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中地理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地理教案 篇1
中東
案例設置目的
(1)重視世界上地理問題突出地區和國家出發,從引導學生關注世界上的熱點問題和熱點地區出發,選擇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半個多世紀里,世界上沖突、戰爭最頻繁的熱點地區;(2)圍繞西亞之所以成為熱點地區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石油資源、匱乏的水資源及宗教文化差異問題逐一鋪陳展開,并采取揉和的方法,將本區的氣候特征、經濟發展、居民特征和國家風俗習慣等內容連帶寫出;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重點在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以及總結規律、原因分析、信息判斷等項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觀,以及人地協調的觀念。
教學要求
知識目標:1.讀圖說明西亞地區的范圍、位置;分析本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掌握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二洋三洲五海之地,東西方交通要道;絲綢之路。
2.明確西亞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及西亞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通過讀河流圖及氣候圖,分析本區水資源狀況,并討論由此可能產生的地區爭端和沖突。
4.通過閱讀材料及圖片,使學生了解西亞地區的文化差異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標:根據收集到的圖片、新聞等一些資料,對中東地區有所了解;通過圖片、地圖了解三洲五海之地;將收集到的有關中東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一些地理概念。
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關注世界上地理問題突出的熱點地區和熱點問題,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資料觀及人地協調觀念;明確在各國、各民族關系中,應強調對話而非對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學重點
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豐富的石油資源。
教學難點
西亞重要的石油運輸線;
教學過程
課題導入
播放錄像。教師課前搜集有關錄像,如第一部分“千年爭端,今日焦點”?翠浵駮r,要求學生記錄并思考:(1)西亞的地理概念是什么?(2)西亞地區的千年爭端因何而起?(3)西亞成為今日焦點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三洲五海之地
教師提問:西亞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點,使其成為東西方勢力爭奪的熱點?討論并回答。向學生闡明“西亞”概念和名稱起源。
引導學生指圖說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義和具體位置,并指出本區還有哪些重要的海域和咽喉要道。教師應特別指出“里!迸c其它四海的不同,并強調“海洋”與“湖泊”以及“內流湖”在概念上的差別。
提問:讀圖說出“土耳其海峽”與“蘇伊士運河”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什么樣的重要性?
(1)同為兩大洲界線;(2)土耳其與埃及因此成為地跨兩大洲的國家;(3)歐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國家的海上道路因蘇伊士運河而大大縮短,方便了西方國家向東方的殖民擴張和資源掠奪。如課時允許,還可對蘇伊士運河的歷史和與埃及經濟的關系作補充介紹。
二、豐富的石油資源
提問:提到西亞就不能不提到石油,而為什么說西亞是世界石油寶庫呢?建議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從地圖和“活動”課文入手,從空間(分布)和數量(儲量、產量、出口量)兩方面探求結論。
教學中要注意不同形式地圖的作用,如通過讀西亞石油分布圖,可使學生明確西亞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蓪φ帐澜缯䥇^圖,由學生說出主要的產油國。
教師應由此引導學生關注人類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相互關系,也可由此初步探討單一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學習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知識綜合思維的意識和能力,并滲透能力和價值觀念的培養目標。
可引導學生結合本區地形、氣候圖,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這些石油國在發現石油前,經濟以何為主?(干旱缺水,高原山地為主——灌溉農業及牧業——經濟落后貧困)
(2)石油枯竭后,他們的經濟出路又在哪里?(發散討論)
三、石油輸出路線:
1、西亞——地中海和紅海沿岸——西毆和北美。
2、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流洋——馬六甲海峽——日本。
3、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流洋——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辈剂_陀海峽——大西洋——西毆和北美。
四、匱乏的水資源
1、從本區氣候特征入手,引導學生說出為什么在西亞地區,水資源比石油資源更寶貴?進而討論水資源匱乏會對本區的生產生活造成什么影響?
2、引導學生分析本區水資源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國共用),進而分析“為什么說西亞一直在為水而戰?”
3、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不依靠戰爭,西亞各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建議以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和以色列的節水農業為例,加深學生對良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協調人地關系的認識;還可以舉從鄰近的土耳其等富水國家輸水的例子。)
五、文化差異
1、建議以錄像、圖片資料等直觀素材介紹三大宗教文化的差異性。
2、讓學生收集有關阿拉伯文化和風俗習慣的資料,在課上相互交流。
3、通過錄像,活動——巴勒斯坦問題”,開展以下討論:
(1)談談你對阿以沖突的認識?(或為什么說阿以沖突是西亞問題的核心?)
(2)你認為世界各國發生矛盾時,應以什么樣的態度來解決才是最明智的?
教學反思
本節課緊緊圍繞長期的熱點地區和三洲五海之地這兩個問題展開。西亞這里是世界爭端的焦點,認識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了解當地的人文文化,學習石油資源,對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是意義。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學習起來事半功倍。這是地理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它將對學生終身學習地理乃至其他知識產生深遠的影響!皩W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了《西亞》這節內容,我們從中獲得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對我們有用嗎?從西亞經濟的發展中學習可以借鑒的經驗,就是對我們有用的知識。而這樣的知識是極富有生命力的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讀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和主要地形區。
2.了解黃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黃土風情”。
3.結合圖文資料,了解黃土成因和黃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學重點
讀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和主要地形區
教學難點:
結合圖文資料,了解黃土成因和黃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明確任務
說起黃土高原,人們眼前總浮現厚厚的黃土和千溝萬壑的大地景觀,那么黃土的由來和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知識點一、文明的搖籃讀圖
1.讀圖6.25,完成下列各題。
(1)在圖中找出:
內蒙高原、秦嶺、太行山、鳥鞘嶺。
(2)在圖中找出:
陜西省、山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
(3)黃土高原東起 山脈,西至 ,北連 高原(大致以 為界),南抵
(4)黃土高原因覆蓋著深厚的 而得名,地表 、,水土流失嚴重。
2.古代文明
(1)在黃土高原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2)黃土高原土質肥沃,便于耕種。早在六七千年前,這里的平原就出現了原始的農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園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禱豐年的場所;位于陜西省黃陵縣的,相傳是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園。
3.黃土風情:黃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許多獨特的民風民俗。
(1)黃土高原特有的傳統民居是 ,原因是黃土具有 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較 ,容易開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陜北民歌是 ,其歌腔高亢而悠長,具有濃郁的`“黃土風情”和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知識點二、風吹來的黃土
運用黃土“風成說”,解釋下列現象
課本P27頁活動:
1.下列現象被認為是支持黃土“風成說”的證據,寫出它們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
2.關于黃土的來歷,你還有其他的推測嗎?
歸納:關于黃土高原的成因,科學家提出了很多假說,其中得到廣泛認同的是“說”。該學說認為,黃土是由風從、和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吹來的
知識點三:嚴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黃土高原的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_的地區之一。這里的遭到破壞,疏松的黃土缺少了保護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別是每遇,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為嚴重。結合教材圖6.32,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1)自然原因:
①黃土土質 ,多 ,許多物質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 保護;③夏季降水,且多 。
(2)人為原因:
、偃硕嗟厣,開發歷史悠久,長期的 導致生態環境惡化;② 等活動破壞地表。
(4)合作探究:討論完成教材29頁“活動”2,得出結論是:①土質:(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②坡度:(陡坡或緩坡)更容易水土流失。降水強度越,水土流失越嚴重。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帶走地表肥沃的,破壞了和,使得自然災害加劇,惡化
(2)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劇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庫,給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難。
(3)閱讀教材29頁圖文資料,完成“活動3”
知識點四:水土保持
1、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的措施
(1)采取 等生物措施與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如陡坡地退耕、,過度放牧的地方等。
2.合作探究:
結合教材,30頁“活動”題的圖文資料,討論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1)讀教材圖6. 37 ,討論“打壩淤地”對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溝谷中修筑 攔截坡地流失的 ,堆積形成肥沃的 (2)讀教材圖
6. 38,林草護坡的作用:植樹種草,建設 ,能夠有效減緩暴雨和流水對地表的侵蝕,減少表土流失,起到 、 的作用。
(3)退耕還林、還草是國家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大舉措:①陡坡地應全部退耕,緩坡地應修建 耕作。
②退耕結合 ,發展林、牧等多種經營,解決好農民的生活出路。 ③退耕的同時要控制 的增長,減輕其增長過快對土地的壓力。 ④退耕是一項綜合舉措,黃上高原的 和水土保持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仕務。
(三)展示交流,自主構建
(1)疑點、難點、分歧點探究思考
讀圖6.29,試解釋由“塬”到“梁”再到“峁”的原因。
明確:源的頂部平坦開闊,四周被流水侵蝕形成;源面受流水侵蝕,溝谷發育,分割成長條狀的;梁進一步被溝谷切割分離,形成孤立的饅頭狀山丘;溝谷進一步發育形成,它是黃土高原農業發達、人口集中的地區。
(四)鞏固訓練,拓展提高探究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四川經濟發展水平及其地區差異;了解四川旅游業的發展;了解四川省的交通發展。
2.能力目標
學會運用地圖、資料分析四川省經濟發展的優勢;培養學生對比、歸納和綜合分析等能力。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和終身學習地理知識的愿望。
教學重點
如何充分發揮當地優勢發展地方經濟。
教學難點
學會如何從社會經濟的角度描述一個地區。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 四川東西差異大,自然災害頻繁。特別是20xx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給四川帶來了重創,同時也給四川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四川人民在20xx年以14.5%的經濟增速向全國人民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四川人民是如何在經濟上迅速崛起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崛起的四川”。
[教師活動]
1.(板書)崛起的四種。
2.用多媒體展示圖8.7、8.8、8.9、8.10、8.11.
3.提問:說說自己家鄉有哪些特色的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學生活動] 回答:
1.……
2.……
[教師活動]
1.更正或補充。
2.(板書)西部的經濟強省。
3.家鄉人民把四川建設成了我國的西部地區工業總產值最大、工業門類齊全、優勢產品較多的省級行政單位。
4.提問:家鄉人民發掘了哪些優勢條件來發展經濟?
[學生活動] 回答:
1.……
2.……
[教師活動]
1.更正或補充。
2.(板書)旅游天堂。
3.(轉承)“天下山水之觀在蜀”。四川的旅游業,地震災后迅速復蘇。20xx年,四川人民將旅游業作為災后重建的優勢產業和先導產業,大力實施重振旅游工程,全省累計實現旅游總收入1472.48億元,同經增長34.8%.
4.說說自己家鄉有哪些旅游景點?
[學生活動] 回答:
1.……
2.……
[教師活動]
1.補充飲食文化及紅色旅游資源等。
2.對旅游資源分類:
自然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
人文旅游資源
[學生活動] 將自己列舉的與老師補充的旅游資源分類。
[教師活動] 作為學生,在旅游業發展中我們能做些什么?
[學生活動] 完成P.105的活動。
[教師活動]
1.更正或補充。
2.(轉承)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交通。由于受盆地地形的影響,昔日的四川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之說。但四川地處西南腹地的`位置,使四川自古就是西南交通的要沖。在四川人民的努力下,如今的四川,早已天塹變通途,成為大西南的交通樞紐。
[學生活動] 完成P.107的活動。
[教師活動] 用多媒體展示四川的發展戰略,激發學生熱愛四川的情感和建設四川的責任感。
[師生小結]
板書設計
西部的經濟強省
自然旅游資源
崛起的四川 旅游天堂
人文旅游資源
高速發展的現代化交通
初中地理教案 篇4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 標:讓學生了解南極洲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知道南極洲是冰雪覆蓋的大陸;酷寒、干燥、烈風的 冰原氣候;豐富的淡水、鐵、煤、鯨、企鵝、磷蝦等自然資源。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從地圖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以 及從課外書籍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
3。 教育目標:讓學生了解南極洲是科研的寶地,理解人類對南極 洲的科學考察,了解我國在南極洲建立的長城站、中山站和科學考察的近況,培養學生熱愛 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南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認方向。人類對南極洲的科學考察。
教學難點:在南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認方向。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復習提問上節課內容。學生回憶,并回答問題。
請你說說南極和北極地區的位置特點和氣候特點。
二、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走進了冰天雪地的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在那么冷的環境中,有沒有動物呢?(學生回答有,并且舉例說明。)那么,這些動物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動物資源 。20xx年我國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 上,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人類對兩極地區的探索還遠遠不夠,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努力學好各課的知識。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許多的有關兩極地區的小材料,各種趣聞,小故事。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三、講述新課:
指導學生以閱讀形式,找出有關的答案。
、绫睒O地區和南極地 區的 自然資源
1、 淡 水資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儲于兩極地區。淡水資源十分豐富。
2、 礦產資源
南極地區,已發現220種礦物,煤儲量豐富,查爾斯王子山脈上有是節上最大的鐵礦床,另外還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3、 生物資源
請同學們看一下圖片,62頁“兩極地區的'動物”。
63頁,活動題。
、楸睒O地區和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
指導學生閱讀64頁,《南極探 險》。了解人類征服南極的過程。
1、 人類對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
2、 我國在南極建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長城站、中山站
3、 我國對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指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這兩個考察站的地理位置。)
教師引導:20xx年我國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上,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人類對兩極地區的探索還遠遠不夠,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
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努力學好各課的知識。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許多的有關兩極地區的小材料,各種趣聞,小故事。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學生活動: 學生站到講臺上,給大家講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南北極趣聞、故事等等。
作業:目標檢測的相關內容。
教學后 記:
后半節課,學生自主交流,講 一下關于兩極地區的小故事,學生們的積極性都很高,課堂氣氛熱 烈,下課后,學生們的發言仍沒有結束。以后可以上一節關于兩極的地理知識交流課。
初中地理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1、教材是我國鄰近的國家和地區一章的第一節,教材設計能使學生比較充分地了解日本這一東亞島國的自然地理特點和人文地理特點。
2、教材先對日本地理條件進行了分析,使學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點,進而達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成功之處,即“加工貿易經濟”這一經濟發展的方式,并以此作為我們的借鑒。
3、本節教材另設閱讀、圖表、活動等,在說明日本地形和組成,經濟發展方式,擴展學生知識面,使學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經濟狀況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獲取知識的樂趣,從而開闊了視野,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
學情分析
農村學生視野相對狹窄,但對日本這個國家并不陌生,只是對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認識,因此學生對這節課應該存有較大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日本的自然環境,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關知識
。2)結合日本的國情,分析其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的發展特點,使學生能夠說出日本工業帶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3)能舉例說明日本與我國在經濟貿易、文化等方面的聯系密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收集圖片、查找文字資料、小組討論、分析處理資料,逐步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性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防震意識和環保意識,初步建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日本的輪廓組成
2、日本是一個多地震、多火山的國家 。
教學過程;略
初中地理教案 篇6
本課時學習目標或學習任務
1、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2、了解我國領土范圍,記住我國的面積;
3、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4、通過在圖上量算我國東西兩端的經度差、時區差,南北兩端的緯度差,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
5、通過多我國遼闊的國土、優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愛國主義教育。
本課時重點難點或學習建議
重點:讓學生掌握我國地理位置的特點,并進一步是學生學會分析與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的方法;
難點:本節教材涉及的地名的空間觀念的建立。
學習要求或學法指導
學習過程
自學準備與知識導學:
1、半球分界線;
2、經緯度的判讀。
一、課件打出謎面,讓學生大聲朗讀兩遍,朗讀時注意紅色的字,然后猜出謎底
(過渡)說明八年級學習中國地理
二、聽歌曲、觀祖國自然風光和祖國發展成就等圖片。老師同時帶有感情色彩朗讀課本序言,從而導入新課
(過渡)了解了我國的海陸位置、緯度位置,讓我們在看看其他幾個國家的位置,教師展示課件
。ㄟ^渡)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中國,了解中國的位置。
(一)偉大的祖國
活動1:學生分組討論總結中國的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展示討論結果,教師總結。
活動2:對比分析我國海陸位置、緯度位置的優越性。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回做適當提示。讓小組代表發言總結。
(二)遼闊的疆域
活動3:通過找出我國四至點及量算東西南北跨度,說明我國疆域遼闊。教師展示課件,師生共同完成。
活動4:完成課本P3活動題②、④并想一想除此之外,冬季我國南北跨度大還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東西跨度大還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教師對學生討論后的結果盡可能的給與充分評價并進行總結。
。ㄟ^渡)我國南北季節的差異、東西晨昏的差異有如此之大,是因為我疆域十分遼闊展示各國領土面積比較表,說明我國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ㄟ^渡)我國不僅陸域廣大,而且也是世界上海洋大國之一.
活動5.讀課本P4第二段,完成課本活動題①、②并填空白圖。教師適當補充領海、內海內容,說明我國海域遼闊,是世界海洋大國。
。ㄈ┍姸嗟泥弴
(過渡)我國不但有遼闊的疆域,而且也有眾多的鄰國
活動6. 讀課本1-5圖完成下列問題
1.按逆時針方向,自東向西找出我國陸上鄰國。
2.從北向南找出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
3.在下圖上填出我國的鄰國。
師生共同完成,說明我國鄰國眾多。
三、課堂小結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
一、偉大的祖國
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緯度位置:大部分在中緯度地區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二、遼闊的疆域
1.領土四至點
最北——漠河以北何龍江主航道中心
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爾高原
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
2.疆域遼闊
1)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2)海域遼闊,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島嶼眾多,管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
三、眾多的鄰國
評價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由教師分析總結并說明對地理位置評價的一般方法。
猜謎語是為了提高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產生了解中國地理位置的熱情;聽歌曲、看圖片使讓學生感受祖國的日益強大,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小組討論代表上臺交流展示,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參與意識。學習成果的展示,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習慣、提高對地理事物的分析評價能力。
培養學生從地圖中善于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加深學生對我國領土的影響,增強民族自豪感。
培養學生養成自學的習慣。并檢測效果。
強化學生識圖記圖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地理空間概念。
復習鞏固,再現知識點,也作為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為以后教學提供參考。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和對一個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特點的分析評價方法 。
練習檢測與拓展延伸:
做《練習冊》相關練習。
*通過與小組伙伴交流測試題/或教師核對答案.給自己打分: 分。
*本節課,在學習興趣、學習狀態方面,你給自己的評價等級是: (優/良/一般/差) 學生當堂獨立完成。
課后反思或經驗總結:
1、 本節課注重引導生抓本節課的重點來教學:1、中國在世界上的位置;2、遼闊的疆域(分別從巳至點、陸地面積、海洋面積、陸上鄰國和海上鄰國等方面來分析);
2、 注重突破難點:采用引導生看圖識別的方式來學習,既培養生掌握看圖的方法,又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初中地理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鎮、綠洲及交通線的分布特點。
2.舉例說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對河流、綠洲分布的作用和影響。
3.根據資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開發利用的成功經驗,以西氣東輸為例進行說明。
【過程與方法】
通過豐富的圖文資料和層層遞進、互為關聯的問題探究活動,說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鎮、綠洲及交通線的分布特點;歸納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對河流、綠洲分布的作用和影響;通過活動,以西氣東輸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將要教與學的內容通過順次開展的方式來實施和完成。讓學生在各項活動的積極參與中體驗、探索、求知、收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地理學習興趣,關心我國油氣資源國情,增強因地制宜、區域共謀發展的觀念以及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鎮、綠洲及交通線的分布特點。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開發利用的成功經驗──西氣東輸工程。
【教學難點】
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對河流、綠洲分布的作用和影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課件:
請同學們看一下這個字“疆”應當都認得吧?這是新疆的地形圖我們來看一看有趣的地名出示
疆字的右半部形象地概括出新疆的地形特點和國防重要性,弓是古代武器,“土”寓意被沙俄強占的`5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新疆地處祖國的西北邊陲,遠離政治中心,提醒我們要時刻握緊手中的武器,保衛祖國的疆土。這節課,我們就一同走進新疆了解干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
進入新課出示課件
教學目標:
出示新疆衛星影像示意圖,學生說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國新疆的南部,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盆地。盆地處于天山和昆侖山之間。面積達53萬平方千米。在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沙漠,面積達33萬平方千米。平均年降水量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左右,是我國極端干旱的地區。
合作探究一:1.讀喀什氣候圖,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氣候特點,總結塔里木盆地的氣候類型?κ驳臍鉁嘏c降水
冬冷夏熱,降水稀少,氣候干旱, 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
:2.討論分析塔里木盆地氣候干旱的原因:出示課件
塔里木盆地遠離海洋(海陸位置),周圍又有高大山脈環抱(地形),來自海洋的氣流不易到達,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成為我國極端干旱的地區。在盆地內部形成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合作探究二:讀圖8.18,小組討論完成以下各題
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鎮,說出它們的分布特點。
城鎮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綠洲上,沿著塔里木盆地邊緣呈環狀分布。
觀察圖中綠洲的分布有什么特點?找出這里重要的河流—塔里木河。
綠洲是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綠地。綠洲分布在盆地邊緣的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綠洲是星星點點分布的而且相距遙遠。綠洲面積小,限制了農業生產;綠洲之間相距遙遠,造成新疆交通不便,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討論塔里木盆地的城鎮、交通線分布與水源、綠洲分布的關系。
城鎮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綠洲上,交通線串聯起各座城鎮,沿著塔里木盆地邊緣呈環狀分布。
圖中有兩條縱貫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公路,猜測修建這兩條公路的原因。
主要為了開發利用塔里木盆地中的油氣資源。
油氣資源的開發
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簡介
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含油氣盆地,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根據中石油、中石化最新一輪資源評價數據統計,塔里木盆地可探明油氣資源總量約為162.9億噸,其中: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可探明油氣資源總量150億噸;中石化塔河油田可探明油氣資源總量12.76億噸,中石化河南寶浪油田可探明油氣資源總量20xx.94萬噸。
截至20xx年,盆地剩余油氣資源總量在全國各大油氣田位居第一,天然氣資源量列全國500多個盆地之首,現階段仍處于勘探早期階段,具有巨大的資源潛力。(來源:巴州油地項目研發中心 發布時間:20xx-11-27 )
西氣東輸:播放影像資料
西氣東輸工程的兩條線路及意義:
出示課件:
合作探究三:
1、什么是“西氣東輸”?
西氣東輸工程是指中國西部地區天然氣向東部地區輸送,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輸往長江三角洲地區。
2、 那沿途一定經過哪些地方?
西氣東輸工程分兩條線路。一線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東到上海、杭州,年輸氣量120億立方米 。二線工程主干線于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將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向南運至廣州、廣西,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西氣東輸管道,可是我國距離最長、口徑最大的輸氣管道。
3、西氣東輸主干管道自西向東經過了哪些地形區?
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第江中下游平原
4、討論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為
東西部地區帶來的益處。
西氣東輸工程對東西部地區發展的影響:
對西部地區的影響:發揮西部地區能源優勢;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大就業帶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對東部地區的影響:
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短缺;優化東部地區能源結構。改善東部地區環境質量
5、塔里木盆地開發油氣資源應重點關注的問題是什么?
塔里木盆地環境脆弱,開發油氣資源應重視環境保護。
6、西氣東輸工程對塔里木地區的能源、環境保護方面帶來哪些好處?
西部地區的人們普遍使用了廉價、潔凈的天然氣能源,緩解了周邊地區因薪柴砍伐帶來的環境壓力。
【初中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教案04-14
初中地理的教案01-05
初中地理備課教案05-01
【熱】初中地理教案01-08
【推薦】初中地理教案01-10
初中地理教案【精】01-01
初中地理教案:地形05-03
【精】初中地理教案12-31
初中地理教案【推薦】12-24
【薦】初中地理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