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透過觀影,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深刻的感悟。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篇1
今天,我在學校里觀看了“201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劉偉,原因之一是他和我的堂哥名字一模一樣,原因之二是他的堅強。
劉偉,10歲時因觸電意外失去了雙臂。傷愈后,他每天花7小時的時間,練習以腳代手的動作。他能用腳穿衣服,吃飯,游泳,后又加入北京市殘疾人的游泳隊,曾三次獲得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蛙泳項目的冠軍。19歲時,成績優秀的他放棄了高考,確立了做音樂人的目標,開始學習鋼琴。在達人秀舞臺上,當他十個腳趾頭靈活自如地在琴鍵上跳躍,優美的旋律從他腳趾下流出,全場全體起立,給予長時間般的掌聲。
劉偉的'堅強深深打動了我,他是我永遠的偶像!我因為生病,手和腳也落下了殘疾,所以寫起字來很慢,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我有時會因為跟不上別人而灰心喪氣,跟媽媽發脾氣。現在,我要以劉偉哥哥為榜樣,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相信自己可以趕上大家,甚至超過別人!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篇2
9月17日,隨著神舟十二號乘組從太空返回祖國,聶海勝實現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飛行任務“大滿貫”,成為我國首位在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的飛行任務中均有參與的航天員。
聶海勝在24年的航天員職業生涯里,始終心無旁騖、刻苦訓練。20xx年,他作為備份航天員參加了神舟五號飛行任務;20xx年,他與航天員費俊龍共同執行了神舟六號飛行任務,首次飛上太空。20xx年、20xx年,他兩次作為備份航天員參加了神舟七號、神舟九號飛行任務。
20xx年,作為指令長的聶海勝與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共同執行了神舟十號飛行任務。20xx年,聶海勝作為指令長,與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執行了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并首次進駐空間站天和核心艙。
從神舟飛船到空間實驗室再到空間站核心艙,聶海勝用青春和奮斗踐行了“一心只為飛天,一生只為飛天”的'追夢歷程,向外界展示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迅猛發展的強勁態勢和幾代航天人賡續奮斗取得的偉大成就。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篇3
作為黨員教師,要勇于擔當,全力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在疫情防控面前,我們也應迅速行動、科學應對。不僅要做好個人衛生防護,起好帶頭作用,引導人們正確對待疫情防控,也要做好宣傳教育,豐富人們的疫情防控知識,引導科學地進行疫情防控,同時還要保持應有的清醒和冷靜,成為謠言的止者,為疫情防控營造良好的氛圍。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堅持守正創新,樹立優良的學風,科學施教,勇于創新,用自己堅定的信仰信念作為指引和支撐學生成長發展的精神支撐,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張定宇同志作為醫護人員的“無我”初心,學習他舍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要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培養新時代的人才作為自己的天職,把學生的進步當做對我們最大的回報,堅守平凡崗位,把自己的智慧和愛心無私地奉獻給我們的學生,做愛崗敬業的典范。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篇4
剛剛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讓我最感動的是現在91歲的劉盛蘭。剛看到他的名字,你一定覺得是個老奶奶,其實他是一個老爺爺。光光的頭,帶了個破舊的帽子,每天走很遠的路撿垃圾。他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但后來還是散了,從三十幾歲開始,他就一個人生活,他那粗糙的`手,泛紅的血泡。扛起來100多個人的命運。他在城里廢舊的房子,又因一次大火……
他每月不超過50元的收入,卻資助一個個學生上學,從73歲開始,一直到他不能再動。對他來說:“剩下每一分錢才是最重要的。”二十幾年他沒有吃藥,沒有一件新衣服,每天吃的是從垃圾里撿的飯菜,和鄰居給的吃食。就是這樣一個人,誰能想到他在二十多年來資助了一百多名學生上學。捐款多達十幾萬。他90歲那年過生日,他資助過的學生都聚到一起,陪他過生日。那是他二十多年來吃過最好的飯菜。哪怕風燭殘年,也發出微弱的光。
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他一定會堅持到生命的最后,去做這份他喜歡的事情,或許對于每個人來說這種大愛都無法理解,但這是鐵一樣的事實,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哪怕是為了這樣一個耄耋之年仍然為了教育奮斗終生的殘燭!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篇5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感動中國,其中有兩個故事我看了為祖國母親感到開心。
第一個就是于敏爺爺,他是一名核物理學家,他為核彈事業做了很大的貢獻。法國研究成功核彈爆炸用時8年6個月,美國用時6年8個月,而我們中國只用了2年8個月。通過這一件事,我就知道了于敏爺爺是在盡全力幫祖國研究核彈。說明了于敏爺爺報國心皎潔!
第二個是一對夫婦,妻子孫麗娜(鄉村小學教師),丈夫朱敏才(外交官)。夫婦倆退休后支教鄉村小學,支教十年間,他(她)們共支教了五所小學,過得也非常艱苦,有時候冬天幾個月也不能洗澡,但在狹窄的教室里,和孩子們一起就是夫妻倆最美好的.時光。
看完感動中國,我最想說一句話:美無處不在,我們只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篇6
今年的感動中國有些特殊,10個人物,有6個都有從軍經歷,這大概是創感動中國歷史記錄了。
他們之中有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有勇斗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有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軍人馬旭,有危機時刻安全迫降的英雄機長劉傳健,有守島衛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有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
20xx年注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英雄輩出,這一年感動中國。軍人在這個群體中越來越占據重要位置,他們有些是現役,為了完成本職工作犧牲自己護人民周全,為了守護祖國遠離凡塵俗世,他們有些是退伍軍人,骨子中永遠留著為人民服務的血氣,面對危險,面對群眾需要,永遠將個人安危,自己的.利益排在后面。
正因為有他們,我們的孩子才會感到幸福,我們的父母才敢安享晚年,我們才體會到不易的和平。因為他們,都把危險擋在看不見的地方了,每一名退伍軍人,都是國家灑向民間的英雄。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篇7
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我的內心非常感動,多次流下了淚水。讓我最感動的是胡佩蘭醫生,她的`醫德和敬業精神讓每個人都敬佩,她說過:藥物以有效為準,只要藥效好,什么便宜開什么藥,讓所有人都看得起病,他還說過:但醫生不能想發財,想發財當不了好醫生。
我敬愛的叔叔也是一個醫生,外科醫生。從叔叔身上,我也看到了胡佩蘭醫生的影子,叔叔經常為了給病人動手術,經常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忍著饑餓。下了手術臺后腰酸腿痛,只要一有病人,他還是很認真的看病,為了照顧病人,經常一整夜沒合眼。我有一次到醫院看叔叔,發現他坐在科室的椅子上睡著了!看他這么累,我都不忍心叫他.
胡醫生和我叔叔都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我要熱愛學習,長大后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盡最大能力幫助別人.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篇8
晚上8點,我準時的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節目剛開始,介紹了本年度十大人物的感動事跡。其中令我最感動的就是朱光亞、劉偉和胡忠、謝曉君兩夫婦。
朱光亞是一位中國刻事業的領航人,他為我國刻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將他的一生貢獻給了我國的'刻事業,是我國刻事業有了重大的發展。
胡忠、謝曉君夫婦,他們是一對普通教師,他們絕大多是精力和時間放在了了孩子們身上,雖然每月300元工資但是他們還是很樂意的和孩子們在一起。他們是孩子們的良師。
在劉偉說過:“我覺得我的人生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活著。”這一番話令我非常感動。
劉偉在10歲的時候失去了雙臂這對一個孩子是多大的打擊。他整整哭了3個月。3個月后他意識到自己總還能做些什么。
劉偉這種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堅強而不屈。
看完后,總覺得心里有總說不出的感覺。覺得自己身在福中卻不知福。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篇9
今年我又迎來了感動中國是十大人物頒獎典禮,但是今年我看見了一顆璀璨的明星,他擁有一對隱形的翅膀,用腳彈奏出了一首又一首優雅的贊歌,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斷臂鋼琴師了劉偉!
我上網查了他的資料,讓我不僅被他折服了,在他十歲之前,他還是一個健康活潑,成績優異的足球隊長,可是,一次捉迷藏讓他誤入了一間簡陋的配電室,當他翻過土墻進了配電室時,卻碰到了高壓電線,強力的電流讓他昏迷過去,等他醒來時,他已經到了醫院里,他要截去雙手,不然就有生命危險了,就這樣,他一路走來,一只達到了今天的地步看,他有一句話讓我至今難忘:我覺得在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
再看看我們自己,我還是一個健全的孩子,并沒有像劉偉一樣不幸,家庭條件也比劉偉好多了,而且學習的時間耗費的比劉偉還多,可他可以一個暑假補好全部的'課程,然后毫不猶豫的重返學校學習,學習還是以往的前三名,假如我能有劉偉三分之一的學習熱情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也不至于到我現在的地步。
劉偉的事跡告訴了我一個道理,身體的缺陷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恒心,也可以獲得成功,而我這個健全的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的學習呢?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篇10
看完感動中國,我早已熱淚盈眶。朱彥夫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他是人民楷模之一,是當代的"最美奮斗者",是守衛祖國的一棵松,是堅韌不拔的一種魂。
戰場上的他,不畏嚴寒與危難,殊死搏斗,為戰友贏回了信心,為國家贏回了尊嚴,與死神擦肩而過。退伍后,他一心為民,帶領群眾同甘共苦,不懈奮斗,硬是把一個“連地瓜干都吃不飽”的窮山溝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與其腐爛,不如燃燒。”朱彥夫還用自己的.殘臂,寫下了一本又一本人生之書,將他的精神代代相傳。
他用一生奮斗,告訴了我門什么叫做勇敢與毅力,什么叫做責任與擔當。他的名字,點亮了革命的歷史,更點亮了后世青年的精神追求。我們學生應當將這些精神發揚光大,為實現自己的夢、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篇11
幾天前,我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這幾個小時里,我認識了:以假名:炎黃,給貧困兒童借款的張紀清;為了讓從小失聰的兒子上學,當了兒子16年同桌的陶艷波……
不過,讓我最感動的還是孫麗娜、朱敏才這一對夫婦。許多人以為朱敏才和孫麗娜退休后,會選擇安逸的生活去度過后半年,可他們卻去了貴州省遵義縣中心小學進行了十年的支教。
山區洗澡難、買菜難、乘車難、看病就醫難,各方面都極不方便。臥室跟廁所共用一面墻,夏天臭氣熏天,孫麗娜、朱敏才晚上睡覺要戴著兩個口罩。因為長時間在山區生活,加上高原強烈的紫外線照射,使孫麗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視力只剩下0。03。也使朱敏才患上了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險疾病。但他們依然堅守崗位,帶給孩子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他們是平凡人,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領頭羊,帶我們走向光明的方向!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11-08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04-21
十大中國感動人物事跡11-14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10-13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03-21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優秀事跡05-23
[精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07-12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22事跡01-11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06-12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范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