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學在歷史活動課中的運用教育論文
“五學”即讓學生在“聽中學、看中學、做中學、想中學、議中學”,其目的是在素質教育思想指導下,由重老師的教轉向重學生的學,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引導,使師生能夠“交流—互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培養他們動手、動腦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讓他們樂學,讓他們不但掌握知識,而且培養能力,使教學過程不僅成為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而且成為一種特殊的實踐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在歷史活動課中運用“五學”尤其重要。
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歷史活動課是“尋找歷史”,這個活動該怎樣開展?我們課題組根據“五學”的理念,重點指導學生由古錢幣來尋找歷史,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課前,我們布置學生回家搜集古錢幣,一周后舉辦古錢幣展覽會。學生的興趣空前地高漲。一周后,學生們帶來了許多古錢幣,大多是清朝圓形方孔的“草錢”和清朝、民國時期的“銅板”,還有三塊民國時的“銀元”。上課前讓學生把桌子排成一圈,把古錢幣放在桌上。上課時讓學生參觀古錢幣,并提出明確的要求:仔細觀察古錢幣。
展覽一開始,同學們看得非常認真,不久便提出了許多問題:
“清朝的銅板背面為什么都是龍的圖案?”
“這‘草錢’上是‘通寶’,‘銅板’上卻是‘元寶’是怎么回事?”
“這塊‘銅板’上卻是‘大清銅幣’,為什么呢?”
“這‘銅板’上除漢字外,還有另一種文字,是不是滿文?”
“這‘銅板’上的甲辰、丁未、己酉是什么意思?”
“這‘銅板’上有‘廣東省造’,‘湖北省造’,‘江南省造’,……,可見清朝各省都可造錢,這‘江南省’在哪兒呢?”
“這一塊‘銅板’上有‘戶部’兩個字,恐怕是戶部造的吧?呀!戶部造的這塊大清銅幣正面中間還有一個小字呢?‘甯’是什么字呀?”
……
面對學生的高漲的熱情,教者并沒有逐個解答,而是讓學生先自己查資料、翻字典,并且去討論。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教者因勢利導,要求學生給自己提供的錢幣寫一個簡介。下一節課再行展出,要求:提供的古錢幣下必須有簡介。同時,教者對有普遍性的歷史知識及時地給予傳授,偏僻的知識點進行點撥。
(一)、銅板上的甲辰、丁未、己酉是表示時間。我國從漢代開始就采用“干支紀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稱,天干共有十個,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個,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一定順序組合,共六十單位,成為一個周期,稱為六十甲子,周而復始。“光緒元寶”上的甲辰即1904年(光緒三十年)。
(二)、“江南省”根據張傳璽、楊濟安編寫的《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地圖集》中所附《中國古今地名對照表》(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3月第二版)第72頁:“江南省(清初),即江蘇省南京市”。
……
經過同學們的觀察、查閱資料、尋問、討論,硬幣上的歷史基本上明確了,同學們都感慨萬千:一個小小的古錢幣竟包含著這么多歷史內容。第二次召開的古幣展覽會則是學生撫摸古錢幣,看簡介,感受歷史、積累歷史知識的過程。先摘錄二則簡介如下:
(一)幣名:大清銅幣
錢幣呈圓形,直徑為2.8厘米,厚約0.1厘米,由銅鑄成。是由戶部光緒丁未年即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造。正面中間是“大清銅幣”四個字,“銅”和“幣”是繁體字。這四個字的安排是“大”上,“清”下,“銅”右,“幣”左。奇特的是這四個字中間還有一個突起的圓形小塊,上面還有一個“甯”字,“甯”是什么字,經過查字典得知,“甯”即“寧”字,是“寧”的繁體。這個字是表示銅幣的產地是“寧”,還是表示有錢才安寧還有待考證。這四個字的外圍是個虛點圓,圓的外面與“銅、幣”二字一線的是“戶、部”二字,可見是戶部所造。上面是“丁、未”兩字,中間夾著四個滿文;下面是“當制錢十文”。字是從右到左,呈弧形。銅幣的反面中間是一條飛舞的大龍,龍身呈圓形,中間是一個火球,邊上是云朵。龍的外圍也是一個虛點圓,上面是“光緒年造”四個字,下面是一排呈弧形的字母。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封建時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銅幣上的龍象征著大清皇帝。
(二)幣名:乾隆通寶
錢幣呈圓形,直徑約2.5厘米,厚不到0.1厘米,由銅鑄成。乾隆年造。正面是“乾隆通寶”四個陽文,圍繞中間方孔的上下右左四邊依次排列。“乾隆”二字是隸書。“通寶”兩字是仿宋體。反面兩個“滿文”,在方孔的左右兩邊,是什么字?還不認識,估計與錢幣有關。看了有關資料,戰國時秦國用的就是像這種的圓形方孔錢,后來秦始皇打敗六國建立秦朝統一貨幣,一律使用圓形方孔錢。這種貨幣一直沿用到清朝,難怪人們今天還稱錢為“孔方兄”呢。
我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和合作學習能力。活動課是讓學生活動,當然是以學生“做”為中心。學生收集古錢幣是“做”;遇到問題,問書本、問字典、問老師、問家長,這也是“做”;給古錢幣寫簡介這也是“做”。學生在課內和課外圍繞古錢幣開展了一系列具有創造性和個性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體驗感悟并獲取了知識,培養了能力,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前所未有的興趣。體現了“做中學”的優越性。
我們以學生“做”為中心,同時讓學生“想”,讓他們在“想中學”。這個古幣與那個古幣有什么不同?“丁未”是什么意思?這些都很值得學生去思考。這就自然過渡到讓學生去“議”,學生針對某一問題,在深入地思考以后,在小組中討論,在群體中交流,展示自己的思考所得,提出自己的困惑,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肯定成果,解答疑難,從而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這便是“議中學”的內含。“議中學”最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學習能力。
誠然,教者沒有放棄傳統的教學方法,也注重讓學生在“看中學”和“聽中學”。沒有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古錢幣,學生是不可能對古錢幣外貌認識得那么清楚,也不可能提出那么多問題,更不可能寫出較好的“古錢幣簡介”。沒有教師對具有普遍性問題及較難問題的講解,學生就不可能正確掌握某些歷史知識,教師的作用也就得不到充分體現,學生的活動也就不可能有計劃地開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上,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這就是說明學生都有一種強烈的自我表現欲,都希望能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并能得到別人的肯定、贊同。用“五學”的理念來開展歷史活動,就能滿足學生的這一欲望,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五學在歷史活動課中的運用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學導法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04-30
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的論文04-27
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運用的研究論文04-27
微課在語文漢語拼音教學中的運用教育學論文05-01
幼兒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論文04-27
辯證思維在教育管理中的運用的論文05-02
幼兒數學教育中討論方法的運用 論文04-30
幼兒教育中家園合作的運用論文04-27
歷史教學中的史料運用04-30
數學在經濟學中的運用論文(通用7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