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物理教案:浮力說課教案

時間:2021-08-30 13:33:50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物理教案:浮力說課教案

  《浮力》說課案

物理教案:浮力說課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對浮力這一節內容的研究是在前幾節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液體的壓強、壓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識來展開的,物理教案-浮力說課教案。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浮力的研究為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礎。浮力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

  2、教材的重點與難點

  浮力概念貫穿本章始末,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對物體浮沉和浮力產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綜合應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因而對理論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側重于對直觀現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因此這兩個知識點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

  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也是這節課的重點,這是素質教育對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對這一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繹推理能力等。還要培養學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對學生進行實踐觀點的教育。

  三、學情分析

  任教班級屬重點中學,多數學生上進心強,學習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

  浮力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托,可以借助實驗或多媒體電教手段,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學方法

  這節課可綜合應用分組實驗、直觀演示、講授和討論并輔以電教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這已列為《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初中物理教學目的之一。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五、教學程序

  教學中要以了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1、新課引入:

  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物理教案《物理教案-浮力說課教案》。學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課便以課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課題,引導學生思考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講授新課:

  任何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離不開實驗。這節課主要采用實驗的方法來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將書中圖12-2這個演示實驗改為學生探索實驗,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為了使學生能認識到浮力是液體對物體向上托的力,這里我增加設計一個用手托石塊使彈簧秤示數減小這樣一個隨堂小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概括總結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請同學們從日常生活和常見的自然現象中舉例說明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這個重、難點時,日常生活中一些錯誤的經驗或思維定勢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模糊的觀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體下沉,輕的物體上浮"。這里可以演示一個小實驗:一根小鐵釘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塊在水中會上浮,大木塊顯然比小鐵釘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學這時會提出小鐵釘下沉是因為鐵的密度大。教師可再演示一個小實驗:一個廢牙膏殼密度沒有變,空心時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團后在水中會下沉。說明密度也不是決定浮沉的條件。這樣經過演示,討論和分析,糾正了錯誤觀點,引導學生從運動和力的關系角度來討論物 體的浮沉條件,對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系,根據二力合成知識,由學生討論得出物體在什么條件下下沉、懸浮,上浮和漂浮。為提高課堂效率,我將已經設計好的表格內容在學生分析總結的基礎上用電腦漸進地展現出來(如表1所示),并以動畫形式將用實驗難以緩慢展現的物體上浮和下沉的過程也表現出來,使學生獲得較生動的感性認識。

  揭示浮力產生的原因這又是一個重、難點。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實驗來引入:乒乓球在水中會上浮,這個現象大家都很熟悉,但在如圖1所示的實驗中,這個塞在瓶口的乒乓球為什么不會上浮?這里又制造了本節課的一個興奮點,使學 生有了一種急切需要解惑的心情。這時可請同學回顧做過的一個舊實驗:六個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體,當它浸沒在水中時,六個面的橡皮膜均向內凹進,而且前后左右面凹進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進的程度要大。引導學生密切聯系原有的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識,并設計了一個軟件,將抽象、難懂的壓力方向以動畫形式展現出來,加強了直觀性。通過由淺入深分層次的分析,把突破難點的過程變成鞏固和加深對舊有知識理解應用的過程,變成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過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浮力等于物體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最后再用如圖2器材通過演示實驗加以驗證,為理解阿基米 德原理作好了準備。

  至此,教材內容已經講授完畢,浮力作為同學們新認識的一種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據重點校學生情況,我繼續引導同學們思考課文后的"想想議議",由此引入對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學生經過合理猜想,討論,設計出探索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方案。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我設計了一個軟件,用圖示方式將實驗方法和步驟表現出來(如圖3 ~ 圖7所示)。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與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浸沒后深度改變無關。受時間、器材限制,浮力大小與物體本身密度、形狀等因素無關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說明。這樣就為下一節學習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懸念,作好鋪墊,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形成知識結構。

  3、反饋和鞏固:

  這節課教學容量大,所以反饋和鞏固主要留待課后完成。如果課堂上有剩余時間,可請同學回顧板書內容,歸納出通過本節課學到的三種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稱量法,為下一節課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實驗作準備。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懸浮和漂浮的區別。三是求壓力差法,指出這是浮力大小的決定式。

  4、布置作業: 課本 P142 3、4、5

【物理教案:浮力說課教案】相關文章:

物理教案-《浮力》說課稿01-21

物理教案-浮力教案示例01-21

浮力的物理教案設計11-03

物理浮力說課教案(精選5篇)03-21

浮力說課教案 - 初中物理第二冊教案01-21

《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初中物理教案10-19

物理教案-光的電磁說01-21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案:浮力03-03

浮力課的教學反思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