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集錦[7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明確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3、通過主動發現的討論式學習,激發合作意識,培養比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比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支紅粉筆、五支筆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理解意義
1、師:同學們,我們剛剛過完國慶節,你知道今年10月1日是祖國幾周歲的生日嗎?56年前的10月1日,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廣場上冉冉升起,讓每一位中國人為之自豪。但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國旗中還隱藏著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呢!
出示出一面國旗:
3、判斷:小強身高1米,他的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強和爸爸身高比是1∶173。
明確:同類量相比單位名稱要相同。
四、總結全課,拓展延伸
1、去年奧運會中國女排在首場比賽中以3∶0擊敗了美國隊,打出了我國的女排風采。這里的3∶0表示什么意思?它和我們今天學習的比相同嗎?為什么?
強調:這里的3∶0是表示兩個隊各贏了幾局,不是相除關系,而今天學的比是指兩個數的相除關系。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3、你知道嗎?公元4世紀希臘數學家歐多克斯,利用線段找到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幾何比——黃金分割,它的比值大約是0.618,比大約為2∶3。
介紹:黃金割應用非常廣泛,國旗的寬與長的比是2比3,接近黃金分割,現在你們知道五星紅旗為什么這么美觀了吧!
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用到黃金分割:
T型臺上選模特也要求模特的身長與腿長的比符合黃金分割。
理發師也將黃金分割運用到發型設計中去。
課后同學們還可以去調查。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根據現實情境,通過游戲,進一步識別簡單幾何體。
2、在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初步學會表達,學會傾聽,發展初步的數學交流能力。
4、發展學生空間的觀念,并識別幾何體的位置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把簡單的數學問題用游戲放之于現實情境中應用。
課前準備:一些簡單的幾何體。
教學方法:以問題情景為中心,引導自主學習。
教學流程: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學習。
一、問題情境
師:你知道了四種物體名稱,我們來研究一下它們的數學問題。
研究一下
你想用什么方法來研究?(分組討論)
二、建立模型
1、分組研究討論。
學習要求:(1)討論這些物體擺放的不同。
(2)準備向全班同學介紹你們的研究結果。
2、匯報交流,初構模型。
師:物體間位置可以用上下左右來分析,在小組中交流、匯總的基礎上討論出結果,明確空間關系。全班確定一下其空間位置關系。
3、情境遷移,再構模型。
情境呈現:幾個幾何體積木。
你說我擺,同桌互相進行游戲,隨著空間位置關系確立,其積木的.個數可以隨之增加,說和擺的身份可以變化。
三、解釋應用
1、 說一說,寫一寫。
讓學生仔細地觀察,想一想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長),正方體(正),圓柱(圓),球體(球)。再同桌互說,并用單個漢字寫下來。再用空間位置關系來說。(其形狀只要大致正確即可)
2、 看一看,填一填。
讓學生自主完成。
3、 摸一摸,說一說。
這是一個游戲,可以讓學生把操作活動與表達結合起來,可以是學生摸一個物體并說出它的名稱,也可以先結合名稱再支摸出相應的物體,這一活動可以分組進行。
4、 看一看,數一數。
對本題的解答有一定難度,可以用搭積木的方法先協助解答。
四、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1、 這節課你學了什么?
2、 前后的關系在生活中應用。
3、 自選一場景,進行位置關系的描述。
五、教學建議:
1、 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這學有所用。
2、 關注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 重視學生的學習經歷和體驗,強調理解和感悟。
4、 力主營造一個寬松、和平、溫情的學習環境。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借助實際操作和圖形語言,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和基本算理。
2 .掌握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學習重點: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和基本算理。
學習難點:運用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內容:
一、分一分
有4張同樣的圓形紙片。
(1)每2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2)每1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3)每1/2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4)每1/3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5)每1/4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二、畫一畫
1.有1根2米長的'繩子。
(1)截成每段長1/3米,可以截成幾段?
畫一畫:
列示:
(2)截成每段長2/3米,可以截成幾段?
畫一畫:
列示:
2.3/4里面有幾個1/8?
畫一畫:
列示:
三、填一填,想一想
在〇里填上“>”“<”或“=”。
4÷1/2〇4×2 4÷1/3〇4×3 4÷1/4〇4×4
2÷1/3〇2×3 2÷2/3〇2×3/2 3/4÷1/8〇 ×8
你發現了什么?( )
四、試一試
8÷6/7 5/12÷3
你能把“除以一個整數(零除外),等于乘這個整數的倒數。”和“除以一個分數,等于乘這個分數的倒數。”這兩句畫合并成一句話嗎?
( )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根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求比例尺;會根據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出實際距離。
2、理解比例尺的應用,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方程求實際距離
教具準備:中國、浙江地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你們會畫長方形嗎?
現在請大家在本子上畫一個長20米,寬8米的長方形你能嗎?怎么辦?
我們在繪制地圖和其它平面圖形的時候,要把實際距離縮小(或擴大)一定的倍數后再畫到紙上,這時就要涉及到一種新的知識比例尺。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1。一條步行街,長240米,在平面圖上用12厘米的`線段來表示。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1)根據題意,寫出比。
(2)單位不同,要化成相同單位以后,再化簡比。
12厘米:240米
=12厘米:24000厘米
=12:24000
=1:20xx(或)
2、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1)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或:=比例尺
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上題中的比例尺可以寫為:
由上面關系式,已知其中兩個條件,能否求出第三個關系式?(請學生說出其它兩個關系式)
3、教學例2。
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圖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離是3.5厘米,上海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1)思考:怎樣根據比例尺的數量關系求出實際距離。
(2)請學生試一試,有幾種不同的方法?(做后對照書本。)
(3)如不用方程解可怎么做?
4、試一試。P55
三、鞏固練習:
練一練1、2、3、4題
四、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2、劃出書中概念。
3、熟記三個數量關系。
五、《作業本》第24頁。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發展從情境圖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具體情境,發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發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家做了一個家庭理財調查,你們都調查好了嗎?
(前一天發給學生如下的調查表。)
(評析 本環節旨在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做這個調查要干什么”引起學生對本節課的極大關注,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生:調查好了。
師:誰把自己調查的情況說給大家聽聽。
生1:**的收入是860元,爸爸的收入是1500元,每月生活費是10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4000元的電腦。
生2:**的收入是1100元,爸爸的收入是2560元,每月生活費是12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5000元的健身器。
生3:**的收入是790元,爸爸的收入是1280元,每月生活費是9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3500元的空調。
師:這幾個同學們做的調查非常好!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交流一下你的調查,好嗎?
(小組交流。)
師:有一個叫小剛的同學也回家做了一個調查,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二)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屏幕顯示:小剛的媽媽說:“我的收入是632元。”小剛的爸爸說:“我的收入是786元。”小剛的媽媽說:“我們家每月的生活費是980元。”)
師:看到這里,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1:小剛的爸爸比媽媽多收入多少錢?
生2:他們共收入多少錢?
生3:小剛家每月還剩多少錢?
師:你能估算出小剛家每月大約節余多少錢嗎?小組討論后,自己解答。
師:哪位同學說一說你的估算結果?
生1:600+700-1000=300(元)。
生2:不對,786元接近800元,應該是600+800-1000=400(元)。
師:哪位同學的結果更接近精確結果?
生:第2位同學。
師:同學們這么快就估算出來了,那么你們能實際算出小剛家每月可以節余多少元嗎?請同學們做在練習本上。
(找一生說答案,全班訂正。師板書:632+786-980=1418-980=438(元)。)
師:小剛家也有一個計劃。你們想知道嗎?
(看屏幕:小剛的媽媽說:“我想用節余的錢買一臺價格是960元的洗衣機,幫媽媽算一算,需要攢幾個月?”小剛做思考狀。)
師:同學們,你們能幫助小剛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能。
(評析課件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好勝心很強,對幫助小剛解決問題個個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積極思考的狀態中。)
師: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洗衣機的價錢減去一個月的節余,還缺522元,再減去一個月的節余,還缺84元,因此需要攢3個月。
(列式:960-438=522(元),522-438=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2: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兩個月的節余是876元,要買一臺洗衣機是960元,還少84元,因此要攢3個月。
(列式:438+438=876(元),960-876=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3:我們組的想法和第二個同學說得差不多,先求出兩個月的節余是876元,而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列式:438+438=876(元),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生4:我們組的想法是先求出兩個月的節余,是876元,買洗衣機還不夠,再加一個月的節余是1314元,這就足夠了,因此要攢3個月。
(列式:438+438=876(元),876+438=1314(元),需要攢3個月。)
師:通過討論,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決了問題,看看小剛說什么?
(屏幕顯示:小剛高興地說:“謝謝同學們幫我解決了問題,你們的好方法我已經學會了。再見。”)
(評析本環節的設計初衷是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參與,課堂氣氛熱烈。由于每個人的思維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體現。)
(三)理解應用
師:老師也為同學們的聰明才智感到高興,現在你就是你們家的小管家,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購買計劃中的商品,用每月節余的錢,需要攢幾個月。數據多的同學可用計算器幫忙,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請小組成員或老師幫忙。
(評析此環節旨在鞏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如果單純地出一道題,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但讓他們計算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學生的情緒又高漲起來了。另外,可以讓學生使用計算器,他們感到很高興,繼續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
(四)回顧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同學們用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答了問題,同時也做好了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并掌握了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同學們的課上得非常好。
四、教學反思
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做一個調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起對本節課的`極大關注。課堂上,學生精神高度集中,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幫小剛解決問題時,學生情緒高漲,因為這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只是平日從不參與,這次讓他們自己當“管家”,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就激發出來了。課堂上,小組討論氣氛熱烈,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讓我為之一振。由于取材于生活,學生感到很熟悉,因此表達起來非常流暢,把一個理財計劃說得井井有條。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 的知識,相信將會令他們終身難忘。這節課,我感到學生在學習加減混合運算的過程中,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因為問題情境很貼近他們的生活。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并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我自己認為這節課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目的,但由于學生的差異,個別學生的思考速度跟不上小組的討論,因此就干脆放棄。另外,雖然在課前,我強調是近幾個月內的計劃,有些學生在計算時才知道要攢8~9個月,這樣在計算時就耽誤了時間。
通過反思,提醒我在今后備課中要關注每個細節,努力提高自身教學以及處理事件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更上一層樓。
五、案例點評
本課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注重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創設“買洗衣機”的情境,緊密聯系了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感到非常熟悉、親切。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家庭的“理財”計劃中,使學生在理財的過程中,探索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使他們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探索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化
百以內加減法已經為學生萬以內加減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本節課,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體現算法多樣化。學生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本節課還注重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了熱情的幫助,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課堂中在充分讓學生合作探討的同時,要注意合理搭配每一環節的時間,把握住重點內容進行教學。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26頁的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算一算:
25+50= 24+5=
2、口算:
34+40= 21+6= 8+81=
75+2= 60+15= 70+23=
二、練習、
1、想想做做3
獨立填表,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4
先計算,再交流結果,最后比較每組上下兩題,你發現什么?
(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
3、想想做做第5題。
(游戲形式:摘水果)
4、完成第六題、
給充足的`時間學生去做,并教育學生檢查的習慣、做的全對的給予表揚
5、想想做做第7題。
(先指名說題意,再提問題,最后列式解答。)
三、布置作業:
四、教學后記:
讓學生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8頁例4和做一做
教學目標:
1.會歸納總結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2.能根據乘除法之間的關系進行驗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3.養成良好的計算、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你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特殊情況的小數除以整數的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2.4÷2 4.8÷6 9.09÷9
8.24÷8 6÷5 1÷5
2.填空,并說出為什么?
(復習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為下面學習驗算做好準備)
3.列豎式計算(生板演)
(1)7.44÷4 (2)7.44÷8
(3)102÷24 (4)4.551÷5
四道逐漸變難
二、探究新知
1.在評價學生的計算結果中幫助學生學會歸納和總結。
師:通過剛才的解題,你能說出小數除以整數是怎么除的嗎?
學情預設:學生有的會把步驟在說一遍,有的會講出前面“被除數的整數部分不夠除”和“除到被除數的小數末尾還有余數”兩種特殊情況的小數除以整數的算法,教師一一給與肯定。
師:做小數除以整數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四人小組討論并歸納
學情預設:生根據小數乘法經驗說出轉化乘整數除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哪一位不夠商1就商0,然后繼續除。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然有余數,要添0后再除。
課件出示補充。
2.在暴露計算錯誤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驗算。
(1) 師:為了保證我們的計算正確,怎么辦?——驗算
驗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怎樣驗算黑板上面的小數除法呢?
學情預設:生根據整數除法經驗能說出用乘法驗算除法,或估算一下,或用被除數除以商等。
師:四人小組,一人選一道進行驗算,算完在組內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門診臺
課件出示。
小結:用估算能知道計算有沒有錯;用乘法或再除一遍的方法能保證計算正確
三、鞏固練習
1.小馬虎也做了兩道題,請同學們看看他做對了嗎?如果不對應該怎么訂正?
37.8÷6=63 7.4÷5=1.4……4
2.計算并驗算
43.5÷29 18.9÷27
1.35÷15 207÷45
3.書第20頁:7、8題
四、課堂小結
說說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