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一年級解決問題的教案7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一年級解決問題的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一年級解決問題的教案1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99頁例1和做一做,練習二十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連乘問題的數量關系,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連乘問題。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用連乘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數量關系,靈活解決有關問題。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復習鋪墊。
1、談話導入:大家剛參加完學校的大課間檢查,三年1班的同學都表現得很好。
2、復習遷移:
我們班在大課間中分組活動,每組5個同學,分了9組,共有多少個同學參與?怎么算?
3、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⑴創造情景,師:操場上同學們正在認真訓練,體育老師打算按圖這樣安排,同學們算算要多少人?提出問題“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⑵讓學生獨立收集數學信息。
師:仔細觀察這幅圖,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信息:a:每行有10人,有8行。
b:每列有8人,有10列。
C:3個方陣
小結:我們都是觀察同樣一個方陣,可以從這樣一行一行來看,知道了每行有10人,有這樣的8行。也可以這樣一列一列來看,知道了每列有8人,有這樣的10列。
⑶ 整理數學信息,分析數量關系。明確先求1個方陣有多少人,再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要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你應該怎樣思考?請同位同學互相說一說。
我們抓住每行有10人,有8行這2個數學信息可以先求出1個方陣有多少人?
這是一行一行的觀察,我們還可以一列一列的看能不能根據這兩個信息每列有8人,有10列要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你該怎樣想呢?
不管用哪種方法,我們都是先求1個方陣的人數。還可以寫成綜合算式。
2、探尋其他解決問題策略。
不同的策略:1、先求:3個方陣的一大行一共有多少人,再求8行一共有多少人。
2、先求:3個方陣的一列一共有多少人,再求10列一共有多少人。
3、先求:一共有多少行,再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4、先求:一共有多少列,再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例1的小結: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思考,得出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結果卻是一樣的。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三、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做一做
⑴出示題目。
⑵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⑶全班反饋: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先求1盒有多少個,再求8盒一共有多少個。
2、練習二十三的
⑴出示題目:⑴
⑵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⑶分小組交流。每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重點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
⑷全班反饋解決該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3、練習二十三的第4題
⑴出示題目。⑷
⑵讓學生審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⑶給出三個算式,由學生選擇出正確算式并表述出解決問題的思路,重點理解“來回”的含義。
四、全課小結:強調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五、拓展練習:第一步,先請同學了解一節數學課的'上課時間,一個星期在校幾天?如果一個學期按20周計算,同學們在學校待多少分鐘?合多少小時?第二步,根據自己計算出來的結果,你有什么感想?記錄下來。第三層次是學生在生活中現實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本題又是一道開放題,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學生自己去尋找,給學生的思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性,很好地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六、布置作業:練習二十三的2、3、5、6題
小學數學一年級解決問題的教案2
設計說明
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還要拼得盡可能多,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怎樣使學生找到拼出更多三角形的思路和方法是這節課的重點內容。
1.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求知欲。
在教學時,為了使學生體會到七巧板的神奇和有趣,先讓學生欣賞一組用一套七巧板拼組成的圖案,五彩繽紛,妙趣橫生的圖案極易吸引學生的眼球,喚起他們對七巧板的好奇心,產生親自動手拼一拼的強烈愿望,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2.重視在操作探究中總結方法。
在教學時,為了避免學生的操作太過盲目,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教者在學生操作之后及時組織匯報交流,加以總結歸納,引導學生找到拼組更多三角形的方法。當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思路以后,組織學生再次進行拼組,鞏固并驗證所獲得的經驗,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一套七巧板
學生準備 一套七巧板
教學過程
⊙賞圖激趣,認識七巧板
1.課件出示用一套七巧板拼組成的各種圖案,請同學們欣賞。
師: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圖案是用什么拼出來的嗎?
生:一套七巧板。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看看這套七巧板中都有什么圖形,哪種圖形最多。
(學生觀察七巧板)
預設
生1:七巧板中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其中三角形最多。
生2:七巧板中有5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其中三角形最多。
2.用七巧板能拼出許多有趣的圖案,你們想動手試試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練習用一套七巧板拼組圖案。(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新課之前先讓學生欣賞用一套七巧板拼組成的各種妙趣橫生的圖案,使學生對七巧板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然后在此基礎上出示七巧板、認識七巧板,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操作實踐,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3。
師:從題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呢?
預設
生1:題目要求我們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
生2:每人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看誰拼得多。
2.自由拼組,組內交流。
(1)獨立思考,嘗試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
(2)在小組內說說用了幾個圖形,拼出了什么樣的'三角形。
3.各小組選代表到教室前面展示自己的拼法。
(1)用兩個圖形拼。
(2)用三個圖形拼。
師:這兩種拼法有什么不同呢?
預設
生1:用兩個圖形拼組時,只能選三角形。
生2:用三個圖形拼組時,可以都選擇三角形,也可以選擇其他圖形。
4.教師小結:我們在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時候,既可以全部使用三角形,也可以加入其他圖形。
5.利用剛剛總結出的經驗,再拼一次三角形。
(1)小組合作,先用兩個圖形拼,再用三個圖形拼。
(2)全班交流,根據使用圖形的個數分類匯報。
6.回顧過程,總結方法。
師:這節課我們解決了什么問題?
預設
生:我們解決了“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問題。
師: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是怎么做的?
預設
生1:我們先讀題,明確題目的要求。
生2:我們動手操作,在操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經歷獨立拼組
小學數學一年級解決問題的教案3
教學目標:
1、初步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并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2、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態度,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點
能正確無誤地計算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
難點
能根據已知的一個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一、設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了兩串金蘋果要獎給發言積極的小朋友和表現突出的'小朋友。看到這個你們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
師:你們能根據這數學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
二、提出問題,感受數學問題在生活中的存在。
1、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遇到不懂的事情時,就會向別人提出問題。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還藏著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你能試著提一提嗎?
學生說。
剛才小朋友舉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只要善于觀察我們就會發現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這節課我們就來用數學解決問題。
2、出示主題圖:提問: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師:根據主題圖中小朋友的活動,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引導學生既能提出關于加法的問題又能提出關于減法的問題。)
小組討論、匯報。
三、問題解決
參加了小朋友有趣的郊外活動,我們再去看看可愛的小動物在著美麗的春天里干些什么?
1、出示做一做的插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2、再次看圖:提問:圖中的小動物有什么變化?
魚有集中尋食的,有向遠處游走的。
3、師:同學們說的很好,觀察得很仔細!那么你們能不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些問題呢?
4、教師從學生提的問題中選出若干個進行板演。
說明:你喜歡解答哪題就解答哪題,你也可以自己提個問題進行解答。
四、評價總結
1、說一說: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回家后仔細觀察家中的物品,向爸爸媽媽提三個數學問題,再讓他們解答。
教學反思:
這是一堂公開課,我的意圖是:解決問題就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那么課的設計應該是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所以設計了上面這樣一個課例:從實際物品中發現信息找尋信息——根據自身體驗在生活中發現信息找尋信息
——能根據圖片自己發現信息找尋信息。。我的愿望并沒有如我的愿。在實際教學后這堂課遭到了大家的否定。我思考著問題出在哪里?這樣的課究竟怎樣才能上出精彩?很迷茫,所以懇請同仁們提出寶貴意見。告訴我好的思路和設計。
小學數學一年級解決問題的教案4
城關二小周志明
1、收集和整理信息,形成數學思考。
新教材的解決問題,其題材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用圖畫、對話、表格等形式呈現現實的生活場景。這一節課的例1既是一幅情境圖,又是一道應用題。例1的圖呈現給學生一幅廣播操表演的情境圖。小精靈明明提出“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了解情境,從情境中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收集解決問題的必要信息。這一步要求學生仔細地看,充分的講,觀察同一個方陣既可以橫著看找到的信息有“每行有10人,有8行”,又可以豎著看找到的信息有“每列有8人,有10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收集和整理信息,讓學生形成數學思考。
2、分析數量關系,構思解決問題的思路。
應用題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找到問題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學會思考,體會問題里的數量關系,要突出數量關系的分析,幫助學生形成解題思路。我們用不同的數量關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如:抓住“每行有10人,有8行”這兩個信息就可以先求出1個方陣的人數,再求3個方陣的人數。還能抓住“每列有8人,有10列”這兩個信息也可以先求出1個方陣的人數,再求3個方陣的人數。分析數量之間的不同組合的關系,就形成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不同。如:抓住“每行有10人,3個方陣”這兩個信息可以先求出3個方陣一大行一共有多少人,再求8行一共有多少人。這里解決問題的策略就有所不同了。
3、正確選擇算法,獨立解決問題。
根據解題思路仔細準確地選擇相關的條件,正確的選擇算法。
這節課我覺得我可能是急進了點,應該先讓學生先從“行”去觀察進行列式計算,讓后進生理解后再進行“列”的觀察從多角度去解決問題可能這樣會更好些。而且因為這樣導致學生的練習還不夠充分。
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能靈活運用數的組成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幾十里面有幾個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數數(39數到80)
2、說一說數的組成(教師隨意抽出一張數字卡,讓學生說一說數的組成)
3、師:看同學們都學得這么好,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板書課題)
二、新授
1、解決蘋果問題
師: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喜歡吃水果。這一天,有一
第1頁位同學和媽媽去買了一些水果回來,卻遇到了一個難題。什么樣的難題呢?
師出示:媽媽買回了20個蘋果,每6個裝一個保鮮袋,能裝□袋,還剩□個。
師: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要求學生掌出20個圓片代替20個蘋果擺一擺,分一分。教師巡視,個別演示分法。
師小結:通過分一分,我們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板書:分一分)
2、解決穿珠問題
師:看同學們表現這么好,小麗也有問題要請教大家了。(出示主題圖P47例7)
師: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師:我們現在沒有珠子,不能來分一分,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老師注意引導學生可以通過圈一圈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自主圈一圈,集體講評。
師小結:看來圈一圈也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3、分書問題
①解決問題
第2頁下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師:這個周末,老師去書店買了一些書,卻遇到了一個問題,現在想和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來討論討論。
師出示:45本書,每10本裝一箱,能裝滿幾箱?還剩幾本?師:知道了什么?問題是什么?(個別匯報)
師:我們沒有這么多的圓片代替45本書擺一擺,也沒有現成的圖給我們圈一圈,又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引導學生能通過畫圓片代替書來圈一圈解決問題)②優化方法
師:有一位小朋友不畫圖一下就算出了這道題,你們想知道他是怎么算嗎?
教師介紹用數的組成知識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對比這些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比較好呢?(學生匯報)
師小結:畫圖是一種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如果我們能靈活運用以前學過的數的組成的知識,會使問題解決更方便。
三、知識提升我是小老師
師:有一位小朋友在學完了這節課的知識后,學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分一分,圈一圈、畫一畫都沒有用數的組成的知識方便,所以遇到像今天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他都會用數第3頁的組成這種方法來解答。下面是他完成的一道練習題,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來當一回小老師,幫他檢查一下。
出示題目:我是小老師一年級(5)班有45名同學,每7人一組,能分□組,剩□人。
小明的解法:45里面有4個十和5個一,所以能分4組,剩5人。師:解答正確嗎?為什么?
學生匯報,教師借助直觀圖,讓學生圈一圈,使學生意識到不是10個一組,不適合用數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
師小結:看來只有10個分一組才能用數的組成來解決。如果不是10個一組,我們要用分一分,圈一圈、畫一畫的方法才行。
四、鞏固練習完成課本做一做
教師幫助學生理清題意,學生自主完成,個別匯報。從對比中優化算法。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解決這種問題有哪些方法?用數的組成知識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時要注意什么?
小學數學一年級解決問題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會列式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并理解算理。
2、初步學會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珠子
教學過程:
(1)課時
一、創設情境
1、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生:珠子。
師:這里有幾種顏色的珠子?
生:兩種,紅色和黃色
師:猜,哪種顏色的珠子多?
學生猜。
師: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到底是誰多?
生:數一數
生:擺一擺
師:怎么擺?
(指名演示)——“同樣多”
二、探究新知
1、12個紅的,8個黃的
師:現在呢?(紅的多)
那紅色的比黃色的多幾個?
生:多4個
師:你怎么知道?
生:用一小棒分開(指名演示)
師:現在能一眼看出來紅色的比黃色的多幾個嗎?
生:能
師:怎么看出來的.?生說
師:你看,這個時候紅色的分成了幾部分?
哪兩部分?
(和黃色一樣多的這部分及多出來的這部分)
師:誰聽明白了?
生重復說
師:那你看,把這些一樣多的拿走,剩下來就是比黃色的多的幾個。
生2:也可以算一算12-8=4(老師板書算式)
通過剛才的擺一擺,我們知道了:從紅色珠子里拿走和黃色一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黃色多的部分,就可以用減法計算。
2、下面我們來擺一擺,小朋友袋子里的珠子,哪種顏色的多。
學生操作。
展示反饋:你哪種顏色的珠子多?多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哪種顏色的珠子少?少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3、比較
求……比……多幾與求……比……少幾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只是問的角度不同,意思一樣。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計算。
4、揭題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新知識: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板書課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
三、鞏固深化
1、松鼠弟弟說我有20個松果,松鼠哥哥說我有25個,松鼠哥哥的松果比弟弟多幾個呢?誰能把式子列一列。
25-20=5(個)
2、小女孩有34本連環畫,小男孩有30本,小男孩比小女孩少幾本?
34-30=4(本)
還可以提什么數學問題?
3、P74T1
4、這是一個班里4個小朋友的作業情況,從中你獲得了什么信息?
根據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四、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在我們身邊你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例子?想一想,說一說。
小學數學一年級解決問題的教案6
設計說明
從已知整體與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到比較兩個量相差多少用減法計算,是學生認識減法的現實意義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注重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教學伊始,先安排一個“擺一擺”的游戲,引導學生重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使學生感受到這種方法在比較多少時的優越性,從而自覺地接受并掌握這種方法,為學習新知奠定基礎。
2.注重學生對減法意義的理解。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擺一擺”或“畫一畫”的方法表示題目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使學生明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與“已知整體與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一樣,都要用減法計算。從而加深學生對減法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圓形紙片 三角形紙片
教學過程
⊙游戲導入
1.擺一擺,說一說。
師:第一行擺5個圓形紙片,第二行擺和第一行同樣多的三角形紙片。邊擺邊想:怎樣擺才能讓大家一眼就看出圓形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呢?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師:我一眼就看出這位同學擺的圓形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不用數就看出來了,能說說你是怎樣擺的嗎?
預設
生:我是一一對應著擺的。
師(演示課件):是這樣擺的嗎?大家覺得這種擺法怎么樣?
師:請大家按照剛才的擺法再擺一擺,擺的三角形紙片要比圓形紙片多4個。
(學生操作后匯報自己是怎樣擺的)
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擺,能很清楚地發現誰多誰少。
2.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擺一擺,說一說”,讓學生直觀地感知數量的多少,體會一一對應方法的重要性,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21頁例6情境圖。
師:從情境圖中你們知道了什么?
請學生仔細觀察,從圖中找出數學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
預設
生1:同學們在玩套圈游戲。
生2:已知小雪套中了7個,小華套中了12個。
生3:求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
2.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1)動手操作,理解題意。
①擺一擺:用圓形紙片將小雪、小華套中的個數分別擺一擺。
②分一分:將小華的圓形紙片分成兩部分,看看小華比小雪多多少。
③說一說:圖中的各部分分別表示什么?
(2)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師:你們能列出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
預設
生:12-7=5(個)。
師:誰能說說算式中的各部分分別表示什么?
預設
生:“12”表示小華套中的個數,“7”表示小雪套中的個數,“5”表示小華比小雪多套中的個數。
(3)明確比的過程和方法。
思考:如果沒有小雪套中的7個,能確定小華套中的被分成了哪兩部分嗎?
小結:把小華套中的12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樣多的7個,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5個,所以求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用減法計算。
小學數學一年級解決問題的教案7
設計說明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特點進行了如下設計:
1、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突出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有效的學習就是激勵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使學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動地研究和學習,并因地制宜地從現實生活中提取素材,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親身感受到身邊的數學,使數學成為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情境教學貫穿全課始終。
本節課的教學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精心設計教學情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本節課以情境教學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地串聯了起來,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學過程緊扣教材,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適時地進行引導,使整節課能夠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星星圖片或其他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引入
課件出示情境圖:三個同學在開心地折小星星,佳佳折了5個,浩浩折了6個,小芳折了7個。他們一共折了多少個小星星?
(1)看到這幅圖,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出示問題:怎么列式計算?
設計意圖:以舊引新,通過創設與教材相同的學習情境,不僅復習了連加的實際問題,鞏固了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加深了對連加算理的'運用,還自然地引入新知的學習,從而形成對比,為學習同數連加作鋪墊。
合作探究
1、教學教材77頁例4,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同數連加問題。
(1)師:過了幾天后,他們三人又在一起折小星星了。
課件出示情境圖:佳佳折了6個,浩浩折了6個,小芳折了6個。
①你知道了什么?還可以怎么說?
生1:佳佳折了6個,浩浩折了6個,小芳也折了6個。
生2:3個人都折了6個,3個人折的一樣多。
師小結:有3個人,每個人折了6個小星星。
②你想解決什么問題?
課件出示:他們一共折了多少個小星星?
③怎么列式計算?
預設
生1:6+6=12(個) 12+6=18(個)
生2:6+6+6=18(個)
師:第一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算式相同,那么第二個算式你是怎么算的?(出示課堂活動卡)
師:這3個6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在圖上把它們圈起來。
(2)結合圖示完成表格。
①出示1個圈,提問:這個圈表示什么?(表示1個6)
②出示2個圈,提問:這2個圈表示什么?(表示2個6,2個6就是12)
③出示3個圈,提問:這3個圈表示什么?(表示3個6,3個6就是18)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完成表格:
人數
1
2
3
數
6
12
18
④讀表格。
師:表格中的6,12,18分別表示什么?
生:表示1個6是6,2個6是12,3個6是18。
【小學數學一年級解決問題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01-14
小學數學一年級《解決問題》教案01-26
小學數學一年級解決問題的教案02-11
數學《解決問題》教案02-24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設計10-11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5篇01-14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5篇)01-14
小學數學《運用連除解決問題》教案04-20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案(通用13篇)04-25
《解決問題》數學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