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生源爭奪大戰:一年早過一年
新民晚報訊早在今年9月,復旦大學就啟動了第九屆“博雅杯”人文知識大獎賽征文,包括特等獎、一二三等獎和優勝獎在內,共有39個名額可以享受復旦自主選拔錄取政策,獲獎者在報考復旦部分文科時可享受優惠。北京大學2013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推薦資質申請工作已于上月結束。浙江大學“啟真班”招生名額于10月12日公布,共選拔了80名優秀高三學生。上海交通大學上周則宣布今年將繼續在蘇浙滬三地試點招收“科技創新潛質人才”。
高校“選優”不僅時間早了,優惠似乎也給得越來越多。以清華大學中降60分的錄取優惠。
爭奪優質生源 高校推高額獎金獎勵 [相關] 高校生源爭奪戰 清華亦..自主招生當真全面提前了嗎?記者昨天采訪復旦大學招辦主任丁光宏和同濟大學教務處處長廖宗廷,得到答復都是否定的。丁光宏明確:教育部尚未公布2013年自主招生政策,只有等教育部發布消息后,2013年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才能根據教育部的新要求出臺各校自主招生方案。
那么,最近發布的各高校所謂“自招”信息,又是怎么回事呢?丁光宏解釋,其實目前各校推出的“選優”政策,均屬于“保送生”范圍,在自主招生總人數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以復旦“博雅杯”為例,參與競賽考核的學生,均由該校自行組織測試;而如果參加復旦自主招生的外地考生,則需參加復旦加入的“北約”聯盟統一筆試,后者參與的人數要遠超過前者。
考生疲于奔命
有教育界人士指出,目前國內各名校中,各種“選優”計劃名目繁多,諸如“校長推薦”、“創新人才計劃”、“卓越人才計劃”等等,實則是在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生之外,又多了一次“考試”選優過程。表面上看,考生的機會多了,以報考復旦為例,學生可先參加“博雅杯”,如果不成功再參加復旦自主招生,再不成功可參加高考裸考。但需要指出的是,國內高校的各種“選優”及自主招生,到了最后,學生仍繞不開高考這一關,只有過了一本線才能使自己的“選優”過程圓滿落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既要不止一次地面對各類選優計劃的考試,體現自己的“創新才能”,又要面對繁重的應試教育,高考中保持較高的分數,反反復復,疲于奔命,學業負擔將越來越沉重,帶給家長的高考成本也越來越高。
記者注意到,眼下,國內一些高校正試圖跳過傳統的自主招生模式,加大“選優”力度。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提出設想,設立“試點班”,試點班中的50名本科學生將全部從高二學生中錄取;四川大學等高校也紛紛拋出類似的自主招生政策,大學爭搶優秀生源普遍開始向低齡化發展。香港大學將于12月發布2013年招生計劃,較往年整整提前了三四個月。
可以預見的是,2013年,國內幾大名校之間的生源爭奪戰將日趨白熱化。這一現象的背后,是高三優秀學生越來越繁重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的生活,是否有悖于自主招生的初衷,值得大學校長們去反思!本報記者 張炯強
(新民晚報)
【高校生源爭奪大戰:一年早過一年】相關文章:
生源爭奪加劇 高校提供“深度咨詢”04-25
香港各大高校進京招生 造勢爭奪優秀生源04-30
高校生源爭奪戰戰線前移 爭搶優秀高中生04-27
高校普招生源與對口生源學習適應性比較研究04-29
生源大戰轉戰“微博”“微訪談”成潮流04-25
港澳臺大學內地攬才 優秀生源爭奪競爭加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