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師大初中數學七年級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初中數學北師大教案(通用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數學北師大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數學北師大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經歷探索直角三角形中邊角關系的過程.理解正切的意義和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2.能夠用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兩邊的比,表示生活中物體的傾斜程度、坡度等,外能夠用正切進行簡單的計算.
學習重點:
1.從現實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
2.理解正切、傾斜程度、坡度的數學意義,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學習難點:
理解正切的意義,并用它來表示兩邊的比.
學習方法:
引導—探索法
學習過程:
一、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1、你能比較兩個梯子哪個更陡嗎?你有哪些辦法?
2、生活問題數學化:
⑴如圖:梯子AB和EF哪個更陡?你是怎樣判斷的?
⑵以下三組中,梯子AB和EF哪個更陡?你是怎樣判斷的?
二、直角三角形的邊與角的關系(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Rt△AB1C1和Rt△AB2C2有什么關系?
⑵ 有什么關系?
⑶如果改變B2在梯子上的位置(如B3C3)呢?
⑷由此你得出什么結論?
三、例題:
例1、如圖是甲,乙兩個自動扶梯,哪一個自動扶梯比較陡?
例2、在△ABC中,∠C=90°,BC=12cm,AB=20cm,求tanA和tanB的值.
四、隨堂練習
1、如圖,△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你能根據圖中所給數據求出tanC嗎?
2、如圖,某人從山腳下的點A走了200m后到達山頂的點B,已知點B到山腳的垂直距離為55m,求山的坡度.(結果精確到0.001)
3、若某人沿坡度i=3:4的斜坡前進10米,則他所在的位置比原來的位置升高________米.
4、菱形的兩條對角線分別是16和12.較長的一條對角線與菱形的一邊的夾角為θ,則tanθ=______.
5、如圖,Rt△ABC是一防洪堤背水坡的橫截面圖,斜坡AB的長為12 m,它的坡角為45°,為了提高該堤的防洪能力,現將背水坡改造成坡比為1:1.5的'斜坡AD,求DB的長.(結果保留根號)
五、課后練習
1、在Rt△ABC中,∠C=90°,AB=3,BC=1,則tanA= _______.
2、在△ABC中,AB=10,AC=8,BC=6,則tanA=_______.
3、在△ABC中,AB=AC=3,BC=4,則tanC=______.
4、在Rt△ABC中,∠C是直角,∠A、∠B、∠C的對邊分別是a、b、c,且a=24,c= 25,求tanA、tanB的值.
5、若三角形三邊的比是25:24:7,求最小角的正切值.
6、如圖,在菱形ABCD中,AE⊥BC于E,EC=1,tanB= , 求菱形的邊長和四邊形AECD的周長.
7、已知:如圖,斜坡AB的傾斜角a,且tanα= ,現有一小球從坡底A處以20cm/s 的速度向坡頂B處移動,則小球以多大的速度向上升高?
8、探究:
⑴、a克糖水中有b克糖(a>b>0),則糖的質量與糖水質量的比為_______; 若再添加c克糖(c>0),則糖的質量與糖水的質量的比為________.生活常識告訴我們: 添加的糖完全溶解后,糖水會更甜,請根據所列式子及這個生活常識提煉出一個不等式: ____________.
⑵、我們知道山坡的坡角越大,則坡越陡,聯想到課本中的結論:tanA的值越大, 則坡越陡,我們會得到一個銳角逐漸變大時,它的正切值隨著這個角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請你寫出這個規律:_____________.
⑶、如圖,在Rt△ABC中,∠B=90°,AB=a,BC=b(a>b),延長BA、BC,使AE=CD=c, 直線CA、DE交于點F,請運用(2) 中得到的規律并根據以上提供的幾何模型證明你提煉出的不等式.
初中數學北師大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數軸的概念,能用數軸上的點準確地表示有理數。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與實際操作,理解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系,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數與形結合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數軸的三要素,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教學難點
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提出問題:通過實例溫度計上數字的意義,引出數學中也有像溫度計一樣可以用來表示數的軸,它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數軸。
(二)探索新知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用畫圖的形式表示東西向馬路上楊樹,柳樹,汽車站牌三者之間的關系:
提問1:上面的問題中,“東”與“西”、“左”與“右”都具有相反意義。我們知道,正數和負數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那么,如何用數表示這些樹、電線桿與汽車站牌的相對位置呢?
學生活動:畫圖表示后提問。
提問2:“0”代表什么?數的符號的實際意義是什么?對照體溫計進行解答。
教師給出定義:在數學中,可以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做數軸,它滿足: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代表原點;通常規定直線上向右(或上)為正方向,從原點向左(或下)為負方向;選取合適的長度為單位長度。
提問3:你是如何理解數軸三要素的?
師生共同總結:“原點”是數軸的“基準”,表示0,是表示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正方向是人為規定的,要依據實際問題選取合適的單位長度。
(三)課堂練習
如圖,寫出數軸上點A,B,C,D,E表示的數。
(四)小結作業
提問:今天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回顧:數軸的三要素,用數軸表示數。
課后作業:
課后練習題第二題;思考:到原點距離相等的兩個點有什么特點?
初中數學北師大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數軸三要素,會畫數軸。
2、能力目標:能將已知數在數軸上表示,能說出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數,知道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
3、情感目標: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數軸的三要素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教學難點:有理數與數軸上點的對應關系。
三、教法
主要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去觀察、比較、交流。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活思維
1.學生觀看鐘祥二中相關背景視頻
意圖: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自豪感。
2.聯系實際,提出問題。
問題1:鐘祥二中學校大門南75米是鐘祥市統計局,100米是中國建設銀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韻藝術學校,200米處是中百倉儲,請同學們畫圖表示這一情景。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代表畫圖演示。
學生畫圖后提問:
1.馬路用什么幾何圖形代表?(直線)
2.文中相關地點用什么代表?(直線上的點)
3.學校大門起什么作用?(基準點、參照物)
4.你是如何確定問題中各地點的位置的?(方向和距離)
設計意圖:“三要素”為定向,用直線、點、方向、距離等幾何符號表示實際問題,這是實際問題的第一次數學抽象。
問題2:上面的問題中,“南”和“北”具有相反意義。我們知道,正數和負數可以表示兩種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我們能不能直接用數來表示這些地理位置和學校大門的相對位置關系呢?
師生活動:
學生思考后回答解決方法,學生代表畫圖。
學生畫圖后提問:
1.0代表什么?
2.數的符號的實際意義是什么?
3.-75表示什么?100表示什么?
設計意圖:繼續以三要素為定向,將點用數表示,實現第二次抽象,為定義數軸概念提供直觀基礎。
問題3:生活中常見的溫度計,你能描述一下它的結構嗎?
設計意圖:借助生活中的常用工具,說明正數和負數的作用,引導學生用三要素表達,為定義數軸的概念提供直觀基礎。
問題4:你能說說上述2個實例的共同點嗎?
設計意圖:進一步明確“三要素”的意義,體會“用點表示數”和“用數表示點的思想方法,為定義數軸概念提供又一個直觀基礎。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學生活動:帶著以下問題自學課本第8頁:
1.什么樣的直線叫數軸?它具備什么條件。
2.如何畫數軸?
3.根據上述實例的經驗,“原點”起什么作用?
4.你是怎么理解“選取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的?
師生活動:
學生自學完后,請代表上黑板畫一條數軸,講解畫數軸的一般步驟。
設計意圖:明確畫數軸的步驟,使數軸的三要素在同學們的頭腦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時得到數軸的定義。
至此,學生已會畫數軸,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板書)
①數軸的定義。
②數軸三要素。
練習(媒體展示)
1.判斷下列圖形是否是數軸。
2.口答:數軸上各點表示的數。
3.在數軸上描出下列各點:1.5,-2,-2.5,2,2.5,0,-1.5。
(三)小組合作交流展示
問題:觀察數軸上的點,你有什么發現?
數軸上表示3的點在原點的哪一側?與原點的距離是多少個單位長度?表示-2的點在原點的哪一側?與原點的距離是多少個單位長度?設a是一個正數,對表示a的點和-a的點進行同樣的討論。
設計意圖:通過從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歸納出數軸上不同位置點的特點,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歸納總結反思提高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所學主要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什么是數軸?
2.數軸的“三要素”各指什么?
3.數軸的畫法。
設計意圖:梳理本節課內容,掌握本節課的核心――數軸“三要素”。
(五)目標檢測設計
1.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A.數軸上的點都表示整數。
B.數軸上表示4與-4的點分別在原點的兩側,并且到原點的距離都等于4個單位長度。
C.數軸包括原點與正方向兩個要素。
D.數軸上的點只能表示正數和零。
2.畫數軸,在數軸上標出-5和+5之間的所有整數,列舉到原點的距離小于3的所有整數。
3.畫數軸,表示下列有理數數的點中,觀察數軸,在原點左邊的點有XXXXXXX個。4.在數軸上點A表示-4,如果把原點O向負方向移動1.5個單位,那么在新數軸上點A表示的數是XXXXXXXX。
五、板書
1.數軸的定義。
2.數軸的三要素(圖)。
3.數軸的畫法。
4.性質。
六、課后反思
附:活動單
活動一:畫一畫
鐘祥二中學校大門南75米是鐘祥市統計局,100米是中國建設銀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韻藝術學校,200米處是中百倉儲,請同學們畫圖表示這一情景。
思考:如何簡明地用數表示這些地理位置與學校大門的相對位置關系?
活動二:讀一讀
帶著以下問題閱讀教科書P8頁:
1.什么樣的直線叫數軸?
定義:規定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的直線叫數軸。
數軸的三要素: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畫數軸的步驟是什么?
3.“原點”起什么作用?XXXXXXXXXX
4.你是怎么理解“選取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的?
練習
1.畫一條數軸
2.在你畫好的數軸上表示下列有理數:1.5,-2,-2.5,2,2.5,0,-1.5
活動三:議一議
小組討論:觀察你所畫的.數軸上的點,你有什么發現?
歸納:一般地,設a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數a在原點的XXXX邊,與原點的距離是XXXX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XXXX邊,與原點的距離是XXXX個單位長度.
練習
1.數軸上表示-3的點在原點的XXXXXXX側,距原點的距離是XXXXXX;表示6的點在原點的XXXXXX側,距原點的距離是XXXXXX;兩點之間的距離為XXXXXXX個單位長度。
2.距離原點距離為5個單位的點表示的數是XXXXXXXX。
3.在數軸上,把表示3的點沿著數軸負方向移動5個單位長度,到達點B,則點B表示的數是XXXXXXXX。
附:目標檢測
1.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A.數軸上的點都表示整數。
B.數軸上表示4與-4的點分別在原點的兩側,并且到原點的距離都等于4個單位長度。
C.數軸包括原點與正方向兩個要素。
D.數軸上的點只能表示正數和零。
2.畫數軸,在數軸上標出-5和+5之間的所有整數.列舉到原點的距離小于3的所有整數。
3.畫數軸,觀察數軸,在原點左邊的點有XXXXXXX個。
4.在數軸上點A表示-4,如果把原點O向負方向移動1.5個單位,那么在新數軸上點A表示的數是XXXXXXXX。
初中數學北師大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三學制)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多邊形內角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多邊形內角和公式。
2、數學思考:通過把多邊形轉化成三角形體會轉化思想在幾何中的運用,同時讓學生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問題的方法。
3、解決問題:通過探索多邊形內角和公式,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4、情感態度目標:通過猜想、推理活動感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多邊形內角和。
難點:探索多邊形內角和時,如何把多邊形轉化成三角形。
四、教學方法:引導發現法、討論法
五、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學媒體:大屏幕、實物投影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思
師: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那么四邊形的內角和,你知道嗎?
活動一:探究四邊形內角和。
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學生分組交流與研討,并匯總解決問題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個角的度數,然后把四個角加起來,發現內角和是360。
方法二:把兩個三角形紙板拼在一起構成四邊形,發現兩個三角形內角和相加是360。
接下來,教師在方法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作輔助線的方法,連結四邊形的對角線,把一個四邊形轉化成兩個三角形。
師:你知道五邊形的內角和嗎?六邊形呢?十邊形呢?你是怎樣得到的?
活動二:探究五邊形、六邊形、十邊形的內角和。
學生先獨立思考每個問題再分組討論。
關注:
(1)學生能否類比四邊形的方式解決問題得出正確的結論。
(2)學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學生分組討論后進行交流(五邊形的內角和)
方法1:把五邊形分成三個三角形,3個180的和是540。
方法2:從五邊形內部一點出發,把五邊形分成五個三角形,然后用5個180的和減去一個周角360。結果得540。
方法3:從五邊形一邊上任意一點出發把五邊形分成四個三角形,然后用4個180的和減去一個平角180,結果得540。
方法4:把五邊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然后用180加上360,結果得540。
師:你真聰明!做到了學以致用。
交流后,學生運用幾何畫板演示并驗證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邊形的內角和之后,同學們又認真地討論起六邊形、十邊形的內角和。類比四邊形、五邊形的討論方法最終得出,六邊形內角和是720,十邊形內角和是1440。
(二)引申思考,培養創新
師:通過前面的討論,你能知道多邊形內角和嗎?
活動三:探究任意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
思考:
(1)多邊形內角和與三角形內角和的關系?
(2)多邊形的邊數與內角和的關系?
(3)從多邊形一個頂點引的對角線分三角形的個數與多邊形邊數的關系?
學生結合思考題進行討論,并把討論后的結果進行交流。
發現1:四邊形內角和是2個180的和,五邊形內角和是3個180的和,六邊形內角和是4個180的.和,十邊形內角和是8個180的和。發現2:多邊形的邊數增加1,內角和增加180。
發現3:一個n邊形從一個頂點引出的對角線分三角形的個數與邊數n存在(n-2)的關系。
得出結論:多邊形內角和公式:(n-2)·180。
(三)實際應用,優勢互補
1、口答:(1)七邊形內角和()
(2)九邊形內角和()
(3)十邊形內角和()
2、搶答:
(1)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等于1260,它是幾邊形?
(2)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是1440,且每個內角都相等,則每個內角的度數是()。
3、討論回答: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比四邊形的內角和多540,并且這個多邊形的各個內角都相等,這個多邊形每個內角等于多少度?
(四)概括存儲
學生自己歸納總結:
1、多邊形內角和公式
2、運用轉化思想解決數學問題
3、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解決問題
(五)作業:練習冊第93頁1、2、3
八、教學反思:
1、教的轉變
本節課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在引導學生畫圖、測量發現結論后,利用幾何畫板直觀地展示,激發學生自覺探究數學問題,體驗發現的樂趣。
2、學的轉變
學生的角色從學會轉變為會學。本節課學生不是停留在學會課本知識層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課堂氛圍的轉變
整節課以“流暢、開放、合作、隱導”為基本特征,教師對學生的思維減少干預,教學過程呈現一種比較流暢的特征。整節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對話”、“討論”為出發點,以互助合作為手段,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讓學生在一個比較寬松的環境中自主選擇獲得成功的方向,判斷發現的價值。
初中數學北師大教案 篇5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的三要素,能正確畫出.
2.能將已知數在上表示出來,能說出上已知點所表示的數.
(二)能力訓練點
1.使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逐步形成應用數學的意識.
2.對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初步了解數學來源于實踐,反過來又服務于實踐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畫,給學生以圖形美的教育,同時由于數形的結合,學生會得到和諧美的享受.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根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始終貫穿“激發情趣—手腦并用—啟發誘導—反饋矯正”的教學方法.
2.學生學法:動手畫,動腦概括的三要素,動手、動腦做練習.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正確掌握畫法和用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2.難點:有理數和上的點的`對應關系。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師生同步畫,學生概括三要素,師出示投影,生動手動腦練習
七、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大家知識溫度計的用途是什么?
生:溫度計可以測量溫度
(出示投影1)
三個溫度計.其中一個溫度計的液面在0上20個刻度,一個溫度計的液面在0下5個刻度,一個溫度計的液面在0刻度.
師:三個溫度計所表示的溫度是多少?
生:2℃,-5℃,0℃.
我們能否用類似溫度計的圖形表示有理數呢?
這種表示數的圖形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內容—(板書課題).
【教法說明】從溫度計用標有讀數的刻度來表示溫度的高低這個事實出發,引出本節課所要學的內容—.再從溫度計這個實物形象抽象出來研究.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培養了用數學的意識.
(二)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1.的畫法
與溫度計類似,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出刻度,標上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零,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步:畫直線定原點原點表示0(相當于溫度計上的0℃).
第二步:規定從原點向右的為正方向那么相反的方向(從原點向左)則為負方向.(相當于溫度計上℃以上為正,0℃以下為負).
第三步:選擇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相當于溫度計上每1℃占1小格的長度).
【教法說明】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生跟著一起畫圖.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和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把類比作為一種重要方法貫穿于概念形成過程的始終,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領悟這種思想方法.
讓學生觀察畫好的直線,思考以下問題:
(出示投影1)
(1)原點表示什么數?
(2)原點右方表示什么數?原點左方表示什么數?
(3)表示+2的點在什么位置?表示-1的點在什么位置?
(4)原點向右0.5個單位長度的A點表示什么數?原點向左個單位長度的B點表示什么數?
根據老師畫圖的步驟,學生思考在一條水平的直線上都畫出什么?然后歸納出的定義。
學生活動:同學們思考,并要求同桌相互敘述,互相糾正補充,語句通順后舉手回答.大家思考準備更正或補充。
初中數學北師大教案 篇6
問題描述:
初中數學教學案例
初中的,隨便那個年級.2000字.案例和反思
1個回答 分類:數學 2014-11-30
問題解答:
我來補答
2.3 平行線的性質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四學制)七年級上冊第2章 第3節 平行線的性質,它是平行線及直線平行的繼續,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內容的基礎,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平行線的性質,能應用性質解決相關問題.
數學思考:在平行線的性質的探究過程中,讓學生經歷觀察、比較、聯想、分析、歸納、猜想、概括的全過程.
解決問題:通過探究平行線的性質,使學生形成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研究的情感體驗,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平行線的性質
難點:“性質1”的探究過程
四、教學方法:
“引導發現法”與“動像探索法”
五、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學媒體:大屏幕、實物投影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思:
1.播放一組幻燈片.內容:
①火車行駛在鐵軌上;
②游泳池;
③橫格紙.
2.聲音: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平行線,你能說出直線平行的條件嗎?
學生活動:
思考回答:
①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②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③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教師:首先肯定學生的回答,然后提出問題.
問題:若兩直線平行,那么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各有什么關系呢?
引出課題——平行線的性質.
(二)數形結合,探究性質
1.畫圖探究,歸納猜想
任意畫出兩條平行線(a‖b),畫一條截線c與這兩條平行線相交,標出8個角(如圖).
問題一:指出圖中的同位角,并度量這些角,把結果填入下表: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同位角
∠1
∠5
角的度數
數量關系
學生活動:畫圖——度量——填表——猜想
結論: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問題二:再畫出一條截線d,看你的.猜想結論是否仍然成立?
學生:探究、討論,最后得出結論:仍然成立.
2.教師用《幾何畫板》課件驗證猜想
3.性質1.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養創新
問題三:請判斷內錯角、同旁內角各有什么關系?
學生活動:獨立探究——小組討論——成果展示.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說理.
因為a‖b 因為a‖b
所以∠1=∠2 所以∠1=∠2
又 ∠1=∠3 又 ∠1+∠4=180°
所以∠2=∠3 所以∠2+∠4=180°
語言敘述:
性質2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四)實際應用,優勢互補
1.(搶答)
(1)如圖,平行線AB、CD被直線AE所截
①若∠1 = 110°,則∠2 = °.理由:.
②若∠1 = 110°,則∠3 = °.理由:.
③若∠1 = 110°,則∠4 = °.理由:.
(2)如圖,由AB‖CD,可得( )
(A)∠1=∠2 (B)∠2=∠3
(C)∠1=∠4 (D)∠3=∠4
(3)如圖,AB‖CD‖EF,
那么∠BAC+∠ACE+∠CEF=( )
(A) 180°(B)270° (C)360° (D)540°
(4)誰問誰答:如圖,直線a‖b,
如:∠1=54°時,∠2= .
學生提問,并找出回答問題的同學.
2.(討論解答)
如圖是一塊梯形鐵片的殘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求梯形另外兩角分別是多少度?
(五)概括存儲(小結)
1.平行線的性質1、2、3;
2.用“運動”的觀點觀察數學問題;
3.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六)作業 第69頁 2、4、7.
八、教學反思:
①教的轉變:本節課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在引導學生畫圖、測量、發現結論后,利用幾何畫板直觀地、動態地展示同位角的關系,激發學生自覺地探究數學問題,體驗發現的樂趣.
②學的轉變:學生的角色從學會轉變為會學.本節課學生不是停留在學會課本知識的層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課堂氛圍的轉變:整節課以“流暢、開放、合作、‘隱’導”為基本特征,教師對學生的思維活動減少干預,教學過程呈現一種比較流暢的特征,整節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對話”、“討論”為出發點,以互助、合作為手段,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讓學生在一個較為寬松的環境中自主選擇獲得成功的方向,判斷發現的價值.
初中數學北師大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無理數和實數的概念,掌握實數的分類,會準確判斷一個數是有理數還是無理數。
2、使學生能了解實數絕對值的意義。
3、使學生能了解數軸上的點具有一一對應關系。
4、由實數的分類,滲透數學分類的思想。
5、由實數與數軸的一一對應,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分析
重點:無理數及實數的概念。
難點:有理數與無理數的區別,點與數的一一對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有理數?
2、有理數可以如何分類?
(按定義分與按大小分。)
二、新授
1、無理數定義:無限不循環小數叫做無理數。
判斷:無限小數都是無理數;無理數都是無限小數;帶根號的數都是無理數。
2、實數的定義:有理數與無理數統稱為實數。
3、按課本中列表,將各數間的`聯系介紹一下。
除了按定義還能按大小寫出列表。
4、實數的相反數:
5、實數的絕對值:
6、實數的運算
講解例1,加上(3)若|x|=π(4)若|x-1|= ,那么x的值是多少?
例2,判斷題:
(1)任何實數的偶次冪是正實數。( )
(2)在實數范圍內,若| x|=|y|則x=y。( )
(3)0是最小的實數。( )
(4)0是絕對值最小的實數。( )
解:略
三、練習
P148 練習:3、4、5、6。
四、小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實數,請同學們首先要清楚,實數是如何定義的,它與有理數是怎樣的關系,二是對實數兩種不同的分類要清楚。
2、要對應有理數的相反數與絕對值定義及運算律和運算性質,來理解在實數中的運用。
五、作業
1、P150 習題A:3。
2、基礎訓練:同步練習1。
初中數學北師大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通過學生熟悉的問題情景,以過探索有理數減法法則得出的過程,理解有理數減法法則的合理性。
(2)能熟練進行有理數的減法法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例,歸納出有理數的減法法則,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通過減法到加法的轉化,讓學生初步體會人歸的'數學思想。
重點、難點
1、重點:有理數減法法則及其應用。
2、難點:有理數減法法則的應用符號的改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有理數加法運算是怎樣做的?(-5)+3= —3+(—5)=
—3+(+5)=
2、-(-2)= -[-(+23)]=,+[-(-2)]=
3、2012的某天,北京市的最高氣溫是-20C,最低氣溫是-100C,這天北京市的溫差是多少?
導語:可見,有理數的減法運算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著很廣泛的應用。(出示課題)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2)-(-10)=8=(-2)+8
2: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為8848米,與吐魯番盆地海拔高度為-155米,珠穆朗瑪峰比吐魯番盆地高多少米?
3、通過以上列式,你能發現減法運算與加法運算的關系嗎?
(學生分組討論,大膽發言,總結有理數的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教師提問、啟發:(1)法則中的“減去一個數”,這個數指的是哪個數?“減去”兩字怎樣理解?(2)法則中的“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加上”兩字怎樣理解?“這個數的相反數”又怎樣理解?(3)你能用字母表示有理數減法法則嗎?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P.24例1 計算:
(1) 0-(-3.18)(2)(-10)-(-6)(3)-
解:(1)0-(-3.18)=0+3.18=3.18
(2)(-10)-(-6)=(-10)+6=-4
(3)-=+=1
2、課內練習:P.241、2、3
3、游戲:兩人一組,用撲克牌做有理數減法運算游戲(每人27張牌,黑牌點數為正數,紅牌點數為負數,王牌點數為0。每人每次出一張牌,兩人輪流先出(先出者為被減數),先求出這兩張牌點數之差者獲勝,直至其中一人手中無牌為止)。
四、總結反思
(1) 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2) 有理數減法的步驟:先變為加法,再改變減數的符號,最后按有理數加法法則計算。
五、作業
P.27習題1.4A組1、2、5、6
備選題
填空:比2小-9的數是 。
а比а+2小 。
若а小于0,е是非負數,則2а-3е 0。
初中數學北師大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運用運算律探究去括號法則,并且利用去括號法則將整式化簡.
2.過程與方法
經歷類比帶有括號的有理數的運算,發現去括號時的符號變化的規律,歸納出去括號法則,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嚴謹治學的學習態度.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去括號法則,準確應用法則將整式化簡.
2.難點:括號前面是“-”號去括號時,括號內各項變號容易產生錯誤.
3.關鍵:準確理解去括號法則.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類項可以把一個多項式化簡,在實際問題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號,那么該怎樣化簡呢?
現在我們來看本章引言中的問題(3):
在格爾木到拉薩路段,如果列車通過凍土地段要t小時,那么它通過非凍土地段的時間為(t-0.5)小時,于是,凍土地段的路程為100t千米,非凍土地段的路程為120(t-0.5)千米,因此,這段鐵路全長為
100t+120(t-0.5)千米①
凍土地段與非凍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帶有括號,它們應如何化簡?
思路點撥:教師引導,啟發學生類比數的運算,利用分配律.學生練習、交流后,教師歸納: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號,合并同類項,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們知道,化簡帶有括號的整式,首先應先去括號.
上面兩式去括號部分變形分別為:
+120(t-0.5)=+120t-60③
-120(t-0.5)=-120+60④
比較③、④兩式,你能發現去括號時符號變化的規律嗎?
思路點撥:鼓勵學生通過觀察,試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去括號法則,然后教師板書(或用屏幕)展示:
如果括號外的因數是正數,去括號后原括號內各項的符號與原來的符號相同;
如果括號外的`因數是負數,去括號后原括號內各項的符號與原來的符號相反.
特別地,+(x-3)與-(x-3)可以分別看作1與-1分別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將式子中的括號去掉,得:
+(x-3)=x-3(括號沒了,括號內的每一項都沒有變號)
-(x-3)=-x+3(括號沒了,括號內的每一項都改變了符號)
去括號規律要準確理解,去括號應對括號的每一項的符號都予考慮,做到要變都變;要不變,則誰也不變;另外,括號內原有幾項去掉括號后仍有幾項.
二、范例學習
例1.化簡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點撥:講解時,先讓學生判定是哪種類型的去括號,去括號后,要不要變號,括號內的每一項原來是什么符號?去括號時,要同時去掉括號前的符號.為了防止錯誤,題(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號內,然后再去括號.
解答過程按課本,可由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例2.兩船從同一港口同時出發反向而行,甲船順水,乙船逆水,兩船在靜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時,水流速度是a千米/時.
(1)2小時后兩船相距多遠?
(2)2小時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師操作投影儀,展示例2,學生思考、小組交流,尋求解答思路.
思路點撥:根據船順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靜水中行駛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為(50+a)千米/時,乙船速度為(50-a)千米/時,2小時后,甲船行程為2(50+a)千米,乙船行程為(50-a)千米.兩船從同一洪口同時出發反向而行,所以兩船相距等于甲、乙兩船行程之和.
解答過程按課本.
去括號時強調:括號內每一項都要乘以2,括號前是負因數時,去掉括號后,括號內每一項都要變號.為了防止出錯,可以先用分配律將數字2與括號內的各項相乘,然后再去括號,熟練后,再省去這一步,直接去括號.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68頁練習1、2題.
2.計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點撥:一般地,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
四、課堂小結
去括號是代數式變形中的一種常用方法,去括號時,特別是括號前面是“-”號時,括號連同括號前面的“-”號去掉,括號里的各項都改變符號.去括號規律可以簡單記為“-”變“+”不變,要變全都變.當括號前帶有數字因數時,這個數字要乘以括號內的每一項,切勿漏乘某些項.
五、作業布置
1.課本第71頁習題2.2第2、3、5、8題.
2.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初中數學北師大教案】相關文章:
北師大初中數學七年級教案11-23
北師大版數學教案01-24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案01-18
初中數學 教案02-24
數學初中教案11-06
北師大版數學教案15篇01-24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案精選15篇01-30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案(精選20篇)09-27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案(15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