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模板匯總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地理教案 篇1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閱讀氣溫變化曲線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閱讀氣溫變化曲線。理解氣溫變化規律
教學方法
講授法
教學準備
大屏幕、投影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請同學們根據當天的天氣狀況大致估計一下今天的氣溫是多少度?
關于氣溫大家想了解哪些內容?
(板書)一、氣溫與生活
(提問)大家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現象是與氣溫有關的?
學生討論,閱讀書上例子,說明氣溫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
(提問)我想問大家這樣一個問題,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氣溫是變化的還是無論在任何時間或任何地方都是不變的?
可從空間與時間上進行多方引導,例如:一天、一個月、一年,國內與國外,我國南方與北方等等,得出結論。
(板書)氣溫的變化
(副板書)午熱晨涼,冬寒夏暑
(提問)通過這句話你能得出一個與氣溫有關的什么結論?
我們在研究氣溫的變化規律時,經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氣溫的值,請大家閱讀課文,自己都有哪些值,這些值是如何得出來的。
常用于描述氣溫的值有:日最高氣溫、日最低氣溫、日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年平均氣溫,這些值都是通過觀測與計算得來的。
(提問)氣溫是如何觀測的`?(視頻鏈接:氣溫觀測和記錄)
(提問)讀圖“氣溫日變化”和“氣溫年變化”圖,回答大屏幕上的問題。
圖上縱坐標代表什么?橫坐標代表什么?
讀出一天中最高與最低氣溫出現的時刻及讀數。
日最高氣溫與日最低氣溫的差叫什么?
讀出一年中北半球陸地上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出現的月份與讀數。
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叫什么?
(展示圖片)出示孟買和亞庫茨克兩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讓學生比較兩地氣溫年較差大小,并氣溫年較差與氣溫年變化大小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氣溫年較差大氣溫年變化就大,反之則相反。
(新課結束,復習反饋)
板書
一、氣溫與生活
氣溫的變化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閱讀氣溫分布圖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閱讀氣溫分布圖。理解氣溫分布規律。
教學方法
講授法
教學準備
大屏幕、投影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閱讀氣溫曲線圖,今天請大家根據所給數據親自繪制一張氣溫曲線圖。(南半球某地氣溫資料)
提問:這幅圖的形狀與我們上節課閱讀的氣溫曲線圖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說明什么問題?
南半球為波谷形,北半球為波峰形;
南北半球季節相反;
不同地點在同一時間的氣溫不同。
板書:三、氣溫的分布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的等溫線特性示意圖
提問:回憶等高線的概念,了解什么是等溫線。
等溫線上各點氣溫是否相等?
等溫線閉合處,如何判斷是高溫中心還是低溫中心?
等溫線的疏密與氣溫變化之間是什么關系?
相鄰兩條等溫線的差。
大屏幕或掛圖展示世界一月氣溫分布圖(動畫鏈接: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
提問:從赤道向兩極氣溫是如何變化的?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以北回歸線為例觀察海洋和陸地氣溫有何差別?說明什么問題
冬季,海洋氣溫高,陸地氣溫低;夏季相反。
爬山時,感覺山頂比較涼爽為什么?
(學生討論)
()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攝氏度。
(新課結束,復習反饋)
板書設計
三、氣溫的分布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本課時學習目標或學習任務
1、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2、了解我國領土范圍,記住我國的面積;
3、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4、通過在圖上量算我國東西兩端的經度差、時區差,南北兩端的緯度差,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
5、通過多我國遼闊的國土、優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愛國主義教育。
本課時重點難點或學習建議
重點:讓學生掌握我國地理位置的特點,并進一步是學生學會分析與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的方法;
難點:本節教材涉及的地名的空間觀念的建立。
學習要求或學法指導
學習過程
自學準備與知識導學:
1、半球分界線;
2、經緯度的判讀。
一、課件打出謎面,讓學生大聲朗讀兩遍,朗讀時注意紅色的字,然后猜出謎底
(過渡)說明八年級學習中國地理
二、聽歌曲、觀祖國自然風光和祖國發展成就等圖片。老師同時帶有感情色彩朗讀課本序言,從而導入新課
(過渡)了解了我國的海陸位置、緯度位置,讓我們在看看其他幾個國家的位置,教師展示課件
(過渡)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中國,了解中國的位置。
(一)偉大的祖國
活動1:學生分組討論總結中國的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展示討論結果,教師總結。
活動2:對比分析我國海陸位置、緯度位置的優越性。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回做適當提示。讓小組代表發言總結。
(二)遼闊的疆域
活動3:通過找出我國四至點及量算東西南北跨度,說明我國疆域遼闊。教師展示課件,師生共同完成。
活動4:完成課本P3活動題②、④并想一想除此之外,冬季我國南北跨度大還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東西跨度大還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教師對學生討論后的結果盡可能的給與充分評價并進行總結。
(過渡)我國南北季節的差異、東西晨昏的差異有如此之大,是因為我疆域十分遼闊展示各國領土面積比較表,說明我國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過渡)我國不僅陸域廣大,而且也是世界上海洋大國之一.
活動5.讀課本P4第二段,完成課本活動題①、②并填空白圖。教師適當補充領海、內海內容,說明我國海域遼闊,是世界海洋大國。
(三)眾多的鄰國
(過渡)我國不但有遼闊的疆域,而且也有眾多的鄰國
活動6. 讀課本1-5圖完成下列問題
1.按逆時針方向,自東向西找出我國陸上鄰國。
2.從北向南找出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
3.在下圖上填出我國的鄰國。
師生共同完成,說明我國鄰國眾多。
三、課堂小結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
一、偉大的祖國
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緯度位置:大部分在中緯度地區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二、遼闊的疆域
1.領土四至點
最北——漠河以北何龍江主航道中心
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爾高原
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
2.疆域遼闊
1)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2)海域遼闊,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島嶼眾多,管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
三、眾多的鄰國
評價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由教師分析總結并說明對地理位置評價的一般方法。
猜謎語是為了提高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產生了解中國地理位置的熱情;聽歌曲、看圖片使讓學生感受祖國的日益強大,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小組討論代表上臺交流展示,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參與意識。學習成果的展示,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習慣、提高對地理事物的分析評價能力。
培養學生從地圖中善于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加深學生對我國領土的影響,增強民族自豪感。
培養學生養成自學的習慣。并檢測效果。
強化學生識圖記圖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地理空間概念。
復習鞏固,再現知識點,也作為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為以后教學提供參考。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和對一個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特點的分析評價方法 。
練習檢測與拓展延伸:
做《練習冊》相關練習。
*通過與小組伙伴交流測試題/或教師核對答案.給自己打分: 分。
*本節課,在學習興趣、學習狀態方面,你給自己的評價等級是: (優/良/一般/差) 學生當堂獨立完成。
課后反思或經驗總結:
1、 本節課注重引導生抓本節課的重點來教學:1、中國在世界上的位置;2、遼闊的疆域(分別從巳至點、陸地面積、海洋面積、陸上鄰國和海上鄰國等方面來分析);
2、 注重突破難點:采用引導生看圖識別的方式來學習,既培養生掌握看圖的方法,又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人是社會的主體,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關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長的這個結論,學生已經了解,但是如何準確、科學的表述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的增長速度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為什么存在這么大的差異?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還遠遠不夠,本章從人地關系的角度,闡述了有關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識,為今后學生參加生產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人口的增長、分布及人口問題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識,也是學習本章各部分知識的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第一次接觸人文方面的'知識,有可能激發學習興趣,也有可能根本不入門。人口問題是現在社會上出現頻率較高的話題,各國、社會各界對人口問題的關注有助于學生的理解,積極運用辯論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人口增長、分布的特點、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學會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狀況,以及世界人種的分布。通過地圖,能分析影響各地區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世界人口問題,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意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緊迫性,并從中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分析問題,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2.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教學難點: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
3.人口問題及對策。
初中地理教案 篇4
對于剛剛從小學走上初中的學生來講,上好初中地理第一課對學生的來講就更為重要。是為學生從小學階段向中學階段轉換而設置的銜接課。通過給學生講解有趣的地理現象和人地關系方面的地理趣味知識,以增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新認識,提高學生上好地理課的自覺性,使學生逐步養成熱愛地理科學、鉆研地理科學的良好風氣。
以疑激趣
教學片段一:(同步展示圖片)——
教師問:西亞的沙特阿拉伯,人們把旅店的床位安排在屋頂上,大家說為什么呀?
學生1:他們那地方很窮,修不起房子。
學生2:不對,沙特阿拉伯很富裕,石油資源非常豐富,所以不可能是因為窮。
學生3;老師,是不是因為那地方環境優美,住在屋頂可以盡情地欣賞周圍的風光,站的高,看的遠。
學生4:不對,那晚上就不怕冷?也不怕下雨?
老師:同學們,要想搞清楚原因,就的好好學習地理,學好了你的知識自然就豐富起來了,你就能解釋了這些奇怪的現象。
學生們:老師,我們現在就很想知道沙特阿拉伯為什么把床位安排在屋頂上?
老師:好吧,請同學們看地圖,沙特阿拉伯位于熱帶、-帶地區,終年氣溫很高;氣候干旱,很少下雨,可謂“滴水貴如油”,人們把床位安排在屋頂上,沒有被雨淋濕的后顧之憂,這是與當地氣候條件相適應的一種特殊的人文景觀。
學生們:啊?原來如此呀!
教學片段二:——
老師問:來自非洲東部高原地區的運動員經常能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1;他們沒有鞋子穿,已經練出了赤腳走路,所以跑起來快。
學生2:不對,沒有鞋子穿與跑的快沒有關系。
學生3:可能是因為他們經常追趕野獸練出來的。
學生4:是不是因為他們經常沒有水喝,鍛煉出了忍饑挨餓的本領,在跑步中不覺得渴、餓。
老師:大家思維很活躍,老師感到很是欣慰,不過,你們說的還是沒有科學的依據,要想弄清楚原因,大家就的學好地理。現在我就給大家講為什么。請看圖,非洲東部是高原地區,高原地區由于地勢高,大氣中含氧量相對較低,長期生活在高原地區的人,適應了缺氧的環境,中長跑運動員需要有較強的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而來自高原地區的人,無氧耐力具有優勢,比較適合中長跑運動,這也是來自東非高原的運動員取得好成績的一個重要原因。
教師:通過探究一些問題,同學們,你們說,學習地理這門課好不好呀?有趣沒趣呀?
學生:好,很有趣。
評析:
教師提出了一些的問題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以疑激趣使學生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興趣,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審美情趣。同時,老師讓學生先七嘴八舌地發言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以談話、聊天的形式來和學生對話,體現了師生關系民主、融洽。也很符合《地理新課程標準》中學習“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引導學生明白學習地理的方法
教學片段:
教師問:同學們,既然地理課能讓我們內知道很多道理,那么如何才能學好地理課呢?
學生1:做好課前預習
學生2:及時做作業和復習
學生3:上課認真聽講,不說小話、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
學生4: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不能三天打魚,兩日曬網。
教師;如果你想了解一些地方或者了解一些地理現象,你還的必須首先知道它們在地球的什么地方,然后才能進一步去分析產生一些現象的原因,對不對呀?
學生們:對
學生5:老師,像我國南方為什么就熱,北方為什么就冷,這要看地圖才能分析出來。
學生6:為什么俄羅斯的東部地區人煙稀少,這也的看地圖就能分析出來。
學生7:如果不看地圖,我們就不知道西藏在什么地方,美國在什么地方。
教師:同學們分析的很對,學習地理離開了地圖,就等與空中樓閣,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教師:要想學好地理的確需要大家做好課前語系、課后復習、上課認真聽講,你們說的這些道理是學習每一門課程所要求的做到的地理學科除了要求做到以上幾方面以外,我們還得重視學會讀圖,提高讀圖、識圖能力。
評析:
長期以來,所有的課程的'學習都好似教師講,學生聽,滿堂灌,一言堂,根本沒有學生發言的權利,以上對話就徹底打破了傳統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課堂充滿了民主的氣氛,從對話中也能感到學生的認識問題的能力還是很強的,那種把學生看成什么也不知道的陳舊的觀念在這里蕩然無存。
案例反思:
本課以“聊天”、“談話”的方式,與學生共同研討地理與生活的關系,盡量從學生的經驗出發,遵循從感性認識開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認識。盡量利用創設學生熟悉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思維、積極發言,學習有興趣。堅持了“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的思維在前馬腳市的點撥在、評價在后”的原則,使學生樹立起了自主學習的意識。
初中地理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掌握熱帶氣候類型與分布地區。
2掌握熱帶氣候類型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圖的判讀方法,能根據這些資料對一個地區的氣候進行簡潔的描述。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圖表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用世界氣候分布圖指出熱帶氣候類型特點及分布。
2.利用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出氣候類型的特點。
難點
如何讓學生掌握利用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氣候類型的特點。
三、教學用具
地圖
四、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數理比較、討論歸納等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播放一段景觀錄像,包括熱帶雨林、熱帶沙漠、溫帶海洋、苔原帶等景觀。學生觀察討論景觀差別,教師總結:世界各地氣候千差萬別,今天我們一起來領略世界各地的氣候差異。
1、 出示熱帶的四種氣候對應景觀圖
設問:
①這些圖分別代表什么景觀?景觀有什么差異?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熱帶雨林景觀:樹木高大茂密,樹林陰暗潮濕,葉尖經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實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還有河馬.大象.
熱帶草原景觀:樹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動物有斑馬.長頸鹿.獅子等肉食動物.
熱帶荒漠景觀:地面以沙漠為主,動物.植被都很稀少.
②為什么熱帶各地的景觀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
教師總結:這種差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葉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葉子就少,植被就稀少.
教師活動:我們剛才考慮的都是這些氣候類型的`不同點,那么它們還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從氣溫角度來分析。
總結:這四種熱帶的氣候的共同特點為:終年高溫。
不同點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熱帶雨林氣候,最少的為熱帶沙漠氣候。而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為旱雨兩季,而季風氣候是旱雨兩季明顯,降水總量大;草原氣候也有旱雨
2、 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氣溫、降水資料圖完成下表
景觀名稱 熱帶雨林 熱帶草原 熱帶季雨林 熱帶荒漠
對應地名
全年降雨量
氣候特征
3、教師活動:
那么這些氣候類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個地方氣候類型分布最廣
學生讀圖回答:
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廣的是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
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雨林兩側,最廣的是非洲。
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最廣的是亞洲。
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的內陸及大陸兩岸地區,最廣的是非洲的北部。
4、小結
現在,請大家把書合上,我們來回憶一下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5、課堂練習
板書設計:
熱帶氣候類型:
1. 熱帶雨林氣候: 2. 熱帶季風氣候:
3. 熱帶草原氣候: 4. 熱帶沙漠氣候:
初中地理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緯度變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劃分。
3、了解24節氣劃分及對農業的意義。
4、理解地球上五帶的形成。
德育目標
通過理解地球公轉及其產生的 地理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學習過程中,通過 教師引導思維的方式方法,使學生獲取學習知識的進取精神。
教學建議
關于四季的劃分的 教學建議
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劃分四季的依據,既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隨季節的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變化的規律。這里需要強調季節的變化與日地距離無關。然后,引導學生讀《二十四節氣與四季》圖,明確我國和西方國家不同的四季劃分方法,找出二者之間的差異。最后,指出我國以二十四節氣劃分四季對農業生產的指導意義。
關于五帶的劃分的 教學建議
這部分 教學內容,可以從讀《五帶的劃分》示意圖引入。要求學生明確五帶劃分的界限和依據,掌握地球上年太陽輻射總量從低緯地區向高緯地區減少的規律。最后, 教師指出五帶劃分的 地理意義。
關于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的 教學建議
正午太陽高度有在同一時刻隨緯度的變化,也有在同一緯度隨時間的變化。在 教學中,要緊緊抓住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這是產生正午太陽高度隨空間和時間變化的直接原因。在課堂 教學中,可以利用課本中的《二分二至正午太陽高度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的變化,然后找出變化規律。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區域,一年內可獲得兩次太陽直射,其正午太陽高度的最大值的出現,要視太陽直射點的位置而定。 教師在 教學中要力求使學生明確這一點。
關于晝夜長短的變化的 教學建議
晝夜長短的變化,有在同一時刻隨緯度的變化,也有在同一緯度隨時間的變化。在 教學中,可利用課本中《二分二至晝夜長短變化示意圖》,從晨昏線的位置變化入手,分析晝弧和夜弧的長短對比,找出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需要強調的是,晝夜長短的變化是一個漸變過程,其中有量變也有質變。不論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夜長隨緯度逐漸縮短為0時,就會出現極晝現象;晝長隨緯度逐漸縮短為0時,就會出現極夜現象。從赤道到兩極的任何地點,晝夜長短都會出現由極大值到極小值的周期性變化。只有赤道上無晝夜長短的變化,全年晝夜平分。
教學設計方案
〖導入新課〗復習地球公轉運動中有關黃赤交角、太陽直射點移動的知識,引出不同季節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的 教學〗
1. 讀圖:《二分二至全球的正午太陽高度角》
2. 提問:分別找出二分二至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說出南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3. 講解: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值;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4.板書: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冬至日 南回歸線最大,向兩極遞減。
夏至日 北回歸線最大,向兩極遞減。
春、秋分日 赤道最大,向兩極遞減。
〖晝夜長短變化的 教學〗
1. 讀圖:《二分二至全球的晝長》
2. 提問:結合生活實踐,說明北京冬、夏季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分析說明在二分二至時北半球晝夜長短隨緯度的變化情況。
3. 講解:每年由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期間,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大于夜長,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其中,由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由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夏至日時,晨昏線(圈)與經線圈的夾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南半球反之。每年由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期間,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大于晝長,且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其中,由秋分到冬至,北半球夜漸長晝漸短;由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夜漸短晝漸長;冬至日時,晨昏線(圈)與經線圈的夾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夜最長晝最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南半球反之。在春、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晨昏線(圈)經過南北極點,與某條經線圈重合,全球各地晝夜平分,各為12小時。
4.板書:北半球晝夜長短的變化:
春、秋分 全球晝夜平分
夏至日 晝長夜短且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內極晝)
冬至日 晝短夜長且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內極夜)
〖四季劃分的 教學〗
1. 讀圖:《二十四節氣與四季》
2. 提問:歐美國家和我國在四季的劃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種四季劃分方法與我國氣候更加吻合,對農業更具指導意義。
3. 講解:歐美國家和我國在四季的劃分上,都是屬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轉軌道上,每轉過90°劃分為一個季節;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都是將一年之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定為夏季;將一年之中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定為冬季;冬夏的過渡季節定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體的`劃分時間上有先有后。我國以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點,劃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節開始早于歐美國家,與我國氣候更加吻合,對農業更具指導意義。
4.板書:四季的劃分:我國 以“四立”劃分
歐美 以“二分二至”劃分
〖五帶劃分的 教學〗
1. 讀圖:《五帶的劃分》
2. 提問:說出五帶的劃分界線和劃分的依據。
3. 講解:在同一季節,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隨緯度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緯度分異的規律,形成了五帶。以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為界限,把地球表面分為熱帶、南北溫帶和南北寒帶。五帶反映了年太陽輻射總量從低緯地區向高緯地區減少的規律,它是人們研究地球表面各自然帶分布規律的基礎。
4.板書:五帶的劃分:名稱和界限
劃分的依據
探究活動
【活動主題】
南極圈內地區與北極圈內地區相比,其同緯度的地區的極晝、極夜天數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不一樣?
【活動步驟】
理解極晝和極夜的產生的原因
理解產生極晝和極夜有何規律
地球公轉的規律(尤其是在公轉軌道上不同位置的線速度變化規律,以及這種變化如何影響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停留時間的相應變化)
描繪發生極晝時太陽在天空中的運行軌跡
查找與以上資料相關的媒體資料(圖片,錄像等)
制作多媒體演示材料
制作能說明本主題原因的模型
【成果展示】
可以選擇這樣兩種方式:
(1)制作出演示模型,把極晝和極夜相關的知識制作成板報
(2)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
初中地理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讓學生知道地平面上的八個基本方向,并且學會在不同類型的地圖中判斷方向的不同方法。
(2)了解圖例和注記及其應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在地圖上判斷方向,能在野外辨別方向;會繪制教室平面圖和校園圖。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所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在不同類型的地圖中判斷方向的不同方法
教學難點
在經緯網地圖和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斷方向。
二、教學過程:
三、教學時間:三課時
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講演法
五、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學生打開繪圖本,標注當天的日期,依慣例寫出太陽直射在哪個半球、晝夜長短的情況。
2.問上課的此時我們看太陽是往哪個方向看?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提問】養成記地理日記的習慣;復習舊知,從生活中引出今天的課題。
過渡:
在陌生的地方(野外)怎樣判斷方向?學生交流
我們今天主要來研究地圖上的方向。
【學習目的】體驗生活中的`地理。
新授:
(一)一般地圖的方向判斷
你會在地圖上判斷方向嗎?你會判斷不同地點的相對方向嗎?教師板圖。
學生說明判斷方向的步驟和關鍵點。
【設計】1.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判斷方向的方法。2.一般地圖方向的判讀對學生來說最大的難點是“參照點”問題,所以,講清楚參照點是關鍵。
(二)有指向標地圖的方向判斷
1.所有地圖的方向都可以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斷嗎?(展示學生中秋節搜集的門票地圖,用箭頭標注了北方。)
2.為什么有的地圖要標注指向標。
3.怎樣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斷方向?
學生同桌交流、回答。
4.通過學生總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判斷指向標地圖方向的方法。
(三)經緯網地圖的方向判斷
1.還記得經線和緯線指示的方向嗎?(經緯儀教具展示不同角度看經線緯線的指示方向)
2.怎樣在畫有經緯線的圖上判斷方向呢?板圖展示。(復習舊知,期待做錯的同學說出或畫出自己的想法)
4.學生練題
學生回答。學生板圖畫方向。
【設計目的】1.經緯線地圖方向的判讀是難點,尤其是兩極地區的地圖判讀,畢竟,對于七年級的小孩子來說,空間想象力是很有限的,教具的適當運用,可以化難為易,直觀、生動的展示難點內容。2.鼓勵學生說出錯誤答案,對他和其他同學都有好處,老師能從中發現問題所在,使教學更有針對性。3.編題可鍛煉學生從教師的角度思考問題,是知識和能力的提升。
(四)小結
生活中有這樣一句話:“找不到北了。”來說明找不到方向、摸不清頭緒、不知怎么做等等。這句話對你今天學習方向有沒有啟發呢?
初中地理教案 篇8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第2 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目前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工業中心多;農業不占重要地 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2、能力目標:了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最繁榮的地區,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區的主要旅游資源或旅游景點的分布。
3、教育目標:通過對旅游資源的學習,可以擴展學生嚴結合增加旅游地理知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工業中心多;農業不占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了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最繁榮的地區,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區的主要旅游資源或旅游景點的`分布
教學難點:
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工業中心多;農業不占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 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教學方法:
綜合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 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
掛圖、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上節課內容。
請同學說說歐洲的地理位置和輪廓、地形。(學生回憶,并回答問題。)
二、導入新課:
歐洲西部的各個國家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征簡單易記,但是歐洲西部在世界上最突出的地位還在于歐洲西部的經濟和旅游業。
學生活動:幻燈演示歐洲的特產和風景讓學生說說。
三、教授新課:
板書:一、雄厚的經濟實力
(對照書54頁圖簡 單介紹資本主義的發展史。)
1、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經濟發展水平仍 居各大洲首位。
(指導學生讀統計圖。)
2、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
3、農業不占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 業結合較好。
(簡單介紹,結合幻燈讓學生了解)
法國、英國、荷蘭、丹麥等國有發達的農牧業
利用書55頁閱讀材料了解歐洲部分國家的特色產業
瑞士——鐘表
瑞典—— 造船、汽車、機 器制造業
丹麥——畜產品“歐洲的牧場 和食品庫”
挪威——水產品
荷蘭——鮮花(尤其是郁金香)
板書 二、繁榮的旅游業
1、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最繁榮的地區簡單分析其原因,
2、主要旅游資源或旅游景點(通過幻燈讓學生欣賞)
挪威——陡峻幽深的峽灣,午夜的太 陽
瑞士——“世界公園”的稱號、冰雪皚皚的山峰、世界表都伯爾尼
西班牙——陽光燦爛的海灘、精彩的斗牛表演
法國——田園風光、“藝術之都”巴黎、埃菲爾鐵塔、羅浮宮、巴黎圣母院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千年古都”羅馬、龐貝古城、狂歡節
奧地利——“音樂之都”維也納
德國——慕尼黑的啤酒節
小結:
總 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作業:
目標檢測相關內容。
教學后記:
本節課的內容比較簡單,可以通過大量的材料指導學生自學。在 今后的講述中,可以讓學 生自己講課,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初中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的教案01-05
初中地理教案04-14
初中地理備課教案05-01
初中地理教案【熱】01-13
【熱】初中地理教案01-08
【推薦】初中地理教案01-10
初中地理教案【熱門】01-09
初中地理教案:地形05-03
【精】初中地理教案12-31
【薦】初中地理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