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多元化幼兒數學教育研究論文
一、生態課堂,有效學習
生態課堂是以幼兒為本的課堂,老師營造寬松、和諧、互動的氛圍,將幼兒的學習與生活、游戲融為一體。如在小班《好看的窗簾》這個活動中,我創設了游戲化情節,為幼兒提供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的機會,激發幼兒快樂地參與活動,積極主動地學習。
1.精彩導入,吸引興趣。“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吸引幼兒注意。數學活動的導入是多種多樣的,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內容采取恰當的方式。活動一開始,我設計了一個動漫小熊,憨態可掬的小熊微笑著向孩子們招手問好,孩子們一下子就被熊寶寶吸引住了,小熊說:“今天我要請森林里的小動物來我家聚會,你們愿意幫助我準備食物、裝飾房間嗎?”“愿意!”孩子們高興地回應,興奮地投入到了活動中。
2.層層遞進,掌握難點。數學內容是抽象的,孩子的思維具體形象,往往難以理解一些抽象化的東西,教學活動中老師的有效提問、教具的采用等都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望,引導孩子掌握活動重難點。《好看的窗簾》這個活動的重難點在于掌握兩種物品交替排序的規律,我制作了直觀形象的課件,小熊先請小朋友們觀察、討論餐桌上的水果:“這是我已經準備好的菠蘿和西瓜,它們是怎么放的呢?”引導幼兒以看一看、說一說的方式初步感知交替排序的規律;接著我提高難度,出示排列了一半的面包和糖果,小熊說:“我買的面包和糖果還沒有全部擺好,應該怎么放呢?”孩子們回答對了,食品就會點出來,回答錯了,小熊就會遺憾地說:“啊偶,再猜一次。”孩子與小熊之間的互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動手動腦,主動學習。皮亞杰提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孩子親自玩一玩,記憶才是最深刻的。小熊展示了豐富的操作材料:“謝謝小朋友幫我放好了水果,這是我家的窗簾,我只做了一點點,請小朋友幫助我做完吧。”在小熊的引導下,孩子們觀察了小熊廚房里的水果窗簾、臥室里的樹葉窗簾、客廳里的圖形窗簾,相互討論了窗簾的裝飾方法后,都自信滿滿地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圖案進行操作活動。《好看的窗簾》這個活動將學習與生活情境、游戲情景巧妙結合,以到小熊家幫忙為主線,將整個活動串聯起來,層層遞進,引導幼兒產生一步步探究的愿望,讓幼兒始終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中自主、探索地快樂學習。
二、領域整合,融會貫通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園各領域的內容都是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的。教育內容綜合化符合幼兒身心特點,幼兒數學與其他領域的有效整合有助于實現最佳的教育效果。中班音樂《三只帶斑點的小青蛙》詼諧幽默、節奏鮮明,歌曲藏著數量遞減的規律,活動中,首先請孩子欣賞歌曲旋律,接著我出示課件:三只青蛙已經準備好去玩捉蟲游戲了,我們來看看。在欣賞課件、歌曲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初步感受到了3以內數量遞減的規律,歌曲表演中,“小青蛙”們根據自己的號碼順序快樂地蹲圓木、跳水,更多的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做一做小青蛙了,我及時出示第二根圓木:“瞧,池塘里有兩根圓木呢,這次我們可以邀請更多小青蛙來游戲了!”孩子們在創編表演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4、5、6這幾個數字遞減。在大班《請投我一票》的社會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畫“正”字的方式統計票數,在統計過程中孩子們用到數的合成與加法。
三、融于游戲,激發興趣
俄國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對小孩來說,游戲是學習,游戲是勞動,游戲是重要的教育形式。”角色游戲中,“營業人員”對“商店”物品、“小吃店”食品的分類擺放體現了數學中的排列規律;“小顧客們”去“醫院”看病、到“餐廳”吃飯、到“超市”購物、到“理發店”洗頭都要用錢,數字的學習、加減法的學習體現在了錢幣的應用中。結構游戲中,孩子們用各種長長短短、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積木搭出了美麗的“城堡”、漂亮的“花園”,從而發現不同形狀組合在一起能變成各種圖案。益智游戲里,七巧板在孩子們靈巧的小手上變成了蝴蝶、小樹、海綿寶寶……音樂游戲“搶椅子”中,每次音樂一停,總有一個孩子搶不到凳子,這時我就會引導孩子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感知、比較凳子與小朋友之間的數量關系。體育游戲時,小班孩子最喜歡玩“吹泡泡”的游戲了,泡泡在孩子們的兒歌聲中變出了高泡泡、矮泡泡、大泡泡、小泡泡;拍皮球活動中,孩子們可以邊拍邊數,還可以相互比較一下誰拍得多,誰拍得少;“桃花朵朵開”的游戲中,念完兒歌“桃花桃花幾月開,三月開,開幾朵?”老師隨機說出一個數字,孩子們根據數字抱在一起,每一次換數字,孩子們都有一種新鮮感,游戲提高孩子們的反應能力和對數字的靈敏度。幼兒園游戲是多種多樣的,利用游戲形式進行數學學習,更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主動、快樂地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四、結合生活,回歸自然
數學來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教育必須在生活中進行,一切教育必須通過生活才有效。”春天,孩子們像小蜜蜂一樣穿梭在草地上,數一數金燦燦的迎春花有幾個花瓣、夢幻般紫色的紫晶藤每一簇有多少個小花朵,瞧一瞧鵝卵石的排列順序。秋天,孩子們最喜歡在散步的時候撿落葉了,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大班孩子進行統計及創編應用題:女孩子撿了多少落葉,男孩子撿了多少落葉,一共撿了多少落葉;銀杏樹葉撿了多少、梧桐樹葉子撿了多少,一共有多少……幼兒園的一日活動蘊含著數學學習:晨間活動時,請孩子們統計人數,然后對應地取出數量相同的點心;上下樓梯時,請幼兒數一數樓梯的級數;收拾玩具時,根據玩具的顏色、形狀、類別進行分類擺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孩子們每時每刻都在和數學接觸,門牌、車牌、建筑物、爸爸媽媽的電話、遙控器、掛歷、溫度計……都悄悄地藏著數字、形狀、排列規律等數學信息。用心關注、積極思考,捕捉每一個教育細節,創造良好的教育契機,你會發現數學無處不在,數學教育帶來的精彩會時時閃現。
【多元化幼兒數學教育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幼兒教學多元化模式研究論文04-27
小班幼兒愛心教育研究的學科論文04-27
家庭教育中幼兒挫折教育研究論文12-28
高校貧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研究論文05-02
在小學數學教育研究中,要把握國際數學教育發展的方向 論文04-30
幼兒教學中教育活動策略研究的論文05-01
幼兒教育博弈論研究的論文04-27
數學教育論文02-21
幼兒數學教育的八種途徑 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