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下冊教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1
教材說明
本次習作的內容為選題作文。教材由五部分內容構成:第一段說明了本次習作的主題范圍。第二段和第三段是本次習作的兩方面選題,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一個方面,展開來寫。第四段講明了要聯系實際生活,寫清楚,并有真情實感。第五段是對題目的要求,學生可以自擬題目,自由發揮。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聯系學生自己的實際具體事例,寫出真實的心理感受。
2.初步培養學生寫作議論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要點、聯系實際具體寫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預習習作教材,準備要寫的內容。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3課時。
〔操作要點〕
1.指導。
⑴理解題意,明確習作主旨,弄清寫什么。
出示習作要求,讓學生認真思考:
①什么是選題作文?
②這次作文寫什么?
學生經過認真思考之后會有一些初步的理解和體會。在明確寫作目標的基礎上,老師適時幫助學生歸納整理:這次作文是以寫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和感受為主要內容的文章,要把真實的事例具體地寫出來,然后分析這個事例,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⑵指導寫作。
學生在理解習作要求后,組織學生選擇話題,并在小組內討論。以某個學生的具體事例為討論內容,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從具體事例中得出個人的心得體會。這些個人感受可以不同,這樣做是為了營造一個討論的氛圍,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寫作欲望、開擴寫作思路,取長補短,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習作。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對一些在認識上有偏激的學生加以正面的`指導,使學生都能對本次的習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寫法上注意在記事的同時寫出各階段的心理想法。
2.學生動筆打草稿。
要求書寫工整,語句通順,正確使用標點,遇到不會的字要及時查字典。在學生寫作期間教師要進行巡視,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可及時進行解答。
3.講評。
首先要綜合評述本次習作情況,著重評述兩點:⑴是否按照習作訓練要求去寫。⑵重點部分是否寫詳細了。
具體講評可采用“對比式講評”或“開放式講評”。“對比式講評”即選擇一至兩篇優秀的文章在班級朗讀、讓學生評價,說出它們的主要優點及不足之處,再出示個別較差的片段,師生共同進行評改。然后學生閱讀自己的作文找出問題,認真修改。“開放式講評”即引導學生相互品評,自由交流,讓學生在自我修改中進一步感悟寫作方法,提高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2
學習目標:
1、學會十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正確理解課文內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貴品質以及麻雀對平凡生活的熱愛。
4、通過細膩的語言文字想象畫面,引導學生感悟作者語言表達的精妙。
教學重點:
通過引導學生品讀麻雀飛行時的不知疲倦和樣子的可愛,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與快樂。
教學難點:
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貴品質以及麻雀對平凡生活的'熱愛。
教時:
一課時。
教程:
一、破題導入:
1、解釋題意。
2、質疑:看到了什么?為什么隔窗看?有什么感受?……
二、自學感知:
1、自瀆課文思考:文章圍繞“隔窗看雀”寫了什么內容?
2、檢查生字,指名回答。
三、點撥交流:
學習“行動、樣子”部分。(默讀勾畫)
1、我看到了什么?(談完就讓學生讀)
⑴腿跳:抓“不停、好象”指導
⑵尾翹:
⑶身體飛:抓“常常、一模一樣、非常可愛”指導
2、麻雀這樣的行為舉止給我留下了怎樣的感覺?(不知疲倦、可愛、充滿生機和活力等)
師:僅僅給我這樣的感覺嗎?
學習“思索”部分(默讀勾畫)
1、品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⑴解讀表層意思
⑵聯系上、下文理解
①忙碌:不停地飛來跳去、“低飛、跳躍……活著”(省略了什么)
②平庸:“不會,也不會,不能,從…到、從…到,市井、那么、連”
2、師:在作者心里,麻雀是生活的強者,是人類生活的活標點。
3、讀讀第九段,想象畫面:從中你感受到什么?(喜歡麻雀)
為何這樣喜歡?(喜歡它的樣子,它對生活的態度)
它對生活是怎樣的態度?(“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凡中忙碌著,在忙碌中快樂地生活”)
現在,你怎樣理解這句話?(聯系全文和實際談)
四、總結提升
1、師:現在,你們認為我擱窗看的究竟是什么?(對生活的態度,再次朗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凡中忙碌著,在忙碌中快樂地生活”)
2、此刻,你們對麻雀有了什么新看法?
板書:17隔窗看雀
腿跳尾翹身體飛(所看)
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所感)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3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你們正經歷著人生的美好季節,一切都是新鮮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你們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兒童,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嗎?有許多喜愛兒童和富有童心的詩人,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作品,在他們的詩詞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教學目標:
1、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我能借助注釋,自學與同學交流,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3、我能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以及孩子們的天真可愛。
三、教學程序:
(一)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自由讀詩,讀正確,讀通順。
(二)再讀古詩,了解詩意。
自學要求:生自由組合,合作學習。
(1)借助課文注釋、工具書或與組員探討,理解字詞,初步理解詩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獨到見解,從詩中你聽到了哪些動聽的聲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三)品讀古詩,想象畫面,領悟詩境。
1、師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品讀理解。
(1)練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每讀一句想象到哪些美好的畫面?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2)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形象、賦予它美好的情感并流暢地描述出來。
2、交流感受,練習朗讀。
以“詩中描述的兒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樣?你覺得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寫的”,有感情地朗讀。
全班交流。允許有自己的感受。對學生不正確的認識要恰當地進行引導。
(四)結合學生的積累,拓展閱讀。
1、交流已經背誦積累下來的寫兒童生活的古詩詞。
2、拓展閱讀楊萬里其他寫兒童生活的詩。
舟過安仁,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梅子留酸軟齒牙,
收篙停棹坐船中,芭蕉分綠與窗紗。
怪生無雨都張傘,日長睡起無情思,
不是遮頭是使風,閑看兒童捉柳花。
(五)作業
1、有感情地背誦默寫《稚子弄冰》。
2、以“散落在詩詞里的童年”為主題畫張手抄報。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抓住黃昏的特點體會“想象”在文章中的作用;
3、通過帶著問題閱讀及交流,讓學生得到思維訓練,培養想象的能力;
4、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
5、體會聯想和想象的異同,養成聯想和想象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感受文中“想象和聯想”的作用,區分二者之間的差距。
作者如何準確地運用想象和聯想來描寫黃昏的美景。
相關資料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烏鎮人。《黃昏》原載《太白》半月刊第1卷第5期,于1934年11月20日出版。
在散文《黃昏》中,作者用象征性的寫法,借客觀自然景物來抒寫主觀思想情感,寄寓深刻的含意。所謂象征性的寫法,是指借某一事物來象征另一事物,或借某一具體事物來象征某一抽象的`概念或某種思想情緒。在象征者與被象征者之間,必然存在著某些共同的特征。
散文近似詩歌,往往是景情并茂,寫景中蘊含著深厚而復雜的情感。茅盾對大海的觀察極其精細,描繪十分傳神,并使用了許多擬人手法和形聲詞。茅盾先生那篇膾灸人口的散文《黃昏》,詞句是金色的,文采是斐揚的,但感情卻是沉重的。如果不知道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那風雨如磐的社會環境,不知道白色恐怖的殘忍,就無法體驗出散文中的個中滋味,就不會明白為什么“一切一切,夕陽都噴上了一口血焰”。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題目,學生齊讀題目
2、說一說自己看到的黃昏的景色什么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生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關注書中標有拼音的字,把字音讀準確,課文讀通順。
2、教師指導朗讀:
(1)風在吹號。沖鋒號!小波浪跳躍著,每一個都像大眼睛,閃著金光。
(2)憤怒地掙扎著的夕陽似乎在說:
(3)風把永生不滅的宣言帶到了全世界
3、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4、通過查字典,小組討論的方式理解不理解的詞語。
三、再讀課文,初步理解
說一說,課文寫了哪里的黃昏?
四、作業
1、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課文寫了哪里的黃昏?
2、課文中哪處的描寫,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
二、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1、看來,作者筆下海上的黃昏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我就回到課文中,請你再來默讀課文,把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畫出來。
2、逐段交流:
重點體會和指導朗讀:
(1)擠到沙灘邊,啵嘶!隊伍解散,噴著憤怒的白沫。
這是作者看到的嗎?作者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聯想?
(2)風在吹號。沖鋒號!小波浪跳躍著,每一個都像大眼睛,閃著金光。
(3)憤怒地掙扎著的夕陽似乎在說:
(4)風把永生不滅的宣言帶到了全世界
三、從課文描寫的景物和想象中,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小組交流。
2、交流討論。
四、作業
寫一寫自己眼中的黃昏。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5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教學掛圖,反復訓練正確的讀書姿勢,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反復訓練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學習描紅、臨帖等寫字方法,提出明確要求,繼續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3.通過指導觀察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做到:讀書寫字時身體重心落在坐骨和凳(椅)支撐點范圍內,眼睛與書本的距離保持在30―35厘米之間,胸部與桌緣距離保持在6―8厘米之間,始終做到坐姿端正,讀書時要使視線與課本平面所成的夾角接近直角:寫字時左右手臂平放在桌面上,筆桿與練習本平面成6() 左右的夾角。握筆時食指較大拇指稍低,握筆處與筆尖保持3―4厘米距離。
【教學重點、難點】
訓練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學準備】
1.幻燈片。
2.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小朋友們,我們已在學校生活了一學期了,知道了讀書寫字時要有正確的姿勢,知道了怎樣坐,怎樣拿書,怎樣握筆。但這還不夠,還要進一步鞏固,形成習慣才行。只有這樣,才能讀好書,寫好字,保護視力,促進身心健康成長。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訓練正確的讀寫姿勢。
二、看圖說活請小朋友把書打開到第2頁,從上往下看,說說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三、訓練正確的寫字姿勢
1.上一學期,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字姿勢歌》,歌唱的是我們寫字時要做到的要求。小朋友們還記得嗎?投影顯示《寫字姿勢歌》。
2.逐句出示《寫字姿勢歌》,結合看圖,訓練寫字姿勢。
(1)投影映示第1頁最下面的―一幅圖,同時在圖下方覆蓋上“眼離書,約一尺”。
①請小朋友看這幅圖,誰來說說,眼睛離書本大約有多遠?為什么要有一尺遠?
②上學期老師講過,一尺在米尺上30厘米過一點的地方,請小朋友拿出尺,同座互相量―量,看有沒有達到要求;
③同座互查,教師巡查,糾正錯誤;
(2)胸離桌子約有多遠?
①點名說。
②請小朋友按要求做,同座互查。
(3)在圖下方覆蓋:“臂肩腳,要擺平”:
①哪個小朋友來說說,這句話要求我們寫字時要做到什么?寫字時背要怎樣?為什么要這樣做?
②點名說。
③請小朋友按要求做,老師巡查。
(4)寫字時該怎樣握筆呢?請小朋友們看書上第3頁最上面的小朋友是怎樣握筆的。
①寫字用右手握筆,握筆時,壬要用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他的兩根手指起幫助作用。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動作,讓學生也做一做。教師巡查,對于學生的錯誤,予以糾正;
②握筆的地方離筆尖該多遠?請小朋友們看第1頁中間的圖,觀察后、投影出示“離筆端,約一寸”。點名說。請小朋友們用尺量一量,在3厘米過一點的`地方用橡皮筋或水彩筆做上記號。
③再次訓練握筆姿勢,教師巡查,糾正錯誤。同座互查。
(5)寫字時,左手該怎樣放?書本和文具盒該怎么放?投影映示“用左手,輕按本,學用品,放有序”。點名說。
(6)訓練寫字姿勢。
請小朋友按照《寫字姿勢歌》的要求去做,看誰做得好。
①請小朋友讀兒歌。
②同座小朋友拿出本子、鉛筆,擺好寫字姿勢,同座小朋友互相檢查,教師巡查,糾正錯誤姿勢。
3.評析錯誤寫字姿勢:下面請小朋友們當老師,說說圖上的小朋友錯在哪里,投影映示:胸靠在桌緣上,眼睛離本子太近,人身體傾斜著寫字,握筆點離筆尖過近或過遠等。
四、找出相通處,訓練讀書姿勢
1.投影映示一小朋友讀書的正側面圖。請小朋友想和寫字姿勢有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地方。
2.點名說。
3. 小結:讀書和寫字的坐姿大部分是一致的,如身子坐直、兩臂平放、胸口離桌子一拳、眼睛離書本一尺、課本和練習本放在正前方。
4.復習《讀書姿勢歌》,投影顯示,齊讀。
5.小朋友們能按要求做嗎?請小朋友們擺好讀書姿勢,教師巡查,同桌互查,糾正錯誤。
五、舉行讀書寫字儀式,再次訓練讀寫姿勢
1.剛才我們學習了正確的讀寫姿勢,知道該怎么做,從現在開始,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小朋友們就要按要求去做,注意讀寫姿勢,讀好書寫好字。(板書:讀書寫字)請小朋友們起立,我們一起讀《讀書、寫字姿勢歌》。
2.老師請小朋友們先擺好讀書姿勢,再做寫字姿勢,看誰做得好。(教師巡視,表揚優秀學生。)
六、總結
1.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2.我們不光在學校要注意讀寫姿勢,在家里也要注意。
3.發讀寫姿勢檢查表,要求家長填寫。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喜歡閱讀課外神話傳說故事,并能清楚地講給別人聽,主動交流聽后的感想,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
2、學習神話傳說中大膽神奇的想象,寫一篇習作暢想“我會變”。
3、養成自覺區別形近字的好習慣,并且在自我發現中培養探究意識。
4、積累成語、歇后語,培養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重點】
口語交際;習作。
(學習神話傳說中大膽神奇的想象,但不能沒有邏輯)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西門豹》《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幾篇神話、傳說故事,體會到神話、傳說故事的神奇,優美生動的情節。你還知道或讀過哪些神話和傳說?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分組講故事
1、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
講的同學要把故事內容講清楚、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聽講完后評一評。誰的故事最吸引人,講得清楚、有條理,情節生動、有趣?各小組選出本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三、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大家掌聲祝賀。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給全班同學講?
3、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內容是否講清楚、情節是否完整、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四、學生總結
可以表揚表現最出色的,也可以夸獎進步最大的;可以談談你的感受,也可以說說你的心得,也可以發表一下你的希望、設想和創意……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按時間順序的寫法。
2、欣賞文中描寫的觀看繁星的情景,領悟作者表達的感受。
3、根據學生自身生活體驗,進行寫作、口述實踐活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由景物引發的聯想、感受。
2、運用比喻、擬人生動、形象、恰當地表達感情。
三、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及學習方式:
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自主、合作探求課文的內容及其表達感情的方法。
二、課前準備:
1、教師: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2)向學生提供有關資料,以便學生正確把握課文內容。
a.作者簡介。
巴金,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收獲》主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說《憩園》,《寒夜》;散文集《保衛和平的人們》、《友誼集》、《隨想錄》,散文、小說、特寫集《新聲集》、《贊歌集》,還有不少短篇小說、童話、雜文等。
b.寫作背景。
這篇文章選自巴金的《海上雜記》。1923年,19歲的巴金和三哥毅然沖破封建家庭的樊籠到了上海,南京,考入東南大學附中補習班。在學習期間,參加了一些社會活動,著名的“五卅”運動對他影響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進一步發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國輪船“昂熱號”離滬赴法,衛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國學生計9人。他去法國是為了學習經濟學,“向西方找真理”,進一步研究無政府主義理論,考察歐洲的社會活動。法國既是無政府主義的發
源地,也是當時歐洲的政治流芳者的庇護所。2月18日,“昂熱號”郵船抵達馬塞。19日巴金抵達巴黎。在郵船航行期間,巴金撰寫了《海行雜記》38則。《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記,寫于1927年1月。
(3)制投影片。
2、學生:
(1)閱讀課文及教師提供的材料。
(2)熟讀課文第三段。
(3)普通話誦讀課文,查工具書讀準字音。
三、教學過程:
1、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簡述課文內容;
(2)要求學生以普通話流利地朗讀課文,從而檢查學生課前是否閱讀了課文。
2、導入新課:
巴金熱愛大自然,對夜空繁星的情景進行了觀察感受,文中是如何寫觀察到的情景及感受的,讓我們來仔細研讀課文。
3、研讀課文:
(1)根據文后“探究練習一”第一句,理清課文結構
(學生先個人思考,然后討論發言)
參考意見:
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寫“我”最愛看繁星,回憶從前在家鄉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第二部分(第二段):回憶“我”三年前在南京讀書時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四段):描寫“我”在海上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學生將第3,4段內容分開為“在海上的每一天觀看的情景與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與感受”,也應加以肯定、認可)。
(2)作者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對繁星進行了觀察,產生了不同的感受,文中哪些地方表達了這些感受?(學生先用鉛筆在文中劃出有關語句,然后與前后左右同學探討交流,準備在全班發言)
參考意見:
“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
“好象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說話一樣。”
“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話。”
“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著,我沉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
“那四顆明亮的星星是頭,下面幾顆??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3)作者把星天比作母親,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們說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參考意見:
運用了比喻、擬人、使文章生動、形象的表達情。
作者把星天比作母親,是為了突出他看繁星時溫馨甜美的感受;把星天比作朋友,是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時親密和諧的感受,它們表達了作者對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減。
(4)細讀課文文第三段:
a.學生多種形式朗讀。
b.理解本段中心:寫“我”每晚在美的環境中看繁星所產生的種種美的感受。
c.理清思路:
仰望——>欲睡——>沉睡
(1—4句)(5—8句)(9—10句)
d.按以上思路逐層分別背誦,然后合成背誦全段。
(5)閱讀第五段,思考并回答問題:
a.“那個天上的巨人”指什么?
——指英國人指給“我”看的天上那個像巨人般的星座。
b.怎樣理解“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一、是那個星座有著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狀
二、是因為“船在動,星也在動”。
(此題如學生提出其他理由,只要合理亦可)
四、作業
1、誦讀全文并背誦第三段
2、你觀察過夜晚的星空嗎?請寫出你的感受。
3、搜集有關星空的故事,并以文字記錄下來。
(可參看課本第21,22課的寫法)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及方式:
圍繞星空這一話題進行寫作與口述實踐活動。
二、課前準備:
1、教師督促學生切實完成前一課時作業,了解掌握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情況。
2、為本課時活動取名——“爭當星空知識之星”。
3、制作“星空知識之星”皇冠帽作為獎品。
三、教學過程:
1、學生朗讀課文,背誦第三段(5分鐘)
2、學生修改并熟悉自己準備的材料,也可互相修改提意見。(5分鐘)
3、分四人組交流發言。
4、全班交流(自薦,小組推薦均可)(20分鐘)
5、學生評選出參加班級做交流的最佳人選并說說理由。(人選可控制在2~3人,酌情而定)
6、當選人授予“星空知識之星”皇冠帽。
(5、6兩項5分鐘)
7、教師搜集學生中的優秀作品,并推薦大家閱讀。
四、作業:
1、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心中悟后始知深”,強調的是“心中悟”,寫一段話談談自己對“悟”的認識。
2、讀巴金的《星》,思考問題:作者由眼前的星空景色聯想到了哪些人生的感悟。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義。
4.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喚起對生活的自信與樂觀。
教學重點
1.掌握難認、難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喚起對生活的自信與樂觀。
教學準備
背景資料、圖片、配樂等。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有一群孩子,他們因為先天的或后天的某些原因,永遠告別了光明與色彩,一生籠罩在黑暗中。(教師一邊敘述一邊播放有關盲童的錄像資料)
他們原本以為自己的生活永遠也不再有希望,但是善良的人們為他們營造了一個美好的環境,帶他們在“指尖的世界”里重新找到希望。
板書課題:指尖的世界
2.齊讀課題,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生自由讀課文。
提示:(1)讀準確,讀通順。
(2)初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檢測初讀情況。學習會認字。
3.再讀課文。復習會認字,學習會寫字。
提示:(1)讀流利,知內容。
(2)說說課文是按什么樣的順序敘述的?
生再讀課文,把課文分為三個部分,理清脈絡。
三、品讀課文,走近“指尖的世界”
出示閱讀提示:找到文中最打動你的段落,做上記號,讀一讀,在腦中想象出畫面。
1.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2.全班交流。(學情預設,重點指導朗讀及體會)
(1)“雖然孩子們看不見陽光,看不見綠樹,看不見日日進出的朱紅色校門和里面一片多彩的天地……但是,他們體會到了,身上那暖暖的感覺是太陽給的;走近那些小樹,能聞到葉子的清香;靠近花園,能聞見花的香甜;他們知道,操場的盡頭有一個音樂噴泉,那里有美妙的音樂和歡快的水珠一起舞蹈。”
這段話用一系列的排比,用看不見與能聞、能聽的對比,表現出盲孩子們在學校生活的快樂。學生對這種快樂可能較難理解,在指導朗讀時,教師可聯系課前他們查找的資料及之前觀看的錄像,兩相對比,讓學生明白在盲人學校里的孩子也是快樂的。
練習用“雖然孩子們看不見……但是,他們……”說話。想象盲孩子們在學校的其他生活情形,再指名朗讀。
(2)“學校里有琴房,琴聲悅耳,一個孩子正陶醉在音樂里。他的指尖輕快地在黑白琴鍵上移動,演奏心中已十分熟悉的曲譜。對喜歡音樂的盲孩子而言,音樂是另一個世界,一個自己創造的完美世界。”
提示:他可能在想什么?如果此刻你在他旁邊,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他嗎?
有感情地讀讀這段話。
(3)“有時,孩子們還玩兒足球。足球是特制的,里面裝著鈴鐺,滾動時發出清脆的聲音。孩子們跑幾步,停下來聽聽,再跑幾步,咿咿呀呀地交換意見。比賽時,他們在球門上掛上風鈴,叮叮當當的聲音,指引著他們投入地奔跑。”
聯系學生踢足球的經驗理解:正常人踢足球不難,可是對于盲童來說,奔跑就很困難了,更何況去踢球。但是他們克服了這些困難,而且玩得非常開心。讓學生體會盲孩子因為自己也能踢球而產生的自豪感、快樂感,想象畫面,激情地朗讀。
四、布置作業
畫出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試著自己理解。
第二課時
一、質疑導入
1.文中哪些地方你讀不懂?
2.生質疑。
3.教師梳理,能夠由學生互相解答的不必講解,難懂的準備討論。
二、深入理解,走進“指尖的世界”
1.“所幸的'是,總有善良的人們愿意給他們營造一個美好的環境;他們相信,無法驅走黑暗的時候,美好的心靈更是可貴的明燈。”
“善良的人們”指的是那些關愛盲人的人,為盲人教育工作奔走奉獻的人。“美好的心靈”指對生活充滿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的心。
(課件:補充西藏盲人學校德籍女校長的資料以及這篇課文的創作背景,再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感受他們善良美好的品質,受到思想的熏陶。)
師:帶著對他們的崇敬贊美之情再讀一讀這句話吧!
2.“厚厚的盲文課本,由許許多多凹凸的小點組成。孩子們靜靜地讀著,指尖靈巧地移動,仿佛走在通向光明世界的長廊里。”
“長廊”指什么?學校。板書:學校
為什么把學校比作一條長廊?
理解:學校就是教育孩子認識世界,走向生活的長廊。
課題為“指尖的世界”,現在你如何理解?
盲孩子失去眼睛,他們看不見,他們最直接地感知事物、生活的方式就是觸摸。通過雙手讀書學習,彈琴畫畫。對于常人來說,世界在我們的眼里,而對于他們來說,世界在他們的指尖上。
3.“但若是每一日,他們的快樂與信心都多一點兒,那么,他們便會在都市的轉角、在樹梢送來的微風中、在生命的一站與另一站之間,看到曾經想過或未曾想過的世界與光影。”
“都市的轉角”“樹梢送來的微風”“生命的一站與另一站”指什么?
指的是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細節。
他們“曾經想過”什么呢?而他們“未曾想過的世界與光影”又指什么呢?
學生自由發言。盲孩子雖然看不見這個多彩世界,但在他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或許是路人的幫助,或許是清晨涼爽的微風,依然能讓他們感知到這個世界的美。體會這句話告訴我們:對生活要充滿信心,要有樂觀的心態。
板書:自信、樂觀
幸福的生活
三、擴展延伸
1.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說的?
可以談向盲孩子學習樂觀、自信地面對學習與生活;可以談盲人成功的事跡……
2.總結:只要對生活充滿信心,并為之努力,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四、布置作業
1.復習會寫字。聽寫。
2.寫下你讀后的感想。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4.寫一條公益廣告,號召人們加入到關愛殘障人的行動中來。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9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在讀中品詞析句,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2)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角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中表達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以讀為主,開展研究式和體驗式學習,鍛煉創新素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會愛護家園、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4、創新素質培養目標:
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志向、創新思維和創新想像。
教學分析與處理
1、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隱含的道理卻非常深刻,沒有一處譴責人們濫砍亂伐樹木的行為,卻把抽象的含義化為具體的物象,讓我們從這些可視可感的畫面中去領悟、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學生分析:
語言淺顯、樸實,用娓娓道來方式向學生講述了一個村莊從發展到毀滅的過程。但文章中也有含義很深的句子,與學生的人生體驗有些距離,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讓學生結合體會,談感受,教師適當點拔。
3、重點、難點、創新點、德育點、空白點的確立:
(1)重點:
①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3)德育點:
①通過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
②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為建設和擁有一個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
(4)創新點:
鞏固與創新運用環節中,讓學生自由發言,談感受,表現自己對環境保護的感悟。
(5)空白點:
多處設置空白,主要體現在解決重點,突破難點中。學生自由研讀,提出問題等。
教學內容
正如它的題目,講述在一個環境優美的小村莊中,人們靠著手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蓋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于過度砍伐樹木,致使土地露,終于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卷走了。揭示了村莊里人錯誤的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引發的嚴重后果──不愛護大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本課教學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課件,展示直觀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讓情境再現,使學生多感官參與教學,使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較深的層次,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刻的體會和感悟。
教學過程
本課采用師生合作研究體驗創新教學程序,重視讀中感悟,誦讀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的始終。
一、創設問題情境(情境導入)
1、教師播放村莊的畫面,創設情境,學生欣賞感悟,同時設問質疑。
2、教師#三年級# 導語:
同學們,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個小村莊。那里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這里住著幾十戶人家,靠著周圍豐富的自然資源,用斧頭砍下樹木,蓋成房子,造成各種工具,日子過得還都不錯。(課件出示)你覺得這個小村莊怎么樣?(板書)那么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現在怎么樣了呢?請同學們齊讀(出示“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為什么會這樣呢?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師生合作研究探索(學習2~4節)
1、學習第二節:
(1)自主探究,發現問題:
指名讀,質疑。
帶著你的問題,自由讀課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
(本環節意在使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并通過質疑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
(2)自由研讀,分析理解:
①設計問題:
從哪個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樹的?(留空白,尊重學生的選擇,有觀點后討論,學生可以從關鍵詞、句多角度分析,解決本課教學重點,同時滲透環保教育)(空白點、重點、德育點)
(課件出示)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露的土地。
②質疑:
指名再讀,其他人想一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點)
(尊重學生選擇,留空白,請學生在讀的基礎,提出問題,然后再通過讀來解決問題,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涵。)
A、理解“誰”。
B、理解“拎”。(換詞方法)
C、理解“露”。(出示圖片對比理解)
D、小結。
(板書:隨意砍樹)
③指導朗讀。
④句子訓練:
(課件出示)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誰家()……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砍樹。
(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補充句子,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生活經驗相合)(創新點、留空白)
這里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呢?
⑤小結。
2、學習第三節:
設計問題,引發思考:
人們在擁有了房子、犁之后他們停止砍樹了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1)課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2)理解“不斷砍樹”:
(板書:不斷砍樹)
理解省略號的作用(此處作者省略意味深長,說明森林的破壞仍在繼續,在這設置空白,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含義,從而達到與作者心靈上的溝通。同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過度采伐是如何形成的。)(空白點、德育點)
(3)句子訓練:
應有盡有家具和各種各樣的工具都會是什么呢?排比句子練習。
(空白點、創新點)
(4)理解“柴煙”:
在這一自然段中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柴煙是指木柴燃燒后所產生的氣體。
人們把這些樹木砍下來后干什么了?這里指樹木被人們砍下來,用來生火做飯、取暖。
在我們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
(通過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會文章內涵──環境保護。)(德育點)
(5)指導朗讀。
3、學習第4節:
過渡:我們雖然生氣、我們雖然難過,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1)理解“不錯”。
(2)出示句子:
引讀第四節。
(3)情境再現。(課件)
(4)談感受。
(5)指導朗讀:
自由讀、齊讀。
4、學習第五節:
(1)出示句子:
引讀最后一節(板書:什么都沒有了)
(2)指導朗讀。
三、鞏固與創新運用
1、小結:
板書:保護環境
2、情境再現:
出示98年洪水的圖片和各種污染環境的圖片。
3、談感受:
任選其一,想一想,先和你的小組同學說一說:
(1)我想設計一句環保公益廣告詞──
(2)所有地球村的村民們,我奉勸你們──
(3)讓我放飛想象的翅膀將美麗的村莊、咆哮的洪水細細描述給你聽!
(本環節是這節課的創新點,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感受,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靈活性思維,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設計多種形式,任選其一表現自己對環境保護這一主題的感悟,同時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立足于剛掌握的知識,在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又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和勇于表達自我的能力)(創新點、德育點)
延伸作業
同學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作業請各小組任選其一來完成。
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出一份“保護綠色家園”的手抄報。
2、以小組為單位,對學校周圍環境進行調查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寫出簡單的匯報材料,與同學交流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能完整地講述做家務事的經過。
2愿意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學會用心體貼長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大面積訓練,說做家務事的經過。
2、從小事做起,學會用心體貼長輩。
三、課前準備
課件、各種學習用具、抹布、衣服(若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在家里做過家務事嗎?
你為什么沒做過?能給大家說說當時的情況嗎?
(學生說一說父母不讓他們做家務事的情況)
(二)、展示畫面,口語交際
1創設情景一
(1)(出示課件:故事)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下媽媽和小明,媽媽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小明,還要做許多的家務事,小明就想幫媽媽做一些家務事,可媽媽說小明還小,不會做。
小朋友們,他該怎么辦?誰來幫他出出主意?
(2)討論交流。
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幫助,你們愿不愿意幫他想想辦法?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媽媽為什么不讓小明做家務?
怎樣才能勸說小明的.媽媽,讓他做家務呢?
我們能做哪些家務事?我們之前學過的課文中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小組內表演。
小組內的幾個同學分別扮演媽媽、孩子、同學等角色,表演勸說的過程。說服“媽媽”后,請“媽媽”談談,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3)上臺表演。
小組上臺表演。
評一評“最佳口才獎”。
看看哪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好的方法說服“媽媽”。
2創設情景二
剛才有幾位同學都說做過家務,那誰來給大家說說為什么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你是怎么做的?
(1)說說你為什么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2)個別說說做家務事的經過(要求口齒清楚,普通話標準)
(3)全班交流。
其他同學補充認為說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務事上,他們的做法又是怎樣做的?
3創設情景三
通過剛才的交流,老師發現同學們個個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們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現給大家看呢?那我們就來一個“小能手”爭奪賽吧!
(1)分成幾個小隊,如蘋果隊、香蕉隊等,每隊都做不一樣的家務(如疊衣服、抹桌子、整理書桌等),全班學生分別到各個小隊去做家務。
(2)每個小組挑選一名代表上臺爭奪“小能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書桌上的東西整理得井井有條。
(3)進行做家務比賽,做得好的評為“小能手”并獎小紅花。
總結:
通過這一節課,大家有些什么想說的?(學生交流)剛才同學都說了這么多,這說明大家是孝敬長輩、愛勞動的好孩子,那我們以后天天都要做爸爸媽媽的好幫手,好不好?
請欣賞《我有一雙勤勞的手》。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認識12個字,會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將自己的理解融入有感情的朗讀中。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阿凡提是怎樣巧妙地懲治飯館老板的。感悟阿凡提的聰明和幫助窮人的正義感。
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學重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明白阿凡提是怎樣聰明地對付了貪婪無理的飯館老板的。體會人物形象。
教學準備:
生字卡、詞語卡、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12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將自己的理解融入有感情的朗讀中。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阿凡提是怎樣巧妙地懲治飯館老板的。感悟阿凡提的聰明和幫助窮人的正義感。
教學重點:
認識12個生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明白阿凡提是怎樣聰明地對付了貪婪無理的飯館老板的。體會人物形象。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
1、在童話世界里,有一個非常聰明,總喜歡騎著毛驢的人,你們猜猜,他是誰?
生:阿凡提。
對,就是阿凡提。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他的童話世界,看看他到底有多聰明!
(板書:聰明的阿凡提)
2、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設置懸念猜測故事發展,讓學生初步感知阿凡提的形象。
1、同學們想聽他的故事嗎?(師講述故事的起因,即課文前三段)
2、同學們,如果你就是阿凡提,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么做呢?
學生猜測故事發展,提出不同意見。
(繼續講故事)聽了故事,你想……
3、我們再來看看阿凡提是怎樣做的,對阿凡提說點什么?
三、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同學們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那得先把課文讀熟。
下面請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地方和同桌合作多讀幾遍,讀會了,呆會兒我們來做游戲。
2、生字寶寶也來了,你們想和他們打打招呼嗎?那我就來檢查一下同學們預習的情況?
(1)下面搶讀帶拼音的生字,會讀得自己快速站起來讀一遍。
(2)要是去掉拼音,你們還會讀嗎?下邊兒抽同學讀。
(出示生字課件)
請問小朋友們都能給哪個生字組詞?適時進行
(3)如:學生用“架”字組成“打架”擴句,聯系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我順勢引導,我們能打架嗎?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
3、生字會認了,相信同學們會把課文讀得更好,請同學們齊讀課文。
師:讀的真好!
四、讀讀評評,體驗感悟。
1、下面請四個同學為一小組,選擇課文中喜歡的一句話讀一讀,讀出感情。一會兒小組內推薦一名讀得最棒的同學,上臺讀給大家聽。
2、評一評:你為什么喜歡這句話?同學們,他讀的'好嗎?好在哪個地方?
引導體驗理解:“氣勢洶洶、目瞪口呆”等重點詞語。讓學生明白阿凡提是怎樣聰明地對付了貪婪無理的飯館老板的,感知阿凡提是一個聰明、正義、對窮人有同情心的人,用自己的智慧幫助窮人解決困難。
適時進行品德教育,激發學生向阿凡提學習。
五、分角色表演,情感升華。
1、同學們想當演員嗎?下面請三個同學分角色表演。(師旁白)剛才三個小演員哪些地方表演的好?(評一評)
2、三個小演員演的真好!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收獲呢?同學們喜歡阿凡提嗎?(機動環節:抽生講故事)
拓展:請同學們下去收集你喜歡的童話故事讀一讀,有空講給老師同學聽。
總結:(出示課件)阿凡提要給大家說再見了,同學們要給他道個別嗎?下課!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⒈讓學生了解兩首詞的-要內容。
⒉能有感情地朗讀者兩首詞。
情感態度:
⒈體會到由于詞人所處的時代、經歷的遭遇、當時的心境等等不同,詞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
⒉感悟兩位作者在詞中所賦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過程方法:
通過對比閱讀,體會毛澤東和陸游在詞中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詞的-要內容,并通過對比閱讀,體會毛澤東和陸游在詞中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悟兩位作者在詞中所賦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毛澤東寫的一首詞:《卜算子詠梅》。(板書)
介紹毛澤東創作詞的背景
1961年12月,毛澤東在廣州-持中共中央會議。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際上的反華勢力也十分猖獗,我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卜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詠:這里有贊美的意思。
〖揭示課題,很干脆。解題也利落。“詠”,是古詩詞的一種題材,不都是贊美的意思。〗
二、讀一讀
1、初讀感知:
(1)讀著這首詞,你有什么感覺?你感到是振奮激動,還是哀愁無奈?從詞中你聽到是哀嘆還是笑聲?你從中看到的生機熱烈,還是衰敗冷清?(要求用這樣的句式回答:“讀著這首詞,我感覺到……我仿佛看到……我仿佛聽到……”)
(2)齊讀:要求讀正確、流利。
2、精讀感悟
(1)再讀詞文,理解下面的內容。
問題:①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1、2兩句詞的意思。
明確:嚴寒的冬天,漫天飛雪。但是,在毛澤東的眼里,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快要到了。
②“已是懸崖百丈冰”,是什么意思?“花枝俏”,是什么意思?學生交流后,板書:“花枝俏”。“俏”,是什么意思?梅花開得怎么樣?請你用恰當的詞語,形容梅花的“俏麗”。
③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開放。但是等到山花爛漫的春天來了,她卻怎么樣了?想象“山花爛漫”的情景。梅花在“叢中笑”,又是怎樣的情景?梅花笑了,為什么?
明確并板書:百丈冰——花枝俏——堅強、勇敢
不爭春——只報春——無私、高尚
山花開——叢中笑——豪邁、謙虛
3、賞析方法歸納
一首好的詩詞就是一曲曼妙的音樂,值得我們細細去品評,細細去欣賞,下面我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家七嘴八舌評詩詞,可以從個別的字上,也可以從某個句子上,也可以從整首詞上去賞析。
三、學習詞的內容
1、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歌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廣闊的想象空
間,不信請看這一句:“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讀著這句話,你腦海里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提示:冰天雪地、懸崖峭壁、百花凋零、寒風陣陣、大雪紛飛,梅花傲霜斗雪,綻放枝頭……
2、“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梅花在冰雪之中向人們報告著春天的信息,
如她是怎么向人們報告的呢?春天終于來了,這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怎樣的畫面呢?
提示:百花盛開、異彩紛呈、滿山遍野、萬紫千紅
3、這時梅花的心情怎樣?這是一種怎樣的笑?
提示:她和百花在一起,這是自豪的笑,欣慰的笑,爽朗的笑
四、比一比,想一想
1、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介紹陸游的背景: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官職。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游。作品里那在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默默地經受著風雨的打擊,正是陸游遭遇不幸后凄苦心境的寫照。既有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的傷感,也表現了受到挫折而不屈節的品質。
2、請大家想一想,陸游詞中所寫的梅花是怎么樣的?
明確:“獨自愁”“香如故”
3、引導比較。想一想,毛澤東在詞中所贊美的“梅花”與陸游詞中的“梅花”有什么不一樣?
明確:在陸游的詞中,梅花在“獨自愁”“香如故”,而毛澤東詞中是“花技俏”。
4、同學們,毛澤東是在讀了陸游的詞,才寫“卜算子詠梅”這首詞的。毛澤東在自己詞的前面,有一句說明的話: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要求:學生說說“反其意”的意思。
〖讓學生進行比較性閱讀后,再討論“反其意”的意思,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歸納,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
5、大家來談談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引導學生體會陸詞很悲傷、壓抑,而毛詞卻充滿樂觀、積極的態度。不必比較兩首詞的高下。)
五、小結:
毛澤東和陸游寫的詞,都是“詠梅”。但是由于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經歷不同,性格不同,對梅花的認識也不一樣。可知,不同時代,人們賦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質,但不變的是人們梅花的喜愛和對真善美的追求,愿梅花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開放。讓我們在這段激昂歡快的樂曲聲中再次朗讀毛詞《卜算子·詠梅》
六、布置作業:
背誦并默寫
七、板書設計:
百丈冰——花枝俏——堅強、勇敢
毛詞不爭春——只報春——無私、高尚樂觀、積極
山花開——叢中笑——豪邁、謙虛
陸詞“獨自愁”悲傷、壓抑
“香如故”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13
賣炭翁(節選)
教材說明
〔解題〕
《賣炭翁》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新樂府詩。
全詩較長,本課只選取前8句。后面的內容是: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下邽(今陜西渭南縣)人。德宗貞元十五年中進士,曾作過翰林學士、左拾遺等官。白居易生活的時代,是唐王朝封建統治日趨沒落,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的時代,白居易大膽揭露與批判社會現實,把現實主義詩歌創作推向高潮。現存白居易詩2806首,共集有75卷,是唐代詩人中存詩最多的。他的詩分四類: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和雜律詩。《賣炭翁》屬于諷喻詩類。
中唐統治者,在剝削掠奪人民的做法上有許多“獨創”,宮市制度便是其中之一。統治者派出宦官,用極少的代價甚至不用代價到市場上去強奪民財,美其名曰“宮市”。這種“宮市”引起了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也引起一些封建士大夫的抗議。白居易在《賣炭翁》中,通過一個賣炭老漢的遭遇,以及賣炭翁與宮使的矛盾,揭露了“宮市”的本質是掠奪,給人民造成極大的痛苦,鞭撻了統治者對勞動人民的殘酷迫害。
〔結構分析〕
本課選取《賣炭翁》的前8句。從內容上可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層(第1~4句),寫賣炭翁的炭來之不易。前兩句寫老翁燒炭的地點,后兩句寫老翁燒炭的艱辛。
第二層(第5~8句),寫老翁賣炭是為了養家糊口。第5、6句,指出老翁賣炭為買糧食和衣服,最后兩句承接5、6句,寫出老翁家境貧寒,盼望炭能盡快賣出,多賣幾個錢,希望天氣再冷點。
〔語意理解〕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薪”,可以砍伐了當柴燒的樹木。“伐薪”就是砍伐當柴燒的樹木,本詩指砍伐能燒炭的樹木。“炭”,木炭,是對木柴進行特殊燒制,使其發生變化而成的燃料。“南山”,指終南山,在陜西省西安市南。這兩句的意思是:賣炭的老漢,在終南山中砍柴燒炭。這句點明老翁燒炭的地點。“伐薪”“燒炭”,概括了復雜的工序和漫長的勞動過程。南山山高林密,荒無人煙,豺狼出沒,在這樣環境中燒炭該多么艱苦。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蒼蒼”,黑白相間的顏色,本詩指老翁頭發花白。這兩句的意思是:由于煙熏火燎,老翁已經滿面灰塵,兩鬢花白,十指變得黑黑的。這兩句畫出賣炭翁的肖像,也表現了賣炭翁勞動的艱辛。聯系上兩句,我們可以想象出老翁燒炭的情景:他在惡劣危險的環境里燒炭,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窯一窯地燒炭,炭中滲透老翁的心血,炭中凝聚著老翁的希望。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營”,經營,謀求。“食”,指人吃的東西。這兩句的意思是:賣炭得到的錢做什么用?賣炭的錢用來買穿的衣裳和吃的食物。詩人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介紹了老翁賣炭的目的,使讀者清楚地看到老翁為溫飽而辛勞,在貧困線上掙扎的處境。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憂”,擔憂,擔心。“炭賤”,炭的價格太低了,不值錢。“愿”,心愿,希望達到某種目的的想法。“寒”,寒冷,溫度很低。這兩句的'意思是:可憐老翁的身上正穿著單薄的衣裳,但他卻擔心炭價錢太低,只盼望天氣再冷些。這兩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單”,本該希望天暖。然而這位老翁卻不然,他把解決衣食問題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賣炭得錢”上,所以他“心憂炭賤愿天寒”,在凍得發抖之時,還一心盼望天再冷一些,以便人們更需要炭取暖而盡快賣出炭,賣個大價錢。“可憐”表現了詩人對老翁深切的同情。
〔寫作特點〕
1.用敘事的手法突顯主題。
這首詩寫了一個有頭有尾的小故事,情節完整。通過對事件的描述,以及對人物外形與內心的刻畫,塑造出一個勤勞、善良的賣炭老人的形象。詩中描述了老人伐薪燒炭的艱辛,細致地刻畫了“心憂炭賤愿天寒”的矛盾心理,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階級與不合理制度的憤怒與抗議。這是本詩的主題。
2.通過形象來表現主題。
這首詩敘事簡潔,形象鮮明,結構完整。詩人沒有用“卒章顯其志”的手法來表達作者的愛憎,而是通過人物形象本身顯示立場。對老翁的極端窮困,詩人沒有出面向讀者作介紹,而是采用外貌刻畫的方式,讓人讀了后自然得出結論。
3.語言樸實、通通俗。
白居易詩歌大多語言樸實、通俗,有很強的音樂性。語句朗朗上口,便于誦讀,用詞平實無華,樸實易懂。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14
學習目標
1.會認“壓”等4個生字,會寫“垂”等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有條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課件。
2.生字詞卡片。
第 一 課 時
聯系生活,揭示課題
夏天的午后,常常會出現雷雨的現象,你能說說雷雨時的景象嗎?
(老師肯定學生的體驗后,揭示課題,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老師巡視,有重點地對讀書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認讀詞語卡片。(黑沉沉、亂擺、迎面撲來、彩虹、蜘蛛、蟬、越來越響、垂、壓)
3.生字組詞,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a.壓──壓下來;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b.亂──亂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c.垂──垂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d.虹──彩虹;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4.同桌相互聽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在讀中鞏固識字,學習新詞。
朗讀感悟,理清文脈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老師引讀。(雷雨前:滿天的烏云……樹上的葉子……忽然一陣大風……嘩,嘩,嘩,雨下起來了……
雨停了……)
3.讓學生找一找,課文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前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時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后的景象,分別在書上做記號。
4.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分別讀好這三個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組朗讀,老師隨機指導。
第 二 課 時
默讀課文
一邊讀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分段讀議
1.雷雨前:指名朗讀,讀后說說,雷雨前,我們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烏云──大風──閃電──雷聲。
2.雷雨中:指名朗讀,讀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雷雨時的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雨聲和雷聲從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氣清新
3.雷雨后:齊聲朗讀,感受雨后的美景。
填詞比較詞句
1.雷雨前: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_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_________下來,逃走了。蟬一聲也不叫。
2.雷雨后:一條彩虹__________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_____________在網上。
比較“壓”“掛”“垂”“坐”四個字的用法,體會這四個字用得確切之處。
鞏固識字
1.出示本課生字和要求會寫的字,指名、集體認讀。
2.同桌交流記字方法,學生向同學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課堂練習
1.指導寫生字。
2.完成課后習題“讀讀抄抄”。
課外延伸
1.留心觀察天氣變化,寫一篇觀察日記。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15
三月份反思
上了三年級下學期,我們就會發現每個《語文園地》中都有許多不同又有相似的語言知識點,除此,在課文的課后練習中也出現了不少需要學生識記的內容。這些零散的知識點,如果不加以鞏固與歸類,學生很快就會遺忘與混淆。作為老師,我們有責任讓學生學會“溫故而知新”的道理。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鞏固這些知識點的:
一、落實背誦與熟讀環節,及時跟蹤。對于課文中一些要求熟讀的知識,如《園地》中的“我的發現”,我除了要求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討論其中的特點,做好筆記,還要求學生舉出相關例子。因為只有舉出例子才能到達學以致用,鞏固理解的效果。除此,在平時的早午讀、家庭作業中也必須反復朗讀,并且熟記它們的特點、例子,這樣才不會一知半解、記不牢。而對于日積月累中的知識點則必須要求學生背誦,當然背誦時不能只背書上已有的內容,更要背誦這些內容的特點。如《語文園地四》中的“讀讀背背”,在背誦中我們必須記住“關于讀書、治學的成語有”這句話。而“我會填”中關于助詞“的、地、得”的運用,在背誦時候要求學生說出每個短語中用的助詞是哪個,并說出為什么這樣使用。當然,在上課講解時候,我還特意出了相關的練習讓學生去鞏固。為了更好地落實背誦的環節,我特意制作了一個表格,上面有所要背誦的頁碼。說過關了就在上面畫上“√”,逾期沒有背完要受到老師的批評、扣分與小懲罰。
二、即使默寫與聽寫。對于課后練習中的識記內容、《園地》中要背誦或靈活運用的知識點,我會在平時的聽寫、默寫中落實到位。如助詞的運用檢查,我會先出好題目,讓學生根據題目內容進行填空,而非只背誦課文里的內容。
三、及時對知識點進行歸類、比較。在不少的《語文園地》中都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四字詞語,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必需讓學生把它們重新找出來并進行比較,再記憶。如本學期《園地》中提到的四字詞語有如下形式:aabb、aabc、abac,含有數字的,含有一對反義詞的,關于讀書、治學的,描寫大自然景物和現象的這幾種類型。而對于一些識記句子則有如下分類:描寫自然景色的詩句、表現思想方法的諺語、歸類識字類型的詩歌、與氣象有關的農諺、歇后語、關于珍惜時間的格言、關于描寫月亮的詩句這幾種類型。這些知識點在經過一段時間后必需重新拾起,務必做到在老師提示類別時候學生能夠稍經思考后說出具體內容。
四、如果學生能夠在習作或平時的作業中靈活運用以上的知識,老師則給予加分和獎勵。
四月份反思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的習作明確的提出了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也就是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讓興趣成為他們寫作的動力。所以在課堂伊始,我設計了“猜猜他是誰?”的游戲,從課堂效果看,孩子們的寫作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
一、教給學生習作的方法。
上海師范大學初等教育系主任,吳忠豪教授在評析薛法根老師《貼近事物本來的樣子》素描作文課時說到:“作文教學要從基礎抓起,作文教學重在方法的指導。”整個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其實都是起步作文教學,而三年級更是作文教學的基礎。所以本節課我的教學重點就是教給學生寫作的技能。
第一、教給學生列提綱的方法。如果單純讓學生把想寫的內容用簡潔的話寫一個提綱,學生會不知道怎么動筆,但我用樹的形狀讓孩子們一目了然。樹干是文章的題目,樹枝是文章每一層次的內容,而樹葉則細化到每一層次的具體方面。這樣又使學生明確了文章的條理,又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
第二、教給學生“抓住特點寫外貌、通過寫具體事表現人物性格和愛好”的方法。從學生介紹自己的外貌、說自己經歷的事和最后的“猜猜他是誰”等環節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已經領悟了這類寫人的文章的基本寫法。我想這種習得對學生的今后的寫作是很有好處的。
整節課基本上達到了我的預想效果,但由于個人的能力有限,所以在有些方面還有不足:
1、有些總結性的語言說得不夠明確和及時。比如在開始時做完“猜猜他是誰”的游戲后,我可以追問一句,你們怎么一下子就猜出我說的是誰?(因為老師是抓住學生的特點描述的),這樣一來學生就知道了要抓住人物的特點才能把自己介紹清楚。
2、用樹的形狀教給學生列提綱的方法中,如果給每個學生發一張圖片,讓學生親自動手在樹枝和樹葉上寫內容,我想效果會更好。
3、有學生在介紹自己的性格和愛好時,我的點評和指導還不夠及時和恰當。
還有很多不當之處,請大家直言不諱。
另外,我還有個疑惑,那就是對于三年級的習作教學是該注重指導還是注重講評,我也一直很困惑,也想跟大家共同研究。
五月份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經歷感知、思考、質疑、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活動中,從而讓他們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進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將以上思想運用教學實踐中。如,教學《七顆鉆石》一文時,我深有體會:
1、讀書指導具有層次性。教學中我利用自讀,讀通難讀的長句子,感情朗讀來推進教學。而且每次讀的要求不一樣,層次也不一樣。
2、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感情朗讀,教于讀書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中我讓學生再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默讀,畫出學生最感動的語句,并思考是什么讓你一次又一次的感動。然后讓學生再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時候,我根據學生的立足之出,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并讓學生在各種讀的方式下,總結出如何將課文讀得又感情,如何去體會課文所蘊涵得情感。讓學生在感情朗讀得同時習得讀書得方法。
這一節課結束了,可是留給我得是深深的反思。現在回過頭來細細反思課堂,我總結出以下幾點做的不完善,今后應該改正:
1、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緊的課堂節奏。
2、讀書指導上有點不到位,過渡型語言不簡潔明了,有些不準確。我會用汲取本節課總結的經驗和教訓,用于以后的課改之路上。
六月份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說聲謝謝》教學反思在師生互道感謝中,結束了《說聲謝謝》一課的學習。回顧整個教學活動,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采用兒童樂于和適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感悟,在實踐中動情,從而以情導行。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倍受寵愛,對他們來說承受太多的愛,容易導致他們的心靈產生愛的麻痹。他們往往認為所有人對自己的關心、幫助、服務都是理所應當的,習以為常,不以為意。對父母都難
說一聲“謝謝”,更難對其他給予自己幫助(或服務)的人真心誠意地表達感謝。本課重在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了解社會各行各業中為社會和他人服務而辛勤工作的人,在發現、體驗中有所感悟,激發他們尊重并感謝勞動者(包括身邊的人)的情感。學習參與社會,做有愛心、有感恩之心、有良好文明行為習慣的人,并以良好的文明行為回報他人。為了打開孩子的情感之門,課前我鼓勵他們走出校門,走上社會,從身邊的人開始觀察,發現哪些人關心幫助自己,為自己服務,他是怎樣服務的,做好調查記錄;課上,我讓孩子從身邊的小事說起,說說在日常生活中都對誰說過謝謝。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收到了很好的實效!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01-07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精選25篇)06-26
小學二年語文下冊語文教案:《蜜蜂引路》01-08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1-04
小學語文下冊鄉下人家教案01-07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案01-23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案01-03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1-07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案葉公好龍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