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1
一、研究背景
密鋪也稱為鑲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它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變化和美的享受。通過實踐活動,從而進一步理解密鋪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四年級已經學過了一些平面圖形。小學生對奧運會感興趣,對自然界的奇特現象有強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礎上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密鋪的特點,繪在方格紙上密鋪。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什么是密鋪,知道什么樣的圖形可以密鋪平面。
2、過程與方法: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及探索、歸納、創造能力的思維習慣的形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學會用數學的眼光欣賞美和創造美。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2008年,舉世矚目的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承辦各式各類比賽的體育運動場以其造型獨特、雄偉壯麗的身影展示于世人的眼前。這是中華民族建筑的精華與現代科技完美的組合,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水立方體育館,請看它的雄姿。(展示圖片)
2、教學過程設計
(1)任務一:請注意觀察,水立方外墻裝飾的花紋有什么的特色?請用文字語言描述出來。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像這樣把一種或幾種乎面圖形既無空隙,又不重疊地鋪在平面上,這種鋪法,數學上稱它為“密鋪” 。
課件出示或用圖片展示生活中的壁磚、地磚密鋪場景。
(2)任務二:探索可“密鋪”圖形的特點:
猜想:是否每種圖形都能實現密鋪呢?
出示: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圓形、正五邊形等八種基本圖形。
學法:
①分組小組合作,每人選擇一種圖形鋪一鋪。
②想一想,鋪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③將鋪的結果在小組里交流。
④匯報交流、展示成果。
引導學生得出能密鋪的圖形的種類。
(3)任務三:歸納出可“密鋪”圖形的內在規律。
問題①:在用三角形拼接的圖案中,每一個頂點處有幾個角?和是多少?
問題②:在用四邊形密鋪的圖案中,每個拼接點處有幾個角?和是多少?
問題③:在用六邊形密鋪的圖案中,每個拼接點處有幾個角?和是多少?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只用一種多邊形進行密鋪,就必須使拼湊在每一拼接點頂點處各角之和為360°。是這些圖形的內角和的是360的整數倍。
(4)任務四:讓學生根據課本第110頁的圖案,選用一組,在方格上設計新穎,美觀的密鋪圖案。
(5)任務五(發散思維。拓展延伸):探索用兩種平面圖形進行密鋪的可能性。
問題:如果想讓正五邊形能密鋪,你覺得應該加上哪個圖形呢?
提示:正N邊形內角和S=(N-2)*360,正五邊形內角和為540°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層次清楚的組織實踐活動,通過讓學生觀察、分折、猜想、歸納概括,推理和驗證等思維方式和學生的動手操作,交流討論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創設情境到問題探究,具有趣味性,富有挑戰性、如果結合運用多媒體和互聯網教學手段,效果更好。更能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2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親歷感興趣的生活和社會實踐過程,使學生根據所學的數學知識和相關的學科知識在實踐活動中去動手操作、解決簡單的真實的生活和社會現實問題。
一、研究目的
1.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針對傳統數學教學為考試而教數學、學數學,數學教學嚴重脫離生活實際等現象,強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強調數學與其它學科、數學與社會的聯系,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數學意識,強化實踐意識,進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全面發展學生的潛能。
好動、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成長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數學實踐活動教學中所涉及的問題絕大多數來自于社會生活,甚至是來自于學生所熟悉的身邊,這樣的問題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在教師的參與指導下,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合作等方式,發現數學問題,并創造性加以解決。
3.便于學生心理和諧發展。
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充滿心理活動的過程,也是一個特殊的心理認知過程。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不同狀態下的'學習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學生具有積極的心理狀態,他們的思維就敏捷,記憶力強,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反之,學生處在一種消極、被動狀態,學習勁頭就不足,注意力分散,反應緩慢。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的研究正是適應了小學生這一心理發展要求,使他們一直處于積極的心理狀態。一旦教學所提供的材料和數字問題能觸及到學生心靈深處,學生就會迸發極大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同時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成功感不斷的得到強化。
二、學生分析:
我們班學生由中年級進入高年級,大部分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差,動腦不夠靈活,思維比較怠慢,但大多數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非常高,只是,缺乏目的性、科學性、方法性。總體來看,學生數學綜合實踐能力還處于雛形,老師們將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實踐能力。
三、活動要求:
1.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策略研究。在教學活動中如何實施開放性教學,引導學生探索、發現知識的形成的過程和發展變化規律,如何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活動交流的條件,使學生獲得必須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2.開展數學小課題的策略研究。如何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在現實生活中選擇一定的研究專題,精心設計,采用學生喜愛的形式,指導學生圍繞專題去觀察、調查、收集材料、探討問題,然后撰寫科研論文或研究報告,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案。數學小課題研究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科學方法,增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研究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意識,訓練學生參與實踐的能力。
3.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研究。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4.獲得更多內容和形式的研究案例,開發小學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習資源。
四、預期達到的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現實世界及其他學科的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
2.通過數學實踐活動,初步學會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研究有關的數學規律,從中培養創新意識,獲得成功的體驗。
3.初步構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數學實踐活動教學模式,努力形成開放、探索、研究、綜合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經驗、成果。
五、活動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廣泛收集、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學習、研究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先進教改經驗,以提高思想認識,借鑒他人成果。在此基礎上,結合工作實踐,研究制定數學實踐活動研究的具體策略,構建數學實踐活動的理論框架。
2.行動研究法。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研究制定的實施方案貫徹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去,有計劃有步驟地在教學工作中開展行動研究,并邊工作邊研究,不斷調整方法,修改實施方案。
3.經驗總結法。在實驗探索過程中不斷分析總結,通過對成功經驗的理論分析和科學總結,既指導和帶動廣大教師深化教學改革,又推動本課題不斷深化研究。
4.個案研究法。本課題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將選取一些學生,建立個人學習檔案,進行追蹤分析,以及時發現問題,調整對策。
六、預期成果:
1.形成有形的研究案例和研究成果(資料)。
2.初步形成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評價標準。
3.搜集整理適合本校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習資料,并應用于課堂教學,以實現培養小學生初步的研究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目的。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3
活動背景: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是數學教學的根本,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及理財意識,做個節約型的小公民。
活動目標:知識與技能
1、通過記錄家里一周的開支,進一步熟悉用小數表示錢的方法,鞏固小數點加減法。
2、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熟悉用折線表示數據的方法。過程與方法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操作幾交流的過程,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學生準備課前調查家中一周的開支情況記錄下來,并完成如下統計表。
2、教師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儀 [設計意圖]人人參與收集整理數據,使所有的參與者都能平等參與,積極主動參與,在參與中構建新的知識形成能力。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教師:
同學們,人們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費,一個家庭也是一樣,每天都有不同的開支,不同的家庭開支情況也不相同,這節課我們就來交流一下我們班每個同學家里的一周開支情況。探討開支的規律,學會做小管家。出示課題《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開支情況:
1、先在小組內交流
2、各小組選派代表匯報其家里一周開支情況并回答問題:(課件出示)
(1)你是怎樣得到記錄單上的數據的。
(2)表中的“項目”、“金額”、“小計”、“總計”分別表示什么?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匯報)
[設計意圖]
進一步熟悉用小數表示錢數的方法,鞏固小數加減法,以及數據的收集整理、統計表的制作。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內交流,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開支情況也會不同,體會統計源于現實生活的需要,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為后面談意見和建議奠定基礎。
三、用折線統計圖表示一周的開支情況教師:
如果用折線統計圖表示出你家一周的開支情況。你打算怎樣設計統計圖。
1、用折線統計圖表示出你家一周的開支情況。
(對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參考老師提供的統計圖表樣,也可向小組內同學學習繪制方法。)
課件出示:( )家庭一周開支統計圖
2、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設計意圖]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熟悉用折線表示數據的方法。利用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發現家里一周開支情況的周期性。發揮小組內成員相互學習,降低差異,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匯報:
1、同學們先在小組內交流制作好的統計圖,比比看誰的作品最美觀,選出來作為優秀作品展示。
2、對選出的優秀作品在全班進行展示交流,(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同時說說你家的開支有什么變化規律?交流后由學生進行評價。(從制作的美觀程度,及開支的大小,開支的項目上進行評價)
3、根據自己家一周的開支情況估算本月的開支,估算結束后進行全班交流,并說說具體的估算方法。(教師對學生的探索結果進行總結和點評)
4、對各家的開支情況你有什么感受?你家的開支和理嗎?你有什么建議?
生1:每個家庭周末的開支都比較大,原因周末休息,人們有時間采購、游玩。
生2:生活開支如米面油鹽菜,需求最多,但花去的錢不是很多;
生3:應酬、禮尚往來、朋友聚會雖次數不多,但占用的金額卻不少;
生4:買衣服、看病也占去了相當大的.開支;
生5:水電暖、物業管理每月都有一定開支,不過比較固定;有的家里這方面開支就大,有的家就比較少。
生6:我家買彩電花去了五千多元錢。有同學家還買了電動自行車。
生7:我認為有的家里開支還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師: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議嗎?
生1:水電費如果我們節約用的話,可以節省一定的費用;我們要養成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的習慣,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沖馬桶。
生2:用于應酬,禮尚往來的資金多,禮尚往來可以進行改革,變一種方式,比如婚事簡辦,送鮮花等方式。節省下來的錢可以買一些書籍,還可以捐贈給有困難的人。
生3:我覺得生活開支必不可少,但衣服上的開支可以適當減少,不必追求過高檔次。
生4:我覺得父母掙錢很不容易,我們不應該亂花錢。 …… [設計意圖]在交流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獲得自信的體驗,獲得發展,并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樹立節約意識,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 活動小結:
大家都談得很好,要想日子過得好,就要合理開支,計劃支出,只有這樣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過越紅火。我們從小就應該懂得勤儉節約,不亂花一分錢。不浪費水電等地球資源,學會為全人類著想。
六、布置作業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開支向父母匯報,并針對如何節約開支這個問題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
開展一次實踐活動: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購物一次,學會購物,學會理財。
[設計意圖]
參與實踐,增加社會實踐經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勤儉節約,學會理財,學會管理。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4
活動目標:
1、發現故事中角色數量的不同,感受故事獨特的趣味。
2、試著根據數量排列故事圖片,講講故事。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
幼兒坐月牙形、四張桌子、一塊黑板
2、幼兒操作用卡片(幼兒人手一份)
3、ppt課件(體現故事的順序和倒敘)
活動流程:
一、角色知多少(發現故事中出現的主要角色)
重點提問:故事中出現了一些什么呢?
猜猜這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小結:故事角色的數量是不同的,不同的數量可以用不同的數字來表示。
二、情節知多少(發現故事中角色的數量變化,體會角色間的關系)
1、從1到6的故事
重點提問:故事中的`角色誰先出來,誰后出來?
發現故事中特別的地方了嗎?
小結:故事中角色的數量是從少到多,數字是從小到大。
2、從6到1的故事
重點提問:故事還有一種說法,聽聽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故事中角色的數量可以從少到多,數字從小到大,也可以從多到少,數字從大到小。
三、故事知多少(嘗試根據數量的不同,講一講自己的故事)
重點提示:故事中的角色是一個一個出現的,而且每次出現的角色總是和前一個角色有關系。
小結:故事角色數量的變化,就變出了一個個不同的故事。(出現每個角色只有一個的畫面)
猜測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延伸活動:圖片可以投放到游戲中,孩子們自己排圖片,自己編故事。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5
【活動目標】
1、和幼兒一起復習10以內的數字以及排序,讓幼兒了解數字和我們息息相關。
2、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學會認真聽清楚各項活動的規則。
3、通過操作、游戲,讓幼兒熱愛數學,體驗數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有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學會認真聽清楚各項活動的規則。
數學樂園情景圖,數字娃娃卡片10個,動物小火車情境圖,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去過兒童樂園嗎?誰能說說那里有哪些好玩的游戲?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數學樂園玩玩你們想去嗎?
2、下面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坐上公共汽車,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嘀嘀嘀小汽車開動了請小朋友坐穩了不要把頭和手臂伸出窗外,很快我們來到數學樂園門前,請小朋友慢慢睜開眼睛準備下車)。數學樂園門口怎們樣漂亮嗎?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們想進去嗎?
二、活動過程
1、想進樂園但是數學樂園的園長提出一個要求:要和老師玩一個對口令的游戲過關的才可以進去。(老師和小朋友伸出的手指數的和是10)
2、小朋友全部過關,打開大門出現數字寶寶,小朋友仔細觀察你們發現了什么?請小朋友讀出上面的數字。
3、師生共同給數字寶寶排序。
4、請小朋友用數字說一句話。(我是一個好孩子……)
5、請小朋友告訴老師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見過這些數字?(例如、電話、手機……)
6、小朋友們觀察的`可真仔細,生活中有這么多的地方都用過數字,那么你們說說數字是不是很了不起。
7、轟隆隆、轟隆隆……是什么聲音,原來是一群小動物也來游數學樂園,小朋友們快數數一共有幾只小動物。
8、你喜歡他們嗎?從前往后數誰排第一位?老師請小朋友說說你喜歡的小動物是誰?排在第幾位?他的前面和后面都是誰?
三、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說的棒極了,小朋友想和你喜歡的小動物做游戲嗎?那我們邊做律動邊和小動物們一起在數學樂園里快樂的游戲。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6
教學內容:
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110~111頁。
教學目標:
1、初步滲透統計的思想和方法,讓學生體驗用教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2、通過閱讀資料運用統計估算等數學知識,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查找、收集和處理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中的小組合作能力。
3、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敏銳眼光。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活動學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體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過程。
教具:精美賀卡、全班同學及家庭收到賀卡數量統計表。
學具:板貼紙、計算器、個人及家庭去年收到的賀卡數量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展示賀卡,激趣導入
1、展示幾副精美的'賀卡。
2、賀卡可以傳遞友誼和祝福,同學們,你給同學、老師、親人、朋友寄過賀卡嗎?知不知道賀卡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給同學們介紹賀卡是用木材加工成的,生產賀卡需要消耗大量材。
出示課題:你寄過賀卡嗎?
(設計意圖:展示漂亮的賀卡,通過生活中常見的話題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的思考,生成數學問題。導入新課。)
(二)交流資料,合作統計
1、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2、老師展示收集的相關資料。
3、小結:可以看出一張賀卡從砍伐樹林、印刷紙張、精美加工、集中郵寄至廢棄扔掉,其中資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都十分驚人,那么我們每個小組個人及家庭去年收到賀卡數量又怎么樣呢?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把你們調查的結果分別填在表格中。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練習,鞏固生活中的對稱、平移、旋轉現象,明確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熟練畫出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一組圖形中能準確地識別出軸對稱圖形;根據平移、旋轉的特點,準確判斷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及數學美,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準確地識別出軸對稱圖形;根據平移、旋轉的特點,準確判斷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
運用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發現蘊含的數學規律。
教學方法:
談話法。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等。
教學過程:
一、回憶本單元學習的知識。
同學們,這一單元我們主要學了哪些知識?請大家一起回憶回憶。學生交流。
二、復習梳理、板書本單元的知識。
1、復習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
(1)復習對稱現象。
像樹葉、蝴蝶、天安門城樓這樣,沿某一條直線對折后,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具有這種特征的物體或圖形,就是對稱的。
(2)復習軸對稱圖形。
①像上衣、松樹、桃心、葫蘆這樣的圖形都是對稱的,它們都是軸對稱圖形。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后,折痕兩邊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做對稱軸。
②判斷軸對稱圖形要根據軸對稱圖形的'意義和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來判斷。
③我們在畫對稱軸時要畫成一條虛線。
(3)完成教材P36頁練習七的第13小題。
談話:同學們愛照鏡子嗎?把臉對著鏡子,鏡子里面就會出現和這邊一樣的圖像,小明把這個圖形對著鏡子,鏡子里面出現了另一半,(課件演示),你知道這是什么圖形嗎?(蝴蝶)
你有什么發現?
教師小結:照鏡子時,鏡子外的是物體和鏡子內的成像前后、上下——不變,但是左右相反發生變化,這就是鏡面對稱現象。鏡面對稱的圖形也是我們學過的軸對稱圖形。
出示半邊的天壇、笑臉、青蛙、雪花等圖案,讓學生想辦法利用鏡面對稱,判斷出是什么,指出這些圖形的對稱軸。
2、復習平移和旋轉。
(1)復習平移。
①平移:當物體或圖形沿著直線運動,而本身的方向不發生改變,這種現象就叫做平移。
②平移的特征:平移時,物體或圖形的形狀、大小、方向都不改變;只是本身的位置改變了。
(2)復習旋轉。
①旋轉:物體或圖形繞著某一個點或一個軸做圓周運動,我們把這種運動現象稱為旋轉。
②旋轉的特征:旋轉時,物體或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不改變;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發生了改變。
(3)完成教材P36頁練習七的第14小題。
下面哪一幅圖是由(1)平移得到的?在序號上畫“√”。
①學生認真觀察后,獨立完成。②學生交流匯報,說說自己的想法。
3、復習解決問題。
(1)剪出連續圖形的方法:根據圖形的對稱性,只要在反復對折好的紙上沿折痕一邊畫出圖形的一半,燕虛線剪開,就會剪出多個一模一樣的圖形。
(2)剪出的連續圖形應注意:對折;從閉口處畫起;連接處不能剪斷。
(3)完成教材P36頁練習七的第12小題。
你能剪出像下面這樣的圖嗎?
①學生觀察后,獨立完成,動手試著剪一剪,可以在小組內先交流想法再操作。
②學生展示自己小組的成果,說說自己是怎樣剪的。③學生再次動手獨立剪一剪。
三、全課總結。
本單元的學習結束了,你想說些什么?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軸對稱圖形、平移和旋轉現象,同學們剪出了漂亮的軸對稱圖形,能判斷平移和旋轉。下課后,不要停下發現的腳步,去生活中尋找更多的數學知識,做生活的小主人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8
教學目標:
1、 通過閱讀統計圖表以及實際調查和測量,了解我國城市以及所在學校的人均綠化面積,體會綠地對于改善居住環境的意義。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統計圖表,對所閱讀的材料和所調查所得的材料能夠進行科學的分析與反思,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通過調查和閱讀等活動,體會到我國與先進國家在綠化方面的差別,從小培養學生的綠化和環保意識。
2、閱讀分析教材提供的材料,了解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小組合作實驗獲得滴水龍頭、洗臉,洗手的用水量,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估算、推算出相關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對比,增強節水意識。
3、通過綜合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與方法解決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綠地面積
(一)閱讀分析
1、 出示兩張統計圖(書上第121頁的圖)
2、 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1)先自己觀察
(2)再把觀察到的與同桌交流
(3)再集體交流
3、 解決表后問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
4、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5、 我國綠化情況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情況怎樣?你了解嗎?
(1)看書了解
(2)學生補充介紹
(3)對于這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
(二)實踐反思:我校的綠化情況怎樣呢?
課前同學們進行了調查和走訪,說說你們的調查情況
(1)實物投影(或黑板出示)學生的調查情況
(2)通過調查和統計,你有什么收獲?
(3)你認為可以怎樣改善學校的綠化環境?
(4)閱讀你知道嗎?并算一算有關問題
二、復習保護水資源
(一)創設情景,引起思考
1、播放2007年5月太湖水污染,無錫自來水變質,市民搶購純凈水的場景。
2、播放我國北方干旱的場景。
說說你有什么想法,揭示課題《保護水資源》。
(二)閱讀資料,了解國情
閱讀教材提供的這段資料后,先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說說資料中有關分數和百分數的實際含義,再讓學生說說相關的感想:重點要使學生體會到:我國是一個水資源比較少的國家,而且水資源的分布很不均衡。
(三)合作實驗,完成圖表。
從下面任意選擇一項實驗,先小組合作獲得數據,再通過計算完成統計圖表。
實驗一、了解一個滴水的龍頭在一段時間里流失的水量。
實驗二、 比較刷牙、洗臉時連續放水或用容器盛水的用水量。
實驗三、比較用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時的用水量。
小組分工合作,老師分頭指導。
做滴水龍頭在一段時間內流失水量的實驗時,一要為每組學生準備好量杯和計時工具;二要提醒學生每隔半分鐘作一次記錄。推算1小時、1天、1年流失的水量時,先要根據實驗數據算出平均每分鐘流失的水量,再用這個數據依次乘60、(6024)、(6024365)。要提醒學生使用計算器,并注意單位的換算。
做不同用水狀態下刷牙、洗臉的用水量實驗時,一要為每組學生準備好盛水的工具和量杯;二要指導收集流水的方法:可以
先記錄一個同學用流水刷牙、洗臉的時間,再把相同時間流出的水收集起來,并量出有多少升。
做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時的用水量實驗時,可用容器直接接住流水,并用量杯量出有多少升。推算全班一年共可節約多少噸水時,可以先算出全班同學1天能節約多少升,再用算出的結果乘365天,最后根據1升水重1千克算出一年節約的水有多少千克,并換算成以噸作單位的數。
(四)分析數據,暢談體會。
通過實驗和計算,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觀察口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想想哪些節約用水用水的辦法,在全班交流。
(五)順勢引領,課外延伸。
節水、護水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課后每人寫一條節水、護水的廣告詞。
三、鞏固練習
詳見共享空間
課前思考:
《保護水資源》是有關環保主題的一次活動。主要讓學生通過閱讀用數表達的.信息以及試驗和計算,體會數據對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作用,感受節約和保護人類生存資源的意義。
教材提供的一段有關我國水資源的文字材料需要學生認真閱讀,初步認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關于教材涉及的三項不同的實驗,都需要學生在課外完成,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雙休日的時間讓學生在完成書面作業的同時任選一項開展活動。對于很多學有余力的學生來說,讓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并發現問題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更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后反思:
生活中需要綜合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的實際問題有很多,除了教材提供的這兩題外,為了便于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我在課上補充了這樣兩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1.光明小學要買60個足球,現有甲、乙、丙三個商店可以選擇,三個商店足球的單價都是25元,但各商店的優惠辦法不同。
甲店:買10個足球免費贈送2個,不足10個不贈送。
乙店:每個足球優惠5元。
丙店:購物滿每200元,返現金30元。
為了節省費用,光明小學應到哪個商店購買?為什么?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9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通過運用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參與、合作意識。
2、滲透熱愛父母、熱愛家庭的思想教育。
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一個、每生一張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出示生日蛋糕。
同學們,這是什么?知道老師帶這個蛋糕來干什么嗎?今天我們來過一個集體生日,怎么樣?
2、學生齊唱生日快樂歌。
3、過渡:照理,唱完生日歌就該吃蛋糕了,可今天這蛋糕暫時還不能切,老師遇到了一些與生日有關的問題,這些問題被設置為一、二、三、四個難關,如果同學們能協助老師順利闖過這四關,我們再來高高興興地分蛋糕吃,怎么樣?
二、闖關活動。
第一關:猜一猜。
1、有幾位小朋友聽說我們在過集體生日,也趕來湊熱鬧,讓我們來了解他們的生日各是幾月幾日?
2、課件出示第22頁四幅圖及聲音。
3、你知道他們的生日各是幾月幾日嗎?先獨立想一想,再與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4、反饋:結合學生的`回答復習大月、小月、季度、閏年等知識。
5、你能模仿剛才的幾位同學,把自己的生日編成一道題讓其他同學也來猜猜你的生日嗎?
6、指名交流,猜一猜。
7、小結:第一關順利通過。
第二關:問一問。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知道了班中有些同學的生日在一月份,有些同學的生日在三月份……那么,到底幾個同學的生日在一月份,幾個同學的生日在三月份呢?我們不知道,下面我們就通過問一問來統計一下我們班同學的生日分布情況,請各組組長組織組內的同學依次報生日,填好統計表。
2、各組活動。
3、交流匯總,師完成匯總后的統計表。
4、你能根據統計表中的匯總數據完成第23頁的條形統計圖嗎?
5、反饋評議。
6、你能根據條形統計圖反映出的我們班同學的生日,提出哪些問題呢?小組內交流后全班交流。
7、小結:順利闖過第二關。
第三關:算一算。
1、根據條形統計圖反映出的數據算出每個季度出生的人數各是多少,并填入下表。
季 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 數
2、反饋校對,要求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再次明確季度的含義。
3、小結:順利闖過第三關。
第四關:小小設計師。
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在年歷上圈出來,并說說準備怎樣為爸爸媽媽過生日。
三、在《生日快樂》的音樂聲中吃蛋糕。
教后感: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10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五單元P5 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1、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理解單式與復式統計圖的異同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復式條形圖的學習。
2、能根據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的有關數據作簡單的分析,判斷和預測。
【教學重點】
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實際運用。
【教具準備】
藍球
【學具準備】
表格。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 復習舊知,解決問題
1、 答話引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統計知識?
2、復習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你能介紹一下復式統計圖的特點嗎?
3、什么情況下使用復式條形統計圖?
4、你能解決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嗎?
出示P59的練習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指名回答,并集體訂正。
二、聯系生活,實際運用
師:在生活中,你需要用到期復式條形統計圖嗎?
學生分組討論,指名回答。
出示P59實踐活動課題。
說清要求,分組進行。
1、 需要收集什么數據?
2、 如何繪制?
分組進行實踐活動
回顧總結,展示個性
1、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想法和體會?
2、評一評,哪一組的統計圖做得最好。
通過復習舊知識,對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進一步加強理解,并能掌握其的`實用性。
在運用統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討論用什么統計圖來描述這組數據比較合適,再思考能否在一幅條形統計圖中表示兩組數據,體會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這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和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反思】
通過創設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經歷整理數據、描述數據的過程,并在相互的評議和交流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各自的統計圖,逐步明確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引導學生從統計圖中發現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驗證猜想,體驗到數據的作用。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11
備教材內容
1.本課時學習的是教材50~51頁的內容。
2.本活動是以游戲的形式探討可能性的大小。教材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了實踐活動的順序和過程。首先讓學生利用前面所學的組合的知識確定擲兩個骰子所得的兩個數的和的范圍,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接下來,通過游戲探討可能性的大小,分四個層次。第一步,教師提出游戲規則,學生對游戲結果進行猜想。第二步,示范游戲。第三步,小組內開展游戲,進一步驗證。第四步,通過前面的試驗和統計結果進一步探究奧秘。
3.本節課在學生學完了“可能性”這一單元后,設計了這個以游戲形式探討組合中可能性大小的實踐活動。通過本活動,可以使學生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鞏固組合的有關知識,探討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通過與老師比賽的形式,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備已學知識
可能性的`大小
物體的多少決定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反之,通過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也可以判斷物體的多少。
組合
可以用連線、列表、圖示等方法找事物的組合。
備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運用組合、找規律、可能性、統計等有關知識探討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了解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
2.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猜想、試驗、驗證的過程,初步滲透比較、歸納、概率、統計以及有序思考等多種數學思想方法。
2.在游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知識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自信心。
2.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備重點難點
重點:探索兩個骰子的點數之和在5、6、7、8、9居多的道理。
難點: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備知識講解
活動內容 通過擲骰子游戲,明確為什么兩個骰子出現數字和是5,6,7,8,9的可能性大。
活動用品 兩個相同的骰子(六個面上分別寫著數字1~6)、記錄本、筆。
活動過程
活動一 探究同時擲兩個骰子可能出現的數字和情況
1.猜測兩個骰子可能出現的數字和情況
(1)兩個骰子出現的數字和不可能是1。
(2)兩個骰子出現的數字和可能是2或3。
(3)兩個骰子出現的數字和不可能是1或3。
2.實際投擲,并列表格記錄兩個骰子可能出現的數字和的所有情況
(1)找出兩個骰子數字和的方法。
運用組合的方法找出兩個骰子的各種組合,計算出各種組合的數字和。
(2)用不同的方式呈現試驗結果。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12
教學目標:
1、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作出簡單的預測。
2、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和分析、預測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通過實驗經歷收集、數據、用統計圖表呈現出來,并分析數據的全過程。
2、看懂統計圖表,能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準備:
草稿紙
這次實踐活動安排的是一個小實驗,體現了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這一活動,是讓學生通過實驗用統計的方法表示出豆芽生長的規律。可以提前一周布置給學生做這個小實驗,并提出實驗的要求,如溫度、濕度適當,堅持每天同一時間測量記錄等。有條件的班級也可以同時在教室布置一處實驗角,由專人負責。沒有黃豆用綠豆代替也可以的。實驗7天后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這里應該注意,要鼓勵每個學生參與實驗的全過程。如果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去請教家長、老師,也可以自己查閱書本。讓學生從小就體驗實驗的過程,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利的。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二、出示要求:
(1)把幾十粒黃豆泡在水中,一天后將水倒掉,蓋上一塊濕布。
(2)待黃豆發芽后,選擇一顆豆芽測量長度并記錄。
(3)填入下表,并制成統計圖。
三、布置任務。
1、自己參與實驗的全過程,有問題可以及時向老師或家長請教。
2、我們一周后,看看你的統計圖。
可以與同伴說一說,從這個圖中你看到了哪些變化?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13
教學目標:
1. 通過動手,進一步感知物體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2. 使學生能更清楚的認識平移與旋轉的現象。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獨立設計出自己想要圖案。
導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案:
課前動手收集一些圖案。
二、學生自主合作制作:
1.說一說
學生把自己課前收集的圖案拿出來,同桌互相說說自己覺得它美麗的地方在哪里?然后說說這些圖案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2.找一找
學生取出自己的水彩筆,把自己所拿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圈出來。
3.畫一畫
老師可以取出一幅圖片,將其中一幅,對折撕掉,指名生畫出它的軸對稱圖形。
三、檢測達標
剪一剪
學生取出自己的剪刀,剪出自己最喜歡的圖形,通過平移或旋轉繪制出一幅圖案。
四、評比結束本課:
學生把自己設計圖案拿出來,先小組比,選出優秀的圖案,然后教師在評比出優秀的圖案三份。
課后反思: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14
教學目標:
1、培養動手實踐能力,結合圖形加深對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的認識,并從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2、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剪紙,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初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具準備:
教具:一個小人、半個小人的錯誤畫法;整副的2個、4個、8個小人;一張彩紙;《某班剪紙欣賞》。
學具:剪刀;每人一張小紙;信封里:每人三張大紙;兩人一張示范圖案。
教學過程:
課前:媒體欣賞《中國剪紙藝術》(重復播放)
一、激趣引入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很多漂亮的剪紙作品。你以前剪過嗎?剪過的請舉手。誰來說說看,你剪了什么?(問3個學生)
二、探究新知
A.單一對稱小人的剪法。
師:這里有個小人,你會剪嗎?該怎么剪?
(媒體出示單一對稱小人的剪紙,叫2個學生說。)
(師邊小結邊媒體演示:紙對折,畫好半個小人)
師:剛才小朋友都認為先對折(演示:紙對折),把紙分成了這樣的……兩塊(慢,讓學生跟說),在其中一塊上像這樣(演示:畫半個小人)畫上半個小人,剪下來就能得到一個完整的小人。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師:拿好桌上的紙,做好準備。(有些人還沒準備好哦,聽老師的口令。)開始動手吧。
(學生動手剪,教師邊巡視邊選擇幾個學生作品,再一次性投影出作品進行講評。)
講評:
師:這是幾個小朋友剛才剪的的作品,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你有什么想說的?
(讓2生自由說)
師:有的剪的很成功,有的有些缺點。但是,他們都剪出了完整的`小人。
(慢)為什么只畫半個就能剪出一個完整的呢?你能用數學知識來解釋一下嗎?
原來,是對稱的原因啊。是不是只畫半個,就一定能得到一個完整的小人呢?為什么?
師:這里也只畫了半個,老師把它剪下來,你們看。
(邊說邊演示教具:錯誤畫法導致剪出不完整的小人)
師:怎么這樣了?
(讓一個學生對師演示的發表看法)
師:(切換到媒體上的半個小人),在畫半個小人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師:這一邊(鼠標指一指)相當于這個軸對稱小人的什么?(生說出對稱軸則不問。)
師小結:(教具出示半個小人)看來,我們都認為先對折(演示紙對折),把紙折成了這樣的兩塊,再其中一塊上找準對稱軸,沿著對稱軸的這邊(手指)畫上半個小人。這樣,就能得到一個完整的小人。
(師把教具貼于黑板)
B.多個并排排列的小紙人的剪法。
1.嘗試討論:
師:老師這里也只畫了半個,你知道剪出什么了嗎?看,老師剪出了2個、4個、8個,甚至更多的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黑板整副出示教具:2個、4個、8個的小人)
師:你會嗎?有什么方法?
師:多折幾下,真能剪出這樣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嗎?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剪一剪!
請四人小組長發一張紙給你的組員。準備好了嗎?(有幾個小朋友還沒準備好哦,趕緊了。)開始動手吧。
(學生動手嘗試,教師巡視做個別指導。)
2.展示探究:
師:現在,我們來統計一下,剪出手拉手的小人請舉舉手。
很多人都成功了。表揚一下自己。
不過,剛才老師還看到,有幾個小朋友剪成這樣了,有的剪成這樣,還有這樣的。(媒體逐個出示錯誤剪法)
師:怎么會剪成這樣?我們來幫他們想一想,有什么好辦法能剪出正確的手拉手的小人?
(手指黑板上的幾串小人,讓學生獨立思考一會。)
師:四人小組互相討論一下。
(討論后,叫一個小組上臺匯報討論結果。)
師:你們組有什么好辦法?這里有張紙,你們可以邊說邊示范。
(生說)
師:其他人有補充嗎?
師拿紙演示并小結:看來,我們還是要找準小人的對稱軸,沿著對稱軸這邊畫上半個小人,手不僅要畫到邊,還要剪到邊。這樣,才能剪出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C.找規律
1.學生操作:
師:接下來,讓我們再用正確的方法來剪一剪,好嗎?小組長再發一張彩紙給你的組員。開始動手吧!(生剪,師巡視。)
2.反饋:
師:剪成功的舉舉手。你剪了幾個?你呢?
師:為什么小人的個數會不一樣?小人個數和什么有關呢
和折的次數有關。
師:折的次數越多,紙被分成的塊數也就越多。看來,小人個數和折成的塊數有關。
(師投影一串小人)
(1)師演示數:我們看看這串小人,它被折成了幾塊?剪出了幾個小人?
(和生一起數)
(2)學生數:你會數了嘛?把你剪的所有小人攤在桌上,數一數,折成了幾塊?有幾個小人?
(讓生自由數)
(3)反饋填表:我們一起來填好這張表。
媒體出示表格:
(學生說,教師填好表格,最后一欄用“……”。)
3.揭示規律:
師:看這張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師:要剪出4個小人,就要把紙折成幾塊?
師:把紙折成16塊,就能剪出幾個小人?
師小結:我們都發現了其中的規律:剪出的小人個數總是折成塊數的一半。
三、總結
師:回想一下,這節課我們學了些什么?從剪紙中你發現了什么?(生說,師揭示課題并板書。)
根據圖形的對稱,把紙多折幾下,只要找準小人的對稱軸,沿著對稱軸的一邊畫上半個小人,就能剪出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四、運用拓展
1.師激趣:我們知道了怎么剪,還發現了其中的規律。除了剪小人,老師相信小朋友一定還能剪出更多更漂亮的圖案。讓我們像電腦一樣,做個《剪紙欣賞》,好不好?我要把你們一串串漂亮的作品貼在這張紙上。
師:你們想剪什么?
師: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幾個漂亮的示范圖案(媒體逐個出示示范圖案),小組長的信封里也有,同桌兩人拼一張。動手之前,老師有個要求,請小朋友先想好剪什么?剪幾個?要剪這樣的幾個圖案要把紙折成幾塊呢?想好了嗎?開始動手吧。
2.學生動手剪多個并排排列的圖案,教師巡視并個別指導。
3.作品展示:
師逐個把學生的優秀作品粘貼到鉛畫紙上。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15
[教材簡析]
這是一次實踐活動,活動內容是用加和減(一)、(二)中學習的口算解決假日活動中的具體問題。因此,熟練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是學習本課的基礎,通過本課的學習,也是對100以內加減法的復習與鞏固,并且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的價值,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在場景圖中安排了表演文藝節目、拍照、澆樹、拾廢電池等內容。每幅圖都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前三幅根據圖的內容設計了相應的對話以及數學問題,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解決問題之后,還可嘗試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并解答。在拾廢電池這項活動中,教材只給了三名學生拾的節數,把問題留給學生提。可見,假日小隊給學生留下了較多的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機會。教材還要求學生聯系自己的假日小隊活動提出能解決的問題。
[教學目標]
1.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感受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解決。
2.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考。
3.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我們已經開展了假日小隊活動,你喜歡嗎?你參加了哪些活動?
學生談體會,教師贊許并鼓勵學生多參加活動,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春蕾小學也開展了假日小隊活動,我們一起去參觀,高興嗎?
出示課題假日小隊。
[評: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愉快情緒和學習的熱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很有趣,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中去。]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整體感知。
提問:觀察假日小隊的場景圖,你看到春蕾小學的同學在假日里開展了哪些活動?
在學生回答后板書:表演節目、拍照、澆樹、收集廢電池。
2.表演節目。
出示表演節目情境圖(一)。
提問: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學生分析題意,并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先獨立想一想這些問題,再分組解決。在分組學習的基礎上進行集體交流。
表揚:同學們善于思考、樂于合作,順利解決了問題,真棒!
出示表演節目情境圖(二)以及部分文字這是第19個節目,后面還有4個節目。引導學生讀一讀這句話,并讓學生體會這是第19個節目就是連同這個節目在內共演了19個。提問:你能根據這句話提出哪些問題?怎樣回答?(分組學習,再集體交流。)
表揚:同學們大膽思考,想出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真了不起。
3.拍照。
出示拍照情境圖以及文字已經照了29張,還有9個小朋友沒有照。
提問:根據這兩句話,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接著出示問題:剩下的.膠卷夠其余每人照一張嗎?
提問:要解答這個問題還需要知道什么?你能在圖中找到嗎?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分組交流,匯報交流情況。
表揚:同學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真是聰明的孩子
4.澆樹。
出示澆樹場景圖,再相應出示對話和問題:一共有35棵小樹苗,還有8棵樹苗沒有澆,已經澆了多少棵?
提問:怎樣解答這個問題呢??
學生獨立思考,在小組里交流想法,再集體交流。
5.收集廢電池。
出示收集廢電池情境圖以及三個女孩的對話。讓學生給這三個女孩分別取名字。
提問:你能提出哪些問題,自己會解答嗎?先想一想,在小組里說一說。
學生匯報交流的情況。
談話:同學們開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的問題,都是智慧小博士。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和思考,會發現生活中有許多的數學問題呢
[評:這一環節注重讓學生根據情境圖提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小組學習中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適時的、富有激勵性的評價,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成功與歡樂。]
三、聯系實際,拓展應用
談話:我們也開展了假日小隊的活動,你能解決活動中的哪些問題?
每個小組發一張活動統計表:
參加跳繩比賽的有12人
參加迎面接力的有31人
參加拔河比賽的有20人
學生A收集了27張圖片
學生B收集了9張圖片
學生C收集了30張圖片
學生分組學習,根據活動統計表,提出用加法或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并自己解答。比一比,哪個小組提出的問題多,解答也正確,評出冠軍組。
談話:想一想,在學習和生活中,你還能提出哪些用加法或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并正確解答。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
[評:把學習數學再一次和學生熟悉的活動聯系起來,使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可以用到數學,并使學生善于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競賽形式的小組學習,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把小組內的學生緊緊聯系在一起,增強了他們的團隊意識。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學數學,拓寬了學生學習的領域,激發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四、總結
談話:今天的學習,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快樂。想一想,你有哪些收獲?
先說給同桌同學聽一聽,再說給老師聽一聽。
[評: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學習的過程,感受學習數學的愉快。讓學生自己談收獲,使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起到鞏固、深化、總結的作用。]
[總評]
在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這節課的設計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 把學生熟悉的活動和數學學習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2. 善于引導學生根據熟悉的情境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他們的數學眼光;
3.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會思考、會探索、會合作,能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
4. 教師的評價適時、有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精選11篇)06-30
小學綜合實踐教案12-02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1-15
綜合實踐教案04-25
綜合實踐教案01-07
(實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12-14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27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精選23篇)10-19
打電話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