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地理教學中的讀圖析圖練圖教育論文
眾所周知,地理學科中圖上知識占有極大的比重,地圖是地理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地理教學的工具。在地理教學中,充分利用地圖,把所教的知識、內容逐一落實在地圖上,通過讀圖、析圖、練圖,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地理問題,總結地理規律,掌握地理知識,既避免了傳統教學中死記硬背、圖文分家、地物分家的現像,又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鞏固了所學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思維推斷力和想象力。
一、 讀圖
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是最常用的,要做好這點,需注意如下問題:首先,要給學生創造讀圖的條件。教師應給學生留出讀圖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讀圖、觀察圖、分析圖,從圖中學知識、找規律、得結論,用地圖進行歸納、概括、總結,通過對地圖的閱讀,記憶點(如城鎮、礦山等)、線(如交通線、分界線)、面(如工業區、農業區)、帶(如氣候帶、自然帶)等等。如講區域地理時,大量的直觀的概念及分布知識,諸如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陸地輪廓、地形地勢、湖泊分布、河流走向等均可以通過學生自己讀圖而得出結論。這里學生的觀察代替了教師的講解,要比教師平鋪直敘印象更深刻,思路更明確,記憶更扎實,效果更好。
其次,要對學生的讀圖加以引導啟發。在教學中僅僅讓學生自己讀圖是遠遠不夠的,譬如有些學生在觀察插圖時,往往被畫面五顏六色、豐富多彩的內容吸引,盲目亂看,這就需要教師適當引導,引導學生分辨主次,逐項觀察,講清讀圖的步驟、目的,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精確而全面地進行讀圖。如在教"中國地形概況"時,引到學生看掛圖"中國地形圖",逐次提問1、我國西部涂棕色和白色地區的海拔、高原及高原以東、以北分布的幾條大山脈;2、由第一階梯向東、向北的海拔、高原、盆地,東至哪些山脈,海拔高度發生了什么變化;3、從地勢第二階梯翻越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向東,地圖上顏色的變化、海拔、地形的變化。然后結合"中國地勢階梯狀分布示意圖",在地圖上找出規律,得出"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的特點,推理出這種地勢使我國東部深受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影響,降水豐富,這種地勢也對河流的流向產生了影響,從而使"大河向東流"("百川東到海")。這樣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再次,要培養學生的讀圖習慣,在學生大腦中建立起地圖表象。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反復讀圖、用圖,重視學生大腦中地圖表象的形成和積累,使學生大腦中形成可視、可感、清晰而準確的地圖表象,能夠經常保持和提取再現,即使地圖不在眼前也能憑大腦中的地圖表象進行地圖思維。這樣,就會感到地理越學越容易,越學越有趣,越學越愛學。
二、 析圖
析圖就是通過教師對地圖的講解分析,找規律、抓重點,圖文結合,使文字知識落實在圖上,圖上知識轉換成文字敘述,從而達到強化教學、鞏固和深化知識的目的。析圖首先要找出規律,地理課中的地圖看起來似乎內容繁瑣,雜亂無章,實際上往往是一件件事物的簡單疊加,教師要善于找出規律,層層分析。如教"我國鐵路分布"時,可把縱橫交織的鐵路線概括出"五縱三橫"的規律。其次,析圖要抓住重點,地理課中的每幅圖,其上面的內容都有主次之分,教師要善于辨清主次,排除次要信息的干擾,抓住每幅圖的核心和主旨,從而使每幅圖的主體形象更加鮮明、生動。再次,析圖要善于聯想,使地圖形象化。在地理教學中,根據地圖的特征,聯想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把抽象的地圖形象化、擬人化,讓學生記得容易、學得輕松。如講授"中國政區及各省輪廓"時,把黑龍江看作展翅高飛的天鵝,天鵝頭是我國的最北部,頸部是嫩江平原,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它的雙翼,尾部在雞西煤礦和鏡泊湖區。其它如陜西像尊跪俑(世界古文化遺跡,秦兵馬俑出土地),湖南、江西像對兄妹頭像(苗漢團結),廣東似像頭(高溫多雨氣候),臺灣像香蕉(我國著名香蕉產地),云南像孔雀(我國著名珍稀動物產地),西藏酷似藏靴(艱難的歷程,登山圣地),青海像馬頭(河曲如馬口,青海湖如鼻孔,我國著名河曲馬產地),內蒙古像只雄鷹(溫帶草原的典型動物之一)。世界地理中,阿富汗像一片枯葉,朝鮮像白兔,伊朗像草帽,澳大利亞像馬鞍,意大利似高筒皮靴和足球,阿富汗像只牛腿(世界牛肉出口量最大的國家),南極像個大問號(神秘的大陸),大西洋像只寶葫蘆等等。通過對地圖的這種聯想、分析,學生記圖、繪圖變得簡單可行。
析圖的最佳方式就是教師邊講邊畫。教師在課堂上用彩色粉筆徒手作圖,邊講邊繪,使每一知識點一出現便在圖上落實,圖文融合。這種形式變化靈活,可加可減,能更加鮮明生動的揭示地理事物的變化、發展過程(如褶皺、斷層),使學生的視聽感官處在同步活動中。譬如在講區域地理時,首先勾畫地理輪廓,然后用不同色彩的粉筆邊講邊畫出山脈、河流、湖泊、海洋、城市;講到礦產,用不同的符號,講到農產,畫出不同的代表圖案,講動物,用粉筆畫出不同的動物,這樣一來既形象又好記。教師的動作、不同的色彩圖案強烈作用于學生的感官,產生深刻的印象。
三、 練圖
練圖主要是指圍繞地圖進行的填地圖冊、記地圖筆記、仿繪地圖、補繪地圖、繪制地圖等等的練習。經常性地進行地圖練習,通過多次勾繪山脈、河流、行政區等圖,學生對這些區域的輪廓、海陸位置關系、海岸線狀況、區域間的位置等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大腦皮層中留下深刻的痕跡,形成清晰而準確的地圖表象,學生習慣以圖記文,圖文順利轉化,大大提高了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學生練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一步可先指導學生做填充圖冊中的填圖題,并復印、描圖等。如在講世界海陸分布時,七大洲的輪廓及大洲與大洋的相對位置是學習的重點。在引導學生練圖時,可先讓他們做填充圖冊上的相關內容,然后再反復描這個圖,并填上名稱。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有了初步印象。第二步讓學生仿繪地圖、記地圖筆記等。及教師以板圖示范,學生在下面繪草圖(或者學生仿照地圖冊進行繪圖),通過眼、手、腦的同步運動,幫助學生樹立起地理知識的空間概念,在頭腦中形成地圖表象。最后一步就是讓學生通過記憶繪圖練習,這是練圖的較高層次(一般不要求全部學生做到),學生自繪地圖,把大腦中的地圖表象提取出來,像老師板圖一樣。如前面所說的繪制海陸分布圖,學生在填圖、描圖、仿繪地圖的基礎上,憑借大腦中的地圖表象先畫出東西兩半球及重要緯線赤道、回歸線等,然后再將七大洲的輪廓及大致位置繪與圖上。這樣,世界海陸輪廓及分布就牢牢扎根于學生的頭腦中。
總之,在地理教學中,充分利用地圖這一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始終貫徹讀圖、析圖、練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大腦中形成地圖表象,做到圖文結合、圖文轉換,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等,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淺談地理教學中的讀圖析圖練圖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地理教學中概念圖的制作與使用教育論文05-03
地理教學中圖的妙用04-30
地理教學板圖的運用論文05-04
搗練圖教學設計08-17
初中地理四圖教學法論文05-04
淺談地理教學中的演示論文05-04
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的應用論文05-05
搗練圖14冊04-25
淺談線段圖在小學應用題教學中的作用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