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天命與人事觀照下悲劇和頌詩的論文
摘要:
本文依據《三國演義》文本,參考學界先輩的相關論述,著力從天命與人事的矛盾沖突中考察我們民族的這部杰出的歷史小說,挖掘其隱藏在政治權謀、軍事策略等表象背后的深切的悲劇內涵和頌詩意義。
關鍵詞:
天命;人事;悲劇;頌詩
關于《三國演義》的主題,學界有擁劉反曹說、人才說、悲劇說、亂世英雄頌歌說、天命說等十五種觀點。筆者則認為,《三國演義》既是一幕理想幻滅的人間悲劇,也是一曲意氣揚厲的英雄頌詩,而這看似背道而馳的“悲”與“頌”正是在天命和人事的觀照下集中展現的。
《三國演義》的悲劇性在于天命與人事的激烈矛盾的結果:人在操縱一切、不可逆轉的天數面前的渺小、軟弱。這一點在作品最后引用的古風中有著明顯的流露:“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魏、蜀、吳三國其實都是失敗者,相對弱小的蜀漢、孫吳固然破滅,強大的曹魏也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
《三國演義》中最為深切感憤的悲劇在于諸葛亮北伐事業的失敗。諸葛亮是小說中作者傾注了極大的筆力、寄托了深刻的思想情感與理想追求的人物形象,而北伐事業則代表著復興漢室的正義努力。小說中的諸葛亮不是一個簡單的個人,也不是歷史上蜀漢賢相的民間化、通俗化,他代表的是斡旋天地、補綴乾坤的人事之極致。如果說劉備關羽身上都存在著足以致其敗亡的性格缺陷,那么小說中的諸葛亮則近乎完人,在作者的理想上、在大眾的心目中,這樣的人物是應該而且必然能夠完成自己的事業、實現“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宏圖大志的。然而現實卻與之正相反對,他的事業固然有過多次的輝煌,甚至是接近成功的境地,然而最終還是失敗的結局,這也就給六出祁山的故事情節打上了濃厚的悲劇色彩。一出祁山時,“戎陣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進展迅速,然而終因誤用馬謖、丟失街亭,不得不無功而返。小說第一百回“漢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陣辱仲達”中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開始取得重大勝利,但是后主卻聽信讒言下詔班師,他再一次在遺憾中退兵。最富于戲劇性和象征意味的是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中諸葛亮本已將司馬懿誘入葫蘆谷卻突因“天降大雨,火不能著”而讓這個最大的對手死里逃生,他只得慨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這里作者借孔明之口表達了對冥冥中主宰一切的天命的無奈心理。接下來“隕大星漢丞相歸天”中秋風五丈原一節更是將這幕悲劇推向了高潮。“姜維入帳,直至孔明榻前問安。孔明曰:‘吾本欲竭忠盡力,恢復中原,重興漢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將死。’” “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
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乃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敵矣!悠悠蒼天,曷此其及!”作品在這里反復提到天命的觀念不是偶然的,它突出了一個基本的敘事模式:“人事”(以諸葛亮為代表)向“天命”(漢室將亡的歷史趨勢)發起強烈的挑戰最終遭到了毀滅(北伐事業的徹底失敗、蜀漢集團的最終覆亡)。
然而《三國演義》又不是簡單地宣揚天命觀念、鼓吹安時處順,它的確顯示了人事與天命斗爭的失敗、人在不可抗拒的命運面前的脆弱,但整個作品給人帶來的閱讀享受卻不是消沉失落,而恰恰是充滿力量的。毛宗崗在對作品進行加工潤色時將楊慎的《臨江仙》移諸卷首,這其實是弱化了小說的思想內涵,這首詞集中表達的是一種“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對歷史及現實的空洞、虛無的感受,而羅貫中及其作品傳達的是一種強烈用世之心、為政之志,是對歷史、現實的深切關懷。在這個意義上,《三國演義》又是一部仁人志士的頌詩,因為作品真正指向的是人事對天命的反抗斗爭,體現了人的力量與價值。小說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中記載劉備途遇崔州平的談話,崔州平宣揚“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劉備則答稱“備身為漢胄,合當匡扶漢室,何敢委之數與命”。第九十一回“祭瀘水漢相班師伐中原武侯上表”中面對譙周“臣夜觀天象,北方旺氣正盛,星曜備明,未可圖也”“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強為”的反對意見時,諸葛亮堅稱“天道變易不常,豈可拘執”,這已經是對天命的否定了。三國時代的英雄們不僅以言辭懷疑乃至否定天命,更以實際行動來張揚作為天命對立面出現的人事,他們一個個地竭盡全力與天命搏斗,構成了小說中光彩奪目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情節篇章。正如諸葛亮在《后出師表》中陳述的那樣:“昔先帝敗軍于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后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曹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后吳更背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料。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這段話雖然是諸葛亮個人的認識,卻完全可以用以概括《三國演義》中一切仁人志士的精神信念。
《三國演義》在天命與人事的矛盾沖突中既悲悼了人的毀滅,又歌頌了人的反抗,不愧是我國古代一部杰出的歷史小說。
參考文獻:
[1]羅貫中.三國演義[m].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天命與人事觀照下悲劇和頌詩的論文】相關文章:
盡人事以俟天命04-29
性格悲劇.命運悲劇.社會悲劇— 論《玉嬌龍》的悲劇意識 - 畢業論文04-30
天命04-29
等效理論關照下的科技論文題名翻譯05-03
孔孟荀天命觀認識發展芻議04-27
《呂氏春秋》的天道觀和天命論04-27
天命的作文08-11
論儒學天命觀的歷史演變與倫理內涵04-27
弗洛依德學說與儒學天命觀04-30
論項羽的悲劇 - 畢業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