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數學的分層教學的論文
每一位教師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不同學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學生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同時使他們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應該都可以掌握學習內容。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是選擇一種能使教師和學生在花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案并加以實施。分層教學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方式之一。我實施分層教學是按照以下模式進行的:
一、分層編組。
把學生分層編組是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基礎。教師通過對全班學生平時的數學學習的智能,技能、心理、成績、在校表現、家庭環境等,并對所獲得的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分類歸檔。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好、中、差層次的學習小組,讓師生知道每個學生在某一階段所處的層次。在實施分層教學時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在班級上公布好、中、學困生的名單,真正使學生在學校里處于主體地位,發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師生要共同樹立好對教學的樂觀主義態度和信心,并使學生明確這種分組方式的意義。
二、分層備課。
分層備課是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前提。改變過去“一刀切”的做法,對學困生采用低起點,先慢后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辦法,把教材的訓練目標分解成有梯度的連貫的幾個分目標,允許學困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一步或幾步逐步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對優生則允許他們超新課標,超進度學習。擬訂各層次教學要求既不能過高,增加教學難度,加重學生負擔,使學生消化不良,喪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新課標要求,過分放慢教學進度,完不成學習任務。力求準確地把握各類學生的認知“最近發展區”,較好地解決“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矛盾。如要求學困生掌握主要知識,學會基本方法,培養基本能力。中等生熟練掌握基本知識,靈活運用基本方法。發展理解能力,探究能力等。
要求優生深刻理解知識,以及基本知識所反映的基本數學思想,靈活運用知識,培養探究和創造能力、發展個性和特長。
三、分層質疑。
分層質疑是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有效行為。教學設計中將難點知識分成若干個有梯度的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學習活動逐步解決問題。教師要注意把握提問的策略。讓各類學生均有輸出信息的機會。通常在講授知識時提問中等生,利用他們在認識上的不完善,把問題展開,進行知識的研究;在突破重、難點或概括知識時,發揮優生的作用,啟發全體學生深刻理解。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知識,這樣能夠較好地解決教材的統一性和學生個性差異的矛盾,使學生各有所得。
四、分層作業。
分層作業是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有效途徑。學生作業分課內、課外兩類。課內作業全班統一標準,統一要求,這是根據新課程標準基本要求設計的,面向中等學生,學困生經過努力也能完成。課外作業則分層設計。一是放緩坡度題,也就是根據學困生的學習水平和教材內容,將難度較大的課后習題分解成幾個小題或給予具體提示。二是鞏固練習題,即是根據中等生設計的,一般指教材后的c組習題或設計題;三是拔尖提高題,即是根據優生學習水平和教材內容設計的要求較高、難度較大的題目;這樣,既緩和了學困生學數學難的狀況,切實減輕了學困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又增強了他們求知的積極性。
五、分層練習。
分層練習是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有效手段。教師根據本節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內容,設計分類練習,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加深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再對綜合知識運用能力進行訓練,編制練習時教師應注意對時間、題量、難度等方面作合理的安排,保證各類學生練有所獲。
另一個不得不說的模式,即問題教學。教學中我們常要求學生善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分析、解決問題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發現與提出問題,并且要在很正常的情況下發現問題,這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要登上這個境界,首先必須具有問題意識。其實,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間積極互動的過程。我們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地看,積極地聽,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允許出錯,允許改正,允許保留意見。對學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見”,要及時采納并給予充分肯定,鼓勵學生自由地進行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大膽懷疑,大膽想像,大膽創新,并能對某些帶有共性的看法或結論質疑,得出自己的結論。我認為,這樣的教學效果,遠遠好于“填鴨式”的教學模式。
【初中數學的分層教學的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論文05-25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探究04-30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思考05-01
初中數學教學論文01-30
初中數學教學論文05-22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教案如何設計初探04-25
初中數學課堂嘗試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04-29
初中物理分層教學的體會04-28
初中數學教學教育論文11-07
初中數學教學教育論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