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數學教育論文

時間:2023-02-21 16:38:56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數學教育論文

  在各領域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教育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教育論文

數學教育論文1

  【摘要】:數學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始動因素,是學生為了滿足某種需要而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心理狀態。根據不同的需要,學生的學習動機就會有所不同,要使動機所產生的效應強烈,就要充分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活動本身的需要。比如,在教學中要善于設置問題,啟發學生思維能力,激發學生要“弄懂”“學會”的愿望,當然在設置問題時,要注意難易適度,過難或過易都不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情感教育思維品質培養途徑

  一、情感教育的內涵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各種手段、方式和方法來調動學生,感染學生,創造出教學的動人情景和氛圍,使教學進入高境界的一種教學藝術,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獲得數學知識、技能,提高數學能力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個性,完善其人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情感教育的地位與作用

  豐富的情感能夠促進個體認知的發展,是學生從事學習所不可缺少的,是他們所進行創造性學習的強大動力。一但學生具備了對學習的強烈情感就會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地探求新知識,大膽地進行創造性思維,頑強地克服各種困難,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學過程既是師生信息傳授交流的雙向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雙向過程,良好的師生情感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因素,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應該了解學生的歡樂與憂愁,了解他們的愛好與才能,要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因為任何一名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了解、信任與尊重,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才會有所進步。

  三、情感教育的任務

  由于情感因素往往具有非理性的非邏輯的特點,因而其內容還難以全部用形式化的,可量化的指標加以描述。其教育方式也是非模式化的,以滲透為準的。根據目前我們的數學現狀和面臨的問題,結合數學素質的需要。數學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應擔當起以下幾個方面的任務:

  (1)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不僅應包括認知領域內的思維素質,還應包括思維過程的意志力、直覺力、批判力等。而這些能力僅僅靠解決“人為設置的問題”是不可能得到的,他們需要有數學史的啟示,數學家的榜樣和其它實踐活動斗,獲得的情感基礎。

  (2)培養一定的數學鑒賞能力

  對數學的鑒賞能力應包括外部的和內部的,作為外部鑒賞,教師應讓學生明確數學廣泛的應用性,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商業活動中以及科學研究中數學是必不可少的;內在的鑒賞,主要是讓學生認識數學美,并體會到這種美的意義和功效。

  四、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影響因素分析

  在數學教育中如何發揮和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然而,在數學教學中影響情感教學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評價觀念的影響

  目前,評價學校的好壞,歸結于升學率的高低,評價教師的教學能力,歸結于該教師所教學科在同年級中所占平均分的高低,這一切全歸結為學生的學習成績。

  從而導致了教師為了提高該學科的成績,只有加重作業量,增加知識量,進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上課,作大量的試題,不管學生的反應怎樣,在教師的眼中學生只有學習在學習,其它任何事情都與學生無關,學生的唯一任務就是學習。從而造成了許多學生對學習冷淡,沒有學習的動機,興趣,厭學情緒嚴重,甚至逃學。 (2)教學觀念的影響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一方面,重要性知識的傳播,輕情感經驗的積累,忽略了學生的情感特征,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數學知識本身與教學過程貧乏,單調,課堂教學方法陳舊,缺乏對數學應有品質的培養,如學習興趣,求知欲望等。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不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只要求他們盲目被動地演練,死計算法,公式,結果題練的越多,思路越亂,公式記得越多,越容易混亂,從而使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因此,在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為了提高他們的成績,只有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對數學美的鑒賞等情感因素,因為,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始動因素,是學生為了滿足某種需要而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心理狀態,不同的需要會產生不同的動機。

  (3)人才觀念的影響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教師不僅僅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學習。然而,許多教師只注重教書卻忽略了育人。他們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只要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夠學好,就足夠了。可是許多數學尖子生卻往往不喜歡數學,他們的成績好是因為多方面的原因,而不得不學習。

  五、情感教育的培養途徑

  情感教育是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最有效而持久的良方,也是教師應注重體驗的教學方法,那么在數學教育中應如何注重培養情感教育呢?我認為大致有如下幾點: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歐拉語)”,“沒有興趣的強制學習,必將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烏申斯基語)”因此,教師要融洽師生關系,創設舒暢心境,把握有利時機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當然,在教學活動中不能只限于教學內容上,也要適當的介紹數學的歷史,講一些趣味軼事,這些都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設活躍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情感

  活躍的課堂氣氛是教學活動中包括教師在內的群體的心理氣氛,融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心境愉悅,寬松自由,好奇心得到滿足,表現欲得以發揮。在這種氣氛下會使學生感到,不是教師逼著學生學習,而是學生覺得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吸取了知識。如果課堂氣氛平平,學生聽起來就覺得沒有興趣,情緒不高。如果課堂氣氛好的話,學生就可以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在學習中開拓知識,在爭辯中提高認識,在解決問題中獲得鼓勵,在成績面前正確認識自我。

  情感教育是數學教學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每位數學教師都應該從教學內容和自身的實際出發,審時度勢,著力追求課堂教學藝術,不斷尋求激發學生情感的途徑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失時地和教材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做到點滴入土,潤物無聲。把學生從苦學的深淵帶到樂學的天堂。只有這樣,我們所教出的學生才會有更豐富,更健康的精神世界,才能有更完備的知識結構,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數學教育論文2

  摘 要: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運用新穎、先進的教育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新的生長點提供廣闊的展示平臺。因此,創新教育和小學數學教學課改的整合,有利于充分認識到實施小學數學必然地要以先進的創新教育理論為指導,轉變教育思想,改革課堂教學,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素質教育觀念與教學機制的整體深刻變革。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創新精神;創新能力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創新教育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水平就成為了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教學中的工作重點之一。對于學校中的數學課堂教學來說,創新教育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具體的教育措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創新素質。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項長期工作,教師要樹立這種教育理念,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提高自己的創新素質。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以興趣作為小學數學創新教育的動力

  興趣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不竭動力,同時也是提高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源泉。讓學生在“我要學”的思維活動中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還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喜歡具體形象的事物,對于抽象乏味的數學問題缺乏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把數學學習和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創設一種數學情境,用以引發學生的思考。

  二、以實踐作為小學數學創新教育的基礎

  三、以探究作為小學數學創新教育的方法

  探究式教學法可以應用與數學教學的許多環節。在概念形成環節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可以引發學生從具體的活動中抽象出對概念的概括,使學生對概念的本質有一個更為深入的理解;在定理的發現過程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學生可以循著前人的探索軌跡進行知識的再次發現,從而掌握一個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數學家們發現問題的過程;在知識的應用環節采用探究的數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對具體事例的探討中,發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學生可以在綜合實踐的過程中,采用網絡、圖書館、社會調查等各種渠道收集資料,在方案的設計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再次應用。

  四、轉變觀念,積極探討新的教學方式

  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的個性發展。在學習過程中,營造開放的空間,讓學生去玩、去動、去演。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出發,設計一些有特色的教學方法。如:在以給定的圖形如:○○、△△、兩個圓、兩個三角形、兩條平行線為前提條件,盡可能多地構思獨特且有意義的圖形,并寫上一兩句貼切的、詼諧的解說詞。如兩盞燈、一個等式,就是符合要求的兩個圖形,你還能構思出其它的圖形嗎?比一比,看誰想得多。這是一道培養學生圖案設計能力與空間想像能力的趣味數學題,沒有標準的答案,初一學生根據他們的知識面和生活閱歷,學生是從以下不同的側面來設計:①來自生活實踐的設計:圖形如圣誕樹、一輛小車、一個機器人、一座房子、兩支棒棒糖機器人、嬰兒車等;②形象生動地刻畫動物或人物,一只小鳥、稻草人、一只蝴蝶、一只狐貍頭等從以上方案的設計可以看出,如果學生沒有豐富的感性材料作素材,僅僅憑在課堂上的`機械訓練,是很難憑空設計出一種有意義的圖形的,要求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勤于動手、善于觀察、發揮聯想,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這樣的數學活動課,以情境、想像的形式貫穿整個課堂,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樂在其中,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情感得以交流,個性得到張揚,自主、實踐、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課堂教學輕松活潑,學生學得扎扎實實。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多彩,使課堂顯出勃勃生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使抽象的變得具體,靜的變成動的,虛幻的變成真實的,既可以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情景,又能將學生引入想像的世界,使教材“活”起來,使課堂也“動”起來。

  五、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

  民主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保證創造成功的重要條件。因為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保障。陶行知先生早就在《創造兒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創造力量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如果大量開發創造力,大量開發人才礦中之創造力,只有民主才能辦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這樣的大事。”課堂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求,這種方式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要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首先,教師要熱愛學生,這是達到民主和諧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的教學真締,其次,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到老師既是自己的師表,又是最親可以與之交心的朋友。第三、學生之間要形成和諧、友好、互助、競爭的關系。

數學教育論文3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學習方式的三個基本維度,適時有效地開展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自悟、自得,從而將書本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技能,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特長和諧發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造適合每個兒童的教育,要充分認識學生的巨大發展潛能和個性差異,努力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善于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責任感和道德感,為學生生活質量的提高建立必須具備的條件。為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注重加強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能力

  學生的實際能力就是指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所具備的知識能力,這一點常常被忽視。眾所周知,任何人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總是要參與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課堂上的無效空間,減少了學生的學習障礙。比如,在講解新的數學概念時,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這些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實際,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數學教學一方面要使學生了解人類關于數學方面的文化遺產,另一方面要使學生建立起正確對待周圍事物的態度和方法,學會使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培養學生從現實生活事例中看出數量關系的能力,這兩者都是不可偏廢的,都是學生是否具備數學素養的重要標志。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特別是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的具體事物中發現數量關系的能力;要認真研究學生學習新知識時已具有的能力,認真研究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以學法定教法。

  二、努力探尋學生的潛在能力

  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是素質教育研究的重點。我們知道,學生是正在發展中的人,學習新知時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學生的潛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學生中,沒有潛能的學生是不存在的。課堂教學的關鍵就是要拓展學生的心理空間,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維,充分發揮其創造性和智力潛能。

  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地探索和思考的過程。在數學教學中,是單純地給學生現成的知識,還是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景,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和思考,以便發揮其潛在能力,這是數學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要“應試教育”還是要素質教育的大問題。一般地說,數學教科書中的例題是學習的范例,學生要通過例題的學習,了解例題所代表的一類知識的規律和理解方法。但這并不是說,只要學生學會了書本上的例題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決與之相似的問題。要能舉一反三,就還需要學生有一個深入思考的過程,甚至要經過若干次錯誤與不完善的思考,這樣才能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這更需要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思維發展水平,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不同學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學生對一個問題的認識水平。學生學習時說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課堂教學缺乏統一性,但教師從學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學生是怎樣思考的,哪些學生處于較高的理解層面,哪些學生理解得還不夠深入或不夠準確,并從中調整了一步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以恰當地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養成一種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習慣,這對學生學習新內容、研究新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在教學中,教師如果不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只是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的解題方法,雖然這樣可以比較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但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惰性。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思考機會,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努力發展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在認識所學的知識、理解所學知識的同時,智力水平也不斷提高。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講,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創造,掌握一套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在任何時候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時都能“處處無師勝有師”。為此,教師有必要更新觀念,研究數學的智慧,分析數學的方法,努力使學生像數學家那樣去學習、去思考、去發現、去應用、去創造數學知識。

  在教學中,教師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培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學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聽講,而對于在預習中已弄懂的內容可通過聽講來比較一下自己的理解與教師講解之間的差距、看問題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種好些;課后復習――學生可先合上書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課堂內容在腦子里“過”一遍,然后自己歸納出幾個“條條”來。教師要研究每個例題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個例題的關鍵所在,思考這類例題還可以從什么角度來提問,把已知條件和求解目標稍作變化又有什么結果,解題中每一步運算的依據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識,這類題 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數學教育論文4

  一、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優化知識的呈現方式,拓展知識途徑,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我們數學教師應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優勢作用,科學設計使用的切入點,優化知識的呈現方式,適度拓展知識面,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有了動力,學生就會產生激情,就會投入到自主學習之中,就會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進行“分數的認識”的教學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喜歡吃的水果、學生愛玩的卡通卡片或者是玩具等物品,通過動畫閃爍的方式呈現物品的數量,先是整體數量的閃爍,再是局部數量的閃爍,并通過顏色設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整體閃爍時顏色為紅色,局部閃爍時顏色為藍色。這樣就能引導學生理解局部占整體的幾分之幾,從而理解分數的概念和意義。這種教學方式大大優化了知識的呈現方式,激發了學生求知的好奇心,提高學習效果。

  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優化教學方法,降低學生理解難度,提高教學效果

  小學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對處于抽象思維能力正處于形成初期的小學生來說,全面深刻理解這些知識確實具有一定的難度。為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優化教學方法,科學揭示數學本質內涵,通過動態的畫面展示使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比如,在進行“統計”的教學時,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利用教材上的數據信息進行知識展示,直接告訴學生統計的概念和在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記住這一知識點即可。這種教學方式是灌輸式的、是死板的。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教學,要突出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要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為此,我利用多媒體將要進行分析的`數據通過計算機輸入到Excel表格中,再利用Excel中的圖表功能進行數據統計,使學生深刻理解統計的含義,降低了學生對統計理解的難度,明白了其所要表達的意義,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提高了教學實效性。

  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加強對小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以便將來更好地適應高一階段的學習。很多數學知識具有很大的發散空間,我們教師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通過圖形、符號等變化的信息,進行科學引導,啟迪學生發散思維,提高發散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比如,在進行“觀察物體”的教學時,教材上的信息量較少,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豐富的課外信息,用以補充教材上信息的不足。同時,教師應拓展知識的外延,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其中主要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一些生活中不同疊加擺放的花盆、浴缸、磚塊、肋木等,讓學生畫出每種物品的擺放從不同方位觀察的結果,或者是給出觀察的結果說出觀察的方位等。這種教學方式大大豐富了教學信息量,實現了思維的拓展和有效延伸,綜合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四、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不斷完善,各種教學功能越來越齊全,而且教學軟件也在數學教學中得到極大的普及。這樣一來,很多教師就直接把所要運用的資源拿到課堂上來,缺乏應有的處理和選擇,教學時就顯得華而不實。還有的教師不進行科學整合,或者是整合的方法和思路有待進一步商榷,缺乏一定的科學性。我們數學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結合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和特點,合理運用這些軟硬件資源,確實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服務,為教育教學服務,提高教學質量。

數學教育論文5

  一、學生缺乏學習的內在動力

  通過數學學習讓學生獲得自信和成就感,是現在數學教學目標中極為關注的一個主要方面,而這一點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往往得不到體現。由于受周邊社會環境的感染及家長重視程度的影響,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整天無所事事,作業練習潦草應付,抄襲了事。

  二、學生學習方法落后,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根據調查了解,相當一部分學生現在還在繼續沿用小學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部分學生解題時不遵循解題步驟,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過程缺乏邏輯性和連貫性,對知識不能靈活運用,對方法不會歸納總結、融會貫通。

  三、缺乏先進的教學設備和靈活的教學方法

  數學教師常用教具為:教案、課本、三角板、粉筆等。先進設備多媒體和電子白板等的正確靈活使用,依然困擾著每位偏遠山區的農村教師,使農村數學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對于這種現象,仍值得我們去深刻思考。

  四、家庭教育缺乏良好的引導

  調查結果顯示,56%的學生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考試能拿高分就行,有40%的學生家長對于自己孩子的學習不管不問,沒有采取任何可以有效提高成績的措施,這顯然是對數學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和學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善和提高。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其學習的內在動力

  初中數學是較為乏味的一門學科,由于其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又比較嚴謹的特點,使得數學成為學生學習困難的課程之一,大部分農村初中的學生不愛學習數學,覺得太難,沒有學習興趣。所以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注重和諧的課堂氛圍,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其次利用多種教學策略對學生的學習內在動力加以培養。例如教師利用期望效應培養學生的興趣;或者利用已有的動機和興趣形成更好的學習興趣等等。

  2.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作為教師應做到:(1)在生活和思想上要關心與愛護學生;在教學上,要嚴格地要求他們,讓其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2)教給學生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的靈活運用,就像智慧的窗戶一樣,只有窗戶打開了,學生才能看到精彩的數學世界,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其受益終身。(3)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和交流,讓其樹立自信,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充滿關懷及和諧的氣氛下茁壯成長。(4)多開展數學課內外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價值觀。將數學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有效地結合,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課題和活動,這對培養學生的數學價值觀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3.改善教學設備,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由于受到文化背景、社會環境、經濟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偏遠山區農村初中數學教育教學面臨很多困難。要改善偏遠山區農村初中數學教育教學的現狀,希望社會和教育行政部門能加大對農村地區的大力支持;渴求學校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物質資源和師資力量的保障,注重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教學方法的改變。

  4.家校互動,聯合社會力量

  教育可分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我們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界限,建立一個融洽和諧的“家校關系”“校校關系”以及“社(會)(學)校關系”體制,這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雖然偏遠山區經濟文化落后,家長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學校教育教學絕對不能孤立于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之外。作為數學教師必須要從多方面聯合社會力量,主動地將學校、家庭、社會有機地整合,形成教育的合力,為偏遠山區農村地區的數學教育教學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總之,農村教育特別是偏遠山區農村教育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一件大事,對于長期奮戰在教學一線的數學教師來說,應研究目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育教學質量,使得初中數學課堂真正達到高效。

數學教育論文6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隨筆

  張曉華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認知能力、生活經驗客觀地受家庭環境、地域所處等的不同而存在差異,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的地使用教材、巧選素材、合理設置教學活動內容、使用有效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多年的教學使我真正懂得“課標是源、教材是流”,逐漸具備創造性使用教材教學的能力。但也留下了一些教學遺憾:一方面部分學生計算速度慢、正確率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差。

  一、用“發展”眼光去評價小學數學教育對象

  1.教師要樹立“發展”觀

  “發展是硬道理”,人的發展首當其沖是各種發展的核心,教學必需堅持“以人為本”。在數學教學中,必須要打破“只注重書本知識,只注重問題結果”,以“結果對錯”做為學生解答數學問題的唯一評價標準,以“得分高低”做為學生學習成效的唯一評價尺度等從眼前出發,急功近利,有損于學生終身發展的落后評價觀,而應該思考一下我們今天的教學對于學生的明天,對于他們能否自主地學習、發展有什么影響。

  2.教師要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好長遠的服務

  “終身教育”是時代對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所以做為教育者的教師要從“服務”的角度審視每一天的工作,不僅是一本書、一個單元、幾道題等該掌握的知識,而是學生在獲得這些知識的同時,是否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使“自覺的學習”將來能夠伴隨他們的終身。所以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做好今天的服務,從這樣的角度加強自我反思和評價。

  3.實現學生有差異的發展

  “差異性”是人在素養方面的客觀存在,它反映了人在教育發展中的不平衡性,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個性化的教育,數學教學應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在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差異,實施有區別的分層教學;( )在評價上,教師更要實施分層評價,使評價符合學生的個性發展實際。我們必須摒棄那種追求高平均分、高優秀率的一刀切的教學要求和評價要求,使每個學生在符合自身基礎的前提下實現真正意義的發展。我們尤其要關愛“學困生”,理解他們的苦惱,幫他們排憂解難,使他們也能夠在自身的進步中發展,不至于被排擠在數學、乃至整個學習之外。

  二、針對個體進行有效評價

  實施“分層評價”正體現了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客觀尊重,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體現了服務于學生主動發展的'宗旨。學生的各自思維方式不同,學習的起點不同,但是《卡》的運用過程中,學生分層次完成題目的時候,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題目,并在解答過程中獲得一份自信和鼓勵。

  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始終以新課程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不斷地使自己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向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方向轉變。我想,每位教師都具有各自的教學風格,擁有適合自身特點的教學方法和針對不同的學生情況調試自己的教學行為的能力,但在不同的教學方法的作用下,學生存在的問題有些是帶有共性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努力尋找真正有效于學生學習的教學素材、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數學教育論文7

  摘要:小學數學是小學所有學科中最具有挑戰性的學科,不僅學生不喜歡數學,而且有很多教師也不喜歡,因此數學教學在小學中可謂舉步維艱,數學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有好的教學方針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學到應有的知識,但是并不是在所有情況下教師都能做到這一點,二者總會忽略一個,要么無法讓學生喜歡,要么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主要講述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小學生排斥數學的原因我們都清楚,因此在教學中如果教師沒有正確的引導方法讓學生改變對數學的看法,那么數學教學的開展就會比較困難,每個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的原因都不盡相同,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首先了解學生排斥的原因,結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反思自己是否有不足,之后才能制定出正確的對策,讓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順利高效地進行[1]。

  一、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傳統,比較死板,在教學中墨守成規,講課時給學生講知識一直都是自己在臺上講,然后讓學生做練習、判作業、糾正錯誤,這樣一個知識點就算完結,不管學生的學習情況如何,教師都不會再過問,這樣一來,如果學生有一步落下,就會越來越差,問題日積月累越來越多,課堂也沒有生機;另一個問題就是教師沒有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體,在教學時不管是教學進度還是教學方式都是依照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對學生的需求了解很少,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很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習中有所抗拒。這兩個問題是目前數學教育中比較嚴重和影響比較大的問題,如果能夠著手解決這兩個問題,就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更加主動,運用知識的能力也會加強。

  二、小學數學教育對策

  進行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必須改正當前的問題,上文中提到的問題教師應該重視起來,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對策,讓學生都討厭的.數學能變換一種身份,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成績[2]。針對以上的兩個問題,我們提出兩點對策:

  (一)改變教學方法

  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風險較小,能夠保證把信息準確無誤地傳遞給學生,不用擔心曲解課本意思,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不符合當代教學的要求,也無法讓學生喜歡起來,導致數學教學陷入困境,因此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改變教學方法,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對學生進行滿堂灌或者題海戰術提高成績,而是通過學生喜歡的、更加溫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接受知識。比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教師如果像以往一樣,給學生介紹角的定義、特征,以及如何判斷角,學生就無法提起興趣,而且在教師開始介紹定義之后,學習的熱情就會蕩然無存,更沒有心思去聽教師講之后深入的內容,教師可以先通過生活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引入話題,比如,可以給學生兩根火柴棒,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做一個游戲,給大家兩根火柴棒,大家能擺出什么圖形呢?”學生就會立刻有興趣動手擺弄火柴,教師把學生擺好的作品放到黑板上,學生有的擺了一條直線,有的擺了一個十字,有的則擺了大于號和小于號,教師可以把是角的圖形單獨拿出來,問學生是否認識這個,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告訴學生“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內容,它叫做角,頂點是尖尖的,兩邊是直直的”,學生就能通過自己做出來的作品,結合教師的解釋,對角有初步的認識,之后教師再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題目,讓學生判斷哪些是角,哪些不是,加深學生的認識,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就不會喪失,也能配合教師進行教學,讓課堂做到高效率。改變教學方法對教師來說可能是個挑戰,但并不是無法做到,只要教師能做到這一點,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就會越來越濃,解決教師的困擾。

  (二)課堂以學生為主體

  不管是什么學科,都必須要以學生為中心,因為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并且能夠應用知識,如果一直是教師占主導地位,那么學生的可接受程度就會降低,雖然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教師指導,但是同樣也要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在教學時,教師要做到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如果哪里跟不上教師的進度,教師就要調整自己,適應學生,讓課堂更符合學生的狀態,在學生的作業交上去之后,不能只看學生哪里做對了,哪里做得不對,而是要做出統計,如果一個問題只有兩三個學生做錯了,那么可能是這幾個同學的學習出了問題,但是如果一個班級中的一半學生都犯了錯,教師就要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把這部分知識要再給學生講一遍,或者是和學生溝通,問學生哪里有疑問,給學生解答,這樣就能讓學生每學習一個知識點都能學習透徹,不遺留問題,在之后的學習中也能更加順利和高效。課堂以學生為主體,雖然要求教師根據學生調整自己,但是其實這樣能督促學生更快地趕上自己,在學習中更加主動,有利于數學教師的教學[3]。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要找準問題的原因,對癥下藥,幫助小學生提高數學能力,讓他們在數學的海洋里自由馳騁,成為數學的佼佼者。

  參考文獻:

  [1]楊海偉,高海瓊.針對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xx(6):74.

  [2]楊桂蘭,趙軍戶.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淺析[J].小學科學(教師),20xx(12):90.

  [3]陳芳蘭,梅一寒.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xx:108.

數學教育論文8

  【摘要】數學教育并不僅僅是一種知識傳授,數學中蘊含著深厚的數學文化。數學有著數千年的發展歷史,人類在刀耕火種的年代就開始使用結繩計數,而數學思維和數學方法貫穿著人類文明發展的始終,數學中所蘊含的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也是一種文化象征,學生通過數學文化的學習能夠更加透徹地理解和認識人類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根本原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并使得數學教育變得更加豐富和飽滿。高中數學教育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因為作為高中學校的主要科目之一,數學在高考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數學文化教育在高中數學教育中長期處于缺失狀態,很多數學教師本身就對數學文化缺乏了解。本文主要對高中數學教育中數學文化教學缺失的現狀及解決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文化教育;解決對策

  文化教育也是高中數學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高中數學教學標準中同樣對數學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數學文化教育缺乏具體的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教師們很少會展開數學文化教育。

  一、高中數學文化教育缺失現狀

  高中數學文化教育在現行的高中數學教育中長期處于缺失狀態,大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在自己的學習生涯中都曾深入研究過數學發展史和數學文化,但是在高中數學教育過程中,數學教師卻并沒有把自己所學到的這些內容傳授給學生,這主要是因為高中數學教學任務非常繁重,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而高中學生面臨著即將到來的高考,數學教師直接跳過了一些高考不會考查的內容。這種方式雖然能夠展開更多數學知識的傳授,但卻對學生們學習數學知識的效果產生了影響。大部分學生僅僅把數學作為高考的敲門磚,他們并不了解數學背后深刻的文化內涵以及學習數學知識所能夠帶來的巨大影響。數學文化教育的缺失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學習興趣,從長期來看,這是不利于高中數學教育的順利高效開展的。

  二、高中數學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1.教學目標導致數學文化教育被忽視

  數學文化教育應該是高中數學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也是高中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但是當前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師、家長和學生都將高考中取得好成績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大部分教師對數學文化教育并不重視,在講解到文化教育環節時往往一帶而過,并不會展開精心設計和深入教學。教師們未能認識到文化教育對高中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最終導致數學文化教育被忽視。

  2.教師在課堂中占據課堂核心地位

  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教學經驗展開教學活動,并不關心學生的需要,教師認為學生們只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學習過程就能夠取得好成績,他們會傳授給學生大量的解題方法,并安排學生反復練習習題。大部分學生并不能夠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和內涵,只是掌握了外在的一些知識,這些知識在短時間內對學生提升成績是有幫助的,但卻人為地制造了學生發展的瓶頸。

  3.教學評價體系過于陳舊

  現行的高中數學評價體系非常簡單,教師會設置不同難度和不同題型的.數學考卷對學生進行考查,最終的評價方式就是學生的分數,教師只看到學生成績的變化,卻看不到學生內在思想的變化。教學評價從未發生過改變,陳舊的教學評價體系限制了教師的教學思路,最終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內容。數學評價體系應該包含更多內容,特別是數學文化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能力、價值取向等進行考核,保證學生可以通過數學學習實現全方位發展。

  三、高中數學文化教育缺失的解決對策

  1.教師轉變教學目標及教學思路

  在新課改后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數學教師要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文化教育。教師應該順應這一要求轉變教學目標及教學思路,數學文化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文化教育需要循序漸進和逐步滲透,教師要堅持在數學教育過程中融入數學文化教育,使得數學文化教育真正成為高中數學教育的一部分。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教師要將文化教育與知識傳授結合起來,既不能忽略文化教育,也不能夠急于求成,并根據教學目標捋順自己的教學思路,在教學過程中落實教學目標中的各項內容。

  2.準確把握教學內容,豐富高中數學教育

  在過去的高中數學教育中,教師僅僅講授各種數學知識,例如基礎概念、解題方法、易考知識點等等,這些教學內容已經使學生陷入麻木狀態,數學課堂如同一潭死水。數學文化教育可以使數學教育變得更加豐富,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可以告訴學生這些知識的來源及發展,通過數學歷史、數學人物和數學思想教育來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通過數學文化教育促進數學知識的傳授,通過數學知識的傳授來輔助數學文化講解。

  3.改變評價策略,注重文化考查

  在現行的高中數學評價體系中,主要考查內容都與數學知識有關,基本沒有涉及數學文化的考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改變評價策略,在評價過程中加入更多的文化評價內容,注重學生文化素養的考查,通過評價策略的轉變引導學生學習思路的轉變,使得學生對數學擁有更多興趣,并積極學習偉大數學家的數學精神,勇于面對數學學習中的困難,通過自己不懈地努力去獲取更多數學知識,改變過去成績定高低的評價方式,這對于后進學生轉換也是非常有利的。高中數學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缺失對于學生數學思維及數學素養培養是非常不利的,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思路,采取有效對策應對并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加強數學文化教育。

  【參考資料】

  [1]秦瑜.高中數學教育中的數學文化[J].知識經濟,20xx(24):137+139.

  [2]王建磐,汪曉勤,洪燕君.中、法、美高中數學教科書中的數學文化比較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xx(20):28-32+55.

  [3]李小蛟.新課程高中數學教學“數學文化”滲透之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xx(03):17-19.

數學教育論文9

  摘要:小學數學教育是學生在高年級能夠學好數學的前提,而鄉村小學數學更是數學教育的困難點,而其中最為困難的就是資源難以獲取。鄉村社會經濟不夠發達,通常情況下,地理位置偏僻,數學教育較為困難。本文基于這樣的情況下,結合互聯網與鄉村小學數學教育,分別闡述了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的作用,必要性以及實際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互聯網;鄉村;措施

  一、引言

  資源分配的不均衡一直是教育的難點,鄉村和城市的教育資源的差距更是巨大,一些偏遠小區學校更是困難,而學生在這截然不同的教育環境下學習,學習的效果的差異也是巨大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對鄉村的小孩是不公平,在新的環境下,國家也一直致力于鄉村教學的發展,而互聯網的介入,必將是鄉村小學教育的重要改革,將推動鄉村小學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互聯網下鄉村小學數學教育的作用,必要性

  (一)改變鄉村教學的模式,促進鄉村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思維性很強的科目,具有一定的難度,而在鄉村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生得不到更多的指導,在數學學習上相比城市學生將會更加困難。新的互聯網模式下的教學,將各鄉村小學數學教學帶來全新的變化,學生可以在這種的新的模式下得到更多的資源,老師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更容易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利用互聯網方便快捷的優勢,讓學生知道更多的數學方面的知識。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被激發出來,在枯燥的數學學習中,他們可以從網上找到大量的資源,例如:文本資源,視頻資源,甚至一些關于數學的有趣的故事,這種環境培養出來的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也會學得更加優秀,另一方面,老師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的講述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還有板書很多的數學知識點和問題,而在互聯網的新型數學教育模式下,老師可以從網上找到資源,自己整合,根據課件,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方便又實用,除了教學以外,對于學生的答疑,老師也可以運用互聯網,向專家咨詢,對學生做出更好的答疑方式,同時,老師出題也將變得更為方便。在這種新的模式下,老師的效率得到了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激發,老師的教學經驗在不斷完善,學生的數學成績也不斷提高,這是一種老師和學生都得到好處的雙贏模式。

  (二)互聯網對鄉村小學數學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在新的教育改革的要求下,互聯網走進鄉村是順應時代的發展,是順應國家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部甚至下達了相關的通知,要求鄉村教學完成新的改革,引進新的教學設備,完善信息技術下的新型教學模式,鄉村小學引進互聯網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是時代不斷發展的一個具體表現,這有利于促進我國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性,對國家未來的發展是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其次,時代在不斷地發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鄉村教學體系也要緊跟時代潮流,掌握信息資源,就是有了一把打開明天的金鑰匙,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更加容易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和獨立性,尤其是數學方面的教學,抽象的數學知識在多媒體,互聯網的幫助下,將會更加的讓學生明白,更深刻的學到知識,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會起到一定的作用。最后,實際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學生成績的提高則是互聯網引進鄉村小學課堂的一個重要基礎,根據有關數據統計的顯示,學生在新的“互聯網+”下的多媒體教學中,學生的潛力將會得到激發,課堂學習的效率將會得到提高,這種新的模式教學,學生的聽覺和視覺都會得到運用,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興趣較高,最終也自然而然的可以取得不錯的成果,讓家長和老師都滿意。然而目前互聯網在鄉村小學數學課堂還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鄉村小學由于資源缺乏,對于互聯網的引進較為困難,除此之外,師資力量和學生對互聯網在鄉村小學數學的教育也有一定的限制,有些老師能習慣于慣有模式的教學,對新事物的理解不夠,不能合適地運用互聯網,同樣,有些學生對于互聯網的接受也有一定難度,這些都需要在不斷的發展下,不斷改進,從而打造新的教學方式。

  三、互聯網下鄉村小學數學教育的具體方法

  (一)感官上的改變,學習熱情的激發

  傳統小學數學教育模式就是“教材+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學生在下面拿著課本聽,老師在講臺上拿著粉筆下寫,老師可以寫到氣喘吁吁,而學生卻總是走神,感到了然無味,對學習失去興趣,而有了互聯網,在授課的時候,老師可以找一些與這節課所學知識有關的動畫和圖片,這些聽覺和視覺上的刺激,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并且對知識的記憶也比較牢固,特別是對于數學這種較為抽象的'科目,學生可以在這種刺激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但能夠記住知識,對于該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在這樣長期不斷的教育下,達到老師的教學效果。

  (二)讓數學知識“活”起來,學生動起來

  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由于其固有的教學模式,在通常情況下,很難得到創新和改變,而有了互聯網,鄉村小學數學的教育將會更加的有活力,也更容易創新。首先,互聯網可以將知識以更多的形式展開,無論是文字,視頻,還是PPT等,學生可以從更多的不同形式去了解知識,更好的理解到知識的本質,除此之外,老師可以將學生的興趣點運用互聯網融入到學生的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打開學生自己的思維,培養獨立意識

  在互聯網的幫助,可以更好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尤其是數學,在小學數學教育中,老師可以合適的發揮自己的客體作用,引導學生自己從網上找到資料,自己從互聯網上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依靠他人。學生在這樣不斷的引導中,就會逐漸的有自己的思維能力,具有較強的獨立意識,知道如何解決問題,創新意識也會得到培養,對學生以后從網上獲取其他知識和學生以后個人的發展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簡單地闡述了互聯網在鄉村小學數學教育的必要性和一些具體措施等內容,在現代化的鄉村小學數學教育中,運用互聯網輔助教學,可以讓學生和老師得到雙贏的局面,同時對于學生以后更高年級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影響,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李淑俠.淺析“互聯網+”對鄉村小學數學教育的作用[J].學周刊,2017,(06):91-92.

  [2]亓恒忠.多媒體教學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園,2013,(32):142+157.

數學教育論文10

  摘要:新課改之后,提出了許多的新的教育理念以及將許多不太適合現在觀念的傳統規定作出了調整與修改,當然在改變的同時,新的問題也隨之會出現,很多老師不能夠及時的適應新的教學任務與教學模式,面對社會、學生、家長、學校于是會出現一些分歧,例如在初中數學教育上原本對于學生的要求是培養“三大能力”,但是在新課改后會加入“四大學習領域”的培養,教師本身對這些概念不太熟悉,所以也沒有辦法做到對學生的能力新的培養,下文就著重對初中數學的教育研究以及數學教育改革模式進行闡述,希望可以對初中數學教育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育;數學改革

  初中教育是尤為關鍵的一個階段,初中的基礎打好了才能夠為以后的學習帶來更多的優勢,舍生學習的不只是數學知識,更多的還應該是一種學習數學的價值觀,而價值觀的影響則還是主要由教師來引導的,因此初中數學教師的素質培養也尤為重要,此外MM教育實驗時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改革中的重要產物,下文便對此教育模式以及數學教育進行簡要的探討。

  一、數學改革現狀與問題

  (一)數學改革的國內外的現狀研究

  1、國外數學教育現狀與改革

  對于國外的數學教學觀,主要分為兩種,其一是絕對主義數學觀,其二就是可誤主義數學觀。前者主要強調的是數學知識的真理性,是絕對正確的且沒有異議的',而后者則較為靈活,認為數學知識是可以被推翻的,不具有絕對正確的一方,可以是有錯誤存在,并接受在未來的某一時刻被更正。而對于國外的教師教育模式與教師數學觀上的要求主要是被分為兩種,其一是形式主義數學觀,而另一種則為非形式數學觀。而大多數的數學教師都更傾向于后者的數學觀,且傾向于后者的數學教師在對于課程的認知上、教學過程上以及數學課上的結構模式上都會有更多的掌握與認知,在教學上就會有更好的效果。

  2、國外內數學教育現狀與改革

  對于國內的數學觀與數學的教育改革,有許多的研究者對此進行研究且發表了一系列的論文作品,可見數學初中教育在教育界的重要性。在數學界對于數學觀的研究主要是依據歐內斯特的前任研究成果基礎上進行增加與修改的,主要認為有4種形式:問題解決數學觀,柏拉圖數學觀,工具主義數學觀,文化主義數學觀。其中最后一個是從國內的性質上進行添加的,其理論注重的是理性的數學思維模式,且需要重視數學的文化教育功能。而對于數學改革前的教師的數學觀,主要是柏拉圖式的教育觀念,但是這樣的教育觀念并不是最為理想的模式,甚至是不夠符合當今教育發展的動向的,因為教師傳授的觀念就是———數學是準確、嚴謹且不可改的。而這一思路會使得學生出現創新與質疑的能力下降。

  3、數學改革中數學觀的價值

  數學觀看似是一種數學理論上的教育觀念,但是對于初中數學的教育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數學觀可以有助于教師自身的專業技能的提升,對學生的指導有更好的作用,且可以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數學影響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因此改革后的數學教育不僅僅是模式上的,更多的還有觀念上的潛移默化。

  (二)數學改革中的問題

  1、教育區域性不平衡

  在較為發達的地區,教育也會相對的更為優異且普遍,但是在較為貧窮的西部以及某些山區,教育是一種奢侈且不被重視的行為,因此全國來看,教育分布與接受程度并不均衡。

  2、教育模式單一

  數學教師往往會認為由于初中數學教育過于基礎與簡單,因此在教學上主要是采用直接灌輸的方式進行,且沒有對學生的數學興趣以及基礎的數學觀念進行培養,教育模式也非常單一且不符合當代發展,因此對于學生之后的學習沒有很大的幫助。

  二、教育改革方式概要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育模式也應該隨之改變,傳統的黑板板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最新的教育模式,而多媒體以及各類的先進設備應用在教學中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教師,應該主動的學習多媒體設備,并進行有效的運用,在數學模型的動態圖、影像資料以及各類知識百科上都可以有更多的滲透,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的興趣。通過本文的簡要敘述可以看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教師的引導方式,數學一直是一門較為重要且基礎的學科,無論以后學生想要走哪個方向的路,都需要一定基礎的數學能力,而數學思維又是一個更為重要的方面,教師的引導也是尤為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的數學素質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數學觀,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導學生的同時也提高自身的數學修養,才能夠給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的學習數學的環境,且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以及改革后的新要求創新出適合教學的模式,將學生的基礎教育打好,給學生一個美好的未來藍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吳哲珊.中學數學教師的數學觀及其內部影響因素分析[J].東北師范大學,2010,04.

  [3]彭艷貴.中學數學教師數學教學觀的現狀調查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11,05.

數學教育論文11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如皋“活動單導學”模式逐步在各個年齡段展開。在幼兒園各科教學中,“活動單導學”模式緊密與幼兒園游戲相結合,越來越體現出它的用武之地和頑強生命力,其地位不可小視。

  在以前的教學中我們總是認為教師講得越多越細越深越透,幼兒就學得越快越好。實踐證明,這樣易造成幼兒思維的惰性。特別是數學這門課,越顯得活動單的重要,一定要讓幼兒自己去想、去做、去討論、去解決。“活動單導學模式”就是要教師充分解放思想,快速轉換角色,將課堂活動交給幼兒;一定要讓幼兒動起來,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到課堂上,堅持做到“四個轉變”,即重教向重學轉變、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重傳授向重指導轉變、重模式向重個性轉變,充分體現“活動單”的教師“導”、幼兒“動”的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習的有關理論,我談談在這種模式教學下的幼兒園數學高效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起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人樂于接觸、認識某事物,并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一種積極的意識傾向。它能推動幼兒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激勵幼兒用心去鉆研、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對學習感興趣的幼兒來說,他們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并產生愉快、緊張的情緒,處于主動的意志努力狀態中,從而能提高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效果。活動單導學鼓舞幼兒自主質疑,去發現效果,大膽提問,小組協作探求共同解題。在課堂上創設一定的效果情境,不只能培育幼兒的數學實際才干,更能有效地增強幼兒與生活實踐的聯絡,讓幼兒感覺到生活中無處不有數學知識的存在,從而讓幼兒懂得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運用,讓學生把學習數學當作一種樂趣。我們要創設真實情境,把創設情境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并作為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以便激起幼兒數學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上《我能接著排》一課時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美麗的圖形王國里有好多好玩的玩具,但是圖形王國里的寶寶在玩的時候總是你爭我搶的,而且聲音很大,所以圖形王國的國王很生氣,對那些寶寶說:以后再玩的時候啊,必須給我排好隊,要不然我就把這些玩具都收起來,不讓你們玩了。圖形寶寶們知道國王真的`很生氣,只好聽國王的話,排隊去玩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了,接著用提問的方式,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幼兒理解了故事內容后再進行操作活動,就能很好地完成。

  二、實施角色轉變,讓幼兒變成活動主體

  “活動單導學”是指以活動單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幼兒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幼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一改過去教師單純地講、幼兒被動地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一,發揮出最大效益,讓幼兒在活動中真正感受到獲取知識的樂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教給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活動單導學模式”強調通過幼兒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目的是培養幼兒的主體意識,提高他們的合作探究能力。但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容易出現的情況是課堂熱熱鬧鬧地結束了,而知識、能力、方法等卻落空了。在《我能接著排》的活動中,我設計了紅,綠圖形寶寶排隊這一環節。通過有趣的紅綠圖形寶寶的出現,讓孩子們探索第一隊紅綠寶寶出來的規律;第二隊圖形寶寶只出來一半,后面沒出來的寶寶,讓幼兒繼續探索它們應該怎么排隊出來;第三隊圖形寶寶,就直接讓幼兒來操作。層層遞進法,加深了幼兒對排隊規律的印象。

  三、行之有效的檢驗反饋

  活動單導學模式要想取得整體的成功,檢驗反饋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活動單構成要素之一。由于活動單導學模式主要以幼兒個體或學習小組的形式呈現活動單導學內容,這樣對活動單教學內容進行行之有效的檢驗反饋就顯得特別重要。對活動單教學內容的檢驗反饋,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手段,盡可能在當堂課上進行,比如:提問檢查是反饋,實驗操作是反饋,獨立歸納是反饋,拓展延伸也是反饋。手段可以多種多樣,目的指向必須是有效高效的反饋檢驗,既可防止一些幼兒因為是小組的展示教學而導致的不學習或假學習情況的發生,又能通過檢驗反饋的結果及時調整提升活動單教學內容,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的最優化。

  四、激勵評價,促使幼兒數學學習進步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需要(高層次需要,如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等)的滿足(得到肯定性評價),會使評價對象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極大地激發個體的動機,調動個體奮發向上的積極性,促進評價對象自我發展。激勵性評價是促進幼兒成長的重要手段,它對幼兒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我們在應用形成性評價時要特別注意激勵這一心理因素,使幼兒的性格、情感、動機、態度等處于并保持積極向上、活躍協調的狀態,促使幼兒不斷進步。幼兒喜歡多元的、多形式的形成性評價,這對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其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策略有著積極作用,從長遠看,也能為他們的繼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

  活動單導學模式是一個龐大的綜合工程,要真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需要老師從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和業務素質,提高對活動單教學模式科學性和藝術性的認識。

  “活動單導學模式”作為“打造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前景是很廣闊的。正因為如此,幼兒才形成了自由的、獨立的、主動的探索心態,并獲得了具有創新意義的學習成果,數學高效教學才會得到全方位的保證。

數學教育論文12

  教育是立國之本,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教育也要不斷創新。國家對教育是十分重視的,恢復高考、實行新課程改革并大力推行素質教育,都體現了國家對教育改革的支持。時代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教育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創新,學校和教師要加強創新精神,學習新的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

  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數學教育領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是要培養學生深入研究課本上給出的一些公式、定理以及例題的能力,并且做到推廣和延伸,學會舉一反三。學生的創新意識反映在對自然界以及社會中的數學現象具備探究心理和好奇心理,能夠從數學角度獨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需要教師能夠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思維方法,不僅需要扎實專業知識的支撐,還需要有操控課堂全局,調動課堂氛圍的能力和方法,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問題,開展課堂活動等等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要發揮和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意識,就必須給學生提供自由廣泛的思考空間,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明白的地方勇于提出問題,好的問題往往能引導學生吸收更多的新知識。對愛問問題的學生,不能表現出厭煩和不滿,或者輕易否定他們的問題和觀點,而是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善于從他們的問題中找到他們創新思維的啟動點,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自己解決問題,從而收獲成功和自信,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另外,培養學生自主性探究學習的習慣,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質疑精神。尤其是對司空見慣的現象不能熟視無睹,對課本知識不能只是死記硬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舊理論中推導出新知識,這樣既能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又能增強學生的觀察力和創新能力。

  二、營造師生互動的學習氛圍

  在新時期,高中數學教學的主體是高中學生,教師需要發揮主導作用,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發揮主人翁的作用。首先,教師要以平等為原則,對每一位學生都要一視同仁,在輕松的氛圍里讓學生感到數學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有趣的,使學生積極參加到課堂的活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需要時刻謹記教學的目的是育人為主,教師要能夠與學生真正成為朋友,與學生平等對話、相互交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對正確的答案要不吝惜鼓勵和表揚,對不正確的觀點要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思路軌道,讓學生對數學課堂充滿熱情。

  三、重視數學史的教學

  1.教學數學史的素質教育作用

  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適當穿插一些數學史的故事或數學家的軼事,使學生能夠了解到數學家是如何勤奮研究,如何學習的,在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好奇心的同時,更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還能讓他們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方式,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善于從根本著手,細致分析。毫無疑問,歷史上許多數學發現都萌芽于重要的數學思維方式,且以此為數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如果教師能夠將數學史引入課題,對學生以循循善誘的方式進行教導和培養,那么就會起到啟發和推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

  2.教學數學史的德育作用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傳授書本的知識點,還需要對數學的背景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到數學這門學科是豐富多彩的,而不是孤立的。比如說,在對平面直角坐標系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講到笛卡爾根據蜘蛛結網的現象觀察到直線和曲線可以由點的運動而產生。這樣,在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明白處處留心皆學問的道理,數學現象與日常生活是不可分開的,數學的發展需要細心的觀察和耐心地分析。學生通過對數學史的學習,可以增強愛國情感,并對人類創造的文明產生敬仰之情。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我國數學的悠久歷史,在14世紀之前,中國的數學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中國古代還有許許多多了不起的數學家,為數學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我國古代,數學主要以計算為核心,其在古代文明中的價值相當于希臘的公理化數學模式。當然,學生不僅需要了解中國數學的輝煌史,同樣重要的還有當今現代數學的現狀,我國現代數學顯然與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鼓勵學生發奮圖強,為中國現代數學的發展而努力,告訴他們振興民族數學以及科學的希望就是他們,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學習激情。數學作為研究自然科學以及社會科學的基礎學科,高中數學在高中學習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學校以及教師都需要高度關注這門學科的創新,積極踐行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在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被數學的魅力所吸引,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并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相結合,鼓勵學生多問、多用,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并通過努力和鉆研,為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貢獻。

數學教育論文13

  一、有效提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有效提問是高中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經常運用的方法,事實證明它的應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常常會面對很多數學問題,但是很少有人關注這些數學問題是怎樣設計出來的,它們有著什么樣的深層含義,通過借鑒和解決這些數學問題,他們能夠從中得到什么經驗和教訓等。而這些恰恰是有效提問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一個好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牽動學生一步步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去發現其與相關數學知識的聯系,并運用自己的知識積累和邏輯分析能力,來最終解決問題,得出正確答案。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收獲了更多的知識和解題方法,還能使得自己的讀題能力、邏輯分析能力以及解答題目的能力在一個有效提問的牽引下,得到有效提升。有效的提問能夠吊起學生的胃口,讓他們由出于對題目的好奇和對答案的渴望,自覺地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有效提問能夠激勵學生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開動發散性思維,對題目進行謹密的邏輯分析,通過步步推導,在不斷的假設和檢驗的過程中,得出正確的答案。這是對學生解題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教師設計題目的考驗。一個有效的提問不亞于教師的苦心督促,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克服困難,自覺自愿地對題目進行解析。學生為了解決題目,會不斷地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學習更好的思維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解題能力,培養數學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對有效提問的應用,從各種經典的數學題目的設置中,去尋找有效提問的方法,應用有效的提問來提高教學質量。

  二、應用有效提問的建議和措施

  一個有效的提問必須要具備以下因素:一是與課本知識緊密相關;二是題目難度設置要有梯度;三是打破思維慣性,凸顯創意;四是蘊含邏輯內涵,符合邏輯;五是與實際結合,彰顯生活性;六是富有語言特色,表述清晰。教師要結合這些有效提問的設計要求,借鑒經典題目的設置方式,不斷推陳出新,以有效的提問推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以下是幾點設計有效提問的建議和措施。

  第一,設計題目時要注意銜接課本知識。教師通常在講解完課本知識和例題之后,就會給學生布置一些題目,要求學生借鑒例題的解答方法去解決題目。例題體現了教師對課本原理知識的初步應用,而有效提問則是在例題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教師要讓學生突破例題的范圍的局限,體驗所學的原理知識在其他范圍的應用。教師要為有效提問設置更多的限制條件和新的應用環境,而學生要學會適應新題目設置的條件和所規定的情境,對課本的知識能有一個所深層次的理解,能透過題目看到原理的本質,了解到它和例題之間區別,從而在應用相關的知識原理時,能夠做到堅守本質,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從最本質的解題要素入手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第二,設置梯度性的題目。教師在設置有效提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問題的梯度性,做到從簡單到復雜、從現象到本質、從問題的提出到原因的解讀與檢驗的過渡。題目經過梯度的處理之后,會使得學生不至于在一開始就遇到極難的問題,從而失去了自信心,喪失了解題熱情。同時,題目經過有層次的過渡,能夠讓學生層層深入,能夠結合上一小題的分析和結論,更深入地了解到題目設置的深意,從而在層層探析中獲得探索的樂趣。

  第三,打破思維定性,實現解題創新。學生陷入題海戰術之后,很容易對各類的'數學題目產生應激反應,一看到類似的題目,就將常用的解題方法套進去。這種習慣很容易使學生陷入出卷人所布置的陷阱中,讓學生產生慣性思維。因此,教師在設置有效提問的時候,要注意推陳出新,巧妙設計陷阱,讓學生警惕“眼熟”的“習慣性陷阱”。教師也可以多設計一些一題多解的有效提問,要求學生至少用幾種方法去解答,以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之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分析各種解題方法的優劣,從中選擇最適合、最簡便的方法。第四,要解析題目的邏輯內涵。我們知道,每一道題目都有一定的邏輯,而教師在設計有效提問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其中邏輯思維的完整性和正確性,以便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能夠遵循一定的邏輯方式,給自己規劃出一條清晰的思路。有效提問的邏輯可能是比較隱蔽的,用以考察學生提煉題干的能力和解析題意的能力,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獲取邏輯線的高中數學有效提問的意義探索江錦元(江西省玉山縣第一中學334700)能力。學生在明確了“題眼”之后,就能夠順藤摸瓜,得到一條清晰完整的邏輯線路,體會到題目的邏輯內涵,明白了題目情境與課本知識之間的關聯性,最后總結出類似題目的邏輯結構。

  第五,結合時事,設計生活類題目。高中數學教師在設計有效提問的時候,要注意與當前的時事新聞、熱點問題相結合,或者是與學生的社會經驗和生活經歷相結合,以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為背景,設計一些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以此體現數學問題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這樣的問題設置可以激發學生的共鳴,可利用學生對問題背景的關注,來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對現實事件的設置和引入,學生會對提問更加感興趣,希望去探討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意義和經濟意義、社會意義等。教師設計生活類題目,一方面體現了數學的實用性,有助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強大功能從而愛上數學;另一方面,教師通過生活類題目,消弭了學生對數學的陌生感,讓學生學會了從數學的角度觀察身邊的世界,分析事件背后的數學原理,增強了數學的應用能力。

  三、總結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提問,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增強教學質量都有著重要意義。教師要重視有效提問所具備的優勢,積極引進好的提問方法和提問方式,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指導學生開拓思維,鍛煉并提高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從而促進他們數學成績的提高和數學素質的提升。

數學教育論文14

  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設計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要真正設計好卻是不容易的。這是因為,一個活動的安排與設計,不僅涉及到教師對本班幼兒發展水平的認識,對幼兒數學教育目標的理解,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掌握;而且還涉及到活動設計的合理性、新穎性。筆者認為,要設計好一個數學教育活動,必須根據以下的步驟進行充分考慮和安排。

  一、確實把握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

  這里所指的發展水平是指幼兒在數學教育方面的發展水平。有的教師認為,自己天天接觸幼兒,已經很熟悉了,對幼兒的了解肯定很透徹,很深刻,其實不然。為什么這么說呢?這是因為,幼兒的身體、心理的發展和成人是不一樣的,盡管我們許多教師長期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但對幼兒的了解往往還是從成人的角度來揣摸。要想真正了解幼兒,隨時掌握他們的所思所想,教師就應該和他們保持密切的聯系,和他們進行交談(包括集體、小組和個別的交談),也可以通過傾聽幼兒的談話來了解幼兒。通過對幼兒的了解,我們才能掌握大多數幼兒在數學知識和技能方面哪些掌握得好,哪些還有欠缺;幼兒最喜歡哪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最不喜歡哪種形式的數學活動;幼兒最喜歡哪些數學學具,不喜歡哪些學具;哪些幼兒有哪些長處,哪些幼兒有哪些不足之處等等。

  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幼兒的發展水平,教師才可考慮具體活動的目標,考慮所選擇內容的范圍和多少,考慮設計的合理性與新穎性,才能胸有成竹地去設計幼兒數學教育活動。

  二、選擇合適的具體活動的目標

  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包括總目標(教給幼兒有關數學方面的粗淺知識和技能,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幼兒的智力,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單元目標(10以內數及加減運算、量、幾何形體、時間、空間五個單元的目標)、年齡階段目標(在每一個單元目標下,根據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提出的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具體活動目標(每一個具體的數學教育活動的目標)。

  在選擇具體的活動目標之前,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數學教育的總目標,將總目標時時放在心上,在每一個具體的數學教育活動中都要體現這個總目標。具體地說,就是在設計數學活動時,要合理地安排有關內容,使每個活動設計都包含著知識或技能方面的要求、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的要求、培養幼兒智力方面的要求、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方面的要求。如在“復習6以內加減運算”的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的內容體現出幼兒對運算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可以通過小組競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幼兒在操作時的表現(如取放用具的動作輕、快等)體現教師平時對幼兒學習習慣方面的要求;還可以通過對幼兒運算時的速度、準確性等的`要求體現對幼兒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和敏捷性方面的培養;通過幼兒飽滿的學習情緒、積極參與運算競賽的熱情體現教師對幼兒身心和諧的重視程度。當然,不是每一個活動都能體現總目標的方方面面,如其中的“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這一條,在上述活動中就不可能全部體現。但是,每一個具體的數學教育活動,都應該或多或少地體現總目標涉及的各方面的內容,都不應該違背總目標提出的在知識、技能、興趣、學習習慣、智力、身心和諧發展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教師要了解有關的幼兒數學教育的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并在此基礎上了解具體活動目標可能包括哪些目標。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是教師設計具體活動目標的參照物,教師可根據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來確定具體活動目標,了解自己需要設計的具體活動目標在單元目標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應該考慮哪些方面的內容;具體活動目標在本年齡階段應該達到哪些要求,在其他年齡階段有哪些相關的要求等等。如上述的“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這個活動的設計,就可以根據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了解到,這個活動是在大班下學期進行的,可包括以下的目標:通過復習使幼兒進一步理解6以內加減的含義,正確、熟練、靈活地進行“6以內的加減運算”,復習加法交換律。

  最后,根據具體目標所包括的內容選擇適當的目標。再以上述“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為例,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參照以前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選擇合適的目標容量。如可將這個活動目標定為:(1)進一步理解6以內加減法的含義;(2)培養幼兒正確、熟練、靈活地進行6以內的加減運算能力;(3)熟練掌握加法交換律。其中,第2條目標是本活動的重點目標。為什么把第2條列為本活動的重點目標呢?這是因為,這個活動的名稱是“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因此,使幼兒通過復習熟練掌握6以內的加減運算無疑應成為本活動的重點目標;此外,第1條目標和第3條目標已在其它一些活動中列為教學的重點進行過了,而幼兒雖然已經學過了6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但沒有將這二者結合起來進行過加法和減法的練習。

  三、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設計活動的具體步驟

  在選擇了合適的活動目標以后,教師就可以根據活動目標和各章的教法提示,先考慮教學內容的范圍。還以“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為例,這方面的教學內容應包括:(1)交替出現加減運算的式題,讓幼兒進行運算,要求算得又快又準確;(2)請幼兒列出得數不超過6的加法算式,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加法交換律;(3)在進行6以內的加減運算時,注意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在確定了教學內容以后,教師就可以設計活動的具體步驟了。在設計時,要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來進行。如幼兒的大腦皮質在學習開始時,活動能力較低,以后會逐漸提高。根據這一點,在設計活動時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開始的活動時要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興趣,以后再逐漸提高難度,把活動引向高潮。又如,根據大腦神經活動的兩個基本過程——興奮過程與抑制過程的運動規律,在安排和設計活動時,難度和份量適當的內容才有利于興奮與抑制的集中;相反,難度過大或過小,份量過重或過輕的內容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會加重大腦皮質機能活動的負擔。由此,在設計和安排活動時,教師應該注意教學內容的適當(不多也不少),難點不要大多;難點應該安排在活動的中間部分,不宜安排在活動的開始部分和結束部分。

  在設計活動的具體步驟時,還要考慮活動的新穎性,并力求使自己教學的特點和優勢體現出來。如有的教師善于用語言引導幼兒,在安排活動時,就可以多考慮如何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啟發和引導幼兒去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需要提醒的是,設計的新穎性不是要教師玩花樣,不是要教師絞盡腦汁想出什么驚人之舉。新穎性是與合理性、可行性相結合的,離開了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新穎只能導致教學活動的失敗。

  在上述的例子中,我們不妨這樣設計:(1)根據教師口頭應用題的題意列出得數不超過6的加減算式,在列出算式后必須說出算式中的加數與被加數、減數與被減數分別表示題目中的哪一個數字,表示什么意義;然后請幼兒算出算式的答案,并說說這個答案表示什么。例如教師可出這樣的一道題:“小平吃了3顆糖,小明吃了2顆糖,小平和小明一共吃了幾顆糖?”請幼兒列出算式:3+2=,請幼兒說出算式中的3和2分別代表什么(3代表小平吃了3顆糖,2代表小明吃了2顆糖);然后請幼兒算出算式的答案:3+2=5,請幼兒說出5代表什么(代表小平和小明一共吃了幾顆糖)。通過對算式中各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的分析,幼兒就進一步了解了6以內加減運算的含義。(2)出現許多得數不超過6的加減運算式題,讓幼兒分組,以競賽的形式進行運算。這部分的內容要多一些,時間要長一些。一旦幼兒出現運算錯誤,教師就要引導幼兒分析,看看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在運算過程中,引導幼兒看清加、減符號,以免算錯。(3)請幼兒列出得數不超過6的加減運算式題,然后將其中的加法式題找出來,請幼兒寫出交換加數與被加數以后的加法式題。如幼兒寫出3+2=5,教師就請幼兒將3和2互換,問幼兒答案有沒有變,為什么不變(因為它們只是交換了位置,數字并沒有變)。

  四、考慮活動設計的合理性,進行必要的修改與充實

  在活動基本設計好了以后,教師就要考慮設計的是否合理。此時,除了要考慮是否遵循了前面已提及的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外,還要考慮時間的長短是否合適。在小班,數學活動以20~25分鐘為宜。在中班和大班,數學活動以30~35分鐘為宜。教師要考慮自己的活動設計是不是難點太多,如果太多,就有可能超出預定的時間;如果沒有難點或難點太少,就可能達不到預定的時間。

  此外,教師還要考慮在活動設計中,是否注重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是否安排了幼兒操作活動、參與探索活動的內容,如果沒有,勢必影響幼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發揮。

  最后,教師還要再一次考慮自己對幼兒的發展水平是否估計正確,預定的教育目標能否達到,教育內容是否合適,活動設計是否體現了自己的特長,是否合理,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數學教育論文15

  1、背景

  1.121世紀數學的作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世紀之交的20xx年定為“世界數學年”(WMY)。

  在歷史上是第一次用學科來命名一個年代,其宗旨是“使數學及其對世界的意義被社會所了解,特別是被普通大眾所了解。”

  在21世紀,數學的作用不僅表現在科學技術之中,在社會發展中也將大顯身手,成為構筑當代文明的基石。王梓坤院士在《今日數學及其應用》中指出:數學與人類文明同樣古老,有文明就必須有數學,缺乏數學不可能有科學的文明,數學與文明同生并存以至千古。數學將是社會變化的有力工具。

  數學的確定性,使它成為一種國際規范語言,保證人們準確進行信息交流,數學將從單純的學科發展成為信息時代的一種普通技術。

  數學的嚴謹性和抽象性特征,使數學所具有的文化價值,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王梓坤院士指出:今日的數學對國家的貢獻不僅在于國富,還在于民強。數學給予人們的不只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力,數學思維與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全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是人類巨大的精神財富。所以,數學是21世紀公民的重要素質。

  1.2現代數學教學觀

  傳統教育把“傳道、授業、解惑”當作基本使命,教育就是把基本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以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的下一代,所以知識就是目的。這種模式就是應試,升學!而知識增量的加速,知識外儲化的趨勢,以及伴隨知識不斷更新而出現的終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思潮的興起,對以知識為中心的教育提出了挑戰。教育再也不被限于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理想、熱情、信心、責任感等。

  從創造的角度講,知識為創造提供了材料支持。獲取知識的能力,即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為創造提供了技術支持。非智力因素,即情商為創造提供了動力支持。這一切正是創新的源泉,是個人發展不竭的動力。進而知識在教育中的地位發生了變化:教育是以育人為中心,是以活生生的、整體意義上的人格為中心。

  1.3教育發展的需要。

  社科院四川分院研究員查有梁在《論新世紀的新教育》一文中指出,21世紀教育的發展方向為:和平發展教育、終身素質教育和科學人文教育。這是新世紀的三大特點,彼此交叉滲透,走向整合。新世紀的素質教育落實,必須實施科學人文教育。科學類課程,包括理工學科和技術學科在內的課程;人文類的課程包括文史哲學科,以及音樂、美術、藝術在內的課程。20世紀的教育中,由于文理的嚴重分割,形成素質有明顯缺陷的兩類知識分子群體:科學知識分子和人文知識分子。這兩類知識分子存在一條難以理解溝通的鴻溝。科學人文教育是新世紀新教育的價值觀,有科學精神的人文教育,才是有價值的人文教育;有人文精神的科學教育,才是有價值的科學教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兩者緊密相關,在新世紀應相互滲透,走向整合。在數學教學中,數學作文為學科綜合、學科滲透創造了良好的契機。

  2、數學作文

  2.1作文。簡單的說,作文就是寫文章,多指學生練習寫作。作為名詞“作文”一般指學生作為練習時所寫的文章。

  從小學到中學,作文幾乎都是語文單科的專利,作文的內容豐富多彩,文體也別具一格,如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散文、詩歌等。

  2.2數學作文。簡單地界定,數學作文就是學生寫自己有關學習數學的體驗與收獲的文章,其內容一般應是學生通過老師的教、自己的學和探索的過程,根據自己的體驗、感受和收獲,來揭示數學的本質,揭示數學素質教育的功能,揭示數學的知識價值、文化價值、應用價值,甚至是更高層的理性價值。可簡單地認為:數學作文可以是對數學現象、數學問題的看法、認識和探索;可以是對數學中簡潔、統一、對稱等美的認識和感受;可以是對數學學習興趣、動機、方法、思想等的感想和反思;可以對數學知識、教師教學等的批判性思考;可以是對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知識的應用探索,跨學科應用、整合的理解;可以是科學與人文的整合的創新,甚至是由數學而產生的科學幻想和猜想,……就文體來講,數學作文也可以是說明文、記敘文、應用小論文、議論文、詩歌、散文、故事等。

  2.3數學作文題設計與實施應遵循的原則

  2.3.1雙主體原則

  教師主體、學生主體的雙主體原則是設計和實施作文的關鍵。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教法,廣泛閱讀和理解相關內容,精心設計引言,并在實施過程中,積極指導,開拓學生思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主動參與,積極思想,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2.3.2科學性原則

  教師設計作文題應當遵循學生目前的認知結構水平,充分考慮學生知識結構的有序性和適應性,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學生具備的知識和經驗。學生一般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理性具體)的認知程序。感性材料既是形成表象的基礎,又是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和理性分析的'起點。所以,在設計和實施前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比如鮮活的生動的事例、圖片、圖形、幻燈、錄像、教具等,并要考慮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歸納、演繹、抽象、概括等,從而豐富數學內涵。

  2.3.3學生自愿參與性原則

  設計時既考慮學生的認知基礎又要給學生思考的余地,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可以獨立完成的,又因為數學作文題是數學新問題,還沒有形成重要的經驗和教學目標、內容及完整的評價體系,尚處探索之中,應當遵循學生自愿參與的原則,比如在選修課、活動課等校本課程中開設作文訓練課,它將是有益的探索,也將有光明的前景。

  2.4數學作文的評價初探

  總之,評價是主觀的,是難駕馭的,但其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明確的,對數學作文的評價總結以下三個原則:

  2.4.1激勵性原則

  學生學習的本質是為了人的發展,激勵性原則將產生強有力的內驅力和外驅力,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良好的動機,有利于對數學深入的學習和探索,也有利于綜合學習。

  2.4.2開放性原則

  對學生的數學作文,沒有象學生在語文高考作文那樣的評判等級,最好也不去產生。因為數學有它本質的特征,筆者認為,只要是學生原始的、真實的感受和大膽的猜想,都給予充分肯定,即使學生的觀點、結論是錯誤的,只要他說得有道理,都當評定為優秀作文。數學作文中,沒有差生。評價項目多一點,就可能多出一批各有所長的好學生。

  2.4.3美學原則

  列寧在《唯物論與經驗判斷論》中,說我們對某種事物的感覺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則可以說人對客觀事物的審美評價就是美,即使是丑的東西,我們也可以從批判性的角度來認識其中的美的存在。對數學作文的評價,應從各個維度去表揚學生,發現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

  2.5數學作文題目的設計與實施

  2.5.1選題

  選題應遵循前面的原則,下面談一點體會:

  選題可以只從某一角度入手,也可以從某一事物的各個維度入手。涉及到智育、德育、美育、心理、動手能力等方面,讓學生有廣闊的切入點。教師可以從知識、方法、問題、變式訓練、課外活動、數學史話等具體事物入手,選定有意義的題目。

  2.5.2寫引言

  引言,相當于材料,通過老師深入地分析和理解,并查閱相關理論、科學的資料,把所選題目闡述清楚,并作出有益的引導,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思考方向。

  2.5.3實施

  把寫好的材料發給學生,讓學生操作,一般給三天左右時間,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查閱相關資料,進行反思、分析,完成較高質量的文章。

  2.5.4批閱,交流,總結

  學生交作文后,教師認真評閱,對每一篇文章指出其閃光點,找準學生的創意和有益的地方,并作出評議,給出恰當的評語。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一般一個小組4—6人為宜,相互交流,包括創作的動機、思想和結果。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發生了思想根源上的交流與碰撞,將產生巨大的創造力。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有時它比老師的認識還要深刻,還要深遠!最后總結,發現同學們的變化令人欣慰;他們實現了學科綜合,涉足寬廣,他們濃烈的興趣和對數學的熱愛,他們對數學知識思想、方法的更深刻的了解,他們的創新思想,……都讓我感激不已,這是多年來教學中從未有過的現象。

  2.6數學作文實施的意義

  2.6.1數學作文的探索可能是中學教改的有益探索。社會科學與自然

  科學的滲透和結合,是新世紀教育發展的必然,學科綜合是教改的必然。

  數學作文從各個側面滲透,從而實施素質教育。比如美育教育,這是最不好實施的目標,但在學生的作文中,自己對數學美的體驗和見解可以入木三分。(例文略)21世紀的課程改革應當適應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素質教育是21世紀教育的主流,相應的數學觀、數學教學觀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2.6.2它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內容

  我校作為“國家首批示范性高中”在課程改革上邁出了大步伐,國家

  課程、選修課程、校本課程共同發展,為國家培養高級管理、高級技術的后備人才。“數學作文”作為活動課程,在實施的半年中產生了很大的效益。

  2.6.3學生的數學素質得到了提高

  首先是對數學的興趣更高,更加熱愛數學了,興趣與愛好更廣泛了,因為在參與數學作文中,都得到了肯定和表揚,數學作文沒有差生。在數學作文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格與人品,保護他們的自尊與自強,激發他們的激情與夢想。其次,數學成績普遍提高。因為有了興趣,方法改進,學得更扎實,更有信心。再次,學生對數學的本質認識更加深刻,從作文中發現學生從不同角度的認識都給老師們提出了挑戰!

  2.6.4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實施中,數學通過廣泛的學習,收集整理資料、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寫出了令人深思的文章,甚至是有很多新名詞、新事物、新觀念,讓我們老師深感知識上的不足和涉及范圍不廣,給我們提出了挑戰。這樣激發教師不斷進行繼續教育,提升自己,向科研型方向轉化。

  培養兼備高尚品德與聰明才干,兼備“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鮮明個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是時代對教育的要求,是社會對教師的期望。

  2.6.5發展學生的個性

  相信人人都有才,努力挖掘每個學生的發展潛能。不是每一個學生在數學成績上都是姣姣者,有的同學甚至數學分數很低,但他(她)在數學作文中表現的獨到超過了高分同學。每個人都有進步的愿望,每個人都有豐富的潛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數學作文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每一個參與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3、反思

  數學作文題,是數學教學中的新問題,需要全社會積極投入、探索,完善它的目標、內容、評價原則,從而在數學教學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將是一片沃土,孕育無限的創新!摘要:創新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主旋律,也是新世紀發展的必然。數學教育在新世紀的競爭中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充分發揮數學學科特點和作用,實現數學素質教育和數學人文素質教育,是新世紀探索的主題,數學作文為學科綜合、學科滲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契機。

  關鍵詞:創新數學作文

【數學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教學教育論文11-07

數學文化教育論文10-02

中專數學教育的意義與方法探究教育論文09-20

數學教學中的風景線數學教育論文09-20

初中數學教學教育論文15篇11-08

初中數學教學教育論文(15篇)11-08

中學數學教育、教學論文的撰寫12-14

幼兒數學教育的八種途徑 論文10-02

在小學數學教育研究中,要把握國際數學教育發展的方向 論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