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八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4-06-22 12:19:21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級數學教案15篇【優】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數學教案15篇【優】

八年級數學教案1

  一、教學目標

  ①經歷探索整式除法運算法則的過程,會進行簡單的整式除法運算(只要求單項式除以單項式,并且結果都是整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集體協作的能力。

  ②理解整式除法的算理,發展有條理的思考及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整式除法的運算法則及其運用。

  難點:整式除法的運算法則的推導和理解,尤其是單項式除以單項式的運算法則。

  三、教學準備

  卡片及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設計

  (一)情境引入

  教科書第161頁問題:木星的質量約為1。90×1024噸,地球的質量約為5。98×1021噸,你知道木星的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多少倍嗎?

  重點研究算式(1。90×1024)÷(5。98×1021)怎樣進行計算,目的是給出下面兩個單項式相除的模型。

  注:教科書從實際問題引入單項式的除法運算,學生在探索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將自然地體會到學習單項式的除法運算的必要性,了解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同時再次經歷感受較大數據的過程。

  (二)探究新知

  (1)計算(1。90×1024)÷(5。98×1021),說說你計算的根據是什么?

  (2)你能利用(1)中的方法計算下列各式嗎?

  8a3÷2a;6x3y÷3xy;12a3b2x3÷3ab2。

  (3)你能根據(2)說說單項式除以單項式的運算法則嗎?

  注: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發現系數、同底數冪的底數和指數發生的變化,并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

  單項式的除法法則的推導,應按從具體到一般的`步驟進行。探究活動的安排,是使學生通過對具體的特例的計算,歸納出單項式的除法運算性質,并能運用乘除互逆的關系加以說明,也可類比分數的約分進行。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化歸、符號演算等代數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重視算理算法的滲透是新課標所強調的。

  (三)歸納法則

  單項式相除,把系數與同底數冪分別相除作為商的因式,對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作為商的一個因式。

  注:通過總結法則,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養成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想法的數學學習習慣。

  (四)應用新知

  例2計算:

  (1)28x4y2÷7x3y;

  (2)—5a5b3c÷15a4b。

  首先指明28x4y2與7x3y分別是被除式與除式,在這兒省去了括號。對本例可以采用學生口述,教師板書的形式完成。口述和板書都應注意展示法則的應用,計算過程要詳盡,使學生盡快熟悉法則。

  注:單項式除以單項式,既要對系數進行運算,又要對相同字母進行指數運算,同時對只在一個單項式里含有的冪要加以注意,這些對剛剛接觸整式除法的學生來講,難免會出現照看不全的情況,所以更應督促學生細心解答問題。

  鞏固新知教科書第162頁練習1及練習2。

  學生自己嘗試完成計算題,同桌交流。

  注:在獨立解題和同伴的相互交流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法則、掌握法則,印象更為深刻,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主動參與學習的習慣。

  (五)作業

  1、必做題:教科書第164頁習題15。3第1題;第2題。

  2、選做題:教科書第164頁習題15。3第8題

八年級數學教案2

  總課時:7課時 使用人:

  備課時間:第八周 上課時間:第十周

  第4課時:5、2平面直角坐標系(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給定的直角坐標系下,會根據坐標描出點的位置;

  2.通過找點、連線、觀察,確定圖形的大致形狀的問題,能進一步掌握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基本內容。

  過程與方法

  1.經歷畫坐標 系、描點、連線、看圖以及由點找坐標等過程,發展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培養學生的合作 交流能力;

  2.通過由點確定坐標到根據坐標描點的轉化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轉化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豐富的情感、態度,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已知的直角坐標系下找點、連線、觀察,確定圖形的大致形狀。

  教學難點:在已知的直角坐標系下找點、連線、觀察,確定圖形的大致形狀。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 感 受生活中的情境,導入新課(10分鐘,學生自己繪圖找點)

  在上節課中我們學習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定義,以及橫軸、縱軸、點 的坐標的定義,練習了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由點找坐標,還探討了橫坐標或縱坐標相同的點的連線與坐標軸的關系,坐標軸上點的坐標有什么特點。

  練習:指出下列 各點以及所在象限或坐標軸:

  A(-1,-2.5),B(3,-4),C( ,5),D(3,6),E (-2.3,0),F(0, ), G(0,0) (抽取學生作答)

  由點找坐標是已知點在直角坐標 系中的位置,根據這點在方格紙上對應的x軸、y軸上的數字寫出它的坐標,反過來,已知坐標,讓 你在直角坐標系中找點,你能找到嗎?這就是本節課的內容。

  第二環節 分類討論,探索新知.(15分鐘,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方格紙,自己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然后按照我給出的坐標,在直角坐標系中描點,并依次用線段連接起來。

  (-9,3),(-9,0),(-3,0),( -3,3)

  ( 學生操作完畢后)

  2.(出示投影)還是在這個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描出下列各組內的點用線段依次連接起來。

  (1)(-6,5),(-10,3),(-9,3),(-3,3),(-2,3),(-6,5);

  (2)(3.5,9),(2,7),(3,7),(4,7) ,(5,7),(3.5,9);

  (3)(3,7),(1,5),(2,5),(5,5),(6,5),(4,7);

  (4)(2,5),( 0,3),(3,3),(3,0),(4,0),(4,3),(7,3),(5,5)。

  觀察所得的圖形,你覺得它像什么?

  分成4人小組,大家合作在剛才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選出小組中最好的)添畫。各人分工,每人畫一小題。看哪個小組做得最快?

  (出示學生的作品)畫出是 這樣的嗎?這幅圖畫很美,你們覺得它像什么?

  這個圖形像一棟房子旁邊還有一棵大樹。

  3.做一做

  (出示投影)

  在書上已建立的直角坐標系畫,要求每位同學獨立完成。

  (學生描點、畫圖)

  (拿出一位做對的學生的作品投影)

  你們觀察所得的圖形和它是否一樣?若一樣,你能判斷出它像什么呢?

  (像貓臉)

  第三環節 學有所用.(10分鐘,先獨立完成,后小組討論)

  (補充)1.在直角坐標系中描出下列各點,并將各組內的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1)(0,3),(-4,0),(0,-3),(4,0),(0,3);

  (2)(0,0),(4,-3),(8,0),(4,3),(0,0);

  (3)(2,0)

  觀察所得的圖形,你覺得它像什么?(像移動的菱形)

  2.在直角坐標系中,設法找到若干個點使得連接各點所得的封閉圖形是如下圖所示的十字。

  先獨立完成,然后小組討論是否正確。

  第四環節 感悟與收獲(5分鐘,學生總結,全班交流)

  本節課在復習上節課的基礎上,通過找點、連 線、觀察,確定圖形的大致形狀,進一步掌握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基本內容。

  在例題和練習中,我們畫出了不少美麗的圖形,自己設計一些圖形,并把圖形放在直角坐標系下,寫出點的坐標。

  第五環節 布置作業

  習題5、4

  A組(優等生)1、2、3

  B組(中等生)1、2

  C組(后三分之一生)1、2

八年級數學教案3

  一、學習目標

  1.多項式除以單項式的運算法則及其應用。

  2.多項式除以單項式的運算算理。

  二、重點難點

  重點:多項式除以單項式的運算法則及其應用。

  難點:探索多項式與單項式相除的運算法則的過程。

  三、合作學習

  (一)回顧單項式除以單項式法則

  (二)學生動手,探究新課

  1.計算下列各式:

  (1)(am+bm)÷m;

  (2)(a2+ab)÷a;

  (3)(4x2y+2xy2)÷2xy。

  2.提問:

  ①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②還有什么發現嗎?

  (三)總結法則

  1.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除以XXXXXXXXXXX,再把所得的'商XXXXXX

  2.本質:把多項式除以單項式轉化成XXXXXXXXXXXXXX

  四、精講精練

  例:(1)(12a3—6a2+3a)÷3a;

  (2)(21x4y3—35x3y2+7x2y2)÷(—7x2y);

  (3)[(x+y)2—y(2x+y)—8x]÷2x;

  (4)(—6a3b3+8a2b4+10a2b3+2ab2)÷(—2ab2)。

  隨堂練習:教科書練習。

  五、小結

  1、單項式的除法法則

  2、應用單項式除法法則應注意:

  A、系數先相除,把所得的結果作為商的系數,運算過程中注意單項式的系數飽含它前面的符號;

  B、把同底數冪相除,所得結果作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況,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數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數;

  C、被除式單獨有的字母及其指數,作為商的一個因式,不要遺漏;

  D、要注意運算順序,有乘方要先做乘方,有括號先算括號里的,同級運算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

  E、多項式除以單項式法則。

八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本節課主要介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質.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領會全等三角形對應邊和對應角相等的有關概念.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質的過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確找出對應邊、對應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觀察、操作、分析能力,體會全等三角形的應用價值.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會確定全等三角形的對應元素.

  2.難點:掌握找對應邊、對應角的方法.

  3.關鍵:找對應邊、對應角有下面兩種方法:(1)全等三角形對應角所對的邊是對應邊,兩個對應角所夾的'邊是對應邊;(2)對應邊所對的角是對應角,?兩條對應邊所夾的角是對應角.教具準備

  四張大小一樣的紙片、直尺、剪刀.

  教學方法

  采用“直觀──感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舉出形狀、大小相同的實例,加深認識.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導入課題

  1.先在其中一張紙上畫出任意一個多邊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圖形有何特點?

  2.重新在一張紙板上畫出任意一個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圖形有何特點?

  【學生活動】動手操作、用腦思考、與同伴討論,得出結論.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用剪刀剪出重疊的兩個多邊形和三角形.

  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事先在紙上畫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疊的兩張紙,注意整個過程要細心.

  【互動交流】剪出的多邊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狀、大小相同,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兩個圖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師活動】在紙版上任意剪下一個三角形,要求學生手拿一個三角形,做如下運動:平移、翻折、旋轉,觀察其運動前后的三角形會全等嗎?

  【學生活動】動手操作,實踐感知,得出結論:兩個三角形全等.

  【教師活動】要求學生用字母表示出每個剪下的三角形,同時互相指出每個三角形的頂點、三個角、三條邊、每條邊的邊角、每個角的對邊.

  【學生活動】把兩個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標上字母,并任意放置,與同桌交流:(1)何時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時它們的頂點、邊、角有何特點?

  【交流討論】通過同桌交流,實驗得出下面結論:

  1.任意放置時,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當把相同的角旋轉到一起時才能完全重合.

  2.這時它們的三個頂點、三條邊和三個內角分別重合了.

  3.完全重合說明三條邊對應相等,三個內角對應相等,?對應頂點在相對應的位置.

八年級數學教案5

  創設情境

  1.什么叫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有什么性質?

  2.將以上的性質定理,分別用命題形式敘述出來。

  根據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我們研究了平行四邊形的其它性質,那么如何來判定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呢?除了定義還有什么方法?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的逆命題是否成立?

  探究歸納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

  證明: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已知:

  求證:

  做一做:將四根細木條(其中兩條長相等,另外兩條長也相等)用小釘子釘在一起,做成一個四邊形,使等長的木條成為對邊。它是平行四邊形嗎?

  學生交流:把你做的四邊形和其他同學做的`進行比較,看看是否都是平行四邊形。

  觀察發現:盡管每個人取的邊長不一樣,但只要對邊分別相等,所作的都是平行四邊形

  練習:如圖,在ABCD中,E,F,G和H分別是各邊中點.求證:四邊形EFGH為平行四邊形

八年級數學教案6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第一課時《軸對稱》,本節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活動經歷,從觀察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開始,從整體的角度認識軸對稱的特征;同時本節內容與圖形的三種變換操作(平移、翻折、旋轉)之一的“翻折”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通過對這一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從對圖形的感性認識上升到對軸對稱的理性認識,為進一步學習軸對稱性質及后面學習等腰三角形和圓等有關知識奠定基礎。同時這一節也是聯系數學與生活的橋梁。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全等三角形”相關內容之后安排的一節課,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這節課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實例和動手實踐,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總結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概念及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是切實可行的。

  三、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確定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我確定本節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如下: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理解并掌握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對稱軸;能準確判斷哪些事物是軸對稱圖形;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理解并掌握軸對稱的概念,對稱軸;了解對稱點.

  (3)了解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聯系與區別.

  2、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觀察——比較——操作——概括——總結一應用”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抽象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究,進一步提高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愛生活的情感和欣賞圖形的對稱美。

  (二)教學重點: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有關概念.

  (三)教學難點: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聯系、區別

  .四、教法和學法設計

  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八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心理特征。我選擇的:

  【教法策略】采用以直觀演示法和實驗發現法為主,設疑誘導法為輔。教學中教學中通過豐富的圖片展示,創設出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教師適時地演示,并運用多媒體化靜為動,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使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水平得到恰當的發展和提高。

  【學法策略】: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操作——概括——檢驗——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有關內容。

  【輔助策略】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適時呈現問題情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直觀效果,提高課堂效率

  五、說程序設計: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利于學生進行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設計。

  (一)、觀圖激趣、設疑導入。

  出示圖片,設計故事。一日,春光明媚,蝴蝶和蜜蜂來到花叢中游玩,這時蝴蝶對蜜蜂說:“咱們長得真象”,蜜蜂百思不得其解。你能說出為什么長得象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討這一問題――軸對稱。

  [設計意圖]以興趣為先導,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情景,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實踐探索、感悟特征.

  《活動一(課件演示)觀察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出示一組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軸對稱圖形,出示后先讓學生自己觀察,并引導學生感知,無論是隨風起舞的風箏,凌空翱翔的飛機,還是古今中外各式風格的典型建筑很多圖形都給我們以美得感受。然后,教師適時提出問題: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特征?是如何對稱?怎樣才能使對稱?部分重合呢?讓學生觀察、猜想、探究、討論,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導,讓學生發現:把一個圖形的某一部分沿著一條直線翻折180度后能與這個圖形另一部分完全重合。從而引出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在得出概念之后再引導學生例舉生活中的事例。以便加深對軸對稱圖形概念的理解。

  為了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又出示了一組練習

  (練習1)這是一組常見幾何圖形,要求學生判斷是否是對稱圖形,若是對稱圖形的,畫出它的對稱軸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練習題不僅讓學生鞏固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而且讓學生認識到我們常見的圖形,有些是軸對稱圖形,有些不是軸對稱圖形。并且還讓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不僅僅只一條,有可能有2條、3條、4條甚至無數條,對稱軸的方向不僅僅是垂直的,有可能是水平的或傾斜的。

  (練習2)國家的一個象征,觀察下面的國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試找出它們的對稱軸。次題進一步鞏固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同時通過展示各國的`國旗,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動手操作、再度探索新知。

  將一張紙對折,用筆尖扎出一個圖案,然后將紙展開后,鋪平,觀察各自得到的圖案與軸對稱圖形的不同。教學中注重學生活動,鼓勵學生親自實踐,積極思考,在樂學的氛圍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引出軸對稱概念。

  再次引導學生討論、歸納得出軸對稱的概念……。之后再結合動畫演示加深對軸對稱概念的理解,進而引出對稱軸、對稱點的概念.并結合圖形加以認識。

  (四)、鞏固練習、升華新知。

  出示幾幅圖形,請同學們辨別哪幅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哪些圖形軸對稱,

  在這組練習中讓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既加深了對兩個概念的理解,又鍛煉了同學的各方面能力。完成這組練習題后讓學生,歸納軸對稱圖形及軸對稱區別與聯系,先讓學生自己歸納,然后用多媒體展示。

  (課件演示)軸對稱圖形及兩個圖形成軸對稱區別與聯系

  (五)、綜合練習、發展思維。

  1、搶答;觀察周圍哪些事物的形狀是軸對稱圖形。

  2、判斷:

  生活中不僅有些物體的形狀是軸對稱圖形,我們所學的數字、字母和漢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軸對稱圖形。

  (1)下面的數字或字母,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0123456789ABCDEFGH

  3、像這樣寫法的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口工用中由日直水清甲

  (這幾道題的練習做到了知識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藝術性溶為一體。這樣設計,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檢查了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六)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歸納和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從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和數學情感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作業布置要有層次,照顧學生個體差異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六、設計說明

  這節課,我依據課程標準、教材特點、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六個環節的教學設計,通過觀察生活中的一些圖案以及動畫演示,由感性到理性,讓學生輕松掌握了軸對稱圖形與關于直線成軸對稱兩個概念,指導學生操作、觀察、引導概括,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獲。這就是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說明。

八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線的概念

  2、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線的性質

  3、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線的性質的一些簡單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

  難點: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的證明中添加輔助線的思想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如圖,為了測量一個池塘的寬BC,在池塘一側的'平地上選一點A,再分別找出線段AB、AC的中點D、E,若測出DE的長,就可以求出池塘的寬BC,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動手操作:剪一刀,將一張三角形紙片剪成一張三角形紙片和一張梯形紙片

  (1)如果要求剪得的兩張紙片能拼成平行的四邊形,剪痕的位置有什么要求?

  (2)要把所剪得的兩個圖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可將其中的三角形做怎樣的圖形變換?

  3、引導學生概括出中位線的概念。

  問題:(1)三角形有幾條中位線?(2)三角形的中位線與中線有什么區別?

  啟發學生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線的兩端點都是三角形邊的中點,而三角形中線只有一個端點是邊中點,另一端點上三角形的一個頂點。

  4、猜想:DE與BC的關系?(位置關系與數量關系)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證明你的猜想

  引導學生寫出已知,求證,并啟發分析。

  (已知:⊿ABC中,D、E分別是AB、AC的中點,求證:DE∥BC,DE=1/2BC)

  啟發1:證明直線平行的方法有哪些?(由角的相等或互補得出平行,由平行四邊形得出平行等)

  啟發2:證明線段的倍分的方法有哪些?(截長或補短)

  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經過分析后,師生共同完成推理過程,板書證明過程,強調有其他證法。

  證明:如圖,以點E為旋轉中心,把⊿ADE繞點E,按順時針方向旋轉180゜,得到⊿CFE,則D,E,F同在一直線上,DE=EF,且⊿ADE≌⊿CFE。

  ∴∠ADE=∠F,AD=CF,

  ∴AB∥CF。

  又∵BD=AD=CF,

  ∴四邊形BCFD是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DF∥BC(根據什么?),

  ∴DE 1/2BC

  2、啟發學生歸納定理,并用文字語言表達:三角形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三)學以致用、落實新知

  1、練一練:已知三角形邊長分別為6、8、10,順次連結各邊中點所得的三角形周長是多少?

  2、想一想:如果⊿ABC的三邊長分別為a、b、c,AB、BC、AC各邊中點分別為D、E、F,則⊿DEF的周長是多少?

  3、例題:已知: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E,F,G,H分別是AB,BC,CD,DA的中點。

  求證:四邊形EFGH是平行四邊形。

  啟發1:由E,F分別是AB,BC的中點,你會聯想到什么圖形?

  啟發2:要使EF成為三角的中位線,應如何添加輔助線?應用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能得到什么?你能得出EF∥GH嗎?為什么?

  證明:如圖,連接AC。

  ∵EF是⊿ABC的中位線,

  ∴EF 1/2AC(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同理,HG 1/2AC。

  ∴EF HG。

  ∴四邊形EFGH是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并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挑戰:順次連結上題中,所得到的四邊形EFGH四邊中點得到一個四邊形,繼續作下去。。。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四)學生練習,鞏固新知

  1、請回答引例中的問題(1)

  2、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B=CD,M,N,P分別是AD,BC, BD的中點。求證:∠PNM=∠PMN

  (五)小結回顧,反思提高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困惑?

八年級數學教案8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本人繼續擔任八年級(2)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八年級是初中學習過程中的關鍵時期,學生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將來是否能升學。從上期期末考試的成績來看1班、2班的成績差異很大,2班有少數學生不上進,思維不緊跟老師,有部分同學基礎較差,問題較嚴重。要在本期獲得理想成績,老師和學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補缺,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作用,注重方法,培養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五章,知識的前后聯系,教材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如下:

  第十七章分式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約分與通分,分式的加、減、乘、除運算,整數指數冪的概念及運算性質,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八章函數及其圖像

  函數是研究現實世界變化規律的一個重要模型,本單元學生在學習了一次函數后,進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數。學生在本章中經歷:反比例函數概念的抽象概括過程,體會建立數學模型的思想,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經歷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及其性質的探索過程,在交流中發展能力這是本章的重點之一;經歷本章的重點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數及圖象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經歷函數圖象信息的識別應用過程,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根據所給信息確定反比例函數表達式,會作反比例函數圖象,并利用它們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本章的難點在于對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以及提高數形結合的意識和能力。

  第十九章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內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領略推理證明的奧秘,由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與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具有“互逆”的特點,所以本章因勢利導,介紹了命題與定理、逆命題與逆命題的有關知識。此外,本章教材最后還介紹了幾種常用的基本作圖和簡單的尺規作圖的方法。

  第二十章平行四邊形的判定

  本章的內容包括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幾種特殊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等腰梯形的判定等幾個部分。本章首先通過回顧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由性質引出判定方法,在此基礎上,學習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最后介紹了等腰梯形的判定與應用。本章知識是在學習了平行線、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等知識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和提高,是今后學習其他幾何知識的基礎。

  第二十一章數據的整理與初步處理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以及極差、方差等統計量的統計意義,學習如何利用這些統計量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和離散情況,并通過研究如何用樣本的平均數和方差估計總體的平均數和方差,進一步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

  三、提高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作為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制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小論文,寫復習提綱,使知識來源于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于一種思如泉涌的狀態。

  5、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于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指導成立“課外興趣小組”的民間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展對奧數題的研究,課外調查,操作實踐,帶動班級學生學習數學,同時發展這一部分學生的特長。

  8、開展分層教學,布置作業設置A、B、C三類分層布置分別適合于差、中、好三類學生,課堂上的提問照顧好好、中、差三類學生,使他們都等到發展。

  9、進行個別輔導,優生提升能力,扎實打牢基礎知識,對差生,一些關鍵知識,輔導差生過關,為差生以后的發展鋪平道路。

  10、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這些習慣包括:

  ①認真做作業的習?包括作業前清理好桌面,作業后認真檢查;

  ②預習的習慣;

  ③認真看批改后的作業并及時更正的習慣;

  ④認真做好課前準備的習慣;

  ⑤在書上作精要筆記的習慣;

  ⑥妥善保管書籍資料和學習用品的習慣;

  ⑦認真閱讀數學教材的習慣。

八年級數學教案9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現實生活中,等腰三角形的應用比比皆是、所以,利用“軸對稱”的知識,進一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質,不僅是現實生活的需要,而且從思想方法和知識儲備上,為今后研究“四邊形”和“圓”的性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是幾何論證過程中,證明“兩個角相等”的重要方法之一、“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三條重要線段重合”的性質是今后證明“兩條線段相等” “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兩個角相等”等結論的重要理論依據、

  教學重點:

  1、讓學生主動經歷思考和探索的過程、

  2、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質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等腰三角形性質的理解和探究過程、

  二、學情分析

  本年級的學生已經研究過一般三角形的性質,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動手能力強,善于與同伴交流,這就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知識、能力、情感方面的準備、不同層次的學生因為基礎不同,在學習中必然會出現相異構想,這也將是我在教學過程中著重關注的一點、

  三、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關概念和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2、了解等邊三角形的概念并探索其性質

  3、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等腰三角形的對稱性,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2、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經歷了觀察、動手實踐、猜想、驗證等數學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了學生的歸納推理,類比遷移的能力、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能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的進行討論和質疑,提高了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情境創設,使學生感受到等腰三角形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等腰三角形的必要性、

  2、通過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歸納,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結論的發現,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

  3、通過小組合作,發展學生互幫互助的精神,體驗合作學習中的樂趣和成就感、

  四、教法分析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采取了激疑引趣——猜想探究——應用體驗——建構延伸的教學模式,并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設計意圖

  同學們,我們在七年級已研究了一般三角形的性質,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定義

  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兩邊都叫做腰,另一邊叫做底邊,兩腰的夾角叫做頂角、腰和底邊的夾角叫做底角、

  提出問題:生活中有哪些現象讓你聯想到等腰三角形?

  首先讓學生明確:本學段的幾何圖形都是按一般的到特殊的順序研究的

  通過學生描述等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以及研究等腰三角形的'必要性、

  剪紙游戲

  你能利用手中的這個矩形紙片剪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嗎?注意安全呦!

  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會有自己的想法,根據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利用對折紙片,再“剪一刀”就是就得到了兩條“腰”;

  可能還有的同學會利用正方形的折法,獲得特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可能還有同學先畫圖,再依線條剪得、

  在這個過程中,注重落實三維目標、讓學生在獲取新知的過程中更好的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我不失時機的對學生給予鼓勵和表揚,使活動更加深入,課堂充滿愉悅和溫馨、

  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因此,我力求讓學生關注剪法的理性思考、

  我設計了問題:你是如何想到的?為的是剖析學生的思維過程:“折疊”就是為了得到“對稱軸”,“剪一刀”就是就得到了兩條“腰”,由“重合”保證了“等腰”、這樣就建立了“操作”與“證明”的中間橋梁、從實際操作中得到證明的方法,也為發現“三線合一”做了鋪墊、

  提出問題:

  等腰三角形還有什么性質?請提出你的猜想,驗證你的猜想?并填寫在學案上、

  合作小組活動規則:

  1、有主記錄員記錄小組的結論;

  2、定出小組的主發言人(其它同學可作補充);

  3、小組探究出的結論是什么?

  4、說明你們小組所獲得結論的理由、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性質一: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簡稱“等邊對等角”)、

  性質二: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重合(簡稱“三線合一”)、

  學情分析: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盡管在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的相異構想,數學猜想的初始敘述不準確,甚至不正確,但我不會立即去糾正他們,而是讓同學們不斷地質疑﹑辨析、研討和歸納,逐漸完善結論、讓他們真正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真正的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努力創設和諧的教育教學的生態環境、

  通過設置恰當的動手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動手實踐、猜想、驗證等數學探究活動,這種探究的學習過程,恰恰是研究幾何圖形性質的一般規律和方法、

  (1)在此環節中,我的教學要充分把握好“四讓”:能讓學生觀察的,盡量讓學生觀察;能讓學生思考的,盡量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表達的,盡量讓學生表達;能讓學生作結論的,盡量讓學生作結論、

  這種教學方式,把學習的過程真正還給學生,不怕學生說不好,不怕學生出問題,其實學生說不好的地方、學生出問題的地方都正是我們應該教的地方,是教學的切入點、著眼點、增長點、

  (2)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充分聽取和參與學生的小組討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指導、

  鞏固知識

  1、等腰三角形頂角為70°,它的另外兩個內角的度數分別為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一個角為70°,它的另外兩個內角的度數分別為_____;

  3、等腰三角形一個角為100°,它的另外兩個內角的度數分別為_____、

  內化知識

  1、如圖1,在△ABC中,AB=AC,AD⊥BC,∠BAC=120°你能求出∠BAD的度數嗎?

  知識遷移

  等邊三角形有什么特殊的性質?簡單地敘述理由、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定理:

  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個角都等于60°、

  拓展延伸

  如圖2,在△ABC中,AB=AC,點D,E在BC上,AD=AE,你能說明BD=EC?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知識基礎、經驗和能力的差異,我為學生提供了層次分明的反饋練習、將練習從易到難,從簡到繁,以適應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要、讓學生拾階而上,逐步掌握知識,使學困生達到簡單運用水平,中等生達到綜合運用水平,優等生達到創建水平、

  暢談收獲

  總結活動情況,重在肯定與鼓勵、引導學生從本課學習中所得到的新知識,運用的數學思想方法,新舊知識的聯系等方面進行反思,提高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網絡、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回顧探究過程中所用到的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方法,啟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為學生的下一步學習做好鋪墊、

  反思過程不僅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繼續,更重要的是一種提高和發展自己的過程、

  基礎性作業:P65習題1、2、3、4

八年級數學教案10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的知識內容主要是以前一單元中的求根公式為基礎的。教材通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x1、2= 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以及以數x1、x2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然后是通過4個例題介紹了利用根與系數的關系簡化一些計算的知識。例如,求方程中的特定系數,求含有方程根的一些代數式的值等問題,由方程的根確定方程的系數的方法等等。

  根與系數的關系也稱為韋達定理(韋達是法國數學家)。韋達定理是初中代數中的一個重要定理。這是因為通過韋達定理的學習,把一元二次方程的'研究推向了高級階段,運用韋達定理可以進一步研究數學中的許多問題,如二次三項式的因式分解,解二元二次方程組;韋達定理對后面函數的學習研究也是作用非凡。

  通過近些年的中考數學試卷的分析可以得出:韋達定理及其應用是各地市中考數學命題的熱點之一。出現的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有的將其與三角函數、幾何、二次函數等內容綜合起來,形成難度系數較大的壓軸題。

  通過韋達定理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綜合分析數學問題的能力,也為學生今后學習方程理論打下基礎。

  (二)重點、難點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是重點,讓學生從具體方程的根發現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之間的關系,并用語言表述,以及由一個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與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種關系,比較抽象,學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難度,是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式,能運用根與系數的關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求出另一個根與未知數,會求一元二次方程兩個根的倒數和與平方數,兩根之差。

八年級數學教案11

  知識目標:理解函數的概念,能準確識別出函數關系中的自變量和函數

  能力目標:會用變化的量描述事物

  情感目標:回用運動的觀點觀察事物,分析事物

  重點:函數的概念

  難點:函數的概念

  教學媒體:多媒體電腦,計算器

  教學說明:注意區分函數與非函數的關系,學會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教學設計:

  引入:

  信息1:小明在14歲生日時,看到他爸爸為他記錄的以前各年周歲時體重數值表,你能看出小明各周歲時體重是如何變化的嗎?

  新課:

  問題:(1)如圖是某日的氣溫變化圖。

  ① 這張圖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② 這張圖是怎樣來展示這天各時刻的溫度和刻畫這鐵的氣溫變化規律的?

  (2)收音機上的刻度盤的波長和頻率分別是用米(m)和赫茲(KHz)為單位標刻的,下表中是一些對應的數:

  ① 這表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② 這張表是怎樣刻畫波長和頻率之間的變化規律的',你能用一個表達式表示出來嗎?

  一般的,在一個變化過程中,如果有兩個變量x和y,并且對于x的每一個確定的值,y都有惟一確定的值與其對應,那么我們就說x是自變量,y是x的函數。如果當x=a時,y=b,那么b叫做當自變量的值為a時的函數值。

  范例:例1 判斷下列變量之間是不是函數關系:

  (5) 長方形的寬一定時,其長與面積;

  (6) 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與面積;

  (7) 某人的年齡與身高;

  活動1:閱讀教材7頁觀察1. 后完成教材8頁探究,利用計算器發現變量和函數的關系

  思考:自變量是否可以任意取值

  例2 一輛汽車的油箱中現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單位:L)隨行駛里程x(單位:km)的增加而減少,平均耗油量為0.1L/km。

  (1) 寫出表示y與x的函數關系式.

  (2) 指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3) 汽車行駛200km時,油箱中還有多少汽油?

  解:(1)y=50-0.1x

  (2)0500

  (3)x=200,y=30

  活動2:練習教材9頁練習

  小結:(1)函數概念

  (2)自變量,函數值

  (3)自變量的取值范圍確定

  作業:18頁:2,3,4題

八年級數學教案12

  一、教學內容: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十四章第2節乘法公式的第二課時——完全平方公式。

  二、教材分析:

  完全平方公式是乘法公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乘法運算知識的升華,它是在學生學習整式乘法后,對多項式乘法中出現的一種特殊的算式的總結,體現了從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完全平方公式是學生后續學好因式分解、分式運算的必備知識,它還是配方法的基本模式,為以后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函數等知識奠定了基礎,所以說完全平方公式屬于代數學的基礎地位。

  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平方差公式的基礎上,研究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導和應用,公式的發現與驗證為學生體驗規律探索提供了一種較好的模式,培養學生逐步形成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完全平方公式的學習對簡化某些代數式的運算,培養學生的求簡意識很有幫助。使學生了解到完全平方公式是有力的數學工具。

  重點: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會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難點:理解公式中的字母含義,即對公式中字母a、b的理解與正確應用。

  三、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并能正確運用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2)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符號感和推理能力,了解公式的幾何背景,感受數與形之間的聯系,學會獨立思考。

  (3)通過推導完全平方公式及分析結構特征,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性。

  (4)體驗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簡化運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獲得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四、學情分析與教法學法

  學情分析: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本節課就是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整式的乘法運算及平方差公式的基礎上開展的,具備了初步的總結歸納能力。另外,14歲的中學生充滿了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欲、創造欲、表現欲,所以只有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本節內容才較易掌握。但八年級學生的探究能力有差異,邏輯推理能力也有待于提高,而且易粗心馬虎,這都是本節課要注意的問題。

  學法:以自主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使學生在獨立思考、歸納總結、合作交流

  總結反思中獲得數學知識與技能。

  教法:以啟發引導式為主要教學方式,在引導探究、歸納總結、典例精析、合作交流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做好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處于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

  五、教學過程

  (略)

  六、教學評價

  在教學中,教師在精心設置教學環節中,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做好組織者和引導者,全面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表現。教師通過情境引入、提供問題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為出發點,自主探究,發現問題,深入思考。學生解決問題要以獨立思考為主,當遇到困難時學會求助交流,教師也要給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讓學生經歷得出結論的過程,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參與自主探究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發現問題的能力進行評價,并對學生的想法或結論給予鼓勵評價。

八年級數學教案13

  一、內容和內容解析

  1.內容

  三角形中相關元素的概念、按邊分類及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2.內容解析

  三角形是一種最基本的幾何圖形,是認識其他圖形的基礎,在本章中,學好了三角形的有關概念和性質,為進一步學習多邊形的相關內容打好基礎,本節主要介紹與三角形的的概念、按邊分類和三角形三邊關系,使學生對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有更為深刻的理解.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三角形中的相關概念和三角形三邊關系.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教學目標

  (1)了解三角形中的相關概念,學會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中的對應元素.

  (2)理解并且靈活應用三角形三邊關系.

  2.教學目標解析

  (1)結合具體圖形,識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元素.

  (2)會用符號、字母表示三角形中的相關元素,并會按邊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3)理解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性質,并會運用這一性質來解決問題.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在探索三角形三邊關系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觀察、探究、推理、交流等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和推理能力和合作學習的精神.

  四、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問題回憶生活中的三角形實例,結合你以前對三角形的了解,請你給三角形下一個定義.

  師生活動:先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各小組派代表發言,針對學生下的定義,給出各種圖形反例,如下圖,指出其不完整性,加深學生對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設計意圖】三角形概念的獲得,要讓學生經歷其描述的過程,借此培養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加深學生對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2.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動態演示“首尾順次相接”這個的動畫,歸納出三角形的定義.

  師生活動:

  三角形的定義: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由抽象到具體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

  補充說明:要求學生學會三角形、三角形的頂點、邊、角的概念以及幾何表達方法.

  師生活動:結合具體圖形,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讓學生學會由文字語言向幾何語言的過渡.

  【設計意圖】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三角形中相關元素的認知,并進一步熟悉幾何語言在學習中的應用.

  3.概念辨析,應用鞏固

  如圖,不重復,且不遺漏地識別所有三角形,并用符號語言表示出來.

  1.以AB為一邊的三角形有哪些?

  2.以∠D為一個內角的三角形有哪些?

  3.以E為一個頂點的三角形有哪些?

  4.說出ΔBCD的三個角.

  師生活動:引導學生從概念出發進行思考,加深學生對三角形中相關元素概念的理解.

  4.拓廣延伸,探究分類

  我們知道,按照三個內角的大小,可以將三角形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如果要按照邊的大小關系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又應該如何分呢?小組之間同學進行交流并說說你們的想法.

  師生活動:通過討論,學生類比按角的分類方法按邊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接著引出等腰三角形及等邊三角形的概念,引導學生了解等腰三角形與等邊三角形的聯系,強化學生對三角形按邊分類的理解.

八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領會運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因式分解的方法,發展推理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因式分解的過程,感受逆向思維的意義,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良好的推理能力,體會“化歸”與“換元”的思想方法,形成靈活的應用能力.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并學會應用.

  2.難點:靈活地應用公式法進行因式分解.

  3.關鍵:應用“化歸”、“換元”的思想方法,把問題進行形式上的.轉化,達到能應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目的

  教學方法

  采用“自主探究”教學方法,在教師適當指導下完成本節課內容.

  教學過程

  一、回顧交流,導入新知

  【問題牽引】

  1.分解因式:

  (1)-9x2+4y2;(2)(x+3y)2-(x-3y)2;

  (3)x2-0.01y2.

  【知識遷移】

  2.計算下列各式:

  (1)(m-4n)2;(2)(m+4n)2;

  (3)(a+b)2;(4)(a-b)2.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完成下面兩道題,并運用數學“互逆”的思想,尋找因式分解的規律.

  3.分解因式:

  (1)m2-8mn+16n2(2)m2+8mn+16n2;

  (3)a2+2ab+b2;(4)a2-2ab+b2.

  【學生活動】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

  解:

  (1)m2-8mn+16n2=(m-4n)2;

  (2)m2+8mn+16n2=(m+4n)2;

  (3)a2+2ab+b2=(a+b)2;

  (4)a2-2ab+b2=(a-b)2.

  【歸納公式】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二、范例學習,應用所學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4a2b+12ab2-9b3;

  (2)8a-4a2-4;

  (3)(x+y)2-14(x+y)+49;(4)+n4.

  【例2】如果x2+axy+16y2是完全平方,求a的值.

  【思路點撥】根據完全平方式的定義,解此題時應分兩種情況,即兩數和的平方或者兩數差的平方,由此相應求出a的值,即可求出a3.

  三、隨堂練習,鞏固深化

  課本P170練習第1、2題.

  【探研時空】

  1.已知x+y=7,xy=10,求下列各式的值.

  (1)x2+y2;(2)(x-y)2

  2.已知x+=-3,求x4+的值.

  四、課堂總結,發展潛能

  由于多項式的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正好相反,因此把整式乘法公式反過來寫,就得到多項式因式分解的公式,主要的有以下三個:

  a2-b2=(a+b)(a-b);

  a2±ab+b2=(a±b)2.

  在運用公式因式分解時,要注意:

  (1)每個公式的形式與特點,通過對多項式的項數、次數等的總體分析來確定,是否可以用公式分解以及用哪個公式分解,通常是,當多項式是二項式時,考慮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當多項式是三項時,應考慮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2)在有些情況下,多項式不一定能直接用公式,需要進行適當的組合、變形、代換后,再使用公式法分解;(3)當多項式各項有公因式時,應該首先考慮提公因式,然后再運用公式分解.

  五、布置作業,專題突破

八年級數學教案15

  一、內容和內容解析

  1.內容

  三角形高線、中線及角平分線的概念、幾何語言表達及它們的畫法.

  2.內容解析

  本節內容概念較多,有三角形的高、中線、角平分線和重心等有關概念;需要學生動手的頻率也較高,要掌握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線、角平分線的畫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體驗幾何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性,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勇于探索的思想感情。

  理解三角形高、角平分線及中線概念到用幾何語言精確表述,這是學生在幾何學習上的一個深入.學習了這一課,對于學生增長幾何知識,運用幾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問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學習三角形的角、邊的延續以及三角形全等、相似等后繼知識一個準備.

  本節的重點是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線及角平分線概念的同時還要掌握它們的畫法,難點是鈍角三角形的高的畫法及不同類型的三角形高線的位置關系.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教學目標

  (1)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線與角平分線等概念;

  (2)會用工具畫三角形的高、中線與角平分線;

  2.教學目標解析

  (1)經歷畫圖實踐過程,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線與角平分線等概念.

  (2)能夠熟練用幾何語言表達三角形的高、中線與角平分線的性質.

  (3)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線與角平分線的畫法.

  (4)了解三角形的三條高、三條中線與三條角平分線分別相交于一點.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三角形的高線的'理解:三角形的高是線段,不是直線,它的一個端點是三角形的頂點,另一個端點在這個頂點的對邊或對邊所在的直線上.

  三角形的中線的理解:三角形的中線也是線段,它是一個頂點和對邊中點的連線,它的一個端點是三角形的頂點,另一個端點是這個頂點的對邊中點.

  三角形的角平分線的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也是一條線段,角的頂點是一個端點,另一個端點在對邊上.而角的平分線是一條射線,即就是說三角形的角平分線與通常的角平線有一定的聯系又有本質的區別.

【八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有關八年級數學教案八年級數學教案全套10-03

八年級數學教案12-04

八年級數學教案03-05

八年級數學教案【精】02-01

【精】八年級數學教案01-21

【推薦】八年級數學教案01-31

【熱門】八年級數學教案01-31

【薦】八年級數學教案01-17

八年級數學教案優秀07-27

八年級數學教案(推薦)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