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通用14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1
教材內容分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的內容。在現實生活中“次品”的情況各不相同,有的是外觀與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質量不合格等。這節課的學習中要找的次品就是外觀完全相同,但是質量有所差異,并且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輕(或重),在所有待測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個次品。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畫圖、推理與合作交流驗證等學習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能夠借助抽象記法對“找次品”問題進行分析,歸納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經歷由多樣化到優化的思維過程。
2.過程與方法:經歷用天平測次品的過程,體驗實驗探究、發現運用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優化思想,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習探究的欲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總體上還處在具體運算操作的發展階段,形象思維是他們的優勢。由于在前段的學習中,學生已積累了探索數字規律的基本方法與策略,使學生學會靈活地、有序地思考,及時引導學生歸納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經歷由
多樣到優化的思維過程。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找次品”的'教學,旨在通過“找次品”滲透優化思想,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能力。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以“找次品”的一系列操作活動為載體,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等方式感受生活中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在此基礎上,通過歸納、推理的方法體會運用最優化策略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教具學具:
12個小方塊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視頻(美國第二架航天飛機“挑戰者”號在進行飛行時發生爆炸,價值12億美元的航天飛機化作碎片墜入大西洋,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劇。據調查,這次災難的主要原因是一個不合格的零件(橡皮圈)引起的。同學們有什么要說的嗎?(不合格產品又叫次品,次品雖小,可危害巨大。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著一些質量不同輕一點或重一點的次品傷害著我們。如果我們提前發現他們就能避免一些傷害。)
說到次品老師想起了一位世界名人?你們想認識嗎?
生:(想)
出示比爾蓋茨的圖像,讓學生說說對他的了解。
師贊美(同學們知識真豐富一定是一群喜歡讀書喜歡學習的好孩子。老師給你們點個贊。)
看到比爾蓋茨那充滿自信的笑充滿智慧的笑我希望我們同學和比爾蓋茨一樣時刻充滿自信的笑智慧的笑,同學們能做到嗎?同學們準備好了嗎?上課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1.出示情景生成問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去尋找外觀相同,只有輕重不同的次品。
比爾蓋茨公司在招聘員工的時候出過一道找次品的題目,想看嗎?
生:想
出示課件:這兒有81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比其他的稍輕。如果只能用沒有砝碼的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多少次才能保證把它找出來呢?
讀完題目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沒砝碼的天平怎么用)引導學生自己解決。
師:小結用沒有砝碼的天平去稱的時候次品可能在左邊,也可能在右邊,還可能在旁邊,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沒砝碼天平怎么使用現在明白了嗎?生(明白)誰還有問題嗎?
師:保證這兩個字是什么意思?
生:自由回答,師小結保證找到就是一定找到,那怕最壞的情況下也要找出來,不考慮運氣好的情況,要考慮運氣最壞的情況。
師:現在題目的意思理解了嗎?
誰來大膽的猜測猜測。學生自由回答。這只是我們的猜測,那怎樣驗證我們的猜測呢?是不是感覺有點難啊?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該怎么辦呢?(課件展示)老子的話
老子告訴我們從容易的開始,從容易的研究解決過程之中找到規律發現方法然后再去研究解決難的問題。那你們認為從幾瓶找一瓶次品最好找呢?
生:有的說2瓶有的說3瓶那就從2瓶開始可以嗎?
2.探索規律
(1)從2瓶中找1瓶次品
如果從兩瓶中找出一瓶次品請問怎么用沒有砝碼的天平去把它稱出來呢?
生:兩端各放一瓶上翹的那瓶就是次品。再找一名學生匯報(回答的真好,掌聲鼓勵)
【設計意圖(從2瓶中找一瓶次品鞏固學生對沒砝碼天平的運用。】
(2)從3瓶中找1瓶次品
二、瓶好了接下來我們研究三瓶行嗎?(課件展示)生思考,那誰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掌聲有請(學生邊說邊演示)看誰聽的
認真,觀察的仔細,誰再來說說?看一看電腦是不是這樣做的,在數學上老師把它記錄下來可以這樣記錄:(板書)
剛才交流的時候大家用了一個詞特別好
如果
那么
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剩下的那瓶是次品。天平不平衡那么上翹的那瓶是次品。
【設計意圖:從3瓶中找一瓶次品鞏固學生對沒砝碼天平的運用,初步感受找次品前先把待測物品分一分。】
稱一次就知道次品在哪份中,還知道那兩份中沒次品。接下來研究從5瓶中找一瓶次品,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比較從3瓶、5瓶中找次品讓說發現?師生共同總結。帶著我們的發現接下來我們增加點難度,同學們你們敢去挑戰嗎?從你們回答的聲音中老師聽到了你們的信心。
(3)從8、9、11、12瓶中找1瓶次品那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研究.(課件)找學生讀提示。我希望我們同學在小組內能夠發揮團隊的力量,開始(學生操作交流)。
老師巡視時非常感動,同學們很會合作學習,分工明確,認真研究,發揮了團隊的力量,找到了找次品的不同方法,我們找一組上來分享他們的成果。這個小組研究的是從九瓶糖中找一瓶次品,讓學生說一說每種方法是怎么分的?怎么稱的?用了幾次?仔細觀察這組數據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保證找到次品所用
的次數最少?為什么?
(4)總結規律小組交流匯報結論分成三份,并且平均分保證找到次品所稱的次數最少用十二驗證。通過驗證我們知道分成三份的,并且平均分保證找到次品所稱的次數最少。那不能平均分的又有什么規律可尋那?讓研究八瓶的小組上前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仔細觀察這組數據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保證找到次品所用的次數最少?我們就來研究研究這種方法。這種方法怎么分的?怎么稱的?
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得出不能平均分的也分成三份,并且盡量平均分保證找到次品所稱的次數最少呢?用十一去驗證。通過驗證我們知道不能平均分的也分成三份,并且盡量平均分保證找到次品所稱的次數最少。通過我們同學的共同努力我們在找次品的行程中完成了一次飛躍找到了找次品的最優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探索找次品的方法,共同優化出最優方法,感受優化過程,并且明白為什么這種方法最優化。】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現在我們找到了找次品的技巧,那么我們應用我們剛才學到的知識去比爾蓋茨的公司應聘好嗎?八十一能平均分成三份嗎?我們應該怎么辦?自己完成。呼應猜測。
【設計意圖:應用回歸】
四、回顧整理內化提升
讓學生說收獲,生自由說。老師總結: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數學學習方法,數學思想,探究思路是一生的財富。】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利用天平,結合觀察、猜測、圖示、推理等活動,理解“找次品”問題的基本原理,發現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
(二)過程與方法
以“找次品”活動為載體,經歷由多樣到優化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最優策略。
教學難點:用圖示或文字表示找次品的過程。
三、教學準備
天平,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原理
1.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例1:有3瓶鈣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你能設法把它找出來嗎?
(2)理解題意。
學生可能會說:倒出來數一數,或掂一掂、稱一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解釋:生產或生活中有時需要從幾個物體中找特別重或特別輕的一個,在數學中我們把這類問題稱為“找次品”問題。
如果兩個物體的差異很大、很明顯,可以用數一數或掂一掂的方法。如果差異不明顯或物體數量很多(例如有30瓶鈣片),用數一數或掂一掂的方法可能不準確或不方便,此時可以用天平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次品”。
【設計意圖】理解問題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前提,當學生面對例1,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數一數或掂一掂,因為他們缺少使用天平的生活經驗,所以讓他們了解“數”和“掂”的局限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2.合情推理,理解原理。
(1)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師出示天平,并讓學生想象: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一支粉筆,在天平的右邊放一本數學書,天平會怎么樣?為什么?
學生回答:天平的左邊高,右邊低。因為數學書比粉筆重。
教師繼續追問: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一本數學書,在天平的右邊也放一本數學書,現在天平會怎么樣?為什么?
學生回答:天平會平衡,因為左右兩邊一樣重!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中出示:天平平衡,兩邊一樣重;天平不平,下沉那邊重。
【設計意圖】學生沒有使用天平的經驗,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和觀察豐富表象掃除學習障礙,為進一步學習找次品做好準備。特別地,對兩種情況的概括有利于學生探究找次品的方法。
(2)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
如果只有兩瓶鈣片,放在天平上稱一次就知道哪一瓶少了3片,因為它會輕一點。現在有3瓶,那么要稱幾次呢?為什么?
學生:稱一次。左右兩邊各放1瓶,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那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天平翹起的一端所放的是次品。
教師分別演示天平達到平衡和出現不平衡的.兩種情況,請同學進行判斷并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根據天平的情況推斷出剩下一瓶的情況,是解決“找次品”問題的關鍵。此處將實驗演示和語言表達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原理。
3.交流圖示,掌握方法。
你能想辦法把用天平找次品的過程,清楚地表示出來嗎?
(1)可以用一個“△”加一條短橫線表示天平,用長方形表示鈣片。
(2)為了方便,還可以給每瓶鈣片加上編號。
學生完成后,將作品通過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圖示是對問題進行抽象、概括的一種方式,通過圖示使找次品的方法具有概括性,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在例1教學后及時進行方法的總結,可以分散本課的難點,有利于學生發現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最優策略。
(二)探索規律,優化策略
理解題意。
(1)課件出示例2。
8個零件里有1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2)大膽猜測。
教師: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學生:如果運氣好一次就能找到次品,所以至少一次。
學生:一次不能保證找出次品,因為如果運氣不好,就找不到次品了。
學生:每次稱2個零件,4次保證找出次品。
教師:“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是什么意思?
學生:既要保證找出次品,又要次數最少。
【設計意圖】這個討論是非常必要的,學生第一次遇到這類問題,可能不能兼顧兩端,說“一次”的同學忽視了“保證”,說“4次”的同學沒有考慮到至少。通過同學間的互相交流,否定錯誤,澄清認識,確定研究方向,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走錯路,少走彎路,有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3
設計說明
1.加強動手操作訓練,促進學生的思維。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設計積極引導學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強對用天平稱物和畫圖的動手操作訓練。使學生經歷稱物、分輕重的過程,了解和思考稱物的不同情況,逐步把思維條理化、邏輯化,并想辦法用圖示表示出來,從而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
2.自主探索,體會優化思想。
本設計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間,通過試驗、匯報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發現如何分份是優化“找次品”方法的關鍵,從而總結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圖示方法,滲透優化思想。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天平 藥瓶
學生準備 天平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你們每天上學通常要走哪條路?為什么要選擇這條路?
(生自主回答)
2.你們真聰明,在平時做事的.時候就能選擇最簡便的方法。在數學學習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通常都有一種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我們把它叫最優化的方法。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優化的思想走進課堂。(師出示2瓶鈣片)
師:老師這里有2瓶鈣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們能不能想辦法幫我把它找出來呢?(生回答想法)
師:老師準備了一架天平。如果在天平左右兩邊的托盤里放上質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會平衡;如果一邊重一邊輕,那重的一邊就會沉下去,輕的一邊就會翹起來。今天我們就借助天平來完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次品的特點發現用天平“稱”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稱出每個物品的具體質量,而只要根據天平的平衡情況對托盤兩端的物品進行判斷就可以了。
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師:同學們很容易就從2瓶鈣片中把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鈣片,你還能從中找到這瓶次品嗎?同桌可以用學具擺一擺,試一試。
2.動手操作,匯報方法。
學生動手試驗后匯報。(先在天平的兩端分別放上1瓶鈣片,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輕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
3.總結歸納記錄的方法。
組織學生把用天平稱的過程用圖表記錄下來。
合作交流,研究探討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容易就從3瓶鈣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實你們已經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問題。那么,例2又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呢?
理解題意,動手操作。
(1)先讓學生讀題,說說“至少”的含義。
(2)小組分工合作:用學具擺一擺,并嘗試用圖示和表格表示擺的過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學擺學具,1名同學用圖示法作記錄,1名同學填表)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4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畫圖、推理與合作交流驗證等學習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歸納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
2、通過討論、探究、邏輯推理等活動,尋找次品的優化方法,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經歷數學方法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提煉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經歷觀察、猜測、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最優策略。
教學難點:
體會解決問題有多種策略,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初步學會運用最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瓶裝口香糖、課件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感受新知
1、課件出示影音資料:1986年1月28日,美國第二架航天飛機“挑戰者”號在進行飛行時發生爆炸,價值12億美元的航天飛機化作碎片墜入大西洋,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劇。據調查,這次災難的主要原因是一個不合格的零件(橡皮圈)引起的。可見,不合格零件的危害有多大。
2、你從播放的'影片中看到了什么?
3、飛機失事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如何找出不合格產品,也就是找次品。
板書:找次品。
二、學用天平,了解原理
1、老師這里有5瓶口香糖,其中一盒少了幾顆,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瓶?請同學們幫幫老師好嗎?你有什么辦法把它找出來?
2、你們都很聰明,老師聽了你們的建議決定用天平來找次品。那你們會用天平嗎?
3、怎樣用天平來找次品?誰能邊演示邊把找次品的過程說給大家聽?(師板書)
小結我們用天平找次品時,不管我們把零件分成幾份,天平一次能稱幾份?
三、歸納策略,體會最優
如果老師這里不是5瓶,而是有9瓶口香糖中有一瓶我多放了幾顆(比其它幾瓶重一些),你至少需要幾次就能保證找出這瓶?
1、現在我們不用天平了,用畫圖一步一步地分析、推理,請同桌的合作學習。
課件演示:
課件出示:
零件個數分的份數每份各幾個保證能找到次品的次數
9 9 1,1,1,1,1,1,1,1,1 4
9 5 2,2,2,2,1 3
9 3 3,3,3 2
9 3 4,4,1 3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表,你有什么發現?你喜歡那種稱法?
用天平來找次品我們把待分物品分成3份,盡量平均分這種方法最好。
板書:分成3份,盡量平均分最好
四、應用策略,拓展提高
1、你們通過實驗、討論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法。孫悟空和豬八戒也來湊熱鬧了。孫悟空把手上的珍珠遞給豬八戒說:八戒,這13顆珍珠中有一顆要輕些,是我用猴毛變的。如果你能用最少的次數保證能找出假珍珠,這12顆珍珠就歸你了。豬八戒抓破腦袋也沒有想出辦法。我們能用學到的知識幫幫八戒,好嗎?
五、課堂回顧,知識延伸
1、通過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2、這節課我們研究的是總數可以平均分成3份的這一類找次品問題,當然在生活中有些次品不止一個,不知是較輕還是較重;總數里可能有也可能沒有等等。如果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再去研究研究。
板書:
找次品
用天平稱分成3份平均分--最優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滲透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2、利用圖形、符號等直觀方式,表示數學思維過程,培養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悟和運用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和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探求解決問題的優化策略,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難點:
從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中發現最優策略。
教具準備:
瓶裝口香糖、課件
學具準備:
圓片、紙筆。
教學過程:
一、借助直觀,理清“找次品”的思路
1、創設情境。
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或家人、同學有買過次品的經歷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產品,有的外觀有瑕疵,有的成分不過關,還有的輕重不合格,我們稱它們為次品。(板書:次品)
出示實物,提出問題:這里有3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來嗎?
2、理解天平的原理。(課件出示天平圖)你們都知道天平吧!誰來說說天平原理?
3、在2瓶中找次品。(課件演示)看,次品在哪?
4、在3瓶中找次品。
全班匯報:怎么樣利用天平找出這瓶少了的口香糖。
課件演示:隨意拿兩瓶放在天平上,可能會出現幾種情況?
小結:看來從3瓶中找一瓶次品,我們稱一次,通過天平的平衡與不平衡,就能準確找出次品。
5、在4瓶中找一個次品
提出問題:如果增加1瓶,有4瓶了。要怎么找出輕的.這一瓶呢?可以怎樣稱?結合學生回答演示課件。
6、揭示課題。我們就用這個好方法,今天一起來研究——找次品。(板書課題:找次品)
[設計意圖: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教學例題前,先以3個待測物品為起點,降低了學生思考的難度,能較順利地完成初步的邏輯推理;再從4瓶中找次品。在2個、3個和4個中找次品是基礎,只有理清了這些“找次品”的思路,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動才能順利進行。]
二、引導探究,體會方法的多樣性
1、出示例題:5個乒乓球中有一個較輕的是次品,你想怎么稱?
(1)收集稱的方法。(一個一個稱,兩個兩個稱)
(2)同桌合作,擺學具,想一想:怎樣稱?需稱幾次?
(3)指名匯報:(教師隨機課件演示:怎么找?可能出現什么情況?說明什么?教師幫助板書示意圖。)
5(1,1,3)2次
5(2,2,1)2次
2、小結:同學們真是能干!從5個乒乓球中找到了輕的那一個。先分一分,想到了兩種方法,再通過天平的平衡與不平衡,至少2次找到次品。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動手動腦,親身經歷分、稱、想的全過程,從不同的方法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為了便于學生操作和節省時間,所以讓學生用學具模擬天平實驗來進行實踐探究。圖示法較為抽象,對學生來說不容易理解,在這里只是讓學生初步感知,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步板書,便于學生理解每項數據、每種符號的含義,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猜測實驗,尋找規律
1、出示例題:有9個零件,其中有一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來?
2、枚舉所有稱法,學生分析、匯報。
(1)有幾種分法?
(2)畫圖分析,有困難的可以擺擺學具幫助分析。
(3)匯報各種稱法。
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你有什么發現?
4、優化解決辦法:分3份、平均分。
5、小結:同學們通過觀察表格,比較這三種方法,發現只要把9個零件平均分成3份,就能最快找到次品了。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通過思考、分析,結合操作,嘗試用圖示法記錄找次品過程,是完成由具體到抽象過渡中的重要一步。讓學生在交流、對比中探索最簡的方法,經歷學習、發現和探索的過程。]
四、拓展延伸,優化策略
1、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的“找次品”的問題并不能平均分成3份。“我們看看前面的5的例子,[師指黑板5(2,2,1)],我們要分成3份時要分得盡量怎樣?”(要分得盡量平均)。
2、在8個中找次品。試一下,怎么分3份?(預設:2,2,4或3,3,2)
引導學生分析哪種分法好?板書:8(3,3,2)2次
3、小結:看來,沒法平均分的數,我們只要“盡量”(試著讓學生說出來)平均分。也就是分在三份里的數中,最大與最小份只相差1,也能既快又保證找到次品了。
補板書:盡量
同學們真了不起,能從剛才發現的規律推理到8個中找次品,并歸納出找次品的最優策略。
[設計意圖:從5個中找次品類推到8個中找次品,引導學生探索發現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盡量平均分成3份,完善找次品的最優方法,引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歸納、推理等數學思考活動。]
五、鞏固應用,深化認識
師:有了找次品的最優策略,想不想試試它的功效呢?
出示:有()瓶水,除1瓶是鹽水略重一些外,其他幾瓶水質量相同。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讓學生自主選擇10或15,嘗試解決這道題。
六、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解決什么問題?怎樣解決最優?
2、我們用了哪些方法發現了找次品的最優策略?
3、我們為什么要研究找次品?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找次品的操作活動和分析、歸納的理性思考,發現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佳策略-把待測物品平均分3組。
2、以“找次品”活動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3、讓學生體會用縮小范圍逐步逼近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嚴密性和口頭語言表達的邏輯性。
學情分析
解決問題的策略研究學生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此前學習過的“沏茶”、“田忌賽馬”、“打電話”等都屬于這一范疇,在這幾節課的學習中,對簡單的優化思想方法、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等都有所滲透,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學習等式的性質時,學生對天平的結構、用法以及平衡與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經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課程實施以來,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學生所接受,成為學生比較喜愛的主要學習方式,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小組學習中學生能夠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較好地完成探究任務。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發現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佳策略。
教學難點:
理解并認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看視頻,談感受。
播放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的視頻。看后你從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2、發現次品。
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產品與合格產品不一樣。有的是外觀瑕疵,有的是成分不過關,還有的是產品的質量與正常的不同……我們把這些不合格的產品稱為“次品”。(板書:次品。)你身邊有哪些次品?和同學交流。
今天我們要找的次品的就是外觀一樣,質量不同,或輕一些、重一些的次品。(板書:找)
活動2【講授】初步感知、尋找方法
1、出示例題。
有81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10片,可以用什么辦法把它找出來呢?
數一數,掂一掂,搖一搖等方法,選擇最優化的方法,用天平。
2、天平的原理。
如果兩端重量相等,天平就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下沉,輕的一端上揚。
3、華羅庚的數學思想。
讓學生自由猜測稱的次數。
師:同學們猜的結果不一樣,可能是數量太大了。數學中有種方法叫做“化繁為簡”,這正和華羅庚思想不謀而合,讓我們從數量較小的來研究吧!
活動3【活動】自主探究、方法多樣
1.研究2瓶
師:如果利用天平來測量,至少需要幾次可以找出次品呢?板書做好記錄:2次(1,1)
2.討論3瓶的問題
如果利用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多少次才能保證找出來呢?生敘述稱球的過程。板書記錄:3(1,1,1)
注重天平一共有3個空間可以利用,這樣節省次數。 生將探究結果填入導學案中。
3.研究4-8瓶的問題
如果利用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2次才能保證找到次品的可以是幾瓶?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手中的小圓片動手操作,并記錄在導學案中。
課件出示小組活動要求。
(1)把待測物品分成了幾份?每份幾個?
(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重點匯報8瓶的設計方案。
(1)師引導學生:比較3、4種分法,并展開討論:想想為什么方法3的次數是最少的?你覺得它會和什么有關系呢?
(2)師小結:所以我們在找物品的次品時,把待測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板書:把待測物品分3份。
(3)師:比較1、2、3種分法,討論為什么同樣分3份,為什么第3種方法只用了2次哪?
(4)師小結:所以我們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時,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盡量平均分成3份。每份之間的差盡可能少。板書:每份之間的差盡可能少。
5.研究9瓶
學生根據總結的方法直接說出次數,小組驗證。
活動4【練習】拓展提高,優化方案
1.運用掌握的方法找方法:12瓶、15瓶、24瓶需要幾次能找到次品?
2.舉一反三: 從26瓶木糖醇中,找到一個次品,至少稱幾次一定能找出次品?在導學案上完成。
3.發散思維:有2187瓶礦泉水,其中2186瓶質量相同,另有1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7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猜測、驗證等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滲透優化思想,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學習用圖形、符號等直觀方式清晰、簡明地表示數學思維的過程,培養邏輯思維的能力。
3、通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經歷“比較——猜想——驗證”的過程,尋求找次品的最優策略。
學情分析:
“找次品”的教學內容在“奧數”活動中時有出現,用圖形幫助思考,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是比較好的,學生雖然是初次接觸,但只要通過動手實踐、小組討論、探究等方式來解決問題,掌握一題多解的方法還是不難的。關鍵是最優化的解決策略,學生總結方法時有些難度,教師要適時引導。
教學過程:
一、弄清問題題意,激發探究欲望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從某公司招聘員工的`一道題目開始,假定你就是應聘者,想不想接受一下智慧的挑戰?(出示課件)
問題是:假如你有81個外觀完全一樣的玻璃球,其中有一個球比其它的球稍輕,屬于次品,如果只能利用沒有砝碼的天平來斷定哪一個球輕,請問你最少要稱幾次才能保證找到較輕的那個球?
(一分鐘思考)學生匯報:1次丶2次…
師:請只用1次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1:
生2:
師:看來,1次雖少,但只是有可能,不能保證找到那個次品球,所以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不光要最少,還要以保證能找到為前提。
師:如果以“保證能找到”為前提,在同學們這么多的答案中,哪個次數是最少的呢?這一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一一找次品。
二、簡化問題,經歷問題解決基本過程。
對于從81個小球中找次品的問題,比較復雜,那么怎樣開始我們今天的研究呢?
生:可以從最少的試一試。
師:如果從最簡單的入手研究,2個小球至少稱幾次?
生:1次。
師:如果是3個呢?
生猜測:2次?3次?1次?
師:老師這里有3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少了3粒,你覺得應該怎樣稱?
生匯報:先把其中的2瓶放在天平的兩側,如果左邊下沉,就說明右邊的是次品;如果右邊的下沉,就說明左邊的是次品;如果天平平衡,則沒稱的是次品。(學生邊說老師邊配合進行稱量演示。)
師邊演示課件邊帶領學生進一步感受推理過程:雖然有3瓶,而天平只有兩個托盤,但是只需要把其中的2瓶放在天平的兩側,可能平衡,也可能不平衡,如果平衡如果不平衡不論是否平衡,利用推理,只要稱1次肯定能將那個次品找出來。
師小結:看來2個和3個雖然數量不同,但是都只稱1次就可以將次品找到。(將探究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三、再次探究“關鍵數目”,初步感知、歸納規律
1、探究4個小球的情況。
(1)師:如果再增加一個球,現在有4個球,其中有一個是次品,一次可以保證找到次品嗎?
生猜測:4次?3次?
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還是親自動手探究一下吧。請同學們與自己的同桌共同討論一下。可以借用小方塊擺一擺,也可以在紙上畫一畫,不論用什么樣的方式,都要將思考過程簡要記下來。
(生分組研究)
師:4個小球時,你們稱了幾次?
(生邊匯報師邊板書枝狀圖)
師:4個球有兩種不同的測量方法,但結果測量的次數都一樣,至少要2次才能保證找出次品。(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師:如果球的個數再多一些,例如9個,至少需要幾次才能保證找出次品呢?請同學們用學具擺一擺,用筆畫一畫。
(生匯報師出示課件)
師:為什么把9個球分成(3,3,3)只要2次就可以找到次品呢?
(引導學生發現規律,把結果填入表格中)
師:4個球只需要2次就可以保證找到次品,9個球也只需要2次就能保證找到次品,那么大膽猜測一下,在4與9之間的5、6、7、8個球,至少需要幾次就能找出次品呢?現在我們分組來研究一下:第1大組的同學研究5個小球的情況,依次研究6、7、8個球。
(生匯報,重點是8個球)(把結果填入表格中)
師:我們來比較一下,我們將8個小球分成(3,3,2)三組稱2次,可是把8個小球分成(4,4)兩組卻稱了3次,多稱了1次,多稱的1次多在哪兒呢?
生:小球數是2和3個時只用一次,把8分成(3,3,2)每組是3個或2個,3個或2個都只需要稱1次就能找到次品。
師:你們明白他的意思嗎?你們看,稱(3,3)或(4,4),都只稱1次就能確定次品在哪邊,可是接下來,第一種是在3個或2個里找,只需一次,第二種要在4個里找,要用2次,所以會多一次。
師:大家最后稱的次數不同,原因是什么呢?
生:分的組數不同,每組數量也不同。
師:那到底怎么分,才能既保證找到次品,又能使稱的次數盡可能少呢?
(生分組討論后匯報)
生1:應該分3組,因為天平有2個托盤
生2:每組的數目還要少。
生3:盡可能讓每組數目比較接近,每次稱完,次品就被確定在更小的范圍內。
師:你們太了不起了,通過我們剛才的試驗、討論、交流,不僅解決了問題,而且發現了其中分組的秘密規律。
(師板書:分3組,盡量平均分。)
四、進一步發現規律
師:現在我們就應用分組的規律,再來一次實驗,如果小球個數是10個(課件),該怎么分?稱幾次?
(生匯報,師板書:10(3,3,4)3次)(課件)
師:如果是27個呢?(課件)
(生匯報,師板書:27(9,9,9)3次(課件)
師:這位同學說的太好了,他先是分成了3組,然后用轉化的思想把問題變成我們前面解決的9個小球的找次品問題了。
看來大家都掌握了分組規律。最開始的招聘問題,81個小球,大家能解決了嗎?誰有了答案?把結果直接寫在黑板上。
(生討論并匯報結果)(課件)
師:你能發現它和前面我們解決的27個,9個,3個,有什么關系嗎?
(小組研究)
生匯報:被測小球數目是幾個3相乘就稱幾次,比如4個3相乘是81,81個小球就只需稱4次。
師:你們很了不起,既解決了公司“招聘”問題,又發現了“被測物品數目與稱的最少次數之間”神秘的規律。
五、課堂小結
隨著招聘問題的解決,今天的課也即將結束,回顧我們整節課的經歷,從最初的招聘問題,回歸到解決2、3的問題,再到研究8、9發現分組規律,直至研究了更大的數目,像27、81這樣的數目,發現了被測物品數目與稱的最少次數之間的一些關系。
在這一路的探究過程中,我們不斷思考,不斷實踐,不斷發現,我想大家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一定收獲了更多的智慧。最后有兩句話與大家共勉:(課件出示)
探究問題,學會化繁為簡
解決問題,要有優化意識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1~11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通過操作、試驗、討論、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要求學生經歷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的思維過程,歸納解決問題的最優策略,促進學生養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難點
要求學生經歷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的思維過程,歸納解決問題的最優策略,促進學生養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具準備
課件等。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出示天平教具,提問: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嗎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新課講授】
1、自主探索。
(1)出示教材第111頁例1:這里有3瓶鈣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它找出來嗎
(2)獨立思考。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設想,積極發言。
方案:打開瓶子數一數,用手掂掂,用天平稱。(板書課題:找次品)
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1)引導學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樣利用天平找出這瓶少了的鈣片,我們可以拿出3個學具,代替鈣片,想象一下,怎樣才能找出少了的那瓶
(2)獨立思考,有一定思維結果的時候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
①一個一個地稱重量(利用砝碼),最輕的就是少了的那一瓶;
②利用推理:在天平兩端各放一瓶,根據天平是否平衡來判斷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說明剩下的一瓶就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說明上揚的一端是少的。
(4)小結并揭示課題。
①綜合比較幾種方法(數一數,掂一掂,盤秤稱,天平稱……),哪一種更加快速,準確
②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些情況,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著一個重量不同的,輕一點或是重一點。利用天平能夠快速準確地把它找出來,我們把這類問題叫做找次品。
3、如果這里有5瓶鈣片,其中1瓶少了3片,請你設法把它找出來。
4、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并匯報。
匯報:
(1)先拿兩瓶放在天平兩端,如果天平平衡,說明這兩瓶都是合格的,再拿兩瓶放在天平兩端,如果天平還是平衡,說明這兩瓶還是合格的,那剩下的一瓶就是不合格的。
(2)先拿兩瓶放在天平兩端,如果天平兩端平衡,說明這兩瓶都是合格的,再拿兩瓶放在天平兩端,如果天平不平衡,說明上揚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
(3)先把5瓶分成2瓶一組,在天平兩端各放兩瓶,如果天平平衡,說明這四瓶都是合格的`,那剩下的一瓶就是不合格的。
(4)先把5瓶分成2瓶一組,在天平兩端各放兩瓶,如果天平不平衡,說明上揚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把上揚的那一端的兩瓶再放在天平兩端,天平上揚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
5、小結:
第一種方案,每一份是1個,至少需要稱2次就一定能找出來。
第二種方案,每一份是2個,至少需要稱2次就一定能找出來。
【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第112頁“做一做”。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共同完成。
2、完成教材第113頁練習二十七的第1~6題。
答案:
1、第5瓶
2、(2)3次(3)能(4)有可能
3、小明5歲,爸爸29歲。
4、3次
5、略
6、能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找次品,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的收獲是什么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課后反思】
本節課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大都可以采取學生動手實踐、小組討論、探究的方式教學。實際教學時,可先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充分地操作、試驗、討論、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在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共性的問題,教師可集中解決,如有的學生在稱的次數少于至少能保證找出次品的次數時,就找出了次品,這時教師應提醒學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慮進去。活動完成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分組匯報結果,并在黑板或屏幕上一一展示,讓學生感受到同一問題卻有多種解決方案,同時也為后面尋求最優的解決策略打下了研究、分析的基礎。
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活動,僅僅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基礎或前奏,教學的重點在于活動后的猜測、歸納、推理活動,由此促進學生養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動中,學生往往會得出多種解題策略。教學時,老師應引導學生從這些紛繁復雜的方法中,從簡化解題過程的角度,找出最優的解決策略。實際教學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觀察各種解決策略,引導學生發現把待測物品平均分成3份稱的方法最好,在此基礎上,就可讓學生進行猜測:這種方法在待測物品的數量更大時是否也成立呢從而可引發學生進一步進行歸納、推理等數學思考活動。教師可引導學生逐步脫離具體的實物操作,轉而采用列表、畫圖等方式進行較為抽象的分析,實現從具體到抽象的過渡。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數學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生活中生活中是不是也曾買過次品呢?那么,在眾多商品中如何找出次品呢?在小麗買的3中商品中都有次品,看來現在的商品質量還真成問題。這節課我們想辦法幫小麗“找次品”(板書課題)
2、畫天平示意圖,提問:這是什么?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嗎?怎樣使用你知道嗎?(為了講課方便,教師用雙手做天平使用演示)
3、有了它,我們就可以找出生活中的次品了
二、研討新知
1、出示第一種商品:5瓶鈣片,其中1瓶少了3片。怎樣才能找出是哪一瓶?(生的回答可能有:用手掂一掂,打開后數一數個數,用天平稱一稱)
2、教師與學生討論并否定前兩種的不科學以及不衛生性,引導學生采用用天平稱的方法。
(1)學生動手用學具擺一擺,老師隨機指導
(2)小組內交流一下方法。
(3)全班匯報,在匯報中師生合作,演示同學們的測量方法。(演示中重點強調有幾種可能,說明了什么)
(4)對幾種方法的梳理,比較:分成幾份?每份數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出來?
3、解決9個螺絲和12盒巧克力的問題,從對比中總結出最優方法。
(1)分組解決
1、2小組解決9個螺絲中一個次品的問題。3、4小組解決12盒巧克力中一盒次品的問題。
(2)動手操作并填表
表一:
螺絲個數;分成的份數;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稱的次數
表二:
巧克力盒數;分成的份數;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稱的次數
(3)觀察表一思考:這么多種方法中哪種方法所用稱的次數最少?(平均分成3分稱的方法)
(4)討論:是不是在所有找次品的.問題中,只有平均分成3分呈的次數最少呢?
(5)觀察表二思考:12(6、6)需稱3次 12(4、4、4)也需3次。如何解釋這一問題呢?
(6)重新演示兩種方法,并用較大的一個數來驗證。比如84(42、42)和84(28、28、28)
(或者用更大的數,數越大越能體現出品均分成3份的方法的優越)
(7)小結:由此看來,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時候,把待測物品分成3份稱的方法最好。
(8)如果螺絲個數是10個,怎樣分?怎樣稱呢?(引導學生體會不能不過平均分的要盡量平均分)
三、思維拓展
出事137頁“你知道嗎”讓學生小組間研究一下,發現其中的規律。
四、課堂小結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10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這類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2.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興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的活動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教學難點:
觀察歸納“找次品”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播放有關次品的視頻】
師:看了剛才那段視頻,你們有什么想說的?
生自由回答。
師: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產品與合格產品不一樣。有的是外觀瑕疵,有的是成分不過關,還有的是產品的質量與正常的不同……我們把這些不合格的產品稱為“次品”。(板貼:次品。)
師:次品雖小,危害卻大。今天咱們就一起去找輕重不合格的次品。(板貼:找。)
師:要找輕重不合格的次品,我們要用到什么工具?(天平)
(二)探究新課
1.有關比爾·蓋茨與81個玻璃球的問題
【課件出示小比爾·蓋茨的問題:這兒有81個玻璃球,其中有一個球比其他的.球稍重,如果只能用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多少次才能保證找出來呢?】
讓生自由猜測稱的次數。
師:同學們猜的結果不一樣,可能是數量太大了。數學中有種方法叫做“化繁為簡”,讓我們從數量較小的來研究吧!
2.研究2個球
【課件演示:把2個球放在天平上】
師:有2個玻璃球,其中有一個球比正常的球稍重,如果只能利用天平來測量,怎樣可以找出次品呢?
師:如果次品比正常的球稍輕呢?
3.討論3個球的問題
【課件:這兒有3個玻璃球,其中有一個球比其他的球稍重,如果只能利用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多少次才能保證找出來呢?】
生敘述稱球的過程。
【課件再次演示過程,并板書枝狀圖。 】
師:次品可能是這三個“1”中的任意一個,但無論哪一個是次品,都只需要一次就可以保證找出次品了。
師將探究結果填入記錄表中。
4.研究4個球的問題
【課件:這兒有4個玻璃球,其中有一個球比其他的球稍重,如果只能利用沒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多少次才能保證找出來呢?】
師:如果再增加一個球,4個球,一次可以保證找出次品嗎?
生自由回答。
師:我們還是動手去探究吧。
【課件出示如下小組活動要求。(1)四人一組,用棋子代替玻璃球,用尺子代替天平,擺一擺。(2)4個球被分成了幾份?每份幾個?(3)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4)想一想,你們組的方法是否既做到了“至少”,也做到了“保證”?】
生分組探究后,上實物展臺匯報,師根據生的匯報板書枝狀圖,同時幫助生在此環節理解“至少”和“保證”的含義。
師小結:4個球,有兩種不同的測量方法,但測量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至少需要2次才能保證找出次品。
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師:如果只測量一次,最多可以保證在幾個球中找出次品?
5.討論9個球
【課件:這兒有9個玻璃球,其中有一個球比其他的球稍重,如果只能用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多少次才能保證找出來呢?】
師:如果球的個數再多一些,例如9個,至少需要幾次才能保證找出次品呢?
【小組活動要求如下。(1)請同學們用學具擺一擺,試試看,有幾種不同的方法。(2)9個球被分成了幾份?每份幾個?(3)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4)哪種方法符合題目中的“至少”和“保證”? 】
生在實物展臺上匯報9個球的測量方法,師板書在黑板上。
生可能出現的方法如下。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板書,哪種方法符合題意?
師:為什么把9個球分成(3,3,3)只要2次就可以找出次品?
引導學生發現:第一種方法每份分出的數量是3,次品一定在某一份的3個球里,不管是哪一份,3個球只需要一次就只可以找出次品來,所以9個球只需要2次;但第二種分法有2份分出的數量是4,4個球需要2次才能找出次品,9個球就需要3次才能保證找出次品。
師:如果球的數量在9以內,你們覺得每份分出的數量是3好還是4呢?分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每份分出的數量不能超過3。
6.5~8個球的研究
師(出示記錄表):4個球只需要2次可以保證找出次品,9個球也只需要2次就能保證找出次品來,那么大膽猜測一下,在4與9之間的5、6、7、8個球至少需要幾次就能找出次品呢?
請生自由畫圖分析,然后匯報。(重點是8個球。)
將研究結果填入表格中。
(三)鞏固應用,發現規律
1.10個球的研究
師:10個球,稱2次還能保證找出次品嗎?
請生試著自己畫圖分一分,然后匯報。(讓生明確:10個球至少需要稱3次,因為無論怎么分,至少有一份超過3個球。)
師將結果填入記錄表。
師:2次最多可以在幾個球中找出次品?(9個。)為什么?(利用板書中的枝狀圖讓學生明白每份最多3個,3個3就是9。)
2.3次最多能在多少個球中找出次品?
師:3次最多可以在多少個球中找出次品呢?(引導生發現每份最多放9個,3份就是3個9,即3×3×3=27個。)
師:28個球至少幾次可以找出次品?
3.4次最多能在多少個球中找出次品?
(引導學生說出每份最多27個,3份就是3個27,即3×3×3×3=81,最多81個。呼應前面的小比爾蓋茨的問題。)
4.觀察記錄表,發現規律
師:我們來仔細觀察記錄表,5次、6次分別能保證在多少個球中找到次品?最多多少個?
師:以此類推,測量的次數增加,可保證在更多的球中找出一個次品來。
(四)總結提升
師:今天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師:我們為什么要探究找次品?
師:我們所探究出的找次品的方法其實和以前所探究的烙餅問題、田忌賽馬問題等一樣,就是一個最優化的方法。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如果你發現了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那么解決問題時一定能夠事半功倍!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134-13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認識“找次品”這類問題的基本解決手段和方法。
2.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初步認識“找次品”這類問題的基本解決手段和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教學難點:
觀察歸納“找次品”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天平、5瓶鈣片、學生準備圓形學具10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前談話: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家里的家用電器也越來越多。說說你們家都有哪些家用電器?各是什么品牌的?為什么選這個品牌呢? 播放電影片斷:海爾砸冰箱事件。 看了這段影像,你有什么感想?
“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不但會侵害消費者的權益,也會損毀一個企業的聲譽,可見質量檢測是多么重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當小小質檢員,用我們的智慧找出不合格的產品。
出示3瓶外觀完全一樣的鈣片,說明:在這3瓶鈣片中有一瓶少裝了幾顆,你能幫我找出是哪一瓶少裝了嗎? 學生自由發言。
在同學們說的這些方法中,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出示天平。怎樣利用天平來找出這瓶鈣片呢?
學生回答后小結:可以把其中的2瓶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托盤中,如果天平平衡則沒放上去的那一瓶少裝了;如果天平不平衡則翹起一端的托盤中所放的那一瓶少裝了。
揭示課題: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著一個質量不同的,輕一點或是重一點的物品,需要想辦法把它找出來,像這一類問題我們把它叫做“找次品”,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如何“找次品”。 板書課題:找次品
二、“找次品”的解決方法
小組合作:從5瓶鈣片中找出少裝了的那瓶次品。
(合作要求:用手模擬天平,用5個學具當鈣片。你們是怎樣稱的?稱了幾次?組長負責作好記錄。) 指名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步用圖示法板書學生的操作步驟: 平衡:
11次 5(2,2,1){
不平衡:2(1,1)
2次
5(1,1,1,1,1) 1次或2次
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觀察思考: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到這個次品呢?
三、探索最優策略
出示問題:在9個零件中有一個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到這個次品呢? 小組分工合作:用學具擺一擺并嘗試畫圖表示擺的過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學擺學具,2名同學用圖示法作記錄,2名同學分析填表。)注:因該網頁不能顯示表格,出示表格項目如下:
零件個數 分成的份數 每份的個數 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到這個次品
指名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填表并板書: 平衡3(1,1,1) 9(3,3,3){
不平衡3(1,1,1)
2次 平衡1次
9(4,4,1){ 平衡2(1,1) 3次 不平衡4(1,1,2){ 不平衡 2次
平衡 2次
平衡(2,2,1){9(2,2,2,2,1){不平衡2(1,1)3次 不平衡2(1,1) 2次
引導觀察:用哪一種方法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稱的次數最少? 小結:平均分成3份去稱,保證能找出次品所需的次數最少。 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應該怎樣分呢?
全班合作:用圖示法從10個和11個零件中找出一個次品。
(合作要求:將全班所有的'小組分成2部分,一部分小組分析從10個零件中找出一個次品,另一部分小組分析從11個零件中找出一個次品。小組內先共同討論出幾種不同的分法,再2人合作選一種(組內不重復)用圖示法分析。)
指名匯報,投影展示學生的分析過程。
引導觀察,感知規律:一是把待測物品分成三份;二是要分得盡量平均,能夠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應該使多的一份與少的一份只相差1。
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你能不能對這個規律作出解釋?
四、拓展提高
猜測:這種方法在待測物品的數量更大時是否也成立呢?
第135頁“做一做”:有( )瓶水,除1瓶是鹽水略重一些外,其他幾瓶質量相同。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請你選擇一個合適的數來解這道題,獨立用圖示法分析,驗證你的猜測是否正確。
《找次品》教學簡評
四月10 日上午,聽了閔娟老師執教的《找次品》這節課,很受啟發。下面我就這節課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縱觀整節課,閔老師教得活潑生動,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在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閔老師很好的注意了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找”的過程中,其思維過程充分地暴露出來。
1、重視操作活動,發揮主體作用。
本節課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閔老師讓學生借助圓片,以動手操作為手段,以思維訓練為目的,把3個零件和5個零件作為學生研究的起點,放手讓學生操作探索,讓學生通過操作、思考、討論、交流去獲得數學知識,使學生得到主動發展。
2、重視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積極的個性心理品質,在交往互動的過程中,使學生多思維,多實踐,多表達,能更多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十分重視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供一些讓學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不斷地自由參與,自主學習,讓數學課堂呈現出活潑的情景,使 數學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閔老師在這節課上多次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通過小組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活動過程中逐步養成合作、交流的習慣。
3、注重了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
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方法一直是我們數學教學學科的特色。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簡單的教材還是復雜難的教材,老師在教學時候都應該滲透一定的數學思考方法。閔老師在教學探討待測物品數量為5個、9個時怎樣找次品,并羅列出各種解決方案。讓學生操作、推理、研究,設計出各種方案,然后從這些方案中尋找規律,總結、提煉出一般方法和優化策略.個人建議: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9個待測物品的教學,在找到解決問題多種策略的同時,尋求最優的解決策略。而“12個”是最優方案的驗證,教師可先讓學生猜測,再列舉出不同的分法,從而得出“沒有比3次更少的分法”,來驗證所尋找的最優策略。最后還可以用歸納出的最優方法去解決待測物品更多的問題(如27),讓學生進一步體驗運用優化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12
教學內容:
數學廣角找次品(教材第112頁的內容及第113~114頁練習二十七第2~6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優化思想。
2、過程與方法: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探索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優化思想。
教學難點:
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小黑板等。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后,會正確使用天平解決問題。
二、新課講授
1.提出問題
(1)出示教材第112例2:9個零件里有1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就保證一定能找出次品?
(2)獨立思考。老師鼓勵學生大膽假想,積極發言。
2.自主探索
(1)引導學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樣利用天平找出零件里的次品?
(2)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
利用推理:把9個零件分成3份,每份分別是3個,3個,3個。天平兩邊各放3個,天平平衡,則次品在另3個零件中,再從3個中拿出2個,在天平兩端各放1 個,天平平衡,剩下一個零件是次品;如果第一次稱量中,天平不平衡,次品零件在重的3個當中,拿出其中兩個,在天平兩端各放一個。如果平衡,則剩下一個是次品,如果不平衡,則重的那個是次品。
(4)你還有什么其他方法嗎?
三、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112頁做一做。
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共同完成。
2.完成教材第113~114頁練習二十七的第2~6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稍復雜的找次品問題,你收獲是什么?
五、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稍復雜的找次品問題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 第134~135頁及136頁第1、2題。
教材分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的內容.現實生活生產中的"次品"有許多種不同的情況,有的是外觀與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標準等.這節課的學習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觀與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質量有所差異,且事先已經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輕(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測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個次品。
“找次品”的教學,旨在通過“找次品”滲透優化思想,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優化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運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本節課以"找次品"這一操作活動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在此基礎上,通過歸納,推理的方法體會運用優化策略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觀察、分析、推理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每一冊教材都會編排《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所以學生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本節課中會涉及到的 “可能”、“一定”等知識點,學生已學過。
新課程實施以來,小組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大部分學生都已接受,普遍成為學生比較喜愛的學習方式。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較好地完成探究任務。
教學目標:
1、能夠借助紙筆對“找次品”問題進行分析,歸納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經歷由多樣到優化的思維過程。
2、以“找次品”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經歷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的思維過程,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最優策略。
教學難點:
脫離實物,借助紙筆幫助分析“找次品”的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用具:3盒口香糖、課件。
學生用具:若干圓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初步認識“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師:我這有3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被我吃掉了3片,另外兩瓶是沒吃過的',只有一瓶少了3片,有什么辦法把這瓶少的找出來?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要引導學生根據次品的特點發現用天平"稱"的方法最好,知道并不需要稱出每瓶口香糖的具體質量,而只要根據天平的平衡原理對托盤兩邊的物品進行比較就可以了。]
生:數一數或掂一掂。
生:天平稱一稱。
師:天平?大家見過沒有?出示課件1。
天平的兩端有兩個……(托盤),若果兩個托
盤上的物體一樣重的話,天平會怎么樣?
(平衡),假如不一樣重的話?(天平會一邊高一邊低),高的那邊物品?(輕)。低的那邊物品?(重)。
2、引導學生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
同學們想一想,如果利用“天平”怎樣找出少的這一瓶?
師:(生紛紛舉手)聰明的同學真是非常多,想到的同學小聲的把你的方法跟同桌或小組之間介紹一下!
生討論中……
師:現在把你的方法跟全班分享一下!
生1:隨意拿2瓶,如果天平平衡,說明另一瓶是少的那一瓶。(師重復學生的話,并問學生答,加深學生印象。)
師反問:隨意拿2瓶,這兩瓶一定會在天平上平衡嗎?
生2:隨意拿2瓶,天平也可能一邊高一低的,高的那邊就是少的那一瓶。
(師重復學生的話,并問學生答,加深學生印象。)
師小結:隨意拿兩瓶放在天平上,可能出現幾種情況?(2種)。
可能天平會?(平衡)。那說明什么?(天平上的這兩瓶一樣重)。還說明?(剩下的那瓶就是吃了3片的)。
如果天平不平衡?那說明什么?(其中有一瓶是吃了3片的)。哪一瓶是吃了3片的?(升高的那一瓶)。
[設計意圖: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教學例1前,先以3個待測物品為起點,降低了學生思考的難度,能較順利地完成初步的邏輯推理:那就是并不需要把每個物品都放上去稱,3個物品中把2個放到天平上,無論平衡還是不平衡,都能準確地判斷出哪個是次品。只有理解了這些,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動才能順利進行。]
師小結:我們的同學真的是非常的聰明!看來從三瓶中找出少了3片的方法有數一數,掂一掂,用天平來稱,你覺得那個方法好?為什么?(天平還有什么優點?)
3、揭示課題。
師:其實在生活中,就有這樣一些問題,有一些物品外觀看似完全一樣,但其中常常混著一個重量不同的,要么輕一點,要么重一點,要把它找出來,我們最好的工具是什么?(天平)。我們把這一類問題都叫做“找次品”的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如何使用天平來“找次品”。(板書課題:找次品)。
二、“找次品”的解決方法。
1、從5個物品中找次品。
師:接下來,我的問題有難度啦!現在我們這兒有幾瓶口香糖?(5瓶)。其中有一瓶是老師吃過3片的,要從這5瓶中把這瓶吃過的找出來,有沒有辦法?(有)。什么辦法?(使用天平稱)。
2、課件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利用學具自主探索:拿出5個圓片代替5瓶口香糖,思考一下,怎樣找出次品?
師:好,現在拿出我們的學具:5片圓片,代替我們5瓶口香糖。想象一下怎樣使用天平找出那一瓶少的口香糖。在動手的同時思考一下這幾個問題:
(1)把物品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
(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在哪里?
(4)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來?
生說師板演。
師小結:老師把生1的話記錄了下來,他把5平口香糖分成3份,分別是:2瓶,2瓶,1瓶。把其中前兩份放在天平的兩端(左邊2瓶,右邊2瓶),(生說師板演:5(2.2.1))
如果天平平衡說明什么?(剩下的就是吃了的那瓶)。
還有可能發生什么情況?(天平不平衡)。
那又說明什么情況?(升高的這2瓶中肯定有吃過了的)。
可是到底是哪一瓶呢?再怎么辦?(升高的這2瓶在稱一次)。
好,升高的這2瓶在稱一次,這時,天平左邊幾瓶?(1瓶)。右邊幾瓶?(1瓶)。升高的這一瓶就是吃過的了。好,要從這5瓶口香糖中找出吃過的那一瓶,至少要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出來?(2次)。
3、尋求不同的稱法。
其他小組有別的稱法嗎?(生說師板演:5(1.1.1.1.1))
師小結:這種方法至少要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出來吃過的那一瓶?(2次)。看來要利用天平來找次品,方法還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用學具幫助我們思考,也可以像老師這樣畫圖的方法進行分析。
[設計意圖: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可能會出現提前找到次品的情況,如果運氣好的話稱1次就可能找到次品。在這里必須引導學生在理解"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到這個次品" 的含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明白:當我們選用一種方法來分析的研究問題時,應注意把可能出現的結果考慮全面,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三、探索最優策略。
1、從9個物品中找次品。
師:在接下來的問題中這兩種方法大家都可以使用。下面的問題就更難啦。
出示課件2:在9個零件里有 1 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次品找出來嗎?
現在拿出我們的學具:9個圓片當到做零件擺一擺,邊擺邊思考這幾個問題:
(1)把物品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
(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在哪里?
(4)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來?
2、學生自主探索。
師巡視:老師在巡視時發現有很多同學都能把次品找出來,而且他們的法都不一樣,小組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看看你的方法和別人一樣不一樣。
生交流。
師:經過大家的交流,我們會發現自己能夠想到一種,還能從同學那兒聽到不一樣的方法,說明你非常善于學習。接下來,把你的好方法跟全班同學分享一下。
3、學生匯報稱法。
生敘述:把9個零件分成3組:4,4,1。先在天平兩邊各放4個,如果平衡,那單獨的一個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重的那一邊的4個再份成2份,每份2個,再稱,一定會不平衡,重的那一邊2個再份成2份,每份1個,再稱,沉下去的就是次品。師板書:9(4,4,1)
師質疑:把9個零件分成3組,分別是4,4,1。至少再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來?(3次)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生:9(1,1,1,1,1,1,1,1,1)
師: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生:9(3,3,,3)
生:9(2,2,2,2,1)
師小結:好,看黑板上一共有幾種不一樣的分法?(4種)。9呢,有很多種分法,不同的分法可能導致最終稱的次數不同。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必須進行小組活動,發揮集體的智慧才能突破這個難點。為了保證小組活動的有效性,活動前先在小組內進行分工,使每個成員都明確自己的任務。讓學生擺學具而不再使用天平,并嘗試用圖示法記錄操作過程,是完成由具體到抽象過渡中的重要一步。]
4、對比稱法,找出規律。
師:我們觀察哪種分法稱的次數最少?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了3份,只需要稱兩次,就一定可以找到次品。那我們猜想是不是在其他的所有的找次品問題中,只要把物體平均分成3份,稱的次數就最少?(不一定)。為什么呢?
5、學生思考后匯報猜想。
6、驗證猜想。
師:要驗證猜想我們再來試一下。如果有12個零件,其中一個是次品,按剛才我們的猜想應該怎么分稱的次數就最少而且一定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3份,即4,4,4)。迅速在草稿紙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幾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學生匯報:3次。
師:我們再來看看別的分法能不能讓稱的次數更少。還有哪些分法?(2 ,2 ,8),(3 ,3 ,6),(5 ,5 ,2)(6 ,6,3)……
學生選擇一種分法在紙上進行分析。
全班匯報,引導學生比較:有沒有哪種分法能讓稱的次數更少而且保證找出次品?
四、與學生一起小結。
師:這樣看來在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時候,把待測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證找出次品而且稱的次數一定最少。(板書:待測物品分三份,能均分的要均分)。
師質疑:如果待測物體的個數不能平均分呢?比如:10個,11個……
[設計意圖:設計待測物品數量由3個到5個再增加到9個,10個,11個……,帶領學生經歷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分析模式,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比較全面地感知找次品這類問題的基本解決手段和方法,也為下節課教學埋下伏筆]
五、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P136練習二十六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找幾名學生分析:因總數為9筐,故可平均分成3份,只稱2次就能把吃過后那筐松果找出來。如果天平兩端各放4筐,如果這時天平恰好平衡,則剩下的那筐就是小松鼠吃過的,這樣只稱一次就找出了小松鼠吃過的那筐松果;但這種方法是不能保證一次就能稱出來的,也不能保證2次就能稱出來,只能保證3次就一定能稱出來,所以該方法不是最優的。
2、完成P136練習二十六的第2題。
有15盒餅干,其中的14盒質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幾塊,如果能用天平稱,至少幾次可以找出這盒餅干?獨立思考后在紙上進行分析。
全班匯報。教師指導學生在匯報時重點闡述: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幾次就可以找出這盒餅干?
師對練習做一個小結:在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時候,我們把待測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夠準確快捷地找出次品。
六、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么問題?怎樣找方法最好?通過實驗、操作和觀察,你發現 “找次品”的最優方法了嗎?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 14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猜測、驗證等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滲透優化思想,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學習用圖形、符號等直觀方式清晰、簡明地表示數學思維的過程,培養邏輯思維的能力。
3.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借助實物操作、畫圖等活動理解并解決簡單的“找次品”問題,在此基礎上歸納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經歷由多樣化到優化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天平、3瓶口香糖、多媒體課件、學生每人3個圓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教學情境 提出數學問題
師:大家聽說過次品嗎?(板書:次品)你是怎樣理解“次品”的?
師:考考你的眼力!(找次品)(課件)
師:次品有的是外觀瑕疵,有的是成分不合要求,還有的是產品的質量與正常的不同……。 次品雖小,危害卻大。今天我們要找的是眾多外觀一樣的產品當中,隱藏的一個質量不合格的次品。(板書課題:找次品)
二、組織有效活動 探究數學本質
(一)初步體會“找次品”的原理
師: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知道從簡單問題入手容易發現規律。
師:(課件:3瓶口香糖)3瓶中有一個已經吃過了,質量較輕,不能作為正品,你有什么辦法找到這瓶次品嗎?
可能出現:掂一掂、數一數、稱一稱。(介紹天平:正常情況下,天平左盤稱物品,右盤放砝碼。不過我們今天是天平兩邊放相同數量的物體。伸出你的手示意,如果……說明;如果……說明。)
(1)板書出示:3瓶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來?
“至少”、“保證”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
(2)你覺得需要稱幾次呢?怎么稱?試一試。
指名回答,可以引導學生加上動作體會,同時演示課件。
(3)師生共同小結(同時板書):
瓶數是3瓶(板書:瓶數),先在天平兩邊各放一瓶,也就是先把它們分成三份(板書:分法),每份1個。板書:3( 1,1,1) 需要1次。(板書:次數:1次) 這個環節總體板書如下:
瓶數 分法 至少要稱的次數
3 3(1,1,1) 1
師:天平有幾個托盤?2個托盤,3個物品,為什么稱一次就找出次品了?我們來找找原因:
(因為天平有2個托盤,所以次品的位置無外乎左盤、右盤或天平外,稱一次就能確定出次品在三個位置中的哪一個。)
(二)感悟“找次品”的方法
(1)師:剛才我們研究的是3瓶,現在有8瓶,還是其中一瓶輕一些,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保證可以找出這一瓶次品?
(2) (操作提示) 同桌合作完成。
①你把待測物品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選哪些份量?
②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③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3)反饋:你把它分成了幾份?要稱幾次?(依次交流不同方法,板書)
瓶數 分法和過程 至少要稱的.次數
8 8(3,3,2) 3(1,1,1) 2
8 8(4,4) 4(2,2) 2(1,1) 3
8 8(2,2,4) 4(2,2) 2(1,1) 3
8 8(1,1,6) 6(1,1,4) 4(1,1,2) 2(1,1) 4
師:(指4,4和3,3,2)對比這兩種分法,同樣是稱一次,8(4,4)排除1份,把次品鎖定在4個之中,而8(3,3,2)排除2份,把次品鎖定在3個或2個之中,看來要使稱的次數最少,就要做到稱一次把次品鎖定在更小的范圍內,這說明把待測物品分成3份比較好!
(4)師:如果要從9瓶中保證找出1瓶次品,至少要稱幾次呢?能不能脫離學具,直接用簡潔的方法表示思路?
學生匯報,課件展示。
三、致力問題核心 建立數學模型
師:剛才我們知道了把待測物品分成3份,稱一次就可以確定次品所在的位置,大家對比一下9(4,4,1)和9(3,3,3),同樣是分成3份,為什么后一種需要稱的次數少?(生交流)
(稱一次就能確定出次品在三個位置中的哪一個,因為要保證找出次品,就要考慮運氣不好的情況,做最壞的打算;要使稱量的次數最少,就應該使三個地方的個數盡量同樣多。這樣,每次稱量后就把次品確定在更小的范圍內。不管次品在三個地方中的任何一個,問題都能轉化成“從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里找次品”。)
師:那你能試著總結一下找次品的最優策略嗎?觀察9(3,3,3)和8(3,3,2)(把待測物品盡量平均分成3份)
師:太了不起了!通過實驗、討論和交流,我們不僅解決了問題,還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最優策略。
師:用我們發現的方法再來實驗一次:從10瓶或11瓶中找次品,任選一題解決。(交流)
師:雖然待測物品的總數不同,但稱一次后都轉化成了從4個中找次品,所以都是至少稱3次。
四、設計有效檢測 解決實際問題
1、有15盒餅干,其中的14盒質量相同,另有1盒少了幾塊,如果能用天平秤,至少幾次保證可以找出這盒餅干?
2、有28瓶水,其中27瓶質量相同,另有1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3、有81枚金幣,其中有一枚是假金幣(比真金幣輕一些),至少稱幾次保證能找出這枚假金幣?(機動)
五、升華經驗成果 深化數學內涵
師:我們所探究出的找次品的方法其實和四年級所探究的烙餅問題、田忌賽馬問題等一樣,就是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策略,因為這樣能夠事半功倍!
師:其實待測物品的數量與至少要稱的次數之間是有規律的(出示“你知道嗎?”)大家課下預習一下,下節課我們再研究。
板書設計
找次品
瓶數 分法與過程 至少要稱的次數
3 3(1,1,1) 1
8 8(3,3,2) 3(1,1,1) 2
9 9(3,3,3) 3(1,1,1) 2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找次品》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數學廣角──找次品教案09-28
五年級數學教案《找次品》03-06
五年級找次品數學教案08-26
《找次品》數學教學反思12-05
《找次品》教學反思10-15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1-15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