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網絡學習探析教育論文
[摘要]教師網絡學習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新的途經,雖然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但還有不少人把電腦和網絡看成是移動的教室,讓教師的網絡學習囿于正式學習的范圍。事實上,教師網絡學習更多的是一種非正式的學習,是教師在現實生活中的非正式學習的延伸。更新學習觀念,加強非正式學習意識;利用網絡優勢,構建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提高信息技術素養,增強非正式學習能力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網絡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教師;非正式學習;網絡學習
自從學校教育誕生以來,學習就被劃分為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兩大類。正式學習主要是指通過學校組織、課堂授課等形式實現的學習形態,它通常是有計劃性的,有明確的目標和課程知識體系,學習的目的是獲取成績、證書,并為將來的工作做準備。一般認為,在學校的學歷教育以及工作后參加的繼續教育,都是正式學習。正式學習應具備三個要素:一是學習的形式是有外力推動的(有學校和教師等);二是學習的過程是有控制的(有計劃、有內容);三是學習的目的是得到社會承認(成績、證書或專業職稱)。在這三個要素中,最有區分意義的是學習目的,因為離開了正式學習的學習目的,學習的驅動力(外力)和內容都將顯得毫無意義。
在明確了正式學習之后,可以將非正式學習界定為:學習者不是為了得到社會承認而進行的學習,學習的時空具有偶然性、學習的過程具有情景性、學習成果注重自我感受。
網絡學習可分廣義和狹義:廣義的網絡學習從社會學的視角來理解,即為主體受網絡環境影響而改變的過程;狹義網絡學習是在線的系統學習,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學習。研究教師作為學習者受到網絡環境影響的問題,是指廣義的網絡學習。事實上,教師網絡學習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教師為完成規定的在職學習(學歷進修或非學歷培訓)任務,通過上網學習作為完成上述學習的補充。是一種正式學習。另一種是教師上網僅作為一名網民,參與網絡的活動,構成了非正式學習。
一、教師網絡學習的非正式學習形式
隨著Web2.0以Blog、TAG、RSS、WiKi以及其他社會性軟件的應用為核心的新一代互聯網的出現,學習者利用社會性軟件進行非正式學習的方式如圖1所示:當用戶需要使用這些軟件的時候,就可以進入相關的網站頁面,申請注冊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思路去整理搭建自己的學習空間。教師網絡學習也是遵循這一學習方式,進行在線的非正式學習,其主要形式如下。
(一)網絡瀏覽和查詢
教師網絡學習,最主要和最普遍的形式是網絡瀏覽和查詢。瀏覽是個體接觸網絡信息的基礎,教師通過瀏覽網絡大量信息,獲得正式學習無法提供的知識。查詢往往是帶著問題進行的,是教師解決生活、工作中實際問題的方法。當前網絡中提供信息瀏覽和查詢的社會軟件很多,已為教師們熟練使用。
(二)網絡交流
網絡條件下的協作交流方式有電子郵件、BBS、QQ、MSN等。電子郵件的出現和普及,解決了現實生活中通過郵政系統傳遞信件速度慢的問題。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網絡交流方式的更高期待,BBS和ICQ得到人們的認可。BBS以它的開放、自由、高容納性、互動性著稱,深得人們的鐘愛。ICQ則以自身的實時互動的特點在網絡交流工具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電子郵件、論壇和即時通迅工具這三種交流方式在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問題時快捷和便利,是教師非正式學習的一個重要形式。
(三)觀點表達
學習需要輸入和輸出,學習者通過網絡表達觀點的方法很多,如可以通過BBS或建立個人網站,但Blog的出現,更好地解決了學習者的這一需要。Blog作為促進人與社會互聯的一個工具,集寫錄、分享、學習于一體,能方便地表達教師的教育觀點和記錄教師的專業成長軌跡。如2004年年底,根據教育部開展“網絡教研”課題的有關要求,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引進了“成長博客”,利用博客(網絡日志)形式開展教育教研的業務研討。短短一年多時間,該博客網的點擊率達8000多萬次,居全國教育類博客點擊率第6位。又如“海鹽教師博客”創建于2004年12月,到2008年底,已經注冊7372個博客(該縣中小學教師約3000多),發表日志52109篇,回復49848條。
(四)虛擬協作
在非正式學習過程中,教師會以博客圈子、QQ群等形式,選擇性地加入虛擬學習社區開展虛擬協作。這種逐步找到以相應內容為主題的學習社群,通過加入一定的社群,就能夠使得學習向兩端發展,即在“枝繁葉茂”的同時也能夠“扎根生須”,使得在職階段的學習能夠以有機方式不斷展開和豐富。教師網絡學習的虛擬協作一般以學科為單位,協作的目標是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和為圈內人員提供教學資源。
二、教師網絡學習的非正式學習特征
作為廣義的教師網絡學習,是教師在網絡環境中為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而進行的人機交流、人網交流和人人交流,是一種非正式學習。但教師網絡學習又是一種成人的學習,也應適合成人學習特點。成人學習的特點,我們可歸納如下:成人是具有不同的經驗與價值觀的學習者;成人學習是一種相互協作、解決問題的活動;關注學習的過程與結果;有各自不同的學習動機,學習動力來自學習者內部。
下面我們結合成人學習特點從非正式學習視角來討論一下教師網絡非正式學習的特征。
(一)靈活、便捷學習
成人教育的關鍵是讓學員自主決定學習的時間和地點,因為成人通常是有工作的。戈博(B.LGerber)等人認為,非正式學習是個人不在正規教室和沒有教師出現的情況下,所從事的一切活動。教師網絡學習正好符合隨時隨地和沒有教師出現這些條件,這種學習可以發生在工作時,也可以在家里,只要有空閑的時間就可以隨時上網,不受教室和時間的限制。在網絡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與指導者角色經常互換,沒有固定的導師。
(二)學習以解決問題為目的
中小學教師上網主要在做什么,是否是在完成正式學習的任務?2007年我們就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索取資源)、網上互動、解答網絡問題(提供資源)和建立個人網上空間等項目對8303名中小學教師通過網絡進行問卷,結果表明解決問題是他們網絡學習的最大動因(見表1)。他們認為,教學資源庫可以解決他們在課堂教學中資源匱乏的問題,并采用碰到問題才上網查看的辦法。
教師上網過程中的學習行為,就像我們看報讀書一樣。但作為非正式學習的教師網絡學習還有其獨特性,通常非正式學習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偶然發生的,而網絡學習是一個通過主動搜索,獲得相關知識和方法的過程,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三)教師自覺地輸入和輸出信息
從成人學習者自身來講,參與學習是出于多種需求和動機因素考慮的。學習受到外在環境需求的驅使,即使在某種程度上有自發學習的要求,但仍然是為了達到一定的實用效果,是一種被動的學習。而在信息時代,如果仍然保持這種被動學習的想法,被動應變,注定是無法在社會中立足的。網絡給教師帶來大量信息,這些信息盡管一部分與正式學習有關,但大部分信息是隱性的,這對教師本人的生活和工作有意義。這些信息中有的是網絡技能,有的是生活常識,有的與課程教學相聯系,也有的是關于做人的社會倫理。教師全憑興趣選擇信息,并進行一個自我內化的過程,即對信息進行重新編碼儲存,到需要應用時才輸出。這與非正式學習獲得知識及應用知識的過程相一致,是沒有任何外力作用的自覺學習。
如在對浙江海鹽教師博客的研究中發現,天寧小學62名教師2005年2月至2009年10月共發帖6804篇,每篇平均訪問數為232人次;2829篇帖子有回復,回復率為42%,其中回復層級(指帖子中回復對話的層數)平均數為3層。該校署名為“日月小筑”的教師發表于2005年3月24日的一篇博文,竟有38611人次訪問,回復層級達到326層。這一現象說明教師網絡學習是一個充分自由、自覺和自主的活動。
(四)越來越重視網絡成員間的互動協作
網絡協作學習是指利用網絡、通訊以及多媒體等相關技術,由多個學習者針對同一學習內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達到對學習內容更深的理解與掌握的過程。與個別學習相比,協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習者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學習者健康情感的形成,因而越來越受到關注。網絡的協作有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之分,凡是網絡協作與正式學習的目的有關,是為了完成正式學習任務的學習,就屬于正式學習。但更多的情況是學習者就一個工作中的問題而進行遠程協作討論,是非正式學習的。教師利用網絡協作學習可歸納為三種:教學任務合作、教師互助和專家咨詢。網絡協作學習可讓多個學習者通過網絡來解答呈現的同一問題,也可以當一方有問題時,他人可以隨時與另一方討論。由于個人的思考范圍有限,若在學習過程中,能和伙伴相互交流、相互鼓勵,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時,還可以通過網絡與另一端的專家(專家可能是官方聘請的,也可能是志愿者)咨詢。
三、教師網絡學習的非正式學習策略
(一)更新學習觀念,加強非正式學習意識
一般人總是對非正式學習的作用表示疑慮,認為正式學習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事實上,非正式學習是我們最古老的學習方式,也是最有生命力的方法。因此,要引導教師從網絡環境的實際運用中真正體驗其中的價值,而不能把它當成是一個口號、一種設想。要鼓勵教師平時注重多方面信息與知識的收集與積累,積極消除觀念上的障礙,用新的視角、新的觀念審視事物,讓網絡更好地為非正式學習服務,讓非正式學習更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利用網絡優勢,構建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目前,由于受傳統的被動接受式學習方式的影響,教師基于網絡的非正式學習方式還是以傳統的個體自學方式為主,缺少有效的探究性和協作性的學習方式;在社會性軟件使用上,80%以上的主要用博客,其他形式應用很少。為此,要構建靈活多樣的非正式學習方式,讓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擺脫傳統院校培訓方式的思維定勢,強化信息化學習方式應用;讓教師對網絡有較全面的了解,根據自身的習慣、認知水平、學習條件和學習需求,利用網絡的優勢,選擇、創建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使學習方式達到最優化。
(三)提高信息技術素養,增強非正式學習能力
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是網絡環境下進行非正式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在網絡環境,無論是利用博客進行知識管理,利用博客與別人進行協同,還是利用SNS進行學習之間的交流,都需要學習者具有利用網絡技術獲取信息、甄選信息以及辨別信息等方面的能力。當前,教師網絡學習在信息選擇能力、有效整合各種資源的能力以及管理與生成信息的能力上表現得較為薄弱。這就要求我們在組織教師網絡學習過程中要注重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
(四)改善學習環境,優化非正式學習效果
非正式學習強調賦予各項活動與工作以學習的內涵,使參與者在活動和工作的同時,也能學到科技知識或受到先進理念的熏陶。因此,引導教師基于網絡的非正式學習,應講究學習環境的創設。在具體做法上,我們可以在教師工作和生活環境中,創設濃厚的非正式學習氛圍,使非正式學習成為一種時尚。要使學習場所多元化,使學習機會廣泛化,在家庭、學校、社區開設教師網絡學習中心,使教師隨時隨地可以學習到自己想要學習的東西。同時,對于作為學習者的教師而言,要積極鼓勵自我意識,提高自身反思能力。網絡環境下的學習,特別是非正式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知識經驗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只有通過反思和交流去創造有意識的自我,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提高學習能力,才能使非正式學習的效果得到切切實實的保障。
(五)建立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機制,提升非正式學習的道德素養
教師網絡學習,由于學習的地點、時間充分自由,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點名制度,學員很少會借助于外力的支持而學習,所以說它是一種自律的學習。為此,網絡學習,尤其是在非正式學習之中,要求學習者有較高的學習自覺性,提高“自律”意識。但并非每個參加學習的教師都具有較高的“自律”意識,為此,要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建立教師網絡學習的相關激勵機制和網絡道德規范,提高教師上網學習的穩固性。同時,還需要建立健全網絡學習的評價體系,運用網絡技術手段對學習者的學習交互過程中加以監督和評價,以促進學習者全面、健康地協調發展,實現網絡環境下非正式學習的頃利開展。
【教師網絡學習探析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探析網絡音樂的藝術特征論文04-30
動態網絡組織探析論文05-01
我國網絡營銷策略的探析論文05-02
網絡新新詞語探析的論文04-27
我國網絡營銷策略探析論文05-02
幼兒安全教育探析論文05-02
現代教育技術下學生學習能力培養探析論文05-02
移動通信網絡虛擬化探析論文05-02
關于網絡新新詞語探析的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