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大全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通過觀察了解太陽光的組成,知道白光是復色光
2.知道不透明物體的顏色和透明物體的顏色的成因能力培養
3.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知識遷移和應用概念認識新事物的能力,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科學思想:
通過觀察白光色散實驗,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科學思想.
科學品質:培養學生求實、創新、嚴謹、合作的科學品質
科學方法:指導學生學會實驗探究 觀察分析 比較等方法
[教學重點]
1.光的色散的觀察和分析
2.物體的顏色
[教學難點] 物體的顏色
[教學過程設計]
引 入:觀看彩虹的照片,學生討論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學 生:是水把光分成七種顏色,形成彩虹
介 紹:1666年,牛頓用三棱鏡將太陽光分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
1.光的色散
(1)白光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2)單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
復色光:由單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2.看不見的光
(1)紅外線(家用電器上的遙控器,可發出紅外線)
(2)紫外線(消毒滅菌,鑒別紙幣的真偽)
3.物體的顏色
書P.24思考題,課前請同學回家做實驗,課堂上討論結果,得出結論
(1)透明物體的顏色是它能透過的`色光的顏色
(2)不透明物體顏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顏色相同,吸收跟物體顏色不同的色光
(3)物體呈現黑色說明它能吸收各種顏色的光,物體呈現白色,說明它能反射各種顏色的光。
4.三原色
(1)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紅+綠+藍=白
藍+紅=紫
紅+綠=黃
藍+綠=青
(2)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
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題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夠完成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夠設計并完成物體顏色對吸熱和散熱性能影響的實驗,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和散熱快。
3.能用物體吸熱、散熱的規律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是認識到不同物質、同質不同色的物質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2.教學難點是做好水和油吸熱、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
【教學準備】
油、水、燒杯、溫度計、酒精燈、火柴、石棉網、三腳架、彩色筆或墨汁等。
【學案】
《4吸熱和散熱》學案
一.我看書:看書,熟悉課的內容。
二.我思考:思考書中提出的問題。
三.我能做:
1.找兩個同樣大小的鞋盒,在鞋盒的一側挖一個小圓孔,再剪同樣大小的一個紙板和一個金屬板,如書24頁圖示,準備實驗用。
2.觀察自家冰箱后的散熱板的顏色,想一想為什么是黑色的?
3.你注意過住沙漠地區人的服裝有什么特色嗎?什么會這樣?
四.我總結:通過探究性學習,我知道了:
五.我提問:我經過思考,還不懂的問題有: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完成油和水這兩種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夠做實驗記錄,并畫出油和水這兩種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曲線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熱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的傳遞方式,知道冷熱變化會導致物體形狀和體積發生變化。
2.今天我們來研究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現象,好嗎?
(采用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出示問題也是導入的一個方法,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對熱的現象和有關問題有了一些了解。)
二.學習新課
(一)研究水和油的吸熱和散熱性能
1.質疑:我們都知道,給物體加熱,物體的溫度會升高;停止加熱,物體的溫度會降低。那么,如果我們同時給相同重量的水和油加相同的熱,它們溫度升高的速度會一樣嗎?如果同時停止加熱,它們的降溫速度會一樣嗎?
2.學生預測。
3.實驗一:我們怎樣設計實驗證明?實驗中應注意什么?
(1)學生設計實驗。(教師要提示學生注意安全)
(2)師生共同實驗,做好實驗記錄。
①同時加熱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鐘,每隔1分鐘測量并記錄水和油的溫度。
加熱時的溫度變化
時間(分鐘)
溫度(℃)
水
油
②停止加熱后,每隔一分鐘測量并記錄水和油的溫度,也測量6分鐘。
停止加熱后的溫度變化
時間(分鐘)
溫度(℃)
水
油
③學生根據數據畫出曲線圖。
(3)實驗小組討論與小結:通過這組對比實驗,你能得出油和水吸熱和散熱的規律嗎?
(4)實驗小組匯報實驗結果。
(5)小結:在獲得相同熱量的情況下,油的升溫速度比水快;在同時停止加熱的情況下,油的'將溫速度比水快。也就是說,不同物質的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同的。
(二)研究紙板和金屬片的吸熱和散熱性能
1.蓋有紙板和金屬片的兩個鞋盒放在陽光下曬,10分鐘后測一測盒子里的溫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學生猜測:
3.按步驟做紙板和金屬片的吸熱、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
(1)把蓋有紙板和金屬片的兩個鞋盒放在陽光下曬,10分鐘后測一測盒子里的溫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再把它們拿回陰涼處,8分鐘后測一測盒子里的溫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3)實驗小組討論與小結: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4)實驗小組匯報實驗結果
(5)小結:這個實驗在次說明金屬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比紙快。也就是說,不同的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同的。
三.總結
1.通過油和水、紙板和金屬板的吸熱和散熱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2.不同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固體的吸熱、散熱性能優于液體。
四.作業
1.完成實驗記錄。
2.調查:詢問家長,海水和海邊沙灘的溫度是否一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設計并完成物體顏色對吸熱和散熱性能影響的實驗,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和散熱快。
2.能用物體吸熱、散熱的規律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不同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固體的吸熱、散熱性能通常由于液體。
2.那么通知不同顏色的相同物質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否相同?今天我們一起繼續探究。
二.探究不同顏色、同種物質的吸熱與散熱性能
1.提問:不同顏色的同種物質吸熱、散熱的性能一樣嗎?
2.學生猜測,提出自己的觀點。
3.提問:怎樣設計實驗證明?
4.學生提出假設并設計實驗。
5.學生交流探究方案,修改完善。
6.學生分組實驗。
7.學生匯報數據,交流觀察到的現象。
8.師生共同總結:同一物質,深色升溫快,降溫也快;淺色升溫慢,降溫也慢。
三.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吸熱、散熱現象
1.談話:我們通過實驗證明:不同物質的吸熱、散熱的性能不一樣的;不同顏色的同一種物質的吸熱、散熱的性能也是不一樣的。那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吸熱、哪些地方要散熱?人們是怎樣做的?
2.學生展開討論、交流。
3.觀察教材中的插圖,思考這些現象與物體的吸熱、散熱性能有什么關系?
4.學生討論交流。
5.小結:冰箱后面的散熱板漆成黑色是因為深色物體的散熱性能更好;沙漠地區的人們常穿的白色長袍吸熱性能差,而且寬大的長袍中可形成氣體對流,因此會使人感覺涼爽;海水和沙的吸熱性能不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溫快,海水升溫慢,所以水中涼快,而沙灘溫度高。
四.學生設計并制作一個保溫杯
1.談話:我們通過研究,已經發現不同物質、不同顏色的同一種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你們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設計制作一個保溫杯嗎?我們要來比一比,哪個小組制作的保溫杯效果最好。
2.學生討論,設計圖紙,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3.展示交流,教師給予適當點評。
4.評一評:哪個實驗小組設計的保溫杯好?
五.總結
1.油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比水快,同種物質,顏色深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比顏色淺的快。
2.不同物質、不同顏色的同一種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
六.作業
1.能解釋生活中的利用吸熱和散熱原理的現象。
2.完成實驗記錄。
板書設計:
4、吸熱和散熱
油 快 快
水 慢 慢
不同的物質吸熱和散熱的速度不同。
物質吸熱快散熱也快,吸熱慢散熱也慢。
深色快快
淺色慢慢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是活的植物,生長在一定的環境里,是有生命的物體。
過程與方法:
初步認識真正的觀察應該是有目的的,制訂觀察的方法和步驟有利于觀察的進行;
用各種感官觀察大樹;
借助放大鏡、皮尺等簡單的工具對大樹進行觀察和測量;
用簡單的詞語記錄觀察的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從圖片上獲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親自觀察事物會對事物有更多的認識;
發展觀察大樹的興趣,體會到生命體給我們帶來的生機勃勃的感受;
在觀察過程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重點】了解觀察的目標和方法,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能夠學會記錄和學會討論、學會傾聽。
【教學準備】
一些觀察用的測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鏡等),觀察記錄本。
【教學過程】
一、直接出示課件(梧桐樹的.照片)
1、你看到了什么?這是一棵什么樹呢?(這是一幅梧桐樹的照片)
2、請大家仔細地看圖,你能發現有關這株梧桐樹的哪些特點?
3、學生匯報:(要求仔細傾聽,并大膽說出新的發現,同時區分哪些是真正從照片上獲得的信息)
二、回憶中的大樹
1、引導:照片拍得很清楚,可是我們從照片上發現的東西并不多,剛才很多發現都是大家平時看到大樹時留下來的印象。那么生活中你曾經看到過的大樹與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樣嗎?
2、學生匯報:(補充圖片上沒有的知識)
3、激發興趣:同學們的匯報內容真豐富,有的內容大家都看見過,有的內容有人還從來沒看見過,而有人可能從來都沒真正看過一棵大樹呢?想不想去仔仔細細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樹呢?
4、學生合作交流: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樹?(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內容!會不會也有樹瘤?是不是也有小動物?是不是還有其它東西?)
5、小結:這樣帶著目的去仔仔細細看大樹的時候,我們的觀察活動就開始了。
6、小組合作交流:如果現在來到一棵大樹下,你想觀察什么?我們怎樣才能觀察到更多的內容?
三、觀察真正的大樹
1、交流匯報:引導孩子們交流在頭腦中制訂好的觀察大樹的個人計劃。(觀察內容、觀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觀察注意事項:進入到草叢中,觀察大樹時,我們要注意什么?把觀察到的信息,我們該怎么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簡短的詞語、畫畫等方式記錄在觀察記錄本上)
3、研討:回教室后每小組互相交流各自的觀察內容,說說從不同的記載中如何體會到觀察的大樹是一個生命體。同時推選一位同學的記錄單張貼于科學活動專欄內供大家欣賞,其它同學的記錄單上交給老師閱讀欣賞。(張貼的記錄單要有典型特色)
四、課外延伸
1、總結:觀察一棵樹讓我們獲得了這么多的信息,觀察一棵樹讓我們發現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觀察更多的樹呢?
2、課外作業:觀察跟課堂中不一樣的大數并做好記錄。
3、準備材料:記錄本、一張紙,一支鉛筆(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板書設計】
1、我看到了什么
觀察內容:樹枝、樹干、樹瘤等等
觀察方法:看、摸、聞、聽
借助工具:繩子
科學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1 指導學生通過體驗和閱讀認識呼吸的意義。知道呼吸器官的名稱和呼吸的過程,養成他們良好的衛生習慣。通過對我們現時呼吸的觀察,為下節心臟與血管的認識打下基礎。
2.通過學習本節課的內容,讓同學們科學認識到人類不停的呼吸是為人體的正常運行提供怎樣的化學必備物質,讓同學們科學認識呼吸的重要性。
二、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已經對科學課己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樂于參與探究性的'研究活動,但是學生們在課堂的自制力和該觀察什么,怎樣提問題,以及怎樣將自己的觀察結果用恰當的語言、文字、圖片、圖表表達出來等問題上還存在不足,而且,學生往往不能按照要求帶來課上探究所需的材料,影響教學的進展。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力求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探究人的呼吸的產生,了解呼吸的路線和呼吸的意義。能相互質疑對人體參與呼吸的器官和作用進行推測。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憋氣、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認識自己的呼吸器官;
組織指導學生學習制作呼吸模型來初步了解呼吸過程。
3、情感與價值
意識到探究呼吸對生命的重要意義 ;愛護自己的呼吸器官。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對人體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實際上就是人體通過呼吸器官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教學難點]
推想人體通過呼吸器官實現體內同外界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換
科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懂得夏天是炎熱的。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自己涼快一點以適應夏天的生活。
2.引導幼兒和培養幼兒主動去解決在夏天會遇到問題的,發展幼兒對于夏天的`認知能力和多思考的習慣。
3.幼兒理解父母和其他成人在夏天仍辛勤勞動,為大家服務,培養幼兒尊敬和關心他們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準備幼兒防降溫的一些方法掛圖
2.幼兒關心父母的掛圖
3.炎熱的夏天季節掛圖
三、活動過程
1、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夏天天氣熱如何使自己涼快。
“現在天氣熱,大家感覺怎樣?”我們想辦法使自己涼快一點。
2.教師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討論,使每個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1)我們看看圖上的小朋友想了什么辦法使自己涼快。
(2)教師出示掛圖:
a多喝開水身體好。夏天熱了,多喝開水,喝水后身體就冒汗,熱量就從汗里帶走了,人就涼快。
b吃冷飲。夏天吃冷飲也能使人涼快,但多吃冷飲不好,會影響消化。
c自己抹汗。這個小朋友自己在抹汗,你們也會自己抹汗嗎?
d洗澡。洗澡可以使自己涼快。
e玩水。小朋友喜歡玩水嗎?玩水會很涼快。
3.教師組織幼兒安靜地看書作畫。
(1)師生共同小結各種使自己涼快的方法。
(2)如游泳,乘涼,洗澡,吹電風扇等方法,都能涼快。
4、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夏天很熱,但叔叔阿姨都在勞動,我們小朋友應該怎么做?
(1)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出示炎熱的夏天,父母以及他人辛苦勞動和工作的掛圖;
(2)爸爸媽媽吃點冷飲吧。這幅畫上畫的是什么?為什么小朋友要給爸爸媽媽吃冷飲?
(3)爸爸媽媽擦擦汗吧。這幅畫上畫了什么?你們在家會幫爸爸媽媽擦汗嗎?
四、活動總結
夏天天很熱,但叔叔阿姨,爸爸媽媽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務,我們小朋友要關心他們,為他們做些事,做一個好孩子。
科學教案 篇6
一、創設情境、實驗引入
師:老師這里有兩組實驗材料,你能利用它們分別使兩個小燈泡亮起來嗎?誰愿意來試試?
一名學生很快點亮了小燈泡;
另一名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也點亮了小燈泡。
師:請拿起來給大家看看。
一名學生在舉起小燈泡時手不能拿開,否則燈泡會滅。
另一名學生則可以將手拿開,燈泡仍然亮。
引導學生概括一個簡單電路由哪幾部分組成。
師:兩個同學都利用手中的材料點亮了自己的小燈泡。我們不妨來比一比這兩組裝置的優缺點,你認為哪組裝置更方便?
請同學說說
指明回答
請一學生到前面來,操作,其它同學觀察并進行交流。
生答。使學生意識到有了適當的器材的幫助,我們操作起來會更方便,也能有更多的收獲。
注重了科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感到了科學就在身邊。教者改變了教材中直接推出電池盒和小燈座的呈現方式,創設了給兩位同學不同的實驗材料,讓他們接通電路,然后再對比這兩組材料的優缺點的情境,開始了本課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科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身邊處處有科學的教育思想。
使學生意識到有了適當的器材的幫助,我們操作起來會更方便,也能有更多的收獲。
二、初試身手、熟悉新器材
師:他們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這組電路應用了這兩種器材:(師邊說邊演示)這個叫電池盒,盒內的兩端分別裝有銅片,并連接外面的兩個接口,兩個接口又分別連有彈簧夾。這個叫小燈座,小燈座的螺口恰好和小燈泡的螺紋相吻合。小燈座的旁邊有兩個連接電線的接口。就是這樣簡單的小東西,卻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大家以前用過嗎?想不想親自試一試?
師巡視,給與學生必要的幫助。
師:點亮小燈泡的`小組請舉手示意一下老師。
師:看來同學們都學會了運用電池盒、小燈座來組裝電路,那么我們在組裝時應注意些什么呢?
三、總結經驗、再接再勵,點亮兩個燈泡
師:同學們考慮得非常全面,正是因為我們關注了這一個個細節。我們才能成功地點亮小燈泡。假如老師再給你一個燈泡,你能使兩個小燈泡都亮起來嗎?
(板書)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
師:請各組同學派一名代表到前面來取實驗材料。
看哪組同學最先成功。
師:這組同學已經成功地點亮了兩個小燈泡,請他們來介紹一下他們成功的經驗。
師:你能否利用畫圖的形式表示出你們的連接方法?
師:剛才這名同學所畫的圖就叫電路圖,以后我們會經常使用這種方法來記錄我們連接的電路。
師: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還有別的連接方法嗎?我們在連接時應注意些什么?
師:老師也給同學幾個建議:
⑴兩個燈泡是怎樣連接在電路里的?有幾種連接方法?
⑵在電路中安裝一個燈泡和兩個燈泡亮度是否相同?
師:如果你們已經商量好了,就可以開始了。
四、交流匯報、總結提高
師:同學們,你們的兩個燈泡都亮起來了嗎?誰愿意到前面來在黑板上畫出你們的電路圖。
師:連接兩個燈泡和只連接一個燈泡哪個更亮些?
師:假如我們將兩個燈泡之間的導線去掉一根,燈泡還會亮嗎?我們不妨試一試。
師:你看到了什么?
師: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在兩個燈泡都不亮的電路里,這兩個燈泡是怎樣連接的?
師:在一個燈泡仍然亮的電路里,這兩個燈泡又是怎樣連接的?
師:如果老師再給你們一個或者更多的燈泡,你能讓他們同時亮起來嗎?我們還需要哪些材料?
師:有多少種連接方法?
師: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不能在課堂上進行了,請同學們在課下試試看。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初步了解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媒體展示以及學生的動手實驗,使學生感受到科學實驗帶來的樂趣,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和敢于猜想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討論、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愿望,讓學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學習物理的方法。
難點:注重學生實驗的可操作性、可觀賞性,達到預期效果。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乒乓球、漏斗、大小不同的試管、水、燒杯、水槽、慣性演示器、酒精燈、燒瓶、錄音機、小人、揚聲器、放大鏡、紙板、鐵架臺、集氣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同學們,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學習一門新的課程──物理,讓我們一起來看──(多媒體展示引言部分。)
師補充:物理學是個知識的海洋,它需要我們去探索,讓我們揚起理想的風帆,乘上《探索物理》這葉小舟,開始我們既充滿樂趣又不乏艱辛的科學之旅吧!
看完這一段,同學們一定有許多的想法,對于物理這門學科,同學們一定也有許許多多的問題。首先我們來聽聽同學們的意見。
同學們討論發言。
同學們的想法非常好,問題也提的非常好,在以下的旅途中,我們將一起找到答案。(多媒體展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二、讓我們一起進入科學之旅第一站,先請同學們觀看幾個有趣的實驗:
實驗一:紙人跳舞
打開錄音機,紙人隨著音樂起舞,關上錄音機,小人停止跳舞。
學生提出問題
師:通過下一節課的探究活動,同學們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實驗二:教師演示
(1)燒瓶在火焰上加熱一段時間會看到,水沸騰。
(2)燒瓶從火焰上移開,水停止沸騰。
(3)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停止沸騰的水會再次沸騰。
學生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非常好,說明大家不僅對實驗進行了仔細的觀察,而且進行了認真的思考,本著這樣的態度,同學們一定能夠學會、學好物理這門課。大家提出的問題,在以后的學習中將會通過你們自己的努力找到它的答案。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幾個有趣的實驗:
A、漏斗吹乒乓球;B、放大鏡看物體;C、紙板托水;D、小試管爬山;E、吹紙。
實驗前讓學生先猜測結果,實驗結束后,看結果和同學們的猜想是否一致。提醒同學們不僅要善于思考,還要勤于動手。
多媒體補充實驗(紙盒燒水、多彩的太陽光、會變大的魚、連電路)
師:以上這些實驗有趣嗎?物理就是研究這些力、熱、聲、光、力等形形色色的有趣的現象的,這些現象不僅有趣,而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學道理,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將逐漸弄清楚其中的奧秘。
三、物理不僅有趣,也是非常有用的,下面我們一起來進入科學之旅第二站──物理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生:正是有了電的發明,才使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光明,才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如此豐富……
生:正是有了聲、光的發現,才使我們的眼中看到了色彩斑斕,五彩繽紛……
生:有了物理知識的大量應用,才能使生產飛快發展,生活質量迅速提高……
師:物理的世界是如此的有趣,物理的用途是如此的廣闊,同學們一定都想學好物理,怎樣學習物理呢?讓我們一起進入科學之旅第三站。(多媒體展示學習方法)
(一)勤于觀察,勤于動手
師:我想問大家幾個問題,看看我們的同學是不是個有心人。
問題:1.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是豎排的還是橫排的?哪一種顏色的燈在上面(左邊),哪一種顏色的燈在下面(右面)?
2.山地自行車后軸有很多的齒輪,上坡時要想省力應該用大齒輪還是用小齒輪?
3.冰棍從冰箱里拿出來時你觀察到什么?(冒白氣)冰棍冒出的白氣是向上還是向下?
師:生活中有很多現象不是我們沒看見,而是多數人都是“視而不見”,沒有有意識地去觀察,如果大家都是有目的`去觀察,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得到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人們的許多
物理知識都是經過觀察和實驗,經過認真的思考總結出來的。因此我們同學們一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觀察身邊的科學現象,同時還要多動手多實踐。
學生實驗:要求做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并能敘述實驗及現象。
1.雞蛋的沉浮(新鮮雞蛋在水中會下沉,陸續向水中加鹽,并輕輕攪拌,會看到什么現象?繼續加鹽,雞蛋;在水中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2.慣性實驗
師:同學們在實驗的時候,不僅要善于觀察,勤于動手,而且要開動腦筋、多問自己為什么,用疑問的眼光看待發生的現象,只有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不斷提高。
(二)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物理中有很多著名的理論都是科學家對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進行認真的思考和研究得出來的。
(多媒體展示)牛頓的偉大發現地球引力及白光的分解。
師:物理是從實際中來,又要應用到實際中去。
(三)聯系實際,聯系社會
沒有物理學的發展和其它現代科技的發展,就沒有我們現代方便快捷的生活(但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人們在享受著高科技給人類帶來的文明成果的同時。由于不恰當地使用科技成果,也給人類自身帶來了許多的問題,甚至產生了嚴重的后果。
同學們可以就這個問題小范圍內討論,發表你了解的情況、并能給出建議。如全球變暖、環境污染、特種減少等
師:同學們講得都非常好,希望大家以后繼續關心這樣的問題。相信有了廣大同學們的參與,環境會越來越好,生活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下面讓我們一起進入科學之旅第四站。
四、課本STS
請同學們看到課本第8頁的STS,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的偉大發現。(多媒體展示畫面)
五、結束語
六、作業
調查:一些物理學家的生平、成就以及他們對社會的貢獻。
科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玩吹泡泡,看著那一個個在陽光下閃耀著五顏六色光彩的泡泡,總是特別的歡欣雀躍。“為什么泡泡水能吹出泡泡?”對泡泡水冒出泡泡時特別好奇、貪玩。為了滿足幼兒求知欲,讓幼兒能動手操作,使幼兒能在玩中學,學中樂,培養他們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和嘗試欲望。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及操作活動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產生愉快的情緒和探索興趣。
2、初步感知洗滌用品的特性。
3、豐富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教育幼兒注意個人衛生。
二、活動準備:
1、錄音機一臺,音樂磁帶。
2、各種各樣的洗滌用品:洗衣粉、洗潔精、洗手液、肥皂等;攪拌棍、水桶、小杯、臉盆、圍裙、擦手布;吹泡泡用具。
3、活動室環境設置(張貼五顏六色的泡泡畫,讓幼兒感到走進五彩繽紛的世界中。)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活動:抓泡泡
播放音樂,教師吹泡咆,讓幼兒抓泡泡,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觀察、討論活動:
①提問:“泡泡好玩嗎”?(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話題)
②讓幼兒討論怎樣可以做泡泡水。
③提問:“泡泡水里面有什么呢”?(幼兒觀察泡泡水,通過看看、聞聞、摸摸、說說自己的感覺。)
④怎樣制作泡泡水呢?(通過討論,打電話請教化工廠的叔叔阿姨)
教師小結:洗滌用品和水混合在一起能做成泡泡水。
3、操作活動:制作泡泡水
①請幼兒選擇一種洗滌用品,加上水制作泡泡水。
②提示幼兒在實驗中仔細觀察水中有什么變化。
③教育幼兒不要把泡泡水沾在地上和衣服上。
④教師巡回指導,讓幼兒知道洗滌液溶化在水里,會冒出泡泡。
并豐富詞匯:大泡泡、小泡泡、圓泡泡。
4、玩《吹泡泡》游戲。
①組織幼兒邊念兒歌邊玩游戲。
5、結束活動:組織幼兒吹泡泡。
①讓幼兒分別在戶外有陽光及無陽光的地方吹泡泡、玩泡泡、追泡泡游戲。
②提醒幼兒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活動延伸:
1、用洗衣粉等洗滌用品開展勞動活動。
2、開展繪畫——有趣的泡泡活動。
附:兒歌:
吹泡泡
吹泡泡,
吹泡泡,
吹成一個大泡泡,
泡泡吹散了,
泡泡飛上天了,
泡泡吹破了,嘭!
科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黃豆與豆制品關系的欲望和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黃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營養價值。
3、培養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辨別黃豆并區分豆制品的能力。
二、活動重點和難點:
1、重點:幫助幼兒了解黃豆及其制品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2、難點: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方式辨別黃豆,區分豆制品。
三、活動準備:
黃豆、紅豆、綠豆等各種豆子,各種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圖片“黃豆爺爺”。
四、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請幼兒品嘗豆制品,引出認識黃豆的課題。
2、教師與幼兒邊品嘗邊互相交流。
3、教師提問: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點、難點部分)
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及討論辨別出黃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營養價值,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區分豆制品。
1、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嘗試性地尋找出黃豆。(教師提供黃豆、綠豆……請幼兒看、摸,并運用經驗找出黃豆。)
2、認識黃豆外形特征。
(1)幼兒相互交流,掌握黃豆外形。
(2)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出黃豆外形特征。
教師提問:
a.黃豆是什么顏色的?
b.黃豆是什么形狀的'?
c.黃豆上有什么?
d.黃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3. 認識豆制品,了解它們的營養價值。
(1)幼兒利用已有經驗,理解黃豆與豆制品的關系。(教師講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導幼兒通過生活經驗,說出豆制品。
(3)教師提問:你還吃過哪些豆制品?
(4)幫助幼兒了解豆制品具有的豐富營養價值。
4、引導幼兒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區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種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過游戲“豆寶寶找爺爺”讓幼兒在眾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三)結束部分:
1、觀察豆芽,激發幼兒探索豆芽生長過程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豆芽。
3、引起幼兒探究黃豆變豆芽的欲望。
(四)延伸活動:《發豆芽》
科學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共2頁,分為“自制水棱鏡”、“制作牛頓盤”2個部分。
學生們在驚詫于雨過天晴時彩虹的美麗,但卻未必能解釋雨后為什么會產生彩虹?學生們知道彩虹由7種顏色組成,但卻未必能解釋彩虹不同的色彩是怎樣形成的?本課意圖利用三棱鏡與牛頓盤的制作和使用,讓學生了解到光可以分解和混合。
第一部分:自制水棱鏡。
教材首先將一束陽光投射到三棱鏡上,讓學生觀察產生的現象。學生們將可能會觀察到三種現象:一是陽光被棱鏡的一面反射到墻壁上,我們會看到一塊白色光斑;二是投下的棱鏡的陰影;還有一種現象就是被折射出來的彩虹。讓學生描述并解釋觀察到的這幾種現象,他們可用光的反射來解釋白色光斑,然而在解釋彩虹形成時,就遇到了障礙。于是教材提供了這樣的解釋:“陽光穿過透明的棱鏡時,光的路線會發生改變,被分解為多種顏色的光,形成太陽光譜。”(我認為在實際教學應該注意兩方面的事項:一是如何讓外界的陽光引到教室內來,第二是如何從鏡子反射陽光過渡到棱鏡折射陽光。)
這種現象如果能被學生用一定的方法再現,那是多么愉快的事。于是,教材就提供了一種簡便易行的制作太陽光譜的活動——制作水棱鏡的活動。在制作水棱鏡時,學生還可能觀察到水中的硬幣、鏡面的折射效果。教師可以適當地講解一下光的折射現象,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我認為教材中這種制作方法可以用配套材料中的器材替代,并且效果比較好。而水棱鏡分解陽光,我們可以做成模擬實驗。可以用手電筒的光替代陽光,水棱鏡替代三棱鏡,白紙替代墻面。這樣的改變一方面可以解決這節課受陽光限制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經歷模擬實驗的產生與設計過程。)
在活動結束前,教師可以引領學生聯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或折射現象,分析其中的光學原理,并利用這種原理創造性的再現天空中的彩虹。
這部分的內容,是這節的重要部分。
第二部分:制作牛頓盤。
白色的太陽光(姑且將陽光的顏色稱為白色)通過棱鏡能分解成多種顏色的光,那么這些光能否再混合成白光呢?這是個有趣的問題。面臨這個問題,學生們會怎樣思考呢?按照探究的一般過程,他們應該下一個真假判斷,再通過設計實驗加以驗證。設計實驗的過程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雖然教材中沒有要求有這樣的思考過程,但在出現牛頓盤制作之前,教師還是應該帶領學生經歷這樣的過程。相信學生們會找到驗證的方法,他們可能會想方設法地制出7種不同顏色的光,再將這些光同時用鏡面反射到同一個地方;或者找出不同的顏料將它們混合在一起(這時他們看到的卻是黑色)。
牛頓盤是利用視覺暫留現象將不同顏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制作牛頓盤的活動可稱得上是一個“工程”。因此我們可讓學生在課外事先剪好7個不同顏色的.圓片,或者由教師直接提供牛頓盤。課堂上可以讓學生思考“顏色的排列順序、色塊的大小是否會影響看到的效果”諸如此類的問題,以求觀察與研究的結合。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制作水棱鏡,并利用水棱鏡對光的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觀察研究,鼓勵學生積極地、有創造性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并理解“三棱鏡能夠改變光行進的路線并分解光”。
2、通過組織、指導學生制作水棱鏡和牛頓盤并觀察光的分解和合成現象,使學生了解有關光的折射的初淺知識和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
3、通過牛頓盤對光的混合實驗,使學生對七種色光混合形成白光產生新的探究問題,激發學生課余時間對科學探究的興趣、愛好、樂趣。
三、教學準備
1、演示材料:投影儀(光源)、三棱鏡兩個、透明玻璃一塊、鏡子兩面、水棱鏡套材料一套、牛頓盤套材一套、手電筒(光源)、16K白紙、水盆(裝水)一個等。
2、分組材料(按四人一組準備數量):水棱鏡套材料一套、牛頓盤套材一套、手電筒(光源)、16K白紙等。
3、其它材料:觀察記錄紙兩張
四、教學過程
1、觀察陽光的分解。
(1)教師提問:你們有辦法將室外的陽光請到教室里來嗎?
(2)教師演示:利用鏡子將陽光反射到墻壁上。
(3)教師提問:這個實驗需要具備什么條件?(學生描述并解釋觀察到的現象,教師板畫鏡子反射陽光的線路草圖。)
(4)教師提問:將鏡子換成玻璃,又會產生什么現象?鏡子與玻璃有什么區別?(教師板畫陽光透過玻璃的線路草圖)
(5)教師出示三棱鏡,并讓學生觀察及描述三棱鏡的特點。
(6)教師提問:將一束陽光照到三棱鏡上,將會出現什么情況?
(7)學生猜測、教師演示,學生觀察現象并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8)引導語:這個實驗你想做嗎?老師這兒沒有這么多的三棱鏡怎么辦?我們自己動手做一個三棱鏡好嗎?
(9)教師引導并解釋水棱鏡模擬實驗:水棱鏡替代三棱鏡、手電筒替代陽光、白紙替代墻面。
(10)學生實驗:水棱鏡分解手電筒光,開成光譜。
(11)請做得比較成功的小組上臺演示
(12)教師提問:要使這個實驗做成功需要注意什么?(學生小組討論)
(13)教師提問:剛才在白紙上我們看到了什么現象?除了光譜還有什么?請在記錄紙上標出相應的位置?(學生小組討論,并作好記錄)
(14)教師板畫、小結:教師板畫手電筒的光穿過水棱鏡時,光前進的方向發生改變,并被分解多種顏色的光。那么,你現在能不能解釋三棱鏡分解光的道理?
(15)教師再小結:陽光穿過透明的三棱鏡時,光行進的方向會發生改變,被分解成多種顏色的光,形成太陽光譜。陽光是由多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2、例舉日常生活中的“彩虹現象”。
(1)學生討論并交流以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還在哪里看到過類似現象?
(2)引導語:沒有三棱鏡,沒有水棱鏡,我們也能用水和鏡子分解陽光。
(3)教師出示簡易水棱鏡的制作方法,演示制作過程。
(4)教師介紹人造彩虹的簡單制造方法。
3、單色光混合成白光的探究活動。
(1)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老師還有一個問題:當陽光透過三棱鏡照到墻面上形成光譜,如果我將墻面換成一塊三棱鏡,你想,這七種光透過三棱鏡又會變成什么顏色的光呢?太陽光通過棱鏡分解成的多種顏色的光,是否能再混合成白光呢?
(2)學生作出判斷,并嘗試說明判斷的依據。
(3)教師提問:你想研究這個問題嗎?(小組研討:怎樣用實驗的方法驗證我們的想法,畫出示意圖。)
(4)教師小結:同學們,在300年前的18世紀初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就研究過這個問題,為此,牛頓還制作了實驗工具,后來稱它為牛頓盤。
(5)出示牛頓盤及制作方法,并解釋怎樣做這個觀察實驗。
(6)學生在課后,利用牛頓盤進行研究并思考:旋轉的方向、色彩的排列、色塊的大小是否會影響白色光合成的效果?從7種圓形紙板中任選幾片做相同的實驗,是否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附件一:
觀察記錄
記錄人:記錄時間
1、請記錄手電筒光透過水棱鏡在白紙上看到的現象及其位置,用小圓圈表示位置。
2、怎樣用實驗的方法驗證我們的想法,畫出示意圖
附件二:
《利用牛頓盤來合成光的研究》研究記錄
研究提示:旋轉的方向、色彩的排列、色塊的大小是否會影響白色光合成的效果?從7種圓形紙板中任選幾片做相同的實驗,是否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研究人:研究時間:
牛頓盤配色方案請寫出旋轉后牛頓盤合成光的顏色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12-16
【經典】科學教案10-09
科學教案(精選)10-22
(經典)科學教案10-01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精選]科學教案11-17
(精選)科學教案11-16
科學教案(經典)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