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通用22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1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學會正確解答簡單的有余數問題,會正確的寫出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
3、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有余數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題
(1)17個蘋果,每5個裝一盤,可以裝()盤,還剩()個。
(2)每盒飲料4元,19元能買()盒,還剩()元。
看來大家掌握的真的很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如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例5)
師:同學們,圖上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劃船
師:從圖上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生:有22人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
師: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我有點不明白,誰能幫幫老師?
生: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師:哦,謝謝你,解釋的很清楚,你們聽明白了嗎?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只能坐4人
師:那這里的數學問題是什么?你找到了嗎?
生:問至少要租幾條船?
師:你找的很對,你能幫老師解釋一下這里的至少嗎?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師:哦,就是最少要租幾條船?現在誰能完整的說說這道題目?
生:22人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幾條船?
師:如果有6人去劃船,每條船安排1人,需要幾條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每條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師:那我們這里每條船上應該安排幾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滿,也就是坐4人
現在請你用畫一畫或者寫一寫的方式來解答這個問題。
生1展示:我用了4個圓來代替4個人,共用了5條船還余兩個人。
生2展示:我用一個大圓代替一條船,直接往里面寫4,就代表坐了4人,還余下2人。
生3展示:我用豎式算的,22個人,每條船坐5人,坐了20人,還余下2人。
師:謝謝你們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解決方法!現在你們能根據她的方法來列算式嗎?
生:22÷4=5(條)……2(人)
師:為什么用除法?
生:因為四個四個的分,就是求22里面有幾個四,所以用除法
現在我們已經用算式解決了這個問題。那么至少要租幾條船?
生1:5條
生2:6條
師:看來余下的2人是關鍵!那么余下的2人應該怎么辦?
生1:余下的2人應該再租一條船。
生2:我也認為余下的2人要再租一條船!
師小結:余下的2人如果是你,不讓你去,你樂意嗎?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條船!所以我們要用5+1=6(條)
2、運菠蘿
師:劃船劃累了,你口渴了嗎?王叔叔為我們準備了菠蘿,誰能讀一下?
生讀題。
生自由列算式!
學生展示:27÷8=3(次)……3(箱)3+1=4(次)
師:為什么要加1?
生:因為剩下的3箱還得單獨再運一次。
師小結:像這種處理余數時,給商加1,我們稱為進一法。
3、買面包
師:同學們,王叔叔還給我們準備了肉松面包。看圖你知道了什么?
生:面包3元一個。
師:出示問題。我拿10元錢最多能買幾個?請你列出算式并說說理由
生:10÷3=3(個)……1(元)因為剩下的1元買不了一個面包
師:像這樣余數對商沒有影響,直接去掉了,我們稱為去尾法。
4、對比總結
劃船和買面包這兩種情況對余數的處理相同嗎?為什么?
生:因為劃船的余下的2人也得去,而余下的1元卻買不了一個面包
師小結:也就是這兩個是不同的實際問題,要結合生活中的實際處理余數。
三、鞏固練習
1、判斷(說明理由)
李阿姨縫制上衣,每件上衣釘7個扣子,38個扣子可以釘幾件上衣?
38÷7=5(件)……3(個)
5+1=6(件)
答:38個扣子可以釘6件上衣。()
2、下面各題是選“去尾法”還是“進一法”
(1)做一張床單需要2米布,7米布最多做幾張床單?()
(2)50個奶油蛋糕,每8個裝一盒,至少要用多少個盒子?()
3、旋轉木馬8元玩一次,50元能玩幾次?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生1:我知道了對余數的處理有“進一法”和“去尾法”
生2:我知道了處理余數時要考慮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
有余數的除法
解決問題
22÷4=5(條)……2(人)
5+1=6(條)
答:至少要租6條船。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估算一位數除三位數的商是幾位數,能正確計算一位數除三位數的筆算方法,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經歷知識的探索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比較除數和被除數最高位的大小來判斷商是幾位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學生板演豎式計算。
81÷9 84÷7 54÷3
68÷2 80÷5 56÷4
師: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板書課題:商是幾位數)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商是三位數的筆算除法。
課件出示教材第6頁主題圖,并提出問題:從北京到四平的鐵路全長888千米,動車運行時間約6時。平均每時運行多少千米?
師引導思考:求“平均每時運行多少千米?”怎樣列式?同時引導學生列出算式:888÷6=□。
引導學生先估一估商是幾位數,再算一算。
學生交流估算:因為600÷6=100,所以888÷6的商肯定比100大,商一定是個三位數;或者先假設商是三位數,那么最小的三位數是100,100×6=600,而888比600多得多,所以商一定是三位數;或者888÷6,百位上的8比6大,所以商一定是個三位數。
師質疑并引導:到底我們估計的對不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算一算。
指名學生上臺板演豎式書寫過程,師最后課件出示完整過程:
888÷6=148(千米)
2、課件出示教材第6頁圖片,讓學生結合方格圖說一說豎式每一步的意思。
先指名學生看圖說一說,再根據學生匯報加以說明:先把600平均分成6份,600÷6=100,在豎式百位上商1;再把240平均分成6份,240÷6=40,在豎式十位上商4;最后把48平均分成6份,48÷6=8,在豎式個位上商8。結果是100+40+8=148,所以888÷6=148。
3、估一估商的位數。
課件出示教材第6頁估一估練習題。讓學生按照上面學習的方法來估一估下面三個除法算式的商是幾位數,并在小組內交流估計的方法,再算一算驗證一下。
4、小結:當被除數的最高位百位上的數字大于或等于除數時,商是三位數。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1題。
(1)畫一畫,分一分,然后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2)在小組內交流豎式計算中每一步的意思,再集體交流訂正。
2、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2題。
(1)讓學生估一估每個算式的商是幾位數。
(2)學生計算各題的商,并對照估計的商,初步判斷結果的正確性。
(3)交流對照計算的.結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正。
3、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3、4題。
第3題,第(1)小題是求把685本平均分成5份,求一份是多少,列式:685÷5=137(本);第(2)小題是看584厘米里有幾個4厘米,列式:584÷4=146。
第4題,先求一共有多少顆幸運星,用375+309=684(顆),再把這684顆幸運星平均分成6份,裝在這6個盒子里,列式:684÷6=114(顆),即為每個盒子裝的顆數。這里要注意的是,“送給幼兒園的6個班”這個條件是多余條件,在這里與所解答的問題無關。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交流后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除法。還學習了判斷商的位數,當被除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字大于或等于除數時,被除數是三位數,商也是三位數。
【教后思考】
在求商的過程中,先讓學生估計商是幾位數,讓學生在除的過程中理解第一次得到的商應寫在百位上,然后嘗試列豎式進行筆算,并引導學生將前面掌握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方法,遷移到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計算上來,優化新知識的學習過程。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3
教學目標:
1、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口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2、理解乘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
一位數乘兩位數(進位)口算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設計學生的活動教學反思
一、復習。
教師出示上節課所學的口算乘法練習。
二、新授。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觀察。
2、教師提出問題:賣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3、教師板書學生的方法,并問:12×3怎樣計算?
4、學生將答案寫在書上。
5、出示第二個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6、教師組織學生討論:
怎樣計算:15×3與12×3有什么不同
7、學生將答案寫在書上
三、練習。
完成P3第1~4題
1、2題可獨立完成。
2、4題對部分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可適當的輔導。
四、評價
你覺得這節課學得怎樣?哪些地方還需要提高?
學生聽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說說圖片中的數學信息。
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并列出算式:1、12+12+12=361、12×3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計算方法。教師板書:10×3=302×3=6所以12×3=36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嘗試解答。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學生可以用筆算的計算順序來解答也可有其他的方法,必須掌握扎實,多復述。
做完后小組交流
學生自評、互評。
板書設計:
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12×3=3615×3=45
10×3=302×3=610×3=305×3=15
30+6=3630+15=45
第3課時:練習一
教學內容:
練習一第1~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聯系,鞏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學生能夠熟練計算。
2、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在能夠正確迅速計算的同時,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設計學生的活動教學反思
一、復習。
1、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練習。
2、一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3、一位數乘兩位數(進位)
二、練習。
完成練習一的第1~6題。
1、教師組織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2、組織學生看圖,思考,列式,計算,寫答語。
第2問有學生自己提問題并解答,教室可組織小組進行交流
3、先出示題目,問學生應該先做什么,再比較,哪些題還有其他方法?
4、本題數字信息較多,問題由簡單到復雜,可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后再個別輔導。
5、先讓學生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然后再解答。
6、爸爸的年齡學生計算是沒有問題的,媽媽的年齡,可給與一定的提示。
三、課堂評價
你覺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樣,你能解決那些實際問題?
學生聽算,集體訂正,并與同伴交流計算的方法。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并說說計算是要注意什么。
先觀察圖片從中獲取數學信息,然后思考問題,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學生提出問題后自己解答,并在小組內交流。
比較大小的方法不,可先算出結果,也可觀察因數的變化。
學生先觀察圖片,獲取信息,再根據問題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解答。可以請求教師幫助。
學生弄清楚運算順序后再解答,最后訂正。
先獨立思考,在完成題目。
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說,可與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幫助。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4
一 元、角、分與小數
一、教學目標
1、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征,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2、經歷比較商品單價高低貴......的過程,學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3、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
4、會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與同伴交流,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我們認識了萬以內的數,會計算三位數加、減法以及學習了元、角、分等常用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創設了較為豐富的、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計量單位的知識作為學習小數的形象支撐,讓我們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數的含義,比較小數的大小,在探究中學習小數的加、減法。學習這部分內容既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又能為今后系統的學習小數打下初步的基礎。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時緊密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首先,讀懂商品標價牌是購物必需的知識技能。會用元、角、分說明用小數表示的商品價格,是理解小數意義的一個標志。認、讀、寫小數的學習過程,都是以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經驗為背景,并在具體情境中進行的。
2、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合理性。“貨比三家”要放手讓學生想辦法獨立去解決“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便宜”的問題,并進行交流,與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切忌包辦代替,把某一種策略歸納為知識點灌輸給學生,禁錮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性;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獨特的見解或質疑。
3、要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學習加減法計算結合起來。學生第一次學習小數加法是結合“買書”的情境,務必要在討論小數加法的多種算法的過程中,揭示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單位(數位)的數才能相加。這也是理解小數相加時,小數點要對齊的根據。只要理解了這一點,就為學生打通了把整數加減法的經驗向小數加減法遷移的大道。
4、整個單元的教學要逐步擴大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買書”一課,在教師的指導下,側重理解了小數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后,應該把小數減法的問題交給學生獨立去解決。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5
教學內容:
實驗教材(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P69—70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問題情境,了解平均數的意義,體會平均數的必要性,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發展統計觀念,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重難點、關鍵:
重點:讀懂統計圖,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
難點:了解平均數的意義。
關鍵:讓學生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認識平均數,并能運用已學統計知識和平均數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讀統計圖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投籃比賽嗎?你們懂得一些投籃比賽規則吧?
師簡要說明一些投籃規則。
師:三(1)班同學分成四小組舉行兩場投籃比賽,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啊?
師:第一場比賽,準備,開始!同學們把比賽結果制成了統計圖,請看!通過統計圖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學生發言,師正確評價學生的發言。
接著展示第二場比賽結果的`統計表。師:這是第二場比賽的情況,誰能根據統計表幫老師把這場比賽的統計圖完成呢?
然后全體進行評價。
(二)活動二:獎牌給哪組
師:兩組比賽情況已經出來,下面讓我們來評一評這兩塊獎牌分別該給哪個組?(師出示獎牌,同時展示課題:比一比)
師:我想請大家來做裁判,你們樂意接受嗎?
師:同學們可以從中任選一場來評,評的時候要仔細觀察,發揮小組合作優勢,看誰的辦法好,理由充分,我們要給優秀裁判組發獎牌,各小組加油喲!(同時出示小獎牌)
小組合作,教師巡視并參與活動,然后反饋意見,適時發優秀裁判獎牌。
師小結:第一場比賽兩組人數相同,第一組總數20個,第二組總數19個,所以獎牌應給第一組。
問:第二場比賽中,第三組總數25個,第四組總數24個,但人數不相同,獎牌應給哪組呢?
師:在人數不相等的情況下,光看總數不公平,應比小組里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即平均數。(板書:平均數)你們有什么好辦法算出每組的平均數嗎?
激起學生再次進行討論。
小組匯報:
①移多補少
②計算平均數:第三組 (5+8+4+2+6)5=5(個)
(板書) 第四組 (6+5+6+7)4=6(個)
師生小結第二場比賽的獎牌應給第四組。
師:剛才大家在積極思考第二場比賽的獎牌應給哪組,最后是誰幫我們解決了難題?
生:平均數。
師:你們覺得平均數怎么樣啊?
師生小結:像第一場比賽人數相等,我們可以求總數,也可以求平均數;但第二場比賽人數不相等,就一定要用平均數才能解決問題,這里求平均數就是用總數除以人數。同學們的裁判任務完成得真不錯,我代表三(1)班同學感謝大家!
(三)活動三:試一試
師:最近小熊開了一個冷飲店,本月前三周賣出冰糕情況見統計圖。(展示統計圖)小熊現在有個難題,本周該進多少冰糕呢?你們能不能幫小熊解決這個難題?
組織學生獨立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學生反饋意見,師生共同評價,意見合理都要給與鼓勵。
(四)活動四:說一說
師:生活中,有很多有關平均數的信息,比如,我了解到我們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34厘米,你們知道自己的身高嗎?
部分學生匯報身高,師適時強調同學們要加強鍛煉,使自己的身體更健康。
師: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或用到過有關平均數的信息?說說看。
指名匯報,師及時進行表揚,并鼓勵學生平時要積極思考,善于積累數學知識。
(五)實踐活動
調查小組同學的身高,并計算小組的平均身高。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實際問題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
2、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
教學重點: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種可能的方案。
教學難點:
分析數量關系。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完成下列填空
2×( )+3×( )=18
(1)括號里可以填哪些數?其中一個括號的數確定了,是否另一個括號里的數就能確定?
(2)如果前面括號里填3,后面括號里填幾?
(3)如果后面括號里填2,前面的括號里填幾?
2、導入。
談話:在日常生活和數學學習中,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常常需要運用各種策略。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運用策略來解決一些問題吧!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題意。
(1)從圖中我們獲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談話:求怎樣派車恰好把8噸煤運完就是求載質量2噸的車、載質量3噸的車各安排運幾次,使得這兩輛車運載煤的總質量等于8噸。實際上可以用式子2×( )+3×( )=18表示。要求出滿足這個條件的所有情況該怎么辦呢?
2、探索方法。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匯報交流。
師:如果用“載質量2噸”的車子裝煤,最多運幾次?
生:在不用“載質量3噸”的車子裝煤時,次數最多,最多8÷2=4(次),剛好裝完。
師:通過這個計算,我們知道“載質量2噸”的車子只可能運0—4次,運4次時符合條件,如果安排這樣的車運3次,那么,“載質量3噸的`車”應該運幾次才能把煤運完呢?
生:“載質量2噸”的車運2次,能運煤2×2=4(噸),剩余4噸需要“載質量3噸”的車運2次才能運完,但是同樣的它們的總運量不能恰好等于8噸。
師:如果1次呢?0次呢?
學生獨立完成。
(3)列表法解決問題。
師介紹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種方案列舉出來,這樣更好的簡便、直觀。列表如下:
派車方案載質量2噸載質量3噸運煤噸數
14次0次8噸√
23次1次9噸
32次2次10噸
41次2次8噸√
50次3次9噸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條件。
3、回顧與反思。
(1)我們在列舉的時候應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順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無限多,適合用列舉的方案嗎?(不適合,在能列舉出所有方案的情況下選擇用列表法列舉)
(3)檢驗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運完8噸煤。
學生自我探究。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33頁“做一做”。
(1)由題中我們獲得了哪些信息?師明確要求怎么付錢,就是求30元里面有幾個5元和幾個2元,同時需考慮到5元和2元的張數各自只有6張,即最多只能取6張5元或2元。試問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怎么做,加上這個條件后怎么做?這樣有什么區別?
(2)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用列表法把各種可能的方案列出來然后選擇合適的方案。
(3)匯報交流結果,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七”第7題。
(1)求“每條船都坐滿,怎樣租船?”就是求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2)求“哪個租船方案最省錢”怎么做?(學生把每一種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別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計算價格,然后比較大小。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你有哪些收獲?在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比較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列表的方法來列舉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選擇符合條件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對于這堂課的學習,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7
教學目標:
1、能夠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具有一定的空間觀念。
2、復習鞏固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辦法,能夠準確進行測量并求周長。
3、利用周長的相關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
4、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
5、在交流的過程中回憶求周長的計算方法,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1、同學們,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如何觀察立體圖形,通過我們自己親自動手搭積木,我們學會了什么?
2、除了學習觀察立體圖形,我們還學習了求什么圖形的周長?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復習有關圖形方面的`知識。
二、鞏固探究
1、復習觀察立體圖形
每出示一個,讓學生用自己的正方形積木照樣子搭一搭。搭出圖形之后,認真觀察,說一說從正面、側面、上面可以觀察到什么樣的形狀?
交流,訂正。
2、復習周長的計算方法。
什么叫周長?怎樣求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又該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題,匯報訂正。
3、完成第13題。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20厘米長的鐵絲,用它圍成一個長方形,它的周長是多少?
還是用這根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通過剛才的操作,你發現了什么?
4、剛才我們又是動手操作,又是測量計算,累了吧?我們一起到足球場去輕松一下吧!看!這就是我們將要去的足球場。出示第14題。
自己看圖、讀題,想一想,在這道題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這道題一共讓你求出幾個問題?會不會解答?
做完這道題,你有什么想法嗎?
三、拓展實踐
我們再獨立解決幾個實際問題:
1、足球場是個長方形,長120米,寬95米。李林繞著足球場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2、學校北面有一塊長方形的實驗園,長是30米,寬是20米,如果四周圍上籬笆,籬笆長多少米?如果有正好一面靠墻,籬笆長多少米?
3、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
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板書設計:
總復習
立體圖形 求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
正方形的周長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8
教學目標:
1、繼續復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能夠正確地觀察日歷,回答問題。
2、復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感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復習有關搭配的知識,能夠按照題意進行正確搭配。
4、能夠根據已知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通過復習加強鞏固,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在以前的復習中,我們都復習了哪些知識?
本學期我們學的內容除了剛才說到的,你認為還有哪些知識我們應該再復習整理?
我們一起來整理回顧這些內容,看誰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最棒!最棒的同學我們可是有獎勵的!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賽一賽好嗎?
二、鞏固探究
1、回顧整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同學們,你還記得有關年、月、日的哪些知識?
出示第16題:一年365天,合幾個星期零幾天?
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92頁第18題的.圖片及文字。
請同學們認真看圖,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告訴了我們什么?
你是怎樣設計住房方案的?
3、復習“搭配中的學問”
出示第20題:我們剛才解決了住宿問題。現在我們在一起來解決穿衣的問題好不好?
這是我們學過的搭配中的學問。你能不能自己試著解決呢?
如果解決得好、搭配得棒,我們將評選它為“出色設計師”。
自己解決,評選“出色設計師”。
4、回顧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題,指名讀題,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體回顧:
在這一學期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問題?
三、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加減法估算必要性;掌握加減法估算的方法,會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合理的估算。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通過感受估算解決問題的簡潔性,培養估算意識。
3、體會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步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方法,具有回顧與反思的意識,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二、教學重點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掌握加減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體驗估算的多樣性,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估算策略。
三、教學難點
體驗估算的多樣性,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估算策略。
四、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課件、習題卡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說說下面各數的近似數
583接近( )百
718接近( )百
192接近( )百
219接近( )百
583接近( )百( )十
718接近( )百( )十
192接近( )百( )十
219接近( )百( )十
小結:剛才小朋友們都積極動腦,學會判斷一個三位數接近哪個整百數或整百整十數,下面我們就來用這個本領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引出新知
向陽小學組織學生去看巨幕電影,我們一起來看看。帶來的問題是什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你想怎么解決這道題?(估一估,算一算)
下面就解決一下這道題。
2、匯報交流。
六個年級的.學生同時看能坐下嗎?說說怎么想的。
預設1:221+239=460(人)460人>441人所以六個年級的學生不能同時坐下。
預設2:把221看成200,把239看成200,200+200=400(人)221+239>400人。
預設3:把221看成220,把239看成230,220+230=450(人)450人>441人所以六個年級的學生不能同時坐下。
預設4:221>220,239>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所以不能同時坐下。
討論交流:
(1)這些方法方法合理嗎?為什么?
(2)方法一和方法三、方法四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3、小結雖然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有的是精確計算,有的是估算,但是一般我們不用找到準確答案更簡潔一些。
4、方法提煉:我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明確問題,找到信息——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回顧反思方法
(三)鞏固提升
1、解決15頁問題
(1)出示問題
如果兩個旅行團分別有196名和226名團員,這兩個旅行團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嗎?
(2)匯報方法
2、解決17頁第7題
(1)仔細審題,說說你想用什么方法?
(2)獨立解決
(3)匯報方法
3、解決17頁第6題
(1)要幫助小貓解決問題,你想用什么方法?為什么?
(2)獨立完成
四、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判斷、舉例等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并會直觀地區分這兩種現象。
2、通過觀察推斷、操作驗證等,正確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質。
3、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感受平移的幾何特征。
過程與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及動手實踐、發揮想象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現象
正確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質。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質。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課件,學具紙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
師: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許多豐富多彩的運動畫面,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些,你們想看嗎?
生:(想)
師:不過呀,在沒有看畫面之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就是認真觀察的同時要開動你聰明的腦筋思考:它們的運動方式也就是運動的樣子一樣嗎?同學們還可以邊看邊用手勢表示出它們運動時的樣子。好,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出示課件:火車,電梯,纜車,輪船,風扇,鐘擺)
(學生認真觀察)
師:那你能根據它們不同的運動方式,也就是運動時的樣子分分類嗎?同桌之間交流一下,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要這樣分?
根據學生的回答:火車,電梯,纜車的運動分為一類,它們的運動路線都是直的;這些物體都是沿著直線移動的,這樣的現象叫做平移(板書:平移)輪船,風扇,鐘的指針的轉分為一類,它們都是轉動的。這些物體都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轉動這樣的現象,我們把他叫做旋轉
(板書:平移、旋轉)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平移和旋轉”。(把課題補充完整)
游戲:
『二』 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點。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平移和旋轉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你能正確判斷出下面的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嗎?
(出示課件:判斷平移和旋轉)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呢?(指名舉例)。
師:同學們通過你們剛才的學習,你能用自己的.動作把平移和旋轉做出來嗎?
師: 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現它的,同學們猜想一下,大樓在現實中會平移,旋轉嗎?
師:剛才有的同學說會,有的說不會;下面老師就領著大家一起去看一下工程師們是如何讓整棟大樓平移的。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上海音樂廳,始建于1930年,是當時上海的一流電影院,1959年改成音樂廳。為了更好的保護它,上海市政府決定對它整體平移,20xx年從原址向東南整體平移了約66米,使得上海音樂廳終于重放光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過程。
師:同學們,聽了這件事,你們說神奇不?
師:是啊,真是太神奇了!這體現了人類的智慧,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只要我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就能為我們的生活服務,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下面讓我們也來研究研究平移吧!
『三』: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認識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創設情境,感知平移的距離。
情景: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老師要給圖中的這座房子搬家,請同學仔細的觀察小房子是在做什么運動?(平移)向哪邊平移的?(右邊),你們能判斷一下這小房子到底是平移了幾格嗎?
師: 好的,同學們,先別說出答案,請你拿出你們手中的這兩張卡片,自己動手移一移,移動一格,數一格,然后說出這個房子是向右平移了幾個格呢?也可以兩個人商量商量看,好,現在開始。
師:同學們小房子向右移動了幾個格子。(6個)
師:同學們,其實要看一個房子平移了幾格,你看的這個點不能變,你不能說一會看這個點,一會看那個點。
師:同學們看老師來演,我們先在原來小房子上找到一個定點,然后在移動后的小房子上找到這個點,這個點平移了幾格,這個圖形就平移了幾格。
(2)動手實踐,理解平移的距離。
師:好的同學們,這個問題咱們搞明白了,如果給你一幅圖讓你來判斷它們分別向哪平移幾格,你能準確的作出判斷嗎?
生:能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移一移,數一數。
【四】。 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師:剛才孩子們又能移,又會數,如果請你們在紙上把平移后的圖形畫出來你們會嗎?
師:比如說我想請你把這個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之后的圖形畫出來,你們能嗎?
生:能
師:別急著動筆;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來演示。
師:先找到圖形中的一個點把它平移,再找到其余各個點,把它們平移到相應的格子,然后把各個點連接起來,就可以得到平移后的圖形。
師:請大家把平行四邊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圖形,畫出來,自己用剛才的方法畫畫看
(學生動手畫圖)
『五』總結
師:隨著鐘表指針的旋轉,這節課也即將結束,孩子們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的是(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像什么樣的運動方式是平移,像什么樣的運動方式是旋轉呢?
(學生自己總結,老師補充)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平移和旋轉的例子,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身邊更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好嗎?課堂的最后讓我們一起伴隨著優美的音樂欣賞一下有平移和旋轉得到的美麗的圖案,去感受一下平移和旋轉帶來的藝術之美吧!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11
教學目標: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知道四邊形的特征。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發展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感知四邊形的特征,能判別四邊形。
教具、學具:
課件一套、三角尺、四邊形、格子紙等。
教學過程:
(一)感知四邊形的特征
1、認識四邊形。
(1)師:(板書課題)看一看,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你見過四邊形嗎?你認為它是什么樣的?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等四邊形的圖片。
(2)出示下列學生沒有說到的圖形。
師:那這個是四邊形嗎?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四條邊,四個角。)
2、判斷四邊形。
(1)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一下它們是四邊形嗎?(書第35頁中的圖形補充4個圖形,用課件展示。)
說說為什么不是。那你覺得四邊形光有四條邊行嗎?是怎樣的四條邊?(補充板書:直的。)
(2)你有沒有辦法把這些不是四邊形的圖形改成四邊形?(根據學生回答課件中操作。)
(二)尋找四邊形
1、找生活中的四邊形。
師:同學們真能干,經過你們的修改,這些圖形都成了四邊形,那請你們找一找在你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是四邊形的。請你摸給大家看。
2、找主題圖中的四邊形。
師:其實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你看這是一幅校園圖,你能從中找到四邊形嗎?(課件出示,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的四邊形用紅色閃一閃,提取出來放在屏幕的右邊。)
(三)小結: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四邊形,那么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呢?(多指名學生說)
(四)四邊形分類
1、指導分法。
師:雖然這些都是四邊形,可它們的樣子還是有些不同的,你們看,這是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這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這個是任意四邊形(在黑板上邊指邊說)。接下來請你們拿出練習紙,你能按一定的標準給這些特殊的四邊形分分類嗎?先想一想你打算怎么分?需要什么工具嗎?
練習紙:
根據學生回答師:你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這些角的大小(板書:比),你還可以用尺量一量它們的邊長(板書:量)。
2、小組合作進行分類。
師:下面就請你們分類,老師先給你們一些建議。(課件出示)
友情提示:
1、請你選擇好工具,定好分類的標準。
2、分類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
3、四人小組交流,說說你分類的理由。
4、推薦一名同學發言。
3、反饋、交流。
各組派代表發言,(實物在黑板上移動展示)說說分法,并說明這樣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一類(四個角都是直角);
菱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一類(沒有直角)。
(2)按邊分: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梯形一類(對邊不相等)。
(3)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
正方形、菱形一類(四條邊相等);
梯形一類(四條邊都不相等)。
4、小結:師:你們分的好極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們再來確認一下,到底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五)畫四邊形(書第36頁做一做2)
師:我們已經會認四邊形,還會根據它們的特點進行分類,接下來我們來畫一畫四邊形,你覺得怎樣才能又標準又快的畫出這些四邊形呢?需要老師給你們提供什么工具嗎?(尺、格子圖)請你們把這6個四邊形都畫一畫,一邊畫一邊想一想,這些四邊形有什么不同。
實物投影展示,講評。
你覺得這些四邊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長方形、正方形有四個直角,長方形的對邊一樣長,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梯形有兩個角是直角,但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菱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但它的角不是直角;平行四邊形的對邊一樣長,但它的角也不是直角;還有一個四邊形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四個角也都不是直角。)
(六)拼四邊形
師:太棒了,你們把這些四邊形看的非常透徹了。信封里有一些四邊形,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請你們四人合作,選幾個拼成一個四邊形(信封材料準備)。
信封里的四邊形:
交流、展示。
還有不同拼法嗎?
(七)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太強了,老師佩服你們,在這節課里,你們認識了什么?它是什么樣的?還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識?四邊形還有很多知識,我們以后再學。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及操作、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建立分數概念的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去尋求分數,能自己往下寫分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功感。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初步建立幾分之一分數的概念。
教學用具:
各類卡片圖,各類折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T: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在奧運賽場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學校里老師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來教育我們,你也想做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小法官和小老師嗎?(想!)那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出示:小華、小麗兩個小朋友。
a:出示6個大蘋果,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要求學生說出平均分成兩份,學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平均分成兩份,學生分。)
c:出示兩個漢堡,又該怎樣來分?(齊分,學生上去分。)
(小結:我們都把它們進行了平均分板書。)
d:出示一個大餅,你能公平公正地來分一分嗎?你能用我們已經學過的數來表示嗎?
揭題:我們要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它叫做分數(板書)
(二)探究新知,不斷摸索:
1、認識。
T:剛才我們把一個大餅通過平均分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分數來表示,這個分數就是。那怎么來書寫呢?跟著老師一起寫(學生舉起手指一起寫),先寫──表示平均分,再寫2表示把大餅平均分成了2份,再寫1表示其中的一份,讀作二分之一(齊讀兩遍,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邊演示邊說:把大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師拿起分好的大餅:左邊這一份是整個大餅的,那右邊這一份呢?(齊說:)
同桌活動:從信封中拿出各種折紙,你能折一折這些圖形的嗎?(請學生交流,注意語言的表達。)
T:老師也忍不住想來折一折了(拿起一個正方形的折紙,隨便一折,將它剪下,舉起一塊說是。)(學生反對,強調沒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數來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碰到過的例子?(學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個分數,把這個分數折出來,畫出來。
請學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紙,折出自己想出的一個分數,用畫陰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請畫得最快的'幾個小朋友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寫上你所表示的分數。(教師選取部分,一起評價,并說說這個分數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學生語言的表達)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一口氣來說一說:
2、用手勢來判一判:
3、根據分數在圖中涂陰影,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些分數的大小:
4、它是一個長方形,把它這樣對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塊上涂上顏色,你知道每種顏色是整體的幾分之一嗎?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今天,你收獲了多少,能一起來分享嗎?
2、課外,請你再去折一折,你還能折出多少分數來?
3、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13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問題的具體情景,體會面積換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2、認識公頃、平方千米等面積單位。
3、能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基本教學過程:
1、出示問題:
小明家衛生間有一塊長5分米,寬5分米的地面損壞了,需要多少塊面積是25平方厘米的方磚才能修補好?
讓學生先對“地面”的大小有個正確的認識。可以在黑板上先畫一個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在讓學生在自己的紙上畫一個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然后討論,怎么算出需要多少塊磚。
當學生逐個擺放后,提出,假如手上的小正方形有限,能不能用少量的小正方形預測出需要幾塊磚?
引導學生把問題特殊化:先解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面,需要幾塊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讓學生可以用手上的紙張來完成解決這道題目。
2、填一填:
結合上面的探究活動,將P50的填一填完成。使學生知道1平方分米與1平方厘米的換算關系。
教學反思:
學生認識了面積單位后對每個面積單位有多大都能比劃出。但是碰上不同單位的數,學生換算已經全亂套了,有1米=100分米,把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混為一談。這個,教師應多加訓練。
3、探究1平方米=?平方分米
利用教室現成的素材—————低磚,先讓學生測量一下地磚的大小。然后探究1平方米的地磚上可以擺幾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4、一會1公頃、1平方千米。
利用周邊的環境,如足球場,廣場對1公頃、1平方千米有所感受。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14
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這是學生在已學過的表內除法和簡單的余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使學生在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培養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用除法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是兩位數,以及除數是一位數,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
2、會解決有余數的除法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教學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動腦思考及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兩位數除一位數的口算和豎式計算的方法;除法驗算。
難點: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關鍵: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
教學課時:
9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生活動:25分鐘
教學內容:
課本第1~2頁。
教學目標:
1、理解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
2、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計算方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難點: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和平共處算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豎式的`書寫。。
教學準備:
小棒,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知鋪墊
1、口算練習。
指名口算。
63 82 93 55
口答。
46里面有( )個十( )個一。
95里面有( )個十( )個一。
84里面有( )個十( )個一。
73里面有( )個十( )個一。
二、探究新知
1、 引入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揭示課題)
2、教學口算。
? 理解圖意,學生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 討論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小組交流。
? 小棒可以演示。
? 討論第二個問題:平均和每個女孩子買多少枝?結合實際操作讓學生形成思維。也可以先讓學生模仿提問。
? 歸納: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來是23枝。板書:
402=20 62=3
20+3=23
3、即時訓練,口答。(讓學生說說算么算的)
402 603 642 555
505 804 844 363
4、教學豎式計算。
? 教師結合462說明豎式的寫法,邊說邊板演。
? 探索算理。(步驟:除、乘、減、移)
? 思考: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
? 小結:用豎式計算,要從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數除以除數,再用個位上的數除,除到哪商就寫在哪一位上。
三、實際運用。
1、 完成第2頁第1題。(注意區別與聯系)
2、 完成第2題。
讓學生試做前兩題,再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兩題。注意筆算注意什么?以及聯系與區別。
3、 完成第3題和第4題。
4、 第5題,先獨立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許學生不同的策略解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15
教學目標
1、知道買文具時應該說些什么,能正確表達自己購買文具的愿望。
2、買文具時,能與售貨員正確對話。
3、教育學生說話時態度要大方,語言親切、有禮貌,聽別人講話時要認真耐心。
教學重點
1、能進行買賣文具的對話并使用禮貌用語。
2、分角色對話時做到態度大方自然。
教學難點
在買文具過程當中遇到問題時(如質量差、價格貴、售貨員或顧客出現差錯……)能及時應付。
課前準備
1、課前,教師可布置學生到文具店或商場文具柜臺買文具,也可以觀察別人買文具,記住買文具的過程,感知買文具的一般知識。
2、每個同學準備一兩件文具,并貼上價格標簽。
3、用紙作一些錢。
4、有放文具的柜臺——課桌。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看圖想象,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到文具店買過文具嗎?今天我們去文具店買文具,好嗎?(板書課題)(出現掛圖)
1、你們瞧,已有兩位小朋友比我們先去文具店買東西了。你們想想他們會說些什么?售貨員阿姨又會怎樣說呢?
2、(下面我們請三位同學來扮演圖中的售貨員和顧客。板書:售貨員顧客看看他們是怎樣買文具的,好嗎?)分角色表演。
3、師生評議。(他們表演得過且過怎樣?誰愿意來說一說。他們都很講禮貌,顧客表達也很清楚。師:說得真好。)(板書:文明禮貌,表達清楚)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做個這樣的顧客呢?
二、學生試練,進行合作,實踐。
1、利用自備學具,小組演練。(請同桌的同學把各自的`文具盒打開,放在桌子中間,然后一人當售貨員,一人當顧客,練習一下怎樣買學習用具。開始吧。)
2、指名表演。
3、師生評議。(你們說他們表演得好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說得真棒。)
三、舉一反三,深化訓練
1、師生表演,設置訓練情境。
(1)是啊,這位售貨員非常熱情周到,現在連老師也想向她買學習用具了。)
(2)師邊說邊走向扮售貨員的女生進行交際。
(3)師拿著剛買的圓珠筆在手心寫寫畫畫說:這支圓珠筆真不錯,還有香氣呢。咦?怎么斷水不能寫了呢?這可怎么辦呀?同學們,如果你們遇到了這種情況(小黑板出示:買學習用具,發現質量有問題,應該怎么辦?),請同桌的同學進行討論。
2、鼓勵發表意見。(如:退換圓珠筆;還可以怎么辦?打投訴電話。你還懂得拿起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做得真棒。)
3、同學們平時買東西時,還遇到過別的情況嗎?
如:以次充好;價錢太貴;忘了找錢;多找錢;態度不好……
4、面各小組自主選擇一種情況,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演一演。
5、根據學情,選擇上臺表演。
6、師生評價,激勵擴展求異。
師小結:大家在買東西時,不管遇到任何意外情況,都要動腦筋,想辦法,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四、讀一讀兒歌
五、總結提高,課外延伸
師:今天,小朋友們特別能干,學會了怎樣買自己所需要的文具。回家后,能不能為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幫媽媽購買一些日用品?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1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實例和具體活動,感知鏡面對稱現象。掌握鏡子內外圖形對稱、左右錯位的規律,能利用鏡子尋找對稱軸(特別是不能對折的物體)。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發現、交流,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象特征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解釋生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探索鏡面對稱的一些特征。
教學難點:
感知鏡面對稱現象,發展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鏡子。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引入新課
1、講《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猴子在路邊散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現井邊有一輪圓月,猴子以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聲叫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兜。眾猴子怎么也撈不出“月亮”。問題:“這是什么原因?”(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在生活中,你們好有沒有發現類似的現象?”(照鏡子時,出現的現象;光滑的地板也會出現倒影等。)
2、揭示課題。
(1)總結,說明以上幾種現象的特征。
(2)板書課題:鏡子中的數學。
二、組織活動
1、教師示范。
(1)在黑板上貼一個大的黑體字——“王”的'一半。
(2)把鏡子放在虛線上(對稱軸),讓全班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3)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發現?(看到“王”字,鏡子里的圖形是鏡子外圖形的對稱圖形。)
(4)讓學生試一試。
2、試一試。
第(1)題:讓學生把鏡子放在虛線上,看看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說一說,看到了什么。在書上畫出對稱圖形。說一說,這條虛線在對稱圖形中稱什么?
第(2)題
(1)鏡子中的小女孩是舉起了左手,小女孩其實舉起的是哪只手?
(2)從鏡子你能知道現在是幾點嗎?
(3)小組討論:你發現了鏡子中有什么數學學問?究竟小女孩照鏡子時是幾時?
(4)小組代表匯報小組討論的成果。
3、小游戲
模擬照鏡子的游戲。
師:假設蘇老師站在鏡子前,誰來做鏡子中的蘇老師呢?
(師生表演。)
采訪鏡子中的人:你為什么能做得這么準確?
(同桌互相做游戲,請一組學生全班展示。)
三、歸納小結,提升認識
師:今天同學們有什么收獲?你的心情怎樣?
(評析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關注學生情感。)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17
課題:
小數的大小比較第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從中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數學推理。
2、通過運用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培養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課件出示教材第90頁主題圖,談話引入:今天天氣真熱,童童想到冷飲店買些冷飲。請大家觀察價目表,看看這里有哪些品種的冷飲,價錢分別是多少?
學生看圖,教師指名說說每種冷飲的`名稱和價錢。
教師整理板書: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磚1.5元,蛋筒2.2元。
提問:通過這些商品的價錢,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2、談話:童童想買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個貴一些,你能幫她比一比嗎?揭題: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3。
提問:如何比較0.8和0.6的大小?
課件出示:0.8 ○ 0.6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并選派代表交流、匯報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8686,0.6=,>,所以0.8>0.6。 10101010
出示兩個正方形,讓學生在正方形中分別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
小結:兩個小數都是零點幾的,我們可以比較它們的小數部分,十分位大的這個小數就大。
2、試一試。
提出問題:比一比雪糕和冰磚的價格,并和同學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出示:0.8 ○ 1.5
(1)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小組選派代表匯報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數部分是0,1.5的整數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寫成分數是88,
想法三:因為8比15小,所以0.8
(2)談話:同學們說得很多,這些方法都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我們還可以用數軸來表示這兩個數。
(出示數軸圖)提問:你能在數軸上標出0.8和1.5的位置嗎?
學生在教材中的數軸上標出兩個小數的位置。
學生匯報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結:兩個小數的整數部分不相同時,可以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
(3)引導:在數軸上標出0.6,比較0.6、0.8和1.5這三個數哪個,哪個最小。學生獨立標出位置,并比較大小。
(4)任意選兩種冷飲,比一比價格,再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學生在小組里交流,主要比較以下四種情況:
0.8○2.2 0.6○2.2 1.5○2.2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交流比較的方法,師生共同講評。
比一比:四種飲品,哪種冷飲最貴,哪種,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結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提問:我們在比較小數的大小時,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來比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先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師總結。
(1)采用換算單位法,把較大的單位換算成小的單位。
(2)數軸比較法,先把這些數依次在數軸上標出,然后比較其大小。
(3)整體比較法,即位數相同,從位比起,相同數位上的數誰大這個數就大;位數不同,先看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時候,就比較十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數大,這個小數就大。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兩條彩帶各長多少厘米嗎?(6厘米和9厘米)
再問:用分米作單位,這兩條彩帶分別長多少?
再問:你能比較這兩個小數嗎?(0.6分米
(2)要求:先寫出小數再比較大小。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并說說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先根據圖中的涂色部分寫出小數,然后比較大小。
指名匯報,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比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先回顧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再獨立完成,完成后指名匯報。
4、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先在數軸上標出數,然后按順序把三個數填入括號內,最后集體交流,說說比較的過程。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18
教學內容:
課本1頁至第3頁例
1、例2及相應的“做一做”題;練習一中的第1至第3題。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知道1厘米實際長度,初步學會用學生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了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測量單位的必要性。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及估測意識。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初步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知道1厘米實際長度,初步學會用學生尺量物體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
教具準備:
米尺、學生尺、長短兩枝不同的鉛筆、寬1厘米白紙條若干條、硬幣、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形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兩枝長短明顯不同的鉛筆,然后提問:這兩枝鉛筆哪枝長些?哪枝短些?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物體有長有短。
教師再提問:誰能說一說我們的數學課本的短邊有多長?
讓學生用帶來的學具分組進行操作,教師巡視。
通過以上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由于測量工具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課題,指出:今天我們來學習在量比較短的東西時,用“量米”做單位。
二、新授
1、教學例1
(1)認識米尺。
教師出示米尺,告訴學生這是“米尺”,用來量物體長度的尺子。請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尺子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觀察,匯報。教師介紹0刻度線
尺子的左端從0刻度開始表示起點(這叫尺的0刻度)在尺子上找1厘米,還有哪段是1厘米,你發現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問:2個1厘米是幾厘米?4厘米里有幾個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嗎?2教學例2
(1)教師在黑板上貼出一張紙條,估計一下大約有多長?想知道它的長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教師拿出放大的米尺,講講如何量紙條的長度。
三、練習
1、讓學生量一量課前準備好的紙條,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量的。
2、完成課本練習一第1至3題。
3、判斷下面的'量法對嗎?說明理由。 (1)沒有對準0刻度的。 (2)不是從零刻度量的。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刻0刻度線,怎么辦?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學會了什么本領?先讓個別學生說,然后教師再小結。
五、作業設計:
1、填空
(1)量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 )作單位。 (2)圖釘的長大約是( )厘米。
2、量一量
(1)你的鉛筆長( )厘米。 (2)數學課本長( )厘米。 (3)你的筆盒長( )厘米。教學反思: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19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教學用具: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秋天到了。秋天師播種的季節,為了今后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綠色,今天我們就要去進行植樹活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掛圖,觀察圖片,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解決“每組3人,可以分多少組?”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三、拓展應用
1、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2、在()里填上“>”“<”或“=”。
48÷4()84÷4 720÷8()720÷9 24×3()24×2 26÷2()26×2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位數除兩位數的除法計算,可以先用除數去除被除數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數的個位數,然后把兩次除得的結果合起來。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歡的其他方法來計算。生活中有很多問題的.解決都要用到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同學們要做一個有心人,下課后,我們可以試一試用今天學到的知識還能解決哪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20
一、教學內容:
課本第106—107頁的練習十八。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除兩位數和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2、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筆算一位數除三、四位數的除法。
三、教學重點:
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除兩位數和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四、教學難點:
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除兩位數和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五、教學材料:
口算卡片。
六、教學途徑: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基礎
練習
基本
1、判斷下面各題的首商是哪一位?
246÷3246÷248÷448÷6
2、筆算:
792÷6844÷4984÷3895÷5
全班學生練習,指名板演,親正時要學生根據計算法則說出計算過程。
3、口算:
84÷2=320÷8=680÷20=60÷6=4000÷2=70×8=
4、完成書上練習十八的第1題。
學生口算,比一比哪個小組算得又對又快。
1、表格題。
1、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指名回答。
2、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學生口算。
4、小組比賽。
出示表格。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基本
練習
課堂
作業
這個表格是讓同學們填什么數?請同學們填表格。
3、筆算: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板演。
4、應用題。
(1)第5題。
請同學們先讀題,再找一找條件和問題是什么?再在書上列式計算。
(2)學生獨立完成第6題,教師單獨輔導。
5、聰明題。
請小組討論這道題目應該怎么思考?再在書上填空。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說一說你們組的意見。
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4題,教師批改。
1、指名回答。
2、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板演。
3、學生自己讀題,再列式計算。
4、教師輔導。
5、小組討論,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發表意見。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批改。
七、板書設計:
練習十八
84÷2=42320÷8=40680÷20=340
60÷6=104000÷2=200070×8=560
八、課后小結: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21
活動目標
1、了解和差問題的結構特征,研究和差問題解答的一般方法,并準確解答。
2、借助線段圖進行分析,理解用假設法將和差問題轉化,完整口述思路。
3、優選方法,體會和差問題在解決生活實際中的作用。(拓展)
4、營造民主、愉悅的學習氛圍,探求問題特征與解答方法。(情感)
活動重點
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尋找等量關系,能較熟練地列方程解"和差問題"。
活動難點
從不同角度探究解題的思路,初步體會利用等量關系分析問題的優越性。
活動過程
一、課前游戲
(意圖:感知和差問題的結構特征: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求大數與小數)
寫數猜數:
學生選擇1—9中的任何一個數,寫在卡片上,算出與同桌卡片上數的和與差。填入統計表中。(同桌學生報數,全班猜數,教師輸入,指導學生驗證)
教師填寫后兩列的和與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提出質疑:當和與差比較大時,還能猜嗎?有必要去尋找方法。
揭示課題:
共同特征: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就能找到大數和小數。我們把這類題型稱為和差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生活中的和差問題。
二、創境新授
(意圖:借助線段圖,通過小組探究,理解假設法進行轉化的三種方法)
1、情景研究:
理解畫形結合圖的意思,明確大數是蘋果,小數是桔子。小組開展探究活動。
PPT三種方法配合進行分析與匯報。體會三種假設的過程,感悟轉化思想。
方法一:假設拿去了4個蘋果,還有10個水果,蘋果和桔子的個數就相等了。就是轉化成了小數桔子的兩倍。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個數。
方法二:假設再拿來4個桔子,就有了18個水果,蘋果和桔子的個數也相等了。就是轉化成了大數蘋果的兩倍。再除以2就算出蘋果的個數。
啟發:這兩種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不同點是第一種方法是和+差,第二種方法是和—差;相同點是都用了假設轉化的方法,最后都除以2。
方法三:也可以將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然后將總數14平均分成2份,再用7+2或算出蘋果個數,用7—2算出桔子個數。這也是巧妙運用假設,將平均數運用到和差問題的解答中。
完整板書,規范學生對綜合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2、再理解方法:
大數—差=小數的2倍,再除以2=小數
小數+差=大數的2倍,再除以2=大數
3、嘗試應用:
小強和爸爸年齡和45歲,爸爸比小強大25歲,爸爸和兒子各多少歲?
(1)讀出兩個信息與問題,課件展示線段圖,學生空畫。
(2)理解列式:假設爸爸少25歲就和小強年齡一樣,小強和爸爸的年齡和45歲就變成了是45—20=20歲。20歲表示是兩個小強的'年齡和,再用20除以2算出小強的年齡。知道了小強的年齡,爸爸的年齡又怎樣算呢?完整口述假設過程,上臺板演,學生欣賞
(3)再次強調求和差問題的方法:解答和差問題你最感欣賞的方法是什么?
生:假設法
生:(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4、鞏固方法,準確填數:
回到猜數游戲,用假設法求出大數與小數:和168,差32。和999,差111。
引導學生根據數據對第一組選擇(和+差)÷2=大數的方法,對后一組選擇(和—差)÷2=小數的方法。
三、探究變化
師:生活中還有許多和差問題。
1、小強在本單元測試中語文數學的平均成績是96分,數學比語文多8分。語文和數學各得幾分?(一題多變,你能有幾種轉化的方法。再判斷分析。)猜測語文與數學分數。理解平均分數的意義。
A、數學:(96+8)÷2=104÷2=52(分) 語文:96—52=44(分)
語文:(98—8)÷2=88÷2=44(分) 數學:96—44=52(分)
對方法A進行反思和質疑。尋找錯誤的原因。
B。數學:96×2=192(分) (192+8)÷2=200÷2=100(分) 語文:192—100=92(分)
語文:96×2=192(分) (192—8)÷2=184÷2=92(分) 數學:192—92=100(分)
C、數學:96+8÷2=96+4=100(分)
D、語文:96—8÷2=96—4=92(分)怎樣理解8÷2?
2、認真選擇(機動題):大強和小強共有300元去買書,大強給小強50元兩人的錢就一樣多了,你知道大強和小強各有多少錢?
借助線段圖來理解。選擇合理的算式。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記憶最深的是什么?評價同學或老師。
學習總結: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求這兩個數的問題就是和差問題。解和差問題的策略很多,用假設法將大數轉化成小數,(和—差)÷2=小數;或者將小數轉化成大數,(和+差)÷2=大數;巧用平均數移多補少等。
五、欣賞變化
1、轉化成3個大強
2、轉化成3個小強
3、轉化成3個爸爸
課堂延伸:
讓我們在音樂中帶著思考,將假設轉化的思想,將優化選擇的策略帶回家,去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 22
【學習目標】
1、理解并掌握連乘、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連乘、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學校圖書室新進200本書,需要擺放到2個書架上,每個書架有4層,大家幫幫忙好嗎?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學生獨立解決“平均每層放了多少本”這個問題。
3、試著列式解決。
4、估計商是多少。
5、在小組中說說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學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應用:
1、756÷7÷6624÷6×5
801÷(3×3)960÷6×4
2、按要求連一連。(前一題的得數是后一題的第一個數!)
3、小軍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內游了2個來回,共游了100米,這個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長?
4、完成下面的題目
四、小結:你學會了什么?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北師大版數學教案01-24
三年級數學教案北師大02-21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案01-18
北師大三年級數學教案03-03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18
三年級數學教案北師大(15篇)02-21
三年級數學教案北師大15篇02-21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09
北師大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27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