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姐的守護者》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姐姐的守護者觀后感
觀看完作品之后,內心會產生很多感慨,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姐姐的守護者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姐姐的守護者觀后感1
很久以前就很想看《姐姐的守護者》,最近才終于在pps上找到這部片子。
影片的設定就很吸引人。小女孩安娜,受不了媽媽總是讓自己捐獻身體部件給姐姐,而將媽媽告上法庭,要獲得醫學上的獨立支配權。雖然,我不是很喜歡和倫理搭上關系的片子,但是這個充滿著矛盾的問題,還是讓我陷入深思。
影片先從這個家庭各個成員(除了在里面,有些不理智的母親)的視角,來敘述整個事件。
第一個,自然是當事人,小女孩安娜。她的敘述,有些低郁。每個孩子的出生,都有著其意外性,而自己確實被計劃好,設計好的基因組,只為了和姐姐的器官,骨髓等匹配。媽媽為了姐姐,犧牲了工作,生活,而自己未嘗不是,小小年紀的她,為了姐姐,扎針,手術,住院...
小女孩把她珍藏的金墜子當了。略帶伏筆性質的連接,迎來了爸爸的敘述。
爸爸,雖然他管理家庭不多,家里的事情,都聽從他妻子的,他總是靜靜在一旁。但他無疑是這個家中最看得清全局的人。他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安娜沒有佩戴她珍愛的金墜子的。為了不讓這個,具有慧眼的人,透露太多給觀眾,導演只給了他一句話,那是全劇的伏筆:家庭的幸福下,潛藏著不滿,甚至怨恨。這些的爆發,很有可能讓這個幸福的家庭土崩瓦解。
哥哥的`敘述,我沒有太深的印象。這個小孩,透著不成熟的躁動與不安,心里在壓抑著什么。
穿插著一些姐姐凱特病情惡化的情節,姐姐翻開她珍藏的相冊,開始了她的 回憶。從父母生妹妹的決定,到自己那個沒有結果美麗的愛情,還有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其實她除了,病痛還承受了很多。幸福的轉瞬即逝,對弟弟妹妹的滿心虧欠,媽媽對她的照顧,一直要求她活下去,做諸多手術,更是壓得她喘不過氣。或許,她需要的只是在活著的時候,生活得幸福,而不是長久著,在內心忍受著這樣的痛苦。
但是牽涉進來的不只這個家庭的人。法官是剛剛從喪女之痛回復過來的。她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來平復,可見她愛女至深。在聽證會上,大家才知道,安娜的律師,接安娜的案子,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所謂的名望。他患有癲癇,他能深切知道,身體不能被自己支配的痛苦。這時所有矛盾都集中在了這個聽證會上的辯論。我屏住呼吸,思考著律師的每一句提問,和證人的回答。
當我還在思考,妹妹到底該不該勝訴的時候,安娜正陷入窘境。媽媽一再盤問她,為什么不愿意就姐姐,按捺不住的哥哥終于說出來了。原來,是凱特要求妹妹上訴的,因為她不想再忍受這樣的痛苦了,she wants to die!當時整個法庭都震驚了。我也震驚了。感覺自己前一個小時的思考都是白費的。真正該思考的是,凱特到底給如何選擇她的人生,家人該如何面對凱特的生與死。媽媽無疑是震驚最大的。當所有人都在提醒她,批判她,只是考慮凱特,過于盲目,沒有關心過其他的孩子的時候,她才發現,她最忽略的竟然是凱特的感受,逼著她一直走下去。
將影片推向這樣一個高度的導演,卻讓情節回流了,矛盾的沖擊戛然而止。一個讓我有點失望的普通結局:在家人的互相理解與關愛中,姐姐平靜地走了,家人開始了各自地新生活,但是永遠都不會忘記,生命中,曾經有著那個堅強奮斗地凱特。
或許,導演覺得,自己的影片,只是充當心理學家的角色,只能給出意見,真正的決定還是觀眾自己去下吧。
自從看了,安哲羅普洛斯的片,就覺得,沒有一部影片的敘述能勝于他的敘述。詩一樣的語言,詩一樣的情節,詩一樣的流動。但是這部影片的敘述,也是非常的舒服,一切都低沉的,靜靜的。沿著一條條涓涓小流,發現它們流入一個中心。矛盾激蕩,最終歸于平靜,有種潤物細無聲的安詳與博大。
看了些評論,說書里面是妹妹死了,姐姐活了,而且覺得這個結局更切合主題。我覺得這樣就太殘忍了,難道妹妹真的就要一輩子為姐姐而活么??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獨立的生活,而不是別人的備用倉庫。
姐姐的守護者觀后感2
影片是圍繞著一個患有白血病的女孩兒展開的。為了救這個女孩,于是安娜出生了,她的身體一開始就不屬于自己,取骨髓、血液等身體重要的部分都是為了拯救瀕臨死亡的姐姐。當安娜的姐姐出現并發癥腎衰竭的時候,安娜將母親控告上了法院,要拿回自己的身體支配權,她的媽媽并不理解這樣的做法,所以一場愛的救贖就此展開,當真相公開,我終于明白影片名姐姐的守護者真正的含義,那是對姐姐滿滿的愛。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里很壓抑同樣也很震撼,那些快樂幸福的背后是怎樣的悲傷與痛苦。我想,在這部影片中,每個人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沒有對和錯的區分,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可以黑白字可以寫在紙上,它涵蓋的東西有很多,但最終指向愛。
對于安娜來講,她的出生只有一個使命——救姐姐,家里一切的重心都圍繞著姐姐,她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如果她的控告完全是出于維護自己的權利,而不是姐姐的意愿,我想我也很理解的,“生命高于一切“是生命倫理學的最高原則。每個人都享有屬于自己的權利,安娜這樣的做法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這是無可厚非的。只是在做出這樣的選擇會受到道德、親情、倫理的拷問,當這些沖突糾結在一起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做。安娜在現代科技下是與姐姐完美契合的孩子,她的出生應不應該,如果安娜可以選擇,她會選擇這樣出生而接受這樣的生活嗎?我們不得而知。
人工生殖技術本來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不作細談,但作為醫者,我們要緊守倫理原則。移植醫學,是一門很偉大的科學,它給患者帶來了福音。你想,在瀕臨死亡的時候突然看到了生的希望,這是多么讓人激動。當然,這需要供體與受體的配合。然而,我們卻忽視了供體的感受,安娜一次一次被醫生從身體上取走東西,這樣才可以挽救姐姐,臍帶血、淋巴細胞、骨髓……。最后到了腎臟,那這之后還會有其他的捐獻,她本來是一個健康的孩子,這樣一次一次的付出,最后也會威脅到她的生命,那么她的權益應該如何來維護?
安娜的姐姐已經在一次一次的急救、手術、化療中磨滅生的希望,她活得很辛苦很痛苦雖然她很堅強,她知道自己有一天終將死去,可是每天要在忙碌的親人面前強顏歡笑,她的心理壓力也是很大的。那么,她的感受應該如何照顧?是這樣痛苦的活下去還是快樂的離去?這其中涉及到臨終關懷與死亡倫理。
鏡頭到了海邊,我看見這個可憐的女孩兒遙望大海她笑得很開心,看著一家人相擁的畫面,很感動。我想,所謂的拯救如果帶給病人的是無休止的痛苦,那么這樣的拯救又有什么意義呢?那么這樣的活著就已經失去挽救的意義。女孩不想再這樣痛苦下去,于是她策劃了一切,她想通過法律的手段來結束這樣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折磨,當看到女孩兒在她媽媽的懷里安然離去的時候,她應該是快樂的。面臨道德、倫理、情感的沖突,道德尺規的標準不同,每個人的選擇也許會不同。
影片的結果似乎是一個觀眾最可能接受的結局,最終所有的都回到自己的軌跡,這部影片很讓人感動,它全片都貫穿了愛,對于安娜來說,上訴的結果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愛她的姐姐。為了她姐姐,11歲的女孩兒敢于向母親提出挑戰,她可以接受周圍指責的眼光,她愿意把這個秘密永遠保守下來,哪怕媽媽一輩子都不會原諒她。如果不是到最后她哥哥說出了這個秘密,也許很多觀眾都會認為安娜自私自利,其實換個角度來講,如果安娜上訴是為了自己,她只不過是在維護自己的個人權益,只不過蒙上道德的面紗,我們看待的目光就不同了而已。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得不面臨個人權益與社會倫理道德規范之間的沖突。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在社會中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就需要遵守各種規范,面臨不同的沖突,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以我的觀點,我們需要把握自己道德的尺度,依照自己的良心,在有限的空間里最大程度的爭取自己的權益。也就是說在追求自己的個人權益的同時不能違背做人的尺度。
姐姐的守護者觀后感3
愛其實都是自私的。
也許你要反駁我,母愛父愛就很無私啊?作為父母的他們對我們別無他求,只是希望我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好不是嗎?客官,你說這話的時候會不會覺得臉紅心跳,有如比諾曹害怕鼻子長長的恐懼感呢?
記得片山恭一在《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一書中,用一個多少有點爛俗的故事向我們發問:
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空氣、水和愛。然而空氣被污染了、水被污染了、愛(除了母愛)被污染了。惟其被污染了,我們才渴望得到蔚藍的天空、澄澈的清泉和圣潔的愛。文學反映現實,當下愛情小說折射被污染的愛情固然無可非議。可是事情還有另一個側面——當被污染的愛情已經充斥我們周圍的時候,我們難道還會興致勃勃地觀看文學這面鏡子里折射的'被污染的愛情么?還有那個必要嗎?
當然,這話用在電影中也一樣,你還渴望看看這掩藏在自私面具下的愛么?
我是先看了小說才找來看的電影,覺得結尾的修改很”大快人心“。請原諒我的大不敬,但是當一個女孩從出生開始就為了拯救她的姐姐,從臍帶血到之后的細胞血液,再到最后的腎臟,她的存在似乎只是證明了父母對姐姐的愛。我不想說她媽媽其實很愛她,但這種愛多少是寄生在對姐姐的愛的前提上吧。
青春期的我很叛逆,我覺得我活著只是父母的某種延續。老媽渴望學醫,那么要不我去學醫要不我得嫁個大夫。老媽覺得我學小提琴好,那么即使我喜歡的是彈琴,仍然要去每周一次的提琴課鋸木頭。后來喜歡畫圖,老媽覺得沒前途,讓我以學業為大,十年的繪畫學習就這么被”咔嚓“了,還好,畫圖沒從我的人生中被徹底刪節,也算老媽多少理性。
也許你發現了,抱怨大多來自對母親的,這時候你還覺得母愛是最純潔的么?這個時候,我倒喜歡上老爸,盡管在他的腦子中女兒是個不愛喝牛奶,不能吃辣,愛看幼稚動畫的孩子,而其實我很愛喝牛奶,并且無辣不歡,喜歡動畫并熱衷手繪涂鴉,想以此為事業的人,但我不得不說,老爸對我的愛有時候更容易讓我接受,因為我知道,我們是平等的。
卡!先不要這里指責我。并不是說老爸不貼心不關懷,父愛通常來的“深沉”。朱自清爸爸的一袋橘子讓他即使老大老大了,仍能哭一鼻子。我老爸平時對我不聞不問,但他會在搬新家的時候整來一架鋼琴,只為他知道女兒小時候最想要的禮物就是鋼琴,而那時家里沒條件,只能用電子琴替代。生日時的蘋果手機,爭吵后的MP3播放機,上學初就購置的筆記本電腦,畢業前的牢騷和幫忙投簡歷……老爸的禮物不多,督促不多,但我會覺得每次都那么感動,感覺他是瓊瑤阿姨附體,逼得你眼淚打轉,一流就不止。
所以,看到電影中父親對小女兒的做法表示諒解的時候,覺得很欣慰。其實父母對孩子都是愛,當然只是方式不同,不過這并不能說他們這種愛很無私。雖然不是惡意揣測,但是這種愛也是有附加值的。
就算老爸對我這般,但是當他跟同事訴說我種種不是,玩著家長們熱衷的“孩子比拼大作戰”的時候,我多少會寒心。因為我知道,他會因為我中考的失利,大半年不給我好臉色看;他會因為我大學不是名校而覺得在同事中低了一等;他也會為著我這當女兒的不樂意走路的時候挽著他,房間太亂,地板不擦這些事情跟我滯氣。
牢騷就算再多,我其實心里明白,父母的愛我,盡管有時候這種愛來的很有壓力。
對于愛,假大空的話很多。我知道愛永遠存在,但是我不想用被污染的愛來做一種標簽,我只是希望在人們大談:“因為我愛你啊”的時候,多少想想這里面有多少愛自己的成分。每一份愛,其實都有一個附加值,只是你愿意不愿意承認的事兒。
【姐姐的守護者觀后感】相關文章:
守護者作文08-04
《姐姐的守護者》讀后感12-17
最美守護者作文08-15
守護者聯盟觀后感04-02
《守護者聯盟》觀后感06-08
守護者作文(精選15篇)09-02
我身邊的守護者作文08-03
《毒液:致命守護者》觀后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