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七年級下冊《華夏古韻》的[音樂教案設計
一、編寫意圖
這一單元是為深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燦爛的古代音樂成就,培養其熱愛民族音樂而設立的。這一單元與八年級上冊的《八音之樂》是姐妹篇,都是中華母語音樂文化教育的具體材料。設置的欄目中,在介紹春秋時期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時,欣賞古琴曲《流水》。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作為歌詞譜寫的歌曲《陽關三疊》旋律古樸蒼勁,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安排“音樂情景劇”欄目,目的在于讓學生親身體驗陽關送別的情景,以便更好地感受音樂。這是在教學一線收集到的教學案例,可操作性較強,易于調節課堂氣氛。為了不給學生增加學習負擔,同時也為了以后的教材內容不過多地重復,我們沒有不現實地追求中國古代音樂史的“完整性”,而是擷取了“幾朵小花”,由點及面地對中國古代音樂作了簡明扼要的介紹。
二、教學安排
本單元可以安排為2課時。第一課時可安排“音樂故事”和“欣賞”兩項內容,第二課時為“唱歌”和“音樂情景劇”。
在這個單元里,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為開端,拉開了中國古代“人與音樂”的神秘面紗。隨后出現的《陽關三疊》《楚商》《秦王破陣樂》等或揭示了華夏古韻中音樂與詩歌、舞蹈緊密結合的特征,或展示了古代雄渾古樸的樂風。在教學時,教師應對不同材料進行細致分析,合理編排課堂教學環節。
本單元可以按教學計劃建議表中所提示的安排分兩課時完成。
第三單元 第一課
教學內容:
1.講音樂故事,欣賞古琴曲《流水》。
2. 學習歌曲《陽關三疊》。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并能復述“知音”的故事。
2. 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樂內涵,認識古琴的音色。
3.學會演唱歌曲《陽關三疊》,并能夠感受和表現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學過程:
(一)講音樂故事
1.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古代有關知音的故事嗎?
2.請學生講故事,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一些關鍵詞。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師適當補充。(如果學生不了解,由教師講故事。)
3.問:同學們,知音的故事對你有什么觸動?
學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間的友情,這為下面學唱歌曲《陽關三疊》做了鋪墊。學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樂溝通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現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應予以鼓勵。
4.聽古琴曲《流水》
這項教學內容也可以先安排聽古琴曲《流水》,后講故事。也可以由教師在古琴曲《流水》的音樂聲中講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賞。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自主領會音樂的文化內涵和意境。
(二)唱歌
1.可以安排學生先欣賞歌曲《陽關三疊》;也可以先安排學生朗誦詩句,教師彈奏作為背景音樂。
2. 讓學生跟隨錄音學唱。
3.請學生分析歌曲在調式、節奏、音程等方面的特點。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較為平緩,音與音之間多為鄰音,節奏上先長后短等。應注意使學生總結出這些特點對歌曲情感表達的作用。
4. 教師輔導學生學會這首歌。全班集體演唱。
5.可以讓部分基礎好的學生吹豎笛為其他同學的演唱伴奏,并為下節課的音樂情景劇做鋪墊。
6.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讓學生相互評判在歌曲意境、詞曲準確性上的得與失。
總結并布置下節課的內容。
第三單元 第二課
教學內容:
1.編排并表演音樂情景劇。
2.欣賞《楚商》《秦王破陣樂》
教學目標:
1.組織和引導學生根據上節課學習過的歌曲《陽關三疊》編排并表演音樂情景劇。發揮學生自主創造的能力。
2. 能夠在音樂情景劇中將舞蹈、器樂演奏(吹豎笛)、吟詩等相關藝術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表現的能力。
3.通過欣賞,使學生了解以編鐘、樂舞等為代表的我國古代輝煌的音樂成就。引導學生將各門學科(如歷史、語文等)的相關知識綜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概念。
4.了解編鐘的音色特點及其在古代音樂文化中的作用。
5.了解大型樂舞在古代音樂文化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陽關三疊》
采用齊唱、接唱、小組唱等方式復習歌曲《陽關三疊》。
(二)創編音樂情景劇
1.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別創編音樂情景劇“送友人”。可以引導學生先討論角色、劇情,然后進行劇本和臺詞創編,最后分角色表演。
2. 教科書中有角色和劇情的簡單提示,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在參考提示時不必拘泥于課本,可以自主創新;應鼓勵別出心裁的設計方案和表演。
3. 對于人數較多的教學班,教師也可以從班級中選出幾位“演員”表演給大家看。對學生觀眾可以做簡單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學在周圍做楊柳搖擺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學吹豎笛或演演奏其他擅長的樂器作為聲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學哼鳴《陽關三疊》的旋律營造某種氛圍……
(三)欣賞
《楚商》《秦王破陣樂》
1.問:聽賞《楚商》和《秦王破陣樂》,你們會有怎樣的感受?請用精練的詞語描述你的感受。
2.播放錄音。
3. 教師將學生回答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并總結這兩首作品所展現出來的古代音樂風格──凝重、莊嚴、神圣、清虛等。
4.討論:是什么原因使這兩首作品的音響不同于今天我們所聽的音樂?
答案可能會涉及樂器的音色、生活環境、音樂的作用等。
(四)總結
教師自己總結(或引導學生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學習效果等。
【初中七年級下冊《華夏古韻》的[音樂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下冊全冊的教案設計04-30
七年級音樂下冊《行進中的歌》教案設計11-17
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神州古韻(一)》04-25
閬中古韻初中作文04-30
音樂一年級下冊教案設計04-30
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設計02-24
古韻的作文08-11
運河古韻04-30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02-11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總結范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