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

時間:2023-04-16 09:55:54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比的認識》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1

  《比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節課的重點是對比的意義的理解,是學生初次接觸比的知識的第一個內容。能否透徹理解比的意義,對于比其他知識的學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上,我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應當是學生學習數學的背景,書本數學只是生活數學的一種提取、概括和應用。在本節課教學時我對教材進行重組,首先采用學生10月份剛進行的蔣巷綜合實踐活動中“陶藝制作中土與水之間的關系”揭示課題,讓學生通過對已有知識與經驗的回顧,使學生認識到用分數或除法可以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而比又是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的又一種數學方法。這樣的設計激起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從而提煉了比這個概念,實現概念的內化。

  2、注重知識的自主建構。

  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較多,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比的意義,還要學會比的讀寫、比各部分的名稱、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除法和分數之間的關系等,這么多的內容,如果全部由老師教給學生,就會顯得多、雜,并且枯燥。考慮到這些內容的難度不大,學生能夠通過看書自學解決問題,所以在教學完比的意義后大膽放手,最大限度給學生以自學的機會。在教學比各部分名稱,求比值時采用自學為主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討論、交流等活動,這樣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拓展課堂的寬度,同時也使教學重點得到強化。

  3、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打開思路想問題。比如這節課中,讓學生在錘子、剪刀、布的游戲中初步體驗到為什么生活中比的后項可以為“0”我首先引導學生明確今天所學習比的意義是“兩個數相除”的關系,而體育比賽中的比分,是一種比多少,也就是差比,并不是我們這節課所學習的比。

  上完這節課,反思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在教學的扶與放的度把握上,似乎扶得太多,放的太少。

  2、比如說對課堂新生成的問題,我不能很好地處理、引導、回應。

  3、教學語言上不夠精練,有時會重復學生的回答。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2

  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應當是學生學習數學的背景,書本數學只是生活數學的一種提取、概括和應用,給學生學習生活數學提供了一種視野,搭起了一座平臺,任何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通過教師的藝術加工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內容。教學時我隊對教材進行重組,創設了生活情境,即學生熟悉的、自己班男生25人,女生17人這一生活情境著手,通過讓學生提出能夠說明男女生人數之間的關系的問題,激起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17分之25又可以說成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25比17,讓學生初步建立起比的概念,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經驗并豐富他們新的經驗,又通過解讀大量生活中的比,讓學生大量的.說甲是乙的幾分之幾也可以說甲和乙的比是幾比幾的語言,欣賞了生活中的“黃金比”更深入的了解了比的內涵。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3

  比的意義這課是在學生掌握分數應用題及常見的一些數量關系以及能解答簡易方程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比的意義這一節課的重點是對比的意義的理解,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并牢固建立起比的概念,讓比的意義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于整個的教學之中。

  設計理念:

  一、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學教育的價值觀發生了重大變化,由原來的以知識獲取為目標轉變為關注學生的發展為主要目標。本節課教學設計力圖體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被動接受學習變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學習。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把“什么是比?為什么學習比,比有什么作用?”作為核心問題隱藏在整節課的教學思路之中讓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比的事務活動中感知、體驗、理解和深化比的意義。

  二、提升課堂教學的課程高度。

  教學設計在遵循教材編寫原理的基礎上,對教學題材進行了重組。將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分數形式和比值的區別的聯系等后移到下堂課,以騰出時間來創設不同背景下的不同生活問題。利用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能夠引導學生有序思維,積極發現,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學生在充分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合作、學會表達、學會交流,

  三、體現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數學新課程理念下將“總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這一結構框架作為基本教學模式。本課在設計時通過對生活情景中燒飯的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比的意義和作用。再通過題組訓練,以及問題判斷等,讓學生在認知沖突的對立中走向統一。對比的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進而全面、系統的構建起新知識的模型。最后通過生活中的比的應用,幫助學生拓展延伸比的認識,深化比的意義,學以至用,學用結合,在生活中找到數學原型,發展和提升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一堂課下來,感覺不足之處還有很多,有些細節地方處理得不是很到位。總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改進。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4

  教學內容

  《比的認識》是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比和比的應用》的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比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學過除法的意義、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基礎上學習的,是《比和比的應用》這一節的起始課。比在數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是教材內容的數學核心思想。教材沒有采取給出幾個實例,就直接定義“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為學生理解比的意義提供了豐富的直觀背景和具體案例。本課的教學設計是“男女生人數的比較”“速度與國旗的長與寬”三個情境中的內容,讓學生充分體驗生活中的比,在這樣的基礎上再抽象出比的概念,這樣處理更能讓學生體驗比的意義、價值和引入比的必要性,為今后學習比的應用,比例的知識奠定基礎。

  學生分析

  有的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或使用過比,并有一些相關的活動經驗。但學生對比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學力求通過具體的材料幫助學生達成對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學生喜歡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戰性的問題,喜歡探究的、合作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學設計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借助“男女生人數的比較”“速度與國旗的長與寬”等情境,設計了各種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合作探究,使學生在豐富的學習背景中逐步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使學生經歷探索比與分數、除法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會把比改寫成分數的形式。

  3、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反思:

  下面談談我的教后反思:

  一、關注教學環節的設計,創設有助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與自己生活環境、已有知識經驗密切相關、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中,通過自己的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對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這節課教學中我創設如下情境:“如果把我們班的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放在一起比一比,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學生通過探究討論交流后發現求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幾分之幾,又可以說成男生和女生人數的比是多少,體會同類量的比;再設計了“速度”問題,讓學生體驗不同類量的比,從而感受比就是兩個數相除的關系;最后讓學生了解“人體上有趣的比”,進一步感受比的意義。這些情境都是把數學問題融入實際生活情境中,學生真正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產生學習需求,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

  二、關注自身的教學行為。

  主要表現在:第一,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新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第二、運用直觀操作,分散教學難點。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教學中,我注意從實際出發,充分運用多媒體來演示,注意數形結合,通過一系列的情境,使學生對比的認識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并逐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實踐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的不教,學生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將來離開學校在實踐中能夠自學。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打開思路想問題。比如這節課中,課堂上出現了“球賽的比分是不是比”,我首先引導學生明確今天所學習比的意義是“兩個數相除”的關系,而體育比賽中的比分,是一種比多少,也就是差比,并不是我們這節課所學習的比。

  三、關注對學生學習的引導。

  學生的學習要有方向,而如何把握這個方向,教師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引導適時、到位,學生就能控制自己,隨著學習內容步步深入學習。

  這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說對課堂新生成的問題,我不能很好地處理、引導、回應,對學生的評價的語言也不夠豐富。

  問題歸因:

  出現這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對這堂課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對學生能出現的一些問題預想得還不全面,不夠到位,我的專業知識還不夠豐富,這些不足都有待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改進。

  教學重建:

  如果我再教學這一內容,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應該加強師生、生生之間互動,提高互動的質量,使學生在互動中提高認知水平。其次,教師必須要具備高超的教學藝術水平,敏捷的教學機智,非凡的駕馭課堂和學生的能力,而這一切都來自于每一堂課中的思索與積累。

  在今后教學中,我會帶著批判、審視的目光,結合實踐對理論加以檢驗,并且在反思性檢驗的過程中,使自身的經驗不斷得到修正和完善,努力提升駕馭課堂、捕捉信息,資源重組等能力,做一個善于思考、勇于創新、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師。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5

  北師大版教材六年級上冊p51頁第3題如圖:工人師傅用同樣長的兩塊木板搭了兩個斜坡。斜坡A最高點的高度與木板的長度比是:1:3,比值是1/3。 斜坡B最高點的高度與木板的長度比是:1.5:3,比值是1/2。你發現了什么?課前備課的時候只是想到了這里可以看出來比值的大小與坡度的高低有關。知道課堂上教學的時候才發現,利用這堂課所研究學習的.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通過再補上一個斜坡C最高點的高度與木板的長度比是:2:3,比值是2/3。可以發現幾個比的后項不變,前項變大,比值變大;前項變小,比值變小。同樣的,但后先不變的時候,也會有類似的結論。這是就引導學生,那么要使得比值不變,前項和后項需要怎樣變換呢?為后面的學習化簡比做準備。正好最近在《小學數學教育》上看到一篇關于比的認識的教學案例,看了之后,給了我一些思考的地方,讓我想起了作業本上的一個題目。并對于課本上的比的認識的教材按牌又有了新的認識。那就是,課本上為什么開始安排了一個長方形的長與寬的比,后面才安排了路程與時間的比同總價與數量的,這是兩種類型的比。前面一種是同一種數量之間的比,是倍比的關系;而后面是相館量的兩種數量之間的比,是有特定的數量關系的含義的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6

  【教學內容】

  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6單元《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使學生經歷探索比與分數、除法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明白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道理,會把比改寫成分數的形式。

  3.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前談話:同學們,這么多老師來到我們的學校,大家高興嗎?快跟老師們打聲招呼吧!誰愿意把我們班介紹給老師們?

  學生介紹班級情況

  二、充分感知,建構意義

  1.情境導入,以舊引新

  出示:五年級一班有男生32人,女生23人

  師:如果要對男生與女生人數進行比較,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提問題

  師根據學生的問題課件出示:

  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幾倍?

  師指名列式:32÷23

  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幾分之幾?

  師指名列式:23÷32

  師小結:剛才我們用以前學過的減法、除法對男女生人數進行了比較,用除法對兩個量進行比較時,還有一種新的比較方法——比(板書:比)

  2.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師:(指著32÷23)男生是女生的幾倍,我們還可以說成“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32比23”(課件出示)

  師:誰來說一說,男生是女生人數的幾倍還可以怎么說?

  (2)師:那求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幾分之幾,怎樣用比表示?

  生說,師課件出示

  (3)師:同樣是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比較,為什么一個是32比23,一個是23比32呢?

  引導學生回答,32比23表示男生和女生人數的比,23比32表示女生與男生人數的比。

  教師指出:兩個數量進行比較,一定要弄清誰和誰比。誰在前誰在后,不能顛倒位置。

  (4)不同類量的比

  出示:下面每組信息中的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能用比表示嗎?如果能,請說出比。

  一面國旗,長3米,寬2米。

  老師用9元錢買了2瓶果汁。

  ①引導學生回答。

  生:長與寬的比是3比2,寬與長 的比是2比3。

  師問:3比2表示什么?2比3表示什么?

  師小結:同學們真不錯,不但能用比表示,還知道比表示什么?

  ②師:你能用算式表示果汁的單價?

  生:9÷2

  師:你是根據哪個數量關系列式的?

  生:總價÷數量=單價

  師:像“總計÷數量=單價”也可以用比表示總價與數量的關系,誰來說一說?

  生說師課件出示:總價與數量的比是9比2。

  師:9比2表示什么?

  師:在常見的數量關系中,速度可以說成誰和誰的比?工效可以說成誰和誰的比?為什么?

  3.抽象意義,建構模型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想一想,什么是比?可小組內討論。

  交流得出:兩個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

  師:兩個數的`比就表示兩個數之間的什么關系?

  4.自主學習,豐富認識

  (1)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比(板書 比的認識),其實,有關比的知識還有很多,請同學們拿出資料卡,自學這一部分內容,可以把你認為重要的內容,圈一圈、畫一畫,有疑問的地方打個小問號。

  學生自學交流,匯報交流。

  師:通過自學,你又有了哪些收獲?

  師引導學生梳理自學的知識:

  9比2寫成9:2 9是比的前項,2是比的后項

  師:怎樣求9比2 的比值?

  生 9︰2=9÷2=4.5

  師:同學們都會求比值了,那就求下面的比的比值吧。

  (2)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6︰9 12︰4 4.2︰7

  生做集體訂正

  師小結:比值可以是分數、小數、整數。

  (3)探討比、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

  出示:5÷8=()︰( )=-

  師:看來比、分數、除法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請同學們結合這個式子和下面的表格,先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三、鞏固應用,拓展探究

  1.判一判。

  (1)爸爸身高178厘米,小明身高1米,爸爸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78:1。 ( )

  (2)比的后項不能為0。 ( )

  生說說理由。

  師:在體育比賽中常常看到這種情況,出示課件體育比賽中的4︰0,問:這是什么意思?

  理解這是體育比賽中的一種計分形式。

  2.配制蜂蜜水

  出示(1)蜂蜜與水的比是1︰1;(2)蜂蜜與水的比是1︰10;(3)蜂蜜與水的比是1︰100。

  師:明白這是什么意思嗎?

  生說比的意思。

  師:如果配制蜂蜜水的任務交給你,你打算選哪一種方案,怎樣配制?

  攪拌均勻后,平均分到10個小杯中,每個小杯中的蜂蜜水一樣甜嗎?你能用比的知識解釋嗎?這時,蜂蜜和蜂蜜水的比是幾比幾?

  四、總結收獲,拓展延伸

  師:比和分數除法有著密切的聯系,除法中有商不變的規律,分數有分數的基本性質,比有沒有這樣的性質呢?課下,請同學們把你這節課的收獲和你課下了解到得比的知識,制作一期數學手抄報。

  【教學反思】

  《比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節課的重點是對比的意義的理解,是學生初次接觸比的知識的第一個內容。能否透徹理解比的意義,對于比其他知識的學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課的教學我主要遵循了新理念下“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這一基本結構模型的框架,即:

  (1) 關注了內容呈現上的情景化;如從本班男女生人數的比導入新課,引出同類量之間的比,再引出不同類量之間的比,在此基礎上再來概括出比的意義。

  (2) 重視知識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3) 強化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與感受。

  在教學前,根據學情,我課前布置了三個預習作業,復習有關比較的問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數量關系。正是有了學生的課前預習,課上學習新知時,學生才能表現的精彩。所以,我認為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前預習是非常重要的,課前預習不僅是一種好的學習習慣,還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它使課上的更加順利、精彩,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學習比的各部分名稱及讀法、寫法時,采用了讓學生自學課本的方式,因為自學課本也是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根據高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充分相信學生,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探索、討論、總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思維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間的合作精神。在學習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數關系的時候采用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借助圖表、式子的有機結合,總結出三者之間的聯系,實現了自主學習。

  上完這節課,反思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在教學的扶與放的度把握上,似乎扶得太多,放的太少。

  2.比如說對課堂新生成的問題,我不能很好地處理、引導、回應。

  3.教學語言上不夠精練,有時會重復學生的回答。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在如何簡潔的呈現自己和有效的引導學生方面作不斷的思考,來提高課堂效率,既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又能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7

  《生活中的比》是北師大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內容,是在學生已學過的相關知識基礎“除法的意義”“分數的意義”“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以及相關的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比的認識》的起始課。教材安排了“圖片的放大縮小”“速度”“水果價格”三個生活情境去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并在此基礎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學生深深體會到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性。在備課時我反復斟酌兩個問題:引入比的必要性在“圖片的放大縮小”學生能感受得到,但在“速度”“水果價格”兩個情境里,學生會認為直接“比速度”“比單價”就可以了,比的必要性不容易體現出來,學生可能感覺沒必要用到比。因此在設計教學時,我有意識去設計一些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在豐富、有趣的學習情境中逐步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

  我結合自己的設計與實際教學談幾點思考。

  縱觀本課,較為成功的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根據實際需要引入比的意義,讓學生充分親歷一個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體會引入比的必要性。

  2、讓學生切實體會到了比在生活中是廣泛存在,突出在兩個情境和鞏固練習中。

  3、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需改進的地方也不少,例如:

  1、新授教學層次不夠清晰;

  2、問題過碎,追問過多,留給學生思考時間不夠;

  3、提問不夠嚴謹過于隨意等等。

  4、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稱,讀寫比和求比值的方法。由于此環節的知識性比較強,讓學生先自學再講解,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能對新知加深印象。如果此環節教師給予自學提示,是否更合理有效?在匯報的時候層次會更清晰些。)

  一節課結束,留給我的遺憾很多,雖然出現問題多多,沒有達到理想的課堂,但留給我的思考不僅僅只停留于此。如何做到對教材背后知識的深挖,讓自己站在一個高層次的角度去思考、設計自己的教學?如果我們對教材加以深入思考研究,那么我們所設計出來的教案會更有利于我們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會更有實效性。因此,設計教學時認真解讀教材,確定課的教學起點是提高課堂實效性的關鍵。一節課下來,學生走出課堂到底學會了什么?是為數學內容而教還是為學生的長遠發展而教?答案是肯定的。學生上課前知道些什么?也就是需要我們做好課前預測和課堂預測工作,在關注每一位學生工作中要落到實處,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是把握課堂的關鍵,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應該是有效為教學服務的。另外,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還應該考慮到兩個方面:共性目標和提高性目標,立足長遠,設計立體的教學結構,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有實效、有生機的課堂。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8

  站在講臺上的那個人決定著課堂的教學品質。這句話一直是我執教的座右銘。平日的教學工作,我不敢說一絲不茍,但從不馬虎。今天我執教了比的認識,這節課上得有點糟糕,沒講完預設的教學任務。而且感覺引導過程中我的指令性語言欠推敲。反思這節課,總結不當之處。

  一導入部分。導入時我安排了3道小題復習除法和分數的關系,為本節課體會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做鋪墊。這個知識點并不難,我安排時沒有仔細琢磨,才讓學生逐一說了3道題中除法各部分的.名稱和分數各部分的聯系,占用的時間有點長。

  其二在引導學生體會兩個量之間的除法關系時,語言指令欠推敲。這部分內容我是以書中53頁例7中的題目為載體,體會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用除法計算引入對比的認識的。語言指令是教材里題目中的原話。可我這樣問,學生一片茫然。兩個量之間的倍數關系,五年級學過,我教五年級時就有體會,這個知識點,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我在準備比的認識這節課時,就這一點高估了學生。也沒有在導入環節進行復習,我的疏忽使課堂第一次卡頓。備課時備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備教材注意舊知識和新知識之間的聯系。必要時可以跳出教材靈活地創新地使用教材。

  老師有光明,學生才會有光明。做個細心的老師,智慧的老師,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對待我的教學工作,為的是更好地引領學生一路前行。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9

  設計課時,我就如何引入本課的課題很是為難。是直接告訴學生本節課我們要來學習比,還是通過適當的過度,讓學生在一種對比中接受這個比呢?權衡之下,我選擇了讓學生通過欣賞圖片,發現要美觀,那么長和寬就要有一個合適的比例關系,從而引出兩個數之間還有另一種關系,那就是比。但是細細想來,有這個必要嗎?長和寬只要存在一種倍數關系就行了啊,何必繞這么個圈子來引出課題呢?我思考,每節課都有一個引入,到底哪種引入更有效,是為了注重實效,還是為了吸引學生,或是為了調節課堂氣氛呢?

  五年級的孩子雖然思維開始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維,但是還是偏重形象思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到比,我想先讓學生感受在生活中的比。我通過向學生介紹我國的國旗法規定:中國的國旗長和寬的.比必須是3比2,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比的現實意義;同時,我與生活聯系,通過火車提速這個孩子們都知道的事情,讓學生求提速前后的速度,通過列示、找關系式等,再向學生介紹其實路程除以速度也可以表示為路程比速度。此處我目的在于讓學生初步體會比的意義。

  課堂的主體應該是學生,于是我在新知教學這個過程中設計讓學生自學這個環節,只為學生提綱挈領的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在問題中看書,在看書中解決問題。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學會如何將知識聯系與歸納、比較。但是在實際課堂中這個環節不盡如人意,主要在于學生不會將知識前后聯系,同時,合作學習不夠,很多學生只是自顧自的,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這就導致學生不能在討論中將知識解決。這樣的自學也許就只是一種表象,沒有深度,這在后面的學生匯報中就得到了體現。到最后,還是要回到老師教,學生學這樣的狀態中,這是一大遺憾。繼續改進方法。

  最后,我通過一系列的圖片,讓學生體會到比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目的在于讓學生提高學數學的興趣,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都說教學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那每節課中就免不了遺憾,怎么讓遺憾最小呢?像這樣的認識概念課,除了讓學生深刻的理解好概念外,學生的思維又該怎么培養呢?這些都是我所要思考,更是我所要改進的。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10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能否透徹理解比的意義,對于比其他知識的學習是至關重要。因此在教學上我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學生熟知但又不太清楚的事物最能引起他們的探究欲望。書本中的例子只是教學中的一個范本。在課教學時我對教材進行重組,讓學生通過對已有知識與經驗的回顧,使學生認識到用分數或除法可以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而比又是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的又一種數學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從而提煉了比這個概念,實現概念的內化。

  2、注重知識的自主建構。

  本課的學習內容較多,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比的意義,還要學會比的讀寫、比各部分的名稱、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除法和分數之間的關系等,這些內容的難度不大,適合學生通過看書自學解決問題,所以在教學完比的意義后大膽放手,給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機會這樣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使教學重點得到強化。

  3、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打開思路想問題。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知0的'特殊性。以及數學中的比與比賽中的比分的異同。

  上完這節課,反思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在教學的扶與放的度把握的不是恰到好處。

  2、對課堂新生成的問題處理不是很到位。

  3、教學語言上不夠精練。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11

  本課的導入,我是白板展示例1的畫面,并要求學生說說果汁和牛奶有什么關系。他們很快就得出“牛奶比果汁多1杯,果汁比牛奶少1杯。果汁的杯數相當于牛奶的2/3,牛奶的杯數相當于果汁的3/2。”的答案。我告訴他們:果汁的杯數相當于牛奶的2/3,還可以說成果汁與牛奶杯數的比是2比3。學生心有靈犀的答道:牛奶的.杯數相當于果汁的3/2,也可以說成牛奶與果汁杯數的比是3比2。

  然后就是學習比的定義、比的各部分名稱、求比值的方法及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數關系。授課時有采用了讓學生自學課本的方式,如比的定義、比的各部分名稱;也有直接告之方法的,如求比值的方法;還有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如學習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數關系。

  一堂課下來,感覺不足之處還有很多,有些細節地方處理得不是很到位。如在鞏固階段,我出示這么一道題:“在我校乒乓球比賽中,王勇同學以3∶0戰勝李明獲得冠軍。根據這則消息,小紅認為比的后項可以是0。你對此有什么看法?”結果很多學生認為比的后項可以為0的,主要原因是在學習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數關系時“比的后項跟除法的除數及分數的分母不能為0”沒有講透。還有數學文化的傳遞處理得比較粗糙,因為已經下課了。總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改進。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12

  優點

  課前我進行了用心的思考,備教材、備學生,做了許多的預設。結合我本人教學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了科學的調整,這種逐層深入的教學設計體現了不同的層次,也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根據課后練習的特點,我把練習題整合到了一個教學情境中來,先是按比例分配140個桔子,掌握了方法以后按比例分配200個桔子。這基本的.聯系結束以后,為了增加梯度,我又提出了如果大班分到了90個,那小班會分到多少個?解決了這個問題以后,再增加難度為大班比小班多分了40個桔子,大班和小班分別分到了多少個桔子?可能一些學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但是提供的不同的學習方式會讓他們互補合作的。

  整堂課我保持了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們學的輕松,學的愉快,收獲多多。

  不足:

  1、與學生的交流形式單一,總是一問一答式,這種單調的對話形式容易讓學生感覺單調,失去學習的興趣,沒有照顧到集體。

  2、本人的語言還需精煉,評價還需要及時有針對性。

  3、最后一個練習是三個數的比,脫離了之前的情境,有種很突然的感覺,缺少自然感。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1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使學生經歷探索比與分數、除法關系的過程,理解比和分數、除法的關系。

  3、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比的意義

  教學難點:比和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大家在一起相處幾年了,彼此之間應該非常熟悉了,下面我請兩位同學上前來,一位是楊逸飛,另一位是盛逸凡,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位同學相比,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剛才楊逸飛和盛逸凡相比,同學們找到了相同點和

  不同點,這兒的比是比較的意思,數學上也有比,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數學中的比。(板書課題)

  二、充分感知 建構意義

  1、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出示:楊逸飛今年體重42千克,盛逸凡體重30千克,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都非常有價值,我們首先看這兩個倍數問題,(出示課件)楊逸飛的體重是盛逸凡體重的幾倍,盛逸凡的體重是楊逸飛體重的幾分之幾。指生列式。

  2、同類量的比

  師:42÷30表示楊逸飛是盛逸凡體重的幾倍?還可以說成楊逸飛與盛逸凡體重的比是42比30(板書:42比30)

  師:誰能向老師這樣說一說?你能仿照上面的說法用比盛逸凡和楊逸飛體重他們之間的關系嗎?

  師:這里的42比30和30比42能不能交換位置?為什么?

  3、不同類量的比

  出示:趙方濤3分鐘走330米,你能用算式表示他們之間的關系嗎?(指生列式)你是根據哪個數量關系式列的式子?

  師:路程和時間相除,我們可以說成路程和時間的比是?

  4、比的意義

  師:42÷30我們可以說成什么?30比42可以說成什么?330÷3又可以說成什么?

  師:什么叫做兩個數的比?(指生回答)

  師:意思非常接近了,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板書)

  師: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反過來說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怎樣的關系?

  5、比的各部分的名稱

  師;關于比還有很多的知識,請同學們自學課本78至79頁第一個紅點內容,把你認為重要的內容畫下來。

  師:通過自學你有什么收獲?下面我們以42 比30 為例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師:同學們會求比值了嗎?把黑板上剩下的兩道題用比的形式表示出來,并求出比值。集體訂正

  師:有沒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6、比、分數、除法 之間的關系

  出示:5:6=()÷()=()/()

  師: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反過來兩個數的比又能寫成除法形式,看來比和除法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以前學過除法和誰有聯系?(分數)比又和誰有聯系?比和除法,分數這三者之間有怎樣的聯系,又有什么區別呢?同學們結合這個式子和這個表格,探究一下這三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先獨立思考,在小組交流,然后全班匯報。

  師:如果a表示比的前項,b表示比的后項,怎樣用字母表示三者之間的關系?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三、鞏固練習 拓展延伸

  1、判斷

  (1)我的身高是162cm,兒子的身高是1.3m,我的身高與兒子身高的比是162:1.3。 ( )

  (2)把1克鹽溶解在20克水中,鹽與鹽水的比是1:21。( )

  2、研究比的后項

  出示:在28屆乒乓球世界杯決賽中,中國虎將王皓狀態神勇,以4:0大勝韓國名將柳承敏,獲得冠軍。

  師:不是比的后項不能為0嗎?那么這里的4:0怎么解釋的?

  3、 舉例生活中的比

  生活中見過比嗎,舉個例子,判斷一下和數學上的比一樣嗎?出示人體中許多有趣的比

  4 拓展應用

  福爾摩斯探術

  犯罪現場有一個腳印,這個腳印是25cm,你能根據人的腳長與身高的比大約是1∶7,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嗎?

  四 談收獲

  1你有什么收獲?

  2 知識介紹

  同學們知道比號的來歷嗎?出示比號的來歷關于比,還有很多知識,課下同學們可以上網查一查。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

  《比的認識》是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比的概念實是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表示兩個數量間的倍比關系。任何相關的兩個數量的比都可以抽象為兩個數的比,既有同類量的比,又有不同類量的比。這一節課的重點是對比的意義的理解,是學生初次接觸比的知識的第一個內容。能否透徹理解比的意義,對于比其他知識的學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上,我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14

  比的認識是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知識,這是學生第一次見到比,認識比。雖然看著簡單,但是對待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學生來說還是得花時間接受。這本來是兩個課時的講授課,但是我只用了一個課時。所以在之后的練習過程中學生出現了許多問題。

  首先,在認識比時,我忽略了同類量的比和不同類量的比這一內容,導致學生在這一方面根本沒有概念。然后在比中,有同學提到比賽時有幾比幾,然后我沒有糾正比賽時的比分和我們學的比有區別;在研究比值是,沒有用過多的時間強調比和比值的區別,導致之后的'化簡比并求比值這種題學生只寫一問。最后,按比例分配問題時僅僅用學過的知識來求比例問題而沒有點出比例的實質就是平均分的問題。

  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我覺得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注重細節和知識的關聯性,讓我的數學課更加嚴謹。同時也應該注意課堂的趣味性,在講課過程中增加和問題有關的趣味性競賽等,激發學生的學習性和參與性!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15

  《比的認識》這節課,由于我過分注重預設之外的生成,想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使學生對教材上的整數比、分數比和小數比以及教材外的整數與分數、整數與小數、分數與小數的混合比的化簡方法的掌握能一步到位。然而受學生認知規律和教學時間的限制,適得其反,學生就連教材上常見的整數比、分數比和小數比的化簡方法也沒有掌握到位,真是“小插曲”影響了”主旋律”,最終落了個兩敗俱傷。試想,如果本節課以教材上的整數比、分數比和小數比的化簡方法為重點,以突出“主旋律”,在學生理解、掌握整數比、分數比和小數比化簡方法的基礎上,把師生互動,動態生成的化簡混合比(整數與分數、整數與小數、分數與小數)的方法放在課尾或者課外去讓學生探究,也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具體感悟如下:

  一、大力渲染“主旋律”

  預設的學習結果是教學的最基本目標,一堂課能否得到豐富的“預設中的知識達成”決定著一堂課的成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有目標意識,時刻注意圍繞目標的實現展開教學活動,及時關注預設目標的達成情況,不斷調整教學進程,引導課堂向著預期的目標進行。這節課的“主旋律”應該圍繞比的基本性質和整數比、分數比以及小數比的化簡方法進行。我在教學中對整數比、分數比以及小數比的化簡方法的這個“主旋律”渲染得不夠,突出得不夠。

  二、靈活點綴“小插曲”

  教學中預設之外的生成是不可避免的。教師應根據生成的內容是否有利于達成教學目標,是否對學生的發展有價值等來靈活處理。抓住師生不期而至的、有價值的問題和觀點,豐富教學目標。這節課的“小插曲”可能會是化簡整數比、分數比和小數比的多種方法以及化簡混合比的方法等等。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使自己的可課逐漸成熟起來。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比》的教學反思08-12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_教學反思08-31

教學反思: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8-03

面積的認識教學反思06-14

《認識加法》教學反思07-17

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02

10的認識教學反思04-02

《認識方向》教學反思04-14

噸的認識教學反思04-12