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合集)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瓜果在大小、形狀、色彩和質感等方面的不同特點。
技能目標:能掌握切挖、拼接、鑲嵌、組合等多種方法設計制作作品。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感知美存在于生活之中,激發學生大膽參與和積極創作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啟發學生充分利用瓜果本身的大小、形狀、色彩進行充分想像,能巧妙地運用拼接、切挖、組合等方法進行制作。
教學難點:能創造性地使用材料,大膽想像。
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Flash課件《瓜果也美麗》;實物投影儀及視頻展示臺;布置好展臺“我的瓜果變變變”。
學生準備: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牙簽、小刀、雙面膠等工具;水彩筆、水粉顏料、汕畫棒、材料紙等。
教學過程:
1:
(1)導入(看一看)
①播放Flash課件--《瓜果也美麗》片斷(逐步演示播放并配解說詞)。
“我本來是個長得圓圓胖胖的大蘋果,又香又甜。有一天,我的主人對我說:喂,你想不想變得漂亮一點?我可以幫助
你!于是,我高興地答應了。看,我變了(用兩顆黑白紐扣裝上眼睛)--又變了(貼上了用橘子皮剪成的翹嘴巴)--繼續變(頭上插上了一些小碎花)--哈哈!我變成一個漂亮的小姑娘。
②提問:
c.誰來說一說這個蘋果是怎樣變成一個漂亮的小姑娘的?
d.你又可以把它變成什么呢?
③繼續演示課件,并揭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把我們帶來的各種好吃的瓜果變一變、打扮一下,看看誰把瓜果打扮得最新奇、最有趣、最漂亮(播放課件--《瓜果的想像》)。
(2)討論、探究方法(想一想)。
①教師引導:看了剛才教師播放的內容,你學到了什么方法?
②學生:有添加五官的、有把水果切割分開的、有在瓜果上挖出口子的、有把挖掉的部分加在另外部分的……
③教師引導學生:有添加、切割、切挖、擺放、拼接等方法。
(3)“誰是最佳設計師”(說一說)
①教師:通過剛才我們的方法,再看一看你們今天帶來的各種瓜果材料,誰已經有新的主意了?
②每組請一位學生講述自己的創意與方法。
(4)“大家一齊來設計”(運動手、說一說、做一做)。
學生分別根據自己帶來的材料設計,教師巡回指導,關注學生的制作過程,肯定并鼓勵新奇的設計及大膽巧妙的組合,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完成制作任務。
(5)“請問你最欣賞誰的作品?”(議一議)。
①將學生設計的作品擺放在一起,大家一起欣賞,說一說自己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
②教師以欣賞的口吻引導學生發現同學作品中的新方法,重點介紹有新意的、別具匠心、與眾不同的新穎作品。
③教師:同學們的想像真豐富,把本來平淡無奇的雙手巧妙加工,有的變得有趣,有的變得非常可愛,有的又變得非常漂亮。其實,美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我們敢于想像,敢于動手實踐,敢于創造,生活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2:
(1)小組討論
布置學生帶一些奇形怪狀的蔬菜和瓜果來,課堂上可以分成小組討論這些蔬菜、瓜果像什么?
(2)介紹方法
每組可以推薦1~2名代表上來講述,介紹自己的.奇思妙想及組合方法。
(3)點評創意
教師可結合學生的介紹邊聽邊點評好的想法與有創意的設計,并鼓勵學生要大膽設計、別具一格。
(4)示范操作
可順延學生的思路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例:“芋頭變老鼠”),邊示范操作邊同步講述;
“這是一個長相有點特別的芋頭,它本身的顏色就像老鼠身上皮毛的色彩。這時我們只要適當地添加老鼠耳朵(圓形彩紙剪一缺口,交疊成半立體狀貼好),老鼠尾巴又細又長(用紅蘿卜尾剪下即可)粘貼上去,再添上賊溜溜的小眼睛(用一小黑豆)一只有趣的老鼠就變成了”所以,我們在對瓜果或蔬菜進行想像的時候,可以盡量地順應這些瓜果或蔬菜本身的顏色形狀進行想像加工。
(5)實踐操作
①教師:剛才我們是用了順應造型形狀、顏色進行想像變化的方法,想一想,我們是否也可以把兩種(或幾種)不同造型的色彩的瓜果或蔬菜進行組合變化呢?
②學生們動手操作,嘗試不同瓜果組合的造型。
③學生:除了可以用瓜果顏色、造型進行想像,還可以把兩種(或幾種)不同形狀、顏色的瓜果或蔬菜巧妙地進行組合……
(6)教師:
同學們的想像力真是豐富,有的用茄子、洋蔥、西紅柿、小葡萄組合變蝸牛,有的用胡蘿卜、橘子組合變不倒翁,還有的用苦瓜挖切后添加橘子和小西紅柿變成乘風破浪的船……
(7)討論:
是不是任何瓜果和蔬菜都可以隨意組合呢?(是需要有所選擇的)
(8)布置任務:
用自己帶來的瓜果或蔬菜巧妙組合并進行想像,創造出新形象,也可以用畫筆畫出你的巧妙想像。
(9)自由
學生們自由參觀、、學習別人好的方法。
教學后記:
美術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畫布上的陽光》
本課《畫布上的陽光》是“欣賞·評述”的類型課,作為本套教材中學階段三個獨立的欣賞課教學單元之一,本課《畫布上的陽光》試圖解決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強化一種最為實用與常見的欣賞方法——比較的欣賞方法,幫助學生在對比或類比中獲得對特定作品更加深入的藝術感知與內心體驗,從而提高欣賞藝術作品的能力。二是初步掌握研究一個藝術流派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應該注意關注哪些相關的角度與層面,從而了解一些現代美術史學的研究角度與方法。通過對繪畫表現形式從不同角度的比較和經典作品從不同層面的分析,強化學生養成一種“比較欣賞”的良好習慣。
教材主體內容定位在印象派是東西方藝術平衡及與相關課目知識整合的選擇。教材介紹了19世紀末印象畫派的藝術特點、代表畫家以及印象派繪畫與科學成就的聯系。本課首先明確了印象派繪畫在西方繪畫藝術發展歷程中的意義和地位。幫助學生進入印象派繪畫與古典繪畫色彩特點的對比分析,引導學生感受其為何“極大地豐富了色彩的表現能力”。在討論活動中,教師可以分別從色彩傾向、對光色構成的理解和表現以及筆觸的運用和表現特點等方面積極引導并提出相應的思考題,為學習討論提供基本路徑,促進學生之間更有效地展開學習討論,也為教學的深入進行做好必要的鋪墊。
接下來教材重點幫助教學從色調傾向、對光色的理解和表現以及筆觸的運用和表現特點幾個方面對《日出·印象》進行重點分析,然后通過展現同時代其他印象派藝術家的作品,引導學生歸納出印象派繪畫在題材、筆觸和光色氣氛表現等方面的典型特征,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印象派繪畫的風格特點。
二、教學目標
*了解印象派繪畫的藝術特點,提高運用比較欣賞方法欣賞作品的能力。
*搜集和處理相關信息,培養對美術作品進行綜合審美評述的能力。
*增進對人類藝術活動與社會歷史發展之間內在聯系的體會和理解。
三、教學思路
(第一課時)
《日出·印象》可以作為教學的欣賞導入。旭日初升,霧氣迷蒙,畫家描繪的是勒阿弗爾港口一個多霧的早晨。水面流光溢彩,顯得生機勃勃。透過淡紫色的晨霧,港口的船只若隱若現,具有含蓄的氣息。畫家運用神奇的畫筆將這瞬間的印象永駐在畫布上,使它成為永恒。提倡課堂教學運用教材中提示的作品局部放大法,強化學生對藝術作品的視覺記憶,同時為作品筆觸、造型等具體的形式分析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教材的兩組圖片比較明確地呈現了印象派繪畫與古典主義繪畫的風格差異。適合作為學生展開“學習活動一”設置的教學討論素材。強化作品形式的比較和風格的感受,嘗試引導學生就兩組作品從三個方面對比分析,并展開討論。
1、畫面色調的比較;
2、光色的不同表現;
3、筆觸。
如果教學條件允許,教師可以利用影視媒體設備,展現這些作品清晰的放大圖片。也可以根據對教材的理解,課前尋找其他一些風格明顯、畫面清晰的經典作品,作為教材作品圖片的補充信息,拓展學生的.審美視野。
P31一段介紹莫奈的文字提供了對《日出·印象》的一種藝術感受及與此幅作品相關藝術事件的簡單描述,教學中不宜把對作品的審美感受拘泥于教材的這一種介紹,鼓勵學生自己感受作品的視覺印象才是更為合理的教學選擇。
《日出·印象》的欣賞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側重對細節進行研究和討論:畫面氣氛、色彩關系、造型手法以及筆觸的運用、表現題材等等。
務必把握教材中提示的幾個方面: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討論;運用有關色彩知識和學習方法,分析畫面的色彩關系;感受畫面上表現早晨的朦朧氣氛;比較學院派嚴謹的造型結構和細膩的形象塑造、莊重嚴肅的主題等等,逐步整體把握印象派藝術風格的主要特點。歸納總結:
1、印象派藝術風格的主要特點。
2、作品欣賞學習活動中掌握和運用的方法。
布置課后學習活動,明確為第二課時準備的資料收集和短文寫作的方法及要求。
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提供有關書目或直接提供資料供學生選擇,根據學生特點分別指定任務。短文寫作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重點落在對具體作品形式美感的感受上。積極策劃一次班級演講活動:鼓勵學生獨自完成或小組合作,制作多媒體演示講稿,整理自己對藝術作品進行自主欣賞探究的結果。
(第二課時)
展開即興演講活動,學生根據課前收集、整理的結果,評論自己喜愛的印象派繪畫作品,借助媒體,展示學習探究的成果。
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同意見進行辯論。活動前教師可以明確提示從以下幾點評價學生的演講,引導學生演講努力的方向。
1、自覺運用比較的欣賞方法,研究印象派繪畫的基本特點;
2、具有較好的邏輯分析能力,在欣賞活動中把情感與理智有機結合起來;
3、在欣賞活動中能夠表現出對自然色彩、生活情感的內心感受和情感體驗;
4、大膽參與,見解獨特,語言生動,表達清晰。
本課時生動活潑的關鍵是把課堂教學時間作為教學成果展示的時間,把教材上“活動二”的欣賞短文寫作變成課前的準備活動,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能,也提供了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學習空間。
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活動過程中,教師盡量在每次學生展示后及時做出簡短的評價,一是對應關照活動前提出的評價要點給予學生合適的定位,重點是鼓勵;二是必須及時更正學生在演講過程中出現的知識性錯誤;三是提示學生提高作品欣賞水準的具體建議。
四、教學選擇
為達到“了解印象主義美術,通過欣賞活動,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鑒賞能力”這一目標,可以采用多種方法的教學活動形式:
1、組織報告會或收集印刷品舉辦展覽,讓學生直接從資料中了解印象主義繪畫;2、通過色彩游戲或一定目的的簡單練習,如陽光下的云、一棵樹和地上的投影、物體明暗兩面的色彩關系等等,讓學生通過感性認識了解印象派繪畫;
3、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通過藝術史線索簡介印象派繪畫產生的條件以及對現代美術的影響,從較高的層面上把握和理解印象派繪畫的特點。
五、教學建議
為了加強學生對作品藝術手法的直觀感受,本課可以大量采用作品局部抽取放大法。注意在回顧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直接利用《多彩的風景》學習中獲得的色彩觀察方法與經驗來分析印象派作品色彩處理的特點。
本課如果沒有更多清晰圖片資料的支持,就很難讓學生從作品形式技巧方面的分析過程中獲得更多真正有意義的直觀審美感受。一般來講,現在許多網絡圖庫中一些高清晰印象派作品的圖片都可以基本滿足教學的要求。
但是,對于信息資料相對貧乏的地區,或許根本沒有多媒體的設備作為日常的教學支撐,所以在此教學就有必要避實就虛了。建議教師緊緊抓住P31大幅的《日出·印象》進行作品形式技巧的重點分析,力爭以點帶面地組織教學深入開展,幫助學生初步理會印象派的繪畫特點。
雖然比較的方法是美術欣賞中極為常見的方法,但是在作品的具體比較中卻存在較大的教學選擇空間。比如,特定的作品與什么作品相比較?就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教材中為凸現印象派的藝術特點,選擇了古典主義畫派的作品來進行對比。這樣的比較適合幫助學生區分印象派以前的藝術風格與印象派之間形式上的大體風格差異,教材上設置“活動一”的討論就是這個意圖。
這里值得指出的是“活動一”很難單獨成為支撐一個課時的學習活動,更多意義上可視為課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
至于印象派到底具有怎樣的特點與風格,或許光運用對比的欣賞方法就不夠了。此時選擇比較的作品建議是印象派的一些代表作。對同一畫派作品的仔細類比,往往是獲得某個藝術流派更多藝術風格特征的重要手段。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面具的由來和演變發展的過程,了解不同國家、地域、民族對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點及表現形式和方法。
3、了解現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難點:
設計出具有新意、藝術效果獨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圖表、面具光盤。
(2)面具相關文字資料及圖片資料。
(3)學生制作面具的海綿紙,膠水等。
(4)學生表演節目用的道具和音樂。
三、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第一課時 激發興趣與合作探究
第二課時學習與制作
第三課時展示、體驗、交流。
分組合作,討論節目,分配角色。搜集面具資料(圖片、實物、文字資料等)
與同學交流自己對面具文化的了解。欣賞中外面具作品。學習面具的設計制作方法。設計有創意的面具
以小組為單位表演節目,評價自己與他人的面具及節目的設計。
引導學生觀看錄像。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每位要演節目及角色,引導學生查找資料。
講解面具知識,面具的歷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點講面具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指導學生設計出有個性、有創意的面具。
正確引導學生評價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第一課時 激發興趣與合作探索
1、影片欣賞:播放童話劇《馬蘭花》錄像資料
2、教師總結:看了錄像中戴面具表演的節目。我們也要開一場聯歡會。要以小組的形式每個同學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歡的節目。
3、教師提出問題請同學思考:a、你和誰一組?b、表演什么節目?c、我演誰?d、角色的性格是什么樣的?e、你如何給角色設計面具?
4、請你用形象或語言描繪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征。
5、請同學查閱有關面具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實物等。(通過書籍、網絡、電影、錄像等)
(二)第二課時: 面具知識的講解與面具設計與制作
1、面具知識的介紹
引導學生把搜集的圖片、文字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同學展示。交流對面具文化的了解。
交流內容應包括:(1)古代面具的由來、意義、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國家面具的`造型特點及風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點。
(4)現在面具的功能:隨著社會的發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驅鬼怪,除病魔。
提問:現在社會中面具都運用在哪些方面?
學生思考:家居裝飾、表演道具、狂歡節、物品的設計等。現代面具是人們除舊迎新、歡歌勁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裝飾。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現代面具圖片,加深對現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師講解面具的設計制作方法,步驟。
3、學生制作面具
在教師介紹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學生展開設計與制作。
學生思考:(1)設計什么風格的面具?(粗獷、奔放或細膩。寫實或抽象)
(2)運用什么樣的色彩表現人物的個性?(色調統一、色彩對比強烈)
(3)采用什么樣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體)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張獨特,符合節目的角色。
(三)第三課時 展示、體驗、交流
根據上節課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學展示、體驗、交流。
1、分別以組為單位,上臺表演本組設計好的節目。同時,體驗角色的內心情感。為了使節目更生動,可以考慮音樂、旁白、服裝、道具等。
2、發給每人一張評價表。每組表演完節目后,給以評價。
3、全班同學的面具貼在黑板上。教師引導同學評價。(從面具及表演兩方面評價)
教師提出問題:你最喜歡哪組同學設計的面具?為什么?
你最喜歡哪組同學表演的節目?為什么?
4、學生交流體會,贊美他人的優點,欣賞他人的成功。
5、教師總結評價
附:
評價表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面具造型30分
色彩30分
節目創意20分
表演20分
五、教學反思
本課程屬于設計應用課。在教學設計上更注重學生的體驗,由于學生知識、能力不同,在設計面具和表演節目上,教師要尊重學生自主興趣,情感的表達。節目的選擇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展示學生的所思所想,是學生內心世界的一種真情流露。
《面具》
教學目標:
1、用夸張的方法制作面具,學習制作方法。(了解、練習)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接受)
教學重點:
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根據自己的情趣、愛好,制作一個自己喜歡 立體面具。
教學難點:
五官的粘貼。
教具準備:
不同形象的面具范作若干、廢報紙、彩紙、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表演入題
1、導語:送小朋友一件神秘的禮物。
2、出示三個袋子,到門口打開,聽到音樂聲進來。
3、學生表演。把面具展示在黑板上。
4、你想做一個嗎?
5、出示課題:面具
二、制作步驟
1、這三個面具都是什么形狀?板畫:三角形、正方形、菱形。
2、還可以做成其他形狀嗎?什么形狀?
3、學生匯報,教室板演。
4、教師示范(學生共同參與)。
u 選一個自己最喜愛的臉型。
u 還少什么?做嘴巴。學生從教師做好的嘴巴中選一個貼好。
u 做鼻子。學生比賽(2分鐘),要求:新穎、快。講評:選一個最好的貼上。
u 做眼睛。注意:剪洞的方法,洞的距離。
u 做其他裝飾。(如耳朵、胡須等)
u 用紙條固定。
三、面具欣賞
1、看書本:哪一個面具或哪一個面具的哪個部分最新穎?
2、欣賞世界各地的面具。
3、學生討論:準備做一個怎樣的面具?有何新穎之處?
四、學生作業
制作一個有趣的面具。
要求:新穎。
教師巡回指導
五、學生游戲
自由表演
四人小組選一位同學上臺表演。
六、課后延伸
用其他材料做做看。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內容:課本第1-2頁的冬天的回憶。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生對冬天生活的體驗和回憶,發現冬天生活的種種美好情趣,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2、利用水粉顏料、畫筆,對頭腦中的生活形象進行藝術加工,體驗創作的樂趣,感受利用水粉畫材質表現出來的獨特的藝術效果。
3、通過對優秀作品的賞析,感受藝術作品的藝術魅力,增強自己的藝術感受能力。
教學過程:
一、電腦游戲導入。
從電腦游戲軟件中截取小游戲“打雪仗”的片段進行演示。同時引導學生回憶現實生活中玩打雪仗的游戲在什么季節?揭示課題。
二、冬天還有什么你最感興趣的或是最難忘的事情?小組進行交流。
三、欣賞回憶:先帶著學生對課本上所出現的范作進行欣賞性評價,接著提問:冬天有什么特征?你對冬天有何認識?結合范圖引導學生從天氣、城市鄉村景色人們的穿著、動作、姿態等到方面回憶冬天的特征。
四、你能用畫筆將冬天畫下來嗎?學生嘗試用筆把冬天畫下來。表現出冬天的特征。
五、在上面的練習的.基礎止進行“添畫”“改畫”練習,將已經畫出的冬天進行修改。也可以進行重畫。讓作品更能反映冬天的特征并富有一定的生活情趣。
六、學生自由練習,教師個別指導,播放音樂。
七:作業展評。要求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己評,并對同學的作品進行評價。教師進行點評。
八:展評:舉行以冬天的回憶為主題的作品展示會。要求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評,說出自己的感受。并將畫面貼在墻上。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貓的生活習性及相關知識。
2.大膽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來描繪貓,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3.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美好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學生們的想象,表現千姿百態的貓。
難點:組織畫面,表現自己獨特的創意。
課前準備
(學生)貓的圖片、顏料、色紙、剪刀、膠水等工具材料
(教師)各種貓的圖片、示范作品、課件、色紙、剪刀、膠水等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1.辨聲揭題。
(1)課件播放各種動物的叫聲,讓學生大膽猜,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
(2)當學生聽到貓的叫聲“喵……喵……”而猜出貓時,教師隨即揭題。
2.回憶交流。
(1)回憶: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貓?聽到過哪些有關貓的故事?給你印象最深的.貓是怎樣的?
(2)學生分小組交流后,選派代表匯報。
3.討論分析。
分小組抽簽討論以下問題并匯報:
(1)貓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課件播放貓的頭部、軀干、四肢、尾巴等。)
(2)貓的頭部由哪幾部分組成?各有什么作用和特點?(課件隨機播放貓頭的特寫鏡頭。)
(3)你見到過的貓的毛色是怎樣的?(課件播放貓的毛色圖片。)
(4)貓的坐、臥、行、走等動作有什么變化規律?(課件播放相關畫面。)
4.欣賞感悟。
(1)播放《貓和老鼠》等有趣的動畫片片段或圖片,體會貓的各種不同動態造型和夸張造型,進一步激起學生的表現欲望。
(2)展示潘天壽、黃胄等畫家畫貓的作品,欣賞體會生動的瞬間貓的神態。
(3)展示優秀學生作品,激活學生思維,鼓勵創造性的表現。
5.練習體驗。
(1)作業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創造性地表現貓。
(2)教師巡視輔導:從構圖飽滿、主題突出、情節生動、色彩鮮艷等方面予以指導。
6.交流評價。
(1)給自己的作品編小故事,小組間講述交流。小組評出優秀作品,予以全班展示。
(2)課后鼓勵學生模仿《貓和老鼠》自編連環畫小故事。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美術:螃蟹09-29
精品美術教案美術作品教案08-23
美術教案12-14
美術教案12-16
美術的教案01-04
美術教案01-26
《美術》教案02-18
經典美術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