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集合9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
教學內容:教材第113~115頁總復習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回顧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能辨認軸對稱圖形,正確區分平移與對稱現象。
2.在操作中,體會對稱、平移及旋轉運動之間的聯系,感受數學美,培養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經歷數據收集、記錄、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鞏固用統計表呈現數據的方法,體會調查所得數據的作用,培養初步的數據分析觀念。
目標解析:
本課是總復習的第三課時,在學生對圖形的運動和數據收集整理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對相關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因此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不僅在于復習鞏固已有的知識,更側重于溝通知識間的聯系,初步形成合理的認知結構。
教學重點:
1.體會對稱、平移及旋轉運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能正確辨認。
2.鞏固用統計表呈現數據的方法,體會調查所得數據的作用。 教學難點: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及數據分析觀念。
教學準備:課件、剪刀,手工紙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圖形的運動
(一)回顧整理,梳理知識。
1.關于圖形的運動,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分別是怎樣運動的?
2.動手剪一個對稱圖形,并指出它的對稱軸。
3.利用手中的圖形做平移和旋轉運動,體會區別。
(二)動手操作,溝通聯系。
1.猜一猜、想一想
(1)出示: 猜一猜:按照畫的痕跡去剪,打開后是什么呢?
(2)出示: 想一想:這個圖形是怎樣剪出來?先怎樣折,再怎樣剪?
(3)你會做風車嗎?(讓學生先說一說,再出示制作步驟)
2.剪一剪、做一做
小組四人合作,組長自己設計一個圖形剪一剪,其余三人分工各選其中一種剪一剪、做一做,做完組內交流。
3.說一說,描一描
(1)在你剪的圖案中,有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有,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并用彩筆描出它的對稱軸。
(2)全班匯報,復習對稱。(實物展臺展示學生不同作品)。
4.找一找,比一比
上面的活動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轉現象嗎? (小花圖既可以看成是軸對稱圖形,也可以看成圖形的平移;笑臉圖既可以看成是軸對稱圖形又可以看成圖形的旋轉;風車則是物體的旋轉現象等。)
(三)聯系生活,完善認知。
1. 出示:
2.上面的活動中,你能找出平移和旋轉現象嗎?
3.找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平移和對稱現象,并記錄下來。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回顧和復習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平移和對稱現象,發現平移和旋轉的不同之處,溝通其與對稱之間的聯系,最后走進生活,尋找生活中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溝通圖形的`變換與生活中的物體運動的關系,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二、復習數據收集整理
過渡:同學們,剛才你們有的在生活中找到對稱現象,有的找到了平移現象,還有的找到了旋轉現象,以你們記錄的第一條為準做一項調查。
(一)收集整理數據
可以怎樣收集全班同學的數據?(舉手、畫正字等)
(二)記錄分析數據
1.根據上面調查的結果設計統計表,記錄數據。
現象 對稱 平移 旋轉 人數。
2.分析數據
(1)從統計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通過這次調查,你有什么感受?
(3)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設計意圖:結合第一部分內容讓學生統計本班學生在生活中找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一方面復習鞏固了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知識,另一方面讓學生親身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統計與生活息息相關,體會調查所得數據的作用,培養初步的數據分析觀念。
三、鞏固拓展
1.教材第117頁練習二十二的第9題。鞏固復習軸對稱圖形的知識。
2.教材第117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0題。 鞏固復習旋轉現象。
3.教材第118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1題。 鞏固數據收集整理。
設計意圖:通過鞏固練習,讓學生在觀察、判斷以及整理分析等數學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圖形的運動與數據收集整理方面的知識,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統計觀念。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1.通過今天的復習,你的收獲是什么?
2.小小設計師(機動)。
要求:
①畫出一個你最喜歡的基本圖形。
②根據你畫的基本圖形,運用平移、旋轉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
③跟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設計的。
④集體交流,展示自己設計的圖案說說設計過程。(實物投影)
設計意圖:復習后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回顧和反思,在交流收獲中自我評價。同時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自己設計創造美麗的圖案,在創造中感受圖形的變換之美,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意識。
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3、114頁總復習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加深對表內除法、有余數除法的認識,進一步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
2.鞏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提高混合運算的計算能力。
3.經歷整理過程,構建表內除法、有余數除法間的知識體系,培養思維能力。
4.在解決問題中感受除法和混合運算的價值,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
目標解析:
在問題中經歷表內除法、有余數除法的整理過程,更有利于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鞏固計算的方法;在對比中明辨混合運算的順序,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小括號的作用,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1.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鞏固有余數除法試商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余數為什么要小于除數。
2.鞏固同級、不同級及帶小括號的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深化對運算及其之間關系的理解,提高計算的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整理除法相關知識,逐步學會整理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揭示課題
(一)游戲活動:
教師選12個小朋友上臺。
1.分組。
讓其他同學給他們分分組,要求每組人數同樣多,且每組不止1人。
(可以每組2人,分成6個組;可以每組3人,分4個組;可以每組4人,分3個組,可以每組6人,分2個組。)
2.搶答。
分好組后,開始搶答游戲。
(課件依次演示:)
(二)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一起復習除法的有關知識。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形式,既引導學生復習已學的知識,即除法的意義和乘法口訣,從而揭示課題,又調動學生參與復習的積極性,提高復習的`效率。
二、回顧梳理,構建聯系
(一)復習表內除法和有余數除法
1.課件出示:
(1)16枝鉛筆,裝在4個盒子里,平均每盒裝多少只?
(2)16枝鉛筆,每8枝裝一盒,需要幾個盒子?
(3)16枝鉛筆,裝在7個盒子里,平均每盒裝幾枝?還剩幾枝?
2.學生分析后列式并計算。
3.學生匯報
(1)三道題如何列式,為什么用除法列式?
(2)計算時用什么乘法口訣?
(3)第三題余數是多少?余數與除數有什么關系?
4.學生自主提問。你還能提出什么除法問題?并解答。
例如:每3枝裝一盒,至少需要幾個盒子?
5.說一說:表內除法與有余數除法的異同。
6.練一練:
(1)出示習題:如果每枝鉛筆8角,小英帶了6元錢,她最多能買幾枝?還剩多少錢?(列式并用豎式計算)
(2)匯報交流,并說說用豎式計算的注意事項。
(3)比較:
讓學生通過對比,明白第一種錯誤的原因,為什么不能剩余12角,(因為12角里面還有1個8角,還能買一枝鉛筆。)從而進一步理解為什么余數一定要小于除數。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將表內除法和有余數的除法串在一起,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經歷知識的整理過程,更好地理解除法及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進一步提高計算的能力。
(二)復習混合運算。
1.課件出示:
(1)說一說:先請學生說說這些混合運算的順序。
(2)分一分:讓學生將這些算式按運算順序進行分類。
如: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3)根據分類結果分別計算。并讓學生自己嘗試舉出類似的例子。
2.練一練:
(1)課件出示:
(2)學生計算。
(3)匯報交流計算方法:先看運算順序,然后計算。
設計意圖:混合運算的重點是先看運算順序,因此在復習前出示三類不同的混合運算讓學生說運算順序再分類,既突出運算順序的重要性,又給學生復習混合運算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礎上,通過有針對性的練習進一步提高混合運算的計算能力。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一)基礎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二第1題。
結合直觀圖鞏固對除法及有余數除法意義的理解,溝通兩者間的關系。
2.完成練習二十二第2題。
鞏固除法豎式計算的方法,強化試商的技能。
3.完成練習二十二第3題。
以說出“先算什么,再計算”的方式,突出對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鞏固,同時培養認真審題的能力。
(二)實踐應用。
1.40個圖形如下排列:第34個圖形是(),40個圖形中有()個。
2.小晨準備用一星期(7天)看完一本60頁的圖書,第一天看了12頁,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幾頁?
設計意圖:本環節復習題的選擇突出了不同層次,由簡單鞏固到實際應用,不僅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還充分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暢談收獲,總結提升
談話: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掌握了哪些知識?學會了哪些方法?還有哪些疑問?
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3
【教學內容】
教科書100頁。
【教學目標】
1.整理、歸納本冊教科書所學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有關知識間的聯系。
2.經歷整理與復習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會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培養自覺整理與復習的意識和習慣。
3.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概括能力,養成合作學習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1.經歷整理與復習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會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
2.掌握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讀寫方法、大小比較等知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這學期的新課學習已結束,從現在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復習。(板書課題)
二、整理全冊所學內容
1.小組合作,初步整理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學生回答)
(2)想一想:你能用我們學過的整理知識的方法把這些內容整理出來嗎?怎樣整理才能使這些內容比較清楚地展現出來呢?先獨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3)小組合作:小組內的同學商量一下,選擇你們喜歡的方法整理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
整理要求:
A?整理結果要簡潔、清晰、有條理。
B?整理完后,要能說出整理的`過程。
2.全班匯報交流、完善整理結果
(1)各小組選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過程、結果。
(2)結合展示、交流的過程,師生共同評價各組的整理情況:你喜歡哪種整理方法?為什么?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哪些內容還需進一步調整?
(3)根據評價結果,可選一種有代表性的板書。如:全冊內容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認識
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
有余數的除法
計量單位長度單位:千米、毫米
時間單位:時、分、秒
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三、整理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
1.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
(1)出示數5555,從右往左,你能依次說出每一個數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嗎?
(2)填空: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百是(),10個千是()。
(3)讓學生做教科書131頁第1題,然后交流。
2.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九百九十八數到一千零一十二。
一十一十地數,從一千九百八十數到二千一百。
一百一百地數,從一千七百數到三千。
一千一千地數,從一千數到一萬。
(2)寫出3408后面的三個數和3001前面的三個數。
(3)讓學生做教科書135頁第3題,并交流填的結果。
3.讀寫方法
(1)讀出下列各數:教科書135頁第1題。指名讀,然后說一說:怎樣讀萬以內的數。(特別強調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
(2)寫出下列各數:教科書135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一說:怎樣寫萬以內的數。
4.大小比較
(1)寫出下列各數,并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三千零二三百零二二千三百三千二百三千零二十
(2)說一說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3)做教科書第136頁第5題。
5.較大數的估計
一個數比400大得多,比20xx少一些,這個數可能是:(在正確的數下打?)999138019005000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疑惑?
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學生進一步進解除法意義,熟練計算除法算式。
2、進一步正確讀、寫萬以內數。
3、熟練計算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學生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除法意義與計算:
1、出示書上主題圖:你看到了什么?
2、怎樣計算?
3、為什么用除法?說說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計算?
4、學生列式計算。
5、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6、師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學生開火車進行口算。
二、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
1、師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讓學生讀數。
2、說說萬以內數的怎樣的?
3、師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數,讓學生說一說萬以內數的寫法是怎樣的?
4、師出示書上第120第5題,說說哪一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5、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三、復習萬以內數的加、減法。
1、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第6、7題。
2、交流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四、復習估算:
1、學生獨立完成書第三者121頁第8題,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結:只要作出正確的判斷,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五、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5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復習共分為七部分: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的加、減法,克和千克,圖形與變換,解決問題,統計。本學期所學的“找規律”內容,目的是開括學生的思路,不作為基本要求。因此,在總復習中沒有單獨安排學習,只是在練習中帶著練習。編排注意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如把數概念、計算和解決問題分別集中起來復習。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學期分散學習的各部分知識,培養學和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教學要求:
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 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單元教學重點:
本單元的'重點是復習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以及根據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單元教學難點:
難點是使學生能夠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選擇解決方法。對同一問題的解決方法不止一種,不要求學生都掌握,只要學生用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解答。
單元課時安排: 4課時左右
第一課時 表內除法的復習
教學內容: 授課日期:--年—月—日 星期--
課本第119頁表內除法,練習二十四第1、2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更加明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要用除法解決問題。在復習除法計算時,可先讓學生說一說怎樣計算一道除法題,然后再進行鞏固練習。從而更好地掌握表內除法。
教學重點、難點:
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練習。
教學準備:
小黑板,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回顧引入:
1、引導學生回顧本期已學知識。看目錄相互說說,要求學生全班交流。概括分為七部分: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克和千克,圖形的變換,統計。
2、我們今天來復習表內除法。板書:表內除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親切、自然、民主、平等的交談中自然引入了課題。
二、復習整理:
1、說說下面各題你是怎樣算的?(小黑板)
32÷4 81÷9 15÷5
24÷6 42÷7 40÷8
24÷3 14÷2
先獨立做在課本上,再說一說怎么樣算的。
2、針對剛才學生容易錯的內容,用聽算的方法,選拓展練習中的題進行訓練。
在草稿本上聽算練習。
3、復習什么樣的數學問題可以用除法解決。(可掛圖出示,小組討論后學生口答)
出示掛圖:教材第119頁的第1題。(如果沒有掛圖可讓學生看書)
想一想:什么樣的數學問題可以用除法解決。小組討論交流后,口答。
4、引導學生進行變式練習。
在○填上“<”“>”“=”。引導學生正確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筆試一試復習表內除法,并同時找找學生的問題,了解學情。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除法知識來解決。
三、教學效果測評:
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23頁第1、2題。
巡視、評改。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二十四的第1、2題,同桌檢查。
【設計意圖】:鞏固知識及時查漏補缺。
四、拓展性學習:
1、口算。
15÷5= 6÷3= 16÷8= 9÷3=
45÷9= 56÷7= 49÷7= 2×4=
45÷5= 56÷8= 63÷7= 8÷2=
2、看圖,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并計算。
3、在○填上“+”“-”“×”“÷”使算式成立。
16○6=10 8○4=2 21○3=7
20○5=25 6○9=54 30○5=6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萬以內數的認識及加法、減法
教學內容: 授課日期:--年—月—日 星期--
課本第119、120頁第3~8題,萬以內數的認識和萬以內數的加法、減法的復習,及相應的練習。
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6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及本冊教材所涉及的知識為復習內容
二、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
(1)引導學生進一步鞏固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和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先乘除,后加減”,以及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
(3)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難點:
(1)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
(2)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加深理解,并融會貫通。
(3)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關鍵:
(1)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要重視學生的`差異,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針對性地提供輔導,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使所有學生都能樹立自信心,有進一步發展。
三、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發展初步空間觀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課時劃分:
4課時
五、教學進度:
第17~19周
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各種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能更正解地區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
2.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復習收集、分類整理、分析數據的方法,會把整理出的數據填在簡單的統計表里,能對分類統計的結果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
3.通過復習,讓學生經歷總結歸納知識與分類統計的過程,體驗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積累初步的收集、整理數據的經驗,發展初步的數學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復習,讓學生對平面圖形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體會收集、分類整理、分析數據的方法。
教學難點:圖形的拼組與對分類統計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與判斷。
教學準備:課件、七巧板、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點明課題
(一)情境創設:課件呈現七巧板拼成的美麗圖案。
師:同學們,這些圖案漂亮嗎?這里面有我們學過的哪些平面圖形?
1.學生匯報交流;
2.教師補充:除了這些圖形,我們還學過哪些圖形?
(二)點明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繼續來復習這學期已經學過的知識:平面圖形和分類統計。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呈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二、師生合作,復習整理
(一)平面圖形
1.平面圖形的特征
(1)課件呈現多個雜亂排列的平面圖形,讓學生根據認識,將這些圖形分分類。
(2)組內交流:你是怎么分辨長方形的?我們學習了長方形的`哪些知識?再整理匯報。
(3)指名回答: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4)討論: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
(5)說一說:三角形有幾條邊?
(6)說一說:圓與以上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
2.圖形的拼組
(1)拼一拼:
①用2個同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圖形?學生拼好后,注意讓學生說一說:你拼出來的是什么圖形?你是怎么拼成的?
②用4個正方形可以拼出什么圖形?學生拼好后,注意讓學生說一說:你拼出來的是什么圖形?你是怎么拼成的?
(2)設計圖案:
①請用七巧板設計一幅的圖案。
②匯報展示:讓學生上臺展示,并說一說自己的設計思路。
3.分一分:課件呈現P94第3題的20個圖形。
(1)讓學生分別回答是什么圖形?
(2)學生回答后,教師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特別是在學生說出第11、15、17個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后,教師要特別強調讓學生說出:你是如何想的?
(3)教師提問:剛才我們都弄清了每個圖形分別是什么圖形了,那每一類圖形到底有多少個呢?我們下面就來統計一下,好嗎?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活動,鞏固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進一步感受平面圖形的特征及其相互間的關系,積累數學教學活動經驗,增強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同時注意在相互研討中培養學生傾聽和交流的能力。】
(二)復習分類與整理
1.按形狀分一分
課件呈現第3題的第二個統計表:
(1)提問:我們想把這些圖形按照形狀來分分類,你有什么好方法?可能有學生提出:
①可以一類一類的找出來。
②可以按1~20號的順序將每個圖形在類型分別確定下來,再在相應的形狀下面畫一個符號表示個數。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完成統計表。
(3)匯報展示,核對數據。
(4)解決問題:哪種圖形最多?哪種圖形最少?一共有多少個圖形?
2.按顏色分一分
(1)你認為:這些圖形除了按形狀分類,還可以按顏色來分類。誰來說一說:按顏色分,可以分成幾類呢?
(2)學生回答后,課件呈現第3題的第一個統計表:你會統計嗎?
(3)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統計表;
(4)匯報展示,集體評價。
(5)解決問題:哪種顏色的圖形最多?哪種顏色的圖形最少?一共有多少個圖形?
3.自己定標準分一分
(1)除了上面的兩種分類標準,你能不能定一個標準,將這些圖形卡片分成兩類呢?
(2)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標準:
(3)每人按自己定的標準再來分一分。
4.觀察發現:學生完成后,選擇一種與前面的兩種統計表一起展示,讓學生觀察:
(1)他們都是將這些圖形分成幾類?
(2)這些分類的標準雖然不同,但每一種統計表中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你知道是哪里嗎?
(3)引導學生發現:不管是什么分類標準,他們統計的內容都是一樣的。
【設計意圖:通過本環節復習活動,讓學生對分類與整理進行系統的復習,讓學生更加熟練地運用不同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并能自行制定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培養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看待事情的意識。】
三、應用所學,解決問題
(一)解決練習二十一第14題
1.情境創設:同學們看,這是隔壁班的小朋友拼出來的三幅圖,漂亮嗎?課件分別呈現第14題的三幅圖。
2.拼這些圖案,都用到了哪些平面圖形?學生回答時,教師利用課件呈現空白的統計表。
3.你能獨立完成這個統計表嗎?讓學生獨立完成。
4.解決問題:
(1)哪種圖形的數量最多?哪種最少?
(2)一共有多少個圖形?
①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說出不同方法:一是數出題中所給圖形的總數;二是直接把統計表中分類計數的結果加起來。
②你又有什么發現?引導學生發現:分類統計時,統計結果的和與所給出的統計對象中總數是相等的。
(3)小明擺了4個火車,一共用了多少個○?你是怎么想的?
(4)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經歷統計與制作統計表的整個過程;引導學生感悟習題背后隱含的內容,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解決練習二十一第15題
1.情境創設:課件呈現第15題的餐桌圖,師:同學們看這幅圖,你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說出:擺放很雜亂,有必要將這些東西整理一下。
2.獨立完成象形統計圖,完成后交流匯報,集體核對,并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引導學生養成認真作圖的習慣。
3.獨立完成統計表:完成后集體展示,師生共同評價。師:你是怎么得到每一項數據的?讓學生明白:可以直接利用已經完成的統計圖來完成統計表,不需要再逐項去計數。
4.解決問題:
(1)碗比盤多幾個?
①你是怎么得到這個答案的?
②還有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得到這個答案嗎?
③你更喜歡哪種方法?你覺得哪種方法更方便?
(2)哪種餐具最多?哪種最少?
①你是怎么得到這個答案的?
②誰還有不同的方法呢?
③你更喜歡哪種方法?你覺得哪種方法更方便?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
(三)查漏補缺:每班教師根據學生所學,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與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經歷整個統計過程,鞏固學生對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的理解,同時結合分析數據、回答問題的內容,使學生直觀感受統計圖、統計表在整理、分析數據方面各自的優勢,感受統計圖、統計表的價值,感受分類整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應用。】
四、全課總結,暢談感受
(一)全課總結:本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
(二)暢談感受:通過本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感受或體會?或者你還有什么疑問?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通過自主梳理,概括、歸納所學知識,學會總結學習感受與體會,并將這些與同學交流。】
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8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3~119頁總復習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讓學生鞏固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并能根據實際情況區分、應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確的質量概念。
2.通過復習,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學會運用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目標解析:
本節課復習的內容比較抽象,在復習克和千克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使用數學的語言描述身邊物體質量的狀態,并能根據實際情況估計出物體的質量,培養學生的估測的意識,幫助學生積累估量的經驗。在復習簡單推理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和有條理地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
教學重點:
鞏固克和千克的'認識,形成正確的質量觀念,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會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引入新知
(一)回顧復習過程請學生回憶已經復習過本學期的哪些內容,對這些知識還有沒有什么問題。
(二)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將繼續復習克和千克、推理這兩部分內容。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反思的平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問能力。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復習克和千克
1.梳理。
(1)說一說,你在水果店買東西時都見過什么?
(2)計量物體的質量用什么單位?質量單位有哪些?
2.直觀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會想到什么?
(2)舉例: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約是1克或者1千克?
(3)實物展示:1片口香糖約重1克,2袋500克的鹽重1千克。
3.進率關系。
(1)已經明確了克和千克是質量單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關系呢?
(2)說一說多少塊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鹽同樣重?
4.測量。
(1)測量物體的輕重要用到什么?測量時要注意什么?
(2)說一說自己所認識的秤。
5.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二第7題。
學生獨立練習,集體交流時重點說一說第3小題,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2)完成練習二十二第17題。
要求學生課前調查,填寫調查結果,課上根據調查結果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在一定的情境中喚起學生對物體質量的關注,通過操作、提問活動讓學生去感悟和體驗,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結構。在練習時要讓學生說說自己容易出錯的地方和原因,引起其他同學的注意。
(二)復習推理
1.復習推理(一)。
(1)創設情境:李冰、王明、張強、夏雨一起排隊上車。張強在李冰和王明的中間,夏雨是最后一個,李冰不是第一個。請把他們的名字從前往后寫下來。
(2)思考:你先確定誰的位置?為什么?
(3)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互相說一說推理的過程,提供充分表達的機會。
(4)指名說一說推理的方法及過程,其他同學補充,引導學生注意表達的有序性。
2.復習推理(二)。
(1)出示題目:在上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這四個數,并且每個數在每行、每列都出現一次。B應該是幾?
(2)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教師注意適時點撥。
設計意圖:推理重在過程,復習中讓學生經歷想推理過程、說推理過程、演示推理過程、觀察推理過程等環節,有意識地對推理的方法進行提煉和改善。讓學生明確推理時一般要找到一個關鍵句,作為推理的突破口。完善表格填數的方法,將“確認”與“排除”交替進行,這樣提升了效果,學生也能輕松接受。
三、課堂總結,明確目標
(一)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你能用我們今天的復習內容解決身邊的哪些問題?
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整理,進一步理解乘法運算的意義。通過知識的系統復習,溝通乘法口訣與乘法算式之間的聯系,發現并整理乘法表中的規律,能正確、合理、靈活地運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問題。
2.在經歷整理、找規律、合作研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會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教學思想。
3.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感受數學規律美。
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學生已經學習了1~9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對乘法口訣進行整理與復習。人教版教材第101頁第2題主要安排了三個層次的內容:一是借助乘法數表鞏固乘法口訣,使得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乘法口訣。二是發現規律。通過觀察發現乘法數表中的規律,進一步熟記乘法口訣,并感受其中的思想方法。三是運用規律。應用發現的規律完成一些變式練習。在學習本課內容時,學生已系統地學習完了表內乘法,對乘法口訣基本上都已熟悉,學生基本上已了解乘法的意義,乘法口訣的含義,也進行了關于乘法口訣的各種形式的'練習。
重點難點
重點:
進一步理解乘法口訣與乘法算式之間的聯系,發現乘法表中的規律
難點:
運用乘法表中的規律進行填數
教學過程
活動1【活動】一、建構乘法數表
1.出示1、4、9、16、25、36、49、64、81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9個數寶寶,我們一起輕輕地讀一讀這些數。
生讀
師:這些數讓你想到了什么?
生:乘法口訣、乘法算式
2.揭題:今天我們要對表內乘法進行復習,板書:表內乘法復習
3.溝通乘法口訣與乘法算式的聯系
出示空的表格
師:你看得懂這張表格嗎?如果現在要把9填在表格中,你知道它在哪兒嗎?為什么填在這兒?
生可能有:1×9=9?????9×1=9?????3×3=9
師:1×9=9?和?9×1=9都可以用哪句口訣計算?3×3=9呢?
師:9我們找到了3個位置,那16呢?你又能找到幾個位置呢?
指名上來指一指
師:猜他可能想到了哪句口訣?
根據生的交流板書:四四十六????二八十六
師:看來有時候看到一個數可以讓我們想到兩句不同的口訣。
師:那你知道二八十六可以計算哪兩道算式嗎?四四十六呢?為什么二八十六可以計算兩道算式,而四四十六只能計算一道算式呢?
生:四四十六是同數相乘。
師:二八十六這句口訣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畫圖表示它的意思嗎?
生畫圖后展示
師:看來二八十六既可能表示2個8相加,也可以表示8個2相加。
4.指導填表
師:1、4、25、36、49、64、81這7個數寶寶,它們的位置又在哪兒呢?你能找到它們的位置嗎?
師:看到25,讓你想到了幾和幾?看到36呢,你又想到了哪句口訣?
指名指一指,師課件演示7個數寶寶的位置。
師小結:看來想口訣可以幫助我們找到這些數寶寶的位置。
5.獨立填寫表格
出示要求:
①想一想,怎樣填又對又快。
②查一查,是否已全部填對。(同桌檢查)
③找一找,有什么規律。
師:你覺得怎樣填可以填得又對又快?
指名交流,生交流師課件演示
師:我們可以一行一行地填,也可以一列一列地填。
師:現在你能獨立完成這張表格嗎?我們來比賽看誰填得又對又快,計時開始。
生獨立填寫后同桌檢查。(預計4分鐘)
師出示完整的口訣表
師:說說你是怎么填得那么快的?引導學生說出口訣和順序。
師小結:看來乘法口訣非常重要,想口訣可以快速完成表格。
活動2【活動】二、探究規律
1.自主探究規律
師:剛才在填表格的時候,有很多小朋友發現了許多秘密,現在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看誰找的規律多。
活動規則:
①找一找,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②與同桌說一說你發現的規律
2.反饋:
預設:①橫著看,第一行逐漸加1,第二行逐漸加2……
追問:你知道為什么第二行為逐漸加2嗎?
生:第二行都是與2有關的口訣。
師追問:第5行會逐漸加幾?
師小結:橫著看,第幾行就是幾的乘法口訣,所以就多幾。
②豎著看,第一列逐漸加1,第二列逐漸加2……
追問:你知道為什么第四列為逐漸加4嗎?
生:第四列都是與4有關的口訣。
追問:第8列會逐漸加幾?
根據學生的交流課件演示
師小結:豎著看,第幾列就是幾的乘法口訣,所以就多幾。
師:原來橫著看和豎著看的規律是一樣的(課件將兩張橫看豎看的表格合并在一起)
師小結:不管是橫著看還是豎著看,第幾行或第幾列就會多幾。
③斜著看,1、4、9、16、25、36、49、64、81都是同數相乘的積。
生說出相應的口訣。
師:這些口訣能計算幾道乘法算式?為什么?
師:斜線上的這些數都是由兩個相同的乘數相乘得到的積。像這樣的數叫做正方形數。
師:1、4、9、16、25、36……都是正方形數。?想一想,還有哪些數也是正方形數?
學生交流后課件演示正方形數。
3.師:認識了這些特殊的正方形數寶寶,我們再來看看這張表格,如果以這些正方形數為界線,仔細觀察斜線兩邊的數,你還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生:1、4、9、16、…、81這一斜行兩邊的數是相同的。
課件演示把它沿著這一斜行對折,引導學生觀察重疊在一起的數都是相同的。
師:原來,斜線左邊的數和右邊的數是一樣的,那這張表只要記一半就可以了。
4.出示乘法口訣表,溝通乘法數表與乘法口訣表的聯系。
師:其實這和乘法口訣表是一樣,同樣我們只要記住這45句口訣,就可以計算81道算式。
活動3活動】三、課堂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我們先由數想到了乘法口訣表,并在乘法表中找到規律,并應用規律填數。
【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總復習教案03-02
小學數學總復習教案(精選10篇)06-16
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01-26
數學總復習教案(15篇)01-27
數學總復習教案14篇01-26
小學語文總復習閱讀復習教案12-16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01-26
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02-12
總復習教案12-16
數學總復習教案(通用20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