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一地理教案(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地理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種的故鄉。
2、理解單一產品經濟形成的原因
教學重點:
在地圖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圍,讀圖了解該地區的地理位置的特點。
教學難點:
利用各方面的資料綜合評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對世界經濟發展影響較的自然資源,說出其分布、生產、出口的情況
課前預習:閱讀教材38——42
導入新課
我們屬于黃色人種,而他們屬于黑色人種。他們的家在哪?他們的生活環境怎么樣?今天我們就去了解他們的故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重難點教學過程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2、請作圖標出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分別穿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什么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維度位置的特點是什么
3、回憶世界人口和人種的分布,這里主要分布著什么人種。
4、找出主要的國家:尼日利亞,幾內亞,剛果,贊比亞,南非等。
5、這里很早就淪為歐洲殖民者的殖民地,二戰以前,只有本區只有埃塞俄比亞和利比里亞兩個獨立國家,現在都已經獨立。
6、水能、熱帶經濟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網、礦產(黃金、金剛石、銅、鈾等)
7、這塊富饒的土地,是遠古人類的發祥地,和我們國家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燦爛的文化。
8、不知大家是否感到,非洲的雕刻與我們的有很大差別這些差別與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有什么關系?
9、上面我們小朋友的故鄉有了初步了解,這是一塊什么樣的土地?請你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
學生美麗、富饒、神奇……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國家出口商品占出口總額的百分比圖。問:大家發現這些國家出口商品有什么特點?
單一商品經濟: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產的礦產、木材、經濟作物都是工業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部分國家工業落后,許多工業制造品要從國外進口。這樣的單一商品經濟,在世界貿易中會受到哪些影響?以教材上給出的加納為例。請在小組內模擬加納與其他國家之間進行外貿交易,注意交易過程中發生的問題。
2、這些問題說明像加納這樣的單一經濟對自身的經濟發展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3、在這種不平等貿易中,要賣的是低價賣,要買的是高價買,就在這樣的買賣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的財富在不斷流失,這是殖民者長期掠奪本區資源的惡果。
4、這樣下去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發展十分不利,請大家幫我們的非洲朋友想想辦法。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部分國家在不同程度上意識到發展的危機,并為此做出努力,例如:科特迪瓦的很多做法就和我們同學想到一塊兒去了,而且成為本區發展比較快的國家。
6、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國家積重難返,貧困像惡魔一樣籠罩著他們的生活。據世界銀行統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貧困人口逐年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長率卻是全世界最高的,看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貧困加劇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區自身造成的。
7、人口、糧食、環境三個問題形成一個怪圈,而使非洲經濟難以發展,人民生活更難以擺脫日益加劇的貧困。請大家再次發揮我們的集體智慧,看看有哪些辦法可以促進本區的發展,擺脫貧困。
總結應用:
看來大家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們相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明天會更好。
初一地理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主要的地形類型,能夠說出主要地形類型的特點。
2、了解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并能根據當地情況說出1—2種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特點。
二、教學重點:
地形類型、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
難點:主要地形類型特點、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
三、教具:
沙盤、水、小風扇。
四、教學方法:
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引入:我們的家園地球表面70%是海洋,30%是陸地而這陸地并不是平坦的,而是由各種形形色色的地形構成的。對于這些地形我們的地理學家給它們取了相應的名字。它們各叫什么、有什么特點呢?
讀圖4—48——4—51思考并分組討論:地形主要有那些類型?各有什么特點?
代表發言:(地形: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根據P154表格要求完成表格
地形類型海拔相對高度
丘陵有高有底小
平原地面寬廣地表起伏小小
山地較高有明顯起伏大
高原極高頂面較大起伏小大
提問:我們的家鄉有那些地形類型?這些類型對我們家鄉經濟有什么作用?
分組討論:
代表發言:
教師小結:我們的家鄉確實有許多礦,開采這些礦對我們生活水平提高有好處,但是我們以前的家鄉是山清水秀、魚羊成群。你們的父輩不合理的開發以使我們的家鄉上無一片凈空、下無一片凈土水中無魚,自然界已經開始給我們懲罰了。合理開發資源還我清山綠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過渡:通過前面我們大家的討論知道了地形主要有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等,那么它們是怎樣形成的呢?
學生回答:(山脈是由板塊碰撞形成的等。)
教師再問:那么我們家鄉的山上的溝谷是怎樣形成的呢?
學生討論:
教師演示小實驗:
①用水從沙盤中“山”的頂部沖下。
②用小風扇吹沙盤中的“山”。
教師講解:降水沖刷、風蝕這都是地球表面外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區由于外力作用的千差萬別形成了許多特殊的地形。
對照圖4—60至4—65看書P157內容。
學生討論:引起地表形態變化的外力因素及我們家鄉地形變化的.主要外力因素。
教師小結:地球的巨大內力是地形的塑造者,而外力則是地形的雕刻師,雕刻出千奇百態的特殊地形。外力的作用對地形的影響是緩慢而持久的。
思考:地球表面的形態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那么誰發揮較大的作用呢?(有時是內力、有時是外力。)
課堂總結:
布置作業:P158.2
板書設計: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圖
一、地形的類型
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
二、地形的變化
1、地球內力的作用。流水沖刷
2、地球表面外力的作用風蝕
冰川移動等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圖第2課時
上方鎮初中:徐建平
一、教學目標:
1、能根據等高線的特點讀簡單的等高線地形圖,能舉例說明等高線地形圖在生活和生產中的用途。
2、知道繪制等高線的地形圖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判讀簡單等高線地形圖。
難點:繪制等高線的地形圖的方法。
三、教具:老齡土做的山模型(濕土做好晾放一天)、小刀、明膠片做的山模型、等高線地形圖等。
四、教學方法:實驗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引入:通過前面我們討論我們得出地形有丘陵、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那么我們可用什么方法把它們表示到地圖上呢?
讀圖4—52,討論關于珠穆朗瑪峰的知識。可用什么方法把山峰表示在地圖上?是否看到過表示地形的地圖。
學生討論:
代表發言:(等高線地形圖。)
提問:等高線地形圖是什么呢?
分組實驗:(要求把老齡土做的山峰,用刻度尺量出高度,按1厘米高度差用小刀刻畫出等高線,做好后把山峰放在白紙上。)
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討論:(P155、1、2、3問題,重點是2、3兩問題。)
學生代表發言:(把等高線繪制到白紙上學生方法有多種)
教師選其一種進行示范:
步驟:
①用硬棒從“老齡土做的山模型”山頂直插入到底。
②用小刀按等高線依次橫切“山”但不能切斷其中硬棒。
③把切好的“土串”正放在白紙上,用筆沿山腳輪廓在紙上描出最下面的等高線。
④把第一條到第二條等高線之間的“土塊”從“土串”上卸下,再用筆沿第二條等高線在紙上描出輪廓等高線,依次在白紙上描出相應的等高線。
學生分組實驗:(要求學生盡可能按自己的方法做。)
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展示:
教師小結且提問:等高線繪制在白紙上形狀是怎樣的?(閉合的曲線)
教師講解:對于真正的等高線地形圖實際上是將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投影到同一個平面上來表示起伏的地形。
教師演示:等高線投影1(自制的有陡坡、緩坡、山峰的明膠片山體模型)
等高線投影2(有鞍部、山谷、峭壁的明膠片山體模型)
學生討論:(陡坡、緩坡、山峰、鞍部、山谷、峭壁、山脊的等高線分布特點)
代表發言:
教師小結:(陡坡等高線密、緩坡等高線疏、山頂等高線呈封閉狀由內向外海拔增高、鞍部兩條等高線凸出部位相對、山谷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山脊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峭壁等高線重疊。)
學生讀圖4—56、4—57完成P156的表格
練習:對照等高線地形掛圖由學生找出圖中山峰、山谷、陡坡、緩坡、峭壁、鞍部等。
思考:盆地的等高線有什么特點?
初一地理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說出兩極地區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環境特征,理解在兩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使學生學會判讀極地投影圖,并能根據兩極地區的氣溫特征比較兩極自然環境的差異。
3、通過書中實例,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家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強他們保護兩極地區環境的意識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極地地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特殊性。
2、在兩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兩極自然環境的特殊性。
教學準備
教師
計算機或實物投影儀、兩極地區投影圖。
學生
1、收集有關兩極地區的自然景觀和生物資源的圖片、資料。
2、歷史上人類對兩極考察活動的圖片。
3、日本捕鯨的資料、照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計
師生活動提示和建議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教師:前面我們學過分別位于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國家和地區,今天我們來學習同時位于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地區──極地地區。
問題:
1、假設我們要建一座四面朝南的房子,應建在何處?相反要建四面都向北的房子呢?
2、同學們了解兩極地區嗎?說說你們對南極和北極地區的印象。
3、南極和北極地區的代表動物分別是什么?
板書:一、冰雪覆蓋的地區
極地地區的位置和范圍。
教師:掛兩極地區的投影圖,指導學生看教材P100~101,讀圖10.1“北極地區”和圖10.2“南極地區”。
學生活動步驟
1、找出北極圈和南極圈,并說出北極地區和南極的緯度范圍。
2、研討緯度位置對極地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
3、對圖10、5(“南、北極地區氣溫比較”)進行對比分析。
4、讓學生將南北極的氣溫和人體體溫以及水的冰點來對比,突出極地地區環境的惡劣程度。
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對極地地區產生興趣。讓學生學會在極地地區辨別方向的方法。
展示各組收集的有關兩極的資料和圖片,并展開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讀圖,指出環繞北冰洋的大洲和環繞南極大陸的大洋名稱。
極地地區位于66.5°~90°的廣大地區,緯度位置屬于高緯度,這對極地地區自然環境有著直接的影響,造成兩極地區氣溫低下。通過對比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氣溫,使學生了解南極地區的平均氣溫和最低氣溫均比北極地區低。
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特征。
讓學生閱讀P102的兩則閱讀材料,并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極地地區的資料、圖片。比較兩極自然環境的異同。
學生活動步驟
1、把學生分成兩個大組,一個組代表北極地區,一個組代表南極地區。
2、給5分鐘時間讓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和閱讀材料。
3、各組選代表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圖片,并進行對比,討論。
4、用紙列表比較出北極地區、南極地區在自然環境上的異同點。
教師:下面請小組代表上黑板填寫下表。
附表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自然環境的對比
異同點北極地區南極地區
相同點
不同點
教師小結
北極中心──北冰洋;南極中心──南極大陸。兩極地區終年嚴寒,即使是在暖季時,也是冰天雪地。相比之下南極地區的環境更加惡劣,被稱為地球上的“寒極”,因大部分地區覆蓋著很厚的冰層,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另外還被稱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風庫”。讓學生借助書上的描述、材料和自己找的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并能通過對比,找到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在自然環境上的異同。
提醒學生注意比較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地表的不同,以及兩地在降水量、風速等方面的差異。
表格畫在黑板上,學生填完后注意訂正和點評。
第二課時
新課導入
教師:同學們通過前面知識的學習,可能會感到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與我們所生活的地方有很大的不同,充滿了神秘之處。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人類從未停止對它的認識過程。
板書:二、科學考察的寶地
教師:南極遠離人類的居住地,自然條件又非常惡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科學家去考察。下面給每組布置一個題目,分組討論后,推出一個代表發言。
第一組:人們最初去南極是出于什么目的?現在的目的又是什么?
第二組:南極有哪些自然資源?南極大陸地下的煤是怎么形成的?反映了什么樣的氣候環境?
第三組:南極大陸的冰雪具有什么科研和利用價值?
第四組:為什么把南極地區稱為“天然實驗室”?
學生活動步驟
1、猜想。
2、組內討論發言。
3、老師巡察提示。
4、小組代表發言。
5、其他同學補充或發表不同看法。
6、老師參與總結。
(微機或投影儀展示)
圖片1我國考察隊員手舉五星紅旗站在南極大陸上。
圖片2我國“長城站”和“中山站”的照片。
圖片3“雪龍號”考察船航行在大海上的照片。
教師:同學們在平時讀書、看電視中,可能知道我國在南極建立的兩個考察站的名稱。下面,我們請兩個同學來發布下面兩條新聞,大家在聽的時候請思考下面的問題。
(問題)1、為什么兩次建站的時間都選在2月?
2、我國南極考察船從我國出發時,應該選擇什么季節最好?
學生活動步驟
1、(老師啟發)南極被稱為“寒極”“冰雪大陸”和“風庫”,因此在建考察站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學生回答)避開大風大雪溫度最低的季節。
3、(老師啟發)南半球的季節在月份上與北半球有什么不同?
4、(學生回答)與北半球相反。2月份是南半球最溫暖的'季節,而且2月份南極大陸白晝時間長。
5、(老師啟發)我國考察船到南極要行駛1~2個月。
6、(學生回答)考察船應該在我國冬季(12月或1月)出發最好。
(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大組)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合作學習能力。增強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對各種答案盡量進行鼓勵。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提示學生在圖10、2上找到“長城站”和“中山站”。
教師:北極地區中間是北冰洋,周圍是陸地和島嶼,終年冰封,但不如南極冷。隨著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發現和開采,加上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人類對北極地區的科考越來越頻繁。
下面按剛才的分組,每組推舉兩個同學上臺來展示收集的兩極地區考察活動的圖片并作介紹。
學生活動步驟
1、選最好的圖片和一次考察活動介紹。(其中第一組介紹書上的閱讀材料“穿越南極”,第二、第三組另選一次南極考察活動介紹,第四組介紹北極考察活動)
2、每組兩人上臺介紹,其他人可補充。
3、要求介紹完后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收獲。
三、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
教師:兩極地區有大量的生物資源,比如南極地區的鯨魚,北極地區的北極熊、海豹、海象、海獅等。近年來,由于商業利益的驅動,南極地區鯨魚遭到濫捕濫殺,已陷入危機之中。人類應該怎樣合理利用兩極地區的資源?我們中學生在環保上應該怎么做呢?
下面我們舉行一場辯論賽,一、二組為正方(綠色和平組織),觀點是進行科學研究并不需要每年如此大規模地捕鯨,更何況現代科研手段并不需要通過被殺死的鯨來進行科學研究;三、四組為反方(日本),觀點是捕鯨是為了科學研究,而鯨肉食品只是科學研究的副產品。
學生活動步驟
1、每方四個選手,根據收集的資料準備。
2、雙方陳述觀點。
3、自由答辯。
4、結束陳述。
5、教師點評并小結:面對著最后一塊凈土,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一是簽訂條約,比如《南極條約》的簽訂。和平利用,共同保護兩極的生態環境;二是加強個人的環保行為。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在環保上做出自己的貢獻。在提前布置收集資料、圖片的時候,有目的地按小組布置。該活動著重檢查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讓學生理解科學家不畏艱難,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
將第一排桌子反轉,作為辯論席。
每個環節時間一般控制在2~3分鐘。
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
初一地理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
選自(浙江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七年級第二冊。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學生在小學和七年級第一冊對靜態地球的認識及九大行星繞日運動初步了解的基礎上,繼續通過探究讓學生體會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以及由此體驗太陽的東升西落和晝夜交替的規律,同時,也為后面學習地球的公轉做好準備。是學生對地球原有認識的沿伸(從原來認識的靜態的地球——到動態的地球)。
三、學生分析
我校地處衢江區的山區,學生對天文、地理方面知識了解的比較少;初一學生對空間想象能力也較弱。但學生對天文方面知識有濃厚的興趣。
四、設計理念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及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突出科學探究體現科學本質,注重學生發展。)
本課的設計以皮亞杰為代表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建構主義理論認為認識來源于動作(活動),來源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將個體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分為同化、順應、平衡和自我調節等環節。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包含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大要素。故本人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以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身份出現,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對當前知識有效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努力體現如下特征:
1、強調創設情境并使學生進入情景。
2、強調組織學生進行協作學習活動。
3、強調為學生提供多種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和進行問題研究。
4、強調通過探究式教學方法,利用小組合作模擬形式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喜悅與樂趣。
5、強調學生進行意義建構。
五、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了解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旋轉特征。
2、通過模擬實驗觀察和討論。了解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知道晨昏線的含義及晝夜交替周期。
3、通過模擬地球自轉及其產生的晝夜交替現象,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樂于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六、教學用具
地球儀、十字方向標、礦燭、火柴、白色的乒乓球十四組,地球自轉及晝夜現象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激發引入
師:同學們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你們對我們的家園——地球了解有多少呢?
師:同學們對地球了解的確實不少,現在我有一個問題哪個同學是否能幫我解疑?我們常看到太陽周而復始地東升西落,是太陽繞地球旋轉造成的嗎?
(常見的先入錯誤概念與科學的正確概念發生沖突,激發學生的興趣。)
生:不對,是地球自轉的結果。
師:地球究竟是如何自轉的呢?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探究《地球的自轉》。
(二)探究(1)地球的自轉
師:請同學們轉動地球儀,看看地球儀有幾種轉動方向?
生:(通過轉動地球儀)有自西向東和自東向西兩種。
提出問題:
師:地球究竟是繞地軸自西向東還是自東向西旋轉呢?
建立假設:
學生假設:
1、地球自西向東旋轉。
2、地球自東向西旋轉。
設計實驗檢驗假設:
師:如何來設計實驗檢驗我們的假設呢?
(根據以上的猜測假定太陽不動,用點燃的礦燭代表太陽,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儀,在“地球儀”上某點貼上十字方向標以判定方位,在十字方向標中間插上一火柴代表觀察者。)
師:怎樣檢驗我們的假設是否正確呢?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以觀察者看到太陽是否是東升西落為標準。)
方案一:猜測地球自西向東旋轉。
方案二:猜測地球自東向西旋轉。
(學生進行探究,教師巡視,幫助學生解決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師:請各組派一代表匯報探究的結果,進行組間交流。
得出結論:
1、地球是繞地軸自西向東旋轉。
2、太陽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轉的結果。
師:我們從地軸北端或北極上方觀察和從地軸南端或南極上方觀察,地球儀旋轉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從北極上方觀察地球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觀察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師:我們的結論是否正確呢?讓我們坐上航天飛機離開地球到太空中看看吧!
播放地球自轉的課件。(通過學生相互間合作與探究得出了符合科學的正確的結論,學生有了成就感。)
(三)、探究(2)晝夜交替和晝夜交替現象
師:我們知道我們生活的一天中有白天和黑夜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否世界各地都同時是白天和黑夜呢?能否用我們現有的工具來研究和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完善其中一方案:(1、用點燃的礦燭代表太陽,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儀,讓“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觀察“地球”那部分被“太陽光”照到哪部分沒有被照到。各代表一天中的什么時候?2、轉動“地球”使它自西向東旋轉(即自左向右)轉動,觀察同一地點會出現什么情況?)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實驗中出現的問題。)
小組中學生代表發言:“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代表白天即(晝);“太陽光”沒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表示黑夜即(夜)。轉動“地球”使它自西向東旋轉(即自左向右)轉動,觀察同一地點會出現白天與黑夜交替現象。
師:造成晝夜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學生討論回答:
師小結: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這一半就是白晝,而被著太陽的另一半則太陽照不到,是黑夜,這就產生了晝夜現象。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也就不斷更替,地球每轉一周,晝夜就更替一次,這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
師:晝夜更替一次的時間是多少?
生:約24小時。
演示:地球上被照亮與沒被照亮(即晝與夜)之間有一條分界線——晨昏線(圈)。
師:晨昏線(圈)有幾條?
生(討論):有無數條。
播放晝夜現象及晝夜交替現象課件。(使較抽象較難理解的現象直觀化、具體化、可接受化。)
師:地球自轉產生的晝夜交替現象,對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發展有沒有好處?為什么?請大家課后思考。
師:通過這節課我們大家的探討、研究,你們對地球有那些新的認識?
及你得到了些什么?是否有新的問題!
生:小結(通過學生小結使新的知識與原有知識進行意義的建構,與原有知識進行順應。同時產生新的問題激發新的探究動機和目標。)
八、教學反思:
激發學生探究動機及興趣是有效進行探究式教學和這種教學是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本設計抓住學生的先入錯誤概念與科學的正確概念的沖突引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探究動機及學習興趣。本節課的內容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也較抽象,但通過模擬實驗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視化、易懂化使學生可操作化,效果較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實以一個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身份出現,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按照探究活動的步驟進行探究活動,使學生能真正的動起來、活起來,使學生能真正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們教師確實要改變教育觀念,不能做好好先生把學生捧在手心怕他碎了,含在嘴里怕他化了,應相信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只要我們能為他們創設起較好情境、合適的氛圍學生的科學素養完全可以在“開放、自主”的探究活動過程中得到發展和提高。
初一地理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運用圖文資源描述拉丁美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習俗。
2、在地圖上找出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圍,說出其主要的國家和首都,讀圖說出改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
3、運用地圖描述拉丁美洲的地形分布特點,說明地形對于人類活動的影響。
4、認識正確處理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關系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拉丁美洲的位置和范圍,主要地形區和河流。
教學難點
地形對于拉丁美洲人類活動和氣候的影響。
教法學法
直觀演示,分組討論來源:學科
補充與反饋
課前預習
閱讀教材51——55
導入新課
源: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古老的印第安人在這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至今保留許多珍貴的歷史遺跡。閱讀51頁資料,了解瑪雅文明
展示拉丁美洲國家和地區圖
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完成:
(1)拉丁美洲的組成。
(2)拉丁美洲的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
(3)拉丁美洲主要的國家及首都。
總結講述:拉丁美洲主要指美國以南的美洲部分,包括北部的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鄰太平洋。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主要國家有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其中智利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
重難點教學過程
一、印第安人的故鄉
展示拉丁美洲地形圖
學生活動:
(1)找出拉丁美洲主要的山脈,高原,平原和河流。
(2)分析安第斯山脈對于兩側氣候和農業生產的影響
分析講述:拉丁美洲的地形分東西兩部分,西部的高聳的安第斯山脈,他是世界最長的山脈,阻擋了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使東部平原降水稀少,草原廣闊,因此阿根廷以畜牧業為主,是出口牛肉最多的國家。東部高原平原相間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巴西高原和亞馬孫平原。亞馬遜平原上有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巴西高原蘊藏著豐富的鐵礦。
二、地形與人類活動
學生活動:閱讀54頁課本資料,了解安第斯山脈的情況。
展示拉丁美洲移民構成圖
講解:這里的居民構成非常復雜,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屬于黃色人種,歐洲殖民者的入侵和奴隸貿易使白種人和黑種人也大量進入,各種族相互通婚,形成混血人種。現在的拉丁美洲以混血人種為主,同用西班牙語,巴西通用葡萄牙語。
三、多姿多彩的文化
展示玉米節,狂歡節的圖片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結合自己的經驗和認識,說說拉丁美洲的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多姿多彩的文化形式。
總結應用
拉丁美洲是一塊美麗而富饒的土地,這里生活著勤勞勇敢的印第安人,由于殖民入侵和奴隸貿易使這里人種復雜,以混血人種為主。地形對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影響很大。
初一地理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運用地圖,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羅,里約熱內盧
2、運用地圖,聯系巴西自然條件特點,討論該國如何開發利用和保護熱帶雨林
3、運用地圖,聯系巴西的地形和氣候特點,分析亞馬孫河水量豐富的原因,了解巴西農業和工業的基本特點
4、運用地圖,了解巴西的城市建設和人種構成特點
重難點
重點: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工農業特點
難點:亞馬孫和水量特別豐富的原因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很多同學都喜歡看足球,也知道球王貝利,你知道球王貝利是哪個國家的人嗎?
一、地理概況
1、引導學生在“世界政區圖”找出巴西的位置,并指出它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世界第五大國。
2、引導學生完成P90活動2題,從緯度位置的.角度了解巴西的位置特點
3、引導學生完成P90活動第1題,思考:巴西的地形以哪兩種基本地形為主,各屬于什么氣候類型?
4、結合板圖,講述亞馬孫平原的范圍及亞馬孫熱帶雨林
5、學生自讀材料‘地球之肺“,了解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現狀
6、學生討論完成活動第3題,
(過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沖積而成,亞馬孫平原是有哪條河流沖積而成的呢?
二、亞馬孫河
1、引導學生觀察圖3-41,思考:亞馬孫河的發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
2、設問:亞馬孫河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學生閱讀思考
3、思考:為什么亞馬孫河能成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大河?
4、引導學生完成活動1、2題
三、迅速發展的經濟
1、學生自讀教材,思考:巴西經濟在南美洲地位如何?其經濟強勢可以從哪些方面體現出來?
(過渡)巴西工業的迅速發展,離不開巴西豐富的自然資源
2、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冊P37圖,了解巴西豐富的鐵礦資源和水力資源。
四、人口和城市
1、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冊P37巴西人口分布圖,指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點并結合地圖冊上的有關資料,了解巴西人種的特點。
2、引導學生閱讀P90圖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點。
小結鞏固
學生小結
作業布置
見基訓
板書設計
第六節巴西
一、地理概況
1、位置
2、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
3、氣候: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二、亞馬孫河
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長度世界第二
三、迅速發展的經濟
1、概況:南美洲經濟勢力最強的國家
2、表現:工業體系完整水平高;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3、資源:鐵礦、水能
四、人口和城市
初一地理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目標:海陸的變遷
(1)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
(2)理論依據:大陸漂移假說,板塊運動學說。
2、思想目標:培養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探索精神。
3、重點、難點:了解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并能解釋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它們之間的聯系。
教學輔助教具: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別繪好“南美洲、非洲輪廓圖”和“六大板塊示意草圖”(不畫板塊界線)。
2、用較厚的紙剪好的七大洲輪廓圖片兩套。
3、可活動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凈的細沙和泥糊兩套。
教學:
提問,學生活動、討論、分析。再講解、總結、歸納法。
教學過程設計:(1課時)
一、第1節“大洋和大洲”,導入新課:
展示沒有畫出板塊邊界的“六大板塊示意草圖”,讓學生指認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稱,并能說出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目的:為下面講授新課奠定基礎)
二、講授新課:
板書: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
提問:同學們現在看到的海洋、陸地,從古至今都是這個樣子嗎?都是處于這個位置嗎?會不會曾發生過變遷?
學生討論。一種說法是不會發生變遷;一種說法是會不斷變遷。
教師講授:同學們的討論得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早在20世紀上半葉時,學科科學史上已爭議很久了,那么接下來,我們用一些實例來證明,看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學生活動:看圖2.10“喜馬拉雅山上的海洋化石”、圖2.11“我國東部海底的古河流遺跡”和圖2.12“荷蘭的圍海大壩”,用科學研究實例證明海陸變遷是不變的事實,學生邊看邊討論,再由講解“滄海桑田”的意思,使學生從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不是固定不變的 初中地理,而是不斷變遷的。
板書:一、滄海桑田
提問:海洋、陸地是如何變遷的?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閱讀材料”:“偶然的發現,偉大的假說”。
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輪廓圖”,要求同學們觀察它們的輪廓,并參照課本2.14圖“難道是巧合嗎?”、圖2.16“拼合大陸幾種古老地層的相似性”和圖2.17“海洋、鴕鳥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等圖,看看兩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南美洲及非洲的輪廓的凸凹處可以吻合在一,“就好像一塊陸地被撕破了,分別漂離了原來的位置而來到現在位置上”。
教師歸納、總結:這種現象是德國科學家魏格納首先看到的、發現的,他發現,如果把這兩塊大陸從地圖上剪下來,它們就可以拼合成一個整體,而且就好像一張撕開了的報紙,拼合后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對應了。于是,他提出了偉大的假說──大陸漂移假說,并窮其一生,證明這一觀點。
學生活動:
①把學生分組,每組一套輔助教具──二:七大洲的輪廓圖片。
②比賽:哪一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陸找到,并拼合好。
③提示學生可參照課文圖2.15──大陸的漂移,2億年前的大陸→6500萬年前的大陸→現在的大陸。
活動目的:一方面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識記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發現的喜悅和來之不易。在活動中,啟發學生探究發現的,進而得出結論:魏格納的假說是有科學依據的,是可信的。
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使大陸漂移呢?
板書:三、板塊運動──“板塊運動學說”
這一部分內容是本章節的重點和難點,概念抽象,為符合七年級學生的習慣和能力,采用互動的教學方式加深理解,提高教學效果。
活動:
①把學生分兩組,每組拿一套輔助課件──三:“可活動的`平木板和干凈的細沙和泥糊”。
②第一組:把木板上均勻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細沙,鋪上一層泥糊后,用力向兩邊拉木板,使木板斷裂開來。觀察泥糊及細沙的運動。觀看圖1、圖3。
③第二組:在木板上均勻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細沙,鋪上一層泥糊后,用力從兩邊擠壓木板,使兩塊木板的相交處,一邊被另一邊抬升,觀察泥沙的運動。觀看圖1,圖2。
活動結束:學生分析討論所看到的現象及出現此現象的原因。
①第一組討論結果:板塊張裂,可看見泥沙下陷,板塊分開、移位。
試用這一原理解釋課文活動中圖2.20“東非大裂谷”。和圖2.21“紅海的形成示意圖”(從陸地到海洋)的現象。
教師總結、歸納:板塊張裂運動,使非洲與亞洲的距離不斷擴大,位于它們之間的紅海范圍也擴大。
板書:大陸板塊張裂運動→地表裂谷帶產生(東非大裂谷)→大陸解體(亞非大陸分離)→新的海洋出現(紅海)→新的大洋形成(大西洋)
②第二組討論:結果:板塊受擠壓,地表隆起成山脈狀。
試用這一現象產生的原理解釋課文活動中圖2、22“地中海,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地帶和圖”2、24“喜馬拉雅山形成的示意圖”(從海洋到陸地)的現象。
教師總結、歸納:板塊相向運動,使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靠近古地中海不斷縮小,兩大陸地受擠壓力繼續靠近,相互擠壓的力量使地面不斷隆起,于是板塊擠壓、碰撞形成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陸結合,古地中海消失。
板書:板塊擠壓運動→大陸與大陸靠近(古地中海縮小)→繼續擠壓靠近,地表隆起,呈山脈狀(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板塊疊加結合(古地中海消失)
活動目的:把抽象的運動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動手操作,加深學生理解,培養學生能力。
展示小黑板:“六大板塊示意草圖”,把板塊邊界用色筆加畫,邊畫邊講解六大板塊的名稱。
(板書)1、全球大致可分為六大板塊
2、各大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
3、板塊內部相對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現象
課后作業:
1、活動:把兩塊木板放在水池中,相互擠壓木板,看池水的運動變化,放開手后看木板運動狀態。(池水濺起,木板漂移。池水可看作巖漿、海水)
2、結論:把以上活動的現象用文字描述,并用學過的大陸漂移假說,板塊運動學說解釋這一現象。
課后提高:思考
1、據測量,喜馬拉雅山還在以每年0.33cm~1.27cm的速度上升,這說明什么問題?
2、巖層那么厚重,在運動過程中是否會在巖石上留下什么運動痕跡嗎?
初一地理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通過分析資料知道森林資源的綜合效益,初步利用世界森林資源分布圖,分析世界森林分布概況,理解森林資源急劇減少的后果和保護森林資源的意義。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主要講了三個問題:森林的作用、森林資源的分布、森林的利用和保護。
關于森林的作用,課文重點講解了森林的環境作用,即森林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因為森林的作為一般的物質作用,是人們從古到今一直在使用的、是常見的,但是作為環境資源,人們一般不容易直接感覺到。從某種意義上說,森林的環境作用甚至更為重要,而且這一點已經為越來越多地認識到。通過文章中的一組數據和兩幅示意圖,很明確地說明了為什么森林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關于世界森林資源的分布,課文提供一張地圖,結合曾經學過的自然帶的概念,能夠很清楚地看出世界森林絕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其中針葉林分布亞洲與歐洲最多,闊葉林以熱帶雨林為主,還有一部分亞熱帶常綠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
關于森林的利用和保護,課文講解森林的破壞主要是人類的濫砍濫伐,尤其是熱帶雨林減少的速度很快,并通過漫畫,描述森林資源的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影響;通過“想一想”提出森林利用的三種方法,通過“讀一讀”,提出如何保護森林資源及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教法建議
對于森林的作用,建議用觀察法和討論法。利用森林作用的錄相或VCD等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一個情景,使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進入學習中。同時提醒學生森林具有重要的環境作用。通過觀察與討論,歸納得出森林的作用。教師總結時,突出森林的環境作用,強化學生的認識。
對于世界森林的分布,建議用談話法。學生讀世界森林分布圖和世界自然帶的分布圖,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解決主要林種的分布問題,同時復習大洲的分布。
對于森林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通過人類對森林資源不合理利用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在反過來印證森林資源的環境作用,接著提出解決的方法。采用小組活動的方法,通過閱讀資料、圖片及其它媒體,經學生討論得出結論,通過自己思考,提出倡議。由于是學生自己看到、想到的、提出的,所以對森林資源會更多一份了解和責任感。
教學設計示例1
【教學重點】森林資源的重要性;世界森林的減少與保護森林資源的措施
【教學手段】
錄像:森林資源的作用或VCD《維也納森林》
計算機課件:PowerPoint幻燈片
【教學過程()】
放映《維也納森林》的VCD。
(引入)在人類生存中有一種必需的物質,如果缺少了它,可能幾分鐘就會死亡它是什么?(氧氣)。地球上的氧氣是由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出來的。大面積的植物即森林被稱作"地球之肺"。這是為什么呢?森林還有什么作用呢?今天來研究。
(板書)一、森林的重要性
(學生分小組討論、回答)教師將各組學生代表回答的內容寫到黑板上,和學生一起歸納
(幻燈片)森林是重要的物質資源
(講解)森林作為一種物質資源,從古代到現代一直就受到重視,而作為環境資源,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它有哪些環境作用呢?
(學生活動)讀數據或景觀圖片,對照思考森林的環境作用,回答
(幻燈片)森林更是重要的環境資源——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承轉)世界上大面積的森林分布在何處呢?想一想學過的自然帶的內容,對照世界森林分布圖回答。(有條件應放映復合片:世界森林分布圖中主要的類型可以用Flash做成動畫,樹標滑過即閃動,點擊時出現不同林種的代表景觀)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大面積的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赤道地區的熱帶雨林和北半球中高緯的亞寒帶針葉林。
(板書)二、世界森林資源的分布
(提問)為什么中緯度原始森林分布較少?根據以前學過的知識分析原因。(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講解)人口集中,建筑物多;耕地面積廣;生活用燒柴多;等等
(板書)三、森林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講解)森林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可人們往往只重視森林作為物質資源所起到的作用而忽略其環境作用,使森林遭到破壞。
(提問,出示幻燈片)森林資源遭受破壞文字資料、漫畫"小鳥的悲哀"說明什么問題?(學生討論回答:濫砍濫伐,森林火災,病蟲害等使森林面積減少,森林失去調節作用;野生動物喪失了理想棲息地)
(轉折)如何保護和利用森林資源呢?課文"想一想"(學生回答:第三種方式好)保護森林資源的有效措施是大力提倡植樹造林。
(幻燈片,有條件可以看錄像)讀《水土保持》、《防風護田》示意圖,森林是如何起到保持水土,防風護田作用的?(林冠可以截留一部分雨水,減少雨水對土壤的侵蝕;落到地面的雨水,透過表層的枯枝落葉層滲到地下貯存,旱季時再補充給河流;斜坡上的泥沙隨水往下流動,水流不斷下滲,水量減少,泥沙因流速減慢沉積,河水的含沙量減少,再經過兩道或多道防護林后,到達河流的就是清水,森林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害風經過防護林時,一部分氣流從樹梢上繞過,一部分被枝葉分割成方向不同的小股氣流,摩擦增大,風力減小,沙塵逐漸降落,到達田地后是微風,起到了保護農田的作用。)
(講解)為了保護森林資源,人們采取不同的措施,讀課文"讀一讀",你贊成那種方式?
(總結)今天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到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大家想一想,我們每個人能夠為保護森林資源做些什么?(學生回答)
(作業)寫一份倡議書或畫一幅漫畫或做一個節約森林資源的計劃(如可以從節約紙張、不用木筷子等),并向你的家人鄰居進行宣傳。看那個同學想得好想得妙。
【設計思想】
由于有前面章節學習的鋪墊,所以學習本節知識并不難。但是必須抓住本節的特點: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全章圍繞森林的環境作用展開,通過步步學習,形成必須保護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意識。各部分已學生觀察、討論得出的結論為主,使學生始終在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
對于森林的重要性,學生日常生活的積累和了解較多,所以采用小組討論比賽回答的方式,激發興趣,歸納總結的結論建立在學生的回答基礎上。教師的作用是提供問題的情景、思考問題所需的資料。放映VCD,使學生在悠揚的音樂和優美的圖畫伴隨下進入學習的情景。
對于世界森林的分布,因為已有讀圖能力的培養,所以并不難。觀察后就可以很明確地回答,教師的指導主要在于:
(1)指出熱帶雨林和亞寒帶針葉林都是原始林。
(2)溫帶地區大面積的原始林很少的原因分析。引導學生得出:森林面積的減少與人類的增多和不合理的利用有關系。接著提出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問題。
對于森林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應充分利用課本提供的文字資料和圖片,使學生自己主動地去分析和得出結論,教師補充和引導即可。講到植樹造林時,對將教材中的護田林與護坡林兩幅圖進行調整到此處講解,說明人工種植不同作用的森林有不同的作用,與后面資料中的三北防護林的內容呼應。(也可以將這兩幅圖放到森林的環境作用中講解)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合理利用與保護森林資源是有辦法的'。同時通過整篇文章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保護森林資源人人有責。設計最后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將課堂上形成的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得到深化。
【板書設計】
第三節森林資源
一、森林的作用
二、世界森林的分布
三、森林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教學設計示例2
【教學重點】森林資源的重要性;世界森林的分布
【教學難點】讀圖理解護田林帶和護坡林帶的作用;保護森林與獲取木材的關系
【教學手段】計算機課件:ppt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引入)前面我們學習土地資源和水資源都是從四個方面進行學習的,即該資源的重要性、分布、利用和保護。現在,我們也按這個思路來學習森林資源。
(提問)你知道森林有什么作用?
(展示)森林的作用
(講述)森林為我們提供了木材,使我們可以造房子、做家具、造船、造紙等等。然而森林還有另一個方面的作用,即保護環境。
(展示)"一畝樹林一天的作用",體現了森林保護環境的作用
(練習)用直線把相應的現象與森林保護環境的作用連接起來
(邊講述邊演示)"水土保持護坡林帶作用示意圖"。一座山坡,上面長著人工培育的護坡林。此時,天空陰云密布,大雨滂沱。雨水匯聚成水流,挾帶著泥沙從山坡上滾滾而來。但遇到了護坡林帶的阻滯,水流的速度減弱,部分泥沙沉積在坡上,水流下滲。再經過一道護坡林,水流進一步減弱,泥沙進一步沉積,變成微量清水流入山下的河流。
(提問)
1、護坡林為什么能使地面徑流減少?圖中森林起到了什么作用?
2、如果山坡上沒有森林,從坡上到坡下徑流量及其含沙量將怎樣變化?這將引起什么災害?(水土流失)
3、山坡上的水和土流失了,有什么后果?(土地干旱缺水,土層變薄,植物難以生長)
4、山坡上的水和土流入河里,會產生什么后果?(大量水迅速進入河流易形成洪水,泥土進入河流會淤塞河道,使排洪不暢,容易引起洪災)
5、1998年長江特大洪災的發生跟哪個地區的水土流失有關系?為此國家采取了什么措施?(長江洪災跟長江中上游,特別是四川的水土流失有根大關系。為此,現在四川已禁止砍伐天然林。)
(歸納)由此可見,保護森林不僅可保護樹木,而且還保護了水(水資源)、保護了土(土地資源),還能防洪、防旱。自然界中的水、土、風、沙、大氣成分、空氣濕度都與森林作用有密切關系。因此,人們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展示并提問)讀"世界森林的分布圖",思考下列問題:
1、世界上主要有哪幾個自然帶是森林自然帶?
2、目前世界上仍保留有大片原始森林的是哪兩個自然帶?
3、世界上哪個森林自然帶已沒有大片原始森林了,為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溫帶闊葉林已被大量砍伐,目前世界上熱帶雨林和亞寒帶針葉林帶還保留有大片原始森林。但是,這兩種森林也在急劇減少。特別是熱帶雨林,現在正以每分鐘50公頃的速度消失,如不阻止這種趨勢,幾十年后,地球上將沒有熱帶雨林了。而與此同時,人們植樹造林的面積卻很少。
(展示)熱帶雨林的景觀圖片
(展示并提問)看漫畫,思考:這幅漫畫說明了什么?(破壞森林不僅使野生動物喪失棲息地,同時也是破壞我們自己的家園)
(展示)熱帶雨林和破壞后的熱帶雨林的圖片
(提問)思考:現在,某地有10000公頃森林,對這片森林如何處理,有如下三種不同意見。
1、全部保護起來,禁止砍伐。
2、全部砍伐,以滿足當地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3、把10000公頃人工用材林地,劃分為10片,每年砍伐1片,即1000公頃。砍伐以后,隨即補種樹苗,10年后成材。
你贊成以上哪一種方法?為什么?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你能為保護森林做哪些事情?
(第三種好。它既滿足了人們獲得木材的需要,又可以使森林得到保護和更新,從而使森林提供木材的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的價值都體現出來,是對森林資源最充分的利用)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調查綠色植物對環境的影響
準備工具:溫度計、濕度計、風向儀;記錄用筆、紙張
行動過程:
1、分組:2—4人為一小組,每兩個小組為一大組,利于觀測數據進行比較
2、地點選擇:每大組分為有森林和無森林、有草地和無草地分別觀測
3、時間:每天早、中、晚各觀測一次,連續一周的時間。
4、方法:兩個小組同時調查,用溫度計和濕度計進行觀測。兩個小組進行觀測的兩個地點不要相距太遠。觀測要同時開始并記錄有關的數字,主要有氣溫、濕度、風向和風速等內容。將數字比較分析,看綠色植物(樹木、草地等)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
初一地理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東南亞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了解東南亞主要農作物和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
(3)了解東南亞人口稠密、華人眾多的特點,了解華人、華僑在開發東南亞和支援我國經濟建設中做出的貢獻。
(4)了解東南亞的旅游資源和社會風貌。
技能目標
(1)會讀東南亞地形圖、馬六甲海峽圖,會利用地圖來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2)會用比較的方法來分析東南亞的自然環境特征,區內差異,培養學生的區域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進一步樹立各國發展應該因地制宜的觀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世界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
東南亞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東南亞的氣候及其對農業的影響;農作物及分布
教學難點
(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氣候與農業的關系;農作物的分布
教學方法
觀察、比較、演示、討論、歸納等方法,制作多媒體。
課時:2課時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詩歌方式引入:讀陳毅贈緬甸友人的一首詩: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連,依山復靠水。這首詩所描述的就是與我們國家山水相連的東南亞。
[講授新課]
展示:圖9.1“東南亞在亞洲的位置”和9.2“東南亞的國家和地區”,明確東南亞的范圍,主要國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
(1)范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于中國之南而得名,北部與中國相連;我國有時稱南海為南洋,故習慣上常把馬來群島稱為南洋群島。
(2)國家:共11國,其中東帝汶為新建的國家。教師指圖讓學生說出:與中國相鄰的國家(越南、老撾、緬甸);內陸國(老撾);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尼),也被稱為“千島之國”。
(3)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師指圖讓學生說出:緯度位置(10°S~25°N),這就決定了東南亞主要位于熱帶。
海陸位置: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大部分國家都是臨海國和島國,受海洋影響比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兩個大洲(亞洲和大洋洲),東西兩個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處于“十字路口”,這種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來成為重要的戰略要地。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著名的馬六甲海峽。
展示:圖9.3“馬六甲海峽”,看圖后請大家思考:日本稱馬六甲海峽為“海上生命線”,為什么?
學生討論,教師作適當點撥: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從波斯灣進口石油,向西歐等國出口工業產品,都要途經該海峽,因此日本才會把馬六甲海峽稱為它的“海上生命線”。
承接,我們知道了東南亞的位置,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它的自然地理特點,先看地形。
二、多山的地形
[讀圖]讀《東南亞地形圖》指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并回答下面的問題:總的看地形有什么特點?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有什么區別?(學生回答略)教師指圖介紹主要地形的分布。[教師歸納] 總的看東南亞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從中南半島看,(教師邊講邊繪中南半島山河示意圖,要求學生從圖上找出主要山脈及河流名稱)與我國西南部山水相連,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形勢。
[提問] 這種山河大勢給當地居民生產活動帶來什么影響呢?(上游流經山區,地勢險峻,水流湍急,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為工農業生產提供動力。下游水流緩慢,兩岸形成沖積平原,土質肥沃,灌溉便利,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提問]在圖上找出中南半島上五個國家的首都,它們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點?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這一帶為沖積平原,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農業發達,人口稠密。)
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板書)
[提問] 指導學生讀《東南亞地形圖》后問馬來群島與中南半島相比較,地形有什么區別?(同樣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嶇,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
[看景觀圖]指導學生看課本“坦博臘火山大爆發”圖。
[提問]為什么馬來群島多火山?提示學生參看《六大板塊示意圖》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圖》,并注意與日本比較。
[教師歸納]馬來群島與日本群島一樣,也是位于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地殼不穩定。所不同的是,馬來群島處于印度洋、太平洋兩大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
[提問]火山爆發會給當地帶來什么影響?(一方面會帶來巨大的災難,另一方面火山噴出的火山灰富多種元素,也會使當地的土壤肥沃。)
馬來群島多火山、地震(板書)
總的看東南亞的多山地形與其所在位置是分不開的。它不僅影響了東南亞的地形,也影響了東南亞的氣候,我們來分析一下本區氣候特征。
②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哪些地區?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得出結論。
①從地區看,馬來半島的南部及馬來群島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從國家看,印尼、馬來西亞、文萊、新加坡和菲律賓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這些國家和地區應屬于熱帶雨林氣候。
②從地區看,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的北部、菲律賓群島的北部,緯度相對較高,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從國家看,主要是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等國。
而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展示:圖“曼谷年內各月氣溫與降水量”,歸納出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征,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然后,讀圖“熱帶雨林氣候區一天中的天氣示意”,由學生說出熱帶雨林氣候區一天中降水出現的時間(午后兩點左右),以加深學生對東南亞高溫多雨氣候的印象。
引導學生閱讀材料,東南亞有什么吸引人的旅游資源?請舉例說明。
分小組進行展示:
自然景觀:越南的下龍灣,原始的熱帶雨林。
名勝古跡:緬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
風土人情: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
多媒體展示東南亞豐富的旅游資源圖片,學生做小導游,展示自己搜集的東南亞資料,解說各景點。
通過角色扮演,學生進一步了解到東南亞,感受到旅游業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同時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將地理事物聯系起來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同學們的理解能力。
在東南亞降水豐富著呢,大家覺得這里可以種植什么農作物呢?
(提問)東南亞為什么以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
(教師)對!由于這里水熱充足,人們在種植水稻等農作物的同時,也能培育生長于熱帶的經濟作物。請同學們看書,找出東南亞的更多的世界之最。
學生閱讀圖9.12“東南亞的物產分布”,找出東南亞的熱帶經濟作物。
學生在初步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圍繞教師的置疑,互相討論,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五、華人和華僑集中的地區
承接過渡: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區之一,有5億人生活在東南亞,絕大多數屬黃種人,其中華人和華僑占了相當的比例,是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學生閱讀材料“外籍華人與華僑”,了解華人和華僑的區別(中國人旅居國外,取得所在國國籍的,稱為華人;仍保留中國國籍的,稱為華僑),了解華人和華僑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國的廣東、福建漂洋過海,“下南洋”謀生的歷史。
華人和華僑對所在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應當學習他們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精神。
初一地理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以自學為主了解歐洲西部位置、 地形、氣候概況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了解歐洲西部主要的國家和特征。
3、了解歐洲西部發畜牧業的有利條件和主要畜產品。
4、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及學科參與意識,使學生獲得對其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思維能力及學習方法,拓寬學習空間;
教學重點
歐洲西部的位置、地形及氣候概況
教學難點
利用地圖說明其位置、地形、氣候特點及它們的相互關系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法學法
直觀演示,輔助講解,分組討論,合作突破
教學內容
補充與反饋
課前預習
閱讀教材43——46
導入新課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對外敞開了國門。我們周圍也出現了很多出國留學、打工 或旅游的人。不管他們以何種目的的出國,他們一般會選擇什么樣的國家呢? ( 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世界上有一個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你們知道在哪兒嗎?( 歐洲西部)關于歐洲西部,你們都知道些什么?( 歐洲西部著名的旅游景點;歐洲西部的經濟:歐元、歐盟等)這么好的地方,同學們想不想去看一看?要想去歐洲西部,首先我們要確定它的——?[(地理位置 )我們要先知道它在世界中的位置。
那么出門旅行,尤其行程 較遠的時候,我們要隨身攜帶一些衣物,這就需要提前了解歐洲西部的——?(氣候狀況)只有先知其冷暖,才可以有備無患。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了 解歐洲西部有哪些獨特的自然景觀;要觀賞這些景觀需要到哪些國家去;這些獨特的自然景觀為什么會出現在這些地方。這就需要了解歐洲西部的——?(地形、地貌概況以及河湖狀況 )
重難點教學過程
一、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
特征:國家眾多、人口稠密、經濟發達
歐洲西部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巨大的經濟和政治利益是推動歐洲各國求同存異,走向聯合的動力。本區主要國家是英、法、德、意等。還有最小的國家——梵蒂岡。
大家馬上就可以進入“歐洲西部”開始你們的異域之旅了.在此之前請隨老師進入“氣候”圖中,觀察山脈走向的變化及暖濕氣流的深人情況。 提問:假如阿爾卑斯山脈走向發生變化、斯堪的納維 亞山脈消失,歐洲西部的氣候會有變化嗎?(生:阿爾卑斯山脈變為南北走向,來自大西洋的暖濕氣流就不能長驅直人,歐洲西部大范圍也不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而應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消失,有利于海洋氣流的深入,使整個島嶼顯示溫帶海洋性氣候。)
二、氣候和農業
歡迎大家進人“歐洲西部”開始你們的浪漫之旅,在走一走瞧一瞧時別忘了動動你腦。請大家在欣賞之余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可 以相互討論、研究。
1、歐洲人酷愛乳產品和牛羊肉,他們的這種飲食結構與哪些地理因素有關?
2、歐洲西部的南部地中海沿岸以什么氣候為主?這種氣候對當地的農業產生哪些影響?
3、假如阿爾卑斯山脈走向發生變化、斯堪的納 維亞LU脈消失,歐洲西部的氣 候會有變化嗎?
4、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有什么好處? 有沒有弊端?
這里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多陰雨,熱量少,以畜牧業為主,荷蘭和丹麥都是世界著名的乳蓄大國。很多國家的畜牧業產值占本國農業產值的一半以上。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這里盛產柑橘和葡萄,是亞熱帶水果的主要產區。
學生:閱讀46頁,了解歐洲西部農業的特點。
總結應用
我們今天主要學習了歐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圍,了解了本區的自然環境特點和主要國家,還有發達的農業生產。
【初一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一地理教案6篇03-15
初一上冊地理課件教案(精選14篇)08-14
地理的教案12-12
經濟發展的差異初一地理教案08-30
初中地理教案初中區域地理教案11-03
《長江》地理教案01-31
關于地理的教案02-10
地理《疆域》教案02-20
地理《民族》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