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產業結構對人才結構變革的影響論文
【摘要】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產業結構調整會帶動就業結構發生變化。為擺脫經濟持續出現負增長的壓力,重新振興東北老工業,遼寧省在十三五期間從供給側的角度,主動進行產業結構的升級改造,這樣勢必影響著省內高校的專業結構調整。本文通過對遼寧省產業結構調整對人才需求的分析,從專業設置和招生規模兩個方面提出了遼寧高校人才培養結構調整的方向,以期待為各高校進行專業調整提供基礎研究成果,進而為遼寧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關鍵詞】產業結構調整;人才結構;供給側;專業設置;招生規模
地處東北三省核心位置的遼寧,作為老工業基地在歷史上為我國的工業體系建設做出過杰出的貢獻。但進入新世紀后,因受全球經濟的影響以及自身發展的動力不足等問題,使得經濟增長緩慢,明顯落后于全國絕大多數省份。雖然,自2003年中央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遼寧經濟有所提升,結構調整扎實推進,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但是在“十二五”收官之時,遼寧生產總值仍然低于全國4.2個百分點,經濟下行壓力大、政府債務風險大、工業增速下滑大,需求動力明顯不足。2016年作為遼寧省“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前三季度,GDP增速為-2.2%,呈現負增長趨勢,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1.1%是拖累遼寧GDP負增長的主要原因。遼寧的經濟持續下滑,與產業結構不合理、體制機制落后、營商環境不理想等原因有關,尤其是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幾十年形成的產業格局不可能在短期內調整到位。例如,據最新統計表明,遼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重工業仍然高達80%,產業結構急需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是指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在我國按三次產業劃分為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1~3]。產業結構的調整實質上意味著對資源配置關系的改變,其中,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改造,技術結構呈現出高度化和柔性化的特點,因此,不僅會影響人才需求的結構,同時,對人才需求的層次、規格和類型也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在經濟壓力下,遼寧主動性的產業結構調整對我省高等教育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因此,本文在充分研究遼寧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養規劃方案的基礎上,探索高校專業設置調整的方向,改善人才的供給結構,使需求結構和供給結構相匹配,為遼寧高校深入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基礎研究成果。
一、產業結構調整對人才需求的分析
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產業結構的變化影響著勞動力和國民收入的分配和比重,從而影響著就業結構的變化。據統計,我國平均每年勞動力市場需就業人員總數為2500萬左右,而僅僅2016年大學畢業生人數為756萬,占30.24%。因此,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勢必會對高校的人才培養方向,尤其是專業設置產生深遠的影響。“十二五”期間,遼寧省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三次產業結構從2010年的8.8:54.1:37.1,調整到8.3:46.6:45.1,呈現出“二、三、一”的發展格局。而在“十三五”期間,遼寧將繼續進行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調整優化原材料工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以及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4]。因此,對各產業人才的需求數量和質量將進一步發生重大的變化。預計,“十三五”期間,遼寧省總的人才需求量為301.3萬人,其中,三次產業人才需求量分別為9.6萬人、85.7萬人和68.1萬人,分別占總需求的3.2%、28.4%和22.6%。人才需求呈現出對高學歷、重技術、懂管理人才的渴求,如圖1和圖2所示。
二、我省高校人才培養現狀
截止到2015年,遼寧省內高校有在校生110萬人,其中,碩士以上9.5萬,本科71.1萬,高職專科29.5萬。研究生專業涵蓋理工、農醫等12個學科門類,在校生人數前三位的是工學、醫學和管理學;本科開設341個專業,在校生多集中在工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學科中;高職專科開設417個專業,覆蓋了19個學科門類,在校生以制造、財經和文化教育居多。“十二五”期間,遼寧省高校畢業生有134.2萬人,平均初次就業率為88.35%,其中,研究生、本科生和專科生就業率分別為85.88%、88.15%和89.34%[4~6]。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間,遼寧省高校積極響應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要求,針對全省產業布局,及時調整了專業結構,但是因專業結構調整相對于產業結構調整的滯后性特點,我省的高校專業結構設置還不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產品更新換代的新要求,實現不了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之間的良性互動,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和企業需求相脫節。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專業設置同質化嚴重,無特色。各高校為一味貪大求全,紛紛向綜合性高校發展,專科學校積極爭取升級變本科,盲目設置專業,盲目擴大招生規模,缺乏對未來就業前景的預測及預警機制。如,目前幾乎省內所有高校都開設了藝術類專業,其招生規模幾乎占招生總人數的10%~20%,而與新材料和現代服務業相關的創新型和高技能型專業開設的較少。(二)校企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沒有形成深度合作。高校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不強,適應性不夠,在各高校同一專業開設課程一致,課程內容一致、講課方式一致,沒有對本校畢業生未來就業崗位進行有效的調研和分析,及時根據崗位需求改變課程和內容。校企合作雷聲大,雨點小,因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問題無法解決,缺乏深度合作,只是存在名義上的合作,缺乏實質上的合作,教師和企業人員互相無法融入對方的工作環境,出現兩層皮、表面化現象。(三)學科設置不合理,缺乏頂尖學科。雖然在“十二五”期間,我省高校的專業結構進行了調整,增加了裝備制造業相關的專業數量和招生數量,但是,專業設置缺乏高技術含量,培養人才基本處于生產“加工鏈”的底端,無法對產業結構升級起到支撐和引領作用。
三、人才培養調整的方向
結合我省產業結構調整的布局以及“十三五”期間對人才需求情況分析,均表明我省對各產業結構中人才需求的專業和數量也呈現出“二、三、一”的格局。但是,我省高校在專業設置和專業招生人數的及時響應上明顯滯后于產業結構的調整,迫切需要從供給側的角度,及時跟進,適時調整,以滿足我省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再次振興中的人才需求。2016年7月遼寧省發改委和教育廳聯合發布了《遼寧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養規劃》,站在供給側方,從三次產業結構的角度,對省內高校專業設置和專業招生規模進行了計劃指導。(一)專業設置的調整“十三五”期間,遼寧省高校擬增設37個本專科專業,其中第二產業相關專業25個,占67.6%,第三產業相關專業10種,占27%,而與第一產業相關專業只有2種,占5.4%。在增加新專業的同時,也撤銷了一批人才培養過剩或已不再適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專業,本專科共計59個專業。按三次產業劃分,與三個產業相關的撤銷專業數量分別是0種、1種和58種。這說明目前省內各高校與第一產業相關的專業設置基本沒有問題,符合產業結構布局需求,只適當的補充2個新專業即可,分別是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技術。與第二產業相關的本專科專業,減少1個專業增加25個專業,說明現有專業設置沒有問題,但專業種類滿足不了遼寧未來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一些新興產業和產業升級改造的需求,如納米材料與技術、導航工程、互聯網+高分子材料等。我省在十三五期間對第三產業的人才需求僅次于第二產業,因此,需增加10個新專業,但需要減少58個專業,這說明現有與第三產業相關的專業設置存在較大問題,已經不再適合當前遼寧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還會增加就業市場壓力,增加社會矛盾。增加的新專業均是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接地氣,需求量大。如:嬰幼兒護理、家政服務、老年服務與管理等。圖3為本專科新增專業中招生數量前五名專業名稱及招生數量。圖3部分新增的本專科專業(二)招生人數的調整“十三五”期間,遼寧省高校各專業調整招生人數,共有60個專業在原有招生人數的基礎上需擴大招生,其中涉及第一產業0個專業,第二產業42個專業,第三產業18個專業。減少招生的本專科專業49個,與各產業相關的專業數量分別為0、1和48個。這組數據再次印證我省各高校設置的與第三產業相關的專業,不僅在專業設置上存在問題,同時,在保留的專業中也應該減少招生數量,以減緩畢業生就業壓力,如音樂表演、工藝美術和服裝與服飾設計等專業。而與第二產業相關的,需擴大招生規模的專業基本上都與裝備制造行業有關,這與遼寧省的經濟發展目標相吻合,如圖4所示。圖4為本專科擴大招生人數前五名專業。
四、結論
到2020年,遼寧省高校教育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要取得成效,學科建設基本實現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建立起與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相融合對接的研究生、本專科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學科專業設置和招生數量更加合理,基本實現人才培養和人才需求之間的良性互動,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
(一)與第一產業相關的專業設置和招生數量適當微調,基本保持現狀,進行更加深入的教學內容改革。
(二)增加與第二產業相關的專業數量,同時增加與裝備制造業相關的專業招生規模,重點在新材料和智能化制造方面,培養高端、高級、深層次的應用型人才。
(三)深度改革與第三產業相關的專業,從專業設置到招生規模,重新布局,切實培養就業市場急需,以及能夠服務于裝備制造業發展和貼近民生的服務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杜怡萍.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1):19-22.
[2]陽榮威.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調控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3]趙艷林,王文,徐建平,等.地方工科院校專業設置與服務地方互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6):66-70.
[4]遼寧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養規劃[EB].遼寧省發展改革委和教育廳,2016.
[5]李海宗,楊燕.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預警機制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4,(5):101-104.
[6]林蕙青.高等學校學科專業結構調整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6.
【產業結構對人才結構變革的影響論文】相關文章:
產業結構變遷對經濟增長與波動的影響論文05-02
淺談林業產業結構對總產值的影響論文05-02
產業結構現代化對高教結構的影響04-30
林業產業結構優化的思考論文04-29
對林業產業結構優化的思考論文04-29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研究論文05-02
城市群產業結構變遷對勞動力就業的影響論文05-02
產業結構調整下高校人才培養機制探討論文05-02
產業結構04-30
我國招商引資對產業結構影響的調查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