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6篇(熱門)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操作嘗試過程中感知方便與省力的多種方法。
2.通過自身探索與實踐,知道輪子會滾動,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養幼兒積極思考和細心觀察的好習慣,激發探索問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四個裝有重物的大箱子。
2.繩子、滑板、圓木棍、木板、積木、鎖鏈、大塊布、梯子、圓木桶、竹子、鼓棒、扁擔、竹梯。
3.涂色
活動過程
一、出現問題,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1.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啊?(箱子)
放在這里太不合適了,誰愿意來把它搬開?
(請一幼兒嘗試、搬不動)
2.提問:你為什么搬不動?有什么感覺?那怎么辦呢?(樂幼教)
(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幼兒與教師共同搬箱子。
3.組織幼兒集中交談:剛才我們是怎樣把箱子搬開的?
(抬、推、拉、轉……)
4.教師:你們在移動箱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啊?
(箱子太重了,太累了,太吃力了。)
5.教師:老師也和小朋友也有一樣的感覺!
那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輕松點,有沒有什么什么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呢?
(請力氣大的'大人來幫忙,大家一起抬。)
教師:這里也有些工具的,有繩子、木棍、布塊、滑板……他們能不能派上用場,
讓我們輕松的把箱子移到更遠的地方去呢?
(有,幼兒自由猜測方法。)
6.讓幼兒嘗試各種辦法是否可行。
二、通過嘗試比較,明白輪子能省力。
1.教師與幼兒共同嘗試。
2.小結:你們覺得我們剛才用的方法,那種方法最省力?(滑板)
為什么滑板又方便又省力?
三、聯系生活進行知識經驗的遷移
1.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裝有輪子,輪子的用處真大。
你還在哪里見過有輪子的東西?它有什么用處?
(啟發幼兒講述生活中所見的一些有輪子的東西。教師還可以介紹幾種,如大吊車、壓路機、挖土機等)
2.欣賞圖片(餐車、汽車、自行車、旅行箱、大吊車、壓路機、挖土機、溜冰鞋、滑板車、黑板、鋼琴……)
3.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裝有輪子,輪子的用處真大。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發明一些有輪子的東西呢?
四、發明創造有輪子的東西有多種方式供幼兒選擇:
(1)畫: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
(2)做:用多種材料制作。
(3)說: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伴和其他人聽。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由來
一天午睡時,齊鑫晨在脫衣服時聽到了"劈劈啪啪"的聲音并感到有點刺痛,覺得很奇怪:"是什么弄得我這么痛?"旁邊的思雅說:"有時我脫衣時也會感到痛,晚上還能看見一點點的亮光呢!"這時好多幼兒都說:"我也有過,我也有過。"還有一次,我給女孩子梳頭,孩子們發現頭發被梳子吸了起來,十分好奇。于是,我就設計了"靜電哪里來"這一活動,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探索欲望強烈。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摩擦后產生的靜電現象。
(2)、體驗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
(3)、啟發幼兒發散思維,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塑料尺子、人形紙片、碎紙屑、毛線、竹筷、鉛筆、塑料梳子、綢布、海棉、泡沫、鐵釘、記錄卡。
經驗準備:幼兒接觸過靜電現象
重難點分析
重點:感知物體摩擦后產生的靜電現象。
難點:能夠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
活動過程
(一)魔術《紙娃娃站起來》
1、出示人形紙片,教師拿起塑料尺子悄悄在身后與綢布摩擦,并對幼兒說:"老師會變魔術,能用一把尺子就讓紙娃娃站起來"。
2、教師示范后,幼兒動手操作并說一說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靜電現象
1、教師再次演示魔術,幼兒仔細觀察并說一說教師做了什么動作。"現在老師再把這個小魔術做一遍,請你們仔細觀察老師做了什么動作"。
2、幼兒動手嘗試,與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師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摩擦力度。
3、幼兒談一談自己的成功經驗(怎樣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師簡單小結:因為尺子和衣服經過摩擦它們產生了靜電,靜電將紙娃娃吸了起來。
(三)大膽猜想
1、出示豐富的操作材料,請幼兒大膽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后會起靜電。
2、幼兒先自己猜想,再進行小組討論,將猜想結果記錄在記錄卡上,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啟發幼兒發散思維。
(四)嘗試操作
1、幼兒動手操作,把竹筷、鉛筆、塑料尺、鐵釘分別和綢布摩擦,然后吸桌面上的泡沫、碎毛線、碎紙屑,驗證猜想結果。
2、個別幼兒說一說猜想與操作的不同,并進行示范操作。
(五)生活中的靜電現象1、啟發幼兒說出生活中見到的各種靜電現象,如:塑料梳子梳頭發時,頭發會飄起來;穿化纖衣服脫時會有聲音,黑暗中會發現小火花;天氣干燥時,長時間走路,由于摩擦會產生靜電,衣服會和身體粘在一起;有時人與人在接觸的剎那會被對方電到等等。
(六)游戲《頭發飛起來》
1、教師示范游戲,將對方的頭發摩擦飛起來。
2、幼兒互相結對做摩擦游戲,先讓每個男孩和女孩對應。然后女孩和女孩之間互相游戲,并請操作好的幼兒到前邊演示。經過演示,看誰先把對方的頭發摩擦飛起來。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無植被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會影響土地被侵蝕的程度。
侵蝕在不斷地改變地表的地形地貌,也會使土地流失,影響我們的生產生活。
保護森林、退耕還林可以減少土地的侵蝕。
過程與方法:
在交流的過程中,反思和修改實驗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按照已定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象。
根據實驗結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對土壤侵蝕的影響。
用實驗結果推測自然界的情況,并運用所學知識思考洪水災害的原因和預防措施。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關注有關洪水帶來的災害,及人們采取什么措施預防等相關信息。
【教學重點】
交流實驗設計方案和按計劃進行實驗操作。
【教學難點】
實驗方案的進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學、合理。
【教學準備】
分組器材:濕潤、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長的土、一側有孔的長方形塑料水槽、報紙、塑料薄膜、小鏟子、降雨器(飲料瓶,瓶蓋上分別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師演示:有關水土流失、黃土高原、黃河水的圖片或錄象。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各小組已經制定了雨水對土壤的侵蝕程度和什么因素有關的研究計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交流一下吧。看看,我們的設計是否科學、合理。
二、交流、討論實驗方案
1、小組交流展示實驗方案。
2、全班討論,評價、修改或完善實驗方案。
3、思考:在實驗中我們還要注意什么問題?
4、小結。
三、探索侵蝕的'實驗
1、實驗前的準備:明確實驗方案和注意事項,教師特別要提醒注意實驗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規范性;準備實驗裝置。
2、學生小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要求用容器接住“徑流”,認真觀察并記錄實驗中的現象。
3、小組交流:實驗中我們看到了什么現象,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匯報。
5、小結:土地被侵蝕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四、拓展延伸
1、剛才我們進行了探索侵蝕的實驗,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發生侵蝕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出示“黃河水”、“水土流失”等相關圖片和錄象。
2、土地在被侵蝕的過程中地形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出示“黃土高原”等相關圖片和錄象。
3、思考:侵蝕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災害?
學生交流討論。
五、課后作業
事物都有雙面性,侵蝕在給我們帶來災害的同時,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請同學們課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關資料。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認識小麥,了解小麥的生長過程,會正確種植并關注、照料小麥的生長過程。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麥、種植園、小鋤頭、小鏟子、灑水壺等。
【活動建議】
種植適合月份:11月份
【活動過程】
1、出示小麥,幼兒自由觀察,了解小麥的外形及特征。
師:小朋友多見過小麥嗎?它長的什么樣?
讓孩子自由討論小麥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
出示實物小麥,引導幼兒了解小麥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認識其根、莖、葉的形狀;小麥的莖俗稱麥秸,空心、有節、光滑、葉狹長;莖的頂端長麥穗,麥穗有針一樣的麥芒,麥穗成熟時是金黃色的。
2、提出種植任務:種小麥。討論:怎樣種?
3、幼兒種小麥:松土用小鋤頭、小鏟子把大塊的土弄碎,將小麥撒到土里,用小鏟子敲幾下泥土,整平土地。澆水將周圍的.土淋濕。
4、記錄種植時間,并每周定期為小麥澆水,記錄觀察到的小麥生長狀況,將情況記錄在小麥生長日記中。小麥生長日記每頁記錄內容包括日期、天氣、小麥生長狀況等基本情況(配圖)。
5、一個生長周期后,引導幼兒整理、裝訂“小麥生長日記”,做成一本自己的“書”(附幼兒進行小麥種植步驟活動照片,及幼兒做成的一本小麥生長日記書)。
形式:個別操作。
評價:正確種植小麥持之以恒照料小麥完成一個生長周期。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創造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去發現、去思考、去學習、去實踐,從而體現了《綱要》中所規定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的思想。例如,認識小麥時,先讓幼兒主動去觀察;用肢體語言表現小麥的生長過程時也充分尊重幼兒個體獨特的表現力。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該根據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時,因內容靈活的運用。在我們以往的教學觀念中,總是以孩子學到了多少內容來定義他的學習到底好還是壞。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幼兒園的學習,我們并不是要讓孩子學到多少,而是要積極的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在各項活動中獲得滿足和享受到樂趣,進而使這種滿足和樂趣成為孩子終身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教師也無須特別鐘情于我們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而是應該隨時隨地的觀察幼兒的興趣,以幼兒興趣的需要隨時調整我們的教育內容及方案。本次活動中,教師采用了親身體驗、游戲、課件等教學形式組織活動,使幼兒在看看、聽聽、玩玩、說說、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麥子的生長過程,懂得了珍惜糧食。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非常好。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方法
嘗試教學法。
活動準備
1. 大型玩具彈跳墊。
2. 彈簧及帶彈簧的玩具、用具(拉力器、彈簧秤),其他有彈性的物體(各種橡皮筋、各種皮球、海綿塊、手表帶、襪子、帶彈性的衣服等等)。
3. 字卡(彈性)。
活動過程
一、 組織幼兒在室外玩大型玩具彈跳墊之后,進入室內坐好
師:(提問)1。小朋友在玩彈跳墊時身體有什么感覺?
3. 你們知道身體為什么會向上跳嗎?(自由發言)
二、 幼兒自由探索材料、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1. 請幼兒準備好有事彈性的物體,重視幼兒的發現。
師:你們面前擺放了很多東西,請小朋友試著去拉一拉、壓一壓、捏一捏,看看有什么變化。(提問后幼兒自由發言)
2. 鼓勵幼兒再嘗試一次,鞏固對彈性特征的感覺。
師:請小朋友再去試一試剛才沒有玩到的東西,看有沒有新的發現。(教師指導幼兒自由發言)
小結:這些東西真有趣,用力壓或拉它時,它會變形,手一松,它又能變回來,這就是物體的彈性。
3. 請幼兒用身體語言來表示彈性的'特點。(如彈跳、彈簧步等)
三、 比較嘗試,鞏固彈性概念
1. 出示一些有彈性和沒有彈性的物體讓幼兒
嘗試、比較。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與剛才不一樣的物體,請你們再去試一試,把新的發現告訴我。(自由發言)
小結:有的物體能變形但不能還原,有的物體不能變形,所以它們沒有彈性。
2、請幼兒把有彈性與沒有彈性的物體分家,分別放在兩個不同顏色的筐子里。
四、 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對彈性的認識和理解
師:在生活中你們還見過哪些有彈性的物體?(自由發言)
五、 小結內容,游戲結束
1. 小結:短短的時間里我們又學會了許多知識,知道了用力拉壓物體會改變開頭手一松物體又恢復原狀的現象叫彈性,還明白了彈性的東西對我們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2. 游戲“走迷宮”,幼兒出教室。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探索有彈性的物體,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
2. 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主要讓幼兒了解驅蚊滅蚊的方法并掌握夏天蚊蟲叮咬后的處理。
2,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謎語,蚊子的叫聲,圖片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準備活動
2,引活動內容 出謎語讓幼兒猜,放蚊子的叫聲。來引導幼兒進入活動的內容,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3,出示圖片提問幼兒 讓幼兒通過圖片和提問的方式來進行師生討論驅蚊的方法。請各別幼兒找一找滅蚊的東西。(準備好的相關圖片)
4,小結一下驅蚊,滅蚊的方法和東西。
5,聽傳播疾病的蚊子,讓幼兒了解蚊子是如何傳播疾病和掌握被叮咬后的處理方法。
6,游戲:滅蚊子來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讓幼兒和家長共同尋找相關蚊子的知識,相互交流增長內容。
活動反思:
本活動主要是讓幼兒通過已有經驗和圖片來了解驅蚊,滅蚊的方法。經過相互討論和引導來掌握蚊蟲叮咬后的處理。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02-22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科學教案12-17
科學教案12-16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經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