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

時間:2022-10-13 19:19:20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寫過事跡吧,事跡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那么相關的事跡到底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1

  一、楊振寧:明月共同途

  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楊振寧先生是跨世紀的偉大物理學家,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里程碑性貢獻。他心系祖國科教事業,為國家的科技發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頒獎辭

  站在科學和傳統的交叉點上,驚才絕艷。你貢獻給世界的,如此深奧,懂的人不多。你奉獻給祖國的,如此純真,我們都明白。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

  二、張順東、李國秀夫婦:自強敏天行

  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烏龍鎮坪子村村民。榮獲云南省道德模范稱號,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張順東和妻子李國秀身殘志堅、自立自強,用奮斗創造幸福生活,照顧年邁老人、撫養年幼孩子以及失去雙親的2個侄女,書寫了“踏出脫貧路、撐起半邊天”的感人故事。

  頒獎辭

  山對山來崖對崖,

  日子好比江中排,

  毛竹天生筋骨硬,

  順風順水出山來。

  李家大姐人才好,

  張家大哥看上她。

  沒腳走出致富路,

  無手繡出幸福花。

  三、蘇炳添:秉心自超越

  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男子60米、1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

  “中國飛人,亞洲之光”。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蘇炳添跑出9秒83,以半決賽第一的成績闖入決賽并打破亞洲紀錄,成為中國首位闖入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運動員。決賽場上,蘇炳添是一排黑人中間唯一的黃種人,他再次打開10秒大關,以9秒98的成績獲得第六名。

  頒獎辭

  世界屏住了呼吸

  9秒83

  沖出亞洲的速度

  你超越傷病和年齡,超越了自己

  你奔跑的背后,有強大的.祖國

  四、朱彥夫:慷慨是英雄

  88歲,長津湖戰役幸存者,曾榮獲“時代楷模”“人民楷模”稱號。

  14歲參軍,先后10次負傷,3次立功。在朝鮮戰場上,他所在連隊當時與敵軍在零下30多度的惡劣天氣里血戰了三天三夜,最終僅有他一人生還,但他身負重傷,昏迷93天,先后經歷47次手術后,被截去四肢,沒了左眼,右眼視力僅剩0.3。新中國成立后,朱彥夫主動放棄榮軍療養院的優厚待遇回鄉,用25年時間帶領鄉親治山治水,改變了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

  頒獎辭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

  士兵,于你不只是經歷

  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

  也沒有向困苦低頭

  與自己抗爭

  向貧窮宣戰

  一直在戰斗,一生都在堅守

  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

  五、顧誦芬:沖天鵬翅闊

  91歲,飛機空氣動力學家,兩院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顧誦芬生于書香門第,7歲時在北平時,目睹日軍轟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業報國。自1956年起,顧誦芬先后參與、主持我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噴氣式機型的氣動布局和全機的設計,并創造性解決了大超音速飛行的飛機方向安定性問題和跨音速的飛機抖振問題。顧誦芬的工作經歷與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軌跡完全重合。他見證了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構建起現代航空產業體系的過程。

  頒獎辭

  像靜水深流,

  靜水里涌動報國的火,

  似大象無形,

  無形中深藏著強國夢。

  心無旁騖,

  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

  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六、陳貝兒:江海意無窮

  陳貝兒,40歲,香港出生,在傳媒行業工作近 20年。2021年初,無線電視策劃制作12集脫貧攻堅主題紀錄片《無窮之路》,陳貝兒和拍攝團隊赴貴州、四川、云南、廣西、寧夏、海南等六個省(區)實地拍攝采訪。

  在歷時三個月的拍攝時間中,陳貝兒和拍攝團隊跨越14個曾經處于深度貧困的地區,“沉浸式”體驗當地居民生活,節目體現了國家扶貧工作為當地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刻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拉近了內地和香港同胞的心靈距離,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注入了更強信心和動力。

  頒獎辭

  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身,

  讓雙腳沾滿泥土。

  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

  用鋼梯超越了懷疑。

  一條無窮之路,

  向世界傳遞同胞的笑容,

  你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

  七、吳天一:長松蔭高原

  86歲,塔吉克族,從事高原醫學研究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曾榮獲“71勛章”。

  吳天一院士投身高原醫學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的國際標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了藏族群眾上萬人。在青藏鐵路建設期間,吳天一院士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如今80多歲的吳天一院士仍然堅守在青藏高原之上,守護著高原人民的健康。

  頒獎辭

  喝一口燒不開的水,咽一口化不開的糌粑,

  封存舍不下的親情,是因為心里有放不下的夢。

  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目標更高。

  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條路,開辟了一條路。

  八、江夢南:無聲玉滿堂

  女,瑤族,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博士研究生。

  半歲時,江夢南因用藥物失聰,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從字、詞到日常用語,她對著鏡子學口型、摸著父母喉嚨學發音,通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從小到大,憑借優秀的學習成績,她成為家鄉小鎮上近年來唯一考上重點大學,最終到清華念博士的學生。

  按照計劃,江夢南將于明年博士研究生畢業,她就讀生物信息學專業,江夢南的目標始終是明確的,那就是解決生命健康的難題。

  頒獎辭

  你覺得,你和我們一樣,

  我們覺得,

  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尋常。

  從無聲里突圍,

  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

  新時代里,你有更堅定的方向。

  先飛的鳥,一定想飛得更遠。

  遲開的你,也鮮花般怒放。

  九、彭士祿:潛龍育神軀

  已故科學家(享年96歲),革命英烈彭湃之子,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被追授為“時代楷模”。

  彭士祿是我國著名的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上世紀50年代,他隱姓埋名投身核潛艇研制事業,擔任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貢獻。改革開放后,他負責引進大亞灣核電站,組織自主設計建造秦山核電站二期,引領我國核事業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

  頒獎辭

  歷經磨難,初心不改。

  在深山中傾聽,于花甲年重啟。

  兩代人為理想澎湃,

  一輩子為國家深潛。

  你,如同你的作品,

  無聲無息,但蘊含巨大的威力。

  十、航天追夢人:赤心貫蒼穹

  2020年12月17日凌晨,一顆明亮的“流星”劃過夜空,這是剛剛從38萬公里外的月球帶回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返回器。1時59分,嫦娥五號帶著1731克月球樣品順利返回地球,中國人終于實現了千百年來“上九天攬月”的夢想。

  至此,中國探月工程實現“六戰六捷”,“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圓滿收官。

  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實現了我國首次地外行星著陸。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駛上火星表面,留下了中國人在火星上的第一條印記。

  頒獎辭

  發射 入軌 著陸

  九天探夢一氣呵成

  追趕 并跑 領跑

  五十年差距一載跨越

  環宇問天 探月逐夢

  五星紅旗一次次閃耀太空

  中國航天必將行穩致遠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2

  王婭,一個普通的名字,連日來在天津市民口中傳頌。

  王婭是天津市一名普通的電力退休職工,她致力慈善事業三十余載。今年2月16日,與胰腺癌抗爭了11個月的她靜悄悄地走了。在彌留之際,王婭聽說資助的學生家里發生變故,不僅從治療費里拿出2000元捐贈,還再一次和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簽訂了20萬元的債權捐贈協議。2月20日,王婭的遺體告別儀式上,天津市紅十字會向王婭的家屬頒發了她公益路上獲得的最后一張證書——《遺體捐獻證書》,她成為今年天津市第十九位遺體捐獻者。

  王婭從1985年開始致力于慈善事業,30余年奉獻愛心、捐款捐物,從西南旱災、青海震災、南方水災、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處處都有她留下的愛心。清華大學已故教授趙家和傾畢生積蓄捐助西部貧困孩子的`故事,讓王婭深受感動,隨后她通過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資助西部地區多名貧困學生。去年3月,當66歲的王婭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放棄使用昂貴的化療藥物,卻向基金會捐款3萬元,更將名下唯一房產無條件捐出用作助學。

  王婭在遺贈書里寫道:“我一生行善,已將生前主要財產捐贈,幫助了很多貧困的孩子,而今臥于榻上,每念及此,終覺欣慰之至,此生無憾。”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3

  張富清,男,漢族,1924年12月出生于陜西省漢中市洋縣,1948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8月加入,1955年1月轉業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先后在城關糧油所、縣糧食局、縣紡織公司、三胡區、卯洞公社、縣外貿局、縣建設銀行工作,1984年12月離休。

  20xx年11月湖北來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采集信息,一位退役老兵的物品震驚了現場所有人,紅布包裹一層層打開,人們發現94歲的'退役軍人張富清,竟然是一位戰功顯赫的人民功臣。

  張富清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新中國成立后,他響應國家號召主動到偏僻的湖北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4

  萬佐成、熊庚香

  萬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對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婦。他們年過六旬,在江西省腫瘤醫院附近經營一間露天廚房。從20xx年起,這里也是一間共享“抗癌廚房”。

  最初,老兩口在腫瘤醫院旁的小巷里經營油條攤位。每當收攤時,總有患者家屬前來借鍋灶炒菜,夫婦倆從不拒絕。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求助,萬佐成和妻子就買了10多套廚具和煤球爐,多的時候,一天有近三百人來炒菜。因為設備大家共用,所以這個廚房被親切地稱為“抗癌廚房”。

  為了讓“抗癌廚房”能維持下去,萬佐成夫婦開始收一點成本錢,炒菜收0.5元,后來,煤球漲價、電費漲價,二人難以支撐,炒1個菜就收1元,維持收支平衡。每年過年期間,廚房免費使用。

  萬熊夫婦的初心十分簡單:“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讓病人吃的好一些,家屬的`遺憾也能少一些”。他們還經常開導、幫助病人,讓大伙感受到家的溫暖。

  在這間廚房的墻上,密密麻麻寫滿了電話號碼。這些都是使用廚房的患者家屬留下的,他們為了表達感謝,邀請老兩口將來到自己家中作客。

  【頒獎詞】

  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氳出親情的味道。這陋巷中的廚房,烹煮焦慮和苦澀,端出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你們總是默默準備好炭火。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5

  朱麗華,女,生于1957年10月,1994年10月入黨。現任浙江省盲協副主席、嘉興市政協委員、嘉興市盲協主席,嘉興麗華推拿診所所長。

  四十多年前,兩次意外事故讓她的.雙眼徹底失明,但她用奮斗來追逐光明,靠著自己的雙手推出了璀璨人生。她刻苦鉆研中醫推拿技術,成為嘉興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醫師,為22萬多人次患者緩解病痛,并帶動了100多名殘疾人就業;同時,她堅持做慈善,從1991年到20xx年,朱麗華捐助的資金已達373萬元,幫助了480名孩子圓了上學夢。她說:只有奉獻才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6

  按照中共華坪縣委常委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安排,我參加了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和用生活點滴寫就的人生故事,使我深受啟發,受益匪淺,深切地感悟到了一名普通共產黨員、一名被孩子們稱為“校園媽媽”的平凡教育工作者所彰顯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

  一、深刻領悟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所彰顯的精神內涵

  張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體現了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體現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具體落實到了自己的事業和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和執著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樸實、真實、感人的事跡贏得了人們對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幾個方面所彰顯的精神內涵,深刻地感動了我。

  一是堅定的理想信念。用她的話說就是“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她熱愛黨,熱愛人民,更熱愛貧困山區的人民,為了辦好女子高中,她鍥而不舍,歷盡艱辛,但始終堅信,依靠共產黨就能辦成事,就能成就她的夢,辦一所女子高中的夢,讓無數個貧窮的女孩子圓大學的夢,她要通過培養女大學生來促進我們貧困山區脫貧,促進現代文明建設,讓孩子們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改變人生。

  二是高尚的人生價值追求。她沒有生兒育女,卻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學生和華坪兒童福利院50多名孤兒的“校園媽媽”、“張媽媽”,她把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給了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和貧困山區的孩子,讓他們分享人間最美好的親情,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她是黨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杰”等榮譽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縣表彰,但是她沒有驕傲自滿,始終視自己為一個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價值追求銘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崗位和繁瑣的工作中。

  三是博大的愛國為民情懷。她為了“改變山區母親素質和促進教育公平”,沒有一分錢的她,多方奔走、呼吁,歷盡千辛萬苦,創辦了全免費的女子高中。她將自己獲得的“云南省興滇人才獎”30萬元獎金捐獻給了貧困山區的丁王民小建設教學樓,充分體現了她無私的愛國為民情懷。

  四是卓越的敬業奉獻精神。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平凡事業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堅守三尺講臺。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盡職盡責的精神,鉆研學校教學和管理,身體力行,教學成績突出。

  二、以張桂梅同志為鏡,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

  對照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自己感到與張桂梅同志相比,差距很大,需要加強學習,加強世界觀改造,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更多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一是在理想信念方面。在推進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自己往往感到信心不足;對推進貧困地區發展,改變貧困地區面貌,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有時往往產生畏難情緒,缺乏足夠的信心。

  二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需要進一步改造。有時認為人生就是要出人頭地,人生的價值就是要有所作為,受人尊重,要有社會地位,這些都是沒有牢固地樹立共產黨的人生追求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價值觀的`表現。

  三是在為民務實的作風方面。有時調查研究不夠,深入基層接地氣不夠,傾聽群眾意見呼聲、了解民情、民意不夠。抓矛盾糾紛化解、抓難題突破不夠,推進工作不力。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樹得不牢,有時思考問題作決策時,考慮群眾的切身利益不夠。

  四是在敬業精神方面。創新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工作思路有待進一步拓寬,特別是面對困難和挑戰,咬定青山不放松,長期堅持,鍥而不舍的精神還不強,還有差距。

  三、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全力整改自己的缺點

  一是加強學習,堅定理想信念。要終堅持把政治理論學習、政策業務學習作為必修課,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不斷豐富學習內容,拓展學習領域,提高學習效率。堅持不懈地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保持思想的純潔性,樹牢理想信念。

  二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正確對待權力、金錢、名利,在工作上不斷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始終保持敢于擔當的勇氣,勇于拼搏的銳氣,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三是改進工作作風,為民務實清廉。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出發點,經常開展自我批評,虛心接受群眾意見。在工作中多辦利民之事,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體察民情,了解民意,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四是認真負責,勇于擔當。在工作中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努力做到不變化、不頹廢、不動搖、不退縮,在重點工作、重大項目建設、資金爭取等勇于擔當,特別是在當前煤炭產業發展面臨困難,一方面要保增長,一方面又要保安全、保穩定,尤其是要完成國家小煤礦關閉的任務,困難很大,任務艱巨。更要注重研究政策和法律,并緊密結合實際,出臺措施和辦法,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總之,通過學習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自己感到很震撼。一個女同志尚且能夠做到,何況受黨培養多年的領導干部?我必須認真履行為人民謀福祉的諾言,努力工作,奮斗、奮斗再奮斗。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7

  20xx年,王婭偶然看到清華大學教授趙家和成立基金會,捐助甘肅貧苦學子的報道,深受感動。隨后,王婭很快將6000元助學金打入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賬戶。這樣的舉動讓基金會理事長陳章武記住了這位普通的天津電力退休女工。

  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一中的高一學生白云成為王婭的捐助對象。20xx年3月,央視《朗讀者》節目紀念趙家和教授的錄制現場,陳章武第一次見到了王婭,王婭也第一次見到她資助的學生白云。

  陳章武回憶說:“那天在拍攝現場,我想請王婭女士作為愛心人士的代表上臺出鏡,可她堅決不同意。王婭女士跟我講,見到那些孩子她就心滿意足了,不要讓孩子們有什么精神負擔。”

  20xx年初,王婭計劃著再拿出一筆錢,多捐助幾個孩子。然而20xx年3月份,王婭被查出患有胰腺癌。病魔來勢洶洶,當年6月,王婭又萌生捐出唯一一套房產、資助更多西部貧困學子的想法,來幫助更多的孩子。忍受著癌癥的病痛折磨,王婭跟隨基金會踏上了甘肅家訪之路,只有她自己深知,對于她來說那也是最后一次出遠門了。當時他們去了學校和學生家里家訪,看到了受捐助學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習勁頭特別足,王婭特別高興,渾然忘記了自己的病痛。

  20xx年2月18日下午,西青區華亭麗園居委會的同志和王婭生前兩位好友來到王婭家,開門進屋,屋里和以前一樣,用梯子做成的輸液架、許久沒騎的自行車、墻角還堆著準備給貧困學生寄去的衣物……一切都像在等待著王婭的歸來。書柜里擺著兩張打開的榮譽證書,分別是市文明辦授予的“天津好人”榮譽稱號和市婦聯授予的天津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在王婭摯友陳海蘭收拾遺物的時候,發現客廳茶幾上放著一個沒有拆開的大信封,上面印著“甘肅省靈臺縣第一中學”的字樣。在大家同意后,拆開了這個信封,里面是7封來自受王婭資助學生的信件。7名孩子在信里寫了各自的近況,訴說著對王婭的感謝、思念和祝福之情。“親愛的王奶奶,您是無私的人,是太陽、是雨露,光芒照耀著大地,滋潤著我的心田,您用您的.畢生心血來資助中國的貧困學生,這份恩情我此生難忘。此后,我定將用您資助的錢,好好努力學習,回報祖國、回報社會,決不辜負您的善心,我也會將您高尚的品質發揚光大!”一位名叫馮亞娟的同學在信中動情地寫道。“親愛的王奶奶,我一直記得您的話,要努力使自己活得有意義,在生活中也盡可能幫助別人。”信的落款是“您遠在西寧的孩子白云”。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8

  在張桂梅看來,貧困山區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質女孩——低素質母親——低素質下一代”惡性循環。張桂梅認為,只要母親的素質高,孩子的素質就高。要解決偏遠山區的貧困問題,就必須從提高婦女素質入手。由此,她萌發了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夢想。20xx年起,她就開始為這個看來“根本無法實現”的夢想而四處奔走。

  “要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經病?”張桂梅的“宏偉藍圖”招來的是許多人的質疑和辱罵。但張桂梅并沒有放棄,為此飽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為籌集資金辦學,張桂梅求過很多人。一次,張桂梅到某企業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辦女子高中的構想說完,該企業的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見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很多工人還出來看笑話。”看著被狗撕破的褲腿和流血的腳,想著自己的委屈,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更多的時候,疲意、無助至極的她坐在街頭,靠著墻根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20xx年1月7號,姐姐從哈爾濱打來電話,說哥哥病危,一直喊著我的名字,昐著見我最后一面。”“恰好當時宣傳部通知我9號到中央電視臺錄制節目。我想北京離哈爾濱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電視臺后,熱情的編導找了個企業家和她對話,爭取幫她解決點女子高中的困難。一邊是山里的娃,一邊是彌留的兄,張桂梅艱難抉擇。當她把節目錄完,等來這位企業家承諾給女子高中50至100萬元資助的同時,也等來了哥哥已經火化的消息。那種錐心之痛,張桂梅至今難忘。

  籌建學校的`日子,張桂梅異常艱難、身心疲憊,但她始終義無反顧,矢志不渝,在省、市、縣各級黨委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捐助下,她的辦學夢想最終實現了。20xx年8月,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建成。9月1日,來自麗江市華坪、永勝、寧蒗等深度貧困縣的94名貧困女孩走進了女子高中的校園。

  她堅韌頑強!

  學校是建起來了,但如何留住孩子卻成了難題。為留住這些學生,家訪成了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有些學生的家,路太難走,連車都租不到,只能徒步前行。一個假期甚至兩個假期,即便馬不停蹄,張桂梅也只能走完一屆學生的家。盡管如此,她依然堅持,“無論如何,我一定要親自到每個學生的家里去看看。”

  一次家訪,到山下,師傅告訴張桂梅,車上不去了。但學生的家在山頂上,僅有一條不超過半米的山路,路的一邊是萬丈懸崖。如果走路的話需要6個小時,為了節省時間,張桂梅搭乘鄉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當時坐在車上,我都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入懸崖粉身碎骨。”想起當時的場景,張桂梅至今心有余悸。學生下山來接她,在半山相遇時,張桂梅第一句話就問她,“你為什么要回這兒來啊?你怎么還想老回這兒啊?這地方你怎么回來的啊?”女孩低著頭淡淡地說,“老師,我不回來,我上哪兒去啊?”張桂梅無言以對。這樣的家訪已持續11年,覆蓋學生1345名,行程近11萬公里,哪怕摔斷過肋骨、迷過路、發過高燒、舊病復發暈倒在路上。正是這一次次的家訪,更加堅定張桂梅將女子高中繼續發展下去的信念。她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因為沒能接受教育,在不到15歲的年紀就結婚生子,然后將缺失文化帶來的無知和貧困又一代代傳下去。

  她孜孜以求!

  作為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總是孜孜以求,每件事都親力親為。20xx年,女子高中建校時只有3個班94名學生,張桂梅孩子們起床上課都比較方便。第二年擴招了5個班,班級數由此增加到8個,日常工作量增加不少。尤其是每天早上打掃學校衛生,逐間宿含喊學生起床,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張桂梅就有了她的小喇叭。每天早上,小喇叭就會準時響起:“姑娘們,起床讀書啦。”從起床到出操,再到課間休息,以及晚上睡覺前,小喇叭一直回響在校園里。學生們說,聽到小喇叭的聲音心里特別踏實,如果張桂梅出差或出去開會了,一天聽不到小喇叭聲音就覺得像缺少一種什么東西,甚至心里都會有不安的感覺。張桂梅說:“我要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們知道,我一直就在學生的身邊守護著她們,一直和她們在一起。”

  作為教師,張桂梅總是把提高教學質量當做自己的本份。她的學生絕大多數是少數民族,基本是降分錄取,學習習慣差,學習基礎差,有的竟連漢語拼音都不會,普通話也說不清,成績始終提不上去。張桂梅心急如焚,決定從激發內生動力入手,培養學生勤奮刻苦精神。她堅持補短板與講新課兩手抓,一份工作操兩份心,延長了個人備課時間,增加了批改作業量,透支了原本贏弱的身體。每堂課,她都精心設計一個新穎的開場白,有時朗誦一首美麗的小詩,有時唱支學生愛聽的歌謠,有時講述一個自編的故事,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就這樣被調動了起來,慢慢地成績也上來了。天道勤,張桂梅付出的心血得到了最欣慰的回報。11年來,女子高中已經畢業1645名學生,連續9年高考綜合上線率保持100%。20xx年,畢業學生118名,109人上了本科線,9人上了專科線。但與此同時,張桂梅的身體每況意下,肺纖維化、肺氣腫等疾病日益嚴重,醫生說她的生命可能不會超過2年了,但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張桂梅總是笑著說:“感謝每天清晨能夠醒來,又能看到新的陽光!”

  無私無我,于己克儉一輩子

  張桂梅同志絲毫不為個人利益著想,棄小而崇大,舍己而為人,對自己的苛刻與對別人的慷慨鮮明強烈,她用愛滋養著深度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用實際行動托舉起山區孩子“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和夢想。

  于己,她異常嚴苛!

  在華坪,張桂梅對自己的“摳門”是出了名的。張桂梅吃的異常簡單,用的、穿的也極為簡樸。有時一個慢頭就是她的一餐早飯,一碗面條就是她的午餐和晚餐。她使用的手機,是一部歷史悠久的老式諾基亞,這也是她最重要的寶貝之ー。別人問她,為什么不換個智能手機?她說,一來還能用,沒有必要花錢,二來手機里存有學生和家長的電話,聽說智能手機容易壞,她怕換手機后這些學生和家長的電話號碼會丟失。對她來說,跟學生保持聯系,經常聽聽學生的心聲,為他們加加油、鼓鼓勁,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而這些幸福,都與老式諾基亞聯在一起。

  她穿的衣服,也很老土,多年都是一個樣。張桂梅說:“我身上穿的衣服,多半是一些領導、同事或好心人買了,硬往我身上套的。”黨的十七大召開前夕,華坪縣委給張桂梅7000元錢制裝費,讓她買一套像樣的西服,穿著上北京。但她卻用這筆錢為學校買了一臺電腦,供教師辦公,給學生學習。

  對人,她異常慷慨!

  張桂梅對自己的“摳門”出了名,對別人的慷慨更出名!有一次,一個學生沒有錢吃飯,她回到宿舍翻箱倒柜地找錢,把僅有的20元錢都給了那個學生。從此,那個小男孩每周都按時得到張桂梅30元的救助,直到他初中畢業。

  還有一天深夜,一個學生突然發高燒,張桂梅看到他在寒冬臘月還穿著單衣,當即把丈夫生前留下的唯一毛背心送給了學生,并連夜把他送到醫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費。

  72歲的二姐病危,離世之前想看一眼20多年未見的妹妹,擔心她經濟拮據不能及時趕回,還專門給她寄來500元錢路費,但張桂梅卻把姐姐給的路費,為一個生病的學生交了住院費。為此,她留下了對哥哥姐姐的終生遺憾。她每當想起這些“無情”的抉擇,每次都難以釋懷,淚流滿面。

  張桂梅這樣慷慨的事例不勝枚舉。30萬元的“興滇人オ獎”獎金,一次性就捐給華坪縣丁王民族小學建教學樓;又有3萬多元的獎金,張桂梅剛過手就捐給了災區;昆明市總工會千叮萬囑專門撥給她治病的2萬元錢最終也捐了;她甚至還想預支自己的喪葬費,希望能在活著的時候,看著這些錢用在山區孩子們的身上。截至目前,張桂梅把全部獎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資累計100萬元,全部捐獻給了山區的孩子們和教育事業,沒有給自己留下一分錢。

  張桂梅就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她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堅韌執著、鍥而不舍,奮力沖破一切困難活著、做著、奉獻著,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正如她的自我總結:“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昐,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9

  汪勇

  武漢抗疫最前線的金銀潭醫院就在汪勇的服務區。2020年除夕晚上,汪勇得知金銀潭醫院的.護士約不到車回家,在線求助。他就說服家人,趕到金銀潭醫院,把護士送回家。看到那么多醫生護士在抗疫一線連續奮戰,連睡個安穩覺的地方都沒有,汪勇心一橫不再回家團聚,新年第一天他連續送了30名醫護回家。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他就發動朋友圈來幫忙。司機缺口太大,汪勇就聯系上了多家企業,最終讓醫護人員有了保障。

  出行問題解決后,汪勇又多方聯絡,讓便利店再次開工,解決了很多醫護人員的用餐需求。疫情期間,汪勇專門建了一個醫護服務群,只要醫護人員在群里喊一聲,汪勇和他的志愿隊就會出來搞定。

  【頒獎詞】

  沒有人能百毒不侵,熱血可以融化恐懼;沒有人是生來的勇者,責任催促你重裝上陣。八方統籌百般服務,你以凡人之力書寫一段傳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10

  說到體育,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一些耳熟能詳的運動員,如蘇炳添,孫楊,張繼科……大家一定是某一位體育明星粉絲吧!我的偶像就是以速度著稱,號稱“亞洲飛人”的——蘇炳添。

  蘇炳添,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中國國家田徑隊隊員,是中國田徑的主力軍。男子60米、1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號稱“亞洲飛人”。20xx年2月6日,蘇炳添以6秒43奪得國際田聯世界室內巡回賽男子60米冠軍,并刷新亞洲紀錄。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的'兩大體育盛事嗎?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那就是20xx年俄羅斯世界杯和雅加達亞運會。

  蘇炳添在雅加達亞運會中有一張精彩絕倫的比賽——男子100米決賽。

  比賽開始了,蘇炳添風馳電制,如箭離弦般地沖向終點。他拼盡全力,因為他知道,自已背負著使命,有13億雙眼睛在盯著他,為了金牌,為了自己和國家的榮譽,沖啊!蘇炳添,你可以的,你是“亞洲飛人”。果然,蘇炳添以9秒92的成績,獲得了雅加達亞運會男子100米冠軍,并刷新了亞洲紀錄,他是我們國家的驕傲。

  自從這場比賽之后,我更徹徹底底地迷上了蘇炳添,成了“蘇粉”。我愛“亞洲飛人”蘇炳添。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這是強者留下的箴言,也是成功的借鑒。專注執著,科學追求,是打開成功之門的三把鑰匙。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11

  【頒獎詞】

  沒有人能百毒不侵,熱血可以融化恐懼;沒有人是生來的勇者,責任催促你重裝上陣。八方統籌,百般服務。你以凡人之力,書寫一段傳奇。

  【人物事跡】

  汪勇,男,漢族,1985年12月出生,中共預備黨員,大專學歷,現任湖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分部經理。

  2020年2月19日,汪勇接到了單位復工的通知。因為疫情中的突出表現,工作近6年的他連升3級,從一名快遞小哥升職為分部經理,這在順豐歷史上從未有過。管理200多名員工的汪勇至此再也沒時間接單跑“快車”了。

  他帶領的志愿者司機團隊,自大年三十起義務接送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上下班,協調推動網約車企業參與接送醫護人員,協調共享單車企業在醫院周邊投放單車。自行募集資金為醫護人員提供泡面,“掃街”找餐館、爭取有關部門餐食供應,快速搭建起應急餐食免費配送備用網絡,以“聚攏溫暖守護英雄”的'義舉被批復火線入黨。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后,他瞞著家人成為了武漢金銀潭醫院戰疫一線醫護人員后勤保障的“帶頭人”,他和他的志愿者團隊將溫暖聚攏,以非凡之勇守護著冬日里“逆行”的白衣天使。其事跡在新聞聯播和央視《面對面》等權威媒體報道,在社會層面影響廣泛。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12

  扎根邊疆教育一線40余年,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女孩的人生夢想。連日來,“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先進事跡經宣傳報道后,在全社會引發熱烈反響。如今張桂梅老師又被授予《感動中國》人物稱號。

  63歲的張桂梅現任云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為了改變貧困地區女孩失學輟學狀況,她推動創建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建校12年來已幫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中央宣傳部近日授予她“時代楷模”稱號。

  在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張桂梅教書育人的先進事跡和一個個感人故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近日,華坪縣委召開專題會議,號召全縣黨員干部進一步深入學習張桂梅精神。

  “張桂梅同志是我們華坪的驕傲,也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麗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華坪縣委書記余麗軍說,張桂梅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精神在全縣引起強烈共鳴,成為推動華坪發展的強大動力。

  如今,張桂梅培養的一屆屆學生不僅遍布全國各地,在華坪縣的各行各業,她的許多學生也已成長為骨干。不少學生在她的影響下,主動扎根到條件艱苦的偏遠山區。

  “讀書時,因為家庭困難,張老師經常偷偷塞生活費給我。在我心中,張老師就像媽媽一樣。”華坪女高畢業生山啟燕說,“現在我已大學畢業,成為一名鄉村幼兒教師。我會謹記張老師的諄諄教誨,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需要我的地方去。”

  在新聞上看到張桂梅那雙纏滿了止痛膠布的手,云南省腫瘤醫院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陳明睿忍不住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張老師默默耕耘、堅韌純粹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陳明睿說,“張老師用自己的`堅定信念成就了1800多位山區女孩的未來,而我也會用自己的堅持和信念去幫助我的每一位病人。”

  “張桂梅老師用一生堅守了立德樹人的初心,踐行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紅河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楊申宣說,“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桂梅老師的精神,不僅要視學生為親人,幫助學生成長成才,還要為學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立志報效祖國。”

  “張桂梅精神實際上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體現,也是黨性和人性光輝的體現,還是時代精神的體現。”麗江市委書記崔茂虎說,麗江市將認真學習好、宣傳好、踐行好張桂梅精神,以她為榜樣,推動麗江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13

  龔全珍,女,90歲,現居江西蓮花縣琴亭鎮金城社區。

  1957年8月,開國將軍甘祖昌主動向組織上辭去新疆軍區后勤部長職務,回家鄉江西省蓮花縣坊樓鄉沿背村務農,龔全珍相隨而歸。那一年,她34歲。

  將軍當農民,甘祖昌是新中國第一人。龔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決定:"老甘不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正像他說的那樣,‘活著就要為國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復雜重要的工作就做簡單的工作,決不能無功受祿,決不能不勞而獲'."

  從新疆到江西,全家11口人的行裝只有3個箱子,卻帶了8只籠子,里面裝著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種。當時甘祖昌每月工資330元,生活上十分節儉,把2/3的工資用來修水利、建校舍、辦企業、扶貧濟困。他一共參加建起了3座水庫、4座電站、3條公路、12座橋梁、25公里長的渠道。龔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資的'大部分花在支援農村建設上。回到蓮花頭幾年,她沒有做一件新衣服。

  龔全珍在家里呆不住。步行25公里到縣文教局聯系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學任教。這所學校條件很差,只有3名老師,她卻一點不嫌棄,第二天就搬鋪蓋去了學校,開始把自己赤忱的愛投入到這片紅土地。

  1961年,縣文教局安排龔全珍到同鄉的南陂小學當校長,在那里一呆就是XX年。后來,她又被調到離家不遠的甘家小學當校長,依然還是老作風,吃住在學校,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

  1986年3月,甘將軍因病逝世,一只鐵盒子是他留給妻子和兒女唯一的遺產,里面用紅布包著3枚閃亮的勛章。

  離休后,龔全珍積極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傾力捐資助學、扶貧濟困,開辦"龔全珍工作室",服務社區、服務群眾,從青春歲月到耄耋之年,為廣大群眾做了大量的實事好事,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尊敬和愛戴。

  XX年9月26日,龔全珍獲得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xxx高度贊揚。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14

  一天之內看了兩遍報道張桂梅事跡的視頻,兩次都感動到落淚。我想說一說幾處使我掉眼淚的地方。

  第一次是張桂梅含淚講述華坪縣婦代會上大家為她捐款治病,病好后她想著要為大家做點什么。多么可敬樸實的華坪人民!正因為他們無私的援助,才促使張桂梅更加努力地工作,傾其所有不讓自己所教班級的一個孩子輟學。

  第二次是兒童之家福利院的大門敞開,大大小小的孩子奔向張桂梅喊“媽媽”,這些孩子當中就有被父母遺棄的健康的女孩子。正因為當了兒童之家的院長媽媽,才更加堅定了她要辦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的決心,因為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的確,精神扶貧(教育扶貧)能從根本上幫助貧困地區的人民擺脫貧困。

  第三次是女高建立初期面對著教學即將癱瘓、學生將被分流,張桂梅等6名黨員教師在手畫的黨旗面前重溫入黨誓詞,這一刻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一名共產黨員在關鍵時刻沖得上去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也體會到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張桂梅為孩子們制定了嚴格的作息時間,鐵打的'紀律為孩子們更好地學習保駕護航。

  最后一次是主持人問她這輩子的價值是什么?她說無論多少她救了一代人,只要這些女孩子今后比她好,比她幸福就足夠了。這一刻我仿佛對人們常說的“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15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舉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被這些人物感動著、感動著。

  從20xx年的春月起,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我都堅持收看,認真地聆聽著那些感人的故事,認真地品味著每一段頒獎詞;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已經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一段故事,成為我前行中最為重要的催化劑、推動器。

  非常感謝中央電視臺為我們帶來的。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暨頒獎典禮這是一檔讓人們體味感動、仰望崇高、陶冶情操、培植精神、塑造靈魂的好節目。我一發現他,就把他當做一個滋養自己心靈、軟化自己感情、培育并保持自己有一顆能感動的心的好節目;事實上,我的這個想法在觀賞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都能得以實現。

  至今還記得,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還在行進中,我就在感動中寫下了;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評選之感動;,記錄下對于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彝族老師李桂林、陸建芬賢伉儷二人在天梯小學堅持十八年的感動。

  每一次觀賞;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都是我靈魂得以洗禮、升華的時刻,我自己很清楚: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物,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崇高的偉大的靈魂,都有著一種讓我們每一個人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這些崇高的靈魂是常人無法企及的,也是我這一輩子無法達到的;正如一位偉人曾經說過的那樣:“一個人做的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仔細看看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中的;好人們;,那個不是做好人做好事十多年、幾十年陪聾啞兒子讀書十六年的愛心媽媽陶艷波、幫助發小;三十九年的隴海大院的哥們、默默捐款20余年從不留真名的張紀清、十幾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癱瘓父親的孝女朱曉輝等等。

  每一次觀賞;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都是讓我的心與情得以進一步軟化、激發、培育和提升的好時刻;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物的故事,讓我的心更加溫婉、溫潤,更能被感動、感化。至今,我還能有一顆似乎與年齡不符的能夠感動的心;至今,我還有一些能夠讓自己驕傲的激情,我要感謝諸如;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之類的節目、影視劇和文學作品。我會很好地珍惜這些人物、這些故事帶給我的精神滋養、文化陶冶,我會繼續努力地讓自己有一顆能夠感動的心,有一份能夠有一定熱度的激情,思考每一天、努力每一天、快樂每一天、享受每一天。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相關文章:

十大中國感動人物事跡11-14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03-21

[精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07-12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06-12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范文04-20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11-09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15篇11-19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15篇)11-22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精選10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