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統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統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統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116~117頁例1、例2,第118頁課堂活動及練習二十五中相應的練習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多個單位),能用條形統計圖直觀、形象地表示數據。
2.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統計能力。
實驗目標:
1.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運用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主動參與新知的探索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計表做例1。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統計。
二、合作學習,探案求知
1.教學例1
課件出示例1的統計表。
教師:從收集的統計表中,你們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可能回答:小紅踢120個,小方踢100個,小紅比小方多踢20個……
教師:從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據統計表中的信息制成統計圖嗎?怎么制呢?學生可能回答:可用我們學過的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畫3根就可以表示3個同學。
教師:1格表示多少呢?(課件出示1格表示1個)如果1格表示1個,小紅踢的毽子個數要畫多少格?(課件動態展示畫出120格)學生產生沖突:畫120格好麻煩喲。教師質疑:那怎么辦?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表示呢?學生可能會想到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
教師:小組合作學習,思考討論。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適呢?說說想法。②小組內繪制出條形統計圖。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計圖。
課件展示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時繪制的條形統計圖
教師:觀察比較這些統計圖,在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適呢?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他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答案。
學生1:用1格表示10個比較合適;120個就畫12格;100個就畫10格,90個就畫9格。
學生2:用1格表示2個,5個也可以,只是畫的格子要多些。……教師結合學生畫的統計圖的美觀方面進行適當評價。
教師:現在用1格表示10個來完成書上116頁的統計圖。
2.教學例2
課件出示例2的統計表。
教師:根據這個統計表你獲得哪些數據信息?學生匯報所獲得的信息。
教師:小明要幫爸爸制作條形統計圖。思考或同桌交流。①橫軸和縱軸各表示什么?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適呢?全班交流,匯報。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條形統計圖。
課件展示條形統計圖
教師:觀察統計圖,你有什么發現?
課件出示:小明家蘋果產量逐年增加;20xx年的蘋果產量是20xx年的2倍……
教師:根據你的發現,你對小明家承包蘋果園有什么想說的?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3.小結今天學的條形統計圖與以前學過的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教師:以前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接觸的數據都比較小,因此我們都用1格表示1個單位。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接觸到更大的數據。
課件出示:為了方便,我們用1格可以表示多個單位,不僅可表示10個,也可以表示2個,5個,100個,1000個等,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
四、課堂總結
教師:這節課學了些什么?有什么收獲或問題?
《條形統計圖》課后問卷
1.老師用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計表做例1的授課形式,你喜歡嗎?為什么?
2.老師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計圖,對你的學習有幫助嗎?有哪些幫助?
3.你喜歡老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講授本節課嗎?為什么?
統計數據分析
學生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化學習效果統計
圖表二
認同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的人數 認同率%
實驗班(40人) 39 97.5%
對照班(40人) 33 82.5%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統計2
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教學圍繞復式條形統計圖精心設計思考題,先引導學生討論,然后總結出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優點及繪制方法。本節課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設計的。
1.創造性地選擇例題素材。
教材所呈現的內容(某地區城鄉人口數量)與本地區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差距,因此對教材例題進行了改編。這種以學生熟悉并感興趣的情境導入新課的方式,達到了激趣引入、復習舊知的目的,并對學生動手繪制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練習進行改進——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直條分別采用不同的顏色或底紋。從課堂效果來看,多數學生能說清楚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結構及繪制方法,從而為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學習做好鋪墊。
2.讓學生學會思考、與他人交流和聆聽他人的意見。
在教學設計上,通過演示把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合并成一個復式條形統計圖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圖例,從而突破教學難點。教學時首先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然后提問“它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引起學生的討論和交流,在討論和交流中學生聆聽和進行簡單的辯論。最后引導學生根據新的統計圖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觀念和知識上都得到提升。從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來看,都是學生在自主探究,通過合作交流掌握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協調者。
3.自主學習,關注類推能力的培養。
學生掌握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之后,出示不完整的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運用類推的方法自己獨立補充完整,并通過交流匯報完善知識結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不完整的條形統計圖卡片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調查本班同學喜歡吃的水果情況(梨、蘋果、橘子、香蕉),現場統計,每人只選一種。
1.教師根據學生的選擇,制成統計表。
2、你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繪制兩個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嗎?
(組織學生繪制統計圖)
3.小組內交流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和步驟。
(1)畫縱軸和橫軸。
(2)確定單位長度。
(3)寫類別,畫直條。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在生活中收集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讓學生根據統計表中的信息完成單式條形統計圖,并復習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由此導入新課。這樣的設計既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又為新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繪制好的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統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91——92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對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并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
2、 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并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2、經歷讀統計圖、交流信息、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用統計圖表示數據的過程中,體驗用統計圖表達表達交流數據的特點,認識統計圖的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并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并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時數 1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炫我兩分鐘
二戰前期德國勢頭很猛,英國從敦刻爾克撤回到本島,德國每天不定期的對英國狂轟亂炸,后來英國空軍發展起來,雙方空戰不斷。
為了能夠提高飛機的防護能力,英國的飛機設計師們決定給飛機增加護甲,但是設計師們并不清楚應該在什么地方增加護甲,于是請來了統計學家,統計學家將每架中彈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飛機的.中彈部位描繪在一張圖上,然后將所有中彈飛機的圖都疊放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濃密不同的彈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統計學家信心十足的說沒有彈孔的地方就是應該增加護甲的地方,因為這個部位中彈的飛機都沒能幸免于難。
從這個故事中你知道的統計有什么作用嗎?
【設計意圖:炫我兩分鐘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綻放其生命色彩。能夠提高學習數學的情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嘗試小研究
嘗試小研究:
研究一:
1.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這個統計圖一個格表示幾個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3.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課本91頁,試一試:根據統計表,完成統計圖。
2.交流展示學生完成的統計圖。
三、小組合作探究
嘗試研究一
出示小組合作交流建議:1、組長組織本組成員有序進行交流,確定好組員的發言順序。2、認真傾聽其他組員的發言,對他的發言內容進行評價,組內達成統一意見。3、組內分工,為班級展示提升做準備。
【設計意圖: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個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一個思維的碰撞。】
四、班內展示交流,建構新知
1、全班交流,師生評價。
2、試一試,學生讀統計表,談一談自己的感受。觀察不完整的統計圖,找出這幅統計圖的特征。(用一個格表示4個人)
3、學生試著補充完整統計圖,師巡視指導,交流時,讓學生說明不夠整格時怎樣想的,是怎樣處理的。(生表述自己的發現,關注學生能否發現每個格代表4人,如果學生沒有發現教師予以提示。)
小結: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當數據比較大時經常采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方法。
4、鼓勵學生根據統計圖提問并解答。交流時,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合理,就給予肯定。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是學生對知識一個內化、提升的過程。】
五、挑戰自我
1、數學書92頁練一練的第1題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鞏固當堂所學的知識。】
2、數學書92頁練一練的2題。自己設計一張調查表,記錄自己一學期讀課外書的情況。
六、盤點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談收獲環節是數學課堂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既可以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點的梳理,能讓學生更清晰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也可以是對數學學習方法的梳理和數學活動經驗的建構,培養學生自主反思建構的良好學習習慣。】
課后
反思 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并利用現代化的教手段,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統計圖由縱向變為橫向條形統計圖的過程,學生在合作探究中了理解知識間的聯系,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逐步升華,應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統計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2-~9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己喜愛的情境學習收集,整理數據,激活學習數學興趣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2、感受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
下的多樣性,并會用統計表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3、引導學生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想,能從統計的角度提出并解決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
4、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應用意識以及合作能力,體驗合作的愉快。
[教學的重點、難點]:
本節課教學重點是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會用統計表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關鍵是重視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重視統計思想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還記得校運動會的場景嗎?今天讓老師帶大家來看看動物園學校的運動會是什么樣的。
(出示主題圖)你們看操場上正在進行激烈的比賽呢!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看了動物運動會這幅圖,你想知道什么呢?請大家看圖說一說。
(創設情境后,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一下子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體會到統計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從而產生求知的欲望。)
2、你能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分類統計嗎?收集數據,畫表統計。
(1)小組合作,畫表統計
展示各小組的統計表,組內推薦組員評說(你組統計的是什么?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匯報,得出結論:同一事物按不同的要求分類,可得到不同的結果。
(本環節讓學生動手操作制作統計表并說一說,不僅有利于發現學生的創新火花,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而且使學生親身經歷、體會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體驗在不同標準下的統計結果。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的知識得到互補。在教學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實踐統計,鞏固新知
1、同學們剛才給動物們繪制的統計表十分具體,從不同的角度了解了動物運動會的情況,下面我們也來統計一下我們班同學們的活動情況吧。
(1) 老師這里有羽毛球,籃球,乒乓球三種球類,請問你最想參加哪種球類活動?
(2)你想統計這三個球類活動的什么方面呢?按什么標準統計?(可能出現按球類和性別去分)那么四人小組繪制統計表,集體交流。
(本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宗旨)
2、 談話:同學們,讓我們休息一下吧,老師請大家看電視,我這里有四部動畫片,你最想看什么呢?哪部最受同學們歡迎呢?(仿照上次的做法調查統計整理數據)。
3、 通過剛剛的活動,我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愛動手,動腦。那么就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做一個動手的游戲吧。
(1)小組合作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再介紹一下本組所拼的圖形。
(2)你能用今天學習的統計知識來制表嗎?你是按什么分類的呢?
(學生是認知和發展的主體,以“拼圖形”這個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喚起學生內在的需要動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不僅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同時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表現了自我。通過活動,再次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信念。)
四、回顧總結,實踐作業
1、提問:同學們,這節課你學的開心嗎?那你知道了什么呢?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同一事物根據不同標準來統計的情況?
2、剛剛我們統計了我們班最喜歡的球類活動和最喜歡看的動畫片,你還想統計一下我們班的什么情況呢?
好,那請課后每小組確定一個主題,自己繪制一張統計表去進行收集數據,制作統計表。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統計5
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首先通過學生自主回顧整理,構建知識網絡。教學設計的第一部分: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交流,并對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知識進行回顧;教學設計的第二部分:讓學生在實際問題中求平均數。這樣既復習了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又能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知識網絡。其次,通過“練憶結合”的方式,將知識點融于練習之中,從習題中提煉、回顧知識點,這樣的設計能夠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設計一組延伸性較強的課堂練習,通過多種形式和層次的練習,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構建知識網絡
1.提問:在這一部分,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學生獨立反思、回顧整理,然后小組展示交流。
3.匯報交流,師引導歸納,構建知識網絡。
(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知識網絡圖)
數據的表示和分析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復習、回顧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利用課件指導學生進行知識網絡的構建,使學生對所復習的內容有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
⊙復習知識
1.復習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知識。
師:舉例說明運用數據解決問題的過程。
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
師:誰能將本小組的交流情況和全班同學分享一下?(學生匯報)
2.復習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優點。
思考: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有什么優點?通常在什么情況下選用條形統計圖?在什么情況下選用折線統計圖?
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
小結:條形統計圖能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但能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出數據的增減變化趨勢。
(1)選擇你自己制作最滿意的一幅條形統計圖或折線統計圖,說一說這幅統計圖是如何得到的,從圖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①展示作品。
②互相交流。
③匯報總結。
(2)反饋練習:教材102頁1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
3.復習平均數的知識。
(1)提問:舉例說明你是如何理解平均數的。
小組交流平均數的意義和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并匯報。
小結:平均數是一組數據的和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所得的商,即總數量÷總個數=平均數。
(2)反饋練習:教材102頁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自由交流,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便于學生整體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反饋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課堂練習
1.用5個同樣的杯子裝水,水面的'高度分別是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這5個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甲、乙兩地相距540千米,某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然后返回,去時每時行90千米,返回時每時行60千米,求該車往返的平均速度。
3.甲車間有工人98人,乙車間有工人120人,丙、丁兩車間共有工人166人,甲、乙、丙、丁四個車間平均每個車間有多少人?
4.希望小學三年級學生做玩具小熊,一班48人,共做296個;二班50人,共做292個;三班47人,共做282個。三年級學生平均每人做多少個玩具小熊?
設計意圖:通過基礎題的訓練,鞏固本節課的復習內容。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增加習題的難度,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解題能力。
⊙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
教材102頁3題。
板書設計
統計與概率
條形統計圖:反映數據的多少。
折線統計圖:反映數據的多少和增減變化趨勢。
平均數是一組數據的和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所得的商。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統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統計教案01-28
小學數學統計與概率教案02-09
統計小學數學教案02-19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1-15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2-27
數學統計教案11-11
小學數學統計教案 15篇01-28
小學數學統計教案 (精選15篇)01-28
小學數學統計教案 (15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