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孔尚任《桃花扇》中的幻滅思想論文
摘要:清代戲曲家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一部優秀的劇作。無論是作品中的人物還是其中的小物件都透出了濃濃的幻滅思想。作者把這種幻滅感融入了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又通過生活在其中人們的理想幻滅,人生虛無表達了出來。
關鍵詞:孔尚任;桃花扇;幻滅思想
清代戲曲家孔尚任的《桃花扇》自誕生之日起就備受矚目,不只在舞臺上常演不衰,“歲無虛日”(《桃花扇·本末》),劇本也被評說了幾百年,眾說紛紜。
孔尚任在創作《桃花扇》時意圖是十分明確的,在《桃花扇·小引》中對此有詳細的說明:“知三百年之基業,隳于何人?敗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獨令觀者感慨涕零。”這一解說不但揭露了全劇的悲傷氛圍,也暗示了全劇的幻滅思想。在那個動蕩的時代里生存的人們,不論處在社會的上層還是下層,都在歷史的漩渦中徘徊沉浮,個體的生命價值都因歷史的變遷而不得實現,都以價值的消隕而告終。
一、失去希望的上層人物
上層人物是國家的棟梁,是社會的希望,有了他們的努力,人民才能生活幸福,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墒恰短一ㄉ取返娜宋镏信κ×,希望消失了,幻滅之感卻隨之而來。于是他們放棄了一切。
。ㄒ唬┙^望投江的將軍——史可法
《桃花扇》中的史可法最后投江自盡,這于歷史上被捕不屈,慘遭殺害的結局是有出入的?梢娺@是作者的有意安排,是幻滅思想的體現。
在孔尚任筆下,史可法是經過了一系列抗爭,最后希望幻滅才走上絕路。上任伊始他勵精圖治,為國事操勞?珊牍饧次唬房煞▍s被排擠出朝廷。四鎮不和,又使史公束手,悲劇結局已露端倪。為江山泣血,只能感動三千子弟兵,無能力挽狂瀾。揚州城破,苦心已經白費。渡江直奔南京,誰料想“皇帝老子逃去兩三日了”,真是“叫天呼地千百遍,歸無路,進又難前”,“累死英雄,至此日看江山換主,無可留戀”(《桃花扇·沉江》)。眼見國破家亡,大勢已去,支撐史公人生理想和生存意義的根基已經不復存在,在對自我價值的迷惘和焦灼中,他選擇了毀滅。
。ǘ﹨⑼盖殛P的士人——侯方域
同史可法一樣,《桃花扇》中的侯方域也不是歷史上的侯方域,而是作者心中的侯方域。他沒有屈節應試,投順清廷,而是參透情關,出家棲霞山。
侯方域一上場就寓居南京,在聽說香君“妙齡絕色,平康第一”,“春情難按”之下,“竟到舊院一訪”(《桃花扇·訪翠》)?梢哉f此時的侯生完全是被香君的美色所迷。直到香君“脫裙衫,窮不妨;布荊人,名自香”(《桃花扇·卻奩》)毅然卻奩時,侯生對香君才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并且以“畏友”稱之。兩人的愛情開始升華。到侯生被迫離開南京,兩人開始了兩地思念的日子。蘇昆生寄扇,侯、蘇舟上相逢后,侯生“心忙步急”“來到南京”(《桃花扇·題畫》),結果人去樓空,重逢無望。但兩人定情之物,侯生“時刻在手”(《桃花扇·棲真》),離亂之中,倉皇逃難,卻沒有遺失,可見他對這段感情的珍視。但是在國家都不復存在的歷史條件下,已經無法實現愛情的夢想與誓言。侯生處于“國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桃花扇·入道》)的困境中,意識到危巢之下,豈有完卵?國破家亡,又何來愛情美滿?政治理想幻滅,愛情理想也隨之消逝,侯方域選擇了入道。
。ㄈ┛创┦朗碌膬x正——張瑤星
張瑤星原本任北京錦衣衛儀正之職,前途光明?珊鋈恢g闖王攻破北京,崇禎自縊身亡,自己成了亡國之臣。這時他沒有選擇“進朝稱賀”(《桃花扇·閑話》),做偽官,也沒有選擇殉節,而是選擇了買棺收斂崇禎尸骸,以全部家財換抵戴孝守靈。散盡家財是看清世事,勇敢地活著表明他還抱有希望。所以當清兵入關,稍稍示好,張薇就“連夜走來,報與南京臣民知道”。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南京的政壇黑暗****,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弘光帝一上臺,關心的不是勵精圖治、振興國家、恢復河山,而是征歌選舞,沉湎于聲色犬馬之中!昂翁幖疑,回首上林春老,秣陵城煙雨蕭條”(《桃花扇·歸山》)。張瑤星不忍“殺人媚人”,載著五車經史,入山修道去了。
二、看破紅塵的下層人物
在國難當頭,民不聊生的情境下,南明王朝卻君昏相亂,毅然站出來的往往是微賤的藝人:挺身罵筵的李香君,奮勇送信的柳敬亭,冒死悲歌的蘇昆生……他們代表的是民間不屈的精神,其勇可嘉,其義可感。然而南明王朝的覆滅已不可挽救,亡天下的局面已不可改變。在社會價值與自我人格無法實現的情況下,他們只有遠離塵世,退避山林。
。ㄒ唬╋L塵名妓——李香君
在明末清初那段黑暗的歷史中,真正具有民族氣節的卻是秦淮河畔幾個出于風塵中的青樓女子:投水殉節的柳如是,斷舌罵賊的葛嫩娘,守身入道的卞玉京……她們為堅守正義,不惜犧牲自己,所作所為遠遠強于大多數的文人士子。李香君就是這些女中豪杰中較出色的一個。
作為一個女人,香君同樣充滿了對愛情的憧憬和渴望:“配他公子千金體,年年不放阮郎歸。”(《桃花扇·傳歌》)侯生梳櫳香君后,香君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可惜好景不長,兩人被迫分開,香君柔腸百結,“生離苦,生離苦,且將恨忍,結成眉峰一寸”(《桃花扇·辭院》),甚至已經預料到兩人的悲劇結局“離合悲歡分一瞬,后會期無憑準”。但是香君沒有放棄希望,她對愛情的忠貞是無人可比的:“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保ā短一ㄉ取な貥恰罚┨与y之中自身難顧,香君卻一心只想到侯郎:“便天涯海崖,便天涯海崖,十洲方外,鐵鞋踏破三千界,只要尋著侯郎,俺才住腳也!保ā短一ㄉ取ぬ与y》)
但是愛情并不是香君的全部,對于自我社會價值的追求也像她對愛情的追求那樣堅定執著。當得知妝奩真相后,毅然推卻,“那知道這幾件釵釧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桃花扇·卻奩》)。正是因為香君深明大義,嫉惡如仇,她才能夠勇敢的指斥對馬阮的不滿,“比那流賊還猛”(《桃花扇·罵筵》)。至于“干兒義子重新用,絕不了魏家種”(同上)更是把矛頭指向了弘光帝。
值此山河破碎,地覆天翻之時,社會價值和自我人格已無法實現。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愛情又寄托在哪里?所以香君看破紅塵,毅然割斷了情緣。
(二)曲壇名角——柳敬亭、蘇昆生
《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桃花扇·先聲》)。突出了個人安危和國家存亡的關系,突出了社會動蕩中的個人命運。對于柳敬亭、蘇昆生這樣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重情重義的藝人來說,國家的滅亡同樣使他們的生存世界崩塌,人生價值無法實現。
柳敬亭本是一個說書藝人,可以憑借他的一技之長自謀生路。但他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興亡聯系在一起,追求自我的人生價值。他不但恥于奸黨為伍,對國家大事也非常關心。不辭勞苦“舌戰群雄,讓俺不才;柳毅傳書,何妨下!保ā短一ㄉ取ば拊罚褪且驗閲矣须y,不忍坐視。他見義勇為,不怕犧牲“這條老命什么稀罕,只要辦的元帥事來”(《桃花扇·草檄》)。
蘇昆生同柳敬亭一樣,也是個滿腔熱血的義士。為救侯生前往左營,冒死在營前大唱悲歌。救侯生并非他的義務,他卻能挺身而出。無怪香君和侯生重逢后大發感慨“這柳、蘇兩位,不避患難,終始相依,更為可感”(《桃花扇·入道》)。
但是在國難當頭之時,民族危亡之際,他們所做的一切是無法挽回“呼喇喇似大廈傾”的局面的。無可奈何之下,他們只好歸隱山林,采樵捕魚度日。
三、承載幻滅感的桃花扇
藝術世界中的人,是作者寄予審美理想和審美趣味的主體,《桃花扇》也不例外。但除此之外,孔尚任還用一個典型事物——桃花扇,穿起全劇,并賦予了自己的審美理想,從而使一把普通的定情宮扇具有了傳奇性?咨腥芜明確提出了“南朝興亡,遂系之桃花扇底”(《桃花扇·本末》)的說法,可見這柄桃花扇已與國家息息相關,存亡與共。隨著大明王朝的消失,承載了深沉的幻滅感。
孔尚任通過對侯生題詩贈扇、香君鮮血濺扇、龍友妙筆畫扇、香君癡情寄扇到最后道士怒撕桃花扇的介紹,向觀眾和讀者展示了一把普通宮扇到桃花扇再到碎片的演變過程,寄寓了國破家亡的悲劇感和侯、李愛情的幻滅感。
宮扇本是侯、李兩人的定情之物,但是兩人的感情一開始就因香君的卻奩而隱藏了危機,宮扇也因此成了兩人分離的見證,一出場就染上了悲劇色彩。侯生辭院后,它就陪伴著“空樓寂寂含愁坐,長日懨懨帶病眠”(《桃花扇·拒媒》)的香君默默度日。直到香君鮮血濺扇,扇上歷歷在目的血痕更添悲壯。龍友妙筆點染,扇面上有了折枝桃花,香君看后,更增了悲傷之感“桃花薄命,扇底飄零,”“奴的千愁萬苦,俱在扇頭”(《桃花扇·寄扇》)。蘇昆生寄扇,扇到了侯生手里,可是“人面不知何處去”,依舊沒有見證兩人的團圓。棲霞山上,侯、李兩人經過重重磨難終于相逢,桃花扇終于可以以喜劇收場時卻被張瑤星撕破了。桃花扇碎了,它所象征的侯、李愛情也隨之破碎。
桃花扇從一出場,就是一個悲情的載體。它的毀壞象征著國破家亡之后的愛情幻滅感、人生虛無感和歷史悲劇感。
結語
在明清易代之際,許多人的生存價值是和明王朝的存在聯系在一起的,明王朝的滅亡自然使他們有一種失去依托的感覺,理想的幻滅,人生的虛無使他們看穿了世事,看破了紅塵!短一ㄉ取芬粍〖畜w現了這種幻滅感,無怪乎王國維先生說“吾國之文學中,其具有厭世解脫之精神者,僅《桃花扇》與《紅樓夢》耳”(《紅樓夢評論》)。
參考文獻:
[1]孔尚任.桃花扇[M].太原:三晉出版社,2008.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徐朔方,孫秋克.南戲與傳奇研究[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孔尚任《桃花扇》中的幻滅思想論文】相關文章:
幻滅04-29
幻滅04-28
幻滅的近義詞04-30
孔子思想中的和而不同論文04-30
幻滅成長作文02-07
在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 論文04-30
鏡像理論與自我的幻滅04-27
淺析精益思想在路橋施工中的應用論文04-28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賞識教育探究論文05-02
情境教學在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論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