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德育過程變革審視研究論文
注重對兒童進行基本的道德規范教育是我國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但目前學校德育低效也是共識。為什么我們在擁有豐富的德育資源和底蘊的情況下,學校德育質量反而不盡如人意呢?可以說當下學校德育現狀是多方“合力”的結果。教育作為社會的子系統深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而學校德育的開展不免也會被大環境波及。加之應試教育一味地追逐分數很難使“德育為首”的觀念在教育實踐中落實。這樣在外力多方作用下,學校德育開展舉步維艱,德育實效差強人意。素質教育、核心素養的提出讓我們逐步回歸教育本質,開始注重學校立德樹人的責任。挖掘整合傳統蒙學中蘊含的德育思想并加以借鑒,對于切實提高學校德育實效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朱熹《小學》德育思想的主要觀點
蘊含朱熹獨特德育思想的《小學》是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光輝結晶,全書分內外兩部分。內篇是全書的主要內容,包括《立教》《明倫》《敬身》和《稽古》四卷;外篇包括《嘉言》和《善行》兩部分。內篇的內容立足于生活,教人以具體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外篇則是記載名人賢士的崇高德行,目的是讓學生以此為榜樣進行學習。《小學》擁有極大的影響價值,朱熹認為后生兒童初學規范時,只要按著《小學》中的要求去做,就基本懂得了該怎樣去做人[1]。在《小學》整體內容中蘊含著深刻的德育過程基本規律方面的可貴思想。1.強調明理于先,身體力行傳統的童蒙教育注重道德行為的訓練和道德習慣的培養,注重言行一致、知行統一。孔子強調“學以致用”,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好壞不能僅從其言語中來判斷,而應立足于實踐來檢驗,正所謂“君子欲訥其言而敏于行”[2]。古代先賢的思想向我們揭示出傳統道德教育中注重對學生進行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統一培養教育。朱熹也非常重視“力行”,他強調:如果不用躬身實踐,只是口頭上學習道德知識,那么我們七十歲師從孔子也不晚,兩天就可以學完的知識何須多年跟隨孔子呢[2]。因此在《小學》一書中,朱熹注重以兒童現有的認知為基礎,注重養成教育以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之方,灑掃應對。”以貼近日常生活、基于孩童認知規律的特點,將“事”作為小學教育的主要內容,促使兒童在具體的生活實踐中培養基本的生活能力和禮儀,這比向兒童空談德育理論知識要有效得多。從具體的“事”入手,可使兒童在“行”的過程中懂得基本的道德規范,達到知情意行的統一,進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2.注重運用各種隱性德育資源德育過程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和社會性,這已成為共識。在《小學》一書中,朱熹對這一認識有著充分的表述,他主張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有意識地運用陶冶法對孩子進行道德養成教育,通過創設良好的環境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家庭教育中,朱熹主張父母及時對兒女進行教育,“子能食食,教以右手”。朱熹認識到優良的家庭教育是培養兒童良好品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議父母在家庭中要為幼兒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朱熹以孟母三遷的事例充分說明了家庭環境在幼兒發展中的重要性。在學校教育中,朱熹指出要重視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注重運用教師自身的人格影響來感化孩子以進行道德教育。教育者應以身作則,通過為學生樹立榜樣來影響學生,促進學生道德認知向行為的轉化。朱熹以明道先生的言論為例,“擇其學明德者為太學之師”,又以北宋學者胡璦事跡闡述“嚴條約,以身先之”,向我們揭示出教師的人格魅力在德育過程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此外,朱熹還非常重視社會環境對兒童道德教育的影響,他指出社會上“經殘教馳”、“鄉無善俗”的不良環境會導致“蒙養弗端,長益浮靡”,不利于培養兒童的良好品行。從上述關于朱熹的分析論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朱熹不僅看到了家庭環境、教師人格魅力等隱性教育資源在兒童品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意識到了學生品德的培養不能僅僅依靠學校來實現,還應該密切聯系家庭和社會,整合來自多方面的教育影響,以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相結合的綜合教育網絡。3.重視兒童品行發展規律的特點德育的有效開展最終會落實到讓學生能將合乎規范的外在道德要求內化為個人信念,如此便可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在實踐活動中用以調節、完善自己的行為。然而德育的實施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進行,這樣才可以取得預想的效果。朱熹根據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將人的教育分為兩個階段:小學階段和大學階段。基于此,在學校教育中,教育方法、教育內容的選擇也不盡相同,所謂“小學者,當其事;大學者,窮理修身”。在小學階段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立足“教事”思想逐步培養兒童的道德品行;大學階段從“教理”出發,培養兒童的自學能力。在智力發展的同時,道德認知會漸漸提高,而合乎標準規范的道德行為會受到道德認知的支配,所以若基本的道德認知基礎在小學階段沒有夯實好,那么到大學階段再來補救就很困難了。《小學》強調道德教育應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由低級到高級,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因為只有兒童的道德行為符合外在他律要求時,兒童才會轉向滿足個體需要的道德規范,因此,必須對兒童逐層開展道德教育才是最合理的[3]。這些觀點與當代道德教育家科爾伯格以及布爾的觀點是完全一致的,是十分正確的。
二、當前小學德育過程中問題的主要表征舉要
目前,我國小學德育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或將德育局限于教科書,或忽視學生的主體性,或忽視學生自身的實踐活動。學生面對教師冷若冰霜的說教根本無法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無法將外在的道德規范內化為自身的道德信念,學校德育被異化為“道德知識的”教育,導致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嚴重脫節,師生關系也因此緊張。此外,學校德育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德育目標太過寬泛,缺乏層次性,德育收效甚微不說,還造成學生基礎道德觀念淡薄等后果。
三、借鑒《小學》德育思想優化小學德育過程
德育過程在學生品德養成中起著重要作用,優化德育過程是解決我國當下學校德育低效的主要途徑。挖掘《小學》蘊含的德育思想,積極探索變革學校德育過程的措施,對于切實提高學校德育實效性有著重要的意義。1.循序漸進,處理好德育客觀要求與學生品德現狀的矛盾學校德育的目的是將社會所要求的種種道德規范傳遞給學生。然而,學校教師在對學生實施道德教育時卻枉顧學生的認知特點,采取硬性的說教方式向學生傳遞抽象的道德理論知識,企圖“一步到位”地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共產主義道德覺悟的人。這種方式非但不會促進學生的品德發展,反而會使學生因覺得“假大空”而抗拒老師的教育,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因此,在小學德育過程中我們應借鑒《小學》中教以孩童“眼前事”的原則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道德行為規范做起,然后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對學生的品德要求,以使學生內化相關的社會道德規范,這樣才會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品德水平。2.學生的主體性與生成性應得到足夠的關注盧梭曾說過:“道德最終的棲居地深藏于人的內心。”[4]道德教育是否有效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從內心對道德主動追求和自覺遵守。傳統的道德教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樂此不疲單向度地向學生施加各種影響來約束學生的行為。這種德育模式雖然即時效果明顯,卻不能保證學生真正地從心底內化道德規范,以及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有自我實現的潛能,但之前的教育實踐卻忽略了學生自身的這一潛能,一味地讓學生依賴于教師。作為教師我們應尊重學生的自我實現傾向,努力營造有利于學生成長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內在道德潛能,注重在學生的人際交往中引導他們向善、行善,這是比說教更有效的方式。《小學》中提到的“責善,朋友之道也”向我們揭示出兒童在具體的交往實踐中能不斷調整并完善自己的品行,最終生成自己的自律性與主體性道德人格。3.德育過程中要曉之以理,更要動之以情傳統蒙學中有很多關于德育方法的真知灼見,如克己內省、因材施教等。但是,目前學校德育方法卻“獨樹一幟”,說教式盛行。德育目標和內容也都是從教師權威出發,把成人固有的觀念強加給學生,一味地重視道德知識的灌輸和行為的規勸。我們忽視了德育過程應該是一個以理服人、以情服人的綜合過程,是師生間情感交流、共鳴的過程。如果教師把學生單純地當做自己的“附庸”或被管治者,缺乏情感地向學生講授品德規范,那么學生是很難養成良好品德的。因為青少年處于心理發展的快速時期,他們對于自尊的需要特別強烈,他們希望自己被尊重,希望自己可以體驗到尊重,所以,如果學生被尊重的訴求和需要得不到滿足,那么再多的道德知識也無濟于事[3]。因此在德育過程中,我們應尊重學生,變訓斥為誘導,變冷漠為關愛,善于運用多種教育方法,就如《小學》中提到的“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那樣,多依靠禮儀實踐、音樂陶冶等途徑來進行德育,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學生心扉,從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4.德育過程中應正視反復性和漸進性規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我們不能寄希望于幾次說教就能讓學生認同接受外在的品德規范,并把它們內化為自身的品德。因此,在德育過程中我們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為“立竿見影”而采取突擊式教育。我們應循序漸進,常抓不懈。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品德的形成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是一個從他律走向自律的逐漸完善的過程,如果沒有充足的積累做鋪墊,那么就很難實現質的飛躍,古人講的“積善成德”就是這個道理。在學校德育過程中,我們應借鑒朱熹的做法:“七年,男女不同席;八年,始教之讓……二十而冠,始學禮”,即先教給學生基本的道德規范,然后向其講授道德文化知識,進而去培養兒童的道德品質。其次我們應注意在德育過程中反復抓并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而應該有創新意識,協調多方力量,做到常抓常新。5.德育過程應立足于生活,避免空殼化良好品德的形成最終要落實到一日的生活、學習等實踐活動當中去。道德及道德教育產生于生活,最終為了改變生活。一切教學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使學生獲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賦予學生生活智慧,進而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改變自身的生活方式,用積極的認識和樂觀的態度去對待、領悟生活[5]。因此,我們不能再一味地沉迷于行為的訓練,卻將人的內心感受與實際行為隔離開來,與生活發生決裂。我們的小學德育本就應該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盡可能參與到“灑掃”等具體生活中,更接地氣地在活動中培養其品行。在深化課改、立德樹人精神的引導下,不少學校富有創意地開展德育活動,但是也出現了一些空話套話、不切實際的空殼化的形式主義現象,過于注重粉飾卻缺少真正落實。所以,在德育生活化的過程中我們應根據實際情況有效地開展一些活動以促進兒童品德的發展。
總之,傳統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思想,對我們當下學校德育過程的變革有重要的啟示價值,我們應當進行挖掘整理。通過對《小學》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朱熹十分重視兒童的養成教育,注重通過日常的生活實踐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能夠遵循青少年品德發展規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這對我們當前提高學校德育實效性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6]。不過,我們也應當注意到,《小學》作為封建時代道德教育的啟蒙讀物,不可避免地帶有封建色彩和意識缺陷。因此,我們應注意鑒別區分,明確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應該剔除的,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以提高學校德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文剛.小學譯注[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
[2]張艷紅.德育資源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3]馮文全.德育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4]余小波.喚醒人內心的道德自覺[J].中國德育,2016(20).
[5]馮文全.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6]郝金金.朱熹《小學》中的德育教育方法及其當代價值[J].教育探索,2015(6).
【小學德育過程變革審視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審視抗擊非典的轉變過程的思考論文05-01
CCG注漿過程的數值模擬研究論文05-01
研究過程記錄05-01
小學德育論文05-01
當前我國中小學德育研究現狀探微的論文04-27
研究中職班主任德育能力論文05-01
論唐后對唐律的變革 論文05-01
美育研究的過程與方法04-30
創造過程之研究04-30
翻譯過程研究綜述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