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長亭送別

時間:2023-05-01 23:20:26 高中二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長亭送別

一、教學目標 

長亭送別

(一)知識目標

1.與《竇娥冤》一文的學習相結合,進一步了解元雜劇的特點與成就。

2.了解本課曲詞富于抒情性和音韻美的特點。

(二)能力目標

1.把握劇情,鑒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

2.體味劇作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鑒賞劇作富于文采的語言。

(三)德育目標

認識王實甫《西廂記》反封建禮教的意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愛情觀。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把握、鑒賞女主人公的藝術形象,鑒賞劇作曲詞的音韻美和體會其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應在疏理劇情的基礎上,重點賞讀若干支曲詞,通過誦讀、比較,讓學生掌握有關知識,進行文學鑒賞的訓練。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第一課時,要求學生疏理劇情,并重點賞讀這出戲開頭的三支曲詞和結尾處《一煞》、《收尾》兩支曲詞,體會曲詞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第二課時,重點賞讀自《脫布衫》至《二煞》共十四支曲詞,體會曲詞中反映的鶯鶯心理活動,并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長亭送別》是《西廂記》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廂記》共五本二十一折,這在元雜劇中是頗為少見的。全劇劇情,可參看課本題解)也是全劇最為膾灸人口聽精彩片斷之一。隨著劇情的發展,鶯鶯終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與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與張生私下結為夫妻。但接下來便是老夫人逼張生趕考,并說考不取功名便“休來見我”,崔、張愛情又面臨新的威脅。無奈中張生只好起程“上朝取應”。這場送別戲共有十九支曲文,由鶯鶯主唱,既是塑造鶯鶯形象的重場戲,也充分體現了王實甫劇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點。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西廂記》是膾炙人口的藝術杰作,同學們是從什么時候起知道這部作品的?讀過那些與《西廂記》有關的書,是否觀賞過相關的影視戲曲作品?

(學生可自由作答,能引入課文學習的正題即可。)

2.疏理劇情:《長亭送別》寫鶯鶯、紅娘、老夫人到十里長亭送別上京趕考的張生,鶯鶯是最重要的劇中人,經過的時間線索。度依據送,把課文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叨叨令”結束}:赴長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邊靜”之前}:長亭別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些念”}:臨別叮嚀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劇終}:長亭別后

3.賞讀曲詞《端正好》。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學生先背誦,后作賞析。提問:這支曲子在修辭上有什么特點?是怎樣渲染出劇中主人公的離愁別恨的?

明確:曲子句子式既整飭又參差錯落,前3個三字句構成對偶、排比。后又各有一個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點明送別的季節,以景襯情。后二句用設問手法,說是“離人淚”“染霜林醉”,一“染” 一“醉”,下得極度有分量。溝通了景與情的聯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離愁,創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傷的悲涼意境。

4.與《端正好》對比,賞讀劇本末尾的《一煞》、《收尾》。

提問:和《端正好》一樣,《一煞》和《收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評點這兩支曲子說:“末二曲寫張生去后鶯鶯的悵望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虛情實寫,正語反詰,俱臻妙境。”試說說你對這段評語的理解。

明確:“虛情實寫”,就是寓情于景,借生動的景物來傳情。這兩支曲子寫夕陽殘照、青山疏林、淡煙暮靄、秋風馬嘶,我們仿佛看到鶯鶯滿懷凄楚,悵然癡立,目送張生轉山坡、出疏林,“離愁漸遠漸無窮”,此時的滿目秋景,都是鶯鶯悲涼心境的外化。《收尾》的末句“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便是“正語反詰”,即用反問句抒寫心境。比之于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正面直說,更顯得激越真切。

5.與以上三支曲子對比,賞讀《滾繡球》和《叨叨令》。

提問:這兩支曲子主要寫什么?有人說,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這樣的曲詞,才可以稱為“絕紗好辭”,《滾繡球》與《叨叨令》便相形見絀,你的看法怎樣?

明確:《滾繡球》仍是鶯鶯的內心獨白,借去長亭途中的景物,從正面刻畫鶯鶯與張生難以離舍的復雜內心世界。《叨叨令》由紅娘的問話引發,敘說動身前無心打扮的原因,設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

關于曲詞的評價:《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詩宋詞精美語句固然堪稱“絕妙好辭”,而《滾繡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這兩支曲子使用對偶、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法,寫得也很生動真切,同時,又更多地融口語入曲,語言通俗,才能使演員宜于演唱,聽眾容易接受,雅俗共賞。《叨叨令》多用疊詞、襯字,更能體現口語化的音韻美。有時委婉含蓄,有時盡情傾瀉,兩種曲子風格各異而能統一,正是王實甫才具超群之處,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三、總結、擴展

本課時我們只重點賞讀了五支曲子,對課文華美曲雅、富于文采的語言已多有領會。王實甫是釀造氣氛、描摹環境的圣手,他描繪的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語言大師,曲詞艷麗曲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矯揉造作。下一課時,我們將時一步賞讀共余曲詞。

四、課后作業 

1.復習已講析、討論的五支曲子,進上步作吟誦體味。

2.誦讀自《脫布衫》和《二煞》等十四支曲子,體會其中反映出的鶯鶯的心理活動與思想性格。

五、板書設計 

劇情分析                     曲詞賞讀

(《端正好》至《叨叨令》)送別途中  《端正好》:濃色重彩  以景寫情

(《脫布衫》至《朝天子》)長亭別宴  《滾繡球》:借景抒情  哀婉動人

(《四邊靜》至《二  煞》)臨別叮嚀  《叨叨令》:口語入曲  通俗真切

(《一煞》至《收尾》)長亭別后  《一煞》、《收尾》:虛情實寫 正語反詰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知

與課文一、四部分不同,二、三部分都是寫鶯鶯、張生在長亭

  

【長亭送別】相關文章:

長亭送別作文09-06

長亭送別原文03-10

《長亭送別》教案11-08

《長亭送別》教案04-25

長亭送別教案04-25

《長亭送別》的改寫練習05-01

長亭送別改寫范文05-03

《長亭送別》 優秀教案04-25

《長亭送別》教案設計04-27

《長亭送別》教案15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