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地理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地理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地理教案1
一、教材分析
區域差異是指不同區域之間的自然、人文要素及其他生產要素的稟賦和發展水平的不同。本節教材對區域差異的比較側重于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差異上。在“區域差異”中,從人地關系的角度,提出了區域差異既有自然要素也有人文要素的差異。要求在理解和掌握區域差異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區域差異的各個要素的相互作用,為探究區域差異的原因打下基礎。通過學習,使學生在認識區域差異的同時,進一步認識組成環境的各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從而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引導學生在探究區域可持續發展時,充分關注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區域開發初期階段的特點;
2、了解區域發展成長階段的特點;
3、了解區域發展轉型階段的特點;
4、了解區域再生階段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利用美國”鋼都”匹茲堡的開發或我國的具體城市來分析總結區域初期階段的特點
2、播放有關錄像,并利用芝加哥--匹茲堡城市群的形成或我國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區的發展,引導學生歸納分析成長階段的特點
3、提供網上查詢的我國大慶,鞍山等地的材料以及教材中的”匹茲堡的困惑”等內容,讓學生展開討論分析,歸納出轉型階段的特點
4、從轉型階段出現的問題入手,引導學生提出改善措施,分析歸納再生階段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區域發展4個階段的識記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階段。
難點
1、再生階段的理解和運用
四、學情分析
學生在知識點與地圖的整合方面有欠缺,教師在授課中注意將所教知識點羅列在地圖的相關位置上。
五、教學方法
導學案教學法
六、課前準備
預習導學案,初步掌握區域差異比較的方法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復習上節課內容,提問學生到過哪些地方,并讓學生描述區域特征,引入新課、展示目標。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一、區域差異
A閱讀課本第一部分完成 :
1、形成原因
2、表現
二、區域差異比較——日本和英國
(一)、自然環境的比較
讀課本P10日本和英國地圖,完成下列要求:
A1、自然環境的比較
(1)相似性:
B(2)差異性:(合作展示)
表現:
日本 英國
地形
氣候
植被
水文
礦產
B產生的原因:(合作展示)
日本、英國氣候形成原因
2、經濟發展的比較
讀課本P12英國、日本工業分布圖,并結合日本和英國的自然環境差異,完成下列問題:
A(1)相似性
B(2)差異性(合作展示)
表現:
日本 英國
經濟發
展特點
工業
布局
農業
人口
與城市
B產生的原因:(合作展示)
1、 日本、英國工業布局特點產生的原因
2、 2、日本、英國農業業布局特點產生的原因
C區域差異比較方法總結:(師生交流 )
探究問題
1、自然環境區域差異會影響到人類生產生活的哪些方面?
解析:自然環境區域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表現在農業地域類型、生產和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民居形態等方面的差異。
2、英國和日本都瀕臨海洋,兩國都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嗎?
解析:英國位于亞歐大陸西側,受西風帶和北大西洋暖流影響,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日本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3、日本和英國都是世界上工農業發達的國家嗎?
提示:英國和日本都是以工業為主的國家,農業在經濟中都不占重要地位,許多農產品都需要進口。
4、日本和英國的工業布局都具有“臨海型”的特點嗎?
提示:日本需要從國外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產品.利用沿海多優良港灣的有利條件,形成了“臨海型"的布局形式; 但英國資源豐富,工業接近原料產地,具有明顯的“資源型”特點。
5、根據日本和英國的產業結構圖,比較兩國產業結構的相同之處是什么。
提示:農業比重都很小,說明農業都不占重要地位,第三產業比重最大。第二產業次之,說明都是以工業為主的國家,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
6、區域自然環境差異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提示:自然環境的區域差異,對各地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響.使得各個區域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呈現出不同的特點。而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社會構成不一樣,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不同。這說明,人類活動的差異也會導致自然環境的差異。
7、日本和英國自然環境的區域差異產生原因有哪些?
提示:(1)氣候:兩國分別位于亞歐大陸的東西兩岸,由于處在不同的大氣環流形勢下,英國終年受西風帶控制,形成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暖濕潤的氣候使這里河網較密,流量平穩。但由于降水較多,日照較少,英國西部不適于糧食作物的生長,而多汁的牧草長得很好,乳畜牧業比較發達。日本屬于季風性濕潤氣候,夏季降水豐富,冬季較為干燥,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由于人口眾多,農民精耕細作,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2)地形:日本境內多山,國土的3/4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只在沿海一帶分布著狹小的平原。因此全國大部分地區為森林所覆蓋。山間河流短急,水能資源豐富。平原狹小使耕地面積很小,農民多采用小型農業機械,并大力發展水利。丘陵地區多栽培果樹和蔬菜。英國高原、低山、丘陵與平原、山谷交替分布。森林覆蓋率低,以草地為主,植物種類比日本少。
8、區域比較方法:
(1)區域差異的比較有 多種方法,不同區域比較方法是不同的。
(2)比較區域環境主要從相同點和不同點兩個方面進行。
(3)區域比較一般從自然環境特征、經濟發展特點、存在的問題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進行分析。
(4)自然地理環境的比較主要從地形、氣候、植被、水文和自然資源等方面進行。
(5)經濟發展的比較主要從經濟發展特點、工農業生產及其布局、人口與城市等方面進行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當堂檢測。
(五)發導學案、布置預習
九、板書設計
1區域差異
2區域差異比較——以英國和日本為例
3我國的區域差異
十、教學反思
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會繼續研究本節課,爭取設計的更科學,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地理教案2
學習目標:
以我國的區域差異為例,從地圖上提取信息,列出中國三大自然區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探討區內整體性特征和區際差異的形成原因
重點、難點:三大自然區的差異及其產生的原因
方法指導:綜合判讀、自主學習
知識連接:回憶區域差異分析方法
自主探究:
一、我國的區域差異
讀課本圖1-2-8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三大自然區的界線:
東部季風區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
青藏高寒區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及東部季風區:
2、我國三大自然分區的劃分依據:
3、我國三大自然區的差異:
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
地形(主要地形區)
氣候(類型及特點)
水文(屬性及名稱)
生物(類型及特點)
農業(類型及特點)
人口(數量及分布)
城市(數量及分布)
二、我國三大自然區產生的原因
自我反思:
當堂檢測:
1.決定我國自然地理環境差異的兩個基本因素是
a.土壤、植被b.氣候、地形
c.水文、土壤d.植被、水文
2.東部季風區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的分界線是
a.大興安嶺-陰山
b.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
c.大興安嶺-長城
d.陰山-橫斷山脈
3.有關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季風區全部在東部季風區范圍內
b.季風區的范圍包括東部季風區的全部、青藏高寒區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的部分
c.非季風區只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區
d.季風區河流的年際變化比非季風區河流的年際變化要小得多
4.下列省區不在東部季風區的有
a.甘肅b.內蒙古
c.陜西d.新疆
5.形成東部季風區南北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熱量條件的變化b.水分條件的變化
c.降水稀少d.地勢高低的變化
6.下列關于我國三大自然區內部地域分界規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a.東部季風區→以水分為基礎→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
b.西北干旱半干旱區→以熱量為基礎→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
c.青藏高寒區→水熱組合狀況→垂直分異明顯
d.東部季風區→以熱量為基礎→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
三大自然區由于自然要素的差異導致人類活動和自然景觀的差異性,結合所學知識回答7~9題:
7.關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東至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由東至西:氣溫年較差、日較差越來越小
c.由東至西:農業、牧業
d.由東至西:地形由山地到盆地
8.東部季風區的同一性主要表現在
a.受夏季風影響
b.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
c.位于濕潤地區
d.南北熱量條件相差不大
9.我國青藏高原、云貴高原、西北干旱區、北方、南方的農業特點依次是
a.綠洲農業、壩子農業、河谷農業、旱地耕作、水田耕作
b.河谷農業、壩子農業、綠洲農業、旱地耕作、水田耕作
c.河谷農業、河谷農業、壩子農業、旱地耕作、水田耕作
d.壩子農業、河谷農業,綠洲農業、旱地耕
讀下圖,完成10~13題。
1o.關于b、g兩處的說法,正確的是
a.b、g兩處垂直分異更明顯的是b
b.b處的畜種有耐寒的灘羊、三河馬
c.b、g處適宜發展耕作業的是g
d.b處深受西南季風影響,水熱資源豐富
課下練習:
11.關于從e→d→c→h的地理事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土壤:紅壤→磚紅壤→鈣質土→黑土
b.植物:熱帶季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
c.農業類型:水田→早地→旱地→水田
d.經濟作物:甘蔗→油菜→棉花→甜菜
12.關于g、f、h三河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三河流流量常年均較大
b.f河為內流河,g、h二河均注入太平洋
c.三河一年中均只有一次汛期
d.三河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是g河
13.關于a、d、f三地的'地理事物分別配合正確的是
a.農業:綠洲農業、水田農業、河谷農業
b.資源:光照、地熱資源、石油
c.省區:新疆、云南、西藏
d.所在省區的景觀:坎兒井、靈渠、布達拉宮
14.我國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規律敘述正確的是
a.地貌從西向東表現為山地-高原-平原
b.氣溫無論冬夏均為從南向北遞減,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
c.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d.河流水量從北向南依次增大
15.關于三大自然區的敘述錯誤的是
a.東部季風區內部差異的形成以熱量為基礎
b.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內部差異的形成以水分為基礎
c.青藏高寒區的垂直差異主要隨海拔升高而發生變化
d.三大自然區存在內部差異均以熱量變化為基礎
16.我國西部地區的地理差異有
a.甘肅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陜甘寧地勢低平,云貴川地形崎嶇
c.新疆的河流皆為內流河,西藏的河流皆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肅溫暖濕潤
17.關于我國冬部季風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受冬季風影響不明顯
②受夏季風影響明顯
③受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影響都明顯
④位于陰山以北,橫斷山以西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東亞冬季風的區域差異和突變特征04-29
初中地理教案初中區域地理教案11-03
區域差異測度方法與評價04-28
地理教案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08-26
《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地理教案08-28
內蒙古地區氣溫變化的季節和區域差異04-29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地理教案01-23
區域活動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