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通用1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美術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美術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標志設計的基本概念、分類,以及圖形、文字、符號等標志設計的表現形式,并掌設計標志的方法。
2、在欣賞、分析、討論中熟知標志的象征意義,認識生活中的標志及表現形式。
3、體驗美術活動樂趣的過程中,養成熱愛藝術,加深對藝術的認知,加強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對世界多元化的認知和理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圖形、文字、符號等標志設計的表現形式,掌握設計標志的方法。
難點:設計創新型標志,并熟知標志與圖案的區別。
三、教學用具
多種標志作品圖片、多媒體演示設備等。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導入新課
教師以故事導入課堂,講解外國友人麥克來中國旅游迷路,根據旅游團標志成功找到了導游,標志是一種具有象征意義和一定內涵的象征符號,在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今天讓我們一起做一次設計師,一起來設計獨具特色的標志吧!
順勢引出課題——《標志設計》。
活動二:直觀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在生活中都見過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標志呢?它們是如何傳遞信息的?為什么這些標志我們都可以一眼識別出來?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
見過不同的服裝品牌、鞋子品牌的標志,不同餐飲店的標志,比如大家熟悉的“√”耐克,“M”麥當勞。這些標志之所以可以一眼識別出來,是因為都有一個共同特性,非常簡潔、易認、一目了然。
活動三:具體分析
1、教師播放多幅現代生活標志,引導學生觀看,提出問題:這是一組非常復雜的標志圖片,誰能將它們進行歸納?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
現代社會生活中常見的標志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國家、城市、企業、商品、團體、活動、機構等類型的標志,一是交通、安全、場館、產品使用、質量、操作等類型的公共標志。
2、教師展示香港回歸專用標志、中國文聯、世界自然基金會、NBA標志、2022年冬奧會標志圖案,引導學生思考并提問:這些標志都是由什么元素組成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數字、文字、圖形、夸張變形的圖案組成的,同時也是標志的表現形式,比如2022年冬奧會標志,運動的人物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個數字組成漢字“冬”。
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NBA標志圖案,提出問題:NBA是我們熟知的符號標志,圖案表現了什么內容?NBA的標志是通過什么把籃球運動員突出出來的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圖案主體是一名籃球隊員,他正在側身控球,人物是白色,背景是運用紅、藍襯托出了人物,也是標志的表現形式之一色彩。
4、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每一個標志都有它所要傳達的信息,比如北京奧申委會徽,同學們想一下設計者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呢?想要表達什么情感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北京奧申委會徽,運用奧運五環色組成五角星,相互環扣,同時它又是中國傳統民間工藝品“中國結”的象征,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團結、協作、交流、發展,攜手共創新世紀;五星,似一個打太極拳的人形,以表現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精髓,整體形象行云流水,和諧生動,充滿運動感,以此表達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
5、教師簡單示范設計步驟,并歸納為選題、初稿、定稿、著色四大步驟。
活動四:拓展階段
1、課堂練習
教師引導學生分小組合作,根據標志設計的表現形式,設計一個以“團結”為主題的標志。
2、展示講評
交流想法,師生共同評述賞析作品的優缺點,總結出存在的共性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方法。評價方式以學生自評與教師總結評價為主,評價標準以以下為準:
①是否運用標志的表現形式;
②是否符合標志特征。
3、布置課后作業:
觀察生活中更多標志,并思考這些標志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標志與圖案有什么區別。
初中美術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變廢為寶、利用廢舊材料制作藝術品,可以啟發學生發現材料的美感。
(2).過程與方法:在設計與制作的過程中培養手腦結合能力,提高審美認識和審美品味。
(3).情感態度:能增強環保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品格。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調動學生的創造熱情,讓學生在制作中體驗發現美、創造美的樂趣。
教學難點:啟發學生的創作性思維,設計制作出別具一格的作品。
三、教學背景:
本節課面對的是八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豐富,但知識面相對來說不太寬,尤其是這種小科,學生有意識主動查找資料學習的很少,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上增大課堂容量,運用多媒體拓展知識面,欣賞大量的作品,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本節的課件就充分發揮了此項優勢,欣賞了大量的作品,充分挖掘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結合親身體驗參與課堂教學。
四、教學方法:
1、分層次教學:在教學中為了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實施“因材施教”的原則,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有所得。
2、引導教學法:教師首先創設一種學習情境,欣賞作品,進而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分析和發現。
3、談話式教學法:采取談話式教學法可以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師生處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同時也能體現教學的民主性。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
(展示幾張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的藝術品的圖片)問題:
你知道這些小工藝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嗎?
你能看出它的制作方法嗎?教師就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
本設計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生活中的工藝品隨處可見的現實。只要做個有心人,我們也能親手制作小擺件或小掛件,有利于引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二)直觀演示,講授新課
再欣賞作品并引發學生思考:利用廢舊物品制作工藝品應考慮些什么?教師啟發、補充。學生觀察并回答問題
1.構思
2.根據自己的構思選材、準備工具
3.確定制作方法
4.實施制作
然后師生共同探討:幾種廢舊材料的加工制作工藝品的方法(圖片)設置的問題:
1.看一看這些工藝品是怎樣加工而成的?
2.這些又是怎樣把平面的紙變成立體藝術品的呢?
3.蛋殼都可以怎樣加工成藝術品?
4.易拉罐如何加工成工藝品呢?
學生觀察并回答問題:
利用廢舊紙張,用撕、卷、折等方法或用粘貼、繪畫、鏤刻、
包裹、粘貼、鐫刻、剪等完成。
之后詳細介紹幾種工藝品制作方法(教師可選擇一兩種詳細講解)
1.易拉罐制作小桌椅。
2.瓦楞紙制作的小豬
3.用多種材料和方法進行綜合制作的挑水的女孩。
此部分簡單的方法由學生觀察發現,復雜的教師根據情況選擇1-2種詳細講解。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表達能力和對美的直覺感受能力,培養學生對工藝美術作品的情感交流能力和獨特的審美個性。
(三)合作創作,拓展思維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手中的材料特點,研究商討能夠制作什么樣的小工藝品,并確定每個人的分工。學生進行討論、匯報,這樣有助于形成統一的思想,體驗和分享共同合作獲得的成功與快樂。
然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制作小工藝品,要求創意新穎、趣味性強,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做完的同學按小組順序把作品貼到展板上,讓大家共同欣賞一下,看哪組同學做的又快又好!學生的創作欲望在此得到盡情展現,開始動手設計制作小工藝品。同時放出輕柔的音樂,給學生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有利于創作。
這一階段是發展階段,引導學生以知識間的聯系為學習線索,在此基礎上發現和形成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按照此方法學生間進行討論、交流,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最后得于解決問題,突破難點。這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究學習的體現。
(四)展評作品,鼓勵創新。
學生經過精心的制作,把作品展示出來,讓大家共同欣賞與評價。請小組代表談設計思路及經驗,并評出好的作品給予一定的獎勵。這一環節主要是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對作品進行自評與互評,培養學生客觀評價事物的能力,既使同學間取長補短,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體會到了制作、創造的樂趣及成功的喜悅。最后再做總結,提出希望,使學生在創作的興奮與期待中結束本課。
六、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的教學設計根據新課標精神,使美術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課件,一步步引導,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挖掘其潛能,讓學生主動探索、合作商討、體驗創造、自評互評,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讓學生感到美無處不在,只要運用聰慧的頭腦,靈巧的雙手,就能發現美、創造美,大家共同行動起來,就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初中美術教案 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欣賞評述課。教材從線條、明暗、體量和空間四方面介紹了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涵蓋建筑、雕塑、繪畫和工藝等藝術形式。旨在通過對作品的賞析,引導學生勒腳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欣賞感受、比較分析、交流評述等學習形式,鑒賞古今中外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現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不同類型美術作品的造型表現力,發現身邊的美,感受身邊的美。
四、教學重點:
造型基本要素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
五、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造型要素分析藝術作品。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及課件
七、教學準備:
多媒體及課件 六、教學過程:
色彩是訴諸視覺最具感 染力的形式語言,而繪 畫 恰是能體現色彩感染 力載體。 色彩是美術作品的重要表現因素。 色彩不僅能夠真實地再現表現對象 的色彩關系,而且由于色彩所具有 的感情特征,對于觸動人的心理和 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為大青綠設色絹本, 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氣勢 遼闊超凡。 ? 《千里江山圖》后來被當時的宰相 蔡京收藏,他在上面的提拔記述了 宋徽宗指點王希孟,收他入翰林書 畫院的經歷,王希孟在二十多歲的 時候去世,關于他的史料很少。 《千里江山圖》后在清乾隆年間收 入宮中,現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品欣賞
作品為大青綠設色絹本,間以赭石 配色。畫面色彩勻凈明麗,富于裝 飾性。壯麗秀美的山水,仿佛將人 帶入了一個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的 世界
《出水芙蓉圖》
【名稱】宋吳炳出水芙蓉圖 【類別】中國古畫 、扇面畫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文物現狀】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作品欣賞
作品為了表現荷花“出污泥而 不染”的純潔、嬌艷的資容與 品格,分幾十次層層渲染進行 賦色,達到了柔和潤澤而又美 艷動人的藝術境界。
《干草垛》
進入90年代,莫奈創作了若干 組作品,即“組畫”。所謂的 “組畫”,就是畫家在同一位 置上,面對同一物象,在不同 時間、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 多幅畫作。
作品欣賞
看似平凡的草垛光彩奪目,與天空 和遠處的樹叢交相輝映,構成一曲 色與光的交響。 馬蒂斯
亨利· 馬蒂斯(Hei Matisse ,1869— 1954)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和 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 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21歲 時的一場意外,令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 不可收拾,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的轉折 點。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好像被召喚著, 從此以后我不再主宰 我的生活,而它主宰 我。”
作品欣賞
野獸派畫家馬蒂斯追求一種簡潔明 快的色彩效果,這幅暖色調為主的 作品,明確地表達出了一種溫暖、 柔和、安適的氣氛與情調。
于非闇(暗)
于照,畫家。生于一八八八,字非 廠,別署非闇,又號閑人,山東蓬 萊人,久居北京。著有《中國畫顏 色的研究》、《我怎樣畫工筆花鳥 畫》有《于非闇工筆花鳥畫 選》、 》、《都門釣魚記》、《都 門藝菊記》、《 都門養鴿記》等。
作品欣賞
畫面以石青為底色來烘托玉蘭花各 黃鸝鳥,強的色彩對比,生動地表 現出一派晴空萬里、鳥語花香的大 好春光景象。
初中美術教案 4
【教材分析】
從古今中外的優秀繪畫中,體會到勞動—人類創造力的源泉,勞動是許多畫家經常表現的重要題材之一。不同時代的畫家通過勞動題材所表現的主題是不一樣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也是多種多樣的。他們所體現的思想內涵和藝術性的高低存在著明顯的差別。通過本課欣賞,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以及用口頭或文字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感受的能力。通過對表現勞動題材的優秀繪畫作品的欣賞,培養學生對勞動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作品了解不同作品的不同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以及作品體現的不 同思想內涵。
2、提高學生對藝術作品的審美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對勞動的正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1、藝術作品體現的思想內涵。
2、如何表達欣賞作品后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的準備情況,教科書是否帶齊。
二、導入新課
1、首先請同學們來聽一段音樂
播放音樂
提問:請同學們聽聽看,聽到了什么樣的聲音?
學生回答,老師歸納:哎喲嘿~~~(纖夫在拉纖時發出的聲音)
2、在音樂中是通過這種節奏來表現勞動的,那么今天我們來了解藝術家是如何
表現勞動場面的,怎樣表達勞動情感的,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三、教授新課
(一)提出課題:勞動—人類創造力的源泉
(二)欣賞作品
1、出示作品《在激流中前進》
提問:請學生談談自己對這幅作品的初步理解
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班學習時的畢業創作。為此,作者曾先后到三西禹門口、陜西寧家川等黃河險急渡口體驗生活、搜集創作素材。
作者以簡練的藝術語言,雄健有力的筆觸,凝重的色調表現了黃河船工們齊心協力在黃河的激流濁浪中奮力前進的驚險場景。作者運用襯托和對比的手法來刻畫黃河船工在勞動中所表現出的驚人力量和百折不饒的精神。這主要表現在洶涌激蕩的河水和船工們沉著穩定的姿態的對比,大面積奔騰而來的黃河濁浪和小船的強烈對比。
2、請同學們再看書上另一幅也是表現勞動人民在船上的畫面《清明上河圖》
(1)提問:請學生談談自己對這幅作品的初步理解
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生動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盛景象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著名之作。全畫內容大體分的是三段,教材中所選的是中段也是描寫最精彩的一段。一艘滿載著貨物的大船,即將通過虹橋。橋下湍急的水流使大船好像一時失去了控制,船工們一面急忙放下桅桿和帆,一面正緊張的控制著船頭前進的'方向,有的在指揮,有的在擲纜繩,以使大船安全的通過虹橋。相映成趣的是,大船過橋的緊張又極具戲劇性的場面,吸引了橋下眾多的行人。他們都在聚精會神的地注視著橋下發生的一切。橋上橋下相互呼應構成了一幅熱烈、緊張而又極其生動的畫面。雖然畫中人物都畫得很小,仔細一一看去,個個都很生動,十分耐看,組件畫家對生活的觀察十分仔細,描繪人物的舉止形態具有極其深厚的藝術功底。
(2)出示《清明上河圖》全圖
老師講解:
開頭是畫汴梁的郊野風光,中段是以虹橋為中心的汴河及其兩岸舟車運輸、手工業生產和商業貿易等繁忙的活動場景;后段為市區街道的繁華場面。它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3)出示作品,用作品《在激流中前進》與《清明上河圖》作比較
學生討論:
1、從畫面描寫的環境,人物的動作表情上來比較,這兩幅作品 帶給我們的感受是否相同?
2、從畫面的安排與表現手法來比較這兩幅畫分別是怎樣來表現 主題的?
教師歸納,補充
(三)欣賞作品
1、出示作品《牛耕》
思考:這幅作品反映的是什么時代的勞動?給你留下怎樣的影響? 學生回答,老師歸納:
2、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這幅作品,出示作品《搗練圖》
老師講解《搗練圖》全圖
《搗練圖》因描繪唐代婦女制“練”(一種絲制品)的勞動場面而得名。全畫共畫了十二個人物,按制練的工序分成三組;右邊一組描寫四個婦女用木杵搗練,教材中所選的正是這一段。中間一組秒下兩個婦女在理線,左邊一組描寫兩個婦女把連拉直,另一婦女再用熨斗熨平,在她對面有一女孩拉著正在被熨平的白練。另一個淘氣的小孩在下面來回玩耍,在中間和左邊兩組人物之間有一個小
女孩蹲在地上,用團扇在扇炭盆。十二個人物組織得疏密有致、動靜適宜。
3、出示作品《搗練圖》與《牛耕》作比較
學生討論:
1、這兩幅作品中的人物是否屬于同一階層?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這兩幅作品所用的手法是否相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教師歸納,并補充磚畫的作用
《牛耕》:這幅表現牛耕的磚畫,畫面十分單純,但作者頗具匠心。如兩頭牛有意畫成一黑一白,以對比的手法突出畫面的好。再如,畫扶犁者的形態,而且其緩步前行時的姿態極富運動感。
《搗練圖》:既符合生活的真實,有獨具匠心的安排;人物站立的位置和姿態各不相同,既統一,又富有變化。“豐頰肥體”的人物造型,具有唐代婦女的共同特征。描畫勾線工細而又勁健,設色富麗而又勻凈雅致,衣服的質感得到了很好的表現,充分顯示了唐代的工筆人物畫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墓磚畫:就是在墓碑前用顏料在磚頭上面畫畫,再經過燒制后,它就不容易褪色了,它的作用是用來陪葬的。我國自漢代以來,統治階級厚葬之風俗盛行,流行在墓碑前畫一些勞動人民從事各種生產勞動的場面,墓主是為了祈求死后永遠有一批勞動群眾供他們驅使奴役。
四、復習鞏固
通過以上作品的欣賞和分析,我們都知道這些作品都反映了一個主題—勞動。那老師要問一下同學們,為什么歷代藝術家都選擇“勞動”作為自己的創作素材呢?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出示作品《鋼水 汗水》和照片,最后請同學們想一想:藝術作品中的勞動與現實生活中的勞動有什么不同?
五、課后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對作品的欣賞,分析,對比,你覺得這堂課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勞動是人類生活的主旋律,是人類創造力的源泉。美術作品是在現實基礎上加以提煉,加入畫家的主觀情感表現而成。那現實生活中,我們又應該怎么做呢?所以,同學們讓我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認真觀察,勤于表現,用我們的雙手描繪美好的生活。
初中美術教案 5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了解版畫是通過制版與印刷的手段來完成的,并且是有復數性的間接性繪畫。
(2)初步掌握制版與印刷的技法,制作出簡單的單色凸版畫作品。
應知:
①版畫的間接性與工藝性,什么是版畫。
②版與畫的反正向,結合物理學的鏡映效應學習。
應會:簡單的單色凸紙版制版方法,凸版畫單色印刷的基本技法。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版畫的制版與印刷工藝性為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動手能力的培養、正和反的概念的理解及在實際中正確的應用。
三、學習材料:
(1)吹塑紙。吹塑紙是一種美術裝飾材料,一般在制作美術立體字、布置展臺展板時使用。紙質較軟,可以直接在紙上用粗鉛筆壓出圖案,造成凹凸效果。用油磙子涂上油墨之后,鋪上宣紙使用馬蓮或自制的磨托磨擦印刷(因吹塑紙版較軟,如鋪硬紙使用堅硬的木蘑菇印刷,就會把紙版壓平,不能得到好的印刷效果)。
(2)馬蓮。馬蓮是一種木版水印用的專用工具,是在一塊厚硬的紙板上鋪墊一層用硬麻繩盤成的墊,然后用竹皮包扎而成的`。
(3)自制磨托。自制磨托與馬蓮制作工藝相近,使用一塊厚紙板剪成直徑8~10厘米的紙墊,上面墊一層用吹塑紙剪
成的墊層,然后用塑料布、竹皮和玉米皮包在一起,在紙板背后用繩子系牢就可以使用了(塑料布磨破后注意更換)。
(4)石膏板或黃泥板。石膏板或黃泥板也可刻出凹凸的效果,利用鐵釘、小刀等,可直接在板上雕刻,刻后在印刷之前需對版面進行防滲處理。油性印刷材料可以刷一層膠水或漿糊;水性印刷材料可以刷一層清漆。
(5)實物版--除粘貼紙板外,還可以利用實物的自然紋理進行粘貼,如花布、網子、葉子、稻草、木片等。通過印刷會產生各種不同的肌理效果,起到豐富畫面的作用。但在粘貼樹葉時應注意使用新鮮樹葉,不可使用干樹葉。樹葉干燥之后容易斷裂,雖然可以粘住,但一涂滾油墨就會碎開,把油磙與油墨弄臟并影響印刷效果。
(6)印刷材料的涂布--制版之后在版上需涂布印刷材料。一般水性印刷使用刷子,把水色和漿糊刷涂在版上;油性印刷使用油磙子滾涂油墨。如果油磙子一時沒有,也可以使用較硬一些的毛筆、毛刷代替。
(7)印刷材料可分為油性和水性。
①油性印刷材料可選用油畫色或印刷用的油墨,當油墨過粘時適當加入煤油,6號油或克粘劑、快干燥油均可。
②水性印刷材料可選用廣告色、水粉色、水彩色、國畫色等,為了增加粘度,應加入漿糊后使用。
在教學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通過對材料與制作過程的改良,對課程進行調整。
四、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教學方法:
1.凸版畫的起源與原理知識介紹。
2.范畫展示,技法講解。
3.范例分析與演示一提出作業要求一學生分組(最好形成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狀態)一通過某種途徑確定造型對象一共同選擇與確定制版與印刷材料。
4.學生分組:畫稿一制版一印刷一完成作品。
5.展示成果一組織討論一自我評定。
五、教學評價:
1.能否領會單色版畫的美感。
2.能否設計印制出一幅單色版畫。
初中美術教案 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根據獲得的情感,用雕塑的方法進行設計和制作練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雕塑造型方法,體驗雕塑創作的樂趣。
2、引導學生通過雕塑欣賞,討論了解和認識雕塑的藝術特點。
3、鼓勵學生進行雕塑作品的展示和交流,學會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藝術作品,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設計方案逐步完善最終成品的過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用合適的手法表達設計意圖。
教學設計:
1、導入階段
A、“藝術手法——雕塑”導入:
a、有一種藝術手法它用立體的方式表達對形的理解,淳厚、質樸的形象,生動、優美的姿勢,有著手捏或斧鑿的痕跡表現力……同學們猜猜看它是哪種藝術手法呢?
b、教師預測:學生能夠答出“捏泥”、“浮雕”、“雕刻”,甚至能夠非常準確的回答出“雕塑”;如學生回答出現困難,教師提示“音樂、舞蹈、繪畫、攝影等”藝術手法類別。
B、“主題——戰爭”導入:
a、小時候用橡皮泥捏個小泥人、小動物、小房子……其實啊這就是雕塑語言的表現,老師這里有件雕塑作品,請同學們再猜一下:它表現的是什么?
b、教師預測:學生能夠回答出“像個人、吶喊之類的”,教師適時提示“姿態、情緒、形狀等方面”
C、“課題——沉重的紀念”導入:
a、這是法國著名雕塑家扎金特的作品《被摧毀的城市》,是為了紀念二戰中遭受德國法西斯鐵蹄蹂躪和屠殺的人民而立的紀念碑。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流血被屠殺被毀滅的例子舉不勝舉,本節課我們學習以雕塑的方式來紀念那一場場戰爭。
b、點擊幻燈片:雕塑制作篇 沉重的紀念——戰爭
2、欣賞討論階段:
A、討論導入
a、近兩年來,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上戰爭不斷,阿富汗戰爭、巴以沖突……還有過去一年里是金額矚目的伊拉克戰爭,同學們思考一下:究竟戰爭帶來了什么?
b、教師預測:學生根據原有認識討論能夠答出“痛苦、經濟蕭條、自然環境惡化、給人民心靈帶來創傷、失去生命、失去親人、流血……
B、第一階段欣賞導入:
a、老師這里有一組關于伊拉克戰爭的真實圖片,我們來驗證一下。教師點擊幻燈片
b、教師總結:在圖片中,我們清晰的看到子彈當作玩具熟睡的幼小孩童、失去親人悲痛欲絕的伊拉克人民、成排的準備埋葬死去的同胞的墓、失去家園在戰火中流離失所的人們、一個美國大兵面對死去的戰友黯然淚下,面對戰爭他們又將是何感觸呢……戰爭啊!這就是戰爭!同學們,用你們靈巧的.雙手來呼喚和平、拒絕戰爭吧!
C、學生討論設計方案:
(這一環節大概需要五分鐘,課前把學生分為四組,分小組準備陶泥或紙張等雕塑材料)。
請每個小組圍繞“呼喚和平、拒絕戰爭”的主題,根據自己準備的材料,討論一下設計方案。
D、學生初步闡述設計方案:
(這是一個把學生原有認識反映出來的環節,學生的設計會比較簡單,卻能夠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準備,學生也能夠很好的投入。)
教師發問:我聽這聲音感覺大家已經討論出結果了,哪一組先來說一說你們的設計方案?
教師預測:學生的設計方案可能會根據和平鴿展開;也可能會導入課題時的雕塑造型啟發,表現戰爭的破壞性……
E、第二階段欣賞導入:
同學們設想的都非常好,許多大師們也用雕塑來表現戰爭,我們一起來欣賞借鑒一下:
(教師講授雕塑制作手法和類別,學生欣賞、思考、借鑒)
a、這是聯合國大廈前的雕塑,制作者戲劇化地在槍管上打了個扣兒,其寓意一目了然,這是通過彎曲的手法,達到雕塑很深的象征性和隱喻性目的。
b、一只被武裝起來的和平鴿。這是一種宣揚和平卻訴諸武力戰爭的行為,是一種虛假的和平。
c、教師提問:這件雕塑表達什么呢?
J、教師預測:學生可以從人物的情緒、折斷的劍找到痛苦、拼殺、死亡等戰爭的因素。
教師總結:
夸張拉長的四肢、低垂的頭,表現一種消瘦、憂郁的感覺,戰爭與失去親人,失去戰友、失去安寧這之間似乎是相等的,戰爭到底是為了什么?造型中的人物似乎在思索這個困惑不解的問題。造型中折斷的劍起了點睛之筆,寓意戰爭的破壞性。
d、這也是一組隱喻性的雕塑,名為《回家》。戰爭結束老兵回到家鄉,沒有士兵的氣宇軒昂,滿身的疲憊不堪。前方“人”型鏤空的造型像是個母體,老兵正在回歸他屬于的地方。
e、雕塑中的人物一只手握住長劍,另一只手舉著骷髏。戰爭、武器、死亡似乎是分不開的。
f、在制作手法上還有一種浮雕形式,這種形式可以很好的表現場景。
F、討論評述:
a、欣賞完大師們的作品,同學們是不是有多了些更好的創意?請每個小組迅速討論一下。這個環節需要五分鐘。
b、教師預測學生存在的問題:
材料特點上:有的小組準備的是陶泥,制作手法單一,可以通過捏、掏、挖、堆等手法;有的小組準備的是卡紙等材料,應跟繪畫區分開,可以通過折疊、重疊、壓制、彎曲等造型手法。
表現手法上:空間上的分布應聚散有致,主題應突出。
3、制作展示階段:
A、制作導入:有的同學早已按捺不住雕塑創作的沖動,給同學們一次實現自己創想的機會,現在就開始吧!
這個環節需要十五分鐘。教師根據每組具體情況作輔導。
B、展示導入:剛才同學們制作得非常認真,成果也非常得顯著,誰先上來展示一下呢得作品?
教師評價或學生互評。
C、教師總結:這些作品表達了每個同學心里面得愿望,老師也深受感染。這節課同學們制作了這么多好得作品是為什么呢?誰來說一說?通過問題重申本課主題。
4、課后拓展階段:
希望同學們能夠把本課制作得雕塑作品進一步完善或組織起來在班級間交流展示。
初中美術教案 7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明確壁報編排設計的意義和作用,引發其設計實踐的興趣和愿望。
2、使學生學會為辦壁報而進行的資料信息的搜集、選擇、分析、整理,了解壁報總體設計構思的過程。
教學評價建議:
1、能否有日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資料。
2、能否與同學協調合作進行信息資料的交流和加工篩選。
教學參考資料:
有關信息及傳播媒體的書籍
相關教學研究課題提示:從中學擘報的教學看美術與語文學科的交融。
活動安排:
收集與交流:收集報紙、網絡信息。為使壁報的內容豐富多彩,要注意選擇有特色的學習、生活主題。
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壁報范例小樣;文稿圖稿等展示資料,設計示范用工具等。
學生準備學具:采用自己撰寫、繪制、剪報、網上下載、復印、手抄等方式搜集的壁報文稿、圖稿等信息資料,及紙、鉛筆等用具。
2、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①由欣賞壁報范例小樣、參觀校園內的優秀壁報導入本課的教學。
②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什么是壁報?為什么要辦壁報(意義何在)?壁報在校園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③師生共同歸納以上問題的答案:壁報是在墻壁上開辟的信息傳遞媒體,它是用圖文并茂的.藝術形式呈現。辦壁報的意義在于拓展、延伸課堂所學文化知識,豐富信息范圍,擴大信息量。辦壁報的活動過程,可使我們學會搜集和整理信息,學會將這些信息以藝術的形式傳達出來,并可通過大家的相互合作,加強團結,增進友誼。
(2)發展階段:
①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共同分析所搜集的各類信息資料。討論確定壁報的主題。兩種確定主題的方式:
(a)先討論確定一個主題,再根據這個主題的需要篩選所搜集來的信息資料;
(b)先整理、分析信息資料,加以分類集中,從各類信息資料所反映的眾多主題中選擇一個符合要求的、有特色的主題確定下來。
②根據壁報面積的大小、所選文章的篇幅、篇數及圖的數量和大小,在紙上粗略畫出壁報設計草圖小樣,以決定文章和圖的增刪、字體和圖的大小。
(3)收拾與整理:草圖完成后,提示學生收起被淘汰的信息資料,將擬用的文、圖分門別類地整理保存好,以備正式辦壁報時使用。
3、課后拓展:提示學生留心觀察鄉村或社區的宣傳欄、畫報、報紙、雜志等傳播媒體的內容、設計所呈現的面貌,與自己的壁報設計初稿進行對比。
初中美術教案 8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畫的工具材料,認識和欣賞花鳥畫名家作品,感受花鳥畫獨特的魅力,激發學對傳統文化和生活的熱愛。
2.學習寫意花鳥畫用筆,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嘗試在宣紙上進行花鳥畫練習,訓練學生心手相應的表現能力。
3.體驗中國花鳥畫用筆,用墨方法,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運用中國畫用筆,用墨的方法表現花鳥,體驗筆墨趣味。
教學難點:
掌握一定的中國畫筆墨技巧,理解筆墨情趣。
教師準備:
本課多媒體課件、美麗自然風景圖片、中國畫大師的繪畫作品、教師國畫示范作品。
學生準備:
毛筆、墨汁、生宣紙、調色盒、國畫顏料、水桶等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1. 導入:播放鳥鳴聲音,課件展示美麗的花卉和鳥兒的圖片。
導語:聽到小鳥婉轉的歌唱,看到這么多漂亮的花鳥,我們就仿佛來到了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聞到了芬芳撲鼻的花香。
2. 欣賞:出示中國畫名家作品圖片。課件對比出示美術作品和生活實物圖片,加深學生視覺印象。引出本課主題“鳥語花香”
二、 學習新知
1. 請同學們說說中國畫工具材料。
教師現場展示:毛筆、宣紙、墨、中國畫顏料等等。(重點講解毛筆、宣紙的特點)
2. 欣賞:看看國畫大師是怎樣表現花鳥的。——在畫家的筆下,花鳥畫不僅表現了花鳥的外形和色彩,更重要的是畫面富有深刻的寓意。
3. 探索中國畫的技巧。
① 用筆的方法 教師示范中鋒、側鋒用筆及其輕重緩急的基本筆法。(注意講解線條的粗細、曲直變化)
② 用墨的方法 教師演示蘸墨的方法,及其墨色的變化。
4. 探究花鳥畫法
學習花鳥畫,主要要通過對描繪對象的細心觀察,研究和體會,掌握不同花的形態特點和不同鳥的形體特點,反復練習,才能畫出好的作品來。
① 觀察齊白石《麻雀》圖(順帶講解齊白石這名畫家)。
② 了解麻雀的基本結構(頭、身子、兩條腿、兩翅、尾巴)。
③ 學習鳥的畫法。教師邊示范邊教步驟。鳥的基本形體我們可以用兩個圓表示。 a 用羊毫筆調墨,一筆點出“頭”,二筆點出“身子”。
b在身子左右兩側畫出飛動的'“翅膀”。
c用濃墨點出身上的“斑點”、“飛翅”和“尾巴”。
d淡墨勾出胸腹,點擊嘴,眼,最后用曙紅勾出爪子。
三、 實踐體驗
1.根據教師剛才的示范,嘗試用中國畫工具練習調墨和用筆(練習中鋒、側鋒用筆方法,表現墨色的濃淡變化),掌握好的同學可以畫一畫剛才的麻雀。
2.學生進行練習,教師輔導。
四、 交流評價,總結拓展
1.選擇有特色的習作,對其用筆、墨色變化進行評述,幫助學生認識中國畫的筆墨趣味。
2.課后收集自己喜歡的中國畫名家作品。
初中美術教案 9
一、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的課。教材以認識生活中的標志,學習標志的設計方法與應用來組織教學內容,分2個課時進行教學。著眼點是提高學生的創意思維,以及應用標志知識的能力。
從地位作用看:
本課是對過去的美術知識與生活經驗綜合運用,從標志設計創意和應用中,開發創意的能力,對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
從教學內容看:
本課教材可分兩個部分:標志單體設計和綜合應用。知識點有標志的分類、表現形式、設計的原則、方法和應用;實例主要有奧運會標志設計理念、設計工作室標志設計元素分析和中學運動會的系列化視覺設計等;學生活動一是設計學校公共標志,活動二是小組合作設計班級參加學校運動會的系列化的視覺設計。教材還有相關鏈接的拓展內容,以及評價要點。理論雖豐富,但實踐性強;概念雖很多、但系統性明確。
從學情分析看:
標志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視覺藝術之一,這一特點決定了學生在生活經驗有一定的日常積累,所以,適合以師生交流互動的形式開展課程活動。并且,設計藝術所特有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自由度和參與度。本教材也在這一點上做了充分的資源準備,各類實例貼近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審美情趣。
本課為第一課時,學習標志的單體設計,分信息收集(加法)、信息處理(減法)和信息傳達(等于)三個環節展開,為第二課標志設計綜合應用作鋪墊。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生活中的標志,學習標志設計的幾種常用手法。
過程目標:在大膽表現、自我創意中,打開發散性的設計思維。
情感目標:認識標志設計之美,體驗標志創意之美,增加對設計的。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標志的分類和幾種標志設計的手法進行創意設計。
難點:如何使想法轉化為獨特和優美的標志圖形。
四、教學方法
1、概念通俗化:
本課概念豐富,學生難理解,不容易記憶,教師將標志設計的手法歸納為“加法”、“減法”和“等號”,把教材的知識點滲透其中,通俗易懂,便于更好理解教材內容。“加法”即標志元素收集,各類圖形符號的組合表現豐富的內涵;“減法”即標志圖形的處理,對素材進行藝術的概括與提煉;等號”即標志圖形的傳達,內容的定位。
2、圖形引導法:
教學中把枯燥的.理論轉化成圖形,用圖形對話的方式,突出美術課的視覺性,在圖形體驗中理解標志設計的`意義,突出教學重點。
3、實戰教學法:
教學過程不重套路,在大致的思路下重實戰,即根據學生的具體情境,引發課堂大膽思維的氛圍,在師生思維碰撞中產生標志設計創意的火花,解決難點。
教具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課件等。
學生:作業紙、筆等繪畫。
五、教學過程
(一)圓形相加游戲導入,理解標志的元素。
1、圓形相加游戲
一個圓形?
兩個圓形?
(答案千千萬)
三個圓形?紅綠燈
四個圓形?奧迪
五個圓形?國際奧委會
2、引導學生發現
打開教材,用加法的概念欣賞和理解教材中歷屆奧運會的標志構成元素和深刻內涵。
3、概括要點,揭示課題
在師生圖形對話中,板書:標志設計
圖案(形、色)傳達信息
(內容)(方法)(主題)
用特定的圖案來傳達特定的信息就是標志
(二)從標志的分類中展開
紅綠燈奧迪五環正好是標志的三個不同門類:
即公共標志企業標志機構標志?
教材中還例舉了其他門類的標志?認識標志的分類
(三)從標志設計的方法中深入
不同門類的標志各式各樣,設計方法卻有相同的規律可循。
1、方法一:加法,舉例引導
將象征的圖案通過“加法”結合,是標志設計的重要手法。
奧迪:四個圖形象征四大分部,組合疊加象征企業合并。
奧運五環:五圓形象征五大洲,組合疊加象征團結友愛。
結論:運用抽象圖案的象征,通過“加法”,豐富的設計內涵,形成了標志。
加法延伸: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的象征,通過“加法”,傳遞信息,形成標志。
教材實例:中國青年志愿者標志
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與文字的象征,通過“加法”,傳遞信息,形成標志。
教材實例:中國印標志
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與數字的象征,通過“加法”,傳遞信息,形成標志。
教材實例:香港回歸標志
2、方法二:減法
通過“減法”,將標志圖案簡潔明確,也是標志設計的重要手法。
注意危險:醒目的黃黑警示色,單純的感嘆號,“減”略卻快速地傳達了信息,形成標志。
3、非機動車行駛:
醒目的藍白色,簡化的自行車圖案,“減”略卻明確地傳達了信息,形結論:運用減法,抓住事物的最基本最典型特征,簡潔明了地傳達信方法三:劃等號除了“加法”和“減法”,要善于畫“等號”,找到最契合表現主題的標志圖案。
加法,通過組合使得標志豐富內涵;減法,通過簡略使得標志簡潔明了。
有了加法和減法,我們還要在設計中學會劃“=”號,即標志圖案和表現的主題一定要有關聯與共性。
教材實例:四個以臉形為創意的標志(設計機構財務公司學術機構幼兒用品),準確傳達不同的行業特性。
方法三“劃等號”既是獨立的設計手法,也對加法與減法的補充和豐富,因為在具體的設計環節中,有時往往先劃“等號”,再做加減。
(四)設計實踐
推導兼作業:也以臉形為創意,設計學校各環境和學科特性的標志。
運用教材實例作為學生實踐鋪墊,有助于學生設計更具參考性和連貫性。
(五)評價和小結
1、根據三法進行評價:在作業實踐中,運用好“加法”“減法”“等號”,通過最終的作業評比,總結出標志設計另一個重要的原則:獨特(創意)新穎(美觀)。
符合了以上原則的標志,才能得到大眾的認可,才有較長的時效性和適用性。
注;教材實例(第七工作室標志設計手稿課作為學生設計實踐的第一手參考)
2、小結:復習板書內容,引導重溫教材內容。完成標志的認識和標志設計的初步學習后,下一課時將學習標志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
根據教材課時設置,標志設計的應用放在第二課時,這樣有助于學生的知識消化和技巧訓練。
初中美術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工業產品設計的藝術形式與功能之間的關系
2、掌握工業造型設計的靈感來源。
3、嘗試進行工業造型內容之一——沙發的設計。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工業造型設計的靈感來源
三、教具于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橡皮泥、彩色卡紙、牙簽等
四、教學過程:
(一)回憶導入
你的家肯定是溫馨的,因為你擁有父母的愛、美麗的家園……
是的,無論是簡約的中國明式家具布置,還是奢華的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布置,或者是明艷的色點,還是冷峻的黑與白,都能從不同的`感官上給人與溫馨的感覺。
而營造這種溫馨感覺的不可或缺的主角便是沙發,有多少種流行方式,就有多少種沙發樣式,舒適且造型新穎……沙發能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出示課題)
(二)觀察歸類
1、沙發的溫馨體現在什么地方?
能窩在沙發里看書、看電視;能倚著椅子的靠背聽音樂;能躺在上面小憩片刻……
正由于沙發的這些功能也就決定了它的結構。
2、沙發的.結構是怎樣的?
基本結構:靠背(有時可能被簡約的沒有了)
椅座(不可或缺的部分)
舒適的椅座、合適的靠背,這些是沙發的基本“零件”,從無到有是一種發明,從有到無是設計的變異,也是形式感的極致需求,喜歡創造的人們樂意在沙發的扶手、靠背、支撐腿上進行大膽的改造,而那些喜歡事項的人們也會被這些沙發的獨特氣質所打動,不可否認,這類創意沙發一旦進入居室,便旁若無人的將居室的風格一錘定音。
3、欣賞一組沙發,仔細研究一下這些沙發的設計,嘗試歸納這些沙發的設計靈感來哪里?
(1)師生共賞
(2)小組討論
(3)師生共同歸納
嬌艷可愛的鮮花
充滿野性的動物
方正有力的幾何體
柔美誘人的曲線形
形象美觀的五官
活力四射的運動
可口香溢的蔬果
圓潤細膩的瓷器
古老凝重的中國文化
華麗絢麗的歐洲風情……
(三)欣賞提高
師生共同欣賞一組創意沙發,開闊學生視野,打開學生創作思路。
(四)作業
第一周:設計一款沙發
要求:
1、有創意的且有可行性。
2、課后及時收集可以制作你說設計的沙發模型的材料,以備下節課上使用。
第二周:根據第一周的設計圖,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沙發模型。
(五)作業點評
初中美術教案 11
課程分析:
本課程為我區美術名師工作室嘗試開發的校本課程,在我區翰文學校育才分校初中階段嘗試實施,進行學習,并希望能通過本區工作室的影響力,最終來輻射我區部分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從而促進美術活動的開展,提高美術學科的影響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學科的興趣。課程內容以湘版教材七年級《第五課喜慶吉祥的民間美術》為依據,來進行的一個課程延伸性的探究。課程主要圍繞民間藝術扎染的制作方法來進行展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不同的扎法,簡單了解扎染藝術的歷史,了解扎染藝術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并通過嘗試手工制作,感受扎染藝術的魅力,從而體會我們祖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感受我國博大精深的民間藝術魅力。
學生分析:
本課教學選擇七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演示,主要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能夠把扎染的一些技法過程用手指靈活的制作出來,在思維上,他們剛進入初中,很多時候還保留著小學孩子思維的活躍性,不會受到太多的思維固式,這樣他們能更加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創新和想法。可以認識到中國民族傳統工藝美術扎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簡單了解扎染藝術,知道扎染的制作方法,嘗試完成一件扎染作品。
2、過程與方法:可以嘗試合作來完成一件作品,也可以通過創新嘗試一些新的`扎法,通過逐步了解扎和染過程中一些細節的把握,從而能形成不一樣漸變效果的作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和制作扎染的過程,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體會成功的自信心。同時,感受中國深厚的民間文化藝術,體會了藝術服務于生活的終身實用性。
教學重點:
能夠制作一副扎染作品,了解扎染藝術。
教學難點:
嘗試一些新的有創意的扎法,并完成效果好的作品。
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
教學準備:
1、扎染作品
2、扎染染料、冷染劑、木夾子、皮筋、線、針、一次性手套、盆子、手帕、背包、圍巾、布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布置:一副玻璃裝框的扎染布、一個靠枕、一個背包、掛起的扎好的包、扎染的手帕
1、播放音樂,同學們進入教室,請同學們看一看、摸一摸。
2、上課
打開小禮物
在你打開的時候,你要關注2個小小的問題:
你是怎么樣把他打開的`?打開后有什么感受呢?
像這樣把織物部分結扎起來進行染制,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我們叫做扎染。
今天歡迎各位老師和同學們來到我們的扎染工作室和我們一起走進民間美術——魅力扎染
音樂+扎染作品背景
二、初步感受扎染
1、一起欣賞生活中的扎染
圖片和實物
2、扎染的美在哪里?
師:扎染的美正如剛才同學們的打開過程一樣,每一次打開都有不一樣的驚喜,她體現一種獨特的變化美和痕跡美,同學們想知道這么美的藝術品是如何制作的么
三、學習扎染的制作方法
1、師播放視頻
2、扎染的工具
3、扎染的步驟是怎么樣的呢?
師總結:扎染步驟:折、扎、染、展示
微課
四、折法體現變化美
1、討論折扎的方法。
同學展示
師總結:橫條紋的扎法
圓形放射紋的扎法
2、我們來欣賞一下不同的扎法不同的作品。
圖片展示扎法和染的規律
五、自主學習
完成學習任務單
討論學習
總結學習任務單
六、扎染的不同方法
師:除了我們常見的捆扎法還有夾染法和縫制法。
圖片
七、復習美術色彩知識
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
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同類色、近似色、互補色
八、實踐制作
請同學們嘗試扎染一塊手帕。
我這里有一個背包和二條圍巾,有沒有同學想挑戰一下實物的?
九、了解扎染的歷史文化
1、扎染已經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我國最有代表性的是白族的民族扎染,古老扎染的染制方法要經過印花、扎花、染色、晾曬的過程。扎花是需要用針帶筆進行縫制,染色有冷染和熱然,每染制一次需要拿出晾曬,然后再染。一件作品大約需要染制十來次。
現今,這種古法染制的師傅越來越少了。需要把這種文化傳承下去。
十、作業展示與點評
1、把作品用圖釘按到我們的前面KT板上
2、請你來說說:你對自己的作品滿不滿意,有什么更好的設想?
3、師和同學一起說說自己喜歡的效果。
十一、總結
1、師:今天我們制作了一副扎染作品,感受了扎染藝術的魅力,我們學習了這一課,希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入到我們社團中來,更好的傳承民間扎染藝術。
2、下課
初中美術教案 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敦煌藝術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畫共同組成的藝術寶庫。
2、敦煌彩塑和壁畫藝術是人類四大文明交匯的產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
3、對石窟藝術幾個主要時期彩塑及壁畫的特點有所了解。
4、對佛教傳入我國及四大洞窟藝術概況有初步的認識。過程與方法:
1、通過講解、視頻、討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基本了解佛教的傳入與敦煌石窟的興建過程。
2、能對敦煌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彩塑與壁畫的形象與藝術效果進行分析。
情感與態度、價值觀:
1、了解敦煌莫高窟彩塑與壁畫藝術的偉大成就。
2、了解藏經洞的發現與敦煌文物的散失過程,汲取歷史教訓,體會到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使命感。
二、教學重點:
分析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畫的主要藝術特色。
三、教學難點:
對不同時期莫高窟佛教藝術與時代之間的聯系,佛教的相關知識。
四、教學過程:
(一)、播放《九色鹿》動畫片
穩定學生情緒,逐步導向課題內容。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提高他們的興趣,營造好的課堂氛圍。
(二)、導入新課
1、提問:同學們看過這部動畫片嗎?
2、你知道這部片子中的故事是來自哪里?
3、播放《九色鹿本生》視頻。
《九色鹿》。根據敦煌莫高窟佛教壁畫故事改編的。教導人們要誠信、向善。學生談對敦煌的了解。壁畫,彩塑、藏經洞、王道士。學生的回答不足的地方教師予以補充。
4、敦煌最有名的是什么?
(三)、敦煌的歷史
通過同學們得發言,看來大家對敦煌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信息有些零碎,片面。今天老師就當一回導游,帶領同學們進行一次敦煌之旅。看看我們有哪些收獲呢?
1、板書:《敦煌莫高窟——石窟藝術的寶庫》引用佛教的術語,我們今天就來了解敦煌的前世、今生。
2、結合PPT課件展示
3、板書:敦煌的.地理位置
請同學們觀看這幅《絲綢之路》地圖為例講述絲綢之路與敦煌莫高窟的關系。使學生了解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石窟藝術產生的背景之相關知識,建立歷史大坐標,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等知識點相關聯,更好地理解敦煌藝術產生的歷史必然性。
4、板書:敦煌的歷史及“莫高窟”名稱的來歷(視頻)《絲綢之路的興盛引發莫高窟的開鑿運動》
學生利用已有的歷史常識講解絲綢之路與敦煌莫高窟的關系。學生觀看視頻了解相關知識。
五、佛教藝術(選擇敦煌藝術中比較有鮮明時代特點,故事性、趣味性較強的故事,是學生易于比較易于接受。)
1、板書:莫高窟彩塑藝術優秀作品賞析(PPT)
2、板書:莫高窟壁畫藝術優秀作品賞析
3、《引路菩薩圖》這幅圖現藏地為英國大英博物館,為什么我們的國寶卻在別國的博物館里?
(承上啟下,引出莫高窟國寶流失的話題。)
六、百年恥辱藏經洞
板書:莫高窟的藏經洞的來歷:
請學生講述藏經洞的.發現過程與被盜經過。
播放視頻《莫高窟的藝術衰落與文物的流失》(教師補充)PPT敦煌文物流失時間及偷盜者名單
從對雕塑、壁畫藝術的欣賞,引申到對當時社會歷史,文化的了解,對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時通過對敦煌石窟藏經洞遭遇國外所謂探險家的掠奪,致使大批國寶四處流散的事實,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懂得藝術珍品的價值。
七、探究學習
1、四大洞窟簡介:(PPT圖示)
(了解中國石窟藝術最有代表性的四大石窟不僅增加了對石窟藝術的了解更有利于學生們對比觀察研究我國各地石窟藝術的不同藝術特色)。
2、知識拓展建議:請同學們課下查找相關資料對比研究我國四大石窟藝術。試著做一份研究報告。在下節課上給全班同學做一個個人研究匯報。
初中美術教案 13
教學內容:
教材P14--15頁內容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體驗材質的特性,感受材質的美感,培養關注材料的意識。
2、能初步理解材料作為造型藝術的基本要素之一,對與表達主題、表達情感具有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對材質特性的認識。
教學難點:
材質與表現主題的關系。
教學方法:
討論法、觀察法。
教 具:裝飾畫作品。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你所見過的裝飾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
二、導入新課
生活中的各種材料有它自身的美感,如玻璃的`透明之美、麻質品的粗獷之美,木材的質樸之美......在你運用這些材料,精心制作一幅裝飾畫懸掛在家里時,你將會是何等滿足,何等愜意!
三、講授新課
1、觀看教材14頁圖片,對三種以上不同材料進行比較、分析,了解不同材質的特性,并分析其適合表現什么內容或現象。
A、可以自己動手通過觸摸、撕扯、敲擊、搓揉等手段。
B、討論不同材料各有什么特性,如軟與硬、輕與重、粗與細、韌與堅、粗糙與光滑等等。
C、這些材料各適合表現什么內容或形象。
學生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2、針對學生的發言,教師適當歸納,并展示自己制作的裝飾畫,引導學生欣賞,看看作品是怎樣利用材質之美表現主題與情感的'。
3、教師演示不同材料的制作方法。
四、課堂小結。
不同的材料可以表現不同的主題和情感。
五、布置作業
將一幅繪畫作品改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裝飾畫。
初中美術教案 14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裝飾”概念及裝飾魚的表現特征(即外形與花紋的形式美)。
2、使學生懂得動用線條進行裝飾的繪畫方法。
3、通過審美評價與集體創作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欣賞能力和協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觀察熱帶魚的外形、花紋、色彩,指導學生理解裝飾魚的特征和審美表現方法。
三、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運用有對比的線條表現裝飾魚的花紋。
四、作業要求
要求用各種線條畫一條帶裝飾性的魚(可用單色線,也可用多種顏色線繪畫);并集體創作“海底世界”的畫面。
五、課前準備
教師:
1、帶觀賞魚的玻璃缸一個。
2、熱帶魚照片、繪畫作品若干幅。
3、投影機,音響,音帶。
學生:彩色水筆,剪刀,作業卡紙(淺色為主)。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教學:感受魚的特征及美態
1、教師示意學生觀賞玻璃缸里的熱帶魚,提問:A、玻璃缸里是什么魚?(學生回答后出示課題:魚)B、一般生長在什么地方?
2、猜謎語導入新課:出示寫有謎語的投影片“花衣裳,飄彩帶,成圓,成角,成方塊;有嘴巴,不說話;沒有腳,會玩耍;小朋友,喜愛它,見了笑哈哈;小花貓更愛它,見了伸手抓。”
3、指導學生在猜讀謎語、欣賞、聯想的過程中加深對熱帶魚特征的認識和記憶:魚外形的幾何特征,魚身花紋及色彩特征。
4、在上一教學步驟進行的同時,依學生回答的內容,板示各種熱帶魚的外形。
5、播映錄像,欣賞分析水底中形式多樣的熱帶魚,通過活動,巧妙地點出熱帶魚的美感特征(板書:外形美、花紋美、色彩美)。
(三)基本技能的講授----學習裝飾的繪畫方法
1、對比賞析:出示三條裝飾魚和一條寫實魚的范畫,讓學生區別裝飾魚與寫實魚的不同表現方法。
2、觀察實物(有花紋的手帕與白手帕)作比較和欣賞,理解裝飾的意義。并出示投影片,展示幾種有對比的`線條排列、組織紋樣(解決難點的關鍵)。并出示“線條裝飾畫”的課題。
3、教師講授與示范作畫步驟(先讀課文的作業要求,然后教師示范作畫步驟)
A、先畫魚的外形(要求用線大膽、肯定、流暢,并作適當的夸張)。
B、把魚的各部位用線作裝飾(要求線條精工、齊整,才會得到裝飾美的效果),并示范引導學生對彩色水筆的使用和各類線條的表現方法。
C、對作品作調整。
4、布置課堂練習內容:用線條畫一條帶裝飾性的魚。
5、學生個人作業,教師巡回輔導:播放兒童音樂,學生作畫,老師注意提示以下幾點:
A、構圖飽滿;
B、線條要有裝飾的整齊及變化;
C、魚在畫紙上的方向不要都向左方。
6、作業評議:教師要求學生畫好裝飾畫后,用剪刀沿著魚的外形剪下來,掛到黑板前的線上,邀請幾位學生上臺挑選自己認為好看的“魚”,并向大家說明“評選”這些“魚”的原因。
(四)情境教學:師生共同創作畫面
1、教師出示自己設計繪制的半成品畫面----海底世界。
2、學生活動:組織學生將自己挑選的魚擺到“海底世界”上去;教師幫助學生按魚兒游玩的一條主線布局;再鼓勵其他學生“加擺”其他小魚兒豐富畫面。
(五)課堂小結
我們知道了什么叫裝飾,課堂上以“賞魚--畫魚--剪魚--評魚--擺魚”的審美活動主線,學會用各種線條裝飾魚的方法:許多同學完成得很好,相信大家以后會畫出更好、更多的裝飾畫,美化我們的生活。
【初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美術教案02-10
初中美術教案模板04-25
初中美術教案優秀09-16
初一上學期美術教案-初中美術教案12-16
初中美術單色版畫教案01-13
初中美術學科教案03-22
初中美術教案(15篇)02-21
初中美術教案15篇02-14
初中美術單色版畫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