年我國的商業銀行員工操作損失頻發,已經引起了我國金融界高度重視。因此,員工操作風險管理的研究在我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基于行為科學的商業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分析

  1.組織價值觀在商業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現代行為科學理論認為組織價值觀是規范和管理人員行為的核心。根據行為科學理論,人的一切行為都出自于人的心理活動,即人的動機、態度,而動機、態度又受制于人的需求和環境的刺激這兩大因素。環境是一種客觀事物,人無法選擇,而需求則是主觀的東西。因此為了控制人的行為,就要對人的需求進行調節。由于價值觀對人的需求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就可以成為行為的控制器,也自然成為了員工操作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所以要對員工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使得員工按照銀行的規章制度進行規范的業務操作,使得員工時刻保持以銀行利益最大化的自覺性,就必須從員工的職業觀、價值觀著手,努力營造全體員工團結一致、共創銀行業績的氛圍。同時,對員工操作風險的管理不是通過強迫命令、硬性服從來統一員工的行為,而是用柔性化的手段對人的心理進行改造。通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它內化為員工的意識、觀念、態度和習慣,自覺地將自己的行為與組織的目標保持一致,使員工有歸屬感和價值認同感,進而使得銀行員工始終按照銀行的規則和程序來操作,減少操作失誤。這還可以減少監督成本,提高銀行業績。

  2.行為激勵功能在商業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的作用

  由誘因觸發動機,再由動機到達目標的過程就稱為激勵過程。根據行為科學理論,銀行員工風險的激勵功能可以從以下方面解釋。從“目標理論”看,目標是引發人的動機誘因,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激勵因素,缺乏目標激勵的'行為將是低效率的。應該將員工的理想追求與銀行的目標結合起來,使雙方為了共同的目標奮斗。這種共同目標的形成不能只是對員工進行價值觀培養,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的規章制度,在制度中實現二者目標的統一。在銀行內部設置完善的獎懲制度,使員工受到激勵,這樣可以使員工盡量減少操作失誤,從根本上降低員工操作風險。同時銀行良好的激勵機制,使得員工增加自我意識,使得員工更加認真工作以爭取獎勵,盡量減少操作失誤以避免懲罰,透明的獎懲制度還可以減少關鍵員工的流失風險。

  三、從行為科學的角度對加強商業銀行員工操作風險管理的研究

  根據行為科學理論,可以從價值觀和激勵功能角度來加強員工操作風險管理。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員工操作風險的管理。

  1.在銀行內構建全體員工與銀行共同發展的價值觀。行為科學告訴我們,共同的價值觀能很好地團結全體員工為銀行的利潤和聲譽共同努力。首先,要構建商業銀行內部的企業文化,形成一種為抑制操作風險共同努力的氛圍。其次,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強團隊建設,員工之間形成一種分工協作的關系。再次,要把這種共同的價值觀體現在銀行的規章制度中。這種共同價值觀會增加員工的責任感,降低操作風險。

  2.完善銀行風險管理規章制度。首先,銀行內部要建立一個全面的、系統的操作風險管理的規章制度,員工要按照此規章的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金融業務操作。其次,對于一些難以規定、時效性較強的金融業務要有一個大致的應急方案。再次,要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面對一些特殊情況能隨機應變,做出最合適的選擇。風險管理規章制度可以使員工進行金融業務時有據可依,降低操作風險。

  3.加強員工風險意識。隨著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現,金融市場充滿著風險。由于一些體制上的原因我國商業銀行員工風險意識淡薄,這無疑增加了商業銀行在金融交易中風險。根據行為科學理論,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身意識的體現。所以要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注意培養員工的風險意識。通過對員工進行以一些金融風險的案例等為內容的培訓,使員工具有強烈的風險意識。只有具有了風險意識才能使其在行動上注重操作風險控制。

  4.完善銀行激勵與約束機制。根據行為科學理論可知激勵與約束機制可以有效規范員工行為,使其在主觀上注意降低操作風險。首先,要明確操作失誤界定的范圍,把操作失誤帶來的損失與由于金融業務本身特點難以避免的操作損失區分開來。其次,要建立一整套的后評價機制對員工的操作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進行獎懲。再次,要把獎懲落實到實處,激勵與約束機制可以通過獎金、精神獎勵和人事變動等方式實現。合理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可以使銀行的利益與每一個員工的利益相結合,有效避免由于道德風險產生的操作風險。

銀行管理論文10

  摘要:

  金融業的競爭,是一種信譽的競爭,服務的競爭。本文針對提高商業銀行服務質量提出如下對策:充分理解和認識服務的內涵;強化和提高服務意識;加強培訓教育、提高業務技能、營造優美服務環境;提高金融電子化水平,創新服務手段,完善服務功能;加大監督的力度和廣度,以提高銀行服務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

  商業銀行;服務質量金融業

  一、理解和認識服務的內涵

  銀行服務的核心是維護和加強與顧客的聯系。如何持久地贏得市場是每一個企業需要永遠面對的問題。銀行要以客戶為中心,調整自身,服務要從單純經營金融產品轉移到維護和加深與顧客的聯系上,僅僅重視滿足顧客的需要是不夠的,還必須研究客戶需要背后復雜的各種因素,只有緊緊抓住維護與顧客的關系這一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高質量、多樣化、特色服務,滿足顧客多層次需要,才能獲得自身發展的持續動力。“顧客”概念是一個“大顧客”概念,不僅銀行直接服務的對象是顧客,與銀行服務有制約關系的部門,甚至銀行自身的員工都應視同為顧客。銀行在處理與顧客的關系上,應樹立大市場、大客戶的意識以及“服務是一個全過程”的概念。構建新型銀企關系,對制約與顧客關系的因素進行協調管理,增強客戶的穩定性,沒有良好的服務作保障,即使一時被拉過來的客戶也可能會跑掉。優質服務就是信譽。

  二、強化和提高服務意識

  首先,要全面動員,深入發動,大造聲勢,宣傳優質文明服務。優質文明服務關系到企業形象,因此,要必須做到全面發動,全員參與,把優質文明服務作為一項生命工程來抓。銀行業是服務性行業,在強化員工隊伍素質的同時,服務理念、服務意識也是他們隨時需要進行強化的一項長期訓練。其次,明確目標,制定計劃,分步實施,責任到人。對文明服務工作進行總體規劃,制訂階段性目標,聯系自身實際,進行細化和充實。對目標進行層層分解,責任到人,做到人員定崗,用具定位,操作定型,服務定時,努力實現井然有序的工作秩序。再次,完善機制,嚴格考核,公開標準,獎罰兌現。不斷完善規章制度,使服務行為規范化、制度化。要結合本行實際,建立嚴格的獎勵和懲罰制度,制訂和完善嚴格的崗位規范、各項業務的具體服務標準和業務操作規程,同時將有關經營管理、業務操作、內部管理等規章制度,按專業分工進行系統完善、整理和匯編,并要求全體員工對本職崗位每項操作規程熟記會背,熟練規范運用。最后,實施“一把手”工程,搞好優質文明服務。優質服務是立行興業增效之本,因此必須擺在重要位置,納入工作決策的總體思路,全面實施“一把手”工程。要成立以行長為組長的優質文明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各支行、也要層層簽訂優質服務責任書,將各項指標量化、細化,責任分解到人,并納入行長目標管理體系考核。

  三、加強培訓教育,提高業務技能

  優質文明服務要從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關鍵是以人為本,通過教育培訓和強化管理,提高員工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以員工的高素質創造出優質服務的高水平。加強業務技術培訓,提高服務效率。進行上崗培訓和崗位練兵,定期進行考核及專業技術比賽,要求員工業務上做到“好、快、準、嚴”,達不到標準不能上崗。通過嚴格的技能培訓,使員工學會業務操作的技能,熟練、準確地操作各種業務;以柜面服務為突破口,開展形式多樣的以優質文明服務為內容的.活動;組織愛崗敬業、服務奉獻的演講比賽,頌揚員工努力開拓、勤勉敬業的高尚風范;推廣以員工星級管理為核心的規范化服務。通過對柜臺人員“德、能、勤、績”的考核,授予相應的星級。實行“掛星上崗、以崗定酬、星薪掛鉤”,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營業網點要依據規范化服務標準,對營業室內外進行凈化、美化,在外部形象設計上應追求鮮明、統一的風格,以起到無聲的宣傳作用。

  四、提高金融電子化水平,創新服務手段

  新業務的開發,是增強業務發展后勁和競爭力的需要。所以商業銀行應設立專司新業務開發的部門,加強對市場的調查、預測和分析,研究創新金融產品,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為適應企業、個人金融意識不斷增強的需要,目前各家商業銀行陸續推出了多種服務,如儲蓄通存通兌、對公業務通存通取、代發工資業務、代收費業務、ATM聯網系列、商務POS終端、個人存單抵押貸款、一卡通(或一折通)、個人外匯買賣業務、電話銀行服務等等。豐富的銀行服務品種也是客戶選擇銀行的必有的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結束語

  銀行需求鏈管理是一種供應鏈管理過程,它不僅是滿足銀行客戶需要的一種過程,也是實現供應鏈各部分、各環節最佳銜接的過程。它改變了銀行與客戶間的互動方式,由傳統供應鏈中“銀行主導型”的推動管理方式轉變為“客戶主導型”的拉動式管理方式,其目的是“將特定數量、合適質量的個性化產品以合適的成本、在規定的時間、送到指定的地點、交給特定的用戶”(簡稱7R),這一特征,要求銀行樹立時效觀念和貫通意識,以保證需求鏈運轉過程的順暢和時效,從而快速實現資本的循環和增值。

銀行管理論文11

  論文關鍵詞:內部管理 國際業務 商業銀行 國際結算業務 國際化進程 國內銀行業

  論文摘要:隨著國內銀行業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國際結算業務在品種和數量上正成倍增長。商業銀行如何做好做強國際結算.規范國際業務內部管理.值得認真探討和研究。

  一、加強內外溝通。提高運作效率。

  國際業務涉及銀行、稅務、外管 、海關等多個部門,為了進一步做好國際業務.商業銀行有必要就操作當中遇到的問題與相關部門進行協調,以提高效率,防范風險。例如,銀行在處理報關單時.需要登錄海關核查網對每一份報關單進行核查、核注,在核查的過程當中會經常由于網絡故障等問題影響工作效率,如果能和海關的技術部門取得溝通,掌握一些保障通信質量的手段。對提高銀行業務處理效率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國際服務貿易項下付匯。客戶需要向銀行提交相關的稅務憑證.由于對納稅法規、程序不熟悉,客戶往往要在銀行與稅務部門之間往返很多次才能辦成業務,如果能在銀行、稅務之間建立一條快捷通道.方便銀行與稅務部門溝通.可以給客戶辦理業務帶來許多便利。外匯管理局作為商業銀行國際業務內部國際業務的直接管理部門.是制定各項管理制度的機構.新政策發布時會以各種方式對銀行從業人員進行培訓.銀行也可就日常操作當中碰到的問題向外管尋求正確的答案。

  做好國際業務日常工作.不僅要加強外部溝通。更重要的是做好與銀行內部機構的協調工作。目前,大部分商業銀行都實行本外幣一體化的管理模式.運用人民幣管理過程中形成的成熟模式和經驗對國際業務進行管理,可以有效地防范風險。但國際業務相對于人民幣業務來說更加復雜多變.政策靈活度大.如果一味地將人民幣業務的管理模式用于國際業務當中,不能真正涵蓋國際業務的各項業務。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出更有針對性、專業性的業務流程和內控制度。比如國際業務當中工作量大而重復性高的業務報關單核查、外管申報工作,如果能和技術部門合作開發相應的程序.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使用比較成功的一個案例就是報關單的自動核查系統.不僅減少了人力,還縮短了工作時問。而對于外管申報工作來說,自動化程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通過開發相應的處理程序.將可大大減少數據的重復錄入,提升準確率,解放勞動力,提高效率。

  二、加強內控建設。

  實現流程管理。加強國際業務內控制度建設。是有效防止商業銀行風險的關鍵。就商業銀行國際業務來說.一是要對現有的各種規章制度認真研究梳理.并借鑒國內外銀行內控制度建設的成功經驗。統一進行制度和流程再造從根本上解決制度流于形式的問題。二是要堅持“內控先行”的原則.在開發推廣新產品過程中.明確各單位各部門責任.制定相互制衡的業務管理辦法和制度,并在實踐中不斷修改完善。三是要狠抓各項內控制度的貫徹落實.并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執行制度監督機制。

  制定完善的業務流程是強化內控管理、防范風險的一個重要保障,尤其在國際業務操作當中,如何優化、修訂合理的業務流程.是增強執行能力、提高運作效率、實現管理效益最大化的保證。建議對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全方位的梳理 、分析。剔除不科學、重復勞動的部分.并編制“崗位操作說明手冊”。國際業務管理部門應始終把內控制度建設放在業務發展的前面.結合國理韌探際慣例和本部門業務環節風險點。制定下發國際業務管理規定、業務操作流程。明確各崗位的日常工作職責、經辦權限、業務辦理時限等具體內容。使業務受理有章可循。業務經辦有章可依,在控制差錯發生的前提下 ,提高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

  三、重視人才戰略。

  加速培養專業人才。國際結算是一項技術性、專業性、時效性、政策性均較強的工作.而高質量的骨干人才是發展國際貿易結算業務、保持市場和技術領先地位的必要條件。綜觀近幾年來人才流動的現象。國際業務部門是人才流動最多最快的一個領域.尤其是國內大型商業銀行國際業務部.幾乎成為外資銀行人才的培育基地.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商業銀行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員工進出渠道不暢。當前商業銀行國際業務人才的`錄用主要定位于大專院校.而不是全方位面向社會招聘所需人才.給引進人才資源設置了障礙。同時在對待人才外流上繼續堅持能留則留、能堵則堵的消極辦法,沒有適當的淘汰制度,缺乏良好的人才流動機制。二是考核不能為優勝劣汰提供科學依據。由于考核體系本身不夠嚴密.很容易出現業績放大英雄的現象.同時考核制度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考核指標在分配中的占比不合理等.也削弱了考核對員工的激勵與約束作用.致使人力資源管理不能為優勝劣汰提供科學依據。針對上述現象.要高度重視對從事國際業務內部管理人員的培養和提拔.選派業務骨干到海外培訓或工作,加強國際結算業務人員與海外分行及代理行的業務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提升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同時。要為國際結算業務人員建立類似于會計、出納 、存款等部門的崗位津貼制度,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努力開發新業務,提高全行國際業務的競爭水平。要通過對人力資本的培育、激勵、管理與使用,以開放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來吸引 “會跑的資源”留住“智慧的腦袋”.這是促進商業銀行國際結算業務發展的根本。

銀行管理論文12

  摘要:隨著近幾年全球經濟一體化速度加快,各國間資金流動愈加頻繁,外匯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使各國匯率不斷波動,而匯率頻繁波動會使我國商業銀行不斷面臨外匯風險。本文對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的問題進行了研究,首先介紹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的主要來源,并對目前國內銀行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銀行風險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的解決方法,希望為銀行的實際操作與管理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風險管理

  一、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的來源

  (一)外匯資本金面臨的外匯風險

  商業銀行的資本金是維持其日常基本運營活動的保障之一,也是防范銀行經營風險的條件之一。近幾年來,隨著外匯資本金規模的增大,銀行的外匯風險也在不斷增大。在銀行資本金在沒有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審批條件下,是不允許私自結匯或者轉換幣種的,所以當匯率不斷波動時,銀行以外幣表示的資本金的價值也將不斷變化,導致銀行一直存在外匯風險,甚至會影響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比如,當人民幣大幅升值時,將銀行外幣資本金轉化成以本幣表示的金額時將會大幅縮水,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也隨之降低。

  (二)資產負債外匯敞口頭寸面臨的外匯風險

  近些年來,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對銀行外匯貸款的需求大量增加,使銀行的外匯資產業務發展迅速;此風險包括商業銀行的外匯資產與外匯負債的外幣頭寸不匹配的現象,也就是說存在幣種不完全一致的可能性;還包括商業銀行持有外匯資產、負債的期限錯配,即外匯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的到期期限不一致,例如,某銀行的外匯負債已到期,但是它持有的外匯資產期限都較長,沒有到期的資產可以用來償還到期的負債。

  (三)外匯中間業務面臨的外匯風險

  結售匯業務是銀行的中間業務之一。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內更多的個人、企業選擇到國外開展業務,從而需要大量的外匯進行交易與結算,為了規避由匯率波動帶來的經濟損失,客戶會選擇提高結匯業務量,立即把匯率風險轉接給銀行,因此銀行每天的外匯頭寸將會隨著客戶的需求而上下波動,可能會出現較大外匯敞口,而當匯率往不利于銀行的方向變動時,銀行就會有遭受潛在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二、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的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以及對金融改革的日益加深,商業銀行對于可以自主靈活管理外匯風險的需求不斷增加。國內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日益完備和外匯市場結構的完善,促進更快改善結售匯周轉頭寸管理制度。為了更好更快的完善外匯市場,提高外匯指定銀行為客戶提供外幣買賣業務和外幣資金管理業務的靈活自主性,自20xx年9月起,國家外匯管理局對頭寸限額管理政策進行了調整,結售匯綜合頭寸管理制度正式進入銀行每日操作流程。外匯管理局依據國際收支情況、各銀行結售匯業務總量、銀行資產負責結構以及本外幣資本金數量等因素,來決定銀行每日的結售匯綜合頭寸限額。目前,外匯局推行的政策越來越寬松,給銀行更大的自主性和發展空間,總體上要進行限額管理,但有逐漸放開的趨勢。結售匯綜合頭寸限額管理的區間為從零到國家外匯局核定的數額,銀行體系的總限額將大幅提高,銀行對待風險管理必須更加謹慎。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逐日對結售匯綜合頭寸進行考察與監督,對外匯交易業務和頭寸進行嚴格的限額控制,其中也包含外匯交易頭寸限額和止蝕限額。在每個營業日終了,銀行都應對全行的結售匯綜合頭寸進行管理,保證它在外匯局規定的限額之內。所有當日超過外匯局規定的限額頭寸,銀行要在下一個營業日終了之前將其調控在規定額度之內。

  三、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風險管理意識不夠成熟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外匯風險的重視程度和意識普遍較低。存在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外幣業務與人民幣業務相比,外幣業務的占比較小,并且部分銀行管理層沒有意識到有效控制外匯風險對銀行整體穩健運營來說非常重要。例如,我國商業銀行現在實行的是垂直管理制度,即由董事會做出如何管理外匯風險的決議,所以董事會以及高級管理者們對外匯風險的認識、評估以及管控水平就決定了銀行能否迅速、成功的控制住風險。但由于一些歷史體制的問題,對于外匯風險的操控與管理,目前國內銀行的高層管理者還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儲備,并且缺乏對外匯風險設置風險限額的意識與操作。

  (二)風險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一些歷史制度原因,我國的市場化進程時間較短,商業銀行對外匯風險的管理活動起步較晚、經驗較少;盡管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猛,涉及外匯交易的規模迅速擴大,但理論的發展卻沒有跟上實體發展的速度。因此必然會導致我國沒有足夠切實的數據和經驗來建立研究針對我國外匯風險的模型,進而也就使我國銀行對外匯風險的識別、管控等能力不足。相較于國外某些大銀行已經開始運用大量數據統計模型、金融工程等高科技先進手段對外匯風險進行準確地計量與檢測,目前國內的外匯風險管理水平仍不能精確地算出銀行所持有的某一種外匯敞口頭寸的風險和所有外幣總的敞口頭寸。

  (三)缺乏風險規避工具

  與國外相比,國內的外匯衍生品處于剛起步的階段,缺乏滿足實際需求且真正有效的.金融衍生品,國內的商業銀行處于缺少規避和轉移外匯風險途徑與手段的狀態。現階段國外銀行普遍運用期貨、遠期、互換和期權等衍生品進行外匯風險規避,甚至部分跨國銀行利用金融工程等方法,綜合運用上述四種基本金融衍生品;而我國目前能夠自主使用的外匯衍生品只包括銀行間市場的遠期外匯交易、銀行間債券市場人民幣與外幣掉期交易、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外匯貨幣掉期交易和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可以看出,我國衍生品類型較少,遠遠比不上國外的普及程度,且不擅長利用金融工程等先進技術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活動。

  四、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的應對策略和建議

  (一)增強風險管理意識

  銀行的高級管理層要多關注全球金融領域的動態變化,清楚的了解本行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地位及其所面臨的風險,不斷向國內外銀行學習對外匯風險管理的優秀經驗和專業的風險管理知識。首先,國內銀行的董事會和高級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和熟悉各銀行的外匯風險水平高低以及能否有效管理;其次,大大增加對外匯交易人員以及外匯風險管理人員的培訓活動;最后,提高普通員工的外匯風險知識普及率,倡導全體員工學習風氣,增強銀行整體的風險管理意識、素質和能力。總之,商業銀行應制定合理有效的外匯風險管理制度與政策,并不斷的進行創新與改良,讓風險管理做到真正切實可行、行之有效。

  (二)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國內銀行應在吸取國內外商業銀行優秀的管理經驗的同時,結合國內市場環境和自身的經營管理特色,建立起符合我國商業銀行自身需求的外匯風險管理機制與結構,國內銀行應做到與外匯風險相關的各部門員工都具備一定的外匯風險專業知識。首先,董事會要加強外匯風險管理的意識與能力;其次,董事會和高層管理者們要具備充分了解外匯風險的專業技能,從而為銀行經營操作制定合理的風險管理制度;再次,通過銀行的培訓機制,使外匯交易、外匯管控等部門的工作人員不斷提高其工作的專業素養,或當銀行面臨外匯風險時,能及時有效地控制住它;最后,銀行的外匯風險內審部門要保持其獨立性,加大內審的頻率和強度,逐步完善內部審計的制度,讓內審工作有依可尋,努力發揮其最大效果。還要不斷細化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對于違反制度、政策的行為一定要進行嚴重處理。

  (三)加快外匯衍生品創新

  在銀行自身和其他經濟主體外匯風險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各經濟主體對外匯風險規避方法的需求也不斷上升,銀行有效規避外匯風險的途徑之一就是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品。現在國內銀行的外匯衍生品市場正在起步階段,銀行對衍生產品的定價和營銷環節都不夠成熟。此時國內銀行可以利用一些外資銀行對外匯衍生品較為熟悉的優勢,與外資銀行進行合作,改進產品或研發出更加適合自身的外匯衍生品。在目前國內銀行之間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商業銀行要合理的制定外匯衍生品的價格與營銷方案,選擇與外資銀行合作或自主研發出適合自身經營特點的衍生品,在更大程度上為銀行規避外匯風險,發揮出外匯風險管理工具的最大效用與價值。

  參考文獻:

  [1]陳芃蒨.對我國商業銀行匯率風險管理的探討[J].現代營銷,20xx,01:16~17.

  [2]陳煥煥,金艷芳.人民幣升值條件下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及其管理研究[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20xx,08:31~32.

  [3]古函可.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對策[J].商,20xx,24:154~155.

  [4]陳超.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xx,18:229.

  [5]李惠,丁峰,鮑珊.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xx,35:1299.

  [6]徐林剛.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研究[J].金融經濟,20xx,12:57~58.

  [7]顧麗霞.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下我國商業銀行的外匯風險管理[D].碩士學位論文,四川省:西南財經大學,20xx.

  [8]單承業.新人民幣匯率決定機制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D].碩士學位論文,北京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xx.

  [9]曾瑩瑩.商業銀行外匯風險及其管理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四川省:西南財經大學,20xx.

銀行管理論文13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正在逐步確立,銀行業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銀行業已由過去人們熟悉的傳統借貸業務發展到今天幾乎無所不為的“金融百貨公司”。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20年)》及我國其它相關法律法規,對應用型金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作為金融學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際聯系非常緊密的課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課程特點,針對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課程教學過程改革,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聯合,增加實踐性教學方式、方法的探索,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

  關鍵詞:教學改革;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金融專業

  一、課程特點分析

  (一)課程內容更新速度快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金融一體化的趨勢,商業銀行未來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也逐步越來越清晰,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因此,教學內容需要隨著銀行經營管理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的改革。而教學使用的教材更新速度往往是滯后于時代發展速度,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隨著商業銀行發展改革不斷的調整更新教學內容,而不能照本宣科。

  (二)學科綜合性強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經濟形勢的變化,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發在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來自于證券業、保險業的挑戰,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以及金融監管方式和力度的變化,迫使銀行進行了全面的調整,并出現銀行業務的綜合化、資產證券化、金融創新全面化以及經營管理電子化等許多新的變化及發展趨勢進一步加強。因此,除需要學習商業銀行經營理論課程之外,還需要保險學、證券投資學、財務管理學等知識,作為本課程業務操作和經營理論的學習基礎。

  (三)課程實踐性強

  課程主要內容涉及到負債業務、資產業務、表外業務及國際業務等業務經營的內容。這些業務操作、各項管理都需要實踐操作增加感性認識以及掌握各項業務之間的聯系。

  (四)宏微觀相結合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是一門微觀經濟學的分支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是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原則必須遵循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三原則,但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活動又是在宏觀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的,它與整個宏觀經濟的發展呈現相輔相成、互相制約的關系。因此,該課程具有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緊密結合的特征。

  二、教學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際經濟現狀脫節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比較依賴于教材。而教材的內容又通常是滯后于現實經濟生活,以至于教學內容呈現滯后性、不夠前沿,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二)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操作

  在教學環節中,由于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課堂教學還是以理論教學為主,以教師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講授的范圍。這種“填鴨式”教學,使得學生感覺空泛、乏味、實踐運用價值較低、這種模式還是屬于傳統的應試教育。并不能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做到理論服務于實踐操作,理論支撐實踐操作。

  (三)考核形式單一

  目前,大多數高校課程考核往往是教師通過復習指定書中的重點內容,學生通過背誦,最后通過筆試進行考核。而在考核內容上也是以理論代替實踐操作,學生通過考核了解了概念、意義、作用等理論知識;但對實踐操作的能力沒有幫助。

  (四)教材滯后性嚴重

  由于銀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國家相應的金融法律法規也會隨著行業的發展不斷的修訂,但教材內容很難做到與時俱進,內容往往滯后于實際經濟生活的發展,教學案例也是相對陳舊的案例。

  三、教學改革思路設計

  (一)以應用能力為導向,實行需求傳導式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1.面向應用,改革課程教學框架圍繞人才培養目標、科學調整課程結構。增加相應實踐教學課時環節,實現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商業銀行業務經營該課程是運用性較強的學科,應增強實踐環節操作,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達到培養應用技術人才的目標。商業銀行行業的發展以及國家金融政策的修改,隨著時代的發展往往比較迅速。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由于受到各種限制,很難快速把握行業發展的動態。因此,我們需要實習實訓基地作為共建單位,直接參與課程的設計、評價,全面推行基于實際應用能力培養的案例教學、項目式教學和虛擬現實技術應用。2.面向應用,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加強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同時根據銀行業崗位需求對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組織教學內容。圍繞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加強教材建設,建設有特色的校本教材。該課程的特點就是行業發展速度快趨勢國際化,教材內容容易滯后,我們可以以課題組的形式進行研究修訂教材。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選擇和運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積極開展專業重點課程的“微課堂”、“網絡課堂”建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效果,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課堂由于教學時間有限,學生未能在課堂上消化吸收的知識,可以通過網絡課堂等形式進一步強化。3.面向應用,強化實踐教學。根據銀行業特點、專業技能要求與業務流程構建知識教育體系、專業技能訓練體系和實驗實訓實習環境。按照知行合一的要求,實現理論學習與專業技能訓練緊密結合、有序銜接、相互促進和螺旋上升。加大課內課外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構建銀行業實驗、實訓、實習“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分層次、有重點、有目標、優化實踐教學體系,結合實驗教學、課程設計、學科競賽等實踐教學環節。

  (二)依托應用型服務平臺,提高協同創新能力

  1.學校依托的區位優勢,積極推進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通過該課程的教學改革,以帶動課程群的改革,通過積極構建“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政產學研用”合作機制。保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將更多的社會現實經濟案例帶入課堂,引發學生的思考;同時,可以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依托學校建立的實習實訓基地,深入校企合作模式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嘗試推行“嵌入式”、“訂單式”等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一方面,更加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另一方面,更加有針對性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并且提高了就業率。使得我們培養的人才是真正社會所需要的,而不是只懂理論與社會相脫節的學生。

  (三)強化專業能力建設,促進師資轉型

  1.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由于該課程屬于金融學專業核心課程,課程實踐性較強,對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因此,應加強“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積極推進“雙聘”制度。2.培養學科帶頭人通過內部的培訓外派學習,逐漸培養學科帶頭人。教師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內容,每年選派專業教師到相關合作企業,參加頂崗實踐或者掛職鍛煉。

  (四)完善應用型考核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以課程改革為契機逐步完善課程考核體系以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課程改革為契機,完善金融學專業課程群考核體系。傳統單一的考核方式對人才的培養有著較大的局限性,學生通過考前突擊背誦就可以結業一門課程,但實際知識的掌握、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的情況很難真正了解。制定突出應用型本科教育要求和應用型本科人才特點的考核評價體系與指標,建立人才培養的多元化考核機制。建立以應用能力為主的質量評價體系,以及評價方法的多元化。采取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將“理論+實踐雙考核”體系引入課程改革中。不僅注重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強調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2.完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質量監測標準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規格,修訂與完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等各主要環節質量標準以及有關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室建設、實習基地建設、教師工作等方面的質量標準和規范。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實踐性教學的新方法、新思路,以期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金融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婷婷.高校“商業銀行經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析——基于商業銀行技能型人才培養視角[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xx,19(4).

  [2]單冰.獨立學院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課程改革研究[J].對外經貿,20xx(3):159-160.

  [3]王曉軒,吳敏.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xx(12):125-126.

  [4]潘金霞.基于實踐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xx,38(3):85-88.

銀行管理論文14

  【摘要】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銀行是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力資源是銀行發展的核心資源。當前,各大銀行人力資源管理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改革初步實現了體制與機制的創新,人本理念深入人心。銀行作為知識密集型企業,對人員素質的要求較高,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銀行員工的素質決定了銀行的品質。本文首先從銀行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基礎著手研究,分析了銀行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其進行優化的對策。

  【關鍵詞】

  銀行人力資源管理

  一、引言

  在全球經濟和金融一體化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行業的競爭從本質上說都是人才的競爭,我國銀行為應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和市場化改革的要求,就必須樹立戰略性的人力資源觀念,對人力資源管理體制進行改革。隨著我國金融業全面開放,市場競爭格局與銀行體系結構將發生更加深刻的變化,我國銀行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因此,研究和分析我國銀行人力資源管理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我國銀行人力資源管理改革的優化措施,這對銀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和深化人力資源管理改革有著重要意義。

  二、銀行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基礎

  1、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

  人力資源管理由宏觀人力資源管理與微觀人力資源管理兩個部分組成。宏觀指的是對社會人力資源的管理,是國家的一項重要的管理職能;而微觀的是對企事業單位內部人力資源的管理。具體而言,人力資源管理就是采用現在的科學方式,對于一定物力相結合的人力進行合理的培訓、組織和調配,使得人力、物力保持平衡狀態,同時對人的思想、行為方面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協調,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實現組織的目標。

  2、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

  當前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變化迅猛使得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也日漸豐富,具體職能包括以下幾方面:(1)管理職能。又稱人力資源的招聘、任用、考核、獎懲等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人事行政職能。目的是使得人力資源的各項工作提高員工的貢獻度,從而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提升;(2)研究職能。又稱對人力資源及其開發與管理的研究;(3)關系職能。與企業外部的關系以及企業內部處理好銀行與股東、銀行與員工的等關系;(4)規劃職能。運用人本思想作為企業發展的出發點,對周邊的市場環境進行研究,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創新發展策略,以期實現組織的最終戰略目標;(5)完善職能。建立人力資源管理的輔助體系,包括醫療、保險、福利等。

  3、銀行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

  (1)人力資源效率評價的復雜性。一般主要依靠工作滿意度、生產質量和服務質量等來衡量人力資源的效率好壞,對人力資源效率進行評價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而對銀行人力資源效率進行評價更是難上加難。這主要是由于銀行員工個人的工作效率的評價具有復雜性,很難做出客觀的評價。

  (2)員工管理的差異性。銀行員工的自身的所表現的價值、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導致銀行對擁有高資本的管理和技術與一般的業務人員采取差異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手段。

  (3)薪酬體系呈復合型。銀行薪酬的多少是取決于員工的技能、能力。一般的業務員工作內容相對固定,職位價值確定也比較方便,對市場相關分析工作也相對容易,從而薪酬方面按照固定薪酬確定。然而,管理和技術人員靈活性強,他們的工作對組織的業績影響大,這是的薪酬根據他們的能力和技能來確定。

  4、加強銀行人力資源管理的必要性

  (1)我國銀行改革與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國銀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組織結構等與小貸銀行的價值取向存在差異,此時必須加強推進我國銀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快我國銀行的制度建設。

  (2)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勞動力作為市場經濟的一種資本,是核心的資源,必須通過市場手段來對其進行優化配置。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背景下,市場將在銀行資源配置中占據主導地位,人力資源也將走向市場。因此銀行人力資源管理要緊跟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加大重視人力資源的市場價值。

  (3)員工取得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在社會發展進步的情況下,銀行員工的社會價值觀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尤其是當下的大部分青年員工對新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大,他們希望自身能夠在工作中快速實現自身的價值。所以,一定程度的開發員工的潛力,提升職員的綜合素質是當前人力資源管理者的關鍵職責。

  (4)銀行業對創新人才的繼急需。世界銀行業的創新潮流將帶動我國銀行業的創新步伐,由于我國銀行業當前的創新水平較為滯后,在這種情況下也會大力迫使我國銀行業提高創新水平。而人才才是加大創新力度、創新水平的重要因素。

  三、銀行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人才培訓機制不健全,對銀行員工的培訓投入不足

  我國的銀行還是被傳統的觀念所牽制,對人才培訓也一直是銀行發展和進步的重要途徑。如日本瑞穗實業銀行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費用在員工培訓的支出上,其培訓體系也是十分完善的,對培訓的投入也在近些年產生了很大的效益。我國銀行在人力資源培訓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把培訓當作是一種負擔,導致員工得不到好的培訓,甚至是使得人才流失、智力儲備枯竭等不良局面。

  2、激勵制度與考核制度不健全

  健全激勵制度和考核制度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提高員工對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也能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更好的激發員工的內在潛能。但是我國銀行卻在考核和用人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運用傳統的“官本位”思想來用人,不綜合考慮員工的業績和工作年限。另外對員工激勵手段單一,激勵的力度不夠,激勵作用沒有充分得到發揮,也忽略了崗位能力、業績等,從而使得員工對工作的熱情大大減退,管理層在激勵機制方面過多的注重精神上的激勵,忽略了物質激勵,激勵手段沒有長期性的延續下去,因此導致大量的人才流失。

  3、薪資分配不合理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均衡的薪資分配是吸引、激勵、留住高素質人才的必要條件,是銀行在競爭激烈、變化迅速的全球性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銀行業在薪資分配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忙閑不均等情況,中高層管理層與普通的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過大的現象。另外獎金、福利等的發放主要是針對中高層管理人員,而普通員工得到的卻很少。這種情況下不僅減少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因此加強改進銀行薪酬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4、缺乏優秀的企業文化支撐

  由于傳統的思想觀念以及管理思維依然存在于許多員工的心中,當前的局面是老員工時常擺老資格,員工沒有壓力同時也缺乏創新意識,沒有競爭意識和上進心,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銀行有效的用工機制和激勵機制的完善。盡管近些年企業開始關注企業文化的建設,但因為對企業文化的本質沒有清晰的認識,所以就不能建立起優秀的并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文化,鑒于此,也就不能通過企業文化制約員工的行為,阻礙了員工前進的道路。

  四、優化銀行人力資源管理的對策

  1、加強員工的培訓與教育

  高度重視員工的培訓是衡量金融企業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在當前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金融市場也在不斷地對外開放,銀行應該大力提升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對員工進行教育和培訓是銀行改善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銀行必須要加強員工的培訓,健全員工培訓制度,從而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和職業化水平,讓他們與國際化要求更靠近。不斷改進培訓模式,定期檢驗員工的素質情況,建立人才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的機制,全面優化人才結構,鼓勵和支持員工自覺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2、建立健全薪酬激勵機制和績效考核體系

  完善激勵機制能充分開發我國銀行員工的潛能,從而產生對工作的創造力和加強工作的積極性。銀行應該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必須改革原有的激勵機制,把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相結合,同時改革薪酬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改革傳統的人才考核和選拔機制,應該盡快確立人才資本的提升戰略,進一步深化用人機制改革。一方面在實行員工的績效考核的情況下,要建立健全員工的定量考核,把考核制度往日常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以使得員工實現晉升的目標。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改革領導的人事制度,在一定階段施行優勝劣汰的管理人員的任用制,盡力破除“官本位”制度,同時要加強對領導任期的考核和管理等相關措施。

  3、合理分配薪資

  由于銀行管理層與普通員工的薪資差距較大,合理地進行薪資調整是十分有必要的。企業可以根據職位的價值貢獻率來確定工資,就是說對銀行貢獻大的工作人員來確定他們的薪資。另外根據業務型干部的學歷、能力、工齡等科學合理地聘用專業水平,并使得其收入水平與相同職級的行政管理干部相當。對于普通員工應該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晉升方式調動員工的潛能,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員工主觀能動性,提升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4、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是辯證統一關系,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緊密相連。優秀的企業文化為人力資源管理創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同時對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也有著重要意義。銀行的企業文化是銀行經過長時間的積累而形成的內在價值,每一個銀行都有屬于自身的特性,是其它銀行不能仿造的。優秀的銀行企業文化能從本質上對員工的行為進行約束,讓員工大程度的認同銀行的企業文化,使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共同發展,實現企業得到良好的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隨著我國銀行的深化改革和不斷發展,人才將是我國銀行寶貴的財源。由于我國的銀行人力資源管理改革是一項長期戰略,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國銀行的人力資源管理改革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我國銀行要抓好機遇,充分學習借鑒國外銀行人力資源管理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銀行的特點,建立健全我國銀行人力資源管理的體制機制和規章制度并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這樣才能進一步促進我國銀行的長期持續發展。

銀行管理論文15

  摘要:在日益激勵的市場面前,企業面臨的競爭無論是從深度還是廣度上都在逐步加劇,重視人力資源管理軟功能,提高企業凝聚力,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最大效能,為企業保留最寶貴的資源,本文以中國建設銀行為例,通過分析其凝聚力和管理效果,研究企業凝聚力對銀行的影響,為銀行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人力資源;凝聚力

  一、企業凝聚力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為了實現既定目標運用一定的手段、方法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對各個環節進行規劃和管理。人力資源首先是對人的管理,而企業凝聚力也是通過人來凝聚的,通過對生產關系的研究,掌握其規律,更好地運用在增強企業凝聚力中。一個凝聚力強的企業,員工從上到下都會形成統一的價值觀,向著同一個大方向一起努力,形成團結互助的良好的工作氛圍。企業凝聚力是強化人力資源管理的表現,企業凝聚力對企業的主要作用表現在誘導作用,即對企業成員的誘發、勸導,激發每個企業成員的積極性,以保證企業目標與個體目標一致;其次通過好的管理能力使他們的合力方向朝向企業目標,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在此基礎上,一個企業具備團隊精神則企業凝聚力就強,就能較好地適應外界變化,處理好內部沖突;企業成員對企業及企業領導持肯定和支持的態度,企業的'目標就得以實現。

  二、中國建設銀行的凝聚力分析

  (一)建行的企業文化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是股份制商業銀行,是國有五大商業銀行之一。中國建設銀行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與多個大型企業集團及中國經濟戰略性行業的主導企業保持銀行業務聯系,營銷網絡覆蓋全國的主要地區,20xx年7月20日全球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建設銀行排名第22位,較上年提升7位。建行的愿景是始終走在中國經濟現代化的最前列,成為世界一流銀行。使命是為客戶提供更好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為員工搭建廣闊的發展平臺,為社會承擔全面的企業公民責任。核心價值觀包括誠實、公正、穩健、創造。

  (二)組織行為方面

  加強員工職業操守教育。比如建行某分行組織員工積極學習優秀員工先進事跡,教育員工向先進看齊,愛行愛崗、勤勉盡責,激情工作,爭創一流業績;結合金融系統典型案例,加大合規文化宣講力度,引導員工珍惜職業生涯,養成按制度、按程序辦事的良好習慣。建行積極解決員工合理訴求,在春節前后開展員工家訪活動,征詢員工和員工家屬的意見和建議,并在員工本人或直系親屬生病時進行探望,將組織的關懷送達給員工;管理人員經常與員工進行座談交流、談心溝通,化解員工思想情緒,對于員工共同反映的合理訴求,積極予以解決,增強員工隊伍向心力。另外,建行采取形式多樣的活動緩解員工壓力,通過大力宣傳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業務,增加存款取款一體機等自助設備,加快柜面業務分流步伐,緩解柜面業務壓力;組織員工進行文體比賽,活躍員工文化生活,疏導員工工作壓力,激發員工工作熱情。

  三、中國建設銀行的管理效果研究

  (一)企業方面

  20xx年建行實現凈利潤2,323.98億元,較上年增長1.53%,建行盈利水平實現穩步增長,主要得益于生息資產規模適度增長,凈利息收益率穩中有升,積極開展服務與產品創新,提升綜合服務能力,這些都離不開建行內部凝聚力的提升,員工從上到下都會形成統一的價值觀,向著同一個大方向一起努力,形成團結互助的良好的工作氛圍。

  (二)員工方面

  20xx年建行共支付員工317.79億元薪酬,其中包括工資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其他社會保險及員工福利、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離職后福利、設定提存計劃、設定受益計劃、內部退養福利、因解除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建行充分發揮績效薪酬的激勵約束作用,樹立鼓勵價值創造的考核分配理念,繼續貫徹落實向經營一線傾斜導向,堅持薪酬增長向基層機構、業務一線和直接創造價值的崗位傾斜,激發一線員工創利增收的積極性;加強境外機構及控股子公司薪酬管理,服務全行綜合化經營和海外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績效考核導向,使薪酬與業績貢獻相符。另外,建行還強化金融專業知識能力的培養,緊密圍繞全行轉型發展重點領域開展專題培訓、現場培訓、網絡培訓相結合,提升全行員工全面推進轉型發展的能力素質和業務水平。

  四、中國建設銀行對其他銀行管理的啟示

  (一)加大績效薪酬的約束作用

  制訂相關辦法對因違規失職行為受到紀律處分或其他處理的員工薪酬進行扣減,從正反兩方面既鼓勵了員工加強自身業績也從反反方面減少員工錯誤的發生。

  (二)加強員工職業操守教育

  組織員工積極學習優秀員工先進事跡,教育員工向先進看齊,愛行愛崗、勤勉盡責,激情工作,爭創一流業績;結合金融系統典型案例,加大合規文化宣講力度,引導員工珍惜職業生涯,養成按制度、按程序辦事的良好習慣。

  (三)積極解決員工合理訴求

  在春節前后開展員工家訪活動,征詢員工和員工家屬的意見和建議,并在員工本人或直系親屬生病時進行探望,將組織的關懷送達給員工;管理人員經常與員工進行座談交流、談心溝通,化解員工思想情緒,對于員工共同反映的合理訴求,積極予以解決,增強員工隊伍向心力。

  (四)緩解員工壓力

  通過大力宣傳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業務,增加存款取款一體機等自助設備,加快柜面業務分流步伐,緩解柜面業務壓力;組織員工進行文體比賽,活躍員工文化生活,疏導員工工作壓力,激發員工工作熱情。

  參考文獻:

  [1]黃麗霞.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2]中國建設銀行.

【銀行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銀行管理論文01-11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論文11-24

薪酬管理的論文11-16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02-28

管理學論文02-24

如何管理企業的論文11-28

管理學論文05-15

銀行現場管理報告11-04

班級管理論文02-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十八禁|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播| 女人扒开屁股让男人桶30分钟|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国产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 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97在线观看永久免费视频|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 免费A级毛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妇女乱妇女乱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高观看|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国产激情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丁香花免费高清视频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