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7篇[經典]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本課主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玩蹺蹺板為切入點,進一步認識、探究有關平衡的科學規律,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能用觀察、體驗和已有經驗對杠桿尺平衡做出假設性解釋;能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認識杠桿尺的平衡原理。
2、善于在游戲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關心人們運用杠桿平衡的技術成果;愿意與人合作與交流;
3、知道杠桿尺的平衡條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現象。
活動準備
支架、杠桿尺、直尺、鉤碼、蠟燭、設計表格。
活動過程
游戲導入:演示“蠟燭蹺蹺板”實驗。
談話:這是一個有趣的“蠟燭蹺蹺板”游戲,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誰的發現多?
學生:他的左右兩端不斷地蹺起來。
師: 你在生活中玩過類似的游戲嗎?他為什么一會兒蹺起來一會兒有落下來呢?
探究活動:
活動一:感知蹺蹺板的平衡,提出問題
出示書中圖片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圖片,看他們有什么不同。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然后組織學生交流)
同學們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也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總之大家都想知道蹺蹺板平衡的辦法
活動二:探究使蹺蹺板平衡的辦法
1、討論探究方案
(1) 提出活動紙想:請大家結合你的生活經驗猜測一下怎樣才能使杠桿尺保持平衡。
(2) 學生討論后組織匯報。
(3)教師小結:同學們的預測都有可能,但還不是結果,要知道這些預測是不是正確,還要驗證,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預測,結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組為單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4) 學生小組討論,制定方案。
學生匯報交流。
2、進行探究實驗
(1) 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同學們已經做好了實驗的準備工作,現在可以動手、試一試,看誰的方法多,發現多?誰的記錄詳實?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與學生共同探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及空間。
3、 交流實驗情況即發現
活動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現象
師: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規律,請大家看這段資料(雜技演員走鋼絲等)
師生交流: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類似這樣的現象?
誰能用我們了解的蹺蹺板的道理,揭示剛上課時“蠟燭蹺蹺板”的奧秘。
拓展活動:
師:這節課同學們探究了有關平衡規律方面的知識,你打算用它來干什么?
學生交流。
出示關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勵學生在課下做一些有創意的玩具。
板書設計:
蹺蹺板
物重
左右一樣
距離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能從日常現象中總結出聲音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作用。
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設計出“無噪聲書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減少噪聲的辦法與同學交流,體會合作的愉快。
愿意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改進生活。
科學知識目標:
能用自己的.話描述“樂音”和“噪聲”。
能舉例說明噪聲的危害和減少噪聲的方法。能舉例說明聲音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聲音作用、噪聲危害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聲音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它給我們傳來很多信息,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世界。
二、活動一:聲音能告訴我們什么?
1、觀察圖中的圖片,聲音告訴我們什么?
2、討論聲音還有什么用處?把自己知道的與同學交流。
3、什么樣的聲音令我們煩躁?
三、活動二:減少噪聲。
1、組織學習科學在線
2、討論:噪聲對人的身體有什么危害?
3、講解:噪聲是現代社會的一大公害,人們在減少噪聲危害方面想了許多辦法:路上圖標(禁止鳴嗽叭);耳機內放上厚厚的墊子;馬路兩旁種許多樹木。
講解:馬路兩旁的樹木不僅可以遮擋強烈的陽光,還可以降低噪聲的強度,這是因為濃密的樹葉有很強的吸音能力。科學實驗證明:10米寬的樹帶能使噪聲減弱30%,20米寬的樹帶可以使噪聲減弱40%。
4、提問:把自己知道的減少噪聲的辦法與同學交流。
四、拓展。
設計一個“無噪聲書房”,用文字或圖表示出來。
設計前引導學生:設計前要考慮什么材料有利于減少噪聲?地墻壁、門窗、地面等應選擇什么材料?“無噪聲書房”對周圍環境有什么要求?
五、總結全課。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科學的表達方式描述自己聽到的聲音。
2、能夠在多個問題中確定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
3、能用“耳”和“眼”共同感覺各種物體發聲時產生的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樂于對周圍的各種聲音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問題。能夠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對聲音問題的看法。
科學知識目標:
能舉例說明周圍的聲音是各種各樣的。能歸納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教學準備
按組準備鼓和鼓槌1個、綠豆若干粒、鑼1面、鋼尺1根、紙杯1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在我們的生活中,風聲、雨聲、讀書聲,處處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聲音。
二、活動一:尋找聲音。
1、觀察書中的四幅插圖
2、傾聽聲音:讓學生傾聽聲音,知道這個聲音是由誰發出的。
3、想一下某些物體和動物在發出聲音時的變化。
4、關于聲音,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活動二:觀察物體發聲時的現象。
1、用“耳”和“眼”共同感覺各種物體發聲時產生的現象。
學生實驗
全班討論,交流得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填寫各種物體發聲時的現象記錄表
討論物體發聲時有什么現象?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
2、提問:用什么辦法能使物體停止發聲呢?
演奏者如何使鼓或鑼停止發聲?
物體停止發聲時有什么共同的現象?這說明了什么?
四、小結。
板書設計:
3 傾聽聲音
尋找聲音
聲音的產生:現象:
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測量心跳和脈搏,認識人體血液循環的功能。并知道心臟和血管是血液循環的重要器官。
2、使學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環的過程,懂得保護心臟的重要性。
3、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準備:
1、豬的心臟、人的心臟模型圖、干凈抹布。
2、鐘表、多媒體血液循環器官課件或掛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談話:當我們在運動場上奔跑、做劇烈運動時,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還會有什么感覺?(學生自由發言)
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還會感到心跳明顯加快。(板書:心跳)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測量心跳次數。
(1)測量靜坐時,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
①講述:每時每刻我們的心都在跳動,請各位同學用右手掌平伸進胸部左側,緊貼心臟的部位,有什么感覺?
②學生實踐,分別感覺。
③匯報感覺結果。
④講述:請同學們測一下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
⑤學生測量。(由教師統一計時,學生默數)
⑥學生匯報結果:每分心跳大約65次、70次、75次……
⑦小結:測得每分心跳60~100次,都屬正常的。
(2)測量一般性運動及劇烈運動后,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
①談話:當我們做一般性運動和做劇烈運動后,每分心跳的次數是不是和剛才測得一樣呢?
②學生活動:
學生運動。(學生蹦跳半分、1分,由教師統一計時)測量心跳次數。(學生隨即測量每分心跳的次數,由教師統一計時)
匯報測量結果。
③小結:劇烈運動后,測得每分心跳的次數比靜坐時每分心跳的次數多,這是為什么呢?請比較3次心跳數。
2、指導學生認識心跳的實質和人的血液循環器官。
(1)了解心跳的實質是什么?
①閱讀課本。
②學生匯報。
③師生小結:心跳實質上是心臟的收縮和舒張。
(2)認識心臟。
①談話:為了使同學們對心臟有個清楚的了解,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豬的心臟,豬的心臟和人的心臟基本構造和形狀差不多。
②分組觀察豬心臟。(提出觀察要求:i)外形像什么?ii)有多大?iii)捏一捏心臟的肌肉,有什么感覺?)
③師生小結:心臟外形像桃子,有自己的拳頭大小,心臟具有強有力的肌肉。
(3)了解心臟跳動的原因。
①談話:下面看心臟跳動的多媒體課件,看看心臟肌肉的收縮和舒張與心跳有什么關系。
②學生仔細觀察。
③師生小結:心臟總是在有規律地收縮舒張。收縮時,把血液壓到全身各處的血管中,舒張時又讓全身血管中的血液流回心臟。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就是我們感到的心跳一次。
(4)認識血管。
①談話:人的血液是通過血管在體內循環流動的。我們手臂上的一根根“青筋”就是血管。人的全身布滿了血管。你能找到自己身上的血管嗎?
②學生活動:在自己身上尋找血管。
③觀察人體血管多媒體課件。(借助形象的描述,使學生對人體血管有初步了解,同時滲透血液循環的知識)
④提問:人的血管有幾種呢?
⑤師生小結:人的血管有三種。從心臟通到全身各處去的血管叫動脈血管。動脈血管逐漸分支,越分越細,細到肉眼看不見的叫毛細血管。從全身各處通到心臟的血管叫靜脈血管。心臟和血管是人體的血液循環器官。
3、指導學生認識血液在人體中的循環過程及其作用。
(1)認識血液循環的過程。
①談話:血液在人體內是怎樣流動的?我們把人的血液循環示意圖用多媒體放出來,看看血液的流動情況,以及血液在人體中的循環的過程。
②學生觀察。
③學生參照課文圖中人的血液循環示意圖相互描述血液在人體中循環的過程。
(2)認識血液循環的作用。
①談話:人的血液是在心臟和血管中循環流動的。心臟不停地收縮、舒張,血液便沿著這個過程不停地循環流動。血液循環有什么作用呢?血液流到小腸絨毛時會怎樣?血液流到肺泡時會怎樣?如果心臟停止跳動了,血液循環就停止了,人的生命也就終止了,這是為什么?
②閱讀課本第72頁第三節。
③師生小結:血液在循環過程中,經過小腸時攜帶上養料,經過肺時攜帶上氧氣,把它們運送到全身各處去,又把全身各處收集的二氧化碳和各種廢物運送到肺和排泄器官排出體外。如果血液循環停止了,人體各器官就得不到氧氣和養料,它們產生的廢物也就不會被運走,人的生命就結束了。
在做劇烈運動時,身體需要的養料和氧氣增多,為了保證更多的養料和氧氣的供給,所以就要加快血液循環,因而心臟的跳動也就加快了。
④師生小結:通過以上學習,我們已經知道為什么在劇烈運動后,測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比靜坐時測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多。
4、指導學生認識心跳和脈搏之間的關系。
(1)認識脈搏的位置。
①提問:引導學生觀察課本第71頁圖。這個學生在做什么?你在哪里見過類似的情景?
②學生觀察匯報。
③師生小結:這個學生在手腕上尋找跳動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在找“脈搏”,在中醫院的門診室里時常看見中醫在給病人“搭脈”。
(2)什么叫脈搏?
①談話:你也可以模仿照片上的同學找到自己手腕上的脈搏,并學會數自己和別人的脈搏。教師示范“搭脈”。提問:是什么在動?為什么動?什么叫脈搏?
②學生實踐,匯報結果。
③師生小結:脈搏是血液通過血管時使血管產生的搏動。
(3)認識心跳和脈搏之間的關系。
①談話:同一個人的心跳和脈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同桌的同學相互測試。即同時測試一個同學的心跳和脈搏,具體方法是:用右手按著同學手腕上的脈搏,并把耳朵貼在那個同學的胸前聽一聽。也可以一個同學測量脈博,另一個同學測量心跳,同時計時。最后匯總測量到的數字。
②學生實踐,匯報結果。(由教師統一計時)
③師生小結:在一定的時間里,心跳次數和脈搏次數是一致的。
5、指導學生認識脈搏與人體健康的關系,怎樣保護自己的心臟。
①提問:有人說脈搏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為什么呢?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心臟?
②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③師生小結:通過聽和摸脈搏了解心臟跳動的情況,可以進一步了解人體健康情況,這是醫生診斷人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正常情況下,少年兒童每分脈搏跳動60~100次,如果低于60次或高于100次,就可能有病了,例如在發燒時脈搏常會加快。我們學會了摸脈搏的方法,平時就可以用這種方法監視自己身體健康情況。人在運動時,心跳和脈搏跳動都會加快,那是正常的。
要保護好心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但是體育鍛煉要適量,否則會增加心臟的負擔。煙、酒對心臟、血管傷害很大。同學們的心臟還在發育中,特別怕煙酒的傷害,千萬不能吸煙飲酒。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在不同路面上,幼兒通過實踐測量感知汽車的速度。
2讓幼兒初步學會圖表統計法。
3通過此次活動,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玩具小汽車5輛,沙子路、地毯路、玻璃路各5條,底板5塊.
2記錄表10張,兩種不同顏色的長條紙條各15條,小籃子10個,剪刀5把,大型積木若干.
3錄音機1臺,磁帶1盒,藍貓頭飾1個。
4黑板2塊,大夾子4個,卡通貼紙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 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場地,與幼兒相互問好.
2藍貓突然出現與幼兒見面,提問引出課題.
藍貓:“哈,哈,大家好!你們知道我是誰嗎?(藍貓)對,我就是大名鼎鼎的藍貓,你們喜歡我嗎?(喜歡)我聽說塘廈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個個都很聰明, 今天我就要來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都很聰明.請小朋友們聽清楚我的問題:汽車在沙子路、地毯路和玻璃路上開,哪條路上開得最快呢?”
二 引導幼兒探索在不同路面上感知汽車速度的方法
1引導幼兒觀察鋪路的材料。
教:“剛才藍貓說了有哪三條路呀?”
幼:“一條是沙子路;一條是地毯路;還有一條是玻璃路.”
教:“那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藍貓為我們準備了一些什么材料.”
2教師一一介紹藍貓為幼兒準備的.材料,并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材料開展討論測量的方法.(幼兒自由發言)
3根據幼兒的討論,教師請幼兒自由組合三人一組第一次動手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在操作中所存在的問題.
4教師小結
教:“小朋友,現在你們都做完了測試,我想請幾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哪條路汽車能開得最快?”(請個別幼兒根據自己小組圖表的答案發言)。教師提出第一次幼兒操作中所存在的問題,請測量得比較好的一組幼兒來示范.
5幼兒根據教師的小結進行第二次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教師小結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小朋友,到底走哪條路才是最快的呢? 幼:玻璃路。
教:對,玻璃路是最快的。因為玻璃做的路面很光滑,所以汽車在玻璃路上開得最快。但是,小朋友也要注意了,玻璃路很滑,小朋友若是在上面行走是很容易摔倒的。而且,玻璃是很容易碎的,因此玻璃路并不時很安全。所以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道路,多是用水泥鋪的,這樣人走在上面就不那么容易摔倒。那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把答案告訴藍貓吧!
三 結束部分
幼兒大聲喊藍貓,藍貓出現并問幼兒:“小朋友,哪條路汽車走得最快呀?”
幼兒:“你走玻璃路回去只最快的,但是玻璃路很滑,開車時要注意安全啊!”
藍貓:“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真的很聰明啊,那我也有獎品送給大家.(給每位幼兒發一張美麗的貼紙)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出去做游戲呢?(想)”
藍貓帶領幼兒已開車的形式離開活動場地.
科學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現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如筷子放在水里會變“折”、有水的碗顯得底比較淺等。本課以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為例,通過對這些現象的解釋,使學生感知到生活中處處皆科學,并能對一些司空見慣的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喜歡觀察實驗現象,喜歡親自動手實驗并思考問題,這是利于本課開展之處。但他們還不會去探究事物發展的因果聯系,特別是運用邏輯推理和想象建立假設的能力還有待培養,這本節設計力圖解決的重點。教師要幫助學生對科學實驗的條件控制提供幫助。
教學目標:
1、了解光的折射現象
2、愿意合作與交流,對光的折射有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教學準備:
玻璃磚、塑料水盆、硬幣、筷子,魚和透明魚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觀察現象:將筷子貼近玻璃磚,平行移動,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學生議論。
提出問題:明明是一根很直很直的筷子,怎么在玻璃磚后面“折斷”了?
二、探究活動
1、觀察光的折射現象
①硬幣升高
準備一只塑料盆,投入一枚硬幣,移動盆子,使你的眼睛剛好看不到硬幣。保持盆子和你的眼睛不動。往盆子里慢慢倒水。
提問:你看到什么現象,為什么?
根據你想象,畫一畫實驗中錢幣發出的光線是怎么到你眼里的,經過了哪些物質?
②魚兒變大
猜一猜,我們把這條金魚拿出水來,它會顯得大些還是顯得小些?
提問:為什么出水的魚會變小變瘦了哪?
根據你的想象,魚的光線是怎么到你眼里的,經過哪些物質?
③大樹折了
大家看看窗外的大樹,看能找到“折”了的大樹嗎?
根據你的想象,大樹的`光怎么進入你的眼里,經過幾種物質?
④列舉實例
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類似的現象?從光的傳播角度,在什么條件下會發生這樣的現象?
引導學生發現光線折射的規律。
2、提出問題:
以上幾個觀察活動中,咱們看到了很多異常現象。分析幾種現象,光傳播的路線是什么樣的?它在傳播時經過了幾種不同的物質?
3、學習小組討論、匯報。
4、小結:光從一種透明物質進入另一種透明物質時,傳播的方向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三、自由活動
學生嘗試用光的折射原理進行解釋各種與折射有關的現象。
四、拓展活動
劉謙的魔術表演引起觀眾的好奇。其實,魔術師有時也會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欺騙我們的眼睛。到網上了解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學一檔魔術節目?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光的折射現象,并能用學到的知識解釋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科學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分為兩塊內容,風向和風速。學生在此之前,剛剛學習了溫度和氣溫,并且能夠做簡單的天氣日歷,在日歷里就需要學生描述風向和風速,通過這一課的學習,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天氣情況,掌握風向和風速的知識。
教學目標
1.知道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
2.學生自制簡易風向標和小風旗。用自制的風向標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并使用適當的方法記錄觀察結果。
3.感受到使用簡單工具能對天氣觀察活動提供很大的幫助。進一步提高觀察天氣現象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重點
能描述風向和風速
教學難點
用自制的風向標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并使用適當的方法記錄觀察結果。
教學策略和手段
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能有效地掌握風向。再加上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準備
教師:風向圖,小風旗,指南針,電吹風,多媒體課件。
學生:1根粗吸管、1根細吸管、1個盒子(用來存放實驗器材,盒蓋上帖好一張白紙)、1根大頭針、窄透明膠帶、剪刀;1張長約20厘米,寬約1厘米的紙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多媒體出示一幅圖畫:上面有國旗,柳條,炊煙,揚起的灰塵,隨風飄動的紅領巾和衣角等)
師:小朋友,請仔細觀察這一幅畫,找一找風的蹤跡?
生:樹葉在動、灰塵揚起來了……
生:旗桿上的紅旗飄了起來。
(學生通過觀察圖畫,能很容易找到畫中的風,就能很順利的導入到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上來。)
師:你們都是善于觀察的小能手。一下子就發現了風,因為風就在我們身邊。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風。(出示課題:風向和風速)
二、說一說風,畫一畫風向圖
師:有誰能說說圖中的紅旗是往什么方向飄的?
生:(學生觀察圖畫,說出方向:西)
師:為什么說是向西飄?(通過這個問題,為等會實際測量風向做一個簡單的鋪墊。)
生:早上太陽升起來啦,而旗的方向正好相反。
師:真不錯,你還知道有哪些方向?
生:東、南、西北……(學生爭先恐后地發言,課堂的氣氛相對活躍了一點。)
師:我們同學們說的這些,其實也就是風向呀。(多媒體出示風向圖),我們大家一起來認一認這八個方向,讀一讀。
生:東,東南……
(教師在黑板上示范畫一個風向圖。讓學生對風向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師:一般我們在畫風向圖的時候,總是將北方畫在上面,這叫“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同學們也來照著畫一畫好嗎?
(學生動手在紙上畫出風向圖。這個風向圖在等會的風向標中,還將用到。)
三、游戲激趣,動手制作風向標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好玩的東西,想玩嗎?
實物投影,出示風向圖和風向標。(特意在旁邊放一個指南針)
師:這個裝置叫風向標,是用來測定風向的工具。風向就是指風吹來的方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這個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風向。我們首先要用指南針來確定一下方向是否正確。(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風向,和一些注意點,然后通過游戲,加深對風向的認識和理解。)
開始游戲:老師從不同的方向用電吹風朝著風向標吹風,讓學生說出是從什么方向吹過來的風。從而明白風向標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風吹來的'方向,也就是風向。(通過這游戲,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風向標的指示作用,從而加深對風向的理解。)
師:同學們覺得這個好玩嗎?想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玩嗎?
生:想。
師:接下來,老師就教大家怎么來做這個風向標,可要瞧仔細嘍。
(游戲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然后教師動手拆風向標,邊拆邊說明制作要點,這樣學生的注意力相對集中,又能很好的把握制作要領,便于學生順利制作風向標。)
師:同學們看清楚是怎么做的了嗎?那就讓我們來比一比,哪一個小朋友能先把風向標做好。
(學生動手做風向標,教師巡視。(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學習勁頭很高,學習的氛圍很濃厚。教師要巡視,以幫助一些有困難的同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完成風向標。)
四、質疑討論,研究測量要點:
師:我們現在手頭上都有了方向標,那我們能在教室里測風向嗎?為什么?
生:不能?因為……(學生還是能說出原因:教室里沒有風,或風太小。)
師:那我要請小朋友來說說,我們在測風向時,該注意些什么?
生:到比較空曠的地方。
生:要用指南針確定方向。
……(要求學生踴躍發言,形成一個大致的要求,為今后實際測量打下了基礎。)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02-22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精選]科學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