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互聯網發展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

時間:2024-04-07 12:25:01 資料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互聯網發展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

  12月16日上午,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開幕,

互聯網發展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

。以下是由小編整理出來的國內外專家學者及行業權威人士對此進行解讀。



四項原則之解讀

  四項原則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

  ——尊重網絡主權。《聯合國 》確立的主權平等原則是當代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覆蓋國與國交往各個領域,其原則和精神也應該適用于網絡空間。

  ——維護和平安全。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

  ——促進開放合作。“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必須堅持同舟共濟、互信互利的理念,擯棄零和博弈、贏者通吃的舊觀念。

  ——構建良好秩序。網絡空間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

  ——習

  昨日, 在演講中提出網絡空間治理需要遵守的四點原則,即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對新京報記者指出,這四項原則比原來提出的有延續性,更加全面且有發展,對于在國際和國內實現網絡有效治理都有指導性意義。

  首先強調網絡主權意義重大

  “習 此次演講將中國歷來對于互聯網治理、網絡安全等問題進行系統性闡述,勾勒了一個網絡強國的藍圖,他提出的四項原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網絡領域的投射與發展,意義非常重大。”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副教授沈逸對新京報記者說。

  習 在這四點原則中首先強調網絡主權。沈逸認為,要構建中國提出的網絡治理體系,首先要尊重主權原則,這是區分不同版本網絡治理方式的重要標準。同時,要讓中國在互聯網治理體系中擁有更多話語權,要多構建互聯網交流國際平臺,例如,烏鎮峰會。還要讓我們的企業走出去,多進行國際合作。

  “中國主張對建立網絡秩序是有效的”

  對于尊重網絡主權,一些西方國家對此有不同看法。要推廣中國互聯網治理經驗,能否讓西方國家接受尊重互聯網主權的理念?周漢華認為,互聯網出現之初有主張網絡是虛擬世界和現實沒關系、國家法律管不著這種觀點,曾有美國學者主張現實規則不適用于網絡,但這種觀點很快被事實否定,眾所周知控制網絡虛擬社會的都是現實社會中的人。

  “上世紀90年代后這個觀念就早已沒市場了,從目前實際情況看,各國都是承認網絡主權的,所以各國都在制定自己的法律,有效打擊網絡犯罪和侵犯隱私權,保護網民權利,因此網絡有主權是沒爭議的。”周漢華表示。

  “我們提出的主張已經被越來越多國家接受,這是一個過程,已經可以看到變化,包括美國有些學者和官員也開始認同中國提出的主張。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主張對于建立國際互聯網網絡秩序是有效的。”周漢華認為。

  周漢華指出,治理網絡過程中既要保證有秩序也要讓每個人享受充分自由,自由需要秩序維護,在這一點上,各國也沒實質性差別,只是國情不同導致做法和尺度不一樣,我們可以看出網絡治理要承認文化多樣性和根據國情選擇不同治理方式的必要性。另外,西方國家法治傳統比我們強,因此,在治理網絡上要結合中國國情,找到合適管理方式。

  ▲張頤武,北京大學教授。

  尊重主權,包括尊重網絡主權應當成為互聯網的重要基本原則。

  作為四項原則的第一項,實際上是把它作為互聯網發展重要新基礎,在自由活躍多樣的空間里,也要有秩序和規范,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由,國家主權提出毫無疑義是一個非常高度意義的重要觀點。

  ▲方興東,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

  在這四個原則里面,尊重網絡主權是重中之重。自主選擇發展道路,自主制定互聯網公共政策,平等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權利等,這些理念可能跟一些西方國家的理念發生沖突,但大部分國家應該都會接受這幾個原則。現在,隨著互聯網社會問題、反恐問題日益突出,失序的危機越來越嚴重,沒有主權國家發揮力量的話,秩序無法建立起來。所以,國際社會最終還是需要就此達成共識。

  五點主張之解讀

  五點主張之一 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

  網絡的本質在于互聯,信息的價值在于互通。只有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鋪就信息暢通之路,不斷縮小不同國家、地區、人群間的信息鴻溝,才能讓信息資源充分涌流。中國正在實施“寬帶中國”戰略,預計到2020年,中國寬帶網絡將基本覆蓋所有行政村,打通網絡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讓更多人用上互聯網。中國愿同各方一道,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技術支持,共同推動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發展中國家和人民共享互聯網帶來的發展機遇。

  ——習

  “縮小數字鴻溝 解決‘最后一公里’”

  網絡的本質在于互聯,信息的價值在于互通。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龔曉峰表示,只有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鋪就信息暢通之路,不斷縮小不同國家、地區、人群間的數字鴻溝,才能讓信息資源充分涌流。

  互聯互通:從道路到信息

  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改革開放后,中國有句口號“要想富,先修路”,“我們的公路、鐵路等,這些基礎設施建設為改革開放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建設。”龔曉峰說。

  互聯網帶我們進入了新一輪的工業革命,已經深刻改變了商業模式、生產方式、管理方式、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投資方式、貿易方式等等。“以前,在農村,農民的理想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現在農民的理想是屋內屋外接入寬帶。我們將來要縮小數字鴻溝,‘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每個村子不僅要實現道路的互聯互通,還要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龔曉峰說。

  沒有基礎設施建設就談不上互聯互通。國內的基礎設施,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還很落后。解決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擺脫網絡基礎設施落后的過程,縮小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就是挖掘新的市場潛力的過程。“中國正在實施‘寬帶中國’戰略,預計到2020年,中國寬帶網絡將基本覆蓋所有農村,打通網絡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讓更多人用上互聯網。”龔曉峰說。

  我國企業有能力“走出去”

  龔曉峰表示,目前,我們的企業也主動參與到全球基礎設施的建設中。現在全世界排名前十的互聯網企業,我們有四家。“我們現在有能力‘走出去’,對外投資,其中包括在網絡基礎設施外面的投資,幫助發展中國家、新興國家加大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沿線的60多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發達,差距都比較大,抓住他們對基礎設施和互聯網的需求,抓住互聯網的爆發性增長,實現他們和互聯網的對接,積極地加大投入,與有關國家一起共同推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使更多的國家和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機遇和信息時代的成果。”

  龔曉峰強調,要加強互相信任,注重互利。信任是基礎,利益是紐帶,與有關國家的企業和人民共建命運共同體。有了信任的基礎,就更容易開展合作,人家就會包容和寬容,信任是合作的基礎,在加強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要充分考慮目標國的利益和感受,提高我國企業的美譽度,提高服務水平和產品質量。

  此外,基礎設施建設,畢竟涉及一個國家的信息安全,相對敏感。“所以,在有些國家,我們可以采取合資合作企業,未必強調控股。讓相關國家和中國一道,共同推動標準化建設,例如,無線電、衛星,標準先行,推動有關企業,盡快加入通訊標準、國際無線電等國際相關標準制定等。”

  ▲沈博陽 領英中國總裁

  互聯網不單要在大城市,而且中國的中小城市、農村,甚至世界的、非洲的這些國家,他們能應該享受到互聯網。中國的互聯網到現在,已經超過20年的時間,互聯網企業發展得還是不錯的。我們未來在互聯網這方面,要肩負起更多的責任。這是我聽的非常有感觸的。

  ▲莊慶維 新加坡駐華大使館信息產業處一等秘書

  新加坡在中國的第三個合作項目的主題也是互聯互通。互聯互通不僅僅是政府和政府之間,企業和企業之間,國家和國家也需要互聯互通,這樣才能促進大家一起繁榮。還有演講中提到的促進全球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這都有利于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很多國家加深和中國的合作。

  ▲孫丕恕 浪潮集團董事長

  互聯互通不僅是道路交通等實體經濟的互聯互通,信息的互聯互通也十分重要,前提就是要有信息基礎設施的支撐,這是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前提。

  本屆大會提出的信息絲綢之路就是互聯網與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結合。

  ▲加尼姆·希卜里 阿拉伯國家聯盟駐華大使

   的講話信息量很大,對整個世界互聯網發展也很有啟發。讓我感觸尤其深刻的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網安全問題,很期待接下來的論壇。

  五點主張之二  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互聯網是傳播人類優秀文化、弘揚正能量的重要載體。中國愿通過互聯網架設國際交流橋梁,推動世界優秀文化交流互鑒,推動各國人民情感交流、心靈溝通。我們愿同各國一道,發揮互聯網傳播平臺優勢,讓各國人民了解中華優秀文化,讓中國人民了解各國優秀文化,共同推動網絡文化繁榮發展,豐富人們精神世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

  ——習

  “互聯網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中國有條件架設互聯網國際溝通橋梁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沈陽在接受新京報(微信公眾號ID:bjnews_xjb)記者采訪時表示, 提出要“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的主張非常適時且意義深遠。

  互聯網的出現已從時間和空間上改變了人類文化交流的形態。在互聯網時代,人們不再需要花費巨大的時間成本,也不需要跨越千山萬水,就可以實現頗具深度的文化交流。

  互聯網在促進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一方面,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得各國的傳統文化在互聯網傳播中獲得了新生力量,煥發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互聯網的發展也在網絡自身內部滋養了豐富多彩的互聯網亞文化。這些互聯網亞文化與各國傳統文化相互影響,對人們的生活習慣、語言習慣、交流習慣都產生了深遠的改變和影響。

  文化創意產品的生產方式、保存方式也都被互聯網改變。比如以前一部文學作品,可能必須要在印刷廠中印刷出版,而在互聯網傳播時代,網民可以很便捷地在互聯網上獲取文學作品,作者也可以自行選擇網絡平臺發布自己的文學作品。互聯網上的豐富信息也可以促進文化創作者的創作素材,給予創作者諸多創作靈感。

資料共享平臺

互聯網發展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http://salifelink.com)。互聯網對推動文化傳承起到戰略作用,隨著網絡內容的崛起,網絡語言更貼近年輕人,互聯網為年輕人帶來了嶄新的創業平臺。


  ▲張一鳴,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

  當知識型經濟成為商業的主流形態后,信息的互通流動是提升社會效率的重要因素。頭條作為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分發平臺,也是在做促進信息高效流通的事情。希望頭條能夠幫助越來越多的用戶,能不斷縮小不同國家、地區、人群間的信息鴻溝。

  五點主張之三  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中國經濟也面臨著一定下行壓力。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開拓發展新境界。中國正在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分享經濟,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中國互聯網蓬勃發展,為各國企業和創業者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只要遵守中國法律,我們熱情歡迎各國企業和創業者在華投資興業。我們愿意同各國加強合作,通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建設信息經濟示范區等,促進世界范圍內投資和貿易發展,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習

  “互聯網創新浪潮下 中小企業大有可為”

  互聯網創業最怕沒有一個好環境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副會長田寧表示,過去中國的互聯網環境是奉行拿來主義,簡單復制美國商業模式。而 提出的互聯網經濟創新,意味著國家更加希望中國的互聯網領域能夠通過一種創新力量,不再是盲目地借鑒或者學習,從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創造。

  互聯網創業最怕的就是沒有一個好的環境,此前國家一直強調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如果能創建一個互聯網創業的良好環境,中國將有更多的企業引領全球。

  如今,可以看到在東南亞、中亞的很多國家使用中國人做的互聯網產品。未來的中國互聯網,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大力推進的情況下,未來中國一定會成為全球的互聯網經濟強國。

  田寧認為,中國有5000萬個中小企業,這個量級是全世界最多、最密集,也是最有生命力、最活躍的一個群體。中國要進行互聯網經濟創新,成為中國經濟下的主要一個潮流和方向,創新的主體必然將是中小企業。

  田寧表示,在互聯網創新的浪潮之下,中小企業的未來大有可為。在中國互聯網經濟創新、變革,以及快速地推進過程當中,中小企業的前瞻性非常強大。

  互聯網+將運用到社會經濟方方面面

  吳曉靈表示,互聯網的發展把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人和人,國和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在全球受到金融危機沖擊,國內經濟受到下行壓力的大環境下,如果沒有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創新,經濟很難走出低谷。回顧一下歷史,每次經濟蕭條時,都是通過技術革新走出困境,而在如今地球村的情況下,要走出經濟困境,就必須共同創新協同發展。

  吳曉靈認為,互聯網+概念本質就是把信息技術運用到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因此互聯網+應被用到方方面面。由于各行業發展不同,因此互聯網+只分先后,而不分是否需要。

  但吳曉靈認為中國不會成為世界互聯網+經濟中心。因為這不單取決于互聯網技術是否運用到各行各業,而是由經濟發展的整體情況來決定。如果中國經濟沒有成為世界主要中心,那中國經濟將很難成為一個單獨的“互聯網+經濟中心”。

  過去,國家之間互相封閉,如今隨著互聯互通的加強,只有尋求協同發展共同繁榮,全球經濟才能走出困境。

  ▲馬化騰,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互聯網的發展,與每一個人的未來生活息息相關。目前,騰訊會積極推進“互聯網+”計劃,通過連接人、設備和數字內容,幫助不同地區之間縮小數字信息鴻溝,幫助各行各業提升效率并節約能耗,同時也積極探索分享經濟等新型的網絡經濟模式,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為維護網絡安全,完善網絡治理體系貢獻力量。

  ▲陳一舟,人人網CEO。

  對于國際交流和開放合作,互聯網是一個國際的空間,也是國際交流平臺。在國際上的互聯網金融,我們投資了很多公司,自己內部就是國際交流。走出去、走回來,學習最先進的東西,再拿回來,用最好的技術、最好的產品、國外成熟的商業模式,服務中國經濟。

  五點主張之四  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

  安全和發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安全是發展的保障,發展是安全的目的。網絡安全是全球性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維護網絡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各國應該攜手努力,共同遏制信息技術濫用,反對網絡監聽和網絡攻擊,反對網絡空間軍備競賽。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加強對話交流,有效管控分歧,推動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制定網絡空間國際反恐公約,健全打擊網絡犯罪司法協助機制,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和平安全。

  ——習

  “失序的危險是所有國家面臨的挑戰”

  處置網絡安全威脅需各國攜手應對

  “在網絡安全領域,我們與國際社會面臨的威脅類似,比如病毒泛濫、 攻擊等。”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表示,網絡安全是全球性的挑戰,因為網絡安全是跨地域的,而且具有實時、隱蔽的特點。所以,這就要求在網絡安全威脅的處置方面,需要各個國家攜手應對。

  左曉棟解釋稱,全球互聯互通,意味著一個病毒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傳遍全世界。而跨地域的互聯互通性使攻擊有可能從遠程發起,從一個國家發起,來攻擊另一個國家,甚至中間經過很多跳板。這時候,一個國家已經處理不了這種威脅,必須共同應對。

  因此,左曉棟認為,網絡安全威脅直接影響全球的和平與安全。“全球的經濟發展需要和平穩定的環境,如果說這種發展的大環境受到威脅了,受影響的是所有的國家。”

  中國目前的網絡安全整體狀況如何?對此,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認為,目前來看,中國的網絡安全狀況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長期地建設。即便美國有這么大的優勢,也無法保障自己的安全。目前,失序的危險是所有國家共同面臨的挑戰。這也是世界互聯網大會能產生共鳴的一個原因。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科院研究生院企業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呂本富也表示,網絡安全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一個挑戰。在網絡面前,誰也沒有真正安全,這是目前的一個基本情況。

  目前沒有公認的網絡空間國際公約

  習 提到,應推動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左曉棟認為,這個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就是國際社會共同遵守的一套國際法。比如說,一個攻擊發生了,如何認定它?如何看待攻擊的證據,能不能進行查處?再比如說,假如一個國家受到了網絡攻擊,它如何進行反擊是合適的?這都是需要共同商量好的,大家需要有共識。目前,并沒有一個國際社會共同認可的網絡空間國際公約。

  左曉棟說,目前來說,大家都認為制定可接受的網絡空間行為準則,包括打擊網絡恐怖主義的公約,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有共識的。但具體來說,國際規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各方有很多分歧。一個有積極意義的進展,就是成立了聯合國信息安全政府專家組。這個專家組報告代表了各國關于網絡空間安全的最新共識,最新的報告是2015年的。

  呂本富則表示,要想實現網絡安全,必須要做到可發現、可追蹤、可防治。可發現是網絡安全的第一步,假如沒有能力截住你,只要可發現,這就是一種威懾。第二個叫可追蹤,比如,美國的網絡能追蹤到攻擊源。第三是可防治,就是可以預先預防。在中國,網絡安全一定要和現實的法制結合,產生了一定的威懾力,才能制止網絡犯罪。

  ▲時文朝,中國銀聯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總裁。

  網絡發展沒有安全保障,將很難發展。因為每個人的信息都是屬于個人資產的一部分,一旦個人信息發生泄露,安全受到威脅,也就說明個人資產受到侵犯,將會產生一系列的經濟問題和法律問題,為互聯網發展帶來困難。

  ▲盛佳,網信集團CEO。

  網絡安全對任何一個進行網上交易的公司來說,怎么講都不為過。之前是封閉系統時不覺得,當變成開放系統,在網上時刻都碰到安全的挑戰時,用戶安全、數據安全、交易安全等,不光是一個公司的事,甚至是一個行業,一個國家之間的事情。所以這一點在五點主張里是非常重要的。

  ▲白芝娥,韓國外交部網絡安全大使。

  由于網絡安全的性質,中國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國過去的一些宣言中,我們已經看到了中國承擔的責任。20國峰會舉行時,我們也呼吁全球在這方面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卡巴斯基 卡巴斯基殺毒軟件創始人。

  網絡安全是我最關注的,因為網絡安全問題目前很普遍,網絡空間是非常危險的,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網絡空間的安全問題,將危及一個國家的國民安全、經濟安全,甚至是國際安全。因此我很高興看到,中國的 如此重視網絡安全,并提升到如此高度。

  五點主張之五  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

  國際網絡空間治理,應該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由大家商量著辦,發揮政府、國際組織、互聯網企業、技術社群、民間機構、公民個人等各個主體作用,不搞單邊主義,不搞一方主導或由幾方湊在一起說了算。各國應該加強溝通交流,完善網絡空間對話協商機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聯網治理規則,使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就是希望搭建全球互聯網共享共治的一個平臺,共同推動互聯網健康發展。

  ——習

  “強調多邊治理 因網絡治理不平衡”

  更加全面闡釋互聯網多邊治理體系

  2014年7月,習 在巴西國會演講中提出互聯網多邊治理體系理念,此次闡釋更加全面。“這是目前 提出的最細致的互聯網治理理念。中國互聯網發展快并且愿意將經驗分享給其他國家,很多國家希望與中國互聯網企業合作實現彎道超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對新京報記者指出,互聯網治理強調多邊,主要針對當今國際社會中網絡治理不平衡的情況。

  周漢華解釋說,首先,互聯網在美國產生,根服務器都在美國,美國也主導域名分配,這使美國在互聯網治理中具有先天優勢。其次,美國信息技術遙遙領先其他國家,斯諾登事件暴露出美國對他國進行全程監控。再次,美國在國際上一直推美式互聯網治理理念,否定其他國家的治理方式。

  除了多邊,這個治理方式還兼顧民主和透明,周漢華指出,民主意味著在治理互聯網問題上主權平等原則,平等參與網絡空間治理國際合作。透明則針對團伙和小圈子。

  周漢華認為,首先應在國際層面上建立多邊治理有效機制。越來越多國家支持基于聯合國的互聯網多邊治理體系,而不是按照美國的所謂多利益攸關方的思路。

  “互聯網治理還是要以國家為單位,以聯合國為基礎。”王義桅也表示。

  話語權取決于國家在網絡領域競爭力

  國際層面上努力的同時,在國內則要提高自身互聯網治理水平,周漢華表示,這些在習 講話中也體現了,即由傳統的行政管理向依法治理演進,這個治理就強調多邊性和多元性。例如,通過行業規范和自律機制配合政府法規,建立有效的互聯網治理模式,做到網民依法上網,企業依法辦網。

  中國在努力構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國際互聯網新秩序,這能否得到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的更多認可?周漢華認為,這取決于多種因素,即我們提出的主張本身是否符合事物規律。互聯網行為主體是有國界的,傳統法律、國際法基本原則,特別是國家主權平等、和平共處等原則,這在中國提出的互聯網治理主張下是可以得到有效實現的。

  除此之外,還取決于中國互聯網實力增強。周漢華解釋說,話語權取決于國家在網絡領域競爭力,中國不論在互聯網企業國際競爭力、網絡普及率,還是自主創新能力方面,都在飛速提高。因此,我們的發言權已經和原來大不相同,如果按照這個節奏穩步推進,越來越多國家會看到這是成功的中國經驗,即中國成功的治理理念使網絡造福于民眾,用網絡發展事實使中國主張被國際社會接受。

【互聯網發展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相關文章:

服飾禮儀的原則04-26

與領導成功相處的原則04-26

讀書筆記的原則04-26

求職面試的適度原則03-13

鄉鎮四項制度落實情況工作報告04-26

化學課業學習的原則07-10

讀書筆記寫作原則04-26

商務送禮應注意的原則04-25

面試原則性問題04-26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擴權強縣工作的調研報告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