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思維訓練的論文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但自主學習如果缺少必要的指導與監控,其學習行為往往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語文學科的自主學習應當基于有效的思維訓練,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益。
【關鍵詞】自主學習;思維訓練;有效
呂淑湘先生曾說:“教師培養學生,主要是教會他們動腦筋,這是根本,這是教師給學生的最寶貴的禮物。這是給學生的一把鑰匙,學生拿了這把鑰匙就會自己開箱子,開門,到處去找東西。” 可見,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塑造良好的思維品質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
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 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
因此,新課程背景下,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是提高教與學的效益的必然選擇。然而,在專注于學習方式改革與創新的同時,語文教學卻往往忽視了進行思維訓練的有效性。
因為,自主學習的核心因素是主體的自覺參與和主體性的發揮,以及教師的組織與指導。自主學習并非放任自流、散漫地讓學生“自學”,自主學習的目的、內容有規定性。[1]
案例1:
一位語文教師在進行“句子擴展”專題指導時,給出的預習題是:
以“琴聲”為重點,擴展下面語句,使其生動、具體,字數在60個字左右。
琴聲吸引了許多路人駐足傾聽。
課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預習成果交流,第一位學生給出的答案是:“琴聲時而清虛淡遠,時而酣暢淋漓,時而冰泉凝咽,時而深沉凝重。人愈來愈多,靜靜圍攏過來。”當教師再提問其他學生時,學生均作遮掩、回避狀。原來,在此前的一次訓練中,學生剛剛做過文學類文本閱讀《廣陵散》(宗利華),其間有兩次對聶政撫琴技藝的精彩描寫。在完成預習題的過程中,多數學生便“信手拈來”,照搬了《廣陵散》中的原句。
學生抄襲得來的答案就“琴聲”這個擴展重點來看本無太多疑義,但正因為是“抄襲”,所以學生的自主預習環節喪失的是一次絕好的獨立思考的有效思維訓練活動,“句子擴展”所需要的聯想與想象、審讀題目與語言表達等必要的思維訓練均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
可見,學生的自主學習既要有內容的規定性,還需要足夠的獨立性,這便需要教師對自主學習的習慣加以指導與培養,對自主學習的過程加以有效管控。
案例2: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學生參照課外輔導書“出色”完成預習作業而令教師不置可否的現象,學生“自主學習”獲得了“正確答案”,是該慶幸其主動獲得的自主意識,還是該追問其對文本閱讀、對問題探究的深度?
我在教學《史記》(選讀)中的《趙世家》一文時,檢查句子翻譯的預習效果,要求對“盾素仁愛人,嘗所食桑下餓人反捍救盾,盾以得亡”一句進行翻譯,不出所料,學生受到了參考書的影響,給出的答案基本是:趙盾平素待人寬厚慈愛,他曾經送食物給一個餓倒在桑樹下的人,這個人回身掩護救了趙盾,趙盾才得以逃走。這個譯文的問題在于沒有將“嘗所食桑下餓人反捍救盾”一句中的“所”字結構落實到位,而將主語“餓人”變為“趙盾”是不嚴密的。于是,我便引導學生重新審視和分析句子結構,推翻了原來的譯文。
自控能力不強的學生,其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往往流于膚淺而缺乏深刻性,作為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效果要有一定的預判,并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才能有助于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度,完善知識結構,提升認知能力。
課改的關鍵是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有經驗的教師會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2]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為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獲得創設了條件,但還需要教師的引導、指導與監控,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提升思維的深度,這樣的思維訓練也才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張玉新《語文教學到底能給學生點什么》,《中學語文教學》2010年第8期
[2] 王棟生《語文教師要勤讀多思》,《中學語文教學》2008年第12期
【基于有效思維訓練的論文】相關文章:
訓練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01-20
數學活動中的思維訓練 論文01-20
思維訓練01-20
在小學有效開展航模訓練的論文05-27
基于教師主體的課堂觀察的有效開展論文01-05
對比思維訓練01-21
數學思維訓練01-21
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的有效整合論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